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發言稿 >

教研活動發言稿(4篇)

教研活動發言稿(4篇)

本文目錄2019教研活動發言稿學校教研活動發言稿教研活動發言稿在國小校際教研活動上的發言稿

我教學研討從一下七個方面談:

教研活動發言稿(4篇)

一、充實自己的備課。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靈活處理教材,訓練到位。

a、教師設計把訓練點要精到有效。

上課中對文章的處理,摒棄面面俱到均衡的使用力量,要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要突出訓練的重點,抓準幾個值得訓練的點進行重點訓練如:抓住典型的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反覆讀,體會作者用筆(寫作)的精到之處,品味某些詞語的重要作用。不搞蜻蜓點水,讀,要讀到位,説,要説到點上;寫,學生要真的有所收穫。為達到目的教師要精心設計。

b、對思想情感的理解,要密切結合現實,不拘泥於答案。引導對重點句子有不同的理解,鼓勵、提倡、引導,學生的創新思維

如《落花生》這課的價值觀有兩點a、要做虛心的低調的人,對社會有貢獻。b、不要做只講表面上漂亮而對社會沒有用的人。以第一點為例,文中用花生和桃子、蘋果進行對比。

這裏我就有很大的疑問

(1)低調就好嗎?過分強調虛心低調怎麼形成自信。外人説中國人在講話前用“不成熟,我説得未必正確”是虛偽,不想好不正確你説他幹什麼!(2)桃子、石榴、蘋果、大棗等把果實高高掛在枝頭,就有錯誤嗎?

第一、他們的營養加之和人對他們的關注度一點也不亞於花生;

第二、張揚有什麼不對?國家講究弘揚正氣、人張揚個性展示自我有什麼錯誤?且不説歌星影星,就是大學生站工作沒有高於他人的亮點誰要?(漂亮氣質好 自信 知識豐富 善解人意 專業知識強有什麼本事向用人單位端什麼)

大到國家領導人小到各類的明星那個是低調?那個又不是成功的受人尊敬的人士,學生的理想長大成為這樣的人,怎麼還否定他們?

在這個問題上,傳統文化就有兩個截然不同的觀點

仁讓為先 當仁不讓

像這樣的問題在教學中遇到很多。

(以上的問題教師心裏硬明確,假如有學生提出來,可以適當濕透自己的觀點)

我舉這個例子要説明兩點一、教師絕對不能過分相信和依賴教參,要比教參和學生想得多想得深想得廣。二、知識聯繫實際思維活躍,要靠教師多動腦子長期不斷的培養。培養學生首先老師要學會去想大膽去想,敢於質疑,一件事情的結果不可能只有一個“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教師什麼都用現成的,對書面的東西的認識只停留在表面,教師和學生在分析問題上不會有進步很難培養出求異,大膽質疑的作風。

所以,每個學生對每個問題教師提倡和培養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要與時代與時俱進。(舉例)

80後大學生挑戰名牌大學教授否認白毛女的事。

二、除了詞句的練習以外,更要加大學生在背讀上的知識積累。

作家巴金生前在談自己的創作體會時,説,我有今天得意於從國小到中學背誦上百本的書。樹人中學搞得中華經典文化背誦取得很傲的效果。它它會終生受益。

同時我認為國小考試很大程度考的就是“積累”

背誦不但但只在語文,國小的各科都要重視。如各年級口算速算。定律 法則 規律性的東西。又如常見小數和分數只講的互算(0.5 0.3 0.1 0.625 0.125 0.25等)

國小的學習和檢測很大程度考的就是學生知識的積累。在語文教學背誦更為重要。背誦什麼?課本要求背的,課文中的精彩的環境描寫、人文刻畫、經典的議論、教師根據書本已有的名言、格言、文故事、古詩、現代時進行的擴充。

有什麼好處1、培養了背誦能力,到中學不愁背

1、 聰明的學生能從中學到很多知識,促進其他能力的全面提高如道理,如把背過的好詞好句用到語言表達和寫作中(別指望馬上見效)3、增強學習信心。4、經典的作文寫可以背(很實用)

背誦需要佔時間,我們要合理安排時間,先少背,逐漸增大量,循序漸進,記憶差的同學要減少量。什麼時候學生背的不憷頭,證明教師對學生背誦的訓練已初見成效,學生肯定進步。

