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教師演講稿 >

教師關於心理健康的主題演講稿(精選5篇)

教師關於心理健康的主題演講稿(精選5篇)

教師關於心理健康的主題演講稿 篇1

看了《教師心理素質的自我培養》,使我意識到了作為一位教師,具備良好和健康心理的重要性。

教師關於心理健康的主題演講稿(精選5篇)

首先,我面對的是幼兒園的孩子,他們就像一張白紙一樣:簡單、天真、純潔,而作為孩子的啟蒙者,老師自己的言行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將會是很重要的。我們給予孩子的應該是“真、善、美”的東西。通過觀看視頻,我更加懂得了,教師工作的最大特點在於靈魂對靈魂的塑造,因此,教師的心理素質對學生的發展就非常重要了。如果教師自身的心理不健康,人格有障礙,將會給學生未來的身心發展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所以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應是教師職業素養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其實,老師也是一個普通的人,生活和工作中也存在着種種壓力,教師不僅面臨來自教學改革的壓力,而且還有學歷、職稱、論文、課題、競聘上崗、評等級等各種壓力,知識更新的速度更需加快。教師需要不斷地充電,補充新知識,才能適應教學;教育改革的力度增加,學校之間、同事之間競爭激烈,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期望越來越高,這些都是加大教師心理問題的壓力,而且由於教師的社會角色,往往更容易隱藏自己的心理問題,不願意向外人透露。

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一方面能面對這種壓力,一方面能對壓力進行自我調節,我想,作為一位新時代的教師,我們還是能較好地對自己的心理素質進行培養的。

一、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新課程對我們提出的要求是: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積極向上、文明合羣等品質。而作為老師,我們首先要具備這些素質,這樣才能感染幼兒、影響幼兒。就像這次四川大地震,一開始,我們也沉浸在悲傷中,心裏十分難過,但是短暫的痛苦過後,想到今後的生活還要繼續,還有很多美好的生命活着,歡樂就代替了悲傷,我感到自己堅強起來了,為活着的同胞祝福,儘自己的能力幫助他們,就這樣,我又找到了快樂的理由。

二、具備耐心和愛心

在工作中,我們總可以接觸到不同能力、性格的幼兒,也遇到過形形色色的家長,他們當中,有的令我們感到欣慰,但是也有讓我們感到頭痛。不管是面對幼兒還是家長,我們能夠做到換位思考,從他們的角度和立場出發,真心地為他們考慮,耐心細緻地做好工作,就沒有難得倒的人和事。

三、清晰的自我意識和工作責任感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應有清晰的角色意識,經常意識到自己是個教師,懂得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並經常用優秀教師的標準衡量自己,自覺地評價與調節自己的行為,自尊、自重、自愛、自強,並且意識到自己所充當的角色會遇到的衝突,及時進行調整和克服。這樣就能緩解教師的心理失衡和失落感、相對剝奪感,使其以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工作之中。

教師不僅是在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更是在塑造人格,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

教師關於心理健康的主題演講稿 篇2

教師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最神聖的職業,它維繫着千百萬孩子的健康成長,維繫着千百萬家庭的幸福快樂,因而應該是最藴含生命力和創造性、充滿幸福和歡樂的職業。教師們為了這一職業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也得到了社會的承認,人們把教師比作園丁、春蠶、蠟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絢麗的晚霞……,榮譽的背後我們的教師們揹負了沉重的精神負擔和壓力,國家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以遼寧省14個城市的168所城鄉中國小2292名教師為調查對象,調查產生了一個令人驚詫的結果:51.23%的教師存在心理問題。其中32.18%的教師屬於“輕度心理障礙”,16.56%的教師屬於“中度心理障礙”,2.48%的教師已構成“心理疾病”。此後不久,上海對全市中國小教師的一次調查,也得出類似的結果。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調查顯示,全港接近有7000名教師已經患了經常焦慮症……

