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行政公文 >公文寫作 >

幼兒園教研活動記錄(通用7篇)

幼兒園教研活動記錄(通用7篇)

幼兒園教研活動記錄 篇1

時間——8月14日下午

幼兒園教研活動記錄(通用7篇)

地點——育秀幼兒園大班教室

參加人數——幼兒園教師7人

列席——區教研室教研員姚婉和老師、於洋老師等

主持人——李萃穎-育秀園長

活動主題——如何在課堂中實現有效的師幼互動

主持人李萃穎發言:

“以園為本教研製度建設”的實施的根本目的是使幼兒園獲得自我創造和不斷髮展及提高,從而有效促進幼兒和教師的共同發展。我園自申報園本教研項目成功以來,努力以行動研究為主要研究方法,以教研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通過調查分析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和當前教師教研工作現狀,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從而使保教質量得到提高。

本次活動研究的主題是“在語言活動中如何體現有效的師幼互動”。師幼互動主要表現為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其形式有很多種:有自上而下的互動——師幼互動;有自下而上的互動——幼師互動;有平行互動——幼幼互動;有師幼與環境的互動;有師幼與教學材料的互動;有師幼與教學情境的互動等。

那到底什麼樣的互動才是有效的呢?這又回到了我們的開頭,所有的互動其實都是為幼兒的學習服務的,讓幼兒學好了,學會了,學高興了,在學中有了新的發現、新的思維閃光點,那我們就認為幼兒的主體地位得到了承認、教師的主導地位沒有越位,這樣的師幼互動就是有效的。

二、聽執教老師説課

下面,我們先聽一聽王海君老師簡單的説一下課,給我們介紹一下她準備在這堂課上使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達到有效的師幼互動。

胡琴老師説課。

三、觀摩現場活動《小兔子的亮石頭》。

四、執教教師課後反思。

1、主持人李萃穎發言:

請執教老師介紹她在本次教育活動中是通過哪些教學手段或者哪些活動環節來實現有效的師幼互動的。以及活動後的反思及困惑。

2、王海君老師反思(內容附後)。

五、主持人根據執教老師的反思及困惑進行小結式發言,並根據相關問題提出質疑,引導參研教師推進討論,以期更好地實現有效的師幼互動。

主持人李萃穎發言:

王老師反思得很深刻、很到位。在她的反思以及課堂活動當中凸顯出幾個問題值得大家注意:

1、教學環節過渡是否符合幼兒的思維方式,能不能激發幼兒參與下一個環節的情緒?

2、教師的教學語言是否精煉、生動有趣,是否具備誘發幼兒動腦的條件?

3、教師利用教具的方式是否恰當,是不是達到了有效的與環境互動的條件?

4、幼兒之間是否缺乏交流,或者不知道如何交流?

5、教師是否認真觀察了幼兒學習的狀態,並且及時的作為根據來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環節設置?

6、哪些教學環節設置不恰當,需要改正?

請各位老師大膽的説出想法。

六、參研教師評課並提出合理化建議

陳杰:拿出鏡子時可以先照照幼兒,這樣可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陳丹:説到鏡子,讓我想起了課堂中的一個現象。王老師在課堂上反覆用鏡子照孩子的眼睛,時間過長,會對孩子的眼睛造成傷害。我在想,在這個環節,如果王老師靈活地運用好鏡子,本來是活動中的一個亮點,但老師的教育機智在這兒沒有體現,很遺憾。如果老師巧妙地用鏡子反射的光線環射一遍班上的所有幼兒,幼兒的表演慾望和參與的熱情肯定會更高。

董晶:王老師在這堂課上沒有很好發揮師幼互動的作用,在課堂上只有單一的一問一答。幼兒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幼兒上台講故事時很被動,沒有大膽地表現自己。

李冠瑜:教學環節過渡得很生硬,一個環節到下一個環節教師的引導沒有到位,感覺很突兀,硬梆梆的,幼兒的思維一下子轉不過來。

武國豔:我覺得你開始用兒歌引入是可以的,不過方法可以改一改。你看這樣好不好:先播放音樂,讓幼兒和你一起戴着頭飾邊唱歌邊蹦蹦跳跳的進入教室,再説出課題引入新課,這樣會不會好一些?

