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説普通話演講稿(通用6篇)

説普通話演講稿(通用6篇)

説普通話演講稿 篇1

現在普通話是全國通用的話,來源於北京,各行各業的人都倡導説普通話。有人説:“説不説普通話都沒關係,不説普通話照樣能吃飯,睡覺,幹活,我覺得這也不太對,因為如果不説普通話,我們就很難在一起溝通,甚至會鬧出一些笑話來。

説普通話演講稿(通用6篇)

記得有一次上午我回到了老家,忽然聽見樓下有幾個小夥伴在玩,其中,有個人説:“到‘流西’咱們去‘前’玩去!”我莫名其妙,到後來才知道,他們説的是:“到下午,咱們去地裏玩吧。”

還有一次,我和爸爸去街上溜達,看見兩個人在談話,其中有一個人説:“老家的那個‘岡子’現在已經建成菜棚子了。”我不相信:山岡上也能種菜?”到後來,爸爸告訴我,“岡子”是地球較高的的土地。

還有一次,我不小心把我的鞋給弄濕了,我剛想拿去在爐子上烤時,奶奶説:“你把鞋放在‘老爺’下面就行了。”“什麼?”我聽不明白。奶奶解釋了半天我才知道“老爺”的意思是太陽。

看來説普通話是多麼重要!如果大家都説普通話,我們交流起來就容易了,全國各地的人就能交流了。

講文明,樹新風。説普通話也是文明,讓我們都説普通話,做個文明人吧!

説普通話演講稿 篇2

説好普通話圓夢你我他演講稿

大家好!我是來自x班的。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説好通話,圓夢你我他》。21世紀是以知識創新和應用為主要特徵的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國際競爭的日趨強烈,綜合國力的大比拼,都越來越取決於人民素質的高低。講好普通話,是中國人必須做到的。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於增進各民族、各地區的交流,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普通話是我國的國語,是中國的語言標誌。它能讓五湖四海不同民族的朋友,一起用共同的語言交談。它能使中國更好的與世界各國的友人合作、溝通,是中國更加富強。普通話是一種文明的象徵,它與我們的關係十分密切,普通話的普及能使各民族交談更加方便,能使校園更加文明,世間也會多一份愛與關懷。今天,中文信息處理技術已是高技術的重點之一,語言文字的規範化、標準化應用研究水平是中文信息處理技術的先決條件,它決定着中文信息技術發展的速度。因此,普通話還在推動我國(轉載自中國板報網,請保留此標記。)整個高新技術發展、增強綜合國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今天的我們,離不開普通話。中國幅員遼闊,各地有很多方言,但也正是這些方言鬧出了許多的笑話。記得有一次,我回到家,正聽見奶奶她們在説“飛機”的話題,正飢餓的我一盤心思地當作是“肥雞”,結果我愣頭愣腦地插上一句:“肥雞在哪兒?我正餓呢!”一家人無不大笑。如果不是因為家鄉話不標準,我也就不會把“飛機”和“肥雞”混為一談了。推廣普通話最基本的就是從每所學校做起,相信學校推廣了普通話後,會煥然一新,大有改變:同學們以前嬌聲嬌氣的説話聲會不見,粗魯、不文明的説話聲也會不見,同學們變得更加禮貌,學校也會變得更加文明!説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不學好普通話,各地人民可能很難互相溝通、交流。如果人人行動,從我學起,時時、天天訓練,營造一種氛圍,一種人人都説普通話的環境。我認為,普通話不會離我們那麼遠,不再那麼陌生。要知道“四海同音,萬眾一心”啊!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説普通話演講稿 篇3

到底何謂普通話

普通話的語法標準是“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這個標準包括四個方面意思:“典範”就是排除不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作為語法規範;“白話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現代白話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話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話的書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語基礎上,但又不等於一般的口語,而是經過加工,提煉的語言。

為什麼要學習普通話呢

現在,世界各國(包括髮展中國家)都通過國際交往,國際合作來發展自己。中國要進行改革開放,也需要放眼世界,吸取世界先進技術,管理經驗以及一切有利於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東西。與此同時,也要注意結合中國的國情,維護中國的國家主權和尊嚴。規範化和標準化的中國語言和文字,既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也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和生動象徵。

中國語言文字的規範化,標準化過程中還融合了語言文字標準化方面的國際經驗。因此,在漢語漢字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的今天,在中國的國土上,正確地,合乎規範地使用國家語言文字,也就是在語言文字方面顯示了國家的尊嚴和民族的自信。

對外開放除了要提高國家的經濟實力,還要在人才的素質和文明水準方面達到較高水平。而正確,規範地應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也是人才素質和文明水準的重要內容。

