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行政公文 >公文寫作 >

撂荒耕地復耕工作簡報範文(通用5篇)

撂荒耕地復耕工作簡報範文(通用5篇)

撂荒耕地復耕工作簡報範文 篇1

又是一年春光好,天水大地處處都是農民辛勤耕耘的圖景。

撂荒耕地復耕工作簡報範文(通用5篇)

耕地是農業發展之基、農民安身之本,也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為切實守住耕地紅線,有效解決土地撂荒問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去年以來,我市農業農村系統邊排摸、邊整治,通過開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讓37萬畝撂荒地披上了“綠裝”。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該如何有效利用耕地資源,讓撂荒地變為豐收“糧袋子”,為農民增收擴渠道,為鄉村振興添活力?我市正在進行積極有益的探索嘗試。

春耕正當時撂荒地裏農事忙

春風吹過天水大地,處處都是耕耘播種的歡歌。4月初的武山縣鴛鴦鎮,田間地頭人頭攢動、機器轟鳴,隨處都是村民忙碌的身影,他們有的開着旋耕機在耕地,有的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起壟覆膜,忙碌的人羣和銀白色的地膜繪出了一幅獨特的春日鄉村圖景。

“這幾年村裏的年輕人都外出務工,老人又不懂農業機械,所以一些土地就沒人種了。”費山村駐村幹部杜子龍説,今年村上與農户簽訂了協議,採取代耕代管的方式對撂荒地進行開墾。

通過進行代耕代管的方式,不僅能提高村集體經濟的實力,還能通過整治將撂荒地改善為良田,並且能吸納農户務工增加收入。“我們初步計劃在這塊區域種植糧食和中藥材,如果發展得好,村民看到收益後想自己種,那村上將免費提供技術指導;他們如果不想自己種,村上可以繼續代耕代管,為羣眾支付租金,並吸納他們務工。”杜子龍説。

鴛鴦鎮副鎮長李福海表示,要紮緊耕地保護的“籬笆”,採取切實有效措施,遏制耕地撂荒,鼓勵復耕複種,讓“農業發展之基、農民安身之本”煥發新活力。

隨着近日天氣轉暖,像武山縣鴛鴦鎮這樣的春耕春播圖景在我市隨處可見。目前我市春耕生產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各鄉鎮積極組織部署,掀起了撂荒地整治高潮,讓“農忙曲”奏響在田間地頭。

秦州區楊家寺鎮科學規劃、精準發力,組織人員深入農田地塊摸底統計,走村入户宣傳撂荒復耕複種以及產業扶持等相關惠農政策,鼓勵引導羣眾積極複種。同時,鎮政府還積極引導合作社或種植大户對成片的撂荒地進行開墾種植,規模化經營、連片打造,實現撂荒地“變廢為寶”。

甘谷縣磐安鎮則是堅持集中整治與分散治理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組織鎮村幹部開展義務覆膜志願服務行動,調運大型機械對集中連片區域進行集中耕種。同時,組織鎮村幹部通過入户走訪、播放錄音、發放公告及告知書等方式,對羣眾開展政策宣講,動員農户對分散撂荒地及時進行復墾複耕,以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確保糧食產量“只增不減”。

“為切實守住耕地紅線,穩定糧食麪積,保證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我市農業農村系統認真貫徹落實各類文件精神,抓住穩定糧食生產這個核心,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安排部署,構建工作合力,分類施策,有序推進撂荒地整治。”天水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説。

隨着我市各縣區相繼出台整治撂荒地措施,“沉睡”的土地已逐漸煥發出勃勃生機。如今,在我市山野阡陌之間,火熱的春播春耕工作已進入尾聲,那些充滿希望的種子在肥沃的土壤中正在孕育,鄉村振興的春風也將迅速吹綠天水大地。

機械化助力跑出農業發展“加速度”

為遏制耕地“撂荒”現象,挖掘保供潛力,去年1月農業農村部印發《關於統籌利用撂荒地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的指導意見》,自那時起,全市消除農村撂荒地的戰役徹底打響,而在這場戰役中,農用機械發揮了巨大作用。

