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辯論演講稿 >

最新辯論13條

最新辯論13條

一、立論部分

最新辯論13條

第一條:立論之勝在於破

常常覺得立論的關鍵在於周圓,在於四平八穩,在於滴水不漏,其實這樣的立論是很難分勝負的。裁判有時候會説:正方一直在防守,沒有進攻。所以輸了。或者説,反方一直在進攻,但是沒攻破正方,所以正方贏了。這類的話對於輸的一方總覺得裁判不公平。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究竟給裁判一個什麼樣的理由判你贏,判他輸呢?辯題的產生,本身就限制、規定了雙方各自固有的邏輯優勢和邏輯劣勢。那麼,只提自己的邏輯優勢而回避對方的邏輯劣勢,這種立論本身是不是不完整的呢?如果能將對方的邏輯優勢變為對方的邏輯劣勢,那麼是不是就提供了一個讓裁判只判你贏而不判他贏的理由呢?如果把辯論看成比武,那麼獲勝的一方一定不僅是保全了自己,更是消滅了對方。斷其一指而斷其臂,這個是比較正確的立論思路。

第二條:立論要突出重點

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不這樣會怎麼樣、這樣的話能解釋什麼現象,等等,當一辯稿對於以上種種因素平均用墨,平鋪直敍的時候,其實只得了個合格分。什麼都説等於什麼都沒説。因為觀眾記不住那麼多。就好像“八榮八恥”,太多了,記不住,遠沒有毛主席的一句“向雷鋒同志學習”來的響亮。如果爭論的矛盾不在定義,能否將定義往後放放呢;如果爭論的矛盾不在前提,能否把前提只是簡略説明一下呢。如果爭論的矛盾在於“必要”“源頭”“根本”之類的詞,能不能少説一些無關痛癢的“意義”“作用”“價值”呢?一辯立論是定海神針,向觀眾解釋“什麼該多説,什麼該先説,什麼該反覆説”,而不是毫無重點的囉嗦和嘮叨。讓人聽得煩。

第三條:價值拔高是於對題目的思考,是於對生活的看法

“為什麼辯論這個題目”比“這個題目要我辯論什麼”更重要,我們一定要樹立“我在玩辯論”而不是“辯論在玩我”的概念。價值的簡單化、大眾化、膚淺化是很可怕的。如果辯手準備了很長時間,然後打“人禍比天災更可怕”,最後只説“所以我們應該防止人禍啊”。“逆境比順境更能使人成才”,説“所以我們要經歷住逆境啊”。“現代社會合作大於競爭”,所以“我們要多多合作,減少惡性競爭呀”。這對觀眾而言,是多麼恐怖的事情啊,因為他們花1小時結果聽到了自己拍屁股就能想到的東西,他們就不禁懷疑辯手的智力水平了。

第四條:一辯稿擬寫要多方參與、共同思考

寫一辯詞,不只是一辯的事。辯論隊在準備立論的時候,討論雙方糾結的點,而忽視討論一辯詞怎麼寫,忽視討論一辯怎麼用詞,忽視討論一辯選用什麼要的論證手法。這個是不對的。只有大家共同參與到一辯稿的擬寫中來,一辯才能在場上參與到自由辯論的整體攻勢中來。否則2、3辯説的話很容易脱離1辯的立論基礎。

二、自由辯論部分

第五條:自由辯論前提在於傾聽

聽對方説什麼,聽隊友説什麼,一直在強調,始終做不到。國小語文老師就教六個字,叫作“歸納段落大意”,可是大學裏的辯手還做得不怎麼好,還不知道自己做得不怎麼好。歸納能力是理解,思考,發散思維和反駁的基礎。自由辯論轉瞬而過,當我們無法捕捉到自己理解上的偏差,有意無意誤會曲解對方的意思的時候,辯論就悲哀地淪為潑婦的吵架了。直到辯論生涯結束,我們還在納悶:為什麼對方不能理解我的反駁的話呢、為什麼我總能找到對方説話的漏洞呢——恐怖啊。“先聽清楚你再辯,彆着急!”

第六條:爭鋒相對關鍵是層面一致

辯論場上要臨場辨析出討論問題的層面是否一致,其實很難。即便辨析出層面不一致,更敢於去在同一層面辯論的,更難。因為你本能上就覺得對方説的是對的,本能上就覺得只有在另外一次層面,自己才有話可説——觀眾用屁股都知道在那個層面你是有話好説的。那我還來看你們兩個辯論幹什麼?比如一個偉人曾經説過:“發展帶來的問題可能比不發展的問題更大”。辯手於是就得出結論:所以不要發展。新事物比舊事物有更多的不足。辯手就又得出結論:所以新事物不好。這兩者就不是一個層面的問題。類似這種例子有很多很多。帶有這種簡單粗暴的思維慣性打出來的比賽直接導致爭鋒相對不夠,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但是如何改變,我們想過嗎?我們要善於辨析出同一詞語在語境中所處的層面,才能找出“公説公沒理”的地方,才能養成好的思維習慣,才能爭鋒相對地辯論。

第七條:自由辯論發言要注重承接

國中二年級寫材料作文,第一部就是要引材料,自由辯論中的反駁也是這樣。因為自由辯論思維跳躍非常快,所以承接對方的話然後展開反駁能夠幫助觀眾的理解,同時也能幫助對方和隊友聽懂你在反駁什麼。你是反駁對方這一句,還是反駁對方上一句,還是反駁對方上上一句,不承接的話,不容易聽清楚。對方剛才説了什麼,這樣的話會怎麼樣,這麼樣對方如何解決?反駁思路就更容易連貫。千萬不要怕對方聽清楚你的反駁,而要怕對方沒聽清楚你究竟在反駁些什麼。.