陳杰:胡琴老師這堂課連課題都沒有提出,也沒有板書出來。讓許多聽課的教師弄了半天還不知道要上什麼課。我覺得還是應該説出課題並板書課題。

陳丹:課堂活動形式單一,在幼兒分組看圖説話時未能提出具體要求(應依次仔細看圖)。

董晶:在幼兒分組活動時教師未給幼兒充分地指導和幫助,讓幼兒和幼兒的互動沒有很好地發揮出來。

武國豔:我認為王老師這堂課雖然啟發式提問很多,但沒有給幼兒充分地發言機會,讓幼兒有話沒有機會説。並且有些環節設置沒有考慮本園幼兒的實際情況,也不夠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

李冠瑜:説到師幼互動,王老師在這堂課上根本沒有注意這個問題,也許是因為太緊張的緣故。在課堂中,幼兒的想象力一再被激發又一再被掐滅。如:“當小兔子和小熊看見它們的好朋友小雞被狐狸追趕時,會怎麼想,怎麼辦?”在這時,其實很多孩子想説話,想表達,可王老師老是在舉手的幼兒中選擇,好象是故意選擇一些知道正確答案的幼兒,每次只選一兩個孩子,答完問題後也不予評價,這大大地打擊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這種現象還不是偶爾出現,是這堂課的經常現象,完全體現不出教師積極促進師幼互動的觀念。在這個環節裏你不讓幼兒充分地發言,積極地動腦筋,也不幫助幼兒理清思維,糾正幼兒不連貫的話語,那幼兒在自己看圖時又怎麼能説出完整的故事呢?我覺得,在這個環節上應該多讓幼兒説,讓多數幼兒説話,讓他們大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園長李萃穎:我認為你們的討論應該始終圍繞師幼互動的有效性來研究。我覺得你們園的老師進步很大,各位老師的評課還是能夠評到點子上,和從前的不敢説話到現在的敢於説,並且能説到點子上就可以充分説明你們平時的教研活動是落到了實處的,是踏踏實實認真搞了活動的。

姚主任:主持人要注意幫助老師理清頭緒,把注意力集中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上來。老師們反覆説師幼互動,到底什麼是師幼互動要弄明白。其實本課也有一些地方值得肯定,要注意挖掘。

於洋:師幼互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自上而下的師幼互動,有自下而上的幼師互動,有平行的幼幼互動,有教學材料與教學活動之間的互動,有教學環境與教學活動的互動。老師們在評課時或者在修改討論環節設置時應多多注意這些概念性的東西。

王海君:剛才聽了二位專家的意見我深有感觸,有茅塞頓開之感呀!我們的討論時不時的偏離主題,現在我們要抓住主幹,就師幼互動的有效性的達成多多出謀劃策。

陳杰:我認為王老師這堂課沒有很好地達到師幼互動的要求,整堂課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在活動過程的某些環節設置上是不是可以變動一下,如果先講故事再看圖講故事,這樣是不是能讓幼兒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內容呢?

陳丹:對於幼兒的回答應給予肯定的評價。對急於表現的幼兒應特別給予表現的機會。王老師在課堂上沒有充分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幼兒始終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教學內容,課堂氣氛不活躍。

李冠瑜:課堂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提供思考的機會太少,沒有着力培養幼兒獨立思考的能力,提問內容過於簡單,達不到最終目標。

董晶:我覺得王老師在出示教具時的方法也太單一,總是一幅一幅的規規矩矩的往外貼,貼一幅看一幅講一幅,沒有一點改變。我想如果用變魔術的方法或者更吸引孩子眼球的方法來出示圖片,是不是會更好一些呢?並且王老師在出示了圖片以後也沒有真正的引導幼兒認真看圖,沒有教會幼兒如何觀察圖片,這就直接導致了幼兒在後來的環節中沒話可説,也不知道如何跟別的幼兒講述故事。目標中的重點沒有突出,難點沒有突破,值得探討。

李萃穎:王老師在請幼兒上台講故事時可以讓幼兒指着教學掛圖説,是不是更能激發幼兒興趣,也更能體現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之間的互動呢?

王海君:我也考慮過這一點的,我怕幼兒指不到,也怕幼兒會更緊張,反而什麼也不願意説。

李萃穎:對於這堂課我沒有多的話説,這是我們的起步點,我們的老師都在認真的看課、聽課、評課。我們的專家也對我們有最直接指導、幫助。我們的上課老師不要揹包袱,你是展示青槓實驗國小幼兒園的真實狀況。因為不論是誰上課,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缺陷。

姚主任:我認為,在教師上課時,應該圍繞目標來上課。你的教學目標中有一個目標是教育幼兒仔細看圖,培養幼兒認真傾聽別人説話的習慣。在活動中,你是用的什方法來實現這個目標的。

於洋:教育幼兒用連貫的語言講述故事情節的這個目標,孩子要怎樣講,如何表達,你又如何引導?我認為只要孩子敢大膽講述就可以了。我們的目標定的是師幼互動的有效性及策略,不要跑題,也不要拔高要求。另外,主持人應梳理問題,合併問題,把主要問題找到後再集中解決。首先應該明白什麼互動。本課哪些地方體現了師幼互動?要找活動的閃光點,為什麼是閃光點,哪些地方是閃光點要研究出來。活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該如何改進,主持人一定要把程序方法理順,把如何實現師幼互動的策略找出來就可以了。