學校教研活動發言稿2019教研活動發言稿(2) | 返回目錄

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有機會向大家彙報我來六中的工作,很高心。我來xx中已經一年半了,接觸國中教學也一年半了,總體感覺一個“累”。要説累在哪裏?還真的不好説。剛開始,我認為國中物理的教學應該不難,或者説教學上應該很順利才對。但是從上班的哪一天開始,自己感覺我上的每一堂課都不能使自己滿意,準確的説應該是失敗。我用了很長時間想“為什麼會這樣哪?”。我想有下面幾個方面的問題:一、不能瞭解學情。對國中學生的心理了解的很少,不知道學生在想什麼?對什麼感興趣?所以在課堂組織上,心裏沒數。二、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不豐富。對物理概念的理解不能夠從生活的角度進行詮釋,物理知識和生活常識結合的不緊密,是學生理解接受一個物理概念產生了不必要的障礙。三、個人素質有待提高。上課的過程中深深的感覺到自己的個人素質方面離以為合格的國中物理教師應有的素質差距很大,如上課的語言表達,形體語言的使用,組織二次教學,形式多樣的教學形式的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課上的靈活應用等方面都需要學習提高。這一些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改變的,需要不斷地學習提高。日常教學需要時間,以上的幾個方面改變需要時間,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的,累。

雖然累了些,但是每天都有收穫。這些收穫來自於物理組濃厚的教研氛圍。在教學上有問題和困惑,都能夠隨時隨地的問辦公室的老師,得到及時的解決。記得這一週的週一,我對焦耳定律的實驗電路中的滑動變阻器的作用弄不明白,向辦公室的老師問時,老師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很快解決了,我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們辦公室的集體備課,就這樣無時無刻的進行,隨時隨地的開展。我本人教學方面的提高就是這樣不斷地、慢慢地進行。辦公室的老師對於提高我的教學素質給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議,提高不是很明顯,辜負了老師們的幫助。由於個人素質實在太差,我想只能慢慢的提高。就像一個不會武功的小孩,師傅的武功再好、再多,小孩也不會短時間內能夠掌握的。經歷幾次的講課,使我意識到課堂教學藝術需要一個長時間的學習才能夠達到教學的要求,只能慢慢地學習來提高。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地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在不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前提下,有意識的探索如何更好地開展物理教學,探索把物理課堂時間更多的交給學生,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幫助學生建立自學的信心,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研活動發言稿2019教研活動發言稿(3) | 返回目錄

我教學研討從一下七個方面談:

一、 充實自己的備課。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靈活處理教材,訓練到位。

a、 教師設計把訓練點要精到有效。

上課中對文章的處理,摒棄面面俱到均衡的使用力量,要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要突出訓練的重點,抓準幾個值得訓練的點進行重點訓練如:抓住典型的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反覆讀,體會作者用筆(寫作)的精到之處,品味某些詞語的重要作用。不搞蜻蜓點水,讀,要讀到位,説,要説到點上;寫,學生要真的有所收穫。為達到目的教師要精心設計。

b、 對思想情感的理解,要密切結合現實,不拘泥於答案。引導對重點句子有不同的理解,鼓勵、提倡、引導,學生的創新思維

如《落花生》這課的價值觀有兩點a、要做虛心的低調的人,對社會有貢獻。b、不要做只講表面上漂亮而對社會沒有用的人。以第一點為例,文中用花生和桃子、蘋果進行對比。

這裏我就有很大的疑問

(1)低調就好嗎?過分強調虛心低調怎麼形成自信。外人説中國人在講話前用“不成熟,我説得未必正確”是虛偽,不想好不正確你説他幹什麼!(2)桃子、石榴、蘋果、大棗等把果實高高掛在枝頭,就有錯誤嗎?

第一、他們的營養加之和人對他們的關注度一點也不亞於花生;

第二、張揚有什麼不對?國家講究弘揚正氣、人張揚個性展示自我有什麼錯誤?且不説歌星影星,就是大學生站工作沒有高於他人的亮點誰要?(漂亮氣質好 自信 知識豐富 善解人意 專業知識強有什麼本事向用人單位端什麼)

大到國家領導人小到各類的明星那個是低調?那個又不是成功的受人尊敬的人士,學生的理想長大成為這樣的人,怎麼還否定他們?

