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發言稿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政策性強、涉及面廣。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僅供參考。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篇1

同志們:

今天召開這次會議,其主要任務是回顧20xx年人社工作,部署20xx年人社工作。剛才, 竇先科同志總結回顧了20xx年人社工作,部署了20xx年人社工作。縣社保局田光強、縣就業局丁曉鬆同志分別就社保、就業工作作了安排,我完全同意,請大家認真抓好落實。下面,就如何抓好全縣人社工作,我再講三點意見:

一、主動適應新常態,切實增強做好人社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20xx年,全縣人社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不僅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而且有的工作實現了新突破。但是,全國經濟發展目前已經進入新常態,突出特徵就是經濟增速放緩、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面臨着一系列新的困難和挑戰。一是就業創業方面。隨着我縣適齡勞動力減少,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增加,就業總量矛盾相對有所緩解,但企業招工難、技能人才短缺、高校畢業生供求不匹配、農民市民化等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怎樣解決好這些問題?是我們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二是社會保險方面。隨着經濟增速放緩,社會保險擴面徵收空間縮小,人口老齡化加劇,待遇剛性支出加大,保障羣體增加,社保基金徵繳和支付壓力逐年增大。如何合理把握社會保險的籌資與待遇標準,兼顧不同羣體和不同層次的社會保險需求,需要我們超前謀劃、科學規劃和有效應對。三是人事人才方面。隨着我縣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的加快推進,經濟發展向高層次轉換,這就需要高層次的創新方式來驅動發展,要創新就需要人才、需要技術。如何深入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切實把人才工作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把我縣建設成為人才集聚之地,實現優秀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新任務。 四是勞動關係方面。隨着勞動力供求格局的變化,勞動者就業的選擇性增大,話語權增強,權益訴求及其表達方式也發生了明顯變化,特別是新成長起來的農民工,更加註重勞動條件的改善和職業發展,待遇保障的期望值更高,融入城市平等享受公共服務的願望更強烈。同時,在經濟增速放緩、下行壓力加大、實體經濟要素成本上升的過程中,部分企業出現開工不足、產能釋放不夠等經營困難,勞動關係不穩定性有所增加。農民工工資拖欠現象明顯,一些行業主管部門履職不力,監管不到位,聯動機制不完善,處理不當就會引發矛盾激化。如何順應勞動關係的新變化、信訪維穩的新形勢,要積極預防、妥善處理各類矛盾,維護好社會和諧穩定,是我們面臨的一大新考驗。

各鄉鎮(街道)、各有關部門,尤其是人社部門要緊緊圍繞服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準確把握新常態下人社工作的新變化、新挑戰和新要求,切實增強做好人社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按照“穩中求進”總要求,積極適應新常態下人社工作的新規律,全面深化改革,大膽開展工作,努力推動全縣人社工作再上新台階。

二、積極作為,確保完成全年任務目標

20xx年,全縣人社工作要緊扣各項目標,攻堅克難,確保全面完成任務。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統籌推進就業創業工作。一是 深入推進“雁歸工程”的實施。各鄉鎮(街道)和部門要嚴格按照職責分工,積極協調配合,加強統籌調度,強化督促檢查,為返鄉人員創業就業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縣人社局要切實加強與縣工業和商務局聯繫,制定好20xx年度“百千萬人才”崗位目錄,適時發佈崗位需求信息。同時,還要強化與經開區對接,開展好我縣雁歸工程孵化園建設工作,全面推進“雁歸工程”的實施。 二是 以高校畢業生就業為重點,統籌解決各類重點人羣的就業問題,穩步推進城鎮新增就業。 三是 提升勞動者就業技能。縣人社局要根據全縣就業崗位和用工需求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提升勞動者的就業技能和就業競爭能力,實現高質量就業。四是 積極引導和扶持勞動者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認真落實“雁歸工程”、小額擔保貸款貼息、“3個15萬元”、“5個100工程”等創業扶持優惠政策,加快推進雁歸人員創業園和雁歸人員孵化園建設,進一步改善創業環境,全面推進全民創業,萬眾創新。同時要大力引導和扶持雁歸人員、高校畢業生、城鎮失業人員、退役軍人、失地農民、搬遷移民等各類人員自主創業。此外,縣人社局還要牽頭做好就業資金自查和惠民資金監督工作。

(二)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一是 繼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指標監測要求,以養老保險、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為重點,提高社會保險覆蓋率,聯合社保經辦機構和勞動監察執法力量,着力推進民辦非公企業職工、城鎮居民、個體勞動者、靈活就業人員和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 二是 紮實推進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加快實施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儘快把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納入養老保險制度覆蓋範圍,確保改革平穩過渡。 三是 加大社保基金監督力度。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經辦機構內控制度,加大社保稽核力度,不斷完善監管方式,加強社保基金監督軟件應用,全面推進社保基金非現場監督,實現社保基金收支實時監管、核查,並認真分析預警數據,出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基金安全。

(三)繼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一是 規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新增人員招錄(聘)工作。認真落實公務員凡進必考和事業單位新增人員公開招聘制度,全面落實“2個80%”政策,做好鄉鎮(街道)基層公務員補充和機關公務員遴選及事業單位新增人員招聘工作。二是規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管理。按照幹部管理權限和調配政策規定,認真做好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調配工作,促進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合理流動,穩定邊遠鄉鎮幹部隊伍。加強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和人員聘用管理,妥善做好公車改革司勤人員安置工作。嚴格按照德委〔20xx〕3號文件要求,做好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管理工作。三是認真落實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福利政策。根據國家、省、市統一部署,紮實抓好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認真貫徹落實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認真貫徹落實工資向基層傾斜相關政策,認真做好晉升級別工資、工資檔次、薪級工資審核和工資統發等日常工作。