姚主任:每次教研的環節不一定要一樣。本次是現場活動,你們研究的課題又是如何在課堂中實現有效的師幼互動,跟我們研究的課題大相徑庭,就不必和我們的模式一樣,可以變化,不一定也是修改案例,只要找出師幼互動的策略就可以了。

於洋:平行互動及與材料互動在本次活動中未能體現,小組間應讓幼兒互相鼓勵,要多請娃娃説話,讓孩子大膽發言,有所感受。

李萃穎:這堂課也有許多閃光點,比如教學環節設置就比較合理,能充分地把目標在每個環節裏體現出來。

陳杰:王老師敢於挑戰自己,大膽地上研究課,這一點就值得充分的肯定。王老師的教具製作非常美,也比較實用。看得出是花了很多心思,在課堂上,教具也是發揮了充分的作用的。

董晶:王老師的教態自然大方,富有親和力,讓幼兒敢於發言並踴躍地想發言,這就是閃光點,這就值得我們學習。

陳丹:王老師的課堂組織嚴謹,環節清晰。

王海君:非常感謝各位老師和兩位專家的指導,我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更加註意這些問題。

七、主持人李萃穎對參研教師提出的問題和建議進行梳理並進行小結。

剛才我們全體參研教師都對胡琴老師這堂課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也對這堂課的某些環節及教學語言做了一些相應的改動。為了更好的實現有效的師幼互動,每位教師都不遺餘力的出謀劃策,胡琴老師也積極地參與討論,準備積極改進相關問題,並準備在本班重新按改進過的內容上課,看是否有所改觀。 這次園本教研活動開展得非常成功,參與討論的每位教師都有或多或少的收穫,理論知識也得到了進一步充實,希望各位教師在以後的實踐中繼續嘗試和探索。

幼兒園教研活動記錄 篇2

活動時間:x年11月25日

活動地點:幼兒園多功能廳

教研組長: 彭雲

參研人員:幼兒園教師

教研主題:遊戲材料投放的有效性與多功能利用的討論

在《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

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發展. 這是 《規程》的基本觀點之一,也是幼兒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 材料是幼兒遊戲的物質支柱,是幼兒遊戲的工具,幼兒是通過使用各種材料在遊戲中學習的。因此,它更是幼兒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載體。材料不同,幼兒操作方法不同,幼兒在遊戲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經驗也就不同;隨着幼兒園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我們幼兒園在環境材料創設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取得了初步成效。遊戲中着力於情趣性、操作性和選擇性;更注重了材料的多功能利用,讓幼兒自己去努力,自己去實踐、培養幼兒的自主性。本學期我園開展了以四大遊戲為主題的各項遊戲活動,大家也製作、投放了許多的遊戲材料,那麼在孩子的實際操作中,老師們會以觀察者、記錄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身份去關注遊戲的進程;那麼,通過今天的活動請老師們談談你對遊戲材料投放的有效性是如何理解的?

研究目標:

1、教師積極參與討論,解決材料投放的有效性問題,幫助教師適時的投

放材料,豐富孩子的遊戲。

2、通過自身體驗和相互探討,知道“材料”在運用上是有多用途的,我

們應創造性的開發它的用途。

3、鼓勵教師大膽發言,闡明自己的觀點。

活動準備:

1、幼兒遊戲展示。

2、白紙、筆。

活動過程:

一、 活動前言,拋出話題:你對遊戲材料投放的有效性是如何理解的? (教師交流看法:激發幼兒興趣、預設目標,操作性、探究性)

二、 圍繞要點,查找問題,解決問題。

主持人:剛在老師談了一些你們對材料投放的有效性的理解,那麼,在今天的遊戲中,你投放了那些材料,孩子在使用材料過程中,你們又發現了那些問題?

參研教師自由發言:1、提出問題。

2、解決問題:通過互動討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活動延伸:如何讓材料在其他領域發揮他的功用。

主持人:(一日活動行為細則)明確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安全、衞生、可變,具有多種教育價值的遊戲材料;作為老師更應觀察、發現材料多方面的用途,在幼兒的活動中老師們已經發現材料的多用性,那麼,如何讓材料在其他領域發揮他的功用呢?現在請請老師們選一個材料分組討論並進行設計。

分組討論:大、中、小班,各選一個材料商討材料的多功能利用。

各組推薦一箇中心發言人介紹做法,形式不限。

四、小結:還有很多值得大家探討和研究的問題,有待大家在實踐中不斷

挖掘和探討以促進幼兒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最終達到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目的,將是我們不懈的追求。下次討論的議題:表演遊戲中,老師應如何有效的指導。