因此,當前推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不僅有利於人們掌握好社會交際工具為社會發展服務,還對當今時代的國家改革開放和信息化發展有着重大的意義。

美國開發西部的時候,世界各國人們一擁而入,他們操着許多語言,有古老的拉丁系,有斯拉夫系,但最後都放棄了自己的母語,共操英語,為西部開發奠定了基礎,也成為西部精神的重要組成。

放棄自己的母語需要很大的勇氣!在美國西部開發的過程中,正是大家願意接受新東西,不怕改變自己以適應新環境,大家才能統一到英語上。人們不再是波蘭人,英國人,法國人,都是美國人,沒有隔閡,沒有幫派,沒有歧視,沒有了本地人和外地人,一切以合理為準則,而不論説話的人是哪裏來的。西部精神是開放的精神!

現代中國還有許多西部式的地區,比如石油城,搞石油的都來自全國各地,聚到一起以後,全都説通用的普通話,成為所在省的風景線,在這些地方沒有本地人,全都是外地人,同樣以合理為準則,不論説話的人是哪裏來的。去過這些地方的人都讚歎當地的美國西部式的開放文化。

在現代社會,説普通話是有文化,開化的標誌。例如濟南青島,都曾經是方言地區,現在除了一些老人,極少再有人説山東話了,看山東衞視新聞節目,大街上無論記者採訪到誰,對方都操一口普通話。説普通話為榮,説普通話前衞,已經成了有文化的人的共識,連農村國小都全面施行了普通話教學,山東農村出來的打工者,沒有不會普通話的。

中國有許多發達城市,其中許多曾經是新生地,但是時間一長,這種開放的精神就淡化了,人們開始封閉起來,例如上海,青島,天津。

為什麼有些人不願意説普通話呢

普通話的最大意義就是交流方便,以什麼話為一個國家官方語言是另一回事,一旦確立,就應該人人學習,這一點説來容易,但做起來有許多心理障礙在裏面。

正如美國西部開發過程中,人們放棄了自己的母語。要中國人放棄這個從小説到大的方言,也是極為不忍心的。

但是,我們要明確推廣普通話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要,是改革開放的需要。一個國家民族共同語的使用水平,是與社會的開放程度相一致的,它標誌着一個城市的現代化程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推動着人們衝破地域界限,跨出鄉里,走向全國,邁向世界,使用民族共同語,是打破封閉狀態,進行國內國際交往的基本條件;現代化社會是信息化社會,中文信息技術每前進一步都涉及語言文字的規範化,只有堅持説普通話,不斷提高普通話水平,才能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要求。因此,無論是“方言親切感”還是“方言優越感”,都是落後的封閉意識,狹隘的地方觀念的反映。

我們在説普通話問題上存在的從眾,隨大流,不願做“出頭鳥”的心態,實際上反映了傳統觀念中落後保守的一面。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員,思想上也應該具有現代化的意識:要大膽追求科學和進步,勇於堅持真理,不遷就落後,不隨波逐流;要建立新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敢“與眾不同”,敢領風氣之先;要有維護語言文字規範的責任感,堅持“從我做起”,堅持在公眾場合説普通話,注意表現自己良好的文化素質和語言修養,從而樹立起嶄新的現代人形象。

綜上所述,説普通話,語言規範在現代社會重視十分重要的!何必抱着方言不放呢 我們應該與時俱進!

説普通話演講稿 篇4

今天,我講的主題是《普通話——世界上最美的語言》。

語言是一個民族的聲音,從大處講,推廣普通話,説好普通話,是我們祖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從小處説,它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溝通的通行證。

幾千年來,語言文字面對的是人際交際,語言文字的規範化、標準化的應用是信息技術的先決條件,它推動着我國高新技術的發展,關係到我們國家能否走上“信息高速公路”的大問題,對增強國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語言文字的規範化、標準化的重要性就不言而意。漢語言的獨特優勢、儒家文化的蓬勃生命力,必將使漢語不斷興盛。

但推廣普通話卻存在着語言歧視之嫌。

在《韓非子》一書中説:齊桓公喜歡穿紫色衣服。紫色成了流行色,紫布脱銷。齊桓公十分着急,就問宰相管仲該怎麼辦。管仲説:“大王您想煞住這個風不要緊,可以先自身脱下紫色衣服來,然後對身後侍衞説:我非常討厭紫顏色。如果這時再有穿紫顏色服裝的進來,您一定要對他説:你先回去脱掉你的紫色衣服,我非常討厭紫色!就完了”齊桓公一聽就明白了,説:“好,就這麼辦法!”這樣做了之後,齊桓公的左右近臣當天就沒有一個再穿紫色衣服的了。第二天,整個京城再沒有一個穿紫色衣服的了。第三天,全國範圍內也沒有一個穿紫色衣服的了。