(四)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一是 加大勞動監察執法力度。加強勞動監察日常巡查、書面審查和舉報投訴專查,深入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依法用工、遵守社會保險法規和打擊非法用工等專項執法檢查活動,大力查處違法用工行為。暢通羣眾舉報投訴渠道,羣眾舉報投訴案件結案率達95%以上。嚴格執行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和應急週轉金制度,建立和完善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長效機制,推進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加強勞動用工動態監控,着力推進勞動監察“兩網化”建設,實現中心城鎮勞動監察“兩網化”管理覆蓋率達95%以上。二是做好勞動關係協調工作。認真落實勞動用工備案制度,完善勞動關係三方協調機制,大力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提高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簽訂率,其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94%以上,企業集體合同簽訂率達85%以上。加強勞務派遣監督管理,依法實施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推進企業勞動用工誠信體系建設,有效預防突發性、羣體性事件發生。三是加強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工作。推進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制規範化建設,不斷充實仲裁工作隊伍,規範仲裁程序,提高庭審質量,提升辦案效率和水平,使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結案率達90%以上。加強勞動人事爭議法律援助,加快推進基層調解組織建設。四是做好農民工工作。加強農民工就業創業服務和社會保障、勞動維權工作,促進農民市民化。加強農民工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改善農民工服務環境。開展家政從業人員培訓,加快推進家庭服務業發展。五是認真抓好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台“一拖四”及全覆蓋建設工作。大力推進“一拖四”項目建設,落實地方配套資金,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各有關鄉鎮(街道)和部門要相互配合,加快推進我縣全覆蓋項目建設,推動基層公共服務規範化、標準化進程。要完善工作制度,規範服務流程,提升基層平台服務水平。

三、強化措施,努力開創人社工作新局面

人社工作涉及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關係到廣大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要抓好新常態下人社工作,需要各鄉鎮(街道)、各部門齊心協力,共同推進。

(一)加強協調配合。人社工作是一項龐大繁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大家通力協作。各鄉鎮(街道)、各部門要有大局意識,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積極為人社工作創造有利條件,努力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氛圍。

(二)確保責任落實。各鄉鎮(街道)、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認真落實領導責任制,確保領導到位、責任明確、措施落實。特別是縣人社部門要把就業再就業、社會保障、人事人才、勞動關係等作為重點工作,認真抓好落實。各鄉鎮(街道)、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目標責任書明確的內容,認真細化任務,切實抓好落實,確保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三)切實改進作風。人社工作是民生工作,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黨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各單位特別是人社部門要強化執行力,加強作風建設,切實提高整體素質,不斷增強服務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踏踏實實為羣眾辦好事、辦實事。要準確把握人社工作面臨的新任務、新要求,主動適應新常態,通過制度創新來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四)嚴格督促檢查。新常態下,全面深化人社制度改革,紮實推進人社工作發展,需要我們堅持法治思維,用法治來強化對人社工作的督促檢查,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確保做到依法決策、依法改革、依法辦事,對人社工作推進情況要進行專項督促檢查,並納入全年目標績效考核,以確保今年各項任務全面完成。

同志們,要圓滿完成今年各項目標任務,需要各部門大力支持、密切配合,也需要各鄉鎮(街道)高度重視、真抓實幹,更需要人社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履職盡責、辛勤工作。因此,請大家務必高度重視,緊密團結起來, 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堅定信心、振奮精神、齊心協力,努力開創我縣人社工作新局面!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篇2

同志們:

這次會議是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成立後召開的第一次全縣性的工作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省、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回顧20xx 年人事人才、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全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縣委、縣政府對這次會議十分重視,縣委、副縣長田大甲同志還將就做好今年全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講重要意見,我們要認真學習,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克難奮進,開拓創新,20xx 年全縣人事人才、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20xx 年,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困難和挑戰,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大局,突出就業創業、社會保障兩大重點,深入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強公務員隊伍和人才隊伍建設,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全縣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是統籌城鄉就業穩中有升。 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20xx 年底全縣失業返鄉人員達8000 多人,統籌城鄉就業工作面臨嚴峻考驗。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縣委書記馬尚雲同志、縣長呂學鋒同志兩次主持召開就業創業代表座談會,並親自為指導中心揭牌。縣委、副縣長田大甲同志多次深入部門,聽取情況彙報,指導各項工作。縣勞動保障部門認真落實國務院、省、市關於保就業的各項政策,聯繫縣情,大膽實踐,先後成立了“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諮詢指導中心”和“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諮詢指導中心”,聘請了7 名創業諮詢指導專家,為全民創業就業提供指導和服務,全年共接受諮詢和指導5000 多人次。同時,加大就業再就業政策爭取力度,全年共籌集再就業資金1400 萬元,向上爭取增加小額擔保貸款基金200 萬元,將小額擔保貸款的範圍擴大到城鄉所有創業者,對符合條件的創業者實行税費減免,全年共發放小額擔保貸款601 人1527 萬元,減免各種税費112 萬元。出台了“五緩四減”等援企穩崗一系列措施,降低了困難企業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費率,為企業減負40.9 萬元。以《三峽日報》“勞動保障專版”、長陽電視台和中國長陽網等媒體為平台,先後推出20 多名創業先進典型,向宜昌市“激情三峽·創業宜昌”組委會推介了14 名創業典型參與評選表彰,其中1 人獲“創業明星”稱號,8 人獲“創業帶頭人”稱號。11 月23 日,縣委、縣政府召開返鄉創業先進典型暨全民創業動員大會,對全縣十佳創業示範企業、十佳創業明星、十佳創業明星提名獎及胡安平等80 名返鄉創業先進個人予以通報表彰,並對全民創業進行了動員和部署。20xx 年,縣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共舉行專場勞務交流洽談會16 場,大型廣場招聘會2 場,在都鎮灣、大堰等鄉鎮開展送崗下鄉活動2 次,全年累計進場單位168 家,參加應聘人員達120xx 多人。截至去年年底,全縣城鎮新增就業4036 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682 人,組織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550 人,累計轉移12.56 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7% ,低於年初提出的4.5% 目標和宜昌市平均水平,全縣就業局勢在穩定中保持增長。