一、教師緣何“心病”不斷?我想,造成教師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

職業特點:教師的工作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優良的品質與個性,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在知識突增、信息爆炸、大眾傳播媒介迅速發展的今天,教師在很多知識上不再比學生“聞道在先”,威信受到了一定的動搖和影響,由此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他們的教育對象大多是90年代以後出生的獨生子女,在個性方面存在着許多缺陷,如自私、任性、依賴、孤僻、缺乏集體意識和勞動觀念、意志薄弱等。同時,他們的自我意識覺醒早,又受到多元文化的衝擊和影響,思想困惑多,心理衝突多,教師工作中的難題增多了,已有的方法不能解決新的問題,新的理論和方法又沒有系統全面地掌握,因此造成教師的心理壓力。

教師本人:教師對自身能力、水平認識不足,過高估計自己,自我期望值過高,經常導致活動失敗而引發心理壓力。另外教師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等造成的心理壓力;三是教師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確而造成心理壓力。

社會環境:首先,社會成員對教師的要求和期望過高,這種要求和期望最主要地體現在對教師培養人才的質量上。學生、家長、學校及各級領導、社會上的其他人都以升學率的高低來評價教師。他們要求教師恪守職業道德,只求奉獻,不講享受,認為教師應該安貧樂道,任何事情都比一般人做得好。其次,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腦體倒掛導致教師的心理失衡和心理壓力。越來越富的大款與教師長期的貧困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超負荷的勞動負出、勞動創造出來的巨大的潛在價值、對社會發展所起的巨大推動作用與教師微薄的工資收入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再次,社會發展過程中許多不正之風的蔓延及其對學生的影響,使得教師的成就動機難以實現,因而造成教師的心理壓力。

二、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

1.能積極地悦納自我——即真正瞭解、正確評價、樂於接受並喜歡自己。承認人是有個體差異的,允許自己不如別人。

2.有良好的教育認知水平——能面對現實並積極地去適應環境與教育工作要求。例如,具有敏鋭的觀察力及客觀瞭解學生的能力;具有獲取信息、適宜地傳遞信息和有效運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創造性地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

3.熱愛教師職業,積極地愛學生——能從愛的教育中獲得自我安慰與自我實現,從有成效的教育教學中得到成就感。

4.具有穩定而積極的教育心境——教師的教育心理環境是否穩定、樂觀、積極,將影響教師整個心理狀態及行為,也關係到教育教學的工作效果。

5.能自我控制各種情緒與情感——繁重艱鉅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師良好的、堅強的意志品質,即教學工作中明確目的性和堅定性;處理問題時決策的果斷性和堅持性;面對矛盾沉着冷靜的自制力,以及給予愛和接受愛的能力。

6.和諧的教育人際關係——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與他人和諧相處,積極態度(如尊重、真誠、羨慕、信任、讚美等)多於消極態度(如畏懼、多疑、嫉妒、憎惡等)。

7.能適應和改造教育環境——能適應當前發展、改革與創新的教育環境,為積極改造不良教育環境、提高教學質量獻計獻策。

三、緩解心理壓力的方法:

知道了問題的嚴重性,我們就應該想辦法保護自己。

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哲學家帶領他的弟子們來到一片曠野,問:如何除掉曠野上的雜草?弟子們有的説剷掉它,有的説用火燒,有的説撒上石灰,還有的説斬草需要除根。哲學家搖搖頭説:“如果沒有理想的答案,明年再到這裏來吧。”第二年,弟子們都來了,只見昔日的曠野如今已長滿了綠油油的莊稼。他們突然醒悟:原來除掉雜草的最好辦法是——種植莊稼。

是的,剷除雜草的最好方法是——種植莊稼。如果我們把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稱之為雜草的話,那麼教師的心理自助就是綠油油的莊稼。如果你覺得你近來不太好,有些抑鬱、焦慮、透不過氣來,不妨來試試下面這些調節情緒的方法:

第一個方法:輕裝上陣。

“心是有限的舞台,那裏不可能擺放太多的座位。”所以,從學生放學的那一刻起,你就要把時間交給自己,整理整理一天的用品,寫一寫明天需要的東西,做這些事時可以聽聽你喜歡的音樂,或者是悠揚的曲子,或者是最新流行的歌,都可以幫你緩解一天的壓力。或者你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看的書放在隨手可觸的地方,哪怕只看一兩段,這一天裏你總算給了自己一點時間,為自己而活着。你會發現,你不但是教師,還是一個不錯的歌星、詩人、或者哲學家……只要你願意,一切都是美好的、美麗的、美不勝收的!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旅行者步履蹣跚地走着,他左手拿着一塊大石頭,右手拿着一塊磚頭,背上揹着一代泥土,腰上纏着一圈圈草繩,頭上還頂着一個南瓜。大家會覺得可笑,可是我們往往就是這樣,自己身上所累,自己渾然不知。

