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思想宣傳講話稿 >

黨員抗擊疫情個人心得體會_抗擊疫情心得體會(精選3篇)

黨員抗擊疫情個人心得體會_抗擊疫情心得體會(精選3篇)

黨員抗擊疫情個人心得體會_抗擊疫情心得體會 篇1

每天,在某某區幸福廣場小區,有一位老黨員幹部退休不褪色,堅守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初心和使命捍衞人民羣眾的健康。這位老黨員幹部叫某某,退休前是某某省淮安市某某區司法戰線的一名幹部,疫情發生以來,深深地牽動着每一位國人的心,大年七年級,正是萬家團圓的日子,某某給高良澗街道洪渠社區黨委書記楊永華打了個電話,主動請纓,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在詳細詢問了基本情況後,楊永華批准了他的請求,將其分配到幸福廣場小區做一名志願者,負責通行證填寫發放、人員車輛檢查和小區安全巡邏等志願服務工作。

黨員抗擊疫情個人心得體會_抗擊疫情心得體會(精選3篇)

幸福廣場小區地處某某最繁華地段,人員流動量大,某某與其他年輕同志一樣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每天早7點晚10點堅守在“疫情防控點”,對進出入小區內每一個車輛和人員都進行最嚴格檢查、登記和測量體温。他的一舉一動,默默地影響着身邊每個人,在他的感染下,小區居民紛紛轉變觀念,不再出門和聚羣聊天。同時也吸引和帶動了更多的人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用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某某説:“我是一名黨員,雖然退休了,但是在關鍵時刻,我會盡綿薄之力,堅守在崗,和大家一起將疫情防控進行到底。待到疫退花開之時,我要縱情歌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黨員抗擊疫情個人心得體會_抗擊疫情心得體會 篇2

近年來,河北河間市景和鎮探索推行“黨總支+”田園黨建模式,通過“4321”機制,將非公企業、農村兩個領域黨建工作有機結合、融為一體,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黨總支+”田園黨建模式,即在田園黨建示範區設立4個黨總支,隸屬於鎮黨委,下轄黨支部34個,共有黨員830名。自20xx年啟動建設以來,共吸納帶動周邊3100户農民致富,每户農民年均收入3.5萬元。

“4”即整合四方資源。整合土地資源,成立土地流轉服務中心,規範土地流轉程序,強化雙方管理;整合項目資源,整合3個農場體驗農業、文化創意、旅遊開發等項目,整體佈局、突出特色、錯位發展,極大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整合組織資源,引導農民創辦專合組織,積極幫助流轉土地、維護穩定,目前已創辦70家新型農民專合組織;整合信息資源,幫助農場建設農業物聯網大數據平台,通過園區官網、微信公眾號、淘寶等平台,宣傳銷售農產品。

“3”即開展“三培養”活動。注重將黨員培養成家庭農場主、將家庭農場主培養成黨員、將黨員家庭農場主培養成村幹部,在村“兩委”換屆選舉中優先推薦及任用。建立鄉土人才庫,為黨建示範區創建提供人才支撐。目前,已將8名黨員培養成家庭農場主,5名家庭農場主發展成黨員,21名黨員家庭農場主培養成村幹部。

“2”即發揮兩大優勢。一方面,發揮企業資金優勢。整個園區累計投資11.2億元,形成了集休閒旅遊、農產品採摘、農業體驗於一體的休閒觀光旅遊生態園,20xx年產值已超過35億元。3個農場先後投入資金20xx多萬元,分別建立黨羣活動服務中心,為黨員和羣眾提供高標準活動陣地。另一方面,發揮鎮村幹部羣眾工作優勢。在廣大黨員中開展“人人爭先進、事事要一流、項項奪冠軍、處處有亮點”爭先創優競賽活動;推行“六個一線”工作法,堅持工作力量向一線傾斜、問題在一線解決、感情在一線融合、幹部在一線檢驗、形象在一線樹立、政績在一線創造;實行“四定”制度,定人、定崗、定責、定時限,詳細分解任務,狠抓工作落實。

