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教學理念學習心得(精選16篇)

教學理念學習心得(精選16篇)

教學理念學習心得 篇1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必須認真而充分地備課,只有在此基礎上實施創新和生成,才會有精彩課堂的呈現。教師改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上好課已成為當務之急。而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就意味着把新的教學裏念實踐到課堂教學中來。通過學習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對於上好創新課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教學理念學習心得(精選16篇)

一、營造良好教學氛圍,創建新型師生關係

師生關係本質上是一個教學中主體和客體的關係,其實也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係,是現代教育教學重要的組成部份。每位任課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學生,不論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活動中,都要努力營造自由、寬鬆、和諧、民主的探索問題的氛圍,真正在教學中建立“以人為本,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牢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箴言“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時間,應該象尊敬上帝一樣尊敬孩子”,不但要重視教師的主導性,更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認真誠懇對待每一位學生,以心感心,以情得情,消除學生自卑、畏懼的心理障礙, 使課堂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樂園。只用在這樣融洽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身心才能得到徹底的放鬆,興趣和創造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才敢於提出自己所思之問題來,促進學習質量和效率的提高。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轉變教學態度,不能總是抱着老一套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要正確處理教學中教的主體和學的主

體的問題,要改變把分數作為唯一衡量學生優秀與否的標準,要因材施教對待每一位學生。在當前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知識的更新越來越快,每個教師都必須轉變舊的教學觀念,誘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興趣是教學活動中最直接最活躍的意向心理因素,它對於保持注意力,增強理解與記憶,激發聯想與創造思維,喚起情感體驗,都具有積極作用,同時,也有利於學生開闊視野,陶冶情操,調節心態,完善人格。心理學研究表明,一旦對某種活動產生了興趣,就能提高這種活動的效率,所以要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十首要條件。

三、在課堂教學中提供創新思維時空

在學習上要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特別要創造一些讓學生自主選擇的條件,如提出“這個字你想怎麼記”、“這段話你準備怎麼讀”、“學習這篇課文時,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麼”之類的問題。

設計練習題時要設計出便於學生創新思維的題目,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層次去選擇、去創造。例如:要求學生回憶自己學過的帶“門”字框的字,再編兒歌,能編幾句就編幾句,哪怕只編一句,老師要給予肯定。短短几分鐘,就編出了“日字進門惜時間”、“口字進門問問題”、“馬字進門別亂闖”、“耳字進門聽新聞”等兒歌,學生興趣很濃,鼓勵學生把這種方法運用到巧識生字種記憶生字的學習生中

去,在學習中學生會迸發出令人驚喜的火花。

總之,“一遍功夫一邊巧,十遍功夫刮刮叫”,只要我們持之以恆地進行“有效創新備課”,定能在教學中迸出智慧的火花,有效地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水平。

教學理念學習心得 篇2

作為一線教師,就得刻苦專研教育教學,才能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才能在課堂上有的放矢,遊刃有餘。所以在暑假裏學習了《有效教育教學理論》。有效教育就是提高課堂質量,解決負擔輕質量低、負擔重質量低、負擔重質量高的問題,通過教師水平達到負擔輕質量高的教育教學,有效教學的理念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

有效教學,通俗地説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學業上有所收穫、提高和進步。具體表現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從厭學到樂學。

那麼,如何才能使學生樂學且有收穫呢?以下幾點體會作拋磚引玉之用:

一、教師要“活用”材教。我們在解讀教材時要有課程意識和教材意識,撰寫時要有目標意識和年段意識,上課時要有生本意識和訓練意識。教師要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待課堂教學,教科書不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老師可以根據教與學中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補充、延伸、寬、重組,或添或刪,靈活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開放性,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如此“活用”教材還會怕學生不樂學嗎?