二是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 社保擴面徵繳取得突破。各類社會保險擴面新增9308 人次,完成目標的145.4 %;社會保險費徵收總額達13443 萬元,較上年增長34% 。政策體系進一步健全。先後出台了城鎮困難羣體參加養老保險政策,完善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實施細則、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嚴重慢性病門診治療管理辦法,調整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待遇,出台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傷醫療費實施辦法,擴大了社會保險覆蓋面,提高了社會保障水平。建立了促進城區被徵地農民創業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制度,有效化解了城鎮化過程中的社會矛盾。加大社會保險參保執法力度。對全縣535 家參保單位全面開展書面稽核,涉及職工8 萬多人次,對全縣21 家重點用人單位開展了實地稽核。在“反欺詐冒領養老金專項治理活動月”和“遺屬享受生活困難補助費專項稽核”等活動中,共查處冒領案件3 起,涉及金額2.8 萬元。與衞生部門聯合開展職業病健康檢查工作,首次實行身份圖像與指紋識別管理,為3000 名礦工建立健康檢查電子信息檔案,為規避惡意參保行為起到了遏制作用。順利完成20xx 年企業離退休人員調資工作,5400 多名離退休人員月平增資121 元。全年共為6940 名離退休人員支付養老金8522 萬元,支付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待遇3664 萬元。

三是人事制度改革穩慎推進。 堅持“先入軌,後完善,制度優先,問題從簡”的原則,結合實際制定了全縣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實施方案, 全縣納入崗位設置的事業單位共有228 個,人員編制數6405 個,實有正式工作人員5570 人。 完成了全縣事業單位5635 名工作人員20xx年度考核審核工作,其中被審定優秀等次787 人。強化事業單位合同聘用管理,全縣事業單位續簽聘用合同258人,聘用合同簽訂率達到99% 。加強事業單位進出口管理,在全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考檢查中,我縣公開招考的規範操作程序和實施辦法受到市局充分肯定並在全市得到推廣。分類推進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會同縣教育、財政等部門平穩地推行了全縣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兑現了2109 名工作人員的基礎性績效工資以及1752 名退休人員生活補貼。認真落實各項工資福利待遇以及年休假政策,堅持到齡即退,按時辦理退休手續134 人,提高了全縣59 名機關事業單位離休人員生活待遇,完成了1122 人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的審批。

四是人才隊伍建設成效明顯。 加大人才資源開發力度。引進事業單位高層次急需專業技術人才43 名(其中碩研5 名)、儲備二本一以上優秀大學畢業生10 名。為教育、衞生系統公開招聘專業技術人才48 名。充分發揮職稱制度改革激勵導向作用,共開展特殊評審32 人,評審初級職稱140 人,審核推薦晉升中、高級職稱136 人,申報推薦享受省政府津貼專業人才3 人。大力開發社會緊缺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全縣農村實用人才達到1204 人,縣級以上農村鄉土拔尖人才達到98 名,市管優秀專家3 名,省管專家後備人才培養對象2 名,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各1 名。依託“項目+基地+ 專業技術人員”人才創業模式,與長江大學、三峽大學聯合辦學,定向培養農業、林學等專業人才48 人。打造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品牌,積極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年”活動, 建立了本地生源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備案登記制, 與高校學生建立就業信息聯繫1500 餘人。 加強與省內外人才市場的合作、同外地企業和縣內企事業的聯繫, 共舉辦各類人才供需見面會和專場人才招聘會26 場次,近800 人達成就業意向。選聘“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46 名、大學生“村官”11 名。 建立2個市級高校畢業生見習基地,實現高校畢業生就業230 餘人,免費為高校畢業生提供“菜單式”人事代理服務630 餘人。

五是公務員管理不斷加強。 配合縣委組織部、縣委黨校培訓幹部330 人次。完成全縣1626 名公務員上一年度考核工作,並按相關規定落實了優秀公務員的獎勵政策,報請縣政府對近三年連續被評為優秀等次的36 人記三等功,對20xx年被評為優秀等次的221 人給予嘉獎。同時,完成了全縣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人員的登記工作,全縣共23 家事業單位列入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範圍。制訂了全縣公務員隊伍補充計劃,配合省、市完成了20xx 年度全縣42 名公務員招錄工作。

六是維權維穩工作成效顯著。 加強《勞動合同法》的宣傳培訓。組織全縣工會幹部、企業法人代表、勞資幹部、企業職工舉辦專題培訓班20 場次,涉及42 個單位1500 餘人。紮實做好勞動用工登記備案,新辦理登記備案手續825 人,備案率達到100% 。在全縣140 家用人單位建立了企業職工名冊,涉及職工5400 人。繼續推行工資保障金制度,辦理工資支付保障金審批手續22 家,收取保障金15 萬元。開展勞動保障執法專項檢查,檢查用人單位211 家,涉及務工人員4369 人。對39 家礦山企業社會保險參保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下達整改指令書56 份。受理勞動爭議案126 件,涉及職工129 人,結案126 件。完成勞動保障年檢368 户,涉及勞動者17532 人。受理勞動保障違法案件17 件,處理羣發事件9 起,涉及勞動者789 人,追討支付工資580 萬元。受理工傷認定案件293起,結案287 起。完成勞動能力鑑定65 人次。

20xx 年,面對艱鉅任務、複雜局面和重重矛盾,我們牢記使命,不負重託,較好地履行了部門職責,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這些成績的取得,歸功於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歸功於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幫助,也是全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廣大幹部職工共同努力的結果。藉此機會,我代表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向關心支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的各級領導、各部門表示衷心的感謝!向辛勤工作的全系統廣大幹部職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二、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全面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各項工作

20xx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面臨着新的機遇和挑戰。黨中央把改善民生、發展社會事業作為擴大內需、調整經濟結構的重點,這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機構改革工作和職能的拓展又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的工作提出更多挑戰。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剛剛組建,機構改革、職能融合任務很重。新的部門組建後,將肩負着統籌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統籌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管理、統籌城鄉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統籌機關企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和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職責。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領域更寬,服務對象更多,社會責任更大。此外,今年還將實施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轉移接續,啟動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深入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等,因此,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十分艱鉅。

20xx年,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堅持把“民生為本、人才優先”作為工作主線,以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為重點,深入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強公務員隊伍和人才隊伍建設,穩慎做好工資收入分配工作,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統籌做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各項工作,加強部門自身建設,努力開創全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改革發展的新局面。

