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寫科學家的演講稿(通用18篇)

寫科學家的演講稿(通用18篇)

寫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1

談到最尊敬的科學家,肯定每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而我最尊敬的科學家是斯蒂芬.威廉.霍金,他是一個讓我深深震撼的人!

他在1942年生於牛津,在他21歲時被確診患有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之後被禁錮在輪椅上長達40年之久,只剩下右手一個大拇指會操縱,全身僅三個手指能動!

幾年下來他克服了種.種困難!不顧艱辛的編寫倫理宇宙,倫理黑洞,倫理大爆炸!的書籍,但是我們值得一注意的是,他全身只有一根手指可以來動,他的祕書曾私下對別人講,他寫一篇1小時的演講稿需要3天的時間,打一段話需要近乎一個小時!

但是令人驚訝的霍金堅持下來了!在他不懈的努力下一冊冊的書籍出現在我們世人的眼前。

要知道這是他一個人,坐在一個40年都沒有離開的輪椅上,用僅可以動的一隻手指在一個小小的鼠標上來編寫出來的!

霍金一生貢獻於理論物理學的研究,被譽為當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著作包括《時間簡史》及《黑洞與嬰兒宇宙以及相關文章》。雖然大家都覺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卻是在他在病發後獲得的。他憑著堅毅不屈的意志,戰勝了疾病,創造了一個奇蹟,也證明了殘疾並非成功的障礙。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科學研究的熱誠,是值得年輕一代學習的。

霍金的魅力不僅在於他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為他是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他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個知道他的人。我尊敬他!我崇拜他!

但是尊敬崇拜之後,我們是否也應該靜下來想一想,如果連一個全身癱瘓,只有一根手指可以動的殘疾人都可以成為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那我們這些正常人是否可以做的更出色?我們有健壯的雙腿、這可以為我們節約許多生活上自理因自理而浪費的時間,我們有靈活的雙手、可以為我們節約許多因為打字所浪費的時間,我們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比霍金在身體方面上強。但是我們卻從來都沒有為此感到欣慰!

霍金曾説過:“無論命運有多壞,人總應有所作為,有生命就有希望。”生命是寶貴的,我們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同學們,讓我們快點抓緊時間學習吧!不要再浪費時間了,我相信我們會比霍金還要更加出色!

寫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本人,以後就想當一位科學家。當我打開電視雞的時候,經常看到各種各種的電視節目,看完一個換一個頻道就又有時,我想:

現在科技真發達呀,能看製造出這麼好的東西供人享受。像汽車呀,坐上去省時省力,不用像以前那樣走路,浪費時間。我想我長大後一定要做一名科學家,發明出“水陸三用車”。這一種車非常好使用,發洪水的時候,可以像小船一樣漂浮在水面上,洪水退了,也可以在陸地上像汽車一樣行走,遇上堵車,還可以像直升機一樣從陸地上起飛,飛到目的地呢!

還有一次,我在家裏收聽收音機,裏面放出來的廣播。我見了,便想:這個小東西怎麼能放出聲音呢?我立即找來一把螺絲刀,私心螺絲釘一個一個的旋出來,把收音機的外殼打開了,並把裏面的零件東弄弄西搖搖,感覺真的稀奇,差一點把收音機弄壞。爸爸回來了,把我收拾了一頓,並教導我説:

“現在不努力,能夠做好嗎?”

我想:我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後才能實現當科學家的夢想。

寫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

大家好:

老師、同學們,大家知道伽利略是誰嗎?他是一位着名的科學家,他提出了“兩個鐵球同時着地”的新定論,從而改變了人們陳舊的思想。所以,他是我最敬佩的科學家。下面,我們來聽一個他的故事吧。

在以前,人們都聽從古希臘科學家亞里士多德的定論。但伽利略並不認為“兩個不一樣重的鐵球,重的先落地。”這條定論是對的。於是,他反覆試驗證明了他是正確的。之後,又到埃菲爾鐵塔上做公開實驗,證明了“兩個鐵球同時着地”。

第一是因為他對科學、對工作都十分嚴謹認真。因為他在想到這個定論有可能不正確時,並沒有盲目下結論,而是反覆進行試驗,才下了結論。而我們時常都不這樣認真,只是匆忙下結論,從而造成了很大的失誤。