二、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眾所周知,教學是“教”與“學”雙方面的活動,要進行有效的教學,在思考如何把知識傳授給學生的同時,更重要的還要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學生是否能夠接受、掌握、應用。這就需要教師在對學生的認知發展需要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有足夠的瞭解的基礎上,採用換位思考的方法,全面而充分地考慮到課堂上學生可能的發言,可能遇到的困難,對課堂有足夠的預測。有備而來,有備無患,這樣做可以有效避免教師在課堂上為了實現教學預設而越俎代皰。

三、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積極的態度傳達給學生,進而達到感染學生的目的。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有幽默感,同時又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温暖的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

教學理念學習心得 篇3

當堂達標教學的基本理念是目標為中心、有效教學、一切為了達標,它的本質特徵是目標準、方法活、效率高,基本模式是組織教學—認定目標—教學達標—達標測評,具體模式和方法靈活多樣。基於目標教學理論的當堂達標教學,以其鮮明的特徵和實踐成效受到廣泛關注,成為農村中國小教學改革園地裏的一束奇葩。

一、當堂達標教學的基本理念

當堂達標教學是一種大面積提高中國小教學質量、促進教育內涵發展的有效途徑。當堂達標教學是一種教學理想和追求,我們堅信“追求盡善盡美但沒有做到要比追求一般的標準而做到了好得多。”

(一)目標為核心。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根本方向和靈魂,前蘇聯教學論專家巴班斯基把“明確教學目標”作為實現其“教學最優化”的首要條件。當堂達標教學將教學目標放在核心地位,一切從課堂教學目標出發,以達成目標為止。

(二)有效教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在於提高效率。“克服教學過程中的‘少’‘慢’‘差’‘費’現象,追求教學的高效率,是自古以來的教學理想。幾乎每一位教育學家都對此進行過自己的論述,提出了種種的教學模式、原則或方法體系。”當堂達標教學以課堂教學的效率為準繩,追求高效教學,避免低效乃至無效教學。

(三)一切為了達標。教學目標就是師生教學的奮鬥目標,為了實現每節課的教學目標,課堂上要最大可能地減少一切與學生學習無關的活動,刪除無效教學環節,教師為達標而教,學生為達標而學,一切為實現“教達標、學達標、教學堂堂都達標”而努力。

二、當堂達標教學的主要特徵

“為了使老師們清晰準確地把握當堂達標教學的實質,課題組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目標準、方法活、效率高’,成為當堂達標教學的三大法寶。”“目標準、方法活、效率高”是當堂達標教學的本質特徵:新授課,即教學目標準,教學方法活,教學效率高;複習課,即複習目標準,複習方法活,複習效率高;講評課、實驗課亦然。

(一)目標明確。當堂達標教學成敗的關鍵在於教學目標,目標準確是第一要素。當堂達標教學的核心策略是讓學生帶着明確的目標去學習,讓學生咬定學習目標不放鬆。否則,課堂教學偏離了教學目標,事倍功半。

(二)方法靈活。當堂達標教學模式的精髓在於當堂達標,在基本模式基礎上,具體教學方法可謂“百花齊放”,如國小“快樂教學,當堂達標”“引導發現,當堂達標”和國中“先學後教,當堂達標”“自學輔導,當堂達標”等各具特色的課堂教學方法。

(三)高效輕負。當堂達標教學追求在課堂上基本達標,讓儘量多的學生在課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基礎知識、最大限度地進行基本技能和能力訓練、最大限度地得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具體到每節課上,要有一定的達標檢測時間,並依據學生的達標情況進行反饋矯正。實踐證明,當堂達標教學徹底打破了滿堂灌現象,課堂教學效率顯著提高,同時有效地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四)以學為主。當堂達標教學改善了課堂教學結構,突出了學習主旋律,讓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在教學實踐中,依據接受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等學習方式的特點,靈活運用各種學習方式,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切實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五)適應性強。無論是城鄉國小、國中,還是高中;無論是語數英,還是政史地、理化生;無論是新授課,還是複習課、講評課……都可以運用當堂達標教學模式和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當堂達標教學的基本模式和方法

當堂達標教學改變了農村中國小“複習提問、導入新課、講授新課、複習鞏固、佈置作業”等單一的課堂教學結構,初步形成了新的教學基本模式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體系。

(一)當堂達標教學的基本模式。在課題研究實踐基礎上,我們提煉出了當堂達標教學的基本模式:組織教學——認定目標——教學達標——達標測評。

1、組織教學重在簡潔。組織教學是前提。無論採取什麼方法,都要針對教學目標導入新課,儘快集中學生注意力,激起學習興趣,進入教學情境,有條不紊地教與學。

2、認定目標重在靈活。認定目標是基礎環節。結合教學實際,可以口授、板書,也可以用多媒體、投影儀、小黑板等手段靈活展示三維教學目標,師生共同認定(以學生為主)。

3、教學達標重在學習。教學達標是核心環節。教學達標要突出學習主旋律,靈活運用自主、探究、合作等新的學習方式;依據以學定教和以學為主的原則,靈活運用各種有效教學方式方法,努力做到教為學服務、師為生服務,切實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努力完成教學達標任務。