幼兒園教研活動記錄 篇3

教研活動時間:x年2月25日

教研活動地點:幼兒園教研室

教研活動主持人:李燕

參加對象:全體教師

活動實錄:

主持人:在一日常規中,教師制定的常規就是要確保幼兒安全,發展幼兒的自我意識及自我管理能力。規則的制定原本為了促進幼兒的良好發展,它只是一種手段,並不是最終目的。但幼兒園的常規教育往往存在着為管而管的誤區。我們中班級部就“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一日常規”這一主題進行教研活動。中班全體教師帶着自己的經驗與心得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交流。

王老師:常規是社會的客觀存在,幼兒期是個體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逐步認識、理解和掌握活動中的常規是必要的。常規對幼兒秩序感的建立及保障幼兒園教育活動順利進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常規的培養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是一項長期的延續性工作,教師要注意從多種途徑來對幼兒進行常規方面的培養。今天就請各位老師圍繞主題,結合自己的經驗説説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趙老師:讓孩子形成一種規則意識。首先讓孩子明確自己應該做什麼,一些小細節不能忽略掉了,例如:鍛鍊後要洗手。為保持環境整潔,洗手後的水要儘量甩在水池裏等。其次,教師要督促孩子將每一個環節都進行好,從而逐漸形成一定的規則,如洗手時不玩水,午睡時不和別人説話等,這都需要教師給幼兒一個明確的概念,並且要一如既往的實施下去,讓孩子慢慢形成一種規則意識,久而久之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秦老師:常規的制定要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尊重幼兒的要求。幼兒一日常規的培養,還要注意趣味性,例如:認識小水杯、毛巾的標誌時,如果由教師指定,幼兒就不容易記住,效果就極差。我們要注意從幼兒興趣出發,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喜歡的圖案貼在小水杯、毛巾架上,再經過教師平時檢查、詢問進行強化,幼兒便能在很短的時間裏認識自己的物品,因此常規的制定從興趣出發很重要。

嶽老師:運用榜樣示範法,讓幼兒自覺遵守常規,富淺顯的道理於榜樣事件中,為幼兒提供正確範例,引起幼兒模仿,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為主,生活經驗有限,只有具體生動的形象提供給幼兒才能引起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學習模仿的興趣。要大聲地批評一個人還不如笑着表揚另一個人。

張老師:首先,教師要做個有心人,提高孩子對教師的信任和喜愛,教師要注意抓住幼兒的心理,用愛心去博得幼兒信任,特別是一些“個性幼兒”。其次,樹立榜樣,要給孩子以正面的指導,孩子是最愛模仿教師的,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進入孩子的腦中,教師一些好行為都在無意中被孩子模仿並接受着。因此,我們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只有這樣,幼兒的常規才會嚴謹有序。再次,讓幼兒在愉快的活動中自覺自願的形成良好的常規習慣也很重要。

王老師:規則的制定要着眼於孩子的發展,如何抓好幼兒的一日活動常規,我們的心得是:教師認真制訂一日活動計劃,各個環節的過渡要相當的緊湊,主配班老師之間的配合也要相當默契。在環節過渡時是幼兒比較混亂的時候,教師不能讓幼兒無所事事,除了認真上好每個活動外,必要時還可以同他們一起進行小遊戲。另外,讓幼兒參與規則的制訂也有利於良好常規的培養。如在“貼人”的遊戲中,以前讓幼兒三人一組玩,但總有幼兒輪不到,後來經過幼兒自己討論,乾脆六人一組,這樣決定,效果果然不錯,這樣有更多幼兒參與遊戲的同時也解決了常規問題。

李老師:角色遊戲中的常規也尤為重要。教師要為孩子創設良好的遊戲條件,提供充足的、豐富的、可塑性強而富有吸引力的遊戲氛圍。教師要以好朋友的身份出現在他們眼前,無意中灌輸孩子各種知識的儲備,潛移默化的把規則印入孩子的腦海。教師參與到幼兒的遊戲中,就可以豐富幼兒遊戲的內容和情節。如此輕鬆的引導可以讓孩子既自由又自覺地遵守規則。

王老師:讓幼兒在遊戲活動中逐步形成規則意識。就拿角色遊戲來説吧,教師可以以一種角色的身份參與在幼兒的遊戲中,通過教師與幼兒、角色與角色之間的互動對幼兒的遊戲規則進行指導。另外,可以讓幼兒通過相互間的討論來解決在遊戲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只需充當一個參與者、發問者、傾聽者和解決問題的幫助者。充分體現幼兒的主動性。

