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疫情的個人感悟與心得體會(通用5篇)

疫情的個人感悟與心得體會(通用5篇)

疫情的個人感悟與心得體會 篇1

當下疫情嚴峻,有無數白衣天使奔赴一線,他們肩上扛的是一份責任,一份擔當,與全民一起打響這場戰疫。疫情當前,有太多感動,更是讓我們看到了無數令人敬佩的英雄。已是耄耋之年的鐘南山,義無反顧的奔向武漢,他沒有選擇安心待在家,接到通知後立即前往疫區。

疫情的個人感悟與心得體會(通用5篇)

在17年前,那時他年近七旬,非典從出現到完全消失,他始終堅守在抗擊一線,不顧極大的風險進行救治,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是抗擊非典的功臣,在這場病毒完全消失,一切恢復尋常時,他收穫了許多榮譽,但他卻選擇了不張揚,重歸於寧靜。之後,他依然致力於醫學,深藏功與名。17年後新型冠狀病毒肆虐襲來,他毅然選擇奔赴武漢,災難來臨,英雄出征。鍾南山勸告人們待在家,帶好口罩,而自己卻不顧個人安危堅決投入到投疫工作中去。他的臉上有許多皺紋,頭髮也已花白,但在關鍵時刻,他毅然決然,沒有退縮。他的英雄氣概與濟世情懷,讓許多人為之動容,淚目。

您夜以繼日的工作,與其他醫護人員共同奮鬥。您身上的白色防護服就是戰袍。您永遠是那麼有擔當,將自己的智慧,學問全都奉獻給了醫學。這是您的一生所熱愛,所追求,為祖國,為人民揮灑自己的熱血。

其實中國有許多像鍾南山院士的人,他們同樣也在一線奮戰,用自己的身軀保護着千家萬户。他們是逆行者,也是無畏的英雄,更是中國之脊樑。他們也有家,但國難當頭,他們將自身利益放下,撐起了萬家安康。

願鍾南山院士能夠壽比南山,也願春天早日到來。

疫情的個人感悟與心得體會 篇2

20__年我們過着一個不一樣的春節。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成了20__年飛出來的一隻“黑天鵝”。這隻“黑天鵝”的出現讓全國人民亂了陣腳。

往日擁擠的城市一下子變得寧靜下來,而我們的農村也不例外,在村幹部的'帶領下做好一切防護措施,封村隔離,人人戴口罩,不串門,不聚集,因為這場戰“疫”,我們共同的敵人就是新型冠狀病毒。

我作為一個少先隊員,也要當起自己的責任。我也當了一次村口防疫站的志願者,帶着口罩給進出村的長輩們做登記,一天進出村子的人們屈指可數。我每天勤洗手,儘量不出村。因為生活在農村,所以我們一家每天早上可以戴着口罩去山路上跑步,鍛鍊身體,強健體魄,才不會讓病毒有可趁之機。回來就看看書,寫寫作業,雖然開學延遲了,我們停課了,但是不能停下學習的腳步!晴天,爸爸媽媽帶着我去後山上爬山、挖野菜;雨天,我跟他們一起在家包餃子,做各種好吃的。每天過得很充實。

雖然今年的春節跟往年不一樣,但平時忙的不可開交的爸爸媽媽陪伴我的時間變長了,家裏也變得格外温馨。也讓我們看見全國人民都團結在一起,眾志成城,共同戰“疫”。我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中國人民一定會戰勝病毒的。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疫情的個人感悟與心得體會 篇3

20__年的春節,註定到來的讓人永生難忘。窗外馬路上像往年一樣掛着紅燈籠,沒有了橙黃的車燈的照耀,顯得有一絲寂寥。風吹過,蕩了幾蕩,又重歸於平靜。萬家燈火仍然輝煌,人們卻在仰望着月亮,幻想着本應紅紅火火的團圓。

20__年的十二月份,“武漢”,“SARS”,這樣的字眼突然開始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裏。起初我並沒有留心於這幾條新聞,但情勢像雪地裏越滾越大的雪球,一日一日愈發地嚴峻起來。漫天飛舞的不是鞭炮的碎紅紙片,而是來自各地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報道。本應熱鬧的大街小巷變得冷清,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家醫院的忙碌。我和家裏的老人被“禁足”在家中,買菜的任務也交給了爸爸媽媽。一打開電視,沸沸揚揚的是急劇上漲的感染人數,疫情地圖的顏色不斷變化着,從鮮紅到暗紅,到黑紫,再到深不見底的黑。

在我們還不瞭解新冠的時候,一批又一批的醫護人員就踏上了這條黑暗而鋪滿荊棘的路。説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了救死扶傷的使命,一點也不為過。他們不知道病毒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傳播,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研發出疫苗,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擊退病毒,但他們還是義無反顧地去了,沒有一絲怨言地去了。我瀏覽新聞,能看到的是毅然剪去長髮的護士姐姐,是一片黑白寂寥中紅得刺眼的請戰書,是他們穿着寫着自己名字的防護服疲憊卻堅毅的背影,是他們成功救助一個病人之後不圖回報,温暖如花的笑靨。