第八條:自由辯論要帶信息量

其實整場辯論都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信息量,而自由辯論中的信息量尤為突出,這反應了你迅速調動知識積累,並把它組織成語言的能力。胡主席七一講話一萬四千餘字,其中提到“人民”136次,平均每100字中有“人民”(打假關鍵在政府引導關鍵在羣眾抵制);中國沿海地區人均gdp高達1萬1千多美元,相當於國際上發達國家的水平,中國最平窮的地方人均gdp還不到1500美元,只有非洲中部國家的發展標準。前後相差8倍,相當於美國跟烏茲別克斯坦的差距(當代中國社會公平更重要社會效率更重要)。中國上海常住人口達到2300萬,相當於2個瑞典、6個新加坡。(解決城市流動人口關鍵在是否在户籍制度)人微笑時調動16塊肌肉,而繃着臉則要有60塊肌肉,可見微笑比繃着臉更容易做到(笑比哭好哭比笑好)。我們發現,當我們言之有物,説理有據的時候,辯論往往更引人入勝。

三、結辯部分

第九條:四辯詞要表達和內容並重

tell和read是兩個概念,前者比後者更注重如何讓觀眾更為接受。有人記錄下著名辯手黃執中的四辯稿,發現文章並不符合大學聯考優秀議論文的標準,如果換個人不加感情地讀出來,甚至會讀得語句不通。可是正是這麼一篇辯詞,為什麼能夠如此感染人,以至於半夜躺在牀上,仍然回想着他那種辯論的姿態呢?因為我們以書面語寫四辯詞的時候,把很多應該去考慮的因素給過濾掉了。致使四辯詞只記錄下了內容,卻沒有了意境。一味地堆砌邏輯是無法讓人情感上產生認同的。要知道優秀的演講有很多的因素。如果有一篇好的演講稿就能夠成為專業的公眾演講者,未免想的太天真。語速,發音,語調,停頓,手勢,表情,甚至違反書面語規則的一些東西,等等,都是使四辯的現場表現更為立體因素。

第十條:四辯駁要從小處着手,立要從大處着眼

四辯要完成“再次破與再次立”的任務,執行的時候,往往會反駁對方的觀點而忽略支撐對方觀點的依據。反駁對方和話而忽略對方説那些話的邏輯推理,這就好比你把大樹的葉子摘下來,過段時間,葉子又能長出來,是一個道理。只有把對方立論搞清楚了,究其根本,舉其實例,而徹底反駁,才能讓反駁有現場感,反駁才會到位。而四辯的再次立論,則要從大處着眼。不要糾結、重申、照搬之前的話,而要把這些“水滴”放回立論的“大海”裏,讓觀眾對於整片大海有清晰的理解,才能感受到大海的氣魄。

第十一條:擬寫結辯稿要學會寫綱要。

前面説了四辯稿要從大處着眼,所以先説什麼後説什麼,説哪幾個點,要比具體用什麼例子用什麼詞來説更為重要。依據綱要邊説邊展開。同時,就是把書面語轉化為口頭語的過程。思辯要學會寫綱要,學會展開綱要,學會以一條不變之綱變成不同的臨場效果。

四、準備辯論部分

第十二條:賽前一天不改立論框架

常常會想立論想到比賽開始,比賽最後一天問問別人有沒有好想法,更改一下立論。這跟賽場上改立論一樣,是大忌。很容易讓隊員之間的意見不能統一。無敵立論是不存在的,辯手對立論的理解跟立論本身的完整性,是同樣重要的。與其將觀點一改再改,不如將數據案例一些東西用語言組織得更好,因為臨場組織這些東西真的很難。

第十三條:辯論準備在7天之外

一般題目下來7天后開戰。但我們有沒有想過,這7天我們能準備到什麼樣的程度?什麼是我們7天能準備的,什麼是我們在7天裏不能準備又需要準備的?競技,説白了就是比拼能力,比拼素質。辯題的準備,有一部分是通的。這部分叫作“常識”。哲學常識、社會常識、政治常識、文學常識,這些東西能在絕大部分的題目中都能用到的,但7天裏你就着辯題去找——這符合那些哲學常識啊?你能找到是運氣。我們要做一個有常識的辯手,不要在準備辯題的時候去彌補常識。試想一個平時不訓練跨欄的人,即便最後幾天再怎麼拼搏,怎麼能保證,結果仍然是輸在起跑線上的呢?

標籤: 辯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bianlun/wdyj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