在這個問題上,傳統文化就有兩個截然不同的觀點

仁讓為先 當仁不讓

像這樣的問題在教學中遇到很多。

(以上的問題教師心裏硬明確,假如有學生提出來,可以適當濕透自己的觀點)

我舉這個例子要説明兩點一、教師絕對不能過分相信和依賴教參,要比教參和學生想得多想得深想得廣。二、知識聯繫實際思維活躍,要靠教師多動腦子長期不斷的培養。培養學生首先老師要學會去想大膽去想,敢於質疑,一件事情的結果不可能只有一個“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教師什麼都用現成的,對書面的東西的認識只停留在表面,教師和學生在分析問題上不會有進步很難培養出求異,大膽質疑的作風。

所以,每個學生對每個問題教師提倡和培養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要與時代與時俱進。(舉例)

80後大學生挑戰名牌大學教授否認白毛女的事。

二、除了詞句的練習以外,更要加大學生在背讀上的知識積累。

作家巴金生前在談自己的創作體會時,説,我有今天得意於從國小到中學背誦上百本的書。樹人中學搞得中華經典文化背誦取得很傲的效果。它它會終生受益。

同時我認為國小考試很大程度考的就是“積累”

背誦不但但只在語文,國小的各科都要重視。如各年級口算速算。定律 法則 規律性的東西。又如常見小數和分數只講的互算(0.5 0.3 0.1 0.625 0.125 0.25等)

國小的學習和檢測很大程度考的就是學生知識的積累。在語文教學背誦更為重要。背誦什麼?課本要求背的,課文中的精彩的環境描寫、人文刻畫、經典的議論、教師根據書本已有的名言、格言、文故事、古詩、現代時進行的擴充。

有什麼好處1、培養了背誦能力,到中學不愁背

1、 聰明的學生能從中學到很多知識,促進其他能力的全面提高如道理,如把背過的好詞好句用到語言表達和寫作中(別指望馬上見效)3、增強學習信心。4、經典的作文寫可以背(很實用)

背誦需要佔時間,我們要合理安排時間,先少背,逐漸增大量,循序漸進,記憶差的同學要減少量。什麼時候學生背的不憷頭,證明教師對學生背誦的訓練已初見成效,學生肯定進步。

三、談練習冊的使用

現在我們手頭上的練習資料較多,再加上課堂作業等,怎樣有效所謂使用這些資料也是我們需要研究的。在發給學生做資料之前,教師把資料的內容認真研究——重複的可以不做,設計的不合理的可以不做。有的題有做的價值,但是有難度,(如閲讀和拓展題,數學裏的難題。)在做之前教師又不要加以指導,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聯繫的最佳效果。有的題還可以安排要求會做的學生做,不會的就可以放棄。

再有就是做題實際問題,無論語文數學,可以安排一些題,在授課過程中完成,使學習、講授和練習相互作用,效果更好一些。

四、教師要把教材上的內容,上實學全,端正觀念先説課上實——引起對學習習慣、語言交際、和作文的重視

1、先説上實

不迴避難點,課難上,成功上,不成功也要上,

比如語文的每個單元都設計“語言交際”有的還有“交流平台”主要訓練學生的思考和語言表達能力。可能有的老師認為,考試也不出這方面的題,練不練不重要。這種認識不對。為什們呢?國小生的語文水平的體現是聽、説、讀、寫的綜合水平。語言表達水平高的學生思維有條理有深度,他的文表達水平相應就高,他在課上思維就活躍,整個語文素質就高。所以建議口語交際課一定要上。

也許語言交際課上的不成功,沒關係,慢慢找經驗。再有,在課前教師給予學生適當的鋪墊。比如:提供一些文章讀,或從網上找些相關的資料、教師先講一個引導、教師列提綱,每次過堅持訓練,時間長了效果就顯現出來。

作文指導課 作文講評課都要上,一次不成功下次,積累經驗下次在上,動鋸肯定有末兒。

2、再説把知識學全面

以五年級第五單元為例,這是一個綜合性學習。我看了整個單元兩遍,感覺重點就是“積累”活動建議裏有三條(見77頁倒數2、3、4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課本中有7個謎;6個歇後語,一個笑話,還有倉頡造的故事,還有書聖的故事,歐柳顏趙(歐陽詢 柳公權 顏真卿 趙孟頫)為了讓學生更多的瞭解關於漢子的相關知識,我從網上找了10個謎、10個歇後語,15個文笑話、15個對聯、學生除了背書上的、再老師選的五組內容裏各選5個背下來,學生的背誦熱情很高,如——月對肖説,姐,在那整的頭型真酷!女兒問媽媽:皇帝自稱寡人那皇后叫什麼?媽媽説傻孩子,皇后當然叫寡婦了。去年一滴相思淚,今年芳流到嘴邊等。