我突然對醫生這個職業有了更深的認識,救死扶傷這四個字,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擔得起的。他們放下家人,放下舒適的環境,放下自己,轉而去擁抱一個個素未相識的患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了李,他們,才是我們應該敬佩與歌頌的人。

我曾看到過兩位護士,送痊癒的人出院時,在醫院門口牽着手跳着“雙小天鵝”,她們樂觀的微笑,不僅給了患者們極大的鼓勵,讓我也對戰勝病毒有了極大的信心。有這麼一羣柔軟而堅定的人積極地奮戰着,後方相比起來舒適的多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對我們的國家不自信呢?而今越來越多捷報的傳來,更讓我肯定了這個事實。我們有無數的像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那樣奮鬥在一線,經驗豐富的科研與醫護人員,有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決心,明朗的前景,一踮腳就能看見。

人們願意開車穿行於隧道中,是因為一直往前走,就一定能看見光。春天已經來了,我們的光也就在前方。

疫情的個人感悟與心得體會 篇4

組織課至今,雖然在課堂上學到了一些基本的組織學知識,也通過課堂的實踐活動掌握瞭解了一些實踐技能。但是在這次採訪作業中,還是碰到了許多實際問題。

首先,我們在計劃方面有所不足。最初的忙於各自的工作、忙於期會考試,發現時間有所不足。雖然前期有所計劃聯繫及採訪,但是龐大的工作量還是讓大家應接不暇。好在大家在工作中分工明確,儘量發揮了各自的長處。雖然忙亂,但還是進行的井井有條。

這一點讓人很欣慰,通過這次採訪,我們不僅瞭解了很多關於管理的知識,而且在培養自己管理能力方面也十分有效。通過這幾周的忙碌,讓我對如何使時間有效的分配利用有了很深刻的反思。過去喊忙但是並不感覺有實際的忙碌感,如今,雖然很忙,但是卻感到十分充實,時間分配的效率也大有提升。在人際交往方面也很有幫助。如何同被訪者交流,如何表詞達意,還有同組員之間的交流溝通都有很多的學問。在這個採訪過程中,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也更明確了方向。

採訪的過程是一個很值得思考與回味的過程。從初次的採訪的拘謹到最後採訪的自然,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改變的過程。

同不同的採訪者的交流過程中,真的學到了很多,受訪者的人格魅力也深深感染了我。如何做一個管理者,從他們的言語舉止中,我感到,個人魅力至關重要。同時組織這門學問雖然需要理論的支撐,但是實際操作中還是有許多難以預料到的困難。人力資源和人際關係可以説是至關重要的。如何把握好這兩個問題也許就是一輩子的學問。在對於大學生的問題上,他們也很有看法。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大學的學習,如何培養能力,都給了我們很多指導。真是受益匪淺!

在總結制作方面,這算是我比較擅長的地方,所以我還是很有信心與把握的做好這方面地工作。

通過這次採訪作業,在學習組織行為的過程同時,更是讓我瞭解了很多人生的道理。感覺累但很值!

11月17日我們小組一行四人清早在宿舍樓下集合開始了我們組織行為學的採訪工作。此次採訪行程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同濟大學南校區創業園,另一個則是同濟大學校園內及周邊的一些商家。這次採訪工作我主要負責的是採訪內容的記錄工作。在八個採訪對象交流過後用簡短精闢的語言來歸納總結無疑是十分有難度的,但通過與這些不同層次不同地域的人交流過後卻是豁然開朗,就像是一堂生動的創業培訓課程,從中你會了解許多創業背後的艱辛和不為人知的抱負和理想,也發現自己目前仍是一無是處,可能真的要開始設想自己的未來了,希望有朝一日無論創業還是就業,都能發揮所長,有自己的立足之處。人生能有幾回搏,不能留有遺憾。

採訪之後,我受益匪淺。關於創業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創業的老闆們都非常年輕,但並不意味着一大學畢業就自主創業了。當問到創業的時間時,他們幾乎都是一致認為不可以一畢業就創業。都提議我們在畢業後先找一份工作,積累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在自己對創業的方案有了一定的認識時,才可以創業。還有創業的時候剛開始都是很艱難的,要堅持才會有所改善。資金固然重要,但技術和創意等等其他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起創業的大多是自己的好友跟師弟師妹。公司工作氛圍輕鬆融洽,規模較小。當公司想進一步發展時,人際關係跟確立絕對領導可能會制約公司的發展。我們的社會經驗較少,應當再踏入工作後,再創業。