“以前種地全靠肩挑背扛,一些山地路也不好走,沒有牲口的家庭要種地確實費事兒。但現在不一樣了,產業路修得好,旋耕機能直接開進田間地頭,一台機器一上午就能耕十幾畝地,不僅速度快,而且地翻得也深,種啥都長得好。”説起農業機械的'好處,秦州區齊壽鎮村民何平連連稱讚。

連日來,齊壽鎮對區域內閒置、撂荒土地進行地毯式排摸,並在摸清耕地撂荒底數的基礎上,動員鎮村社三級力量積極開展撂荒地整治工作。

“撂荒地整治用的都是大型機械進場作業,但由於很多荒地長時間無人管護,野草和灌木較多,影響了機械使用。”齊壽鎮政府一干部告訴記者,為了提高撂荒地整治效率,村幹部拿起鐮刀、鋤頭與羣眾一起上陣除草,除過草的荒地在大型機械進場作業時很快就翻耕一新,為糧食作物的種植做好了前期準備。

如今,利用旋耕機翻地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在我市一些鄉鎮就連覆膜、噴灑農藥也已實現了機械化。

“雙壟溝播玉米覆膜技術能結合玉米生理特性與自然降水規律,通過集雨和保墒措施的技術,使有限的水資源在玉米種植上得以有效利用,從而提高玉米產量。”在秦安縣興豐鎮陽劉灣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撂荒地被翻耕後即將種上玉米,為了提前保墒,覆膜工作也在緊張有序開展中,只見一台覆膜機在翻耕好的田地裏來回穿梭,一會兒工夫已經覆了好幾壟。

武山縣樺林鎮寨子村曾有不少撂荒地,後來村裏發展起了水果玉米種植產業,不僅讓土地有了生機,也讓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甜”。經過幾年的發展和完善,寨子村的水果玉米不僅成為富民的主要產業,還實現了機械化種植,從翻耕到覆膜全都是機械完成,就連噴灑農藥也是用無人機。

“以前種地靠一頭老黃牛,20多畝地要耕一個月才能翻完。現在都是用機器來種,村裏的合作社有大型拖拉機、鋪膜機,一天就能種20畝地。另外,機器還能點播、施肥,就連秸稈也是機器收割後打包成飼料,除了掰玉米,其他全部實現機械化。效率高,收益高,人也更加輕鬆。”寨子村村民閆富榮感慨地説。

隨着農業生產“機器換人”步伐的加快,不僅大大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也提高了農業生產力和經濟效益。家住秦州區天水鎮的胡金全是一名農機手,近段時間隨着天氣轉暖,到處掀起春耕熱潮,他每天都很忙碌。

“為了更好地開展作業,政府不僅給我們有購買農機的補貼,還專門組織大家進行了技術培訓,現在是農業生產旺季,活都已經排到半個月以後了。”胡金全説,農業機械化不僅解放了農民的勞動力,也讓自己實現了增收致富。

讓土地“生金”激活鄉村發展動能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而土地則是發展農業產業的第一要素。《關於統籌利用撂荒地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的指導意見》強調,要堅持分類指導,有序推進撂荒地利用,平原地區撂荒地優先用於糧食生產,丘陵地區撂荒地宜糧則糧、宜特則特。

該如何因地制宜,有效利用撂荒地資源,讓土地發揮其應有價值,助農民增收,促農業發展?清水縣草川鋪鎮馮山村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

馮山村地處高寒陰濕地帶,光照時間長、無霜期短,曾因野生動物侵害等多種原因,村裏很多土地被撂荒,村民們也紛紛外出務工。後來,因當地氣候適宜種植蠶豆,加之野豬不喜食蠶豆,馮山村一些村民便開始種植蠶豆。

起初,馮山村的蠶豆收穫以後會統一銷往河北等地,但2020年蠶豆市場行情不好,出現了滯銷。後來,村裏的代辦馮旭東與村委會商議決定辦蠶豆加工車間,延長產業鏈實現增助農收。如今,蠶豆加工車間的建成不僅帶動村民增收,還每年能為村集體分紅3.6萬元,為村裏10户家庭分紅9000元。

隨着村裏發展起了蠶豆產業,馮山村的土地也變得炙手可熱。“去年村集體經濟流轉復耕了600多畝撂荒地種植蠶豆,取得了良好收益,今年村裏要繼續開耕1000畝撂荒地種植蠶豆和萬壽菊,合作社也打算流轉2000畝地。”馮山村村支書馮建新説,撂荒地整治後不僅能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也能作為試驗田探索出更多適宜當地發展的農業產業。