4、達標測評重在實效。達標測評是關鍵環節。通過當堂達標測評,及時反饋學情。達標檢測題提倡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可以是課本上的練習題目,也可以是教師編寫的達標訓練題目,核心在於檢測教學實效、反饋學情。

(二)當堂達標教學的基本方法體系。在基本模式基礎上,廣大教師結合國小、國中學段及學科教學實際,廣泛借鑑各種有效的中國小教學方法,創立了“先學後教,當堂達標”“精講精練,當堂達標”等20多種當堂達標教學方法體系。本文僅以國中語文“先學後教,當堂達標”和國中數學“講練結合,當堂達標”為例,對具體方法進行簡單分析。

1、國中語文“先學後教,當堂達標”基本程序:組織教學——揭示目標——自學指導——自主學習——點撥釋疑——達標測評,其中,“自學指導——自主學習——點撥釋疑”等三步構成“教學達標”環節。

(1)組織教學。

形式:教師簡潔地組織教學。

目的: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注意:組織教學不能脱離教學目標和任務,切忌“拖泥帶水”。

(2)揭示目標。

形式:口述,或用小黑板、多媒體出示,師生共同認定目標。

目的: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和要求。

注意:要認真研究課程標準和教材,準確地制定教學目標。

(3)自學指導。

形式:可用小黑板、多媒體等手段將自學提綱展示給學生。

目的:讓學生明確自學什麼,怎麼學,用多長時間,達到什麼要求,如何檢測等。

注意:明確自學的內容;明確自學的方法,如怎麼看書,重點理解什麼;明確自學後達到的要求,如用多長時間解決什麼問題,用什麼方式檢測等。

(4)自主學習。

形式:學生按照自學提綱進行自學。

目的: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初步完成教學目標任務,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品質和能力。

注意:為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教師要準確掌握學情,及時表揚自學速度快,效果好的學生,重點關注學困生。

(5)點撥釋疑。

形式:學生在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先在小組內討論解決,不能解決的全班共同解決,仍不能解決的,教師點撥釋疑。

目的: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注意:建立學習小組,使之成為實施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積極性、發揮學生主體性的主要形式和途徑。小組合作學習不能流於形式,要讓每個學生有事可做,有話可説。

(6)達標測評。

操作:出示達標檢測題,分必做題和選做題。

目的:通過做檢測題,掌握學生達標情況,為矯正教學服務。

注意:當堂達標檢測題要做到典型、適度和適量;要低起點、多層次;要利於對學困生的及時輔導。

2、國中數學“講練結合,當堂達標”基本程序:組織教學——出示目標——學生自學——教師精講——當堂訓練——達標測評,其中,“學生自學——教師精講——當堂訓練”等三步構成“教學達標”環節。

(1)組織教學。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和內容,簡明扼要地組織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2)出示目標。師生共同認定教學目標,讓學生總體把握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要求,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和興趣。

(3)學生自學。一是佈置自學任務。要明確自學要求,使學生自學有的放矢;自學任務要由易到難,有利於自學,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二是學生自學。學生根據具體要求選擇適當方法完成自學任務,在其自學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視,及時掌握學情。

(4)教師精講。教師要根據學生自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精講點撥:學生已經學懂了的問題不講,學生能解決的問題儘量讓學生自己解決,重點講解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在教師講解過程中,儘量地多讓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當堂訓練。根據學生出現的疑難問題,有的放矢地出示相應的練習題,讓學生進行訓練,鞏固所學知識、形成技能和能力。

(6)達標測評。學生完成達標檢測題後,教師應儘量及時批改,以及時得到學情反饋,隨時解決學生在檢測中出現的典型問題,讓儘量多的學生當堂達標。

提示:其中“學生自學、教師精講和當堂訓練”三個環節要根據教學內容而定,儘量使用小循環,避免自學任務過多過重,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當然,各種教學模式和方法都有其優越性和侷限性,我們不能受一種具體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束縛,必須揚長避短、靈活應用,實現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理想。