(一)加大就業創業政策完善和落實力度,努力擴大就業、促進創業

要千方百計穩定就業、擴大就業和促進創業,20xx年,全縣目標是城鎮新增就業4500 人以上,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500 人以上,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00 人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組織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500 人以上,確保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4% 以內。

一是全面落實各項就業政策。 國家要求,應對危機、擴大和穩定就業的政策延續執行至今年底。要結合縣情,搶抓機遇,進一步充實政策內容,簡化審核程序,擴大實施範圍,大力扶持各類企業發展,穩定企業就業崗位,擴大企業吸納能力。要加大就業專項資金爭取力度,進一步規範就業專項資金使用,重點落實好“五項補貼”、税費減免、小額貸款等政策,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要進一步發揮失業保險防失業、保生活和促就業的作用,繼續落實失業保險援企穩崗政策,不斷完善和改進後續措施。

二是統籌做好各類羣體就業。 重點做好城鎮新增勞動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和農村勞動力等各類羣體就業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服務、困難羣體就業援助和服務農民工“春風行動”等系列服務活動。不斷完善落實就業困難羣體就業政策。要及時掌握農村勞動力基本動態,深入開展“四送”活動,在引導農村勞動力有序輸出的同時,促進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進一步落實好農民工培訓補貼和職介補貼政策,鼓勵各類企業更多吸納農村勞動力。開展失業動態監測試點,有效應對就業局勢變化。

三是大力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工作。 成立全民創業指導中心,對城鄉創業者開展全方位幫扶。認真貫徹落實市人民政府去年出台的24 號文件精神,細化各項扶持創業政策操作辦法。加大小額貸款發放力度,進一步優化貸款程序,擴大反擔保範圍,力爭全年新增貸款1500 萬元以上。加強創業培訓,全年組織創業培訓200 人以上。做好創業項目採集、推薦工作,充分發揮清江市場創業孵化基地作用,做好創業服務工作。力爭全年新增創業500 人以上, 帶動20xx 人以上成功就業。

四是紮實開展各類羣體就業培訓。 進一步改造縣就業培訓中心條件,以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和培養企業急需的就業人才為出發點,把就業培訓作為促進就業再就業的重要措施,不斷擴大培訓規模,提高培訓質量。計劃在20xx年組織城鄉勞動者技能培訓4750 人以上,組織職業技能鑑定發證2500 人以上。

五是不斷提升公共就業服務能力。 要以機構改革為契機,進一步加強人力資源市場、市場信息網絡、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和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建設,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質量。進一步完善人力資源信息收集、整理和發佈制度。深入開展服務重點企業和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活動,為求職者求職就業、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提供信息支持。做好人力資源代理和派遣服務工作,進一步拓展代理服務內容,提高派遣服務水平。

(二)健全完善社會保險政策,加速全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一是大力推進擴面徵繳工作。 完善擴面徵繳協調聯動機制,加強部門間信息交流。健全完善申報、稽核制度,提高審核準確率,進一步提高擴面徵收工作質量。做好特殊羣體的參保繳費工作。積極推進城鎮居民醫保參保工作,年內覆蓋率達到95% 以上。繼續實施“平安計劃”(二期),推進建築、採礦等高危行業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20xx年保險新增擴面8000 人以上,年底五險參保人數累計達到13.22 萬人次以上,確保全年徵收社保費1.3 億元。

二是不斷完善各項社會保障政策。 要貫徹落實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轉移接續辦法,切實把這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進一步完善被徵地農民、村幹部養老保險辦法,繼續研究和解決特殊羣體的養老保險問題。加強對企業年金工作的研究,指導有條件的企業建立企業年金。推進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完善醫保制度,進一步提高職工醫保、居民醫保住院報銷比例。要確保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分別達到全縣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 倍左右。

三是大力提升社保經辦服務能力。 推進經辦機構規範化、信息化、專業化建設,優化經辦流程,推進窗口式集中服務和流程化審批管理。加強社保服務大廳、窗口建設,並將服務平台向街道、社區、鄉鎮延伸。

四是確保各項社保待遇落實。 抓好各項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證工作,建立全覆蓋的待遇享受人員信息數據庫。確保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等相關待遇調整、落實到位。確保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待遇按時足額支付與結算。

五是切實加強社保基金監管。 健全完善各社保經辦機構內部控制制度,從制度和源頭上防範基金管理風險。進一步加強內部審計,配合審計等部門開展好審計工作,及時發現、整改存在的問題。按照《國務院關於試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意見》要求,編制20xx年社保基金預算。完善查處和防範虛報冒領社保待遇制度,加大虛報冒領社保待遇查處力度。

六是做好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準備工作。 今年,全省將啟動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工作,要認真學習貫徹好省級統籌文件精神,正確把握政策,落實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工作各項規定,加強領導,抓好業務培訓、編制預算、宣傳引導、基金徵繳等各項工作,確保省級統籌順利實施。

(三)切實加強公務員管理,不斷推進公務員能力建設

一是加強公務員制度建設。 深化公務員法及配套政策法規的貫徹實施。進一步宣傳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於公務員錄用、調任、考核、任免、獎懲等制度, 加強對公務員法及其配套法規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不斷規範公務員管理。同時,積極向上級主管部門爭取政策,積極穩妥地解決機關和參公管理事業單位改革中的遺留問題,確保社會穩定。

二是優化公務員隊伍結構。 全面貫徹幹部人事制度改革規劃綱要,堅持考試錄用制度,嚴把公務員隊伍“入口關”,結合全縣公務員隊伍年齡結構、學歷層次等實際情況,組織相關部門認真擬定20xx年招錄計劃,做好新公務員考試錄用工作。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從基層優秀村官、“三支一扶”等工農和基層一線選拔基層公務員工作。同時,做好調任、錄用公務員日常登記等管理工作,完善全縣公務員管理數據庫。