這個小故事講出了一個上行下效的道理。上行下效,事事如此,推廣普通話也是如此。老師們、同學們!方言土語這套舊衣裳,是祖祖輩輩穿了幾千年的啊!要想一下子換上普通話這件新裝,真是談何容易!難就難在千百萬人的習慣勢力,是最可怕勢力!這樣看,推普工作的任務是艱鉅的。要脱去方言土語的舊裝,換上普通話的新裝,要迅速行動,那就是要像齊桓公禁穿紫服的辦法一樣;從自身做起,堅決地、一下子甩掉舊的,一下換上新的,持之以恆堅持下去,否則很難達到目的。

陶行知先生説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們從自身做起,要認真説,不但在課堂上説,在辦公室説,還要在家裏説,在公眾場合説,和老師説、和同學説,到社會上説,這樣才能真正創造一個人人説,時時説,處處説的推普環境,才算真正給大家做出了表率。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文明的隊禮,如春風般沁人心扉;一句親切的話語,一聲動聽問候,能讓人回味無窮。同學們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來迎接我們的客人們!

老師們、同學們!為了推廣普通話,為了實小的明天,為了振興教育,讓我們每個教師和同學丟掉面子,切實從自身做起,人人説、時時説、處處説好普通話——世界上最美的語言吧!

説普通話演講稿 篇5

普通話是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是現代漢語的標準語,是現代漢民族各方言區之間進行交流的工具,也是我國各民族之間進行交流的工具,即我們國家的通用語言。我國《憲法》總綱第十九條明確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20xx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確了普通話作為國家通用語言的地位。

新中國建立以後,語言文字規範化工作受到高度重視。1955年,“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在北京召開。這兩個會議確定了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名稱、定義和標準,將它正式定名為“普通話”,意思是“普通”“共通”的語言,同時從語音、詞彙、語法三方面確定了普通話的內涵,即“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

普通話就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是全國各民族通用的語言。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

“普通話”這個詞早在清末就出現了。1920xx年,學者吳汝綸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議中國應該推行國語教育來統一語言。在談話中就曾提到“普通話”這一名稱。1920xx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學日本時,曾與留日學生組織了一個“演説聯繫會”,擬定了一份簡章,在這份簡章中就出現了“普通話”的名稱。1920xx年,研究切音字的學者朱文熊在《江蘇新字母》一書中把漢語分為“國文”(文言文)、“普通話”和“俗語”(方言),他不僅提出了“普通話”的名稱,而且明確地給“普通話”下了定義:“各省通行之話。”上世紀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門關以外的戰爭》一文中提出,“文學革命的任務,決不止於創造出一些新式的詩歌小説和戲劇,它應當替中國建立現代的普通話的文腔。”“現代普通話的新中國文,應當是習慣上中國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現代‘人話’的,多音節的,有結尾的……”

“普通話”的定義,解放以前的幾十年一直是不明確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10月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期間,漢民族共同語的正式名稱正式定為“普通話”,並同時確定了它的定義,即“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為促進漢字改革、推廣普通話、實現漢語規範化而努力 》的社論,文中提到:“漢民族共同語,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出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把普通話的定義增補為“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 這個定義從語音、詞彙、語法三個方面明確規定了普通話的標準,使得普通話的定義更為科學、更為周密了。其中,“普通話”二字的涵義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不願説普通話的原因相當複雜,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受“從眾心理”、“趨同心理”的支配。因為周圍沒有形成説普通話的風氣,有些人害怕説普通話不能被別人理解,會招來諷刺、打擊,所以不願意做“出頭椽子”,採取隨大流的態度;有的教師在課堂上能説流利的普通話,下課及其他交際場合卻都説方言,生怕説普通話被人認為出風頭,難以合羣;有些幹部擔心説普通話會被人看成打官腔,讓人失去親切感,使自己脱離羣眾。在這種從眾、趨同心理的支配下,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在進行社會交際時,如果對方説方言,另一方就也用方言與之攀談,覺得這樣似乎更容易接近些,更親切些。因此,許多人進行社會交際時不願意説普通話。

二、受“方言優越感”的影響。有些大都市的人,由於自己所處的城市經濟建設、科學文化等諸多方面都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因此產生了一種優越感,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所以他們在與外地人交際時不説普通話,用説方言來表現這種優越感。