第二是因為他有堅持真理的精神。因為他在進行公開實驗前,遭到他人唾棄,但他始終堅信真理,而使他成功。但在我們之中,有人經常做“牆頭草”,始終依靠強勢力,從而讓真理漸漸消失。

第三是因為他有創新精神。因為他在亞里士多德的定論下,有自己的思想從而改變了世人的觀點。創新這種精神,往往很重要。因為如果人們總沉浸在陳舊的思想中,就會形成錯誤的觀念。而往往有一些人,提出新的觀點,改變了人們的錯誤,使人們慢慢地進步。

我認為,我們要學習伽利略的認真、堅持真理和創新精神!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寫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4

約翰尼斯·開普勒,1571年12月27日生於德國符騰堡。13歲進入教會學校,16歲被蒂賓根大學錄取,20歲獲碩士學位。1594年,在擔任中學教師期間,潛心天文探索,並在1596年出版了《宇宙的神祕》一書。此書受到天文學家第谷的賞識。1600年,開普勒移居布拉格,應邀為第谷做助手。

第谷逝世後,開普勒利用遺留的很多資料,利用幾何曲線表示火星的運動,發現火星運動的軌跡不是圓,而是橢圓,並且運行速度不勻。1609年,開普勒在《新天文學》一書中,發表了着名的第一和第二定律。第必須律把太陽的位置精確標定在橢圓焦點上,各行星都在橢圓軌道上繞太陽運行。第二定律也叫“面積定律”,在形式上提示了行星與太陽的連線於等時間內掃過的面積相等,這在本質上闡明瞭行星離太陽近則快,遠則慢的不勻速性。1619年,開普勒在《宇宙和諧論》一書中發表了第三定律,即行星繞太陽一週的時間的平方,等於橢圓長軸一半的立方。開普勒的發現為人類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譽為“天空的立法者”。

1604年9月30日,開普勒發現蛇夫座附近一顆新星,即“開普勒新星”。1611年他出版了近代望遠鏡理論着作《光學》。1618~1620年他發表了《哥白尼天文學簡論》一文。1619~1620年他發表了《慧星論》一書,預言了太陽光輻射壓力的存在。1627年他出版的《魯道夫星表》,直到18世紀一向被視為標準星表。開普勒於1629年出版了《稀奇的1631年天象》一書,預言1631年11月7日將出現水星凌日現象,12月6日金星也將凌日。果然,在預報的日期,巴黎的加桑狄觀測到水星經過日面。這是最早的水星凌日觀測。金星凌日因為發生在夜間,因而當時的人們未能觀測到。

開普勒的發現徹底清除了哥白尼學説中托勒密的思想殘餘,給哥白尼體系帶來了嚴謹性和規律性。而開普勒關於天體運動的三大定律,則是無論自然界的星球,還是人造天體都必須遵循的規律。所以,它不僅僅為人類對宇宙天體的認識做出了貢獻,也為現代宇宙航行奠定了理論基礎。1630年,開普勒在雷根斯堡於貧病之中去世。

寫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5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精英未來學校五年級四班的一名同學。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所敬佩的科學家,我自然也不例外。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我所敬佩的科學家。他的名字每個人都應該不陌生――達爾文。他是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他曾出版過《物種起源》這一劃時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説。

1831年畢業於劍橋大學後,他的老師亨斯洛推薦他參加同年12月27日環繞世界的科學考察航行。他在環球旅行時,在船艙中種了一種名為草蘆的植物。船艙只有窗户才透射進陽光,達爾文注意到,草的幼苗竟只向窗户的方向彎曲並生長。由於物種起源的耽擱,他在晚年才開始對此的研究。最終,達爾文在1880年出版的《植物的運動力》一書中展示了這個細節讓他做出的一些試驗以及其結果。從這件事情,我能看出達爾文是個懂得細心觀察、留意周圍一切的人,連草蘆那麼細小的一點變化都能看得到並且加以仔細的研究,直到提出新的論點。

1858年,達爾文決定把一部分論稿呈交專業委員會。1859年,《物種起源》一書問世,初版1250冊當天即告售罄。以後達爾文費了二十年的時間蒐集資料,以充實他的物種通過自然選擇進化的學説,並闡述其後果和意義。達爾文已是著名的生物學家,但他對研究生物學仍抱着極為謹慎的態度,並且不滿足於一時的成果,不停的充實。不僅如此,他對研究的執著精神也值得每個人學習。比起居里夫人的三年研究,二十年這個數字更加令人震撼。二十年,如此漫長的時間,達爾文本可以去做別的研究,提出更多讓他再獲榮譽的論點,更可以依靠當時的《物種起源》而安心度日。可他卻花了這麼長時間去充實一個已經成型的蹲點,這種不斷改進充實的精神,更讓人臣服。