教學理念學習心得 篇4

數字化校園是以數字化信息和網絡為基礎,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上建立起來的對教學、科研、管理、技術服務、生活服務等校園信息的收集、處理、整合、存儲、傳輸和應用,使數字資源得到充分優化利用的一種虛擬教育環境。通過實現從環境(包括設備,教室等)、資源(如圖書、講義、課件等)到應用(包括教、學、管理、服務、辦公等)的全部數字化,在傳統校園基礎上構建一個數字空間,以拓展現實校園的時間和空間維度,提升傳統校園的運行效率,擴展傳統校園的業務功能,最終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從而達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這學期學校組織全體教師進行專業培訓,我從中受益頗多。我校重點從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的現代化入手,強化學校數字化校園創建工作,以信息化推動我校教育現代化。創建過程中我們重視硬件的投入,重視人員的配備,重視設備的管理,重視效益的發揮,使我校的數字化校園創建初具規模。

生活在數字化的年代,我們不能被動保持與社會發展的同步,更不可以落後於先進的技術。作為一位教師,如何駕馭課堂,以及上好每一節課,關鍵在於對教材的研究和挖掘,對新課標的理解,對新世紀培養人才的要求的理解,要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合乎時代要求的人才。

教學理念學習心得 篇5

本學期我們專升本的需要補修《課程與教學論》這一門課程,轉眼間,開學至今已經一個多月了。這門課程原本每週有四節課時,但有兩節課我們有其他課程與之重複,像這樣的情況對我們專升本的很正常不過了,所以我們在本課課堂上的學習時間要比原班生少很多,只能抽時間去補。儘管如此,經過對《課程與教學論》一個月的學習,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同時也明白了很多的道理。

通過潘老師對本門課程的精心講解,我們學完了前兩章的內容,我們初步瞭解了《課程與教學論》的基本含義和理論。在學習一門課程,我們首先要了解這門課程的內涵,同時通過學習過後我們也要有所收穫,記得潘老師在上這門課程的時候對我們説過這門課學習有沒有必要性,要看我們學習這門課之後的變化,在這裏的變化指的是:

一、我們通過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我們對教材裏的基本的知識、概念是否能夠了解,記住。二、我們在這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能夠很好的去解決它,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三、在學習之後我們的心境、眼界是否有所變化,有所提升。

通過對前章的學習,首先,我們瞭解了課程與教學論的研究對象是課程問題和教學問題,任務有三個方面:揭示規律、確立價值和優化技術,瞭解了課程與教學論的歷史演進。比如:我們知道了《禮記.學記》是我國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學專著,提出了教學相長、藏息相鋪、豫時孫摩、長善救失、善喻善教、師嚴道尊等重要思想和原則。我們

還知道了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在1632年發表的《大教學論》是教學論學科誕生的重要標誌,同時也知道了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中闡述教育性教學原理,同時它是依據觀念心理學原理分析教學的機制,認為教學是統覺的運動,還有柏拉圖、亞里斯多德、蘇格拉底......等常識性知識。

其次,我們明確了學習課程與教學論的意義與方法。俗話説,王婆賣瓜,自賣自誇。每個學科都説自己很重要,這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對於人類社會來説,每個學科的確也都有其特殊的意義,這是一個學科得以存在和發展的理由。而對於特定學習者來説,不同學科的價值就各不相同。尤其對當代大學生來講,學習科目具有專業方向性,對我們小教專業來説非常重要,是我們在未來勝任國小教師工作的重要基礎。要想學好這一科目,需要掌握好學科的基本結構,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繫,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能,最終取得進步和發展。

最後,我們掌握了課程的基本理論。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課程就是為了實現培養目標而選擇和組織起來的教育性經驗體系。課程有文本和實踐兩種表現形式,如: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科書。從原始課程到古代課程再到現代學校課程,這是課程歷史演變的基本線索,在歷史演化過程中,出現了多種多樣的具體課程形態進而和課程體系,如“四書五經” 、“三、百、千、千”學科課程、活動課程等。懂得了課程是多種內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產物,其中社會、兒童和知識,學校教育制度、課程傳統、課程理論及課程自身的辯證否定之規律等式基本的影響因素。