“1”即實現一個目標,農場和周邊村莊協調和諧發展。一年來,景和田園景區累計接待遊客130萬人次,綜合收入近10億元。

黨員抗擊疫情個人心得體會_抗擊疫情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以來,XX縣圍繞助力脱貧攻堅、促進鄉村振興、強化基層治理、優化社會服務等重點工作和中心任務,積極探索推動全域黨建融合發展,相繼培樹各領域黨建融合示範點18個,有效將全區34個村、18個社區、150個機關部門及下屬單位、98家區內外企業及30個高校科研機構和社會組織黨組織鏈接在一起,探索創新了六大融合發展路徑,破解一系列基層發展難題,初步形成了黨建全方位引領的大黨建工作格局。

“地企共建型”融合發展模式。以“地企自願”為前提,充分尊重地方、企業自主權,根據地企雙方實際和發展需要,確定共建形式內容,探索地企融合發展的新路子。比如,XX鎮黨委藉助健康產業園區落户本鎮有利契機,圍繞強化黨的領導、優化企業發展環境、促進強村富民目標,與轄區5個村、10個區直部門、10家園區企業黨組織,成立了地園共建聯合黨委,架起了各村產業鏈接市場橋樑。依託雙向互促機制,累計調處徵地2700餘畝、解決企業建設、供暖、用工需求58項;同時,XX村通過為園區提供熱力轉換和物業服務,集體增收120萬元。比如,農業有限公司與駐地XX村及農發行、種籽管理站及周邊種植合作社等26個單位成立了聯合黨委,通過村企共建,與建昌營村黨委共同成立赤峯和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流轉村級土地2700餘畝,滿足了企業用地需求;銀企共建,內蒙農發行以貸款形式為企業解決資金5700萬元;校企共建,內農大農學院黨委派員進行技術指導,共同成立技術服務中心、實訓基地和現代農業星創天地,年開展培訓1600多場。行企共建,與北京豐台區種子管理站黨支部籌備召開了第26屆北方種子博覽大會。社企共建,與20多家農業合作社開展產品、技術、信息服務合作,構建“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户”產業服務體系,帶動了30餘萬户增收。

“組團興業型”融合發展模式。聚焦轄區各村原有產業佈局分散、規模較小、技術水平差、銷售渠道窄等現狀,整合各村產業資源,與農牧業部門和現代農業企業及合作社聯建,以黨建鏈驅動產業鏈,推動經營鏈,促動增收鏈。比如,XX鎮內部整合了7個村的葡萄、肉羊、生豬等種養殖產業,與農牧業局、農電局等16個部門單位和12家企業及合作社成立了聯合黨委,整合優化了資源配置,累計為企業解決土地、水利、環保等發展難題15個,整合各類項目資金9000餘萬元;同時,依託產業發展和企業拉動,使157户貧困户515人穩定脱貧,全鎮各村集體收入都達到10萬元以上。比如,XX鄉立足豐富的生態資源和遼古塔、靜安寺等歷史宗教文化,依託原有回族風味品嚐、綠色採摘、山地賽道、跑馬場等休閒項目,以黨建基礎較好的大營子村黨支部為引領“核”,與地域相鄰的3個村,文體旅遊等5個部門,7家現代農業及特色餐飲企業聯建,共同制定了全鄉旅遊發展規劃,明確了具體對接項目,其中XX村與農業公司租賃入股精品採摘園、XX村運營集體保鮮庫、XX村發包集體果園,集體收入分別增至22萬元、16萬元、8萬元;帶動53户羣眾從事特色養殖、生態種植,17户羣眾興辦農家院,從事土特產經營;358人依託集體產業分紅,實現脱貧。

