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案例演講稿(通用13篇)

案例演講稿(通用13篇)

案例演講稿 篇1

"興趣是的老師。"這句話永遠是教育的真理。有了興趣,學生就有了學習的熱情,就會變被動為主動,變無心為有心。在作文教學就能講出真話,道出真情,作文也寫得有血有肉,不再幹巴巴的了。

案例演講稿(通用13篇)

有一次要求以"我想對你説"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寫出發自內心的話,表達出真情實感。在教學這篇作文時,我採用了"先激發學生感情,再引導學生講出真話"的教學方式,結果取得了成功,學生的作文展現了他們真實的內心世界,讀來不禁令人心靈為之觸動。

教學《我想對你説》這篇作文時,我先從分析作文題目入手。

我説:"你們長這麼大了,父母養育了你們十多年,老師教導了你們五年,你們難道沒有一句心裏話想跟他們説嗎?對他們,你們有一種怎樣的看法?有一種怎樣的感情?是喜歡?感激?還是討厭?同情?今天就用筆來寫一寫,把你們想對這個人説的真心話全講出來,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接着,我有感情地讀了幾篇範文,以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哦,我想説的也正是這些。

讀完後,我再發幾篇範文下去讓學生自己看,體會寫法。

接着,我再讓學生自己説。

最後,才讓學生動筆。這次作文,學生寫得很順,感情也很強烈,都向對方談出了自己的心裏話。有對老師提建議的,有對媽媽説悄悄話的,有勸告同學的,也有批評爸爸的------看着這些真情流露富含童真的話語,你的心靈真的會不禁為之一動優秀作文教學案例優秀作文教學案例。這次作文是本學期最成功的一次。

激發寫作興趣,讓他們有話可説,讓他們有表達的慾望,講出真話,寫出真情,我想這應是作文教學的第一步。

反思:

作文教學中,教師的"導"是最重要的。教師只有因勢利導,才能讓學生入情入景,學生才會有話可説,有內容可寫。

案例抓住了"導"去進行教學。先從範文入手,找出別人成功的地方,通過討論總結出寫作方法,再出示本次作文的具體要求,這等於給學生降低了寫作難度,令學生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最後才讓學生談自己想寫什麼內容,引導他們怎麼寫,可謂水到渠成。師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了教學任務。

案例演講稿 篇2

下午三節課後,我在辦公室,準備備課。一會兒,我班班長進來找我,手上拿着一沓紙,臉紅紅的,很嚴肅、很傷心的樣子,我預感到班裏一定發生了什麼事。果然,班長帶着哭腔告訴我,當天下午上體育課,開始整隊時,同學們整隊不迅速,紀律不好,體育老師生氣了,説了一些氣話,大致是:常聽別的老師説137班學習好,紀律好,人也好,我看也不怎麼樣嗎?顧全大局、集體榮譽感極強的班長,聽了這一番話後,認為同學們今天的表現嚴重影響了137的聲譽。所以下午第四節自習課上,班長要求同學們寫一寫聽了體育老師一番話的感想。一向遵守紀律的同學們也意識到了今天的做法不對,每個人或多或少寫自己對這事件的看法。班長手上拿的一沓紙,就是同學們寫的感想。看着着急的班長,我很感動,凡事能為班級名譽着想,班長真得成熟了。作為班主任,我要保護班長的責任心,幫助她處理好這件事。於是,我先安慰她,叫她不要着急,出了事情並不可怕,關鍵是如何處理,我讓她先回教室,讓老師想一想。

班長走了,我在思考,怎樣解決?把全體學生批評一通,這樣能起到警告作用,但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還是排查闖禍者?似乎用不着如此大動干戈。想着想着上課了,帶着無果的思考走進教室,教室裏靜得出奇,一個個都低着頭,好像都等着挨批。我保持着平常的表情,沒有説話。偶一回頭,發現黑板上按規定已寫上了一條名言:學習如登山,一步也不能放鬆,否則,將前功盡棄。我靈機一動,找到了切入點,我重新面向大家,説:“老師注意到黑板上名言,學習如登山,一步不能放鬆,説得多好,那麼請同學們想一想,僅僅是學習不可放鬆,其他方面是不是可以放鬆呢?請大家談一談。”好幾個同學自告奮勇談了看法,這時有一個男生談到,紀律方面也不能放鬆,比如今天的體育課。我適時接過了話頭,説到:“既然大家談到了體育課,

老師也想談談這件事,我已經聽班長説了,也看到大家寫的心得,知道同學們對於今天的表現心理也很難受,這説明大家的集體觀念是很強的,老師很感動。可是,光難受是沒有用的,我們應該如何挽回137班在體育老師心目中的不良印象呢?我想解鈴還需要繫鈴人,老師去幫你們解決不好吧,你們討論一下,怎麼辦吧?”

同學們見老師並沒有批評指責他們,原來的戒心沒有了,開展了熱烈的討論。最後的討論結果是:在一張八開白紙上,全體同學簽上名,先請體育課代表帶上簽名向體育老師道歉,下次體育課,全體快速整隊,一起請求老師的原諒。我想已經用不着追究誰是造事者了。恰在這時,文藝委員站起來抽泣着説,其實今天體育課上的不守紀律是因為自己遲到引起的,責任在自己,並表示願意去向體育老師道歉。另一位女生也主動站起來承擔責任。我為同學們的正直、善良再一次感動了。最後,同學們同意讓他們倆和課代表一起去向體育老師道歉。後來聽説,體育老師看到同學們的表現,反而有點不好意思了。反思:一個偶發事件就這樣圓滿地解決了,從中我體會到,作為班主任,遇到任何事情都應該保持冷靜,對學生要寬容,相信學生不是故意犯錯的。七年級學生並不缺少老師的批評,他們缺乏的是自律,是人格的被尊重,是老師的寬容和理解。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偶爾做錯事是正常的,關鍵是老師如何看待他們的錯誤。我想,老師本着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思想,懷着一顆寬容的心愛學生。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相信學生的能力。把事情交給學生自己去處理。既培養學生能力,又融洽師生關係,還減少了課任老師與班主任之間的摩擦,可謂一舉三得。

案例演講稿 篇3

每個班級的學生就是花園裏各式各樣的花朵,每朵綻放的花朵都有自己獨特的形態。我們的學生就是姿態不同的個體。因此,園丁也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小龔同學是我們班級的沉默男生,朋友不多。一次語文課上,我請他背課文,他站起來後先是不語,後來結結巴巴很艱難地背出來。別的同學也在竊竊私語議論他。一向認真的他,不會偷懶。我確定他肯定努力了,但是為什麼如此拘謹呢?後來,我觀察到他坐下後,深深的把頭紮在懷裏,不敢抬頭看我,更不做筆記。我想,這裏肯定有事

第二天,我上語文課時,故意叫了小龔的同桌回答問題。但是我卻觀察了一下他的表情,又是緊緊握住筆,把頭低下來,眼睛好似很專注地看書,其實我能感覺到他內心正在緊張的怦怦跳。第三天,英語課上恰巧又讓小龔回答問題,緊張程度更加厲害。“I’amam am am”明顯的結巴,同學們哈哈大笑。於是他更是反覆重複,想要讀好的他最終沒有回答完整。自己非常不自信的坐下來,紋絲不動。如同花園裏打蔫的花,沒有生機。