三、有些人頭腦中根本沒有語言文字的規範意識。他們不知道推廣普通話是由國家憲法所規定,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不懂得在推普問題上也要履行公民義務,也要遵守國家法規,他們錯誤地認為説不説普通話是個人行為,與他人無關。因此,他們在應該説普通話的場合根本意識不到使用普通話,而是隨心所欲地讓方言大行其道。

四、還有一些人因為平時不經常説普通話,所以不能用普通話流暢地表達思想感情,他們總覺得説普通話很彆扭、不習慣,影響表情達意,於是就不大願意説普通話,有時開頭説的是普通話,説了幾句覺得不方便又改説方言。也有一些人因為普通話説得不好,害怕出醜,害怕被人笑話,乾脆就不説普通話。

山村大嫂爭學普通話

石家莊日報訊 “ben———pen,ma———fa”。8月9日,從贊皇縣上段村口的國小教室裏傳出一陣陣學漢語拼音聲。走進教室一看,學拼音的不是國小生,而是一羣農婦們。一打聽,才知道這是上段村舉辦的普通話短訓班。

深山裏的嫂子們因何學説普通話?這是因為上段村地處贊皇縣西部深山區,多年來是全縣最窮的村,心灰意冷的村民曾兩次聯名請求移民搬遷。去年3月,縣委書記王俊英到這裏蹲點調研,發動村民利用村裏四相公寨、棋盤峯、魏長城等豐富資源搞起了旅遊開發。現在,路通了、電話通了、電視有信號了,棋盤山風景區開發出來了,全村家家户户全部吃上了旅遊飯:開了30多個家庭賓館,建起了20多家飯店,賣紀念品,當導遊。去年全村人均收入增了600多元,還娶了5個好媳婦。今年非典過後,遊客天天爆滿,一些外市、外省的人也慕名而來。但在與遊客的接觸中,農嫂們覺得講土話與遊客們很難溝通,有時還弄出笑話。山民們認識到,旅遊要大發展,必須學習普通話。在縣旅遊局的幫助下,他們請來了贊皇中學的語文教師教普通話和接待禮儀。該村支書沈金廷説:“像這樣的素質培訓今後俺們要多搞,只有這樣,俺們才能辦好旅遊。”

説普通話演講稿 篇6

普通話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會聽會講的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通用的語言,推廣普通話,對於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經濟騰飛具有重要意義。使用普通話不但可以顯示個人的修養也可以促進人們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試想你和一個使用着完全讓你聽不懂的.方言的人交流,會怎樣呢?不但會產生交流上的障礙,甚至會產生許多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

説好標準的普通話,大家就不會再犯和我一樣的錯誤了。

有一次,我在萬聚休閒農莊碰見了幾個美國人。他們很喜歡我,便請我做他們的導遊。當時,我很高興,正想給他們露一手我的英文的時候,誰知這幾個老外擺擺手,用不大流利的普通話説:“小朋友,咱們説普通話吧,中國話很美!”我聽了有點兒失望,但更多的是自豪,於是我非常盡心地用普通話為他們介紹我們的每一個景點。走進瓜棚,我指着一個巨型瓜説:“請看這個大瓜,他有10公斤重,”我拿者《瓜果介紹書》説,“看起來很像南瓜,其實它不是。它已經熟透了,果肉‘殷(yīn)紅殷(yīn)紅’的。”這時,一個老外一本正經地糾正道:“不對。不對,小朋友,這個詞應該念‘殷(yān)紅’,而不是讀‘殷勤’的那個‘殷’的音。”我聽了大吃一驚。這個藍眼睛、高鼻子的老外竟然比我説的還標準?單我不願掃了他的興致,便不置可否地朝他笑了笑。

回到家,當我翻開字典時,居然真的是我錯了。現在想起來,真是慚愧極了。

其實不止我一人是這樣,有些人也是因為説普通話不標準而鬧了笑話的。

我和鄰居家的黃嫻去逛街。我們走了滿久,有些累了,於是我們到小吃店裏吃些東西。當時,我跟服務員要了一碗綠豆粥,她也對一個服務員説:“阿姨,我要一碗‘竹’。”那阿姨是山東來的,不知道他要的是什麼,搞了很久,那阿姨才知道,她原來要的是“粥”啊!是啊,説好普通話太重要了,只有説標準來了,才會讓人聽得懂,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融洽,為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當我們講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時,那些音符,那些節奏,似乎在與我們的血脈一起跳動。此時,我們的心中時常會湧起一種無比親近的感情,那是對母親的感情!那是對祖國和民族的感情!我想,當我也做了母親,我一定也要像當年我的母親那樣,最先教孩子的不是方言,也不是外語,而是最標準的普通話!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説好普通話,學標準語言,做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ngxuan/zedk3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