我們應該吸取達爾文身上的精神:嚴謹而細心、堅持不懈。我相信不管是在哪個領域,哪個地方,只要有這樣的精神,一切都將不那麼困難。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寫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本人,以後就想當一位科學家。當我打開電視雞的時候,經常看到各種各種的電視節目,看完一個換一個頻道就又有時,我想:

現在科技真發達呀,能看製造出這麼好的東西供人享受。像汽車呀,坐上去省時省力,不用像以前那樣走路,浪費時間。我想我長大後一定要做一名科學家,發明出“水陸三用車”。這一種車非常好使用,發洪水的時候,可以像小船一樣漂浮在水面上,洪水退了,也可以在陸地上像汽車一樣行走,遇上堵車,還可以像直升機一樣從陸地上起飛,飛到目的地呢!

還有一次,我在家裏收聽收音機,裏面放出來的廣播。我見了,便想:這個小東西怎麼能放出聲音呢?我立即找來一把螺絲刀,私心螺絲釘一個一個的旋出來,把收音機的外殼打開了,並把裏面的零件東弄弄西搖搖,感覺真的稀奇,差一點把收音機弄壞。爸爸回來了,把我收拾了一頓,並教導我説:

“現在不努力,能夠做好嗎?”

我想:我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後才能實現當科學家的夢想。

寫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7

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是當今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還被稱為“宇宙之王”。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起證明了着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着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即隨着時間的增加黑洞的面積不減。這很自然使人將黑洞的面積和熱力學的熵聯繫在一起。

史蒂芬·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這個時候他的家鄉倫敦正籠罩在希特勒的狂轟濫炸中。這迫使霍金一家搬離海格特的家園,遷到牛津避難。他們在霍金誕生後又回到了倫敦。童年時的霍金,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喜歡設計極為複雜的玩具,據説他曾做出一台簡單的電腦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倫敦附近的幾個小鎮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後,他們的鄰居回憶説,當霍金躺在搖籃車中時非常引人注目,他的頭顯得很大,異於常人——這多半是因為霍金現在的名聲與成就遠遠異於常人,鄰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記憶裏重新刻畫一下天才兒童的形象。

霍金熱衷於搞清楚一切事情的來龍去脈,因此當他看到一件新奇的東西時總喜歡把它拆開,把每個零件的結構都弄個明白——不過他往往很難再把它裝回原樣,因為他的手腳遠不如頭腦那樣靈活,甚至寫出來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歲時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物理。他仍舊不是一個用功的學生,而這種態度與當時其他同學是一致的,這是戰後出現的青年人迷惘時期——他們對一切厭倦,覺得沒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東西。霍金在學校裏與同學們一同遊蕩、喝酒、參加賽船俱樂部,如果事情這樣發展下去,那麼他很可能成為一個庸庸碌碌的職員或教師。然而,病魔出現了。從童年時代起,運動從來就不是霍金的長項,幾乎所有的球類活動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變得更笨拙了,有一兩回沒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從樓梯上突然跌下來,當即昏迷,差一點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劍橋讀研究生後,他的母親才注意到兒子的異常狀況。剛過完21歲生日的霍金在醫院裏住了兩個星期,經過各種各樣的檢查,他被確診患上了“盧伽雷氏症”,即運動神經細胞萎縮症。

大夫對他説,他的身體會越來越不聽使喚,只有心臟、肺和大腦還能運轉,到最後,心和肺也會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兩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這種病惡化得相當迅速。這對霍金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他幾乎放棄了一切學習和研究,因為他認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碩士論文的那一天。

霍金的病情漸漸加重。1970年,在學術上聲譽日隆的霍金已無法自己走動,他開始使用輪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沒離開它。

永遠坐進輪椅的霍金,極其頑強地工作和生活着。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輪椅回柏林公寓,過馬路時被小汽車撞倒,左臂骨折,頭被劃破,縫了13針,但48小時後,他又回到辦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鄉間別墅,上坡時拐彎過急,輪椅向後傾倒,不料這位引力大師卻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叢中。