三是強化公務員素質建設。 推進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進一步鞏固“能力建設年”活動成果,增強“能力席位”意識,探索建立平時考核制度,加強考核結果使用力度,完善考核問責等激勵約束措施。按照全縣公務員培訓學時學分管理辦法,配合相關部門不斷創新培訓方式,按照職位、職責、職能等不同崗位要求,建立健全公務員分級分類培訓體系。充分藉助優勢培訓資源,有針對性地開展公務員通用能力培訓。努力探索網絡培訓,豐富“菜單式”培訓內容,開拓更加寬泛的學習選擇空間,努力提升全縣公務員隊伍能力水平。

(四)緊扣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一是大力推進招才引智工作。 緊密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結合縣域經濟、基礎事業以及教育、衞生等公共事業發展,加大力度實施“人才強縣”戰略,配合相關部門研究制定“xx”人才發展規劃和高層次人才引進激勵政策。科學制定人才年度需求計劃,紮實做好急需人才的引進儲備和“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的選拔培養管理工作。堅持人才、項目、技術引進相結合,大力引進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人才和智力。

二是充分發揮人才現實效應。 以“雙服務”工程為抓手,圍繞我縣支柱產業、重點企業、重大項目,發揮學科帶頭人、專家隊伍帶動作用,配合相關部門組織開展專業技術人員基層服務活動。圍繞我縣農業特色產業和新型工業發展,深化以高山蔬菜基地為代表的“項目+ 基地+ 專業技術人員”的人才創業模式,引導和鼓勵各類人才特別是專業技術人員主動為工農業生產一線服務,將人才轉化為生產力。研究建立專業技術人員學科帶頭人選拔培養管理辦法,做好各學科專業技術人才推薦選拔工作。

三是加大人才資源開發力度。 加快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繼續抓好專業技術人員公需科目培訓,指導各主管部門搞好專業科目培訓,完善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備案審批制度,進一步提升現有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能力。根據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探索建立“政企互動”、“校企聯動”共同培養人才的新模式,着力培養企業急需的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圍繞全縣新農村建設的需要,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新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共同做好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繼續開展農村實用人才、鄉土拔尖人才選拔培養和職稱評審服務,努力為農村人才發揮作用提供良好的創業平台。

(五)繼續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用人制度

一是加快推進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 認真貫徹人事部《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及相關配套文件和省、市有關規定,研究完善事單位崗位管理相關配套措施和辦法,今年六月底前,全面完成全縣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任務。加強事業單位人事檔案管理,完善全縣事業單位人才管理數據庫。

二是強化事業單位人事綜合宏觀管理。 認真貫徹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研究制定進一步加強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管理辦法。全面推行事業單位聘用制和公開招聘制度,探索公開遴調事業單位人員辦法。嚴格實行事業單位綜合計劃管理,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在編不在崗和臨時聘用人員的清理,有效控制計劃外使用臨時人員,進一步規範事業單位用人行為。

三是完善事業單位競爭激勵考評機制。 以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為基礎,完善事業單位競爭上崗辦法,繼續做好評聘分開後競聘上崗工作的指導、檢查和督促,進一步擴大考評結合的範圍。推進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研究建立以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的人才評價機制,為特殊貢獻人才職稱評審開闢“綠色通道”。探索專業技術人員資格准入管理辦法,完善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申報、推薦、評審、聘任、證書發放及日常管理辦法。 加強職稱評審誠信建設。 充分發揮好職稱制度在人才評價中的激勵導向作用, 促進優秀人才脱穎而出。不斷 完善事業單位年度考核管理辦法, 認真做好 事業單位年度考核工作。

(六)不斷深化機關事業工資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切實加強對企業工資分配的指導和監管

一是完善公務員工資制度。 認真做好機關工作人員工資正常晉級、晉檔和配套政策的落實及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人員的工資調整,建立公務員工資水平正常增長機制。配合財政部門做好規範機關公務員津補貼工作。根據國家和省的統一安排,貫徹實施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實行工資福利待遇與職級掛鈎,認真落實有關向縣鄉黨政主要領導和艱苦地區公務員實行工資福利傾斜等一系列政策。

二是深化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製度改革。 完善事業單位收入分配激勵約束機制,建立健全符合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績效和分級分類管理的工資制度。做好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正常運行工作,認真清理規範事業單位津補貼,加快實施公共衞生和基層醫療衞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按照國家要求,穩慎推進其他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改革。結合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按確定的崗位做好崗位工資的整體入軌。

三是加強企業工資分配宏觀調控。認 真落實最低工資標準,加強企業工資宏觀調控。及時發佈20xx年度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及分行業人工成本參考水平,為企業合理確定勞動報酬提供依據。大力推行工資集體協商,開展工資集體協商要約活動。進一步完善工資支付監控制度,認真落實工資保證金制度,在全縣建築、交通、水利等領域建立工資應急準備金制度。

(七)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穩定勞動關係

一是穩步實施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制度。 繼續加大《勞動合同法》和相關配套政策宣傳培訓力度,指導用人單位建立健全勞動規章制度,確保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8% 以上。大力推行職工名冊制度,逐步建立勞動用工信息庫,全面啟動勞動合同用工備案制度。規範集體合同審查登記,將工資調整機制、勞動安全衞生等內容納入集體合同。大力推行行業性、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制度,集體合同覆蓋面達到85% 以上。

二是完善勞動關係三方協商機制。 要充分發揮勞動關係三方協商機制作用,繼續開展勞動關係和諧企業創建活動。要加強勞動標準基礎工作,加強特殊工時制度審批。

三是加強人事勞動爭議調處工作。 加強人事勞動仲裁工作“三化”,即案件審理標準化、辦案機構實體化、仲裁場所規範化建設,合法、公正、及時、高效調處勞動爭議案件,確保結案率達96% 。繼續依託“三方機制”,進一步推進基層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建設。