他遇到一個農夫。農夫問他:“疲憊的人啊!你為什麼要拿着一塊大石頭呢?”旅行者回答,“咦!對啊!我實在沒有注意到。”所以,他把那塊大石頭扔了,覺得這下好多了。

他又碰到一個村莊裏的人,那人問他:“疲憊的人啊!你為什麼頭上頂着那麼重的南瓜呢?”旅行者説“真高興你告訴我!我不知道我在做什麼呢!”所以,他又把南瓜扔掉,更輕鬆地趕路了。

一個又一個,村莊裏的人使他知道了拋棄不必要的負擔,所以,他一個又一個地把包袱丟掉。最後,他是自由的人,輕輕鬆鬆地趕路去了。

生活中,我們同這位旅行者一樣,也給自己的心理負載了太多的負擔,不必要的禁忌、消極的思想、陰鬱的情緒以及時時困擾心靈的焦慮等等,都讓我們舉步維艱,而我們自己卻不知道。我們總是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總試圖獲得他人的支持,更加重了對心靈的束縛。所以,放下不必要的心理負擔,才能輕裝上陣,這樣既可以集中精力於你應該完成的事,也可以給內心騰出更多的空間,使心理的潛力釋放出來,享受精神的自由。

第二個方法:簡化生活。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樣一篇文章吧!

生活原來如此簡單

有個年輕人在腳踏車店當學徒。有人送來一部有毛病的腳踏車,年輕人除了將車修好,還把車子擦洗得漂亮如新,其他學徒笑他多此一舉。後來,車主將腳步踏車領回的第二天,年輕人被聘到那個車主的公司上班。

——原來要獲得機會很簡單,勤勞一點就可以了。

有個小孩對母親説:媽媽你今天好漂亮。母親問:為什麼?小孩説:因為媽媽今天一天都沒有生氣。

——原來要擁有漂亮如此簡單,只要不生氣就可以了。

有個牧場主人讓他的孩子每天在牧場上辛勤地工作。朋友對他説:你不需要讓孩子如此辛苦,農作物一樣會長得很好的。牧場主人回答説:我不是在培養農作物,我是在培養我的孩子。

——原來培養孩子很簡單,讓他吃點苦頭就可以了。

有一個網球教練對學生説:如果一個網球掉進草叢裏,應該如何找?有人答:從草叢中間地方開始找。有人答:從草叢的最凹處開始找。有人答:從草最長的地方開始找。教練宣佈答案:按部就班地從草地一頭搜尋到草地的另一頭。

——原來尋找成功的方法很簡單,從一數到十不要跳過就可以了。

住在田邊的青蛙對住在路邊的青蛙説:你這裏太危險,搬來跟我住吧。路邊的青蛙説:我已經習慣了,懶得搬。幾天後,田邊的青蛙去探望路邊的青蛙,卻發現它已被車子壓死了。

——原來掌握命運的方法很簡單,遠離懶惰就可以了。

有一隻小雞破殼而出時,剛好有隻烏龜經過,從此以後,小雞就揹着蛋殼過了一生。

——原來擺脱學生的負荷很簡單,放棄固執就可以了。

有幾個小孩都想成為一位智者的學生,智者給他們一人一個燭台,要他們每天擦拭燭台使之光亮。結果一天天過去了,智者一直沒有出現,大部分小孩已不再擦拭那燭台了。有一天智者突然到來,大家的燭台都蒙了厚厚的灰塵,只有一個被大家叫做“笨小孩”的孩子,在智者沒來的日子裏也每天擦拭燭台,結果這個笨小孩成了智者的學生。

——原來想實現理想很簡單,只要實實在在地去做就可以了。

有一支淘金隊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人快樂地走着,別人問:你為何如此愜意?他笑着説:因為我帶的東西最少。