隨着蠶豆產業的快速發展,草川鋪鎮也在不斷擴大蠶豆種植規模。去年全鎮共種植蠶豆3700畝,年產量達700多噸,今年全鎮計劃種植10000畝,預計年產量在2000噸左右,蠶豆產業的經濟效益正在穩步提升。

“每畝蠶豆產量能達到400到500斤,按照每斤2.5元計算,每畝地能產生收益1000多元,之前村民因為擔心賣不出去,種植面積小,現在村裏有了加工車間,各村也都承擔了蠶豆種植任務,羣眾種多少合作社就能收多少。”草川鋪鎮副鎮長張曉翼説,因為不愁銷路,羣眾的種植積極性也得到了提升,今年就有不少村民打算將撂荒地復墾後種蠶豆。

通過延長農業產業鏈,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昔日的撂荒地變成了如今的“致富田”。馮山村蠶豆加工車間負責人馮旭東告訴記者,他們將繼續增加檢驗設備、人員等,進行蠶豆產業化、規模化生產,然後利用線下線上銷售渠道,真正將“草川蠶豆”品牌做起來,開拓標準化生產和網絡銷售新局面。

深挖土地潛力,助力鄉村振興。可以説撂荒地整治激活了農業產業發展的一池春水,通過開展撂荒地整治,必將進一步促進我市農業產業發展,保障糧食生產安全,激活鄉村發展動能,為鄉村振興賦能增色。

撂荒耕地復耕工作簡報範文 篇2

為有效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加快推進農村撂荒耕地復耕複種,提高耕地利用率,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龍崗鎮始終把穩定糧食種植生產面積,牢牢握實“米袋子”作為首要任務,多措並舉有序推進撂荒耕地復耕複種工作。

一、強化領導,全局謀劃。龍崗鎮高度重視,強化領導,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的撂荒耕地復耕複種攻堅行動領導小組,制定了龍崗鎮撂荒耕地復耕複種攻堅行動方案,分階段分類召開撂荒耕地復耕複種工作專題會議12次,部署落實糧食生產和撂荒土地復耕複種工作,全方位大力推動撂荒耕地整治行動紮實開展。

二、摸清底數,分類施策。為摸清撂荒底數,轄區內11個行政村均成立以支部書記為組長的專責工作小組,落實分片包乾和專人負責,認真做好撂荒耕地的核查和復耕複種宣傳行動,鎮村幹部按照網格化管理責任共同深入田間地頭進行實地核查,對撂荒地的''位置、數量、面積、撂荒原因、土地現狀信息進行現場登記和分析研評,形成台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分類提出整治工作方向和建議。

三、加大宣傳,積極引導。組織鎮村幹部進村入户開展指導工作,共分發《致農民朋友的一封信》4000份,各村利用LED屏滾動播放復耕複種宣傳標語,大力宣傳惠農政策和產業扶持政策,引導羣眾積極投入復耕生產;簽訂代耕代種協議,將土地經營權轉交村集體,由村集體集中管理;宣傳和鼓勵對15畝以上連片撂荒地進行承包經營權合理流轉,促進社會資本參與復耕工作。

截至目前,龍崗鎮實現連片撂荒耕地復耕複種共11處,復耕總面積為188.67畝,已備耕總面積為236.9畝。下來,龍崗鎮將繼續推進撂荒耕地復耕複種工作,明確目標任務,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全力加快撂荒耕地復耕複種進度,確保如期完成撂荒耕地復耕複種工作。

撂荒耕地復耕工作簡報範文 篇3

為加快推進撂荒耕地復耕複種,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保持農村社會穩定,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小良鎮多措並舉,全力推進撂荒耕地復耕複種。

一、鎮主職領導親自部署,親自推進。為紮實推進撂荒耕地復耕複種,小良鎮主職領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經常深入各村查看耕地撂荒情況,多次找相關責任人進行談話,瞭解他們在撂荒耕地復耕複種中遇到的實際困難並幫助解決。