“強村帶動型”融合發展模式。結合強村富村產業規模較大、產業體系完善、輻射能力較強的特點,鼓勵地緣相鄰、產業相近的村組織聯建,通過大村帶小村、強村帶弱村、富村帶窮村,攜手推動區域經濟融合發展。比如,XX村擁有建築、建材、包裝、物業等多家企業,集體年收入900多萬元。為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與駐地龍頭企業共同成立了和興農業科技公司,藉助農業育苗技術、市場優勢,與臨近的4個村聯建,獲取了土地資源,規劃建設了總面積11.3平方公里、年產苗木10億株的種苗特色小鎮項目,同步幫帶建設現代蔬菜棚區和七彩田園項目,帶動兩村分別增收30萬元、80萬元。比如,XX鎮現代設施農業園區聯合黨委,以產業強村房身村為引領“核”,幫帶地域相鄰但發展落後的五家村聯動發展產業,在鞏固房身村原有5000畝棚區規模基礎上,規劃了地跨兩村7400畝的產業園區,連片流轉五家村低產田370畝,儲備1500畝,幫帶XX村集體增收17萬元。

“街道引領型”融合發展模式。為充分發揮街道黨工委統籌協調,聯結四方的作用,以打造精品社區為目標,以強化基層治理和服務羣眾為重點,統籌解決社區人力不足、資源分散、活動單一、服務效果不好問題。比如,XX街道黨工委以打造“一社一品”精品社區為目標,與所屬6個社區、45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及4個社會組織成立了街道聯合黨委,按照地域相連、職能相近、需求互補原則,將成員單位分配到6個社區,分別成立聯合黨總支,分類創建人文黨建、綠色環保、陽光服務、平安健康、文明互助、服務友愛6個融合黨建品牌。依託“活動聯搞、黨員聯育、問題聯解”活動機制,累計開展共享課堂、共享黨日、走訪慰問等各類主題活動46次,培訓黨員羣眾1400餘人次,解決老舊小區供暖、外牆保温、物業服務,棚户區改造等焦點難題24件。

“社區示範型”融合發展模式。本着“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融合發展”原則,以黨建基礎好、資源相對多、人口密度大的城鎮中心社區支部為引領“核”,與駐地機關、企業、社會組織三方聯建,促動社會多元主體發揮作用,彌補基層服務治理短板。比如,XX社區聯合黨委以提升社區治理水平,提高為民服務能力為目標,與30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共同成立聯合黨委,下設教育文化、扶貧助殘、綜治維穩、志願服務4個服務鏈條,重新組建了30支黨員志願服務隊。依託“三星”競賽“四微”陣地載體活動,將36名優秀黨員,30名中國小教師居民編入黨建服務鏈條,開展書記講黨課、黨員3分鐘演講、微心願徵集、網絡大講堂活動118次,解決居民微心願37件;創新開展網絡精準扶貧助殘,打造智慧老人,四點半課堂等公益活動9次,辦好事實事30件。

“社會服務型”融合發展模式。為架起資源項目和社會需求對接橋樑,強化非公和社會組織服務社會的履責意識,解決機關服務行政化、羣團服務機關化、社會服務零散化等問題,聯合黨委依託企業糧食收購、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條,與自治區建檔立卡貧困村簽訂了高價收購玉米、低價出售化肥幫扶協議,帶動户均增收500餘元。社會組織聯盟與縣工青婦、慈善、殘聯、紅十字等7個羣團部門黨組織成立了聯合黨總支,着力打造“一平台四品牌”即:將羣團部門的36項服務資源納入“美德儲蓄銀行服務平台”,精心創建“愛心助學一對一,愛心車隊助考,一元敬老乘車,驛站愛心早餐”4大公益品牌。在“清單化管理、項目化運作、品牌化經營”模式下,累計救助貧困學生200餘名,為110餘名環衞工人、空巢老人及困難家庭兒童提供了免費早餐,解決了城區老弱羣體出行難題,推動了新常態下黨組織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邁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sixiang/3mky6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