我又接連觀察瞭解情況,同學們都經常在課下議論他,主要是他讀英語、背課文、説話總是結結巴巴。於是小龔就更加緊張,越緊張就越嚴重。我記得剛剛入學的時候,他絕對不是這個樣子的,説話也很順暢。所以,我覺得是小龔不自信的原因。找到小龔談心,他仍然是不語。這樣的談心是沒有效果的,他也不配合。於是我改變了策略,找了一個清涼的傍晚,約小龔一起去街邊吃燒烤。我從爸爸媽媽的辛勞談起,又聊聊他們的大家庭,接着又回憶了一下他的國小生活我們邊吃邊聊,時而開懷大笑,時而感歎絮語。但是我發現,整個過程將近兩個小時,他聊天談話根本不結巴。我更加確認自己的判斷,是他自己內心的不自信在作祟。於是,我開始想辦法幫助他

找到班委,首先要求所有班委帶頭尊重小龔,不能恥笑他。讓班委帶動其他同學不能在小龔回答問題後出聲。這是第一步。緊接着,我找到所有的任課老師,讓他們每節課必須叫小龔回答問題,不論會與不會。而且,讓老師多多鼓勵他主動回答問題。這是第二步。最後就是在我的課上,我每次都是第一個叫小龔,並且,我先説:“想好再説,不要着急。”每次我和同學們都耐心等待着他回答問題。開始的時候,他還是結結巴巴,再後來,“你能行”“相信你”“沒問題”這些鼓勵的話就成了全班同學和他交流的首要詞語。時間久了,小龔回答問題逐漸流暢了,開始的單個字蹦,成了一小句話的短暫停頓,再後來和普通同學一樣流暢。尤其是背誦英語也是如此。

又是一個傍晚,我又帶着他去了那家燒烤店,直奔主題,讓小龔自己分析到底是怎麼回事。他説:“我害怕別人笑話我,生怕出錯”這次只談學習,只談他的優秀。讓他自己更加樹立信心,最後我説:“孩子,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告訴自己定能做好”。他哭了多年過去了,小龔同學現在已經畢業並且已經到美國深造留學,用英語交談更是小菜一碟。他在QQ裏給我留言:“老師,我始終忘不了您對我的信任,讓我走出了困境,謝謝您”。看到這個,我哭了

我們一生要教很多學生,他們都有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習慣,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太多太多。然而我們的原則是一致的:因材施教。相信我們每個學生,相信他們的能力!相信每朵花都能綻放!在教育教學中,鼓勵教學是最直接也是學生最易於接受的的方式。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是體現在行為上的關心!也應該是有智慧的愛心!一味的批評和指責只能是效果更差,還是多些關心多些理解吧!我們的學生就是我們的未來!

作為一個班主任,後進生更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在班級工作中,由於後進生的影響比較大,如果不能進行科學合理的轉化,那麼他們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班級的班風。班級中的大多數學生都需要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一旦後進生失去了學習的信心,他們對班級的影響可想而知的。所以班主任必須針對後進生的不同特點,掌握科學的方法,持之以恆,和風細雨,精心管理引導,科學合理的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

我所帶的班有個學生叫郭岱山,每天上課要麼無精打采,要麼搞小動作,影響別人學習;下課卻和同學追逐、打鬧;作業要麼不做,即使做了,也是馬馬虎虎,相當潦草經常不是任課老師向我反映,就是學生向我告狀。於是,我一次次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學習,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做一個同學喜歡、父母喜歡、老師喜歡的好孩子。可他開始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後來口頭上雖然答應了。可過後他又一如既往,毫無長進。面對這種情況!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好他的轉化工作。

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先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樹立做個受人喜歡的人的思想。於是我又一次找他談話,談話中,我瞭解到他心裏十分怨恨我們班的張老師。我心裏一喜,讓他認識錯誤的機會來了。我輕聲問他:“你為什麼會恨那個老師?”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為他常常在課堂上批評我。”我順着問:“老師為什麼會

常在課堂上批評你?”他説:“因為我上張老師的語文課時常違反紀律,沒按時完成作業”“你已經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説明你是一個勇於認錯的孩子,但是,這還不夠,你覺得應該怎樣做才好?”“想改正錯誤嗎?想做一個受他人歡迎的同學嗎,你要怎樣做才好呢?”“我今後一定要遵守紀律,團結同學,認真完成作業”“那你可要説到做到喲!”“好!”後來,他無論是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當他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

接下來,為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於助人、耐心細緻的女同學凌雨晴跟他坐,目的是發揮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對這個女同學進行了一番談話:為了班集體,不要歧視他,要盡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幫助他,使其進步。該同學滿口答應,並充分利用課餘時間或課堂時間幫助他。當然,有時這個同學也會產生一些厭煩情緒,説他不太聽話,不太樂學此時,我就跟她説:要有耐心,慢慢來。後來,他取得進步時,除了表揚他,我還鼓勵他們説,這也離不開同學們的幫助,特別是某某同學的幫助。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較大進步。這也激勵他學習上更加努力,勞動也更加積極了,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為此,我舒心地笑了。後來,有一次我找他談話時,他説:“老師,凌雨晴同學這樣關心我,愛護我,幫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對得起她嗎?”我笑着説:“你

長大了,懂事了,進步了,我真替你高興。”

分析:

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龐雜的工作,班主任要付出真心和愛心,掌握科學的方法,並持之以恆。具體來説要做到:

1、要深入瞭解和分析後進生,並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教師要廣泛、深入、細緻瞭解後進生,才能做到對症下藥、有的放矢。不能侷限於班級,要把了解的範圍拓寬到家庭和社會;要了解後進生的過去、現在,判斷他們發展的動向;要了解後進生的優點、長處和缺點,對於後進生的優點和長處要及時給予肯定,幫助後進生樹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對於後進生的缺點要嚴格地進行指導教育。

2、要關心愛護幫助後進生

進生在人際關係上往往表現出:和家長對立關係;在班級中沒有地位;師生關係緊張;他們經常生活在受人歧視和嫌棄的陰影裏,他們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關心,久而久之,就與同學和老師在心理上產生對立情緒。有句話説得好:親其師,信其道。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用自己的熱情去打動他們、感染他們,關愛他們。同學的幫助對一個後進生來説,同樣是必不可少的,同學的影響有時甚至超過老師。同學之間一旦建立起友誼的橋樑,他們之間就會無話不説。因此,我讓郭岱山從與其它同學交朋友做起,和吉方建同學晚自習一起坐,讓他感受同學對自己的信任,對自己的關心,讓他感受到同學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讓他在快樂中學習、生活,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無窮的快樂!通過同學的教育、感染,促進了同學間的情感交流,努力為後

進生創造一種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氛圍,在轉化後進生工作中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給予他們關心愛護的同時,又要向他們講明道理,認識自己的不足,教師要循循善誘,並對他們提出一定的行為要求。

3、要善於發現後進生的

老師、同學和家長的關心愛護能使後進生獲得積極滿意的體驗,獲得温暖、信心和力量。後進生一般比較自卑、內向、孤僻,甚至有種玩世不恭的心理,就更需要教師、同學和家長對他們的關心愛護。有關資料表明,同學受表揚越多,對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學習就越努力。反之,受到表揚越少,同學隨之產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少。因此,同學需要教師不斷的鼓勵,尤其是要善於發現捕捉後進生的閃光點,並不失時機地進行鼓勵和表揚。

4、要持之以恆

持之以恆,反覆教育是轉化後進生的難點。後進生在行為上的突出特點是

通過郭岱山的轉化,使我深深的感覺到,在目前“後進生”轉化工作中,一方面需要我們對他們傾注更多的愛心和耐心,更多的真誠和寬容,另一方面還需要我們老師採取科學合理的方法。總之,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堅定信心,科學教育,把轉化後進生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和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這些遲開的花朵同樣將會開得絢麗燦爛。