雖然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霍金卻力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潑好動的——這聽來有點好笑,在他已經完全無法移動之後,他仍然堅持用惟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動着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衝直撞”;在莫斯科的飯店中,他建議大家來跳舞,他在大廳裏轉動輪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當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旋轉自己的輪椅來炫耀,結果軋到了查爾斯王子的腳趾頭。

當然,霍金也嚐到過“自由”行動的惡果,這位量子引力的大師級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輪椅,幸運的是,每一次他都頑強地重新“站”起來。

霍金的研究對象是宇宙,但他對觀測天文從不感興趣,只有幾次用望遠鏡觀測過。與傳統的實驗、觀測等科學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覺。

“黑洞不黑”這一偉大成就就來源於一個閃念。在1970年11月的一個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牀時開始思考黑洞的問題。他突然意識到,黑洞應該是有温度的,這樣它就會釋放輻射。也就是説,黑洞其實並不那麼黑。

這一閃念在經過3年的思考後形成了完整的理論。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佈,黑洞不斷地輻射出X光、伽馬射線等,這就是有名的“霍金輻射”。而在此之前,人們認為黑洞只吞不吐。

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到黑洞輻射機制,霍金對量子宇宙論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霍金獲得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身追求的理想,我有愛和愛我的親人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上,一位女記者提出一個刁鑽的問題,但霍金還是以恬靜的微笑這樣回答)霍金不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學界,也以他頑強搏鬥的精神征服了世界。勵志照亮人生,成功改變命運!

寫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8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説起我想當科學家,還真有一段經歷呢!記得在一次創造節的開幕式上,校長向我們宣佈了一個好消息:我校的韓耀頡同學的小發明獲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他發明的是一個帶提醒功能的門鎖,並獲得了國家專利權,還獲得了一萬元獎金。我聽了興奮不已,心想:“他能發明的東西發便人們的生活,我為什麼就不能,只要我留心生活,肯動腦筋,説不定我也能有自己小發明呢!於是,我的心裏便埋下了當發明家的夢想。並頻頻參加學校開展的”小發明小創造“活動,雖然未能獲大獎,但也獲得了一些校級獎狀,這些小獎更增強我對發明、創造的興趣。我還經常收看科教頻道的《我愛發明》。看久了,我便得出了結論:生活中不方便的地方,只要你仔細研究,就能有發明的金點子。

有了夢想,就要從小事做起,為夢想而努力。在寒假的一個晚上,我在看新聞時,看到了一個十分驚人的消息——全國各大高速公路在春節期間出現了大堵車的情況。我看完後,陷入了沉思,怎樣才能解決堵車這個問題呢?我終於想出辦法來了——在車上裝一個強力螺旋槳,不用的時候收在車頂,用的時候它便伸出車頂,旋轉起來後便能飛到空中,在天上行駛,這樣就緩解堵車的現象。

當然,有了夢想,就要從自己做起,為夢想而學習。正如周恩來總理所説”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幼年時只有打好優良的學習基礎,長大了才能為祖國奉獻出一分微不足道的力量。”夢是成長的翅膀,心是成長的力量“只要有了夢和努力的決心,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心中的理想。

一個人的夢很小,兩個人的夢也是如此,但如果十三億人的夢編織在一起,就能成就一個偉大的中國夢!

寫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9

鄧稼先,每一箇中國人都為之驕傲的名字。他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在父親指點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礎,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擔任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抱着學更多的本領以建設新中國之志,他於1947年經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於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納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經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僅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9天后,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後的8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1954年,鄧稼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當祖國要求他製造原子彈時,他義無返顧地同意;當蘇聯單方面撕毀和約,撤除相關人員時,他自我帶頭攻關,並以嚴謹的計算推翻了原有結論,從而解決了中國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鍵性難題。數學家華羅庚之後稱,這是“集世界數學難題之大成”的成果。當原子彈實驗爆炸成功時,他並沒有因成功而放棄工作,而是他又同於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方案,最終最終制成了氫彈,並於原子彈爆炸後的兩年零8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4年的時間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85年,他的癌擴散已無法挽救,1986年7月16日,時任國務院副的李鵬同志專程前往醫院,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7月29日,鄧稼先去世。他臨終前留下的話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並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鄧稼先,中國“兩彈”之父。當他生病時,他還一向想着工作,正因為祖國有他這樣的好兒子,我們國家科技武裝技術才能如此的先進。他的精神一向鼓舞着每一箇中國人。