程老師:各項規則的制定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教師要明確該用什麼心態來維持班上的常規,當孩子做出違反常規的舉動時,我們要了解是什麼原因讓孩子無法遵守規則,是忘記了?是不懂?還是孩子的生理、心裏還沒有發展出足夠的自制力?有時問題不一定都出現在孩子身上,也許是某一項常規根本不適合該年齡層的孩子,所以常規的制定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徵,讓他們儘可能的瞭解一日生活的安排,如果各個環節過渡緊湊、有序,那麼良好的一日常規的形成也並非難事。

李老師:在愉快的遊戲活動中樹立常規。中班的幼兒,自我意識強,他人意識差,行為表現中處處以自我為主,我們可以引導幼兒在遊戲中認識自我,自我協調,讓他們知道要禮貌待人,從而對事物有一種正確的態度,慢慢形成一種常規意識。

石老師:的確,規則的制定要着眼於孩子的發展。規則的實施要推動孩子的發展。要讓孩子在自由的活動中理解紀律,要讓他們由理解而愉快地接受和遵守集體的規則。

後記:本次教研活動中每位教師就自己遇到的問題或普遍存在的現象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討論的過程中有部分教師的觀點和看法相似,為了便於整理,我們將相同的觀點收集在了一起。另外,交流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具體實例也不一一列舉了。教研教研活動是教師交流的平台,是一次相互學習的機會。教師們在交流與學習中不斷地成長與成熟!

幼兒園教研活動記錄 篇4

研討時間10月23日研討地點多功能廳

參加人員全體教師主持人韓雪峯

研討主題如何充分運用户外遊戲材料,促進幼兒上下肢協調發展

研討目標探索如何利用有效的材料,促進幼兒上下肢動作協調發展。

研討方式問題式研討方式參與式研討方式

研討過程:

一、提出教研主題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們今天研討的主題是:如何充分運用户外遊戲材料,促進幼兒上下肢協調發展。首先請各級部主任介紹一下自己的年級組在促進幼兒上下肢動作協調發展方面是如何運用材料的。

二、各級部主任反思及討論前的質疑

1、小班級部運用遊戲材料情況介紹

韓於香:幼兒上下肢動作協調我們針對投擲區和跳躍區開展的,在投擲區以投擲沙包、流星錘為主,我們發現的問題是幼兒幼兒只會前後移動,只是上肢在動,下肢得不到活動,所以,我們就投放了不同層次的材料:大小不同的報紙球、小動物投擲箱等,以增加孩子下肢的運動量。我想聽一聽大家更好地意見和建議。

2、中班級部運用遊戲材料情況介紹

白瑞芳域,在本區孩子能通過材料與玩具互動達到跳躍動作水平的發展,有單腳跳、雙腳跳等動作技能,由於設置的遊戲活動較多,孩子們的興趣高,有的孩子不願意換區,這些孩子下肢活動運動量大,上肢活動少,怎樣使上下肢活動協調發展呢,這是我們困惑的問題,根據研究主題我們採取添加適量促進上肢活動的玩具,如:增加了一些吊飾(如自制的布偶、沙包沙袋等)讓孩子在跳的過程中增加一些擊打動作。二是增設一些促進上肢發展的活動:如在小青蛙學本領的遊戲中增加了原地套圈的活動,我覺得這是我們初步的嘗試,希望多聽聽大家的意見。

3、大班級部運用遊戲材料情況介紹

李納:我説一下我們的投擲區,我們投放了沙包、流星錘、投籃架、套圈,在活動時,孩子只是前後移動,左右平移,動作單一,幼兒上肢容易疲勞,下肢得不到活動,產生上下肢運動量不均衡現象,針對這種現象我們也是投放了不同層次的材料,還投放了跳繩,還利用籃球編排了球操,讓幼兒上下肢動作也得到充分的鍛鍊。老師們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主持人:剛才聽了三位老師的介紹,共同存在的問題是局部身體運動多,老師很關注孩子的發展,發現問題了,孩子到這個區域時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你怎麼來解決這個問題?

三、參與式討論

主持人:圍繞今天教研的主題,結合下午三位老師的發言,請大家發表各自的見解,以年級組分三小組討論,園長參與討論。

主持人:

三組教師有這樣一些共識:一是充分挖掘玩具材料的教育價值,增強玩具的挑戰性和趣味性,做到巧妙利用。二是為幼兒提供更多自主活動的空間。在使用上引導孩子主動探索,引發孩子去想,去思考如何運用玩具,充分體現教師是幼兒活動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導者的作用。三是將遊戲區域進行綜合運用,可採取交換區域、整合區域、等多種管理方法,為孩子創設更多的遊戲情境,使幼兒上下肢得到協調發展。

研討小結:

《綱要》中提出培養體育活動的興趣是體育活動的重要目標,最終是提高幼兒活動的興趣。《綱要》中也提到要通過環境的利用有效促孩子發展,從這兩點分析,區域遊戲組織是多種多樣的,是滿足不同興趣,不同需要的孩子的。在區域遊戲中如何既滿足興趣又促進孩子的發展,區域體育活動的研究至今要重新審視,思考,是否還要按基本動作要求去分區,我們發現了跳躍區投擲區孩子的問題,如何根據孩子的發展進行分區,再者創設適宜環境,投放適宜玩具材料都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能不能突破傳統做法,不用動作技能的名稱框住我們的思維,建議可否開展勇敢者等區域,有所創新。

幼兒園教研活動記錄 篇5

教研活動時間:x年2月25日

教研活動地點:幼兒園教研室

教研活動主持人:李

參加對象:全體教師

活動實錄:

主持人:在一日常規中,教師制定的常規就是要確保幼兒安全,發展幼兒的自我意識及自我管理能力。規則的制定原本為了促進幼兒的良好發展,它只是一種手段,並不是最終目的。但幼兒園的常規教育往往存在着為管而管的誤區。我們中班級部就“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一日常規”這一主題進行教研活動。中班全體教師帶着自己的經驗與心得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交流。

王老師:常規是社會的客觀存在,幼兒期是個體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逐步認識、理解和掌握活動中的常規是必要的。常規對幼兒秩序感的建立及保障幼兒園教育活動順利進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常規的培養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是一項長期的延續性工作,教師要注意從多種途徑來對幼兒進行常規方面的培養。今天就請各位老師圍繞主題,結合自己的經驗説説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趙老師:讓孩子形成一種規則意識。首先讓孩子明確自己應該做什麼,一些小細節不能忽略掉了,例如:鍛鍊後要洗手。為保持環境整潔,洗手後的水要儘量甩在水池裏等。其次,教師要督促孩子將每一個環節都進行好,從而逐漸形成一定的規則,如洗手時不玩水,午睡時不和別人説話等,這都需要教師給幼兒一個明確的概念,並且要一如既往的實施下去,讓孩子慢慢形成一種規則意識,久而久之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秦老師:常規的制定要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尊重幼兒的要求。幼兒一日常規的培養,還要注意趣味性,例如:認識小水杯、毛巾的標誌時,如果由教師指定,幼兒就不容易記住,效果就極差。我們要注意從幼兒興趣出發,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喜歡的圖案貼在小水杯、毛巾架上,再經過教師平時檢查、詢問進行強化,幼兒便能在很短的時間裏認識自己的物品,因此常規的制定從興趣出發很重要。

嶽老師:運用榜樣示範法,讓幼兒自覺遵守常規,富淺顯的道理於榜樣事件中,為幼兒提供正確範例,引起幼兒模仿,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為主,生活經驗有限,只有具體生動的形象提供給幼兒才能引起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學習模仿的興趣。要大聲地批評一個人還不如笑着表揚另一個人。

張老師:首先,教師要做個有心人,提高孩子對教師的信任和喜愛,教師要注意抓住幼兒的心理,用愛心去博得幼兒信任,特別是一些“個性幼兒”。其次,樹立榜樣,要給孩子以正面的指導,孩子是最愛模仿教師的,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進入孩子的腦中,教師一些好行為都在無意中被孩子模仿並接受着。因此,我們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只有這樣,幼兒的常規才會嚴謹有序。再次,讓幼兒在愉快的活動中自覺自願的形成良好的常規習慣也很重要。

王老師:規則的制定要着眼於孩子的發展,如何抓好幼兒的一日活動常規,我們的心得是:教師認真制訂一日活動計劃,各個環節的過渡要相當的緊湊,主配班老師之間的配合也要相當默契。在環節過渡時是幼兒比較混亂的時候,教師不能讓幼兒無所事事,除了認真上好每個活動外,必要時還可以同他們一起進行小遊戲。另外,讓幼兒參與規則的制訂也有利於良好常規的培養。如在“貼人”的遊戲中,以前讓幼兒三人一組玩,但總有幼兒輪不到,後來經過幼兒自己討論,乾脆六人一組,這樣決定,效果果然不錯,這樣有更多幼兒參與遊戲的同時也解決了常規問題。

李老師:角色遊戲中的常規也尤為重要。教師要為孩子創設良好的遊戲條件,提供充足的、豐富的、可塑性強而富有吸引力的遊戲氛圍。教師要以好朋友的身份出現在他們眼前,無意中灌輸孩子各種知識的儲備,潛移默化的把規則印入孩子的腦海。教師參與到幼兒的遊戲中,就可以豐富幼兒遊戲的內容和情節。如此輕鬆的引導可以讓孩子既自由又自覺地遵守規則。