案例演講稿 篇4

為了家庭,為了孩子,保護好自己,杜絕一切悲劇發生,工作前一定要進行“三措一點”分析,千萬不要違章作業,真正的做到:“高高興興上班去,安安全全回家來”,因為安全責任重於泰山……

電力安全涉及到各行各業千家萬户,安全工作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它不僅關係到我們個人的安全,也關係到他人的安全。

電力職工隊伍是一支能吃苦、講奉獻的隊伍,這是我從事電力工作以來最大的感受。為了確保用電安全,為了規範電力市場,我們電力職工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如果再不注意安全,不把安全時時刻刻記在心頭,那麼我們職工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因為大家都知道“水火無情”,但如果對安全麻痺大意,電就象一個殺手。我更想説的是,工作在生產一線的工人責任重大,我們每一個人都關係着一個家庭的幸福,我們的安全,牽繫着母親的心,牽繫着兒女的心,更是維繫着幸福家庭的紐帶!我真心期望,每一位電力工人,在工作的時候,千萬要當心,為了自己,為了家庭,為了孩子,保護好自己,杜絕一切悲劇發生,工作前一定要進行“三措一點”分析,千萬不要違章作業,真正的做到:“高高興興上班去,安安全全回家來”,因為安全責任重於泰山。

六月,是全國的安全生產活動月,安全生產工作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在要求。大力倡導安全文化,提高全員安全防範意識,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氛圍。從樹立“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出發,利用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電力知識,達到啟發人、教育人、提高人、約束人和激勵人的目的,進而提高全員安全生產防範意識。“人人事事保安全”即要求全體員工在生活、學習、工作中重視安全,做到 “不傷害他人,不傷害自己,不被別人傷害”,也特別要求每一個電力員工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確保電力設備和電力職工的安全,還要準確地把握電力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的輕重緩急。安全生產管理者也應把“安全重於泰山”時時刻刻放在心上,樹立“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把安全提到講政治的高度來認識。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躍”。近年來,電力安全生產雖然慢慢步入良性循環軌道。但安全生產的現實提醒我們,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還有許多的不足和漏洞,我們每一個電力職工都不能高枕無憂,一定要不斷地加以改進。今年3月11日日本的福島核事故, 顯然已經造成人員傷亡, 三個堆芯熔燬 70%, 33%, 25%,一個"乏燃料池爆炸", 反應堆壓力容器泄露,偽“安全殼”破損,廠房外牆炸燬,全部冷卻系統失效, 排放了大量高放射性氣體,“低放射性”海水, 另有數萬噸高放射性(超過安全標準數千萬倍)廢水沒有處理,大量的放射性碘,銫等擴散到全球,情況通報後,基本上日本人一直在掩蓋事態,排放了大量“低”放射性廢水,還打算偷偷再排高放射性廢水,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的原因是反應堆停堆以後,反應堆裏面的剩餘射熱沒有被及時排除。核能已成為人類使用的重要能源,核電是電力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核電不造成對大氣的污染排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地球温室效應、氣候變化的形勢下,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積極推進核電建設。核電與水電、火電一起構成世界能源的三大支柱,在世界能源結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日本的福島事故的發生,使正在大力發展核電國家(如我們中國)面臨了嚴峻的考驗。

陝西蒲城 “3.16”人身事故,針對這起人身事故暴露的問題,為深刻吸取事故教訓,我們運行人員應做到:

1、所有的轉動設備啟動前,必須到就地檢查確認具備啟動條件,嚴禁不經檢查、確認直接啟動設備,設備的調試、試轉更要強調現場的檢查確認的重要性,由外包人員檢查的設備,啟動前一定要詢問清楚,必要時派正式工到就地確認。

2、設備檢修、消缺必須做好停電、隔離等安全措施,辦理工作票,嚴禁無票工作、無票操作。

3、運行人員每班對設備巡視時,對設備狀態做到心中有數,及時將設備缺陷記錄 MIS系統。

4、各值(班)當班期間應加強對外包隊人員的管理,外包對的管理應納入當班的管理。

5、對清掃工、民工人員的安全管理進行了進一步梳理,把針對外包人員制定的安全規定懸掛在休息室,提高外包人員的安全意識。

電力事業是充滿朝陽的事業,電力企業是不畏艱苦、團結協作、無私奉獻、敢於創新的企業,我們將用實際行動築成一道保障電網安全運行的鋼鐵長城,讓我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努力踐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了安電更美好的明天唱響安全的主旋律。

案例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事們:

大家好!

很榮幸來到這個舞台上,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關注安全,珍愛生命。

安全,我們把這個詞拆開來看:安,寶蓋頭下面一個“女”,代表你的妻兒在家默默地等你平安歸來。全:上面一個“人”,下面一個“王”,以人為王,意思是人才是安全的根本,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都還記得20xx年汶川,一起見證那一個個生命奇蹟的誕生,看着那感人的一幕幕,突然覺得,活着真好。想起了20xx年那30噸鋼鐵的沸騰,32個鮮活生命的消逝,活着真好。看到公交車上哪24雙絕望的眼睛,活着真好。是啊,活着真好。我們所有人都是5.12那場災難的倖存者。20xx年,中國在地震的廢墟上重重的書寫了一個大大的“人”字。可如果接班室離鋼水包在遠一些,生命會依然鮮活,如果公交車上有了那把救命的小鐵錘,眼神就一定不再絕望,可惜一切都只是如果。

兩年前,當我即將踏上工作崗位的時候,我的父親,一位老建築工人給我講述了一個慘痛的真實故事:那是80年代七年級個寒意未盡的殘冬的下午,大樓主體已經完工,幾位腳手架工在拆腳手架,開始有條不紊,後面越來越亂。當拆至西側只剩最後一排時,突然發生傾斜垮塌,年僅50歲的王師傅從十幾米的高空重重的砸向了地面,他就這樣走了,來不及告別相處多年的同事,來不及看看三個兒女和滿頭白髮的雙親,來不及向遠在故鄉操勞的妻子告別。人這一生,哀莫大於年少喪父,中年喪夫,老年喪子吧。一個鮮活的生命,剎那間消失在我們的眼前,遇難者的親人悲痛欲絕,整個天空都黯淡了,死神的面前,人的生命是如此的渺小,如此的脆弱,長不過一粒種子,厚不過一頁日記,零落的不堪一擊。

在生產工作中,因小事而引發大禍的事故屢見不鮮,隨手翻開事故記錄本,一起起血淋淋的事故,在無情的吞噬着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忘不了,建築工地坍塌的工棚,鬆散的腳手架曾奪走多少強壯的生命;忘不了,生產車間,流水線旁,那些被機器無情捲走的殘肢斷臂;忘不了煙花倉庫的火花,忘不了石油化工廠的硝煙,更忘不了煤礦事故中那撕心裂肺的呼喚,用血和淚訴説着一個個本不該發生的慘劇,多少白髮人送黑髮人,多少新婚燕爾的妻子獨守空房,多少幼兒再也見不到自己的父親。

生命是寶貴的,它承載着人們的理想,承載着人們所有的感情和信念,但生命也是脆弱的,一個小小的意外都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用距離來衡量,生與死只有一步之遙;用時間來衡量,生與死只在瞬息之間。

為了讓白髮的雙親不在絕望,痴情的愛人不在哭泣,稚嫩的兒女不在呼喚,請您,請我們關注安全,珍愛生命!