在單元中沒有一副對聯,考試是讓學生寫對聯,這是超“綱“嗎?我認為不是超綱,書中讓你去搜集對聯、文故事、體。換一個角度來理解,一個五年級的學生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應該瞭解一些是應該的。

五、 強化學習習慣的養成。

好習慣:認真完成作業、書寫整齊、坐姿端正、講衞生、積極思考回答、主動讀書

習慣是在反覆不斷強化中形成的(好習慣和壞習慣的形成是一樣)

張家港。參觀人説,那邊的廁所不咱這面的卧室過乾淨,從90年代到如今始終是全國衞生城市。開始大力宣傳,對於亂扔垃圾重罰

抗美援朝司機,膝蓋骨被師傅打裂。掛上檔還踩着離合。老頭説那一次一輩子記住了,我問你恨師傅嗎,他説不恨。師傅在陸軍裏挑出來自己,一個月時間,開車在崎嶇路上,炸彈炸得坑坑窪窪,上面飛機轟炸,還有當兵的掙路,一不小心掉下山去車毀人亡。

習慣的形成分以下四個步驟:

(長期)提倡,督促、表揚,及時糾正

舉例如周老師培養讀書,一學期,我有經過一個學期的強化,有了明顯的效果。全班大多數學生有了讀書習慣。田敬堯劉琪孫寶雲等課下做在屋裏看書。袁守望歷史的書讀得多,郭敬明韓寒的作品讀的不少,回答問題觀點獨到。王傑霞孫文雨把讀過的文章的寫作方法用在作文上,寫出的作文觀點深刻,結構讀到,很講究遣詞造句。學生具備了自學的熱情和方法,教師教起來得心應手。從反饋回來的信息,這些同學在中學的文科都比較出色,説明他們已經掌握了自學的本領

1、 好的習慣教師常講、説明好習慣的好處,告訴學生該怎樣做,這樣做的好處

2、 對不好的習慣及時糾正、如寫眼睛與桌子太近歪着身子坐着,做數學只求開,不管正確率,上課不專心(及時提醒,教師設計問題難易度,教師營造的課堂氣氛)寫作業丟答話標點,讀書聲音小,上課手裏玩東西等等。

3、 鼓勵做得好得同學,教師不能吝嗇表揚。

4、 長期培養,一貫要求。

六、 最後在説一下網絡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使用網絡輔助教學,目前教師存在兩種情況1、教師非常熟悉網絡,但是,嫌麻煩,不用。2、對網絡上查找知識還生疏,有點憷頭

(想想聽別人公開課上對計算機的使用,如果你能利用率也這麼高就行了)教學過程中遇到難題教師要到上網去查找,更可以在上面學習,有些問題的設計也可以利用計算機完成。要想到他的快捷強大的功能,充分利用 。

用宋——朱熹<<觀書有感>>結束我的發言: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活水在哪裏?生活處處皆學問,精神追求和物質享受同樣重要,要做工作的強者,做生活的有心人!

謝謝大家!

在國小校際教研活動上的發言稿2019教研活動發言稿(4) | 返回目錄

各位領導、老師們:

首先讓我感謝,感謝永安西門國小的領導、老師、同學們,為我們城關國小的三位老師提供了一個實踐平台,讓我們在這個平台上得以實踐、提高、成長;感謝永安西門國小的三位老師為我們提供了三節精彩的課例,讓我們受益匪淺;感謝在座的各位老師,由於你們的參與給了我們信心與力量!

我在家鄉里常聽説一句話:“一沙、二尤、三清流”説的是姑娘的美麗,今天到此一看才知道,原來這句話是瞢人的,而且一瞢就是五十幾年,三位老師人美課更美!