二、明確目標任務和實施方案。目前小良鎮共有75個圖斑,共計2074.16畝撂荒地。經核查全鎮核查可復耕圖斑40個,面積1095.4畝,可復耕面積與大於15畝疑似撂荒地圖斑面積佔比率為52.81%;從總體情況上看,小良鎮衞星拍攝的撂荒圖斑比較多,面積比較大,工作推進相對困難,根據《茂名市撂荒耕地復耕複種實施方案》(茂委農辦〔20xx〕39號)的.文件精神,為了切實做好這項工作,加快推進小良鎮撂荒耕地復耕複種,確保糧食生產安全,保護耕地質量,提高耕地利用率,小良鎮於20xx年11月10日製定了《小良鎮撂荒耕地復耕複種實施方案》。

三、落實主體責任。小良鎮通過召開鎮領導班子和各村委會書記關於撂荒耕地複種工作會議,強調復耕複種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出對在基本農田的撂荒耕地,不講任何條件和理由,堅決推進復耕複種,確保全鎮可復耕的撂荒耕地按時按質全部完成復耕複種的目標任務。以各村委會為主體,統一推進復耕工作,及時召開村民座談會,摸排每塊撂荒耕地的權屬關係,對撂荒耕地建檔立卡,集中整合,推進土地流轉、推廣生產託管等方式多頭並進,加強宣傳引導,鼓勵、協同村民一起完成複種工作。

四、班子成員支部書記帶頭帶隊進行開展復耕複種。鎮各班子成員根據鎮委的工作要求,親自到所掛片的轄區推動開展復耕複種,有的班子成員還親自下田,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

經鎮、村幹部上下同心,共同努力,小良鎮撂荒耕地復耕複種工作取得明顯進展。

撂荒耕地復耕工作簡報範文 篇4

為積極響應國家、省、市、縣關於保障糧食生產和供應的重要工作部署,今年以來,河頭鎮大力推進撂荒耕地復耕複種工作,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形成了連片稻田的“綠色田園”風光,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民等復耕主體今年迎來早造的大豐收。

統籌部署,建立“三大機制”

為積極響應黨中央關於保障糧食安全的工作部署,河頭鎮黨委政府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全面統籌推進撂荒耕地復耕複種工作。全面摸清底數,建立“分級推進制”,對全鎮疑似撂荒耕地1359.31畝進行全覆蓋摸查,根據地理位置、周邊交通、水利條件等情況將疑似撂荒耕地分為難復耕、可復耕地塊,分類逐級推進撂荒耕地復耕複種,對可復耕地塊優先開展復耕行動,確保實現100%復耕;對難復耕地塊因地制宜完善水利、交通、農業設施等方式逐步推進復耕。經摸查顯示,我鎮復耕難度大面積883.32畝,可復耕任務面積475.99畝。層層壓實責任,建立“每週通報制”,定期組織召開撂荒耕地復耕複種工作專題會議,通報各村(社區)復耕工作周度進展,層層壓實屬地責任,同時充分利用鎮班子成員駐村(社區)工作機制,由鎮分管領導和各駐村團隊具體抓復耕工作,加強對各村(社區)復耕工作的督促和指導,確保全鎮上下統一思想,推動各村(社區)形成你追我趕的耕地復墾熱潮。加強政策宣傳,建立“平戰轉換制”。在農閒時通過大喇叭、懸掛橫幅、走訪入户等方式宣傳復耕利好政策;調查瞭解羣眾在復耕中面臨的困難和需求,形成助耕工作台賬,有效調動羣眾復耕積極性。在農忙時通過舉行撂荒耕地復耕複種現場推進會、組織開展復耕主題黨日活動、落實復耕財政獎補等一系列措施,積極發動廣大羣眾、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黨員志願者參與撂荒耕地復耕複種,通過建立“平戰轉換制”,確保撂荒耕地宣傳氛圍全年無間斷,時時有熱點,推動保護耕地、保障糧食安全成為全鎮人民的共識。

支部引領,破解“三大難題”