案例演講稿 篇6

觀察時光:每次午睡時光

觀察記錄:第一次與丙小朋友接觸,你肯定會覺得她是個特文靜的小女孩,可從平時的觀察與瞭解中發現她十分的活潑、調皮,精神勁特足。就拿每一天的午睡來説吧,她總是那個睡不着的孩子。針對這種狀況,我對她做了如下觀察:

觀察1:幼兒已經睡下很久,大部分幼兒都沉沉地睡熟了,但我還是不斷地聽到有誰在小聲地哼唱。這是誰呢?循着聲音尋過去,原先還丙小朋沒睡着。

觀察2:幼兒午睡不久就發出均勻的呼吸聲,大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夢鄉中,這時我忽然聽到誰在睡夢中的哭聲,之後就聽到帶着哭腔的告狀聲:"丙小朋掐我!"原先又是丙小朋在睡不着的時候惹事了。

觀察分析:

丙小朋從小就沒有午睡習慣,在幼兒園裏時光長了還好,但如果放假回來,便會有很長一段時光睡不着。和她家長聯繫,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從來不午睡,家長也忙,懶得哄她睡午覺,久而久之便養成了她不愛午睡的習慣。

教育策略:

1、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促進其構成良好睡眠習慣。

俗話説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而壞習慣也不是一天兩天能改得掉的。對此,在教育丙小朋時我沒有一下子要求她改掉不午睡的壞習慣,而是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她開始睡不着,我就坐在她旁邊,有時拍拍她,有時給她講一首小故事,幫忙她睡眠。慢慢地她能睡一會兒了,但不一會兒就會醒,醒來以後就在牀上翻來翻去,我就讓她起來做一些安靜地遊戲,如看書、做手工等。不讓她覺得睡覺是一件苦惱的事。等過了一段時光我發現她入睡的速度快了、時光也長了。

2、家園配合,共同培養其良好午睡習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家園配合是教育幼兒的渠道。如果單在幼兒園午睡,而星期天及節假日在家不午睡的話,那她永遠無法構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為此,我和家長聯繫,要求家長和幼兒園配合,使孩子能在在家中也養成午睡習慣,這樣不間斷地進行培養、教育,也就慢慢到達了預期的目的。

案例演講稿 篇7

案例背景

在我心中,每個孩子都是一朵會開的花,或遲或早,或長或短;或迎風招展,瀟瀟灑灑;或含苞欲放,羞羞答答……需要我們用愛去呵護。尤其是孩子犯錯誤時,更需要我們懷有一顆愛心,耐心地等待,送一縷陽光温暖他們,化一絲春風愛撫他們,就一定會聽到世界上最美的聲音——花開的聲音!

案例描述

1.跳繩風波

記得那是一個冬日的午後,我正坐在辦公室裏批改作業,門突然被推開了,只見吳夢已哭成了小淚人,“怎麼啦?誰欺負你的,快告訴老師。”她傷心地哭着説:“我今天剛帶來的跳繩不見了,這是我南京的大姑新幫我買的……”我忙問:“是什麼樣兒的?什麼時候不見的?”和她同來的同桌連聲説:“她的跳繩可漂亮了,還是帶計數器的,早上第四節體育課時,我和她還在一起比賽的。可中午到校後,就不見了。”“你把它放在什麼地方啦,會不會帶回家了啊?”“沒有,我放學時就把它放在了抽屜裏,我想下午來的時候再跳。”

那我們快去班裏找找,説不定放在角落裏沒發現呢?於是,我來到教室發動全班孩子,對大家説:“你們見過吳夢那根漂亮的跳繩嗎?”同學們都嘰嘰喳喳地説見過。“吳夢想把跳繩借給大家玩,可是忘了把跳繩放在哪兒了,你們能幫忙找找嗎?”全班孩子一起找遍了教室的每個角落——但令人失望的是……沒找到。看來不得不承認:是有人喜歡上了這根跳繩,把它悄悄“借”走了。

2.出謀劃策

怎麼辦?望着一張張天真可愛的小臉蛋,我實在找不出懷疑的對象。還是等等吧!興許跳繩能自己出現呢!回到辦公室,其他老師幫忙出謀劃策:“你一個一個地仔細觀察,也可讓孩子互相觀察,發現異常情況向你報告。”“找一面他們未見過的鏡子,可以美其名曰‘魔鏡’,讓全班孩子都來照一照,不敢照的那肯定與這根跳繩有關係。”“你乾脆告訴孩子們教室裏有監控……”看着好心的同事,我不免有些擔憂:這些主意也許會有效,可也會給孩子心理造成一定的壓力:互相揭發會使孩子互相不信任,照“魔鏡”,利用監控會讓“借跳繩”的孩子心懷恐懼而不願上學。

3.靈犀一閃

思考再三,這些辦法都不太理想。怎麼辦?總不能讓這事不了了之吧。事發第二天,我在著名特級教師李鎮西的班主任日記《心靈寫詩》中找到了答案:班主任最重要不是管理,而是走進心靈,用“悄悄話”的方式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我想要是老師和孩子之間説悄悄話,是不是可以拉近我和孩子的距離?如果孩子都把我當朋友,跟我説實話,那麼,“借跳繩事件”也就迎刃而解了。

雖然這麼想,可心裏還是沒底:先試試這種方法,看看能否奏效。於是,我立即在班裏舉行了一個“朋友,我想告訴你一個祕密”的講悄悄話活動。我對大家説:“小朋友,老師就是你們的大朋友,今天我這位大朋友想和你們做一個講悄悄話的遊戲,願意嗎?”教室裏一下炸開了鍋,“太好了,我想和老師交朋友……”這羣頑皮的孩子忍不住歡呼起來。我藉機鼓勵道:“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誤,老師也會,如果大朋友做錯了事,現在知道錯了,很想改正錯誤,你們會原諒我嗎?”“會!”“我也會”……孩子們回答得很真誠。眼看時機成熟,我趕緊揭示遊戲主題——“知錯就改”,並宣佈遊戲要求:“下面我們就找自己要好的朋友,向他訴説壓在你心裏的祕密。傾聽祕密的朋友要做到:幫助他保守祕密,提醒他改正錯誤!悄悄話遊戲開始!”

一年級的孩子,心靈是那麼天真、純潔。話音剛落,一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就離開了自己的座位,走向好朋友,開始輕聲細語起來。看着小朋友一個一個從自己的身邊走過,感覺有點失落:孩子能把他們的祕密告訴我嗎?畢竟我是他們的老師!萬一沒有孩子來找我,丟失的跳繩怎麼辦?還能找得回來嗎?我的心中充滿憂慮。這時,性格活潑開朗的高宇蹦蹦跳跳地來到我的身邊,“高宇,你想和我交朋友,對嗎?”他咧着嘴呵呵地笑着説:“大朋友,我告訴你一個祕密:有一次,我的同桌李響把我的文具盒碰翻了,我就悄悄把他的橡皮藏了起來!”我趁勢引導:“朋友,你一定知道該怎麼做吧!”他馬上就把橡皮還給同桌,還對李響深深鞠了一個躬,説:“對不起!”我本以為他會讓我為他保守祕密,沒想到孩子能當場認錯,我情不自禁地為他豎起大拇指。不一會兒,又有許多孩子來承認自己犯過的一些小錯誤,他們都得到了我的表揚。“真是勇敢的孩子,記住,這只是我們倆的祕密!”