寫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10

暑假裏,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激發創造力的書,題目是《66個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主要講了科學家們是如何進行創造發明的。這些科學家有古代,也有現代的。有的是中國人,有的是英國人,有的是日本人,有的是法國人,有的是美國人。他們研究的資料可豐富了,有的是地理、醫學、物理、紡織,有的是動物、農作物的,還有研究武器的。

大多數的科學家都很勤奮,有一位異常令我佩服,他就是馴服“上帝怒火”的富蘭克林。我很怕打雷,並且大家都明白,在打雷下雨的天氣裏,是不能到田野裏去的,因為這樣很容易被雷電擊中。可是,富蘭克林卻冒着生命危險,故意在打雷時用風箏上的麻繩導電,然後竟然親手去觸摸雷電。他可真幸運,沒有觸電,之後又所以而發明了避雷針。可是,不是每個人都像他這麼幸運。當時,俄國也有一位科學家,做了同樣的實驗,但當場就被雷電擊中致死。

看了這些故事,我真是既佩服又羨慕。我也想做一個能發明創造的人,所以我十分喜歡這本書。此刻它已經成了我枕頭旁邊的又一個好夥伴,每一天晚上我都要看一看。

寫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11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理想,多麼美好的眼,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是獨一無二的,而我的理想是當一名科學家。

科學的發展可以看出整個人類的進步,為科學獻身就是為祖國效力。難道説科學就不會被社會所淘汰嗎?不是的。

當你漫步在大街上,倘若有心留意一下身邊的事物,你便會覺得“不同尋常”的事物總會引起人們的注意。當人們厭倦了富麗堂皇的酒店飯莊時,那些有時尚頭腦的商家便會絞盡腦汁,推出獨具匠心的休閒設計。這些花樣萬千的招客妙法,沒有一個不體現出生活原來如此“別有洞天”。這些變化多端的事物時間一久,很容易被現在“適者生存”的世界規律所淘汰。不過在未來,由於科學的不斷髮展,技術的不斷創新,使科學在世界上的地位永遠不可動搖。

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導致人類社會和經濟發生革命性變化的技術創新,越來越多的來自基礎科學的重要突破。科學家對於生命的探索則導致了生命遺傳物質dna的發現和分子生物學的誕生,使人們從本質上了解了生命的起源與奧祕,進而催生了具有蓬勃生命力的生物技術工程的產生。作為科學家,就要不斷創新,革新技術,改良生產,探索人類未解之謎。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塔、神祕的外星人與ufo,這些從小就深深吸引着我的問好,迫使着具有強烈好奇心的我張大後去探索它們。

總之,人類的探索是沒有止境的,還有許許多多的科學使命等待着未來的我們去完成。所以,我們現在應該努力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抓緊一切時間為自己充電,為將來獻身科學事業而做好充分的準備!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實現理想的道路是艱難的,上面必定佈滿荊棘。我相信,只要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理想一定能夠實現的。

讓我們張開翅膀,向着理想的彼岸飛去。謝謝大家!

寫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1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夢想是前進的動力,所有人的夢匯聚在一起,就匯聚成了一個偉大的“中國夢”。

我的夢想是當一名科學家,科學發現的經歷是那麼的有趣。

如果世界上沒有科學,那將是多麼的單調,就不會有五彩繽紛的世界;如果世界沒有科學,可以想象,人們可能還生活在很原始的時代,還是沒有電燈,沒有工廠,沒有機械,沒有交通工具,社會不知要倒退多少萬年……

無論是高遠的夢想,還是渺少的夢想,都應該是託在手上,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地去圓……人生如果沒有夢,路上會有許多波折,就會因為挫折的出現而放棄夢想,人生的道路會更加的艱險。如果有了夢想,但無論有多苦多累,你都會敢想敢做。

通往夢想的道路不是平坦的,而是崎嶇不平的。對於我來説,科學就是一扇門,而夢想是這扇門的敲磚石,刻苦是這扇門的金鑰匙。

有的人的夢想偉大,有的人的夢想渺小,但無論偉大與渺小,我們都應該為這個夢想而努力,要記住,夢想不卑微,因為夢想,可讓石頭縫裏開出鮮花,因為夢想,黑夜裏可以讓星星發光,因為夢想,稻子可能有蘋果般大小,讓我們好好珍藏心中的那份沉甸甸的夢想吧!