這門課程是一門理論性與應用性均較強的課程,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我們要比較系統地理解、掌握課程與教學論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提升當代大學生的理論水平,增強學習的自覺性;通過理論與案例的結合,要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具備解決課程問題和教學問題的能力。

教學理念學習心得 篇6

一個寒假,我與《國小數學名師教學藝術》為伴,從雷玲編著的劉可欽《追尋常態下的生命課堂》到田立莉的《為學生所需而教》。在其論文中,我深切的感悟到作為數學教師,要有高尚的氣質以及吸引孩子們的人格魅力,要敢於追求課堂教學藝術快樂與幸福。在細心的閲讀中,我體會到個人的教學方式方法與劉可欽等名師的做法相距甚遠。過去,我認為在培養和發展學生主體性品質“我不行”的教育要轉變為“我能行”的教育,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教學品行。反思自己,幾年來,在數學教學實踐中要更加註重以人為本的體現過程,本人成功作法有幾何呢?

作為數學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是我的風格。《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基本理念指出:“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以科學探究為核心”是科學課程的基本要求,探究學習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大幅度提升,但“自主”並不等於“無度”。為了課堂主體性教學有效,氣氛活躍,讓學生有的放矢的“動”起來,但要把握探究學習的目標,切忌漫無邊際。

面對兩個班100多人的教學,牢牢把握課堂主體,堅持以人為本,依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確定課堂教學目標,試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平台,大膽地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求知識。在“粉筆+黑板+書本+多媒體”的手段作用下,讓我的課上得有滋有味,生動有效。現舉一例片段與大家分享——一次,執教“有餘數的除法”時,我為學生提供了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小組4人分梨。同時為學生準備了開放性的問題,讓他們運用已有的知識來解決,這樣自然地把學習的主動權便交給了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出現了“正好分完”和“不能正好分完”兩種情況,從而引發討論,將學生引入到餘數與除數之間關係的探討中。

師:如果梨的數量是13、14、15、16、17、18、19、20,再繼續分下去,看每次餘下的梨數呢?

生:結果只有1個、2個、3個或是沒有餘數。

師:為什麼餘數總是1、2、3呢?

生:如果餘數是4,就又可以每人平均分1個了,所以餘數只能比除數小。

師:餘數真的一定要比除數小嗎?請同學們再驗證一下。如果我們小組是5個人,你又可以想出哪些算式?〔學 生在本上寫出自己想的算式,然後電腦提示算式:□÷5=□(個)……□(個)

生:12÷5=2(個)……2(個)

13÷5=2(個)……3(個)

14÷5=2(個)……4(個)

15÷5=3(個)

……(師隨機打出課件算式)

師:現在,老師調查一下:誰的算式正好除完,沒有餘數的向老師揮揮手。誰的算式得到的餘數是1,請站起來。餘數是2的、3的、4的,請舉手。你的餘數是5,請到前面和老師握握手。(學生紛紛議論:餘數是5就不是餘數,那就是沒有餘數。)

生:餘數不能是5,要是5個的話就又可以每人平分1個梨,這就沒有餘數了。

師:師問生答:除數是6時,餘數可能是多少?(1、2、3、4、5)除數是3時,餘數可能是多少?(1、2)除數是7時,餘數可能是多少?(1、2、3、4、5、6)……

師:看來“餘數比除數小”的説法是正確的。

此節課,學生在探究餘數和除數的關係中,學生完全投入到了知識的探求中,經過討論、驗證,讓學生明白了餘數的來歷、為什麼有時分東西會有餘數的現象,最終揭示了“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規律。此舉足以證明,我是把主動權完全交給了學生,使他們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體。

目前,雖然沒有名師劉可欣教藝高超,但我達到了她的四點做法:⑴充滿人文關懷的課堂語言(最重要的是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心靈感受)。⑵正面的導向性給孩子們啟發思考,關注孩子的真實想法,在質疑與對話中解決一個個知識點。⑶課堂上要及時抓住學生的問題,給予肯定並加以放大,從而引起師生之間的真實對話與交流。⑷堅持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貫穿課堂始終。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也要把他們的教學觀點融入其中。

教學理念學習心得 篇7

作為一名農村語文教師,最頭疼的當然是作文教學。那麼,該如何決解教學中的難題呢?