4.等待花開

“丁零零”下課了,可還是沒有任何有關跳繩的消息,可我想:只要我把這個遊戲堅持下去,相信會有更多的驚喜在等着我。第二天放學,我正在教室關門窗,一個平日裏性格內向的孩子曉菁正在慢吞吞地整理書包。“要不要老師幫忙?”她低着頭,不説話,我走到她身邊,她紅着臉低聲説:“毛老師,我也要告訴你一個祕密,吳夢的跳繩是我拿的,你不要告訴別人,行嗎?”我心裏長長地吁了一口氣:經過漫長而又短暫的三天等待,“借跳繩事件”終於可以結案。“知錯敢於承認,你真是個了不起的孩子!那你準備怎麼辦呢?”“我不敢自己還給她”。“明天你悄悄把跳繩放在老師講台的抽屜裏,我幫你還。不過,以後借東西時,一定要先徵得別人的同意,好嗎?”她使勁地點點頭,我笑了,她也笑了……

案例反思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每朵花的成長都有一個過程。我們之所以會犯錯,就是因為過重的功利心讓我們等不到花兒開放的那一刻,等不及孩子經歷完成長的過程;就是因為浮躁的態度讓我們少了一種寬容的胸懷,少了一雙智慧的眼睛。而今,我回過頭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回味這一切的時候,卻發現那微笑的瞬間,我品嚐到了教育的喜悦。這一次成功的教育案例給了我很多思考。

我明白教育的等待並非守株待兔,它是一種積極主動的無聲呼喚,是一種智慧的等待。“孩子犯錯,就是上帝也會原諒”,更何況是孩子眼中神聖的教師?我們怎麼有理由不去耐心等待呢?等待是一種愛——一種需要愛心與信心的愛。很多時候,孩子的豁然開朗、頓悟清醒,也許就在我們耐心等待的一剎那之後。對於曉菁的這份等待,是我對她犯錯的寬容,更是對她自尊的呵護。正是這份等待讓她在愧疚之後能夠平靜而從容地抬起頭……也正是在等待中,我享受到了別樣的幸福。

其實,一個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是一個過程,我們不能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不能用同一個標準要求所有的孩子。對於有些孩子來説,成長的過程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放慢愛的腳步,用我們的真誠、寬容、耐心、期待、信任、尊重……學會等待,在等待中守候花開。

掩卷反思,教育是一個等待的過程,而等待也是一個教育的過程,在等待中付出必然能在等待中收穫。種子會慢慢地發芽,花兒會悄悄地開放,我會靜靜地等待。我要用汗水澆灌校園沃土中的每一種植物,耐心等待每一株鮮花爭奇鬥豔、每一棵小草勃發生機。我將用我的等待引領每一個孩子都揣着自信,走向成功!讓我們一起耐心等待,傾聽花開的聲音,守候花開的幸福……

案例演講稿 篇8

一、案例背景:

數學活動“複習5以內組成”後,我發現幼兒在平時的娃娃家,小餐廳中都喜歡“買東西”了,連原來較受冷落的小銀行也倍受歡迎,幼兒都很喜歡去小銀行換錢然後去買東西,然後饒有興趣地去各個“場所”消費。子怡表現最活躍,她們為大家找了很多可以消費的地方,如:去醫院看病要用錢、去小餐廳吃飯可以用錢、到小超市買東西要用錢、到理髮店洗頭也要用錢……但是如果我們只有6元錢,怎麼樣來分配到這些地方消費用的錢呢?陽陽説:“我們只要把這些地方分出1塊錢、2塊錢、3塊錢、4塊錢、5塊錢就可以了啊。”“對啊,這樣分開來,每個人分到6塊錢,然後到各個地方剛好把錢用完就可以了”,旭陽説。大家聽了他們兩個人的意見都表示贊同,

二、分析與措施:

其實,這就是一個發展幼兒數學能力的絕好機會。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請幼兒和我一起設計我們的“數學角色遊戲”。先讓幼兒自己制訂一下可以用錢消費的角色區,讓他們自己去商量解決。他們每個人用廢紙撕成6片當6塊錢,並且用另一張紙把自己怎麼花完這6塊錢的方法記錄下來,寫下來的方法還真不少,角色遊戲就開始了。泓達到小醫院給自己打了一針用了2塊錢,然後又去小餐廳吃了一頓飯花了4塊錢,他把這些記錄了下來;顥顥到超市買了6瓶一塊錢的礦泉水,也剛好把6塊錢用完,他也記了下來;韻韻不太知道怎麼去花完這些錢,於是她請了個小朋友來幫忙。角色遊戲後,我請幼兒説説自己是怎樣花完這6塊錢的,發現他們找出了很多方法。

三、結論:

教師在幼兒平時的自由遊戲中得到啟發,繼而引導幼兒在角色遊戲中運用數學知識。在活動中,請幼兒思考怎樣在各個角色場景中分配這6塊錢,並且怎樣可以剛好把錢用玩,培養了幼兒隨時隨地運用數學能力的習慣。同時又鼓勵幼兒和同伴間相互討論,既注重幼兒數學學習中創造性學習習慣的培養,又培養了他們合作性的學習習慣。顯然,這樣組織既有利於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又能滿足幼兒探索的需要,是一次特別的角色遊戲。

案例演講稿 篇9

【案例背景】

課堂教學是有計劃、有目的的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之前要對課堂進行精心預設。而實際的課堂是師生、生生不斷交往互動的場所,是教師與學生個體或羣體之間的知識、個性、情感不斷碰撞、整合、調適的場所。所以,課堂總是處於一種流變生成狀態。即使教師預設再完美也難以預想到課堂教學中所有可能出現的變化。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根據變化的情形,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行為,根據自己對課堂上各種信息的綜合把握,及時做出判斷,採取得當的措施。因此如何有效、巧妙地解決這些生成性的問題,實踐教育智慧,建構開放生成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成為物理教學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作為一名農村中學的物理教師,由於實驗器材的匱乏,在實際實驗教學中就時常遇到一些“意外”,這些“意外”一方面給我的的實驗教學帶來了的挑戰,另一方面也成為課堂中鮮活的教學資源,給我的實驗教學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

【案例描述】

上午第三節課,我拎着滿滿一盒子實驗儀器匆匆從實驗室趕向九年級(1)班的教室,還沒進班,就聽到裏面一片鼓掌聲和歡呼聲。

“做實驗,哈哈……”“看,那是什麼?”“咦,那不是吸鐵石嗎!”……剛進入班級就聽到下面學生七嘴八舌的談論着。

“大家安靜,在開始上課前我先強調幾點,首先,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正式進入第十六章電磁場的學習了,這一章內容相對比較抽象,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為了便於大家理解老師特意準備了很多實驗。”講到這裏,班上頓時又是一片掌聲。“第二”,我繼續説道,“大家也知道我們是農村中學,實驗器材比較匱乏,所以請大家在實驗過程中一定要遵守實驗規則,愛護實驗器材,有問題請及時舉手。”説完,還是生怕實驗過程過於混亂,達不到預期效果,我又補充道:“還有,如果有同學不按實驗規則,隨便破壞實驗器材是需要照價賠償的。”

説完,我就正式進入了磁場一章的教學。由於是第一課時,所以本節課主要的任務是帶領大家認識磁體以及通過實驗研究磁體的一些性質及特點。在教學進行到一半時,我就讓課代表將磁體,大頭針等實驗器材分發到各個小組,讓學生自己按照課本要求進行探究。班上頓時熱鬧了起來。

“請大家按照課本要求進行實驗!”我又提高分貝在班上強調了一遍。

突然“啪”的一聲,班上頓時靜了下來,所有的眼神頓時盯着一個人——小丁同學!

