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道德與法制演講稿(精選3篇)

道德與法制演講稿(精選3篇)

道德與法制演講稿 篇1

道德與法治是和諧社會的兩大車輪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法治是最可靠的保障,道德是最有力的支撐。以法治國,法禮並重是我國區別於其他國家法治思想的一個鮮明之處。

道德與法制演講稿(精選3篇)

那麼,如何善用這兩大車輪而令我們的社會前進得更加快速,這又是一個問題。法與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不同範疇。法律屬於制度的範疇;而道德則屬於社會意識形態的範疇。法律規範的內容主要是權利與義務,強調兩者的衡態;道德強調對他人、對社會集體履行義務,承擔責任。法律規範的結構是假定、處理和制裁或者説是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而道德規範並沒有具體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後果。法由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實施;而道德主要憑藉社會輿論、人們的內心觀念、宣傳教育以及公共譴責等諸多手段。法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現為有關國家機關制定的各種規範性文件,或者是特殊判例;而道德通常是潛移默化的。法必然要經歷一個從產生到消亡的過程,它最終將被道德所取代,人們將憑藉自我道德觀念來實施自我行為。

現在,讓我們來看這樣一個案例,有這樣一個農民工,生活在貧窮的小山村,讓他覺得自己就好像一隻被關在籠子裏的貓,為了家人生活的更加安適,他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懷着這樣的無限憧憬他來到城市打工

有一年,他在一個建築工地找到了工作。他一直抱着美好的願望,勤勤懇懇的工作着。但是,現實卻總是殘酷的,他從工地上的高台上掉落,差點跟這個世界say goodbye,由於工友的幫助,他活了下來,卻大病了一場,但是老闆卻不給他看病,只是給了幾片感冒藥,多麼讓人心寒。在這裏,他的工作是又髒又累又危險,常常是幾十個人睡在一間用木板支起來的大通鋪上。但是想到5000元工資,那關係全家人生活的錢,他忍耐着。但是,想不到的是,當他滿懷希望的去領取那應得的工資時,得到的卻只是50元!多麼諷刺啊!當初承諾的5000元竟生生的被減少了一百倍。這是什麼概念?這意味着他所有的忍耐,所有的辛苦都付諸流水。多次討要,老闆卻死賴着不給。他本不是一個野蠻的人,他試圖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是結果卻是令人無比失望。不得已,他再次向老闆討要工錢,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財大氣粗的老闆不但分文不給,反而罵他像條狗,並夥同其家人和下手將他暴打了頓,淳樸善良、備受欺侮的他憤怒之下向工頭舉起了報復的鋼刀,連捅了5人,造成4人死亡,1人重傷,然後去公安局投案自首。這個農民工的名字叫王斌餘。也許是所有受欺壓農民工的代名詞。

在法律上,他無疑要受到制裁,但是,那一個老闆就不該接受審判嗎?在我看來他的行為不僅僅是道德的缺失,也是人性的泯滅!如果,勞動部門和法院及時出面給予協調解決,維護了農民工王斌餘的合法權益;如果,那位老闆講點道德,知道打工者不容易,將人家幹下來的血汗錢及時兑付了;如果,老闆當時能向民工説句抱歉的話,承諾何時兑付工錢,也許就不會有被殺的悲劇。看來,人格的道德問題,也能釀出更大的災禍,不守道德,遲早會付出一定代價的。

道德修養若落後於這個時代,那麼這個社會必將停滯不前,同時也將給法律帶來更多的無奈。近年來,我國政府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加快法制建設和道德建設步伐。道之所至,法之所在。所以,為了道德與法制兩大車輪的平衡運轉,社會更加和諧,我代表新一代的青少年,將一直將道德進行下去,使它從一個抽象的名詞變成實實在在的動詞

謝謝大家!

道德與法制演講稿 篇2

9月13日,我參加了20xx年國小《道德與法治》新教材教師培訓會。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收穫頗多。

國小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的編寫是按兒童的生活路徑,以兒童的成長與發展的生活邏輯為核心設計的。教材中的主體是兒童,教材的內容是兒童的生活。教材關注一年級學生的整體成長、生活;瞭解學校生活的兩個主體生活方式;學會玩,並且有意義地玩;學會主動思考,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有想法的參與學習。整本教材洋溢着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從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圖體現多元、開放、平等、包容的價值觀。新教材具備了以兒童的生活視角和路徑,形成生活內容和教學相統一的敍事邏輯,教材力圖體現和諧與温暖的情懷,體現着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和諧與温暖的關係。學生從課本中能學會做事、主動思考、積極參與學習,讓自己努力從適應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覺、自主。

新教材中沒有了説教性的內容,各冊設計了相對集中的教育主題,呈現方式體現了兒童的審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激發了學生想象力,力求從生活中的小事中滲透法制教育。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呈現良好的道德實例和現實需求的法治知識,也應和學生一起解讀、分析,更要帶學生們走出教室,走進社會,觀察、思考、感悟、實踐。

面對新教材,我們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書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藴、有情懷的教育者,用德浸潤兒童心靈,用法呵護兒童成長。

道德與法制演講稿 篇3

9月8日,我參加了在市實驗國小舉行的三門峽市教育局20xx年國小《道德與法治》新教材骨幹教師培訓會。此次培訓有兩個內容:一是由人教社的郭雯霞老師對新教材《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進行系統解讀;二是觀摩了新教材《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實錄。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收穫頗多。

國小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的編寫是按兒童的生活路徑,以兒童的成長與發展的生活邏輯為核心設計的。教材中的主體是兒童,教材的內容是兒童的生活。教材關注一年級學生的整體成長、生活;瞭解學校生活的兩個主體生活方式;學會玩,並且有意義地玩;學會主動思考,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有想法的參與學習。整本教材洋溢着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從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圖體現多元、開放、平等、包容的價值觀。新教材具備了以兒童的生活視角和路徑,形成生活內容和教學相統一的敍事邏輯,教材力圖體現和諧與温暖的情懷,體現着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和諧與温暖的關係。學生從課本中能學會做事、主動思考、積極參與學習,讓自己努力從適應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覺、自主。

新教材中沒有了説教性的內容,各冊設計了相對集中的教育主題,呈現方式體現了兒童的審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激發了學生想象力,力求從生活中的小事中滲透法制教育。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呈現良

好的道德實例和現實需求的法治知識,也應和學生一起解讀、分析,更要帶學生們走出教室,走進社會,觀察、思考、感悟、實踐。

面對新教材,我們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書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藴、有情懷的教育者,用德浸潤兒童心靈,用法呵護兒童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ngxuan/g0rkp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