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孩子的口才您瞭解多少

孩子的口才您瞭解多少

哪裏有聲音,哪裏就有力量;哪裏有口才,哪裏就有戰鬥的號角,就有勝利的曙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孩子的口才您瞭解多少,歡迎借鑑參考。

孩子的口才您瞭解多少

口才決定成敗

古人云: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這就是口才的魅力。一言可以興邦,片語可以辱國,這就是口才的威力。

人的嘴巴有兩大功能,一是吃飯,二是説話,要想吃好飯,那就得先講好話。英國前首相丘吉爾説過:“一個人可以面對多少人,就代表這個人的人生成就有多大。”不管是政界的領袖列寧、克林頓、奧巴馬,還是商界的成功人士韋爾奇、比爾蓋茨、松下幸之助、馬雲等等,他們無一不是具備有出色的口才。從他們身上可以得出這樣一條結論:古今中外99%的成功人士都是善於公眾講話和溝通的大師

一個人的講話水平,可以決定他的生活層次;一個企業員工的講話水平,可以決定企業的整體發展;一個國家公民的講話水平則決定着這個國家的興衰,國際競爭的成敗。大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小到升學、求職,戀愛,謀發展,哪一項都離不開口才。所以,在現實生活中,良好的口才能力是一個人成功、成才的關鍵。

現代社會,人們講究的是“贏”。而這個“贏”字是由“亡”、“口”、“月”、“貝”、“凡”這五個字組成。“亡”是代表危機感;“口”代表口才;“月”代表時間,持之以恆;“貝”代表寶貝、財富、健康;“凡”代表要有一顆平凡之心。只要具備了這五個條件,就是一名贏家了。更有趣的是,“口”在“贏”的中間,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也就是説要想取得成功,口才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美國人把原子、美鈔和口才作為賴以生存和競爭的三大戰略武器;而現在他們又把口才、美鈔和電腦作為賴以生存和競爭的三大戰略武器。可見他們對口才看得是多麼的重。我國國家語委相關負責人也説:中國人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母語,要學好母語,一個人能創造的最高點——建立創新型國家,是要靠母語的訓練。沒有母語的訓練,一個人是不能夠達到素質的提高的。中國要發展、要建設,必須要有一大批掌握母語的人才!

口頭表達能力、公眾演講能力已經成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有才幹的標準,要想成為現代社會的高素質人才,就要練就出色的口才。非常時代需要非常人才,非常人才需要非常口才。

口吐蓮花,笑傲江湖;妙語連珠,平步青雲……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則一定是人才。

晏子使楚:古老的外交故事——贏在口才

春秋時期,齊國的晏子出使楚國。那時,楚國強大,總想欺壓別的國家。楚王聽説晏子身材矮小,想侮辱他,就在大門旁邊另外開了一個小門,準備等晏子來的時候,讓他從小門進來。

晏子到了楚國,衞兵按照楚王的意思,叫晏子走小門。晏子對衞兵説:“只有到狗國的人,才從狗洞進去呢。今天我到楚國訪問,為什麼讓我鑽狗洞呢?”衞兵沒話可説,只好讓他走大門。

晏子見了楚王,楚王説:“齊國沒有人了嗎?”

晏子説:“齊國的首都就有七八千户人家,街上總是擠滿了人。只要人們舉一舉袖子,就能遮住太陽;甩一甩汗水,就跟下雨一樣。怎麼能説齊國沒有人呢?”

楚王説:“齊國既然有那麼多人,為什麼派你來楚國呢?”晏子回答説:“我們齊國派使臣有個原則:對方是什麼樣的國家,就派什麼樣的人去。如果對方的國王有才能,就派有才能的人去;如果對方的國王沒有才能,就派沒有才能的人去。我是個最沒有用的人,所以被派到楚國來了。”

一天,楚王擺下宴席招待晏子。大家正吃得高興,忽然,兩個衞兵拉着一個人從旁邊經過。

楚王問:“這個人是幹什麼的?”衞兵回答説:“這個人偷了東西,是齊國人。”

楚王聽了,轉過身來,笑着問晏子:“怎麼,你們齊國人都愛偷東西嗎?”

晏子不慌不忙地説:“我聽説過,橘樹長在淮河以南,結的橘子又香又甜;如果把它移植到淮河以北,就變成了枳樹,結的果實又酸又苦。這是因為水土不同。我們齊國人從來不偷別人的東西,可是一到楚國就變成了小偷。我看,這一定也是因為水土不同吧!”

楚王幾次想侮辱晏子,結果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跟周總理學習口才

—次,周恩來舉行記者招待會,介紹我國建設取得的成就。

一個西方記者説:“請問,中國人民銀行現在有多少資金?”

周恩來委婉地説:“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資金嗎?總共有18元8角8分。”

當他看到眾記者不解的樣子,於是又接着解釋説:“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人民幣面額為10元、5元、2元、 l元、5角、2角、 l角、5分、2分、1分,合計為18元8角8分。”

一次,周恩來接見的美國記者不懷好意地問:“總理閣下,你們中國人為什麼把人走的路叫做馬路?”他聽後沒有急於用刺人的話反駁,而是妙趣橫生地説:“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之路,簡稱馬路。”

這個美國記者仍不死心,繼續出難題:“總理閣下,在我們美國,人們都是仰着頭走路而你們中國人為什麼低頭走路,這又怎麼解釋呢?”周總理笑着説:“這不奇怪,問題很簡單嘛,你們美國人走的是下坡路,當然要仰着頭走路了,而我們中國人走的是上坡路,當然是低着頭走了。”

記者又問:“中國現在有四億人,需要修多少廁所?”這純屬無稽之談,可是,在這樣的外交場合,又不便回絕,周總理輕輕一笑回答到:“兩個!一個男廁所,一個女廁所。”

1960年4月,周恩來為解決中印邊界問題訪問印度。

在一次談判中,印方提出了一個挑釁性問題:“西藏什麼時候成為中國的領土的?”

周恩來當即答道:“西藏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遠的不講,至少在元代,它已經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了。”

印方卻説:“時間太短了。”

周恩來嚴肅地説:“中國元代離現在已有700來年的歷史了,如果700來年都被認為是短時間的話,那麼,美國建國到現在才不過100多年的歷史,難道説美國不成為一個國家麼?700來年與100多年,哪個歷史長?”

周恩來通過700來年與100多年的數字比較,駁得印方啞口無言。

一次,一個美國記者在採訪周恩來時,看見他桌上放着一支美國產的派克鋼筆。

他以一種譏諷的口氣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中國,為什麼還要用美國的鋼筆呢?”

周恩來淡淡一笑,答道:“談起這支派克鋼筆,説來話就長了。這是一個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他是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想,無功不受祿,就推辭。朋友説,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於是就收下了貴國的這支派克鋼筆。”

標籤: 口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ngxuan/8m99e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