“怎麼回事?”我第一時間質問道。

“老師,我不是故意的。”看着地上裂為兩段的條形磁體,小丁委屈的説道。

“沒用了!”“要賠錢囉!”“剛好裂成兩半,一半一個磁極!”下面的同學開始討論了起來。

當時的我十分生氣,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正準備好好訓斥小丁一頓時,我忽然想起了《中國教育報》上的一篇《請平移到我這裏來》的文章,講得就是教師如何正確處理課堂上發生的一件突發事件。“這不正是一個相似的事件嗎?如果我當眾訓斥了小丁,對小丁的傷害會有多大?以後他還會用心去實驗嗎?如果學生因為怕損壞器材而不敢去用心實驗,辛苦準備的實驗還有什麼作用?”想到這裏我就接着大家的議論聲反問了一句:“這個條形磁鐵還有用嗎?”

“肯定沒用了。”小胡確定的説道。作為學習委員的他思維一向比較敏捷。

“為什麼呢?”我繼續反問道。

“我們剛剛學過,一個磁鐵應該有兩個磁極,現在這個條形磁鐵裂為兩半,一半紅一半藍,每一半隻有一個磁極,所以肯定沒有用了,除非用膠水把兩半連接起來,才能重新成為一個磁鐵。”小胡不無得意的説道。

“我也同意”“肯定沒用了”……下面聲援小胡的不在少數。

“真是這樣的嗎?剛好老師這裏還有幾塊斷裂的磁體,那就讓我們用實驗來説明問題吧”我順勢引導。

頓時,下面又開始忙活起來。不一會兒,剛才在下面一直聲援小胡的班長小王突然站起來説道:“老師,斷裂的一半還是有兩個磁極,你看。”説着,舉起手中的半塊磁體,只見兩端各掛了長長一串大頭針。其他小組見狀,也都紛紛拿起手中的半塊磁體試驗起來。

“原來沒有壞啊!”“現在是一塊磁體變成兩塊了啊!”下面又開始議論起來。

見狀,我順勢開玩笑的説道:“看樣子小丁非但沒有破壞我們的磁體,還給我們多創造出一個磁體啊!不過我們現在的磁體是剛好夠用,同學們可別再創造出那麼多新小磁體了。”這時小丁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只見下面笑成一片……

【案例反思】

1.重視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物理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實驗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學習最好的方法是在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高度的主觀能動性。愛因斯坦也説:“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對課本中的理論學習缺乏主觀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而物理實驗具有真實、直觀、形象、生動等特點,同時在實驗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容易讓學生形象生動地掌握原來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而且提升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所以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藉助實驗更容易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例如:“慣性”一節中“用直尺打棋子”和“拉小車,木板傾倒”的實驗;“大氣壓強”一節中“覆杯實驗”和“馬德堡半球實驗”等等,這些實驗都極大的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重視和加強實驗教學,是誘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節。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時常以實驗設備不足、實驗現象不明顯、時間不允許等等各種理由藉口剝奪了學生實驗的權利,但同時我們必須清楚,在我們剝奪學生實驗權利的同時也一併帶走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渴望。直到現在,當我拎着實驗器材走進教室,學生為實驗而鼓掌興奮的場景依然讓我難以忘卻。

2.以人為本,從細微處關注學生的發展

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説:“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這樣良好的教學氛圍,那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揮作用。”“以人為本”就是這種教學思想的具體體現。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以每一個學生為本。這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是需要全體教師加以落實的要求。“以人為本”還需要了解學生,尊重學生,關心愛護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服務。實驗過程中,專心於實驗探究的小丁一時疏忽不小心損壞了一塊條形磁鐵,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的時候,他愣住了,並本能地想道歉。這個時候,他已經認識到問題,還有些擔心。雖然之前我多次強調實驗紀律,但是當時如果我對他嚴厲訓斥一頓,殺雞駭猴,也能讓大家在今後的實驗過程中更為注重實驗紀律和實驗器材的保護。不過,對於小丁學生來説,不僅傷害其自尊,同時也挫傷了其實驗的積極性,不利於他的成長與發展。受到《請你平移到我這裏來》這篇文章的啟發,我當時靈機一動,順勢引導,用讓學生出乎意料的方法處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意外”得到巧妙處理,既保護了小丁的自尊心,又額外的達成了下一課時的教學目標。以每一個學生為本不容易,不僅要求教師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還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巧妙的教育方法,從小事着手,從意外開始,從細微處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3.正確處理預設與生成題,提高教學效率

鍾啟泉教授曾説:“課堂教學不應該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應拘泥於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程式。預設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開放地納入直接經驗、彈性靈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體驗,鼓勵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造,超越目標預定的要求。”小丁的意外事件,雖然打破了我的預設,但卻帶給我額外的驚喜,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更讓我順勢達成了超出預定的教學目標。所以,教學中正確處理預設與生成問題顯得極為重要。

首先,課前精心的預設是課堂精彩生成的基礎。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由於教學是一個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所以教師必須在課前對自己的教學任務有一個清晰、理性的預設,這也是有效課堂教學開展的前提,因此要重視預設。

其次,由於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因此再精心的課前預設也無法預知全部的課堂生成。所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難免會發生諸多的意外。但是隻要我們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靈活應對,有時意外的“生成”也許反而成為我們課堂的一個預料之外的精彩之舉!

因此,只有將課前預設與課堂生成進行有機融合,即彈性“預設”,善待“生成”。讓課堂教學因預設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有活力,課堂才能鮮活。

案例演講稿 篇10

當學生出現一些問題時,簡單地批評或處罰,這是每個教師都無師自通的,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本能”。但我們常常發現,這種“本能”收效甚微,學生很快“舊疾復發”,甚至愈演愈烈。所以我慢慢嘗試剋制自己批評的“本能”,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李剛從農民工子弟國小升入我校,我第一次批改他的“讀書筆記”, 發現他只是隨便抄了一篇短文,字跡很潦草,一看就知道他討厭寫作文。

其實在開學第一節作文課上,我已經詳細地介紹了怎樣寫“讀書筆記”,並強調了書寫要工整,沒想到小李還是明知故犯,我有些生氣。本想馬上把他叫過來好好訓導一番,然而,在我仔細地看了小李抄的那篇關於朋友的文章之後,一個想法闖人我的腦海,讓我改變了主意。

那天下午的語文課,我先讓學生們説説自己對於“朋友”的理解,學生們的發言很積極.等好多學生都説了自己的想法後,我説:“剛才這些同學對‘朋友’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體驗和理解。老師這裏有一篇寫‘朋友’的文章,現在念給大家聽,看看和你們的想法有什麼不同。”緊接着,我開始聲情並茂地朗讀起來:“除了親人,恐怕只有朋友這個詞可以表達人與人之間的親切了。有了朋友就遠離了寂寞,有了朋友就有了歡樂,有了朋友也就擁有了好心情。朋友,是你可以尋找幫助、訴説煩惱的人,也是需要你幫助、排憂的人。傷心的時候,困難的時候,成功的時候,他都在場,這就是朋發!好朋友,可以説心裏話,彼此關心,相互勉勵,共同進步,有時吵吵鬧鬧,卻從不傷感情……當我讀完時,學生們不約而同地鼓起了掌。

小翔情不自禁地説:“老師,這真是一篇好文章啊,很精練地寫出了真正的‘朋友’是怎樣的。”

明慧也説:“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怎樣交朋友,怎樣對待朋友。

“老師,您是從哪裏找到這篇文章的呢?”小靜好奇地問,“我也想摘錄!很多學生激動地搭話:“老師,我也要!我也要……”