首先,老師要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讓學生喜歡讀書,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寫作能力。語文教師要教育他們樹立正確的作文觀,把寫好一篇作文當作是他們學好語文的最終體現。就此,我們只要在平時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加以經常的強調和貫穿即可。

其次,我們一定要堅持上好作文課。作文課時在語文教學中佔較大比例,時間充裕。在這些時間裏,我們一定要教給學生一些作文基礎知識、作文技巧、寫作步驟、修辭手法等常識。上作文課對我們來説並不難,難的是要始終如一,毫不懈怠地完成工作任務。不能對學生灰心,對作文課採取可有可無的態度,任意讓學生隨便寫作。作文課至關重要,不然,其他語文課即使生花,又有何用。

再次,採取靈活多樣的作文教學方法,便可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農村學生各方面素質及知識本來就欠缺,要讓他們較容易地完成一篇作文,着實很難,不多加訓練、培養、提醒,無疑是趕鴨子上架。如果我們能採取靈活多樣的作文教學方法,而且能從國小一年級開始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那麼,這一切就顯得非常容易。筆者的新嘗試有如下幾點,經過長期運用,收到了一定效果,現分述如下。

1、盡力讓學生自己寫作,並且要求按照正確的寫作步驟進行。禁止抄襲。題目佈置下去以後,老師作一些指導,例如幫助審題,確定寫作體裁範疇,引領寫作思路,喚起記憶,提出寫作要求等。然後留給大量時間讓學生自己努力完成任務,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學生可以自己找一些範文學習,但決不允許抄襲整篇作文或某段某部分。任何能力的形成都是逼出來的,在這一環節中不能嫌浪費時間,一定要耐心細緻,一定要讓他們親自動手、動腦完成作文。一定要讓學生先列出寫作提綱再打草稿再修改。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先進行口頭作文訓練,叫口語表達能力強的學生示範口述,教師亦口頭指導修改。

2、教師要教給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修改能使作文更加趨於完美成熟,雖然國小語文教學中沒有這部分內容,但是為了讓學生作文更好的完成,我們必須從一開始就教給他們一些常用的修改方法,如修改符號的使用,修改步驟:標點符號、用詞造句、段落詳略、主題思想等。在作文草稿完成以後就開始自己修改或互相交換修改,對個別學生要進行適當的指導提醒或當面修改批點。

3、可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批改重寫作文。往往教師的批改對於學生來説沒有多大意義,他們認為老師一批閲任務就算完成,好壞都已經是過去的事了。正因為如此,學生作文水平一直沒有提高,我們的工作大多白費,所以,我們有必要讓一些作文很不成功的學生根據教師的批閲再次重寫,再批,做到及時反潰

4、聯繫教本精典課文或學生成功作文講解寫作技巧。在這一環節中,我們注意要尋找離學生生活貼近,情感相通的範文進行講解,講解內容不能過細過深,應從大處着眼,先説説人家怎樣結構段落,怎樣開頭結尾,怎樣設置詳略,怎樣提煉中心,再説説人家怎樣準確運用動詞、形容詞,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用了那些修辭手法等。而後重點強調我們應該吸收那些優點。

教學理念學習心得 篇8

由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第一次把“音樂創造”作為四個內容標準之一,這樣的拓展表明了新課程標準對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視。在國小音樂教學中大力開展音樂創作教學,是發揮學生想象力和思維潛能的重要手段,對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型社會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國小音樂創作教學實踐中應注意哪些問題,是國小音樂教師普遍關心的問題。

一、破除音樂創作的神祕感

古今中外,許多感人至深的音樂名作都是作曲家在艱苦的腦力勞動中創作出來的。所以人們想當然地認為作曲不是一般人可以涉足的,超出了普通中國小生在音樂課堂上的學習範圍。然而,中國小生並非沒有音樂創作的願望和能力,我們沒有理由認為能寫作文、會自由繪畫的兒童不能創作出自己的旋律和節奏。中國小音樂教學不以培養作曲家為教學目標,學生只要能通過創作實踐獲得體驗,從而加深對音樂美的理解,也就達到了目的。

