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行政公文 >通報 >

精選水土保持通報範文

精選水土保持通報範文

混合侵蝕係指在水流衝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的一種特殊侵蝕類型,它的表現形式是泥石流(debris flow)。

精選水土保持通報範文

一、 泥石流的形成

泥石流的形成與地質、地形、氣候、水文、植被等條件關係極為密切。形成泥石流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一) 要有充足的固體碎屑物質

固體碎屑物質是泥石流發育的基礎之一,通常決定於地質構造、巖性、地震、新構造運動和不良的物理地質現象。

在地質構造複雜、斷裂發育、新構造運動強烈和地震裂度高的地區,巖體破裂嚴重,穩定性差,極易風化、剝蝕,為泥石流提供固體物質。在泥巖、頁巖、粉沙巖分佈區,容易分散和滑動;巖漿巖等堅硬巖體分佈區,會風化成巨礫,成為稀性泥石流的物質來源。在新構造運動活動和地震強烈區,不僅破壞山岸完整性、穩定性,形成碎屑物質,還有激發泥石流的作用。此外,建設中的棄土、廢渣,森林植被破壞,山坡裸露,形成強烈水土流失,也會提供大量固體碎屑物質。

(二) 要有充足的水源

降雨、冰雪融化、地下水、湖庫潰決等都可形成泥石流,最多的是降雨發生泥石流。 我國東部處於季風氣候區,降水量大而集中,一般中雨、大雨、暴雨和大暴雨均可激發泥石流產生,尤其1小時雨強在30mm以上和10分鐘雨強在10mm以上的短歷時暴雨。

冰雪融化有時導致冰湖潰決,或其他原因造成水庫潰壩,都會誘發泥石流。在石灰巖發育地區,地表水轉化為地下水,不利於泥石流的形成。

(三) 地形條件

典型的泥石流溝,從上游到下游劃分為三個區,即侵蝕區、過渡區、堆積區。

侵蝕形成區為以漏斗和勺狀地形,易集中徑流。過渡區為泥石流運動通過區,需陡直多跌水的地形,以便不斷補充能量和物質。堆積區為泥石流固體碎屑停積地,一般平緩開闊。陡峻地形制約它的形成和運動,影響泥石流的規模和特性。通常決定於溝牀比降、溝坡坡度和坡向、集水面積和溝谷形態等。研究表明,泥石流溝牀比降多在50‰-300‰,尤其是100‰

-300‰。在平緩溝牀中不易發生泥石流。流域溝坡影響泥石流的規模和物質補給。統計表明在10°以上即可發生泥石流,尤以30°-70°為甚。這是坡面不穩、相對補給增多的緣故。鑑於暴雨的區域性特點,0.5-10.0km2的集水區是泥石流的多發區,泥石流溝的流域形態以漏斗狀和勺狀最發育,它的形成區、通過區和堆積區三段明顯。在我國受太平洋季風影響的東坡、南坡高山區能攔截大量降水形成泥石流,相反坡向較差。

二、泥石流發生的特點

(一)突發性和災變性

泥石流暴發突然,歷時短暫,一場泥石流過程一般僅幾分鐘到幾十分鐘。這樣給山地環境帶來災變,包括強烈侵蝕和淤積,強大的搬運能力和嚴重的堵塞,以及與滑坡等活動相促進造成的災變性和毀滅性。如1986年9月22-25日雲南南澗縣城周圍9條泥石流溝暴發泥石流,城鎮街道淤沙1m多,人民生活環境改變。

(二)波動性和週期性

我國泥石流活動時期時強時弱,具有波浪式變化特點,可劃分活動期和平靜期。如怒江自1949年以來,有明顯三個活動期,分別是1949-1951年、1961-1966年、1969-1987年。它的活動週期取決於激發雨量和鬆散物的補給速度。週期長的數十年至數百年暴發一次。如雲南東川黑山溝、猛先河重現期為30-50年,四川雅安陸王溝、幹溪溝為22017年。

(四) 羣發性和強烈性

由於降雨的區域性和坡體的穩定性,使泥石流發生常具“連鎖反應”。1986年祥雲鹿鳴山出現“九十九條破菁”同時出現泥石流。據成都所東川站實測,一次泥石流侵蝕模數可達20-30萬t/km2,最大達50萬t/km2,平均侵蝕深10m。

此外,我國泥石流還有夜發性特點。據統計,雲南80%泥石流集中在夏秋季節的傍晚或夜間,西藏也是如此,這顯然與陣性降雨和冰雪融化有關。。

三、影響泥石流發育的因素

(一)地質構造與巖性

我國地質構造複雜,尤其上新世以來多次的整體抬升與沉降,不僅造成3000-4000m的巨大高差,而且形成巨大的褶皺帶和斷裂構造,並使巖性變質,結構破壞,產生了角礫巖、糜稜巖、碎裂巖等易風化又處於不穩定的巖石。在諸如安寧河斷裂、白龍江斷裂、金沙江等斷裂帶泥石流數量多、規模大、活動強、成災重。

巖性決定着巖體遭受破壞的難易程度、方式以及泥石流性質。一般軟弱的頁巖、泥巖、粉砂巖、粘土巖及片巖、千枚巖地區,易風化成細粒碎屑,形成粘性泥石流;而堅硬的巖漿巖經温差和寒凍風化,以及冰雪擠壓等形成裂隙和巨大塊石,而發育成稀性泥石流;石灰巖的機械風化,加上淋溶的殘積紅土有利於泥石流形成,如九寨溝。相反,在淋溶作用強烈的南方喀斯特地區,泥石流難以形成。

(二)地震及新構造運動

地震破壞巖體的完整性並使巖體喪失穩定性,因之,地震帶是泥石流活動帶,如喜馬拉雅山區察隅縣1950年發生的8.5級地震,破壞的巖體充填山谷,累累引起泥石流。波密縣石鄉溝大規模的冰崩巖崩,導致1953年特大冰川泥石流。可見,地震是泥石流形成的重要動力和物質基礎。凡ⅶ級以上烈度區,常是泥石流多發區。

新構造運動強烈上升,引起水流、冰川等的迅速下切,造成極大的地形高差和陡峻的坡面與溝谷,致使崩塌、滑坡產生倒石堆、流沙、滾石頻頻出現,形成大量的固體碎屑,這些固體碎屑是生成發育泥石流的條件。

(三)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助長了泥石流活動

如毀林開荒,興修水利,陡坡墾種,開礦堆放廢渣等造成的泥石流年年發生。這類活動範圍一般較小,規模較小,但災害嚴重。若與巖體自然破壞相疊加,災害規模和損失十分驚人。如四川冕寧縣瀘沽鹽井溝,因棄渣激發泥石流,年年發生,已造成百餘人喪生,還威脅成昆鐵路安全,雖投資500餘萬元進行治理,但仍未有效控制泥石流的發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gzheng/tongbao/mr3pq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