“好,那老師就告訴你們吧,文章不是我摘錄的,”我微笑着説,“而是——小李摘錄的,老師在這裏也要感謝他為我們帶來了這樣的好文章!既然大家這麼喜歡,那就讓負責黑板報的同學把它抄寫在黑板報上,方便大家閲讀摘錄!”説着,我用讚許的目光看着小李,學生們露出了羨慕的神情。而小李呢,一直處在興奮之中,從他那既高興而又有些羞澀的表清裏,可以讀出他被老師表揚、被大家接納的快樂。

課後,我把小李叫到辦公室説:“你能把文章再抄一份嗎?這樣方便出黑板報的同學抄寫……”小李二話沒説,滿口答應。

第二天一到學校,小李就把抄好的文章拿給了我。我接過一看,呵,他把文章端端正正地抄在了稿紙上,從那一筆一劃中可以看出他的用心。

移山大法

有一則故事:一位大師幾十年來練就一身“移山大法”,慕名而來的人請大師當眾表演。大師來到一座山前坐了下來。眾人等了一會兒,卻見大師起身跑向山的另一面去了。然後,大師告訴眾人表演完畢,眾人大惑不解。大師微微一笑道: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什麼“移山大法”,唯一能移動山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一天下午,課代表小王一臉沮喪地來到辦公室,抱怨説:“老師,好多人都不交作業。”“不交作業?”我陷入了沉思:發火是沒用的,頂多好幾天,然後依然如舊。既然“山不過來”,那“我就過去吧”。

自習課的時候,我拿着紅筆走進了教室,按順序給學生面批作業。見狀.其他學生紛紛拿出自己的作業本,擺在課桌上。那些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見我“地毯式”批改作業,一個都不放過,也都飛速地寫起作業來。一節課下來,一直俯身講解的我腰痠背疼,但心情卻非常舒暢。長時間以來,由於大多數學生都沒有養成主動問問題的習慣,而老師又不能及時輔導,致使作業本上的錯誤依舊。而這一次我不但批改完了班上所有學生的作業,還“新賬舊賬一起算”,學生們原有的一些學習困惑都得到了滿意解答。

這之後,他們不但作業上交積極了,而且學生們主動問問題的也多了。

不痴不聾,不做阿家翁

這學期我發現一個怪現象:小張平時語文課表現特別好,古文默寫次次滿分,可期末考試成績勉強及格。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我在默寫時特意留心小王並在班裏展開調查,終於發現原來小王平時默寫時作弊,有時寫在桌子上,有時小抄夾在指縫裏……簡直就是無所不用其極。

小張這樣的學生以前我也曾遇到過,不過他表現得更激烈些。他是一個十分要強的學生,虛榮心非常強。因為他是班幹部,在同學中有一定的威望,所以他不自覺地將自己的目標定得很高,要求處處給同學做表率;但同時他又十分浮躁,目光短淺、自欺欺人,幻想不勞而獲。按照心理學原理,其實他這樣做,恰恰説明他心虛,是不自信的表現。

以往遇到作弊事件,我一般會直接在班裏不點名將事情描述一番,然後全班一起分析原因,指出這種“掩耳盜鈴”行為的危害,促使當事者改正,並且要求大家一起監督。另外一種稍微緩和些的做法就是將其叫到辦公室,私下交流督促。可是小張個性張揚、崇拜英雄、自認為是班裏“最有男子漢氣概”的,喜歡説大話,是典型的“順毛驢”,只喜歡聽表揚,越表揚越來勁。我冷靜觀察他一週,他似乎意識到什麼了,刻意表現得很好。既然這樣.我決定暫且不揭穿他,先讓他“假裝”。裝的過程就是好習慣養成的過程——“裝”習慣了,也就成真的了。這樣會幫助他真正強大起來。

為此,我在班會上總結期會考試時,提到有些同學在大考中心理過於緊張導致成績不理想並有意識地提到小張:“小張同學平時的語文成績是咱班的‘一哥’,這次考試‘馬失前蹄’,但是我們大家都相信他的實力。”聽到我這番話,教室黑瞪大眼睛的不僅僅是小張,數十雙眼睛裏滿是驚詫。放學以後,我又特意找到小張,拍拍他的肩膀:“小張,壓力不要太大,我相信你的實力和潛能,你平時默寫全都會,這次是太緊張了。看來你要好好調整一下心態,要記住:你是咱們班的學習風向標,不能因為一時的挫折就放棄。我看好你,不要讓我失望啊!”這個倔強的男孩都快哭了……我知道,這是我最成功的一次“言不由衷”,但卻給他注入了催化劑,我的“善解人意”會使他沒有退路。

我的這種做法極大地滿足了小張的心理需求,不但幫其掩飾了過失、挽回了面子,而且使其“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如何發?只能拼命學習,充實自己,以達到真正的提高。他後來在週記裏寫道:“我不敢停下來,也沒有時間停下來.我是‘過河卒子,只能進不能退’,否則等於承認我不但學習不行,而且品質很差,我必須學習學習再學習,我只有使自己真正強大起來才能彌補以前的過失。語文老師鋪天蓋地的表揚,班主任滿滿的期望,同學們質疑的眼神,都鞭策着我克服懶惰、浮躁、虛榮。我拼了!”

接下來讓我更得意的是,所有老師都驚訝於小張的表現,他不但踏踏實實地學習,而且為人誠實大度,作業工整認真,上課表現更好,工作做得更加到位。期末考試一舉躍到班級前十。如今,他穩穩地位於班級前十,已成長為一個更加理性、沉穩、健康的陽光男孩。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似乎忘記了,每個孩子內心都有“想好”的願望,這也是他們的“本能”,只不過常常被懶惰等負面因素所矇蔽。擦亮他們蒙塵的眼睛,激發他們“想好”的“本能”,才是我們教師應該做的事情。我們批評的“本能”只會壓抑他們“想好”的“本能”,只會使他們的眼睛越來越黯淡。

兩種“本能”其實也就是兩種角度,一個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一個是設身處地為學生着想。説到底,教育是科學,也是藝術,更是情感的。當教師真正關愛學生,用心、用情,從不同的視角去解讀和對待學生,自然就會主動地剋制自己的“本能”,從而激發出學生的“本能”,創生出更多和諧美好的音符。

案例演講稿 篇11

觀察實錄:

幼兒一進區,就選擇了新投放的拼圖開始拼起來。剛開始一玩,幼兒就把有關聯的圖片一下拼了出來,剩下的圖片不由使個別幼兒皺起眉頭來,左試試,右比比都不對,急得他們直抓頭。這時在一旁觀察的澤澤興奮得叫起來:"這塊應該放在這,你看這不是嗎!"邊説澤澤邊把一塊拼圖放在了合適的地方。小羽進區後還是選擇了大型拼圖,他很迅速的從很多小拼圖中找出了邊緣上的拼圖拼搭起來,拼完後,小宇拿起了其他拼圖想了半天也沒有找到要放到的合適的地方,於是他翻到卡片後面,看看標記,很快找到了對應的地方。當收區音樂響起來的時候,小羽看了看沒有拼擺完的拼圖,有些不捨的方回了原處。

觀察分析:

對於簡單的四拼、十拼的興趣已經淡化,比較喜歡數量較多,有困難的拼圖,但在拼圖過程中,幼兒都沒有長久的堅持完成拼圖活動,拼幾下就放棄了的種.種現象表明教師在投放區域材料時對於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經驗水平了解還不透徹,目標過高,導致幼兒跳起來也沒有摘到蘋果,從而使幼兒失去了對拼圖的興趣。由此問題,我們改變了材料,投放了難度較小的拼圖並對已投放的拼圖增添標記的方法,降低了拼圖的難度,使不同能力的幼兒都得到了發展:中等能力的幼兒通過觀察,操作,互相交流完成了拼圖過程;能力強的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完成一部分拼圖內容後,又根據拼圖標記拼擺了一半多,這説明兩種方法達到的效果都不錯。