王老師:讓幼兒在遊戲活動中逐步形成規則意識。就拿角色遊戲來説吧,教師可以以一種角色的身份參與在幼兒的遊戲中,通過教師與幼兒、角色與角色之間的互動對幼兒的遊戲規則進行指導。另外,可以讓幼兒通過相互間的討論來解決在遊戲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只需充當一個參與者、發問者、傾聽者和解決問題的幫助者。充分體現幼兒的主動性。

程老師:各項規則的制定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教師要明確該用什麼心態來維持班上的常規,當孩子做出違反常規的舉動時,我們要了解是什麼原因讓孩子無法遵守規則,是忘記了?是不懂?還是孩子的生理、心裏還沒有發展出足夠的自制力?有時問題不一定都出現在孩子身上,也許是某一項常規根本不適合該年齡層的孩子,所以常規的制定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徵,讓他們儘可能的瞭解一日生活的安排,如果各個環節過渡緊湊、有序,那麼良好的一日常規的形成也並非難事。

李老師:在愉快的遊戲活動中樹立常規。中班的幼兒,自我意識強,他人意識差,行為表現中處處以自我為主,我們可以引導幼兒在遊戲中認識自我,自我協調,讓他們知道要禮貌待人,從而對事物有一種正確的態度,慢慢形成一種常規意識。

石老師:的確,規則的制定要着眼於孩子的發展。規則的實施要推動孩子的發展。要讓孩子在自由的活動中理解紀律,要讓他們由理解而愉快地接受和遵守集體的規則。

後記:本次教研活動中每位教師就自己遇到的問題或普遍存在的現象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討論的過程中有部分教師的觀點和看法相似,為了便於整理,我們將相同的觀點收集在了一起。另外,交流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具體實例也不一一列舉了。教研教研活動是教師交流的平台,是一次相互學習的機會。教師們在交流與學習中不斷地成長與成熟!

幼兒園教研活動記錄 篇6

●教研活動時間:20xx年XX月XX日

●教研活動地點:幼兒園辦公室室

●教研活動主持人:姜治平

●參加對象:小班組全體成員

主持人:

我給大家呈現了一個老師,請你幫幫我?的教育案例,這也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每個老師都遇到的實際問題,為什麼此刻孩子越來越活躍了,而生活獨立潛力卻越來越疲軟了,這天我們就以孩子的生活行為習慣這個話題為例開展互動研討,期望大家能各抒己見,將自我的想法和做法與大家進行交流和溝通。

教師互動研討:

計老師:

首先我覺得,對於小班的孩子,生活行為習慣的培養不是靠一次兩次就能到達教師預期效果的,孩子很容易忘記,例如:讓孩子排隊這個環節,為了讓幼兒養成有序排隊的習慣,我就在一日活動中進行練習,上廁所練習、户外活動練習、吃飯練習,每一次老師都要不斷重複排隊的要求,幼兒才能一個跟着一個排隊。

崔老師:

確實,對小班孩子的生活行為習慣的培養是件難事。有的時候,在我們成人看來是很簡單的一個要求,然而要在孩子身上達成的話,老師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就如剛才計老師提到的幼兒排隊練習,我也在班上訓練了很多次,但是效果總是不明顯,我讓孩子排一條直線,也就是縱向排隊,孩子要麼那裏斷開來了、要麼那裏擠在一齊了、要麼那裏彎曲了、要麼那裏有幾排了,真的是很費時間,很費精力。

主持人:

剛才兩位老師結合了自我工作的實踐,談到了自我的困惑孩子的排隊練習,老師要讓孩子排成一個直線的隊形,我就在想,孩子理解什麼是直線嗎?如果孩子還沒有直線的概念,那麼我們老師是否首先要讓孩子理解直線的概念呢?有了概念的內化,孩子才可能在行動上得以體現。

孫老師:

這倒是個問題的關鍵所在,孩子還沒有直線和曲線的概念之分,所以往往在排隊的時候,排不整齊。

主持人:

對於小班的孩子,他們離開家庭,來到幼兒園,要適應羣眾生活,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剛才張老師講到了利用孩子的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練習,這是一個不錯的策略,雖然排隊這是個簡單的規則,但是,我們也是要讓孩子在有興趣的情感氛圍下自然理解規則意識,讓孩子主動獲得,而不是教師的灌輸。老師們還有其它的策略嗎?