在這次的採訪活動中,我們受益匪淺。我們接觸到了各種行業的創業人士,他們的企業有科技類、化工類、餐飲類、服務類等等。

在與他們的溝通中,我們瞭解了他們的創業原因,目的、心理、渠道,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他們自己的經驗與感受。這些東西都是在書本中學習體會不到的,這讓我們對我們今後的發展方向和就業、創業心理有個進一步的更透徹的認識。

疫情的個人感悟與心得體會 篇5

讀過了洋洋大觀的《紅樓夢》,在其眾多的詩詞中,基本上是即讀即忘,唯有一首並不很起眼的小詩卻被我牢牢地記住了。詩曰:“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清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這是一首詠中秋佳節的詩。説它是詩,我卻更願意將它當作一則富有詩意的謎語,或者説就是一首“謎語詩”。這首詩並沒有直接寫月,而是從側面予以烘托,使得每一句詩都可以覓得“月”的影子。“時逢三五便團圓”寫出了月圓的確切時間;“滿把清光護玉欄”寫出了月色的皎潔迷人;“天上一輪才捧出”則是專指八月中秋之月,因為在一年當中只有中秋的月亮最圓最亮;“人間萬姓仰頭看”寫的是中秋之夜人們賞月的情景。

傳説中秋節的夜晚,天上會有月華出現,那是一種十分好看的景象,並且只有在中秋節的夜晚才會出現,看到的人就會一年好運到頭。

“月華”到底是如何的美麗呢?我沒有見過,或者説是沒有完全欣賞過。

小時候,每到中秋節,鄉下人都會早早吃罷晚飯,聚在院子的大曬場上。這時的曬場簡直有如一個大雜合院,擺滿了凳子、涼牀、草蓆,還有人從家中搬出了桌子、茶几。凳子、涼牀、草蓆上或躺或坐滿了人,桌子和茶几上則擺滿了瓜子、花生、西瓜和月餅,還有自家釀的燒酒和小孩子裝了螢火蟲的玻璃瓶子。

中秋夜晚十二點鐘以前的節目,主要是大人們談古聊天,小孩子們的打鬧玩迷藏捉螢火蟲,當然他們還要搖蒲扇吃東西。十二點以後則是睡覺賞月數星星。就是在每年的中秋夜,我知道了嫦娥奔月、牛郎織女,吳剛伐桂,銀河鵲橋,天狗吃月,還有孫悟空大鬧天庭、聊齋志異,等等神話傳説和奇異可怕的怪鬼故事。當然我還知道了中秋夜,天上將有好看的月華出現的祕密。

中秋月華是很神祕的。中秋當晚不能説它,連提及都不能,一旦犯忌,月華就不會出現,即使出現了也會立馬消失。所以中秋夜晚,每當小孩子們耐不住好奇和熱盼的心剛要作聲詢問大人們時,都會遭到一大幫人的“噓”聲——他們將紛紛伸出右手,屈下四指,唯留一根微微彎曲的食指,在嘴脣邊來回地晃,嘴裏發出一聲長長的“噓”聲,予以制止。現在想來,其實那一片“噓”聲很美妙,那其中包含了我們對生活多少的美好向往和企盼呀。

現在每到夜晚,家家都是閉門看電視,農村人也難得有曬場集會的樂趣了。即使是中秋佳節,也是再難以聽到村人們昔日那般的“噓”聲大合唱了。每每想到此種憾事,心中油然生出一種唏噓之情……

到底有不有所謂的月華呢?又到底能否在中秋賞月之夜提及月華呢?現在想來,這其中很有包含着一個善良而美麗的謊言的可能。也許天上根本就沒有月華一景,只是前人們在苦難之中,將對生活的美好向往用比天上七彩長虹還要美麗的色彩進行編織,於是便有了月華多彩、朦朧、神祕的想象之象,為了不打破這種虛擬的美麗,人們便自覺地將它當作一個共同的祕密三緘其口,不願也不敢去揭穿。我想不唯我沒有見過月華,恐怕我的大人們,更有數千數萬年前的先人們也是沒有見過吧。

沒有見過,才能始終在心中存留一份企盼。記得小時候,我守候到半夜,還是有幾次真的看到皎潔的圓月周圍,套上了一圈圈朦朧得若有若無的色彩。儘管我們早就知道不能提及“月華”二字,但還是有人忍不住帶着雀躍地喊出來。果然靈驗異常,慢慢地原來的朦朧消失,真切漸漸顯現。不過消失的是原有的月華幻影,顯現的是圓月的皎潔,一場虛驚的美麗加美好而已。於是所有的人一下便找到了不見月華的原因,紛紛責怪起不守規矩的壞事者:“唉!月華讓你喊沒了!”

沒了!沒了月華,沒了我的少年、青年時代!也沒了昔年那份中秋夜晚賞月的樂趣!那聲悦耳的“噓”也變成了一聲長長的歎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xv8vn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