四是進一步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 以完善維權機制為重點,着力推進勞動保障監察“網格化”建設。以推動用人單位貫徹《勞動合同法》為主線,結合“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和勞動保障年審等活動,繼續把使用農民工較多的行業和小企業作為勞動保障監察年檢覆蓋面的重點,加強對企業勞動合同簽訂情況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違法用工和違規、虛假招聘等行為。建立用人單位勞動保障誠信檔案。暢通各類投訴舉報渠道,進一步規範投訴舉報處理和案件查處工作。紮實開展農民工工資清欠專項檢查,進一步健全預防和查處拖欠農民工工資長效機制,並推進向不同地域、不同行業覆蓋、延伸。落實重大違法行為披露制度,完善應急處置預案和快速反應機制。

(八)全面加強基礎建設,切實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一是加強基層服務機構平台和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公共就業服務、社會保險經辦、人力資源培訓、繼續教育等機構建設。加強公共服務窗口和鄉鎮、社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平台建設,逐步解決目前基層平台人手不夠,經費不足的問題。

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 要適應機構改革職能融合的需要,加快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系統的整合,建立統一規範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要加快“金保工程”建設進程,着力推進公眾服務體系、信息網絡安全體系和交換區聯網應用方面的建設,確保年內所有金保工程(一期)建設任務完成。做好實施應用全省統一社保卡管理軟件、實行“一卡通”的準備。加強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政務信息網建設,發揮政務公開、諮詢服務、網上辦事等功能。

三是加強法制建設和依法行政工作。 繼續加強對規範性文件的清理管理。紮實開展依法行政示範單位創建活動,以宣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重點,做好系統“五五”普法工作。認真做好行政複議和行政應訴工作。

四是加強政務公開、宣傳信息等工作。 全面推行政務公開。進一步拓寬信息渠道,加強政務信息採編和報送工作。整合宣傳資源,建立大宣傳工作格局。充分發揮網站、媒體作用,宣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和政策,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五是切實加強信訪工作。 貫徹《信訪條例》,落實維穩工作預案,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進一步加強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妥善處置羣體性突發事件,探索建立維穩長效工作機制。全面完成軍轉幹部安置任務,不斷強化自主擇業軍轉幹部管理服務,認真做好企業軍轉幹部解困穩定工作。

三、提高能力,轉變作風,塑造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新形象

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建後,服務對象更加寬泛,工作領域更加廣闊,與相關部門的聯繫更加緊密,與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更加貼近,如何快速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是對我們思想觀念、能力素質和工作作風的重大考驗。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能力,轉變作風,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一)更新思想觀念,順應新形勢。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全體職工要增強三種意識。一是大局意識。要有縱觀大局的視野、把握大局的能力、服務大局的覺悟。要自覺地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放在縣委、縣政府的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謀劃、去落實,更全面、更深入地融入全縣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事業。二是羣眾意識。要懷着對人民羣眾深厚的感情做工作,始終把羣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在羣眾最盼的時候慰民心,在羣眾最急的時候解民憂,在羣眾最難的時候辦實事。三是協作意識。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越來越呈現出全局性、綜合性的特點,各項業務之間的關聯性、互動性也越來越強,必須加強協作,要樹立全系統“一盤棋”思想,建立上下聯動,形成合力,整體推進的工作機制。

(二)提高能力素質,完成新任務。 這次機構改革,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整合、大融合。過去熟悉的業務,現在變成了全新的工作;過去是行家裏手,現在變成了一個新兵,新形勢新任務迫切要求我們提高各項能力。全系統幹部職工都要主動適應新部門的需要,切實增強提高自身能力的緊迫感,自我加壓,主動學習,勤于思考,儘快全面熟悉業務,努力完善知識結構,一般幹部對本職工作要做到應知應會,中層幹部要成為行家裏手,在實際工作中,要善於把中央、省、市精神同本地、本部門實際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整合各種有效資源,把上級精神和決策轉化為切實可行的思路、謀劃為具體的操作方案,形成實實在在的工作舉措,創造性地推動工作,確實增強履行崗位職責的能力。

(三)加強行風建設,適應新要求。 機構改革剛剛啟動,“三定”方案尚未出台,這要求我們必須確保改革期間思想統一、人心凝聚、工作高效,縮短磨合期,提高融合度。要以行風建設為抓手,塑造部門新形象。要強化責任意識,增強羣眾觀念,轉變工作作風,轉變工作方式,轉變思維方法,堅持一切從人民羣眾的利益出發,積極主動地為基層、為羣眾把好事辦實。繼續推行綜合目標考核責任制,健全和完善評比、考核、檢查、監督、追究機制。紮實開展“爭先創優”和“優質服務窗口”創建活動,努力把服務窗口建成黨和政府聯繫羣眾的“連心橋”,建成服務羣眾的“直通車”。要堅持廉潔從政,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自覺遵守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和制度,切實做到為民、務實、高效、清廉。

同志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肩負的使命光榮而又艱鉅,讓我們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各級領導的重視支持下,團結一心,迎難而上,紮實工作,努力開創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新局面,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幸福安康作出新的貢獻!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篇3

同志們:

市政府召開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市委二屆十一次全會、市上“兩會”和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安排部署今年和“xx”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

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切實增強做好人社工作的責任感

人力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就業和社會保障是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是圍繞尊重人的勞動、發揮人的潛力、保障人的權益、促進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一核心來開展的,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xx”期間,全市人社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改革發展大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擴大就業成效明顯,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人才隊伍建設得到加強,人事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勞動關係保持和諧局面,人事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高,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xx”是我市搶抓機遇、夯實基礎、做大產業、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面臨難得的機遇。首先,中、省在穩定就業形勢、保障民生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投入了大量資金,先後提高了城鄉低保、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城鎮醫療保險、農村合作醫療以及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的保障水平,實施了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擴大了羣眾受益面。在中央制定的“xx”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促進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我省也確定今後五年財政增收部分主要用於民生,今年將新增財力的80%用於民生工程。其次,市委、市政府對人力資源開發、社會保障工作十分重視。“xx”期間,全市累計完成民生投入96億元,新增城鎮就業6.9萬人,企業職工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五項保險參保人數達54萬多人次,23.3萬城鎮居民參加了城鎮醫療保險,4.2萬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229萬農民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xx”時期我市將進一步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大力發展新型工業化,將為穩定和擴大就業拓展空間;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將為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創造條件;更加重視和保障民生,今年計劃民生投入40億元,將使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市人民;實施人才中長期規劃,計劃五年使全市人才總量達到15萬人,將使人才匱乏的狀況有效緩解。這些都將為做好“xx”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