國小生是具有音樂創作能力的,關鍵是要通過各種手段激發他們的創作興趣,培養他們的創造慾望,從而破除他們對創作的神祕感、恐懼感。首先,要使學生相信自己具有創作音樂的能力,教師可以用大量的事實鼓勵學生,使他們從原有的思想束縛中解脱出來。其次,在創作實踐中要採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使他們在實踐中看到自己的成績和進步。教師也要盡力發現學生在創作上每一個細小的閃光點,適當給予讚揚。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創作出較為流暢自然、相對比較理想的作品,好像朗讀學生作文中的範文一樣,在課堂上予以吟唱、分析。這樣,學生必然會增強信心、提高興趣,獲得成功的樂趣。

二、將創作教學融合於其他音樂教學領域當中

音樂作品體現着音樂創作的一般規律,以作品為載體,在欣賞教學、歌唱教學和器樂教學中,處處都可以滲透音樂創作的知識和技能。

如在欣賞民族管絃樂曲《春江花月夜》時,可以向學生介紹作品中使用的被稱為“合尾”的傳統作曲技法,及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之後,給出一個旋律片斷,要求每個同學(或分小組)創作一段旋律,均以此旋律片斷做結束句,嘗試“合尾”的創作手法。這種探究、體驗的方式既加深了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同時將創作實踐融合於欣賞教學,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學唱《送別》這首歌曲的時候,可以選用歌曲第一樂段來講解樂匯、樂節、樂段、半終止、完全終止等作曲知識。在這個樂段裏,可以讓學生知道:第一樂句的第一樂節與第二樂句的第一樂節是採用變化重複的手法寫成的,第一樂句的第一樂匯與第二樂匯是採用模仿的方法寫成的。在結合經典實例學習了這些音樂結構知識之後,學生在創作中就可以嘗試運用。

三、創作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循序漸進

創作教學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作活動的設計要適合學生生理、心理髮展水平,適應學生音樂學習的基礎;創作教學要隨着不同的年齡和年級逐步加深,逐步提高要求和難度。假如學生們感到這種創作很難做到或很難做好,就會產生消極畏懼情緒,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特別是在國小中、低年級,教師應設定一些參數,確立一個適合學生能力的既定框架,從而保證學生不至於無從下手。常見的方法如:1.用指定的節奏單詞(節奏元素)編寫節奏短句,並藉助速度、力度變化表現不同的情緒。2.節奏填空練習。3.為樂句選擇終止音,以感受旋律中穩定音與非穩定音在一定條件下的運動規律。4.給出旋律問句,創作旋律答句。5.修改不適當的旋律線。6.引導學生為簡短歌詞或日常生活用語編寫旋律。7.模仿經典作品片斷創作等等。

四、創作教學要注重創作的“過程”,不應過分看重創作的“成果”

中國小音樂課上的創作教學,旨在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作能力,由於學生的年齡和知識、技能基礎,決定了他們的作品不可能是完善的,因此,不能以學生作品的優劣和水平的高低作為創作教學質量的依據。我們不能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衡量孩子們的創作,而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們的作品。學生們在創作過程中的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是評價創作教學是否獲得成效的主要依據。例如:《閃爍的小星》是一節國小高年級以學習音樂創作為主的綜合課,該課教學過程大體分為三個環節:導入環節,引導聆聽、分析《閃爍的小星主題變奏曲》,使學生初步理解什麼是變奏曲;探究環節,通過對《閃爍的小星主題變奏曲》分段聆聽、討論、歸納,使學生知道幾種常見的變奏手法;應用(遷移)環節,以學習過的歌曲《小松樹》旋律為主題,進行變奏曲的創作練習。學生在嘗試創作過程中模仿運用了《閃爍的小星主題變奏曲》中的變奏手法,體驗到了創作的快樂,加深了對變奏曲這一概念的理解和認識。他們在課堂上創作的關於《小松樹》的變奏不可能達到出版、發表的水平,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的教學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體現。

新課程改革將音樂創作納入音樂教育之中,作為音樂教育的一個學習領域,這是我國音樂教育的重大發展。音樂創作教學是極具探索價值的教學活動,也是教學改革中重要的研究課題。我們期待着更多音樂創作教學研究的成果出現,為促進基礎音樂教育教學發展提供科學的指導。

教學理念學習心得 篇9

一年級數學課本從形式上也較以前有了很大的變化,每一課學習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把它表達出來,並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繫緊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更廣泛的發揮空間,應該注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能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學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也要兼顧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並學好數學呢?