樸老師:

我覺得,孩子來到幼兒園,首先必須要讓孩子有規則意識:這是孩子適應羣眾生活,開始有序活動的第一步,記得以前我總覺得孩子剛上幼兒園還小,情緒還不穩定,所以不大在意孩子行為習慣的習得,也覺得只要孩子不哭不鬧,慢慢來吧,不着急的,但之後我覺得自我的這種想法不可齲因為我發現,在我組織孩子羣眾活動時,總有孩子進進出出的,一會兒要小便,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我抱,這個時候,我就發現,問題的嚴重性了,班級常規有問題了。這是我工作第一年的感受,所以工作第二年開始,我就在班級常規方面做了很大的實踐,比如我要讓孩子養成舉手的習慣,那我就有時候一個星期就抓孩子的舉手問題,一個星期不行,那就兩個星期,堅持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效果還是蠻好的。

張老師:

剛才樸老師説的方法我感覺也很有一番道理,班級常規必須要抓好,不抓好,老師的活動多半是很無效的,有了一些不要聽的孩子,或者是有的孩子課堂常規不好,會影響其他孩子的傾聽,我覺得教師在培養孩子課堂常規時,採用恰當的引導方式是很重要的,我一般以正面引導為主,我以班上上課認真的孩子為榜樣,挖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比如有的孩子上課眼睛亮亮的,就引導其他孩子效仿;比如有的孩子坐得穩穩的,我會及時表揚他;比如有的孩子上課舉手用心,我也會引發其他孩子給予響亮的掌聲,孩子是喜歡聽好話的,也很想被老師表揚,所以這些方法還是滿可行的。

幼兒園教研活動記錄 篇7

時間:

x年1 月 8日

第19 周

星期二

地點:大班組

召集人:施淑懌

缺席教師及原因:無

活動內容:

研討大班第一學期質量調研情況

活動目的:商量大班階段組幼兒質量調研的各項內容和要求

活動記錄:

組長:本學期即將接近尾聲,為了解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情況,我們在下週對全部幼兒進行質量調研。

質量調研分十項內容,分兩個層次,具體要求如下:

1、兒歌:

第一層(3星):能獨立完整、大聲、表情自然地念兒歌。

第二層(2星):在老師的提醒下,能念兒歌

2、歌表演:

第一層(3星):能獨立完整、大方地演唱歌曲並表演。

第二層(2星):在老師的引導下大方地演唱歌曲並表演。

3、故事:

第一層(3星):能連貫地複述故事的內容,口齒清楚,表情自然。

第二層(2星):在老師的提醒下複述故事的主要內容。

4、節奏:

第一層(3星):能正確學拍節奏。

第二層(2星):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初步學拍節奏。

5、英語:

第一層(3星):老師説的英語單詞,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第二層(2星):在老師的引導下學做相應的動作。

6、數學:

第一層(3星):能正確地進行6以內的看圖列式並計算。

第二層(2星):能正確地進行6以內的看圖列式並計算。

7、繪畫:

第一層(3星):能繪畫出鍛鍊身體的各種姿態併合理安排好畫面。

第二層(2星):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繪畫出鍛鍊身體的姿態。

8、泥工:

第一層(3星):能動作協調捏出兩種不同的作品呈現。

第二層(2星):願意玩泥工,有作品呈現。

9、紙工:

第一層(3星):能折剪出三種不同的物體和圖案。

第二層(2星):能完成所指定的作品。

10、閲讀認字:

第一層(3星):能熟練地閲讀規定的內容(15以上)。

第二層(2星):有部分字不認識。

11、益智拼圖

第一層(3星):能大膽想象拼圖三種以上,並能記錄表達。

第二層(2星):能大膽想象拼圖兩種以上,並能記錄表達。

活動反思:

通過積極討論,有效的制定了大班階段組幼兒質量調研的各項內容和測試要求。從大班第一學期質量調研情況彙總中可以看出,各班能結合園本課程,特色課程發展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在平時的閲讀識字方面比較重視,幼兒都能熟練地認讀字。幼兒在兒歌、折剪紙等方面,比起中班的時候有了很大的進步,特別是朗誦兒歌時,孩子們能大膽、清楚,表情自然的朗誦。英語方面各班能充分利用下午的遊戲時間,對幼兒進行相關的教育,收效不錯,希望能在大班下階段繼續保持。繪畫方面也有很大的進步,在內容的充實、畫面的佈局、顏色的均勻等方面都不錯,只是創意不夠。幼兒對看圖列式、節奏方面掌握較好。在故事複述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幼兒的語氣不夠表情缺乏等,在以後還需進一步加強。在泥工方面,幼兒掌握的技能不夠紮實,想象力缺乏,作品比較粗糙。在拼圖記錄中存在問題:幼兒的想象了不夠,記錄方法單一,開拓性不夠,甚至有濱海分部的幼兒不會記錄的方法,需要在下學期加強培養、發展。

標籤: 教研 幼兒園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gzheng/xiezuo/j7vwr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