各村(社區)黨總支部充分發揮支部引領作用,多措並舉化解撂荒耕地復耕複種工作難題。破解不願復耕難題。多渠道籌集資金為集中連片撂荒耕地清表,截至目前各村(社區)共開展集中連片撂荒耕地清表619畝,有效為農民減輕復耕工作負擔。破解農用設施不足難題。深入瞭解各復耕地塊的地理區位條件、農業基礎設施條件、農村勞動力存量等條件,積極籌措資金修建水渠、農用小橋、機耕公路等基礎設施,據統計,近年來,全鎮修建機耕公路超過6000米,改造提升農田水利10多處,修建農用小橋8座,覆蓋農田面積達8000畝。破解復耕低效難題。積極探索“走出去引進來”的工作方法,聯動合作社、企業、鄉賢等社會各界力量採取“公司(合作社)+耕地+農户”的模式,有效推進5家企業、本地農户和種植大户認領助耕共900餘畝。料坑村黨總支部牽頭,發揮聯農帶農優勢,探索建立“支部+企業+農户”的產銷體制,推動標準化花生油加工廠——金田糧油順利投產,有效引導羣眾規模化種植花生,推動本地農產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花生油加工廠今年帶動羣眾新增種植花生300多畝。

強化保障,做優“三大服務”

羣策羣力,做優助耕服務。鎮黨委充分發揮組織優勢,聯合各村(社區)黨總支部、黨員志願者、巾幗志願者、青年志願者等社會力量開展春耕助耕志願服務活動,為留守老人、困難羣眾等羣體助耕水稻、花生、玉米、茄子等糧食和經濟作物,有效聯農帶農形成復耕熱潮,推進復耕工作縱深發展。截至目前,今年共開展助耕志願服務活動24次。部門牽頭,做優技術服務。鎮農辦通過開展農業技術大講堂、發放農業指導手冊等方式加強農户種植技術指導;發放捐贈的助農化肥、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政策性農業(種植類)保險等提高農户種植效益;加強極端天氣預警信息發佈,極端天氣24小時值守監督機制等提高農户災情應對能力,減輕農户因災致困現象。黨員帶頭,做優豐收服務。7月份,鎮村黨員幹部、志願者通過開展“助農豐收,我為羣眾辦實事”主題黨日活動,紛紛走進村裏,走入田間,深入羣眾,如在步郎村為留守老人收割水稻、在料坑村幫農户拔花生、在樓下村集體挖番薯、在河仔口村為合作社採摘和運送茄子等,切實為農忙分不開身的農民減輕耕作負擔,充分體現了黨員幹部開展撂荒耕地復耕複種,全面守住耕地紅線的堅定決心和必勝信心。

據各村初步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河頭鎮有效推進撂荒耕地復耕591.98畝,種植水稻7180畝,花生約20xx畝,玉米100畝,豆類、薯類等其他糧食作物種植230畝,產量可觀,原本拋荒棄耕的土地轉身變成了一片片生機勃勃的綠色田園,原本棄耕的農户、企業、合作社實現了撂荒耕地復耕複種行動以來的一輪大豐收。

下一步,河頭鎮將下最大決心、以更大力度繼續堅定不移推進撂荒耕地復耕複種工作,確保高質量完成復耕複種任務,為穩住農業基本盤,確保糧食安全,助力鄉村振興貢獻河頭力量。

撂荒耕地復耕工作簡報範文 篇5

據瞭解,20xx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踔厲奮發、攻堅克難,確保了五華縣撂荒耕地復耕複種工作有序推進。至7月22日,全縣完成撂荒耕地復耕面積96286.4畝,其中完成省下發15畝以上圖斑面積38305.4畝。

就如何全力推進撂荒地復耕複種工作和做好近期鄉村振興工作,宋學希強調。

一、要提高站位,增強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堅持全縣“一盤棋”,按照省、市、縣委的.'部署要求,把撂荒地復耕複種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和當前鄉村振興的重點工作來抓細抓實;

二、要創新舉措,加快推進撂荒地復耕複種,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強化各類要素保障,想盡千方百計加快推進撂荒地復耕複種工作;

三、要強化保障,健全責任體系、建強復耕隊伍、強化政策宣傳、落實配套措施、規範資金使用、加強督查問責、總結經驗做法,確保復耕複種工作有力有序;

四、要統籌兼顧,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切實按照省、市、縣的會議和文件精神、部署要求和近期工作要點,逐一去抓好落實。

會前,與會人員還到轉水鎮青塘村撂荒地復耕複種現場進行考察,詳細瞭解轉水鎮推進撂荒復耕好經驗好做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gzheng/xiezuo/o8vno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