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市正處在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現代農業化深入推進的關鍵時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面臨着新的形勢。一是在勞動力供需矛盾以及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的情況下,對推動就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總量性矛盾仍比較突出,每年新增大中專畢業生、初高中畢業後不再繼續升學的學生以及農村富餘勞動力、城鎮失業人員、退伍人員等,都會使需要就業的總量持續穩定增加,就業任務將更加艱鉅繁重;當前“招工難”和“就業難”並存,反映出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必須深入把握就業總量和就業結構變化趨勢,不斷優化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促進充分就業。二是城鎮化進程加快的新形勢,對建立全市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提出了更高更緊迫的要求。隨着城鎮化進程加快,打破了原有的社會結構和利益格局,就業方式、收入分配形式多元化,進城農民、個體工商户、失地農民和農村富餘勞動力等需要保障的人羣日益增多,目前城鄉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完全統一,城鄉險種之間還存在工作缺乏統籌、管理缺乏協調等問題。逐步縮小相關羣體之間和城鄉之間的待遇差距,對社會保障管理及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對加大高級技能型人才和高尖端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全市有專業技術人才4.55萬人、技能人才7400人,但高層次人才缺乏,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僅有1人、省有突出貢獻專家1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7人。加快建設一支高素質、高層次人才隊伍,為全市跨越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四是建設服務型、責任型、法制型、效能型政府,對公務員隊伍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切實增強公務員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建立公務員科學的流動、激勵、考核、評價機制,合理優化配置人力資源,是人社部門面臨的重要課題。五是利益訴求的多元化、就業方式日益多樣化的新形勢,對着力解決新形勢下勞動關係領域出現的突出問題,構建和諧的勞動關係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各級各部門必須正確把握形勢,切實增強做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堅定信心,搶抓機遇,勇於創新,努力提高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水平。

二、要堅持民生為本、人才優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民生為本、人才優先”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主線。要堅持以就業、社會保障、人才工作和農民進城為重點,深入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實現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新發展。

一要全力抓好就業創業工作。温家寶指出,“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保障就業”。我市現階段就業形勢依然嚴峻,每年僅初、高中畢業生不能繼續深造需要培訓就業的就達2.1萬餘人,每年還有近4000多名大中專畢業生及1500多名退伍軍人需要就業,再加上城鎮就業困難人員、農村富餘勞動力等,就業壓力仍然較大。因此,必須把促進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一要立足於在發展中拓展就業空間。進一步加快項目建設、招商引資,認真落實推動民營經濟和第三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小企業、三產服務業,擴大就業容量,實現經濟與就業的同步增長。二要統籌做好各類羣體的就業工作。以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伍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為重點,對大中專畢業生通過招考村官、公務員、教師,以及擴大“三支一扶”計劃、實施就業見習制度、鼓勵中小企業吸納、支持國有企業和科研單位接收、開發公共服務崗位、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等多渠道促進就業;對就業困難人員,特別是“零就業”家庭,實行優先扶持和重點幫助,逐一登記,動態管理,開展專項援助活動,堅持政府購買崗位的形式進行託底安置。三要大力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健全完善促進全民創業的政策措施,樹立創業典型,強化示範效應,形成創業的社會氛圍。全面落實中、省税收優惠、小額擔保貸款等扶持政策,擴大貸款規模,解決創業者融資難的問題。四要加大創業和技能培訓力度。適應不同層次需要,結合勞務輸出,整合技能就業工程、“陽光工程”、“雨露計劃”、“人人技能工程”等培訓資源,抓好職業技能培訓,增強勞動者素質,提高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程度。要調整思路,圍繞促進就近就業,針對市域內工業園區、重點企業需求,有目的地開展定向、委託、訂單培訓,增強培訓的實效性。

二要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按照“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加快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增強社會保障的公平性、適應流動性和可持續性。一要下大力氣擴大社會保險覆蓋範圍。按照“應保盡保”的要求,在工作推進上以進城農民和城鎮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個體工商户、靈活就業人員等為重點,擴大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覆蓋範圍;以城鎮居民、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和大學生為重點,擴大醫療保險覆蓋範圍,使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保持在96%和97%以上;以非公有制經濟和事業單位為重點,擴大失業保險覆蓋範圍;以高風險行業和農民工為重點,擴大工傷保險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農村養老保險覆蓋範圍,在抓好寧陝、石泉農村養老保險試點的同時,積極爭取漢濱、漢陰、旬陽、紫陽列入全國或省上試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也要積極創造條件開展試點工作。二要努力提高保障水平。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醫療保險在優化保險政策,提高待遇水平上下功夫,創造條件逐步實現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工傷保險要完善制度,優化待遇,提高基金支撐能力和保障能力;失業保險要圍繞幫助困難企業穩定就業崗位,在保證正常支付失業保險待遇的前提下,繼續擴大失業保險基金使用範圍,發揮失業保險促進就業的作用。同時,要圍繞養老保險跨區域的轉移接續、基本醫療保險關係銜接和異地就醫、農民進城落户後的保險接續等問題,在完善制度、方便羣眾上下功夫,健全管理服務體系。