昨天,我聽了謝安平主任的一句話:“智慧是聰明的最高境界”。今天聽了以李智慧老師開始的三節課,我才知道智慧的真正含義。下面我談談自己對三節課的感受:

一、強烈的目標意識:

三節課不但有總體目標而且有階段目標,如:《小小的船》讀課文,劃出生、新詞;《學會看病》:默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的心理活動的句子,標上序號。再讀一讀,想一想,母親願意讓孩子獨立去看病嗎?並在相關語段做上批註;《呼風喚雨的世紀》:默讀課文三、四段,用“——”畫出描寫人類上百萬年的歷史中的科索沃狀態的句子,用“——”畫出描寫20世紀這一百年中技術發展的句子……,學生只有明確目標,而且時時知道階段目標,才能夠達到目標。有一位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甲組的學生不知道村莊有多遠,只讓他們跟着嚮導走。剛走2、3千米,就有學生叫苦,走到一半時學生情緒低落,開始抱怨,隊形散亂,最後潰不成軍;乙組的學生僅知道距離目的地有10千米,中途沒有路牌,行走不到一半就有人叫苦不迭,速度也越來越慢;丙組的不僅知道距離目的地有10千米,而且中途有路牌,結果這組學生一路上精神飽滿,走了8千米,不但沒有人叫苦,反而有人帶頭唱歌鼓勁。這告訴我們:設置合理的目標,挖掘學生的潛力,讓學生跳一跳摘果子是很重要的。但督促學生執行計劃,提供支撐、進行幫助、建立平台,讓學生們在合適的梯子上達到階段性目標也同樣重要。

二、注重對學生興趣的激發

李老師特別注意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如:一位學生朗讀時聲音很小,李老師沒有直接讓他坐下,而是讓其它同學對其進行評價,評價後,再讓他讀一讀(這一次聲音大了)李老師讓同學們給點掌聲,他感受到了自己的成功。成功使人產生興趣,因為滿足學習的需求是興趣的重要因素,而成功是學生學習的最高需求,我自己在這方面的實踐證明了這一點,我對女兒的教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她的學習興趣,時刻讓她感受到成功的樂趣,所以她小就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她説:“如果有生活保障,我可以一輩子讀書”。所以她書讀得越來越好,一直到名校的碩士、博士。

三、注重良好習慣的培養

有一位現代教育家説過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個人生”。他的女兒讀高三的時候,還是讓她自己洗碗、自己做家務事,他做過一個調查,常做家務事的人,將來失業率比不常做家務事的要低百分之六十幾。李老師在這點做得特別好,如:對別人評價自己的時候,就要求學生面對評價者(傾聽)。《破窗理論》認為:無序會誘發人們的破壞慾,所以培養良好的習慣也是學生學會做人的重要目標。

四、體現以讀書為根本,以訓練為主線

語文教學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而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形成不是靠老師給的而通過讀書和訓練而獲得的。尤老師特別注重讀書,全課教學緊緊抓住“母親”的矛盾心理:我應該讓孩子獨立去看病,是因為:;我怎麼能夠讓孩子獨立去看病呢?是因為:。反覆讀這些句子。又如,兒子走了,帶走了只是怎樣看病的紙片嗎?讀:“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的時候的冷漠,總有一天,你要離我遠去……”讀!課堂中所有問題都是引導學生去讀書。其次是訓練,都對學生進行説話、寫話、寫句、片段訓練,有的寫句還不只一次、兩次,甚至還達到三次、四次。這種的課堂教學實在,學生實實在在得到了能力訓練。

五、注重問題意識的培養

我們在評選論文的時候,發現很多老師引用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很少有人敢於讓學生提問題,尤其是公開課,因為怕學生提的問題連老師也無法解決,而鄧老師卻勇於讓學生提問題,如:在學生讀書看了一組數後,老師引導學生提問題:“看了這組數後,難道就沒有問題要問嗎?”然後再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讀書,帶着問題讀書,讓學生感受到讀書成功的樂趣。

六、教師激情高漲

鄧老師的課堂是充滿激情的課堂,激情的語言、激情的朗讀、激情的動作喚起學生飽滿的精神,整堂課處於高度興奮的狀態,這就是課堂教學高效的前提。

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一篇童話叫做《南風和北風》,説的是南風和北風比賽,看誰能把路上行人棉衣脱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之覺得春曖上身始而解開鈕釦,繼而脱掉大衣。這則故事講的是處理人與人關係時,要特別注意方法,兩人目標一致,但方法不一樣,結果大相徑庭。教育也是如此,教學也不例外,方法得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樹老根多,人老話多。感謝大家這麼遲了還這麼認真地傾聽我的發言,謝謝大家!

標籤: 發言稿 教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fayan/k8877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