中國夢就是我的夢,我的夢就是中國夢,我會為追求夢想而奮鬥,為實現理想而努力。

寫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1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本人,以後就想當一位科學家。當我打開電視雞的時候,經常看到各種各種的電視節目,看完一個換一個頻道就又有時,我想:

現在科技真發達呀,能看製造出這麼好的東西供人享受。像汽車呀,坐上去省時省力,不用像以前那樣走路,浪費時間。我想我長大後一定要做一名科學家,發明出“水陸三用車”。這一種車非常好使用,發洪水的時候,可以像小船一樣漂浮在水面上,洪水退了,也可以在陸地上像汽車一樣行走,遇上堵車,還可以像直升機一樣從陸地上起飛,飛到目的地呢!

還有一次,我在家裏收聽收音機,裏面放出來的廣播。我見了,便想:這個小東西怎麼能放出聲音呢?我立即找來一把螺絲刀,私心螺絲釘一個一個的旋出來,把收音機的外殼打開了,並把裏面的零件東弄弄西搖搖,感覺真的稀奇,差一點把收音機弄壞。爸爸回來了,把我收拾了一頓,並教導我説:

“現在不努力,能夠做好嗎?”

我想:我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後才能實現當科學家的夢想。

寫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1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十一歲的我,已經有一顆夢想的種子深深紮根在了我的心中,我想當一名科學家,是為中國造福,為世界造福,為人類造福。

20年後,我真的當上了一名科學家,我負責一項重大的科學發明實驗。為了讓人們早一點享受到我的科學成果,我和同事們幾乎日日夜夜都在實驗室裏忙碌地工作着。為了解決一些老年人丟手就忘或者輕易走丟的問題,我就突發奇想,為什麼不發明一個“自動追蹤器”?我首先拿了一個記憶芯片,把它插到電腦裏,讓它把世界各地的所有地方都記住。

然後我要再發明一個“小電子眼”,就算隔着一座牆電子眼也能看到那方的東西,並且還能看到千米萬米之外的東西,還能把它記住。把這些零件安裝在一起,一個“萬能跟蹤器”就成功了,只要輸入想要找的東西或人物,它就能清楚地顯示出他們的位置,在哪個國家哪個市哪個縣哪個小區哪棟樓哪層哪個房間哪個地方。我的這項發明讓很多幫助人們解決了很多難題,讓許多人重新找回了快樂。雖然這是我的一個夢,但是長大以後,我要把它變成現實。

雖然我沒有天才般的智慧,也沒有過人的才幹,但我有一顆熾熱的心,有一雙勤勞的手。我會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不懼怕任何困難,就算在追求夢想的路上不斷碰釘子,摔跟頭,我也會爬起來,繼續往前行。

寫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15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構想,有人想當一名把知識傳播給學生的教師;有人想當無私奉獻,敢於創新的科學家;還有人想當救死扶傷的白醫戰士——醫生……我的夢想是當一位對社會有幫助的科學家。

當上科學家後,我會發明一種衣服。它可以在炎熱的夏天釋放出清涼的微風,令人感到十分涼爽;在寒冷的冬天,又會釋放出暖氣,使人們能在寒冷的冬天感到温暖。當衣服出現油漬、汗漬時,人們只要用“衣物清潔劑”一噴,衣物上的污漬就徹底清除了。衣服的花樣顏色也能隨時改變,只需把一張顏色卡插入“電子口袋”就可以了。

當上科學家後我會培育出“全補水果”,它含有大量的鋅、鈣、鐵、無機鹽等人們所需的營養物質,無任何副作用,人們食用後既健康又長壽。

為了實現我的科學家夢,我一定要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夢想是我們對自己的期盼,夢想是我們對將來的承諾。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美夢定能成真。

寫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16

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流傳下許多意味深長,含義深刻的故事。讀完這本書,我收穫很多。

今日我讀了《中華歷史禮貌故事》的東漢科學家張衡,主要講的是大科學家張衡,自小勤學向上,刻苦讀書,之後成為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等等。還發明瞭渾天儀、地動儀、候風儀等,地動儀是世界上最早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比歐洲還早了一千多年呢!