三要紮實做好人事人才工作。人才是事業發展最寶貴的財富。現在的人才是指具有一定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並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要樹立新的人才觀,高學歷不一定是人才,人才不等於高學歷,人才存在於羣眾之中,要破除唯學歷、唯職稱、唯資歷、唯身份的舊人才觀,把所有具有一定知識或技能,能夠進行創新性工作和創造性勞動,為經濟社會建設作出貢獻的勞動者都作為人才來看待。按照“服務發展、人才優先、以用為本、創新機制、高端引領、整體開發”的指導方針,突出抓好人才資源開發和優化配置。首先要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各級各部門都要創造環境,創新機制,堅持引進人才和培養人才並重,既利用多種渠道積極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又重視基層人才隊伍建設。其次,要加強不同層次的人才隊伍建設。既培養形成支持發展的專家隊伍、科技領軍隊伍、經營管理隊伍、高技能人才隊伍,又突出抓好專業技術人才、企業技工、鄉土人才隊伍建設,使我市具有拔尖創新人才、一大批專門人才和數以萬計的高素質勞動者。要建立和充實我市人才庫,對退伍軍人中的專業技術人才進行普查,重視鄉土人才的培養開發,充分利用職業學校、農廣校、農技推廣中心等,加強以實用技術為主的技術培訓,在廣泛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按照專業特長,建立鄉土人才數據庫,促進新農村建設和產業化發展。第三,要創新人才工作機制。人社部門要從人才的高端引進、培養開發、評價發現、流動配置、激勵保障等方面創新工作機制,使人才工作更具活力;加強各級人才市場、勞動力市場和信息平台建設,推進人力資源的市場化配置。同時,要切實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完善公務員考錄、考核、獎勵、培訓等相關制度;繼續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強崗位設置管理,加大聘用制推行力度;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堅持以重能力、重業績為導向,進一步規範專業技術資格評價和職務聘任工作,建立科學規範的專業技術人才評價體系。

四要加大力度推進有條件的農村居民進城落户。去年市上部署後,各縣區積極行動,整體工作進展勢頭良好。但工作進展不夠平衡,特別是少數同志在思想上還有疑慮、還有畏難情緒。要圍繞今年實現農民進城落户8萬人的目標,切實加大工作力度。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推進有條件的農村居民進城落户是具有全局性戰略意義的一件大事,是一次重要的歷史機遇。今後5年我市將轉移35萬農民進城,可以爭取到省上用於培訓及公共設施建設的資金補助8.7億元,而且為滿足農民進城後在教育、醫療、社保、住房等方面的需求,省上還會有一系列項目扶持和資金投入;同時,推進農民進城將極大地促進投資和消費。去年我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469元,農民人均消費支出3536元,城鎮人均消費比農村高出近7000元。如果35萬農村居民轉為城市居民,每人增加7000元的消費,每年可增加24億多元的消費。從投資與消費的關係來看,20xx年投資平均為消費的3.2倍,35萬農民進城每年還可以拉動投資76個億。農民進城落户還有利於促進土地資源的集約、節約利用。因此,絕不能把這項工作當作一項簡單的任務,必須作為加快城鎮化進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來抓。二要儘快完善政策機制。特別是工作滯後的縣區,要圍繞農民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好,儘快完善和出台農民進城的户籍、就業、社保、住房以及土地退出、資金籌措等配套政策措施。三要突出重點人羣。把已在城鎮有一定工作生活基礎的農村居民作為重點,如在城區的務工經商者、農村籍大中專學生、新增退役的農村籍義務兵以及歷年已用地未轉非人員等,要加強政策宣傳,只要符合條件,農民自願,都要積極辦理進城落户手續。要堅持抓點示範,3月底前“一體兩翼”縣區報兩個點、其他縣上報一個點作為示範點,明確領導和部門包抓,發揮示範效應。四要創新工作思路。各縣區、各部門要圍繞農民進城最關心的土地、住房、就業、教育、社保等問題,結合撤鄉並鎮、陝南移民搬遷、異地扶貧搬遷等工作,在城鎮規劃、產業佈局、公共服務、重點鎮建設、保障性住房以及城鄉土地增減掛鈎等方面,積極探索和實踐。6月底市上將召開現場觀摩會、座談會,來總結經驗,尋找差距。市、縣區“進城辦”要加強組織協調、督促落實,抽調的人員要繼續保持穩定,推進工作順利開展。

五要努力構建和諧的勞動關係。勞動關係和諧穩定是社會穩定的基礎。要加強制度建設,積極推進實施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制度,提高企業和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加強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機制建設,共同研究解決勞動關係的重大問題。重視保護農民工權益,切實做好農民工維權工作;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提高並落實企業最低工資標準;建立快捷的人事勞動爭議仲裁“綠色”通道,及時處置、調解各類勞動爭議;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建立完善羣體性事件預警機制和應急預案,維護社會穩定。

三、要加強領導,提升能力,開創人社工作新局面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政策性強、涉及面廣。要把握髮展大局,突出工作重點,加強自身建設,充分發揮所擔負的重要職責。

首先,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視、組織上落實、工作上到位,特別是對一些重大措施和重要任務要抓在手上。各縣區要根據機構改革要求,理順關係,加強統籌,整合力量,結合實際建好基層工作平台。各職能部門要加強支持和配合,共同做好政策制定、資金投入、徵收社會保險費、落實就業政策、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工作。

其次,要切實加強人社系統自身建設。一要加強學習,勇於創新。加強各級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強化幹部職工理論學習。人社工作牽涉的領域多、涉及的問題有時非常敏感,羣眾也非常關注,人社系統的幹部職工特別要注重學習政策法規,熟練掌握就業、社會保障、勞動維權等方面的政策,做政策的宣傳員、矛盾的化解員,帶頭嚴格執行政策,提高依法辦事水平;要根據新的“三定”要求,適應新的體制,創新工作思路,創造性開展工作,圍繞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才工作和農民進城等重點,努力破解難題,抓出實效,創出特色。二要轉變作風,樹立形象。增強服務意識,優化工作流程,精簡審批事項,提高工作效率。在服務體系建設上,城鎮重點要健全完善工作運行機制;農村、社區重點要延伸服務觸角,拓展服務領域;在服務方式上,要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務和現代化服務方式,儘量減少內部工作環節。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完善相關制度,加強幹部管理,嚴肅人事紀律,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始終堅持依法行政。對考試錄用、軍轉安置、職稱評定等熱點工作,要堅持公開公正、競爭擇優,嚴格執行程序政策,樹立人社系統良好形象。三要真抓實幹,狠抓落實。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樹立全局觀念,認真履行職責,在服務中心工作、解決熱點難點問題上下功夫。要整合資源,加強基層公共服務體系、人力資源市場和信息網絡系統建設。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努力開創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新局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fayan/x7xn9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