——原來快樂很簡單,不要斤斤計較就可以了。

原來生活很簡單,簡化生活,沒有過多的奢望,一切就輕鬆起來。

教師關於心理健康的主題演講稿 篇3

教師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現:

一、職業適應性方面:

對所從事的工作不喜歡,缺少職業自豪感,甚至根本看不起教師工作,經常感到心理不平衡,缺乏進取心和責任感。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缺乏長遠打算,得過且過。

二、認識方面:

由各種認知偏差造成的態度偏差:主要表現在六方面:

1.知覺偏差:主要表現為主觀武斷,偏聽偏信。

2.理解誤差:誤解學生或同事的言論行為。

3.社會認知偏差: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常常不由自主地受一些心理效應左右,產生社會認知的偏差。這些心理效應主要有:首因效應(又稱第一印象,對他人所獲得的第一印象比較不易改變的偏見)、近因效應(最後給人留下的印象有強烈的影響作用的認知偏差)、暈輪效應(又稱以點概面效應,對人的某種突出印象有彌散擴大而掩蓋其它品質或特徵的認知偏差)、刻板印象(對某一類事物或人產生的一種比較固定的看法所引起的認知偏見)。如果教師不自覺地控制和糾正自己的這些認知偏差,就會影響師生關係,影響教師的心理和教育行為。

4.思維方式不正確。工作生活上比較的方式不正確,生活上向高標準看齊,工作上向低標準看齊。這種比較方式使一些教師在工作上得過且過,盲目樂觀,不求進取,而在生活上怨天尤人,慾壑難填,牢騷滿腹,“端起碗吃肉,放下碗罵娘”。

5.對學生提出不合理的教育目標。

6.拒絕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嘗試解決新問題。

三、情感方面:

1.情緒調節自控能力不強,將個人在社會、家庭感情方面的失意煩惱帶入學校,錯把學生當作自己發泄情緒的對象。

2.情緒不穩定,自制力差:主要表現為性情急躁,反應過敏,容易衝動,不善於控制。

3.教育熱情不高

4.冷漠、與學生感情交流少

四、人際關係方面:

1.人際適應能力不高、師生關係緊張、對抗。有的教師與周圍的人經常發生矛盾衝突,對領導不能理解和支持,對同事不能和睦相處、協作共事,對學生不能關心愛護、尊重、同情、理解,人際關係比較緊張。師生關係有三種類型:相容,淡漠,對抗。相容型的特點是師生之間相互瞭解和理解,情感親密深厚,教師熱愛學生,學生尊敬教師,彼此心心相印,行動一致,配合默契。淡漠型的特點是師生之間很不瞭解,缺乏情感基礎,既無所謂愛,也無所謂恨,有一定的心理距離,彼此很少接觸,表現出漠不關心的樣子。對抗型的特點是師生之間彼此產生了消極的認識,從而導致不滿、敵對情緒的滋長和行為上的對抗,後二者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有的教師不熱愛工作和學生,對學生漠不關心,缺乏同情心,很少進行師生交流,形成淡漠的師生關係;有的教師對學生態度粗暴,諷刺挖苦打罵學生,造成緊張對抗的師生關係。

2.不尊重學生。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美國着名作家愛墨生説過:“教育成功的祕密在於尊重學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自尊心是人性的頂峯,激發學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的頭一條金科玉律”,而且形象地指出,對它“要小心得像對待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但是有的教師不尊重學生的人格,打罵、侮辱、體罰學生,對學生進行心理施暴,嚴重損害學生心理健康。有的教師不尊重學生的個性,採用簡單劃一的方法教育學生,扼殺學生的個性。有的教師不尊重學生的自尊心,當眾批評學生,看不起學生,用鄙視的態度對待學生。