教育策略與效果:

1、根據幼兒的興趣和能力,從兩方面入手添加區域材料,〈1〉投放新的拼圖材料,分塊數量在20件左右,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水平。〈2〉在大型數量的拼圖上作相應的標記符號,引導幼兒觀察,判斷,並根據中班幼兒年齡和已有水平,在拼圖小卡上標記數量或圖形符號,使幼兒能夠採用接龍的方式進行拼圖,使能力不同的幼兒都可以得到發展。

2、在區域活動時,可以有目的的對益智區玩拼圖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幫助其學習觀察和分析兩拼圖之間聯繫的方法,能根據事物之間的顏色,圖案等進行判斷,使其學會學習。

案例演講稿 篇12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嘉賓,以及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

火熱的六月,充滿了火熱的激情,一派繁華的景象。很榮幸今天能參加這次安全月的演講比賽,在此我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演講不足提出寶貴的意見。我演講的主題是《共度安全月,讓安全走進我們的生命》。

六月是全國上下轟轟烈烈學習安全的主題月,人人蔘與,共同學習安全知識。就此,政府及企業單位也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安全宣傳活動,目的是為了增加大家的安全素養,提高全員的安全防護技能。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從學着走路的那一瞬間,母親就提醒我們走路要小心,走慢點,不要摔倒。一想到安全就會想起母親這親切而又熟悉的聲音,從這一刻起,我們的腦海和內心就深深地種下了“安全”的種子,根深蒂固的陪伴着我的成長。現在長大了,每次離家,不管是上學,還是工作,母親還是千叮嚀,萬囑咐,“坐車上下要小心,祝你一路順風,”這樸實無華的語言是對我們生命安全的真誠呵護。

大學畢業後,進入到化工廠上班,從一進門的那一刻起,看到化工廠的正門外面標識着“甲級防火防爆單位”的詞語,心裏就明白,化工企業是高危企業,安全是企業的命根子。 我們新來的員工要進行安全培訓,記得當時培訓的內容有三違,三不傷害,動火六大禁令等,在廠房外面看到梯子上掛着“禁止攀爬”安全警示牌,在檢修設備的時候,設備上也掛着“正在檢修,請勿靠近”的醒目標識,初春高樓的冰柱子未化,道路邊拉着警戒線,上面寫着“禁止通行”字眼,這一個個引人注目的安全標語為我們大家提供了安全信號,讓我們大家要自覺遵守,珍惜自己的生命。所以安全這個字眼看上去簡單,它在我們大家生活和耳邊是接觸頻率極為高的字眼,在我們的內心佔據了重要的位置,它時刻貫穿着我們工作和生命的主線,它對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平凡的意義,因為只有安全,生命才會美麗,事業才會輝煌。

當然大家最近剛看過的新聞聯播,xx有限公司發生的特大火災,這一事故對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遇難xx個人,這血淋淋的事故畫面,讓人深感痛心,有多少鮮活而美麗的生命結束了,對於自己生命的結束,給家人帶來極大的創傷,給子女的內心籠罩了一片陰影,太揪心了,慘不忍睹,讓多少幸福的家庭支離破碎。發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是液氨泄露,消防設施設計不到位,員工缺乏安全培訓,對於這起事故的認識 也能讓大家汲取教訓。讓我們要重視平時的安全培訓,這樣才能預防事故。我們不要口邊每天用華麗的詞語去形容安全有多重要,而是在思想行動責任上要高度的重視。

願我們大家一起努力,爭當安全員,為安全加油,互相團結,共度安全月,讓安全走進我們的生命,走進我們的企業。為創造平安的天業奠定堅實的安全基礎。

謝謝各位領導和嘉賓的耐心傾聽。

案例演講稿 篇13

丁楠是個肚量小,自覺性差的學生,上課隨意説話,雙語國小畢業,特想當英語課代表,但成績不好,又特別能搶英語課代表的工作,很多同學都不願與她交往。

開學的第一個月,丁楠上課就隨意説話,影響周圍的同學聽講,下課後我對她嚴肅地説:“丁楠,放學後到我辦公室來一下。”放學後,她來到辦公室,有點怯怯的,低着頭不敢看我。但我並沒有提她上課隨意説話的事。而是以徵求的口吻説:“丁楠,你是個特別的女孩子,餘老師就喜歡你這樣與眾不同的學生,把你留下來,是想問一問你是否願意與我交朋友。”丁楠當時愣了一下,滿以為到辦公室免不了挨一頓訓斥的她,沒想到老師不但沒批評,反而説要與自己交朋友,真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隨後她説:“同學都討厭我,説我這樣那樣的不好,太能説話,你真的會與我交朋友嗎?”我肯定的説:“當然啦,就看你是否願意了。”丁楠高興地説:“我當然一百個願意啦!”我説:“那好,咱們現在就是朋友了,要記住噢,你的這位朋友很特殊——是一個教你的老師,並且是你的班主任。我知道你想當英語課代表,但你得讓大家服你,所以呀,你學習上得用心些,上課得認真聽講,為自己爭氣,如果能這樣的話我會為有你這樣的朋友而驕傲的,如果你做得不好,上課違反紀律,不認真學習,我會很沒面子的喔!並且英語課代表也當不成。”丁楠説:“餘老師,放心吧!我知道該怎麼做。”期會考試如約而至,丁楠的成績從全校的第270名前進到了第150名。為此,我好好地表揚了她一番,並鼓勵她要繼續努力,爭取更好的成績。

經過一段時間的耐心幫助與教育,丁楠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每次好景不長,又會舊“病”復發。有一天,不知道為什麼,她把英語課代表的書都給扔了出來。我和她講完道理後,摸了摸她的大肚

皮有意激她説:“看起來肚子挺大的,其實肚量很小,就連那麼點小事都容忍不了,真是不應該啊!人家説宰相肚裏能撐船,從今天看來你當不了‘宰相’,幹不了大事!”她有點不服氣,哭着説:“難道我改了還不行嗎?我保證改過自新,將來做個幹大事的人”看到她流淚的樣子我暗暗高興,從中可看出她確實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有悔改的決心,從她的話語還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有志向的女孩。我想象着從此班級就可以太平了。可誰曾想接下來的幾個星期,她還是“每週説話最多的人,但畢竟好了一些。經過耐心的教育,她説閒話的次數漸漸少了,很多同學都願意與她交朋友。

從丁楠的轉變中,我體會到轉化後進生要做到三“心”——奉獻愛心,永葆童心,持以恆心。如果老師只是對後進生身上出現的問題給予嚴厲的批評,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使她們產生逆反心理。因此對她們要多關心和幫助,與她們交朋友,走進她們的心中,為教育創造良好的契機。轉化後進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還要做到二“意”——處處留意,富有創意。處處留意主要是留意學生的閃光點,表揚永遠是鼓舞人的,即使成年人也需要被人欣賞,何況小孩。而後進生往往缺乏自信心,如果其閃光點一旦被你發現,採取恰當的辦法進行激勵,將之發揚光大,會為她樹立堅定的自信心。在轉化的過程中如果用富有創意的辦法,會收到很好的效果,譬如與她交朋友,讓她當班幹部,做老師的小助手等,從中鞭策她,促使她不斷的進步!

標籤: 演講稿 案例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ngxuan/pe43q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