讀完這則故事,我明白了天才不是天生就有的,我們從小就要有遠大的夢想,要為了實現夢想就要克服困難,勇往直前。

寫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17

當我捧着《科學家故事100個》,讀着一個個世界著名科學家勵志的故事時,學貴有“勤”這四個字時不時地從字裏行間中跳出來,並不斷在我眼前做着放大縮小的運動。

我是個自我感覺還算有點勤奮的男孩子,在校能完成教師佈置的作業,在家也能翻翻課外書,每次考試都能應付自如,課餘與同學交談也有共同語言,所以,我為這點勤奮而沾沾自喜。然而,當我讀着“等一下殺我的頭”的阿基米德、“寫了二十七年鉅著的李時珍”、“從朝三暮四到專心致志”的拉馬克、“當上‘科學明星’前後的戴維”、“從徒工當科學家”的法拉弟、“必須努力工作”的巴基德等時,“自慚形穢”逐漸爬上了心頭,並慢慢擴散開來,比起他們,我的這點勤奮又算得了什麼呢?

知難而進,這又是《科學家故事100個》烙印在我心頭的一個詞。伽羅華曾數次被數學界權威人士遺忘了。然而,他依舊堅持不懈,憑藉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信念寫數學論文。雖然他去世得很早,但他那種“知難而進”的精神創立了“伽羅華理論”。是啊,人若有“知難”卻“而進”的精神,許許多的難題都會給你讓道!一年級時,我的字不是“喝醉酒”東倒西歪,就是“四不像”,橫不像,豎不像,捺不像,提不像,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把字寫滿格子,甚至超出,就是“頭重腳輕”,“上大下小”或“頭輕腳重”。“上小下大”。爸爸時常歎息:“你啊,字寫得龍飛鳳舞,唉……”一向以來,我也很苦惱,想寫端正些,可寫着寫着,又重蹈覆轍——不知不覺又潦草起來。一天,表姐來我家做客,一見我的作業上字也嘮叨開了:“你呀,與其天天被舅舅指責,還不如痛下狠心,把字練好!”言之有理,於是,我買來字帖,開始刻苦練習。可是沒幾天,我又心有餘而力不足。真的想要半途而廢嗎?不能!決不能!於是,每當我想偷懶時,我就暗暗告誡自我不能放棄。一星期過去了,半個月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最終,教師在作業本上表揚我的字有明顯提高,爸爸也不再搖頭了。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是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説過的話。朋友,如果你想成為他人心目中的“天才”,那麼,請不要忘記:成功的祕訣源於“人貴勤奮”。

寫科學家的演講稿 篇18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位功勛卓著的科學家,他就是錢學森爺爺。

錢學森爺爺是我國著名科學家,為祖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創建與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是我國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倡導人。他19__年生於上海,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為了更好地報效祖國,他1935年考取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進行深造學習,並於1936年轉入加州理工學院繼續學習,並拜著名的航空科學家馮·卡門為師,學習航空工程理論。錢學森爺爺學習十分努力,三年後便獲得了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對火箭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久,錢學森爺爺成了加州理工學院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從1935年到1950年的15年間,錢學森爺爺在學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活上享有豐厚的待遇,但是他始終想念着自己的祖國。1949年當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徐徐升起時,錢學森爺爺深為祖國的新生而高興。他打算回國,用自己的專長為新中國服務。但那時候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歸國很不容易,而錢學森爺爺的專長又直接與國防有關,所以他歷盡種.種艱辛,最後在周恩來總理的幫助下,才終於回到了闊別20年的祖國。他這一曲折的鬥爭過程,表現了錢學森爺爺對祖國的深愛之情,是多麼的感人啊!

1955年初冬,剛剛回到祖國的錢學森爺爺,來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參觀。院長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不能搞導彈?”他説:“外國人能幹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能幹?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這是多麼強的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呀!”就這一句話,決定了他從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生涯。1956年我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成立,錢學森爺爺被任命為第一任院長。

在酒泉發射場錢學森爺爺和普通科技人員一樣,睡帳篷、吃粗糧,組織導彈試驗的測試、計算、分析、研究。在他的指導下,中國科學家們攻克了一道道難關,於1960年11月5日,成功進行了我國第一枚導彈飛行試驗。”1966年10月27日,錢學森爺爺又參與組織了我國第一枚裝有核彈頭的中近程地地導彈飛行爆炸試驗,即原子彈、導彈“兩彈結合”試驗。核彈頭在預定地點上空成功實現了核爆炸,此舉震驚了世界。一位美國將軍説,錢學森爺爺無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的戰鬥力。

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ngxuan/lmknd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