3.厭惡後進生,不能接納每一位學生。對後進生關心、愛護、信任和耐心不夠,導致學生厭學,自卑,逆反,焦慮,冷漠。

4.用放任自流或專制獨斷方式管理班級、 教師管理班級的方式有三種:專制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專制型的特點是權力高度集中,班主任諸事躬親,凡事都須經班主任點頭,班主任的決定學生和學生班幹部必須執行,不得打折扣。造成學生的被動和依賴,壓抑學生的創造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的學習動機低,情緒低,學習忽冷忽熱,教師在場監督好些,不在場時則停止學習,學生對教師表現為馴服行為,但對其他同學則具有較大的侵犯行為。放任型的特點是班主任對班級管理不負責任,組織渙散,學生各自為政,自行其是,班級活動不能協調一致,集體作用不能發揮,甚至紀律渙散,局面難以控制,學生各方面表現均較差。民主型的特點是大權獨攬,小權分散,實行民主集中制,充分發揮班幹部的作用,班主任起協調、指導、干預作用,增強學生的責任感、主動性和積極性,密切師生關係,加強班級凝聚力,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最大的興趣,自覺性高,即使教師不在場,學生也主動學習,學習效率也高。民主型是最好的管理方式,而放任與專制都是不良的班級管理方式。

五、性格方面:

1.對小事斤斤計較、不夠開朗、豁達、虛懷若谷。

2.挫折耐受力不高。教師由於來自外部生活條件、家庭不辛、親人去世、工作環境、人際關係、發展機遇,內部的身體健康,心理失調和心理失衡、目標過高多種原因,往往產生心理挫折感,挫折感就是因為各種干擾和影響而使目標不能實現,需要不能滿足所產生的消極的情緒體驗。心理挫折對一個人來説既可能有消極的影響,也可能有積極的作用。看人們如何對待它。挫折可以使人產生消極情緒,若抗挫折能力低,不能正確對待它,心理脆弱,就會被它壓倒,退縮,產生心理障礙。若能正確對待它,增強自己對消極情緒的控制力,鍛鍊頑強的毅力,自制力,吃苦耐勞精神,用“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的古訓鞭策自己,那麼,逆境會是一所最好的大學,是到達真理的一條道路。有些教師缺乏意志的磨練,心理脆弱,對挫折沒有正確的認知,因而在挫折面前退縮,萎靡不振。

3.堅持性不強、易動搖、做事虎頭蛇尾

4.對學生不真誠、坦率,而是虛偽、言行不一、施詭計、裝腔作勢

5.看待人和事物主觀臆斷,惟我獨尊,自我中心。缺乏民主精神,不能虛心聽取別人意見,容不得不同觀點和行為並存。

6.對學生對同事有偏見、猜疑、有忌妒心

7.缺乏首創精神,因循守舊

8.不遵守教師職業道德,不嚴以律己、為人師表;

8.責任感、義務感、事業心不強,

9.體罰學生,諷刺挖苦、侮辱學生人格、傷害學生自尊心。錦州鐵路六中對此進行過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師生關係不夠融洽和不融洽的佔42.6%;認為教師對學生不夠尊重和不尊重的佔23.6%;對師生關係現狀不太滿意和不滿意的佔47.6%;心中有煩惱對老師不講的佔76.2%;有過被諷刺、挖苦經歷的佔21.9%。

10.以“哥們義氣“管理班級

哥們義氣是指師生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拉幫結派,思想落後,違反校規校紀,損壞公物,損人利己。有的教師竟然用“哥們義氣”管理班級,使班風不正,正義得不到申張, 歪風邪氣佔上風。

11.小團體主義,圖慕虛榮 對學校的規定陽奉陰違,弄虛作假,為了班級的利益而不惜損害學校大局的利益,欺上瞞下,用不正當的手段獲取虛假的班級榮譽。

12.對待學生不公平:對待好學生和後進生有天壤之別:好學生擔任班級幹部,後進生很少有這樣的機會;好學生經常看到的是老師的笑臉,後進生總是看到老師的冷臉;好學生總是得到老師的鼓勵,後進生總是挨老師批評;好學生犯錯誤時能得到原諒,後進生不犯錯誤還時常為別的同學背上黑鍋。

教師關於心理健康的主題演講稿 篇4

同學們:

我們知道,種子萌芽生長,必須經過黑暗中的掙扎才會見到破土而出時的第一縷光亮;蛹破繭而出,必須經過苦苦掙扎才會有彩蝶的翅膀美麗如畫。21世紀的我們,必須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種.種困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才能在學習、工作與生活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未來社會也日益要求個人在社會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動發展的意識與能力。”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而且這種競爭也被移植到學校。剛結束一天緊張的學校生活,我們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還沒來得及吃飯就開始伏案做作業了。週末,悠閒的大人們在家中看電視,你們卻在忙碌着準備的各種作業。你們只能透過窗户凝視着蔚藍的天空,數着天空飄過的縷縷白雲,看電視更成了你們遙不可及的奢望。偶爾有人能上網查查資料、打打遊戲,更像是做錯事一樣。在這種緊張的學習生活裏,你們會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時下,你們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受人關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隨之受到了重視。

什麼是健康?世界衞生組織憲章中規定:“所謂健康,是身體上、精神上及社會適應上完好的狀態,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所以我們要正確認識健康,不能認為沒有疾病就是健康的。今天老師從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和大家談談:

怎樣才能具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呢?除了要參加一定的體育活動外,請同學們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從小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

1、吃東西以前和大小便後洗手。

2、養成不喝生水、不吃不熟食物,食物不能長期保存,食用前應徹底加熱,消毒、殺死細菌,防止各種傳染病,如傷寒、痢疾等。

3、養成勤剪指甲,衣服乾淨整潔(指甲裏面會藏有能使你生病的細菌和病毒)。

4、不隨地大小便,不隨地吐痰。

5、適當休息有利於學習和身體健康。要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證健康和提高學習效率,國小生每天睡眠以10個小時為好。

6、眼睛的衞生保健,不歪頭看書學習,看書寫字姿勢要端正。看電視時眼睛要與電視有一定的距離,一般在2米以上,時間不能過長,一般在一小時以內。看電視時房間應開一盞燈,看完電視用温水洗洗臉。

7、全面、均衡、適量的營養。豐富的營養能促進自己的生長髮育,為健康身體提供物質基矗

二、健康的心理活動

國小生要進行自我體驗,自我體驗就是要有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做到不自傲、不自卑、不自滿,做錯事感到內疚,做壞事感到羞恥。不斷調節自己的行為,使行為符合羣體規範,符合社會道德要求。平時參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動,如文體活動,和有意義的社會活動,不要去網吧和遊戲室等成人去的場所

三、除了與老師的關係,與家長的關係也是個很大的問題。

在許多孩子和家長之間,存在“代溝”。什麼是“代溝”呢?指的是年輕的子女和父母在思想觀念及價值觀念上存在的距離,並由此導致兩代人之間的相互不理解,產生隔閡。

學生與父母產生代溝的具體原因,從子女的角度説,有以下幾個方面:

產生強烈的獨立意識,認為自己已經長大,反對父母的關係和照顧。身體的迅速成長使你獲得了力量和勇氣,但並不能正確地評估自己的力量。父母認為你是孩子,還處於被保護階段——他們根本沒來得及接受你已經長大的事實;而你每天接受很多新鮮事物與信息,並發表自己的見解,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與父母已有的觀點必然會碰撞出不和諧的音調來。

代溝的存在是客觀的,但不是無可奈何的,其擴大會加深兩代人的衝突,給家庭生活,甚至學校生活帶來一些不和諧。作為年輕的一代,只要努力是可以把兩代人的距離縮小到最小的程度,既有利於自己健康成長,有可以使家庭氣氛保持温馨。試一試下面的建議:

1、對父母的態度要温和,不採取偏激的行為方式。

2、要表現出一定的獨立能力,讓父母放心。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連手帕都不能洗,上學從來都要父母接送的,突然放學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裏,或經常玩到很晚才回來,怎麼不讓父母憂心忡忡?

3、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但不要忽略與父母的交流與溝通。不管怎麼説,長輩也是從我們這個年齡走過來的,以他們幾十年的生活經歷,看問題要成熟得多。我們在慢慢長大,應該學着獨立,養成獨

立作業的習慣,作業要獨立思考完成,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完成的作業,才能享受到你學習成功的快樂;

4、養成預習複習的習慣,每天都要對未教的內容進行預習,把已教的內容複習好;

5、養成不懂就問的習慣,學習只有靠問,才能成為學問。

一旦你養成了以上的學習習慣,每天將有新的收穫,那就將感到快樂無比。同學們,昨天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天的我們;今天的習慣決定明天的我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今天做起,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一個優秀的學生,共同創造輝煌的未來!

教師關於心理健康的主題演講稿 篇5

首先,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你是否瞭解自己?你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情緒和情感?你的心理到底隱藏着什麼樣的祕密?你的心理健康嗎?要解決這麼多的疑問,我們就要了解我們的心理狀況,瞭解心理學。心理學源自我們的生活,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心理學的影響,瞭解心理學,就是了解人本身,從這個意義上説,心理健康對於我們是非常重要的。

什麼是健康?世界衞生組織給健康下了個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軀體的殘缺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以及社會適應能力。”即健康包括三方面:一、身體健康;二、心理健康;三、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這無疑表明,人不僅要重視生理健康,而且要珍視心理健康。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頒佈的《關於加強中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才素質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落實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培養跨世紀高質量人才的重要環節。”

世界衞生組織報告説:全世界抑鬱症患者已經達到2億人,已經成了世紀病; 20%人口存在心理衞生問題和精神障礙;據聯合國統計,自殺居意外死亡之首。科學研究發現,有很多疾病都與心理因素有關,如冠心病、高血壓、心絞痛等,統稱為心身疾病。心理健康不僅與疾病、事業的成功有關,還與我們的生存息息相關。近幾年,國內有關中國小生心理衞生方面的許多調查都表明,在中國小生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者,其比例在10~20%左右。應該説大多數中國小生的心理是健康的,有些只是偶爾存在心理問題,但在不長的時間內就消失了,真正有心理疾病的中國小生是為數不多的。當然,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有不同的集中反應,因此,我們要學會關注我們自己的心理健康。

一箇中國小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呢?具體的説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有正常的心理活動,智力正常,與同齡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樂和行為表現,言談舉止和思想活動符合社會規範。

2、人際關係和諧,尊敬師長,信任同學,能寬容和諒解有缺點和反對過自己的人。喜歡和老師同學在一起。

3、能正視現實,適應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根據環境和形勢要求改變自己,也能創造環境。

4、有樂觀、積極、進取的精神。對現狀感到滿意,對前景也覺得光明美好。

5、能冷靜、理智地去對待生活中的挫折的打擊。學會用正確方法和態度去對待錯誤,對強弱不同的刺激能做到適度的反應,有忍受挫折、從失敗中學習和總結經驗教訓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優點的缺點,不患得患失。能揚長避短,有切合實際的志向水平;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不把獲得的成績看作高於一切或毫無意義,不自卑,不過分自責,有安全感。

7、有從事各種活動的興趣、信心,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能有效地完成各種任務。

8、在有利於社會或集體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個性的獨立性,保持認識、情感、意志行為的協調和統一。能獨立地作出決定,並對決定負責任,而不受別人的任意控制和支配。

簡單地來説,從中國小生的學習、人際關係、自我認識、社會適應四方面進行剖析,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心理健康的學生首先是能夠學習的,在學習中獲得智慧和能力,並將習得的智慧和能力用於進一步的學習。

心理健康的學生既有好朋友,又樂於與人交往。能與父母形成親子關係,與老師形成良好的師生關係,與同學形成較好的同伴關係。我們常發現班級中有的學生樂於與人往,但總是交不到一個朋友,這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學生。有些同學卻喜歡獨來獨往,把自己封閉起來,這些都是人際關係不健康的表現,也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學生。

心理健康的的學生,不但能瞭解自己,而且能接受自己,接納自己的不足和缺點,並努力謀求自己的最佳發展。甚至有些學生對自己無法彌補的缺陷,也能安然處之,有時還會自我安慰。有些學生,一次考試考砸了或做了錯事之後,總是極力地找各種藉口或對同學和家長隱藏。還有些學生就是不承認自己某些方面的缺點。這些都不算心理健康的學生。

人是生活在現實環境中的,社會適應能力對個人的生活和學習有重要意義。所以心理健康的學生都能瞭解現實,正視現實。社會生活也能符合大部分學生的準則。生活和社會適應不良的學生容易產生出各種心理行為問題。例如:有些學生沉迷電腦遊戲,沉迷虛擬世界裏,對學習不感興趣。這些都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學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ao/4mlvv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