一、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讓本來枯燥的數學變得更有趣,只有對數學產生興趣,才是學好數學的根本。對於剛升入國小一年級的孩子,大部分已經接受到了學前教育,所以説,他們對數學並不是一無所知。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數一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能看到的數,例如數人數、桌子等,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都有哪些數。還讓學生説出那些和自己有關的數字,看誰説得多、説得好,讓學生感覺到數學生永遠在自己的身邊、自己的生活中充滿着數學,增強學數學的興趣。

二、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

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是學好數學的保障。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即使是孩子在玩兒,也能不斷地接受新的知識、新鮮的事物,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兒中獲得知識呢?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我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遊戲、故事。例如,在上《認識鐘錶》一課時,我給孩子拿來鐘錶,以遊戲的形式演示:1號起牀的時間是7:00,2號將時針和分針撥到該時位置,讓學生變換着來演示。這樣,學生既能準確認識了時間,又能學會思考,還能親自動手。動起手的孩子們顯得格外積極,也逐步地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三、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重要途徑。現在的數學教材中有很多的練習題具有不唯一性的特點,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養成多動腦、勤思考的好習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剛開始,當我提到還有不同的答案,誰能回答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此時教室裏鴉雀無聲,我慢慢提示着,鼓勵大家,積極思考的學生立刻舉起手,有的能答對,有的有點偏離,但明顯看出大家都想積極表現自己,都在努力去思考。我認為表揚大家的效果比不上表揚個人的效果好,尤其表揚成績差的學生時,大家的積極性會更高。這樣會使孩子以後敢於發言,敢於提出不同的見解,問題對於不同分析者來説,都會存在不同的結論,培養學生表達自己分析問題結果的能力,當然説錯的教師也要給予糾正。從而讓學生學會以不同的角度觀察問題、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問題、用不同的手段來解決問題,充分讓學生意識到解決同一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教學理念學習心得 篇10

回顧這一學期的學習生活,有辛勤的付出,有甜美的收穫,也有讓人歎息的不足與遺憾。現在我一個人靜靜地坐在宿舍裏總結一下我這一學期在《信息技術教學論》的學習過程中的得與失。

其實在剛拿到《信息技術教學論》教材的時候,我認為這門課程應該會上的相當枯燥,沿襲傳統的老師灌輸式的模式進行教學。説實話當時真的是看到這門書就頭痛,想想要上這門課就害怕。可是姚老師的特殊的分組討論的教學方式卻很大程度上調動了我學習的積極性。

尤其是我們組在全班六個組裏面相對比較特殊的組員組成,也從側面讓我得到了更多的鍛鍊,讓我更好的懂得了如何與不同的人相處。我所在的組是第五小組由十一個成員組成,有六個男生和五個女生。説實話不是每一次上課我們組都實到人數等於應到人數的,除了十六週晚上的那一次。而且每一次的作業也並不是大家平均分配完成的。雖然在做作業的時候難免心裏會有小小的不爽,為什麼自己要付出的比別人多呢,可是和大家在一起談天説地的時候還是好開心。因為大家立場不同,認知結構不同,經歷不同,所以在每一次討論的時候都會在不經意之間碰撞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火花。或許因為我們組在老師同學眼裏總是亂糟糟的,可是我覺得我們的討論的某些結果還是挺有新意的。比如在有關在有關討論法的討論中,我們得出了“讓學生從樂於參與討論,到一參與討論為樂”的結論,在關於“中學信息

技術教學環境訪談報告”中我們通過與臨汾市第七中學信息技術老師的深入訪談得出這樣的結論:“對於信息技術的學科性質而言,信息技術本身就是傳播信息和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工具,是“魚”和“漁”能夠兼得的工具。所以信息技術課程在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基礎上,還可以把學習方式提升到發現學習的高度,為培養學生的創造素質打下良好的基礎”等等。

在這門課程的學習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活動主要有兩個:教師訪談和課前五分鐘的粉筆字練習。先説一下這次關於整個訪談報告過程點點滴滴吧。在訪談報告的編寫過程中,我們集思廣益,吸取老師和同學們的積極的思想。訪談內容分兩塊:學校機房硬件資料和人文資源訪談。通過對最初問題的分析和整理,最後確定了 個問題。經過與臨汾市第七中學信息技術教師X老師的多次協商,最後定於20xx年4月25日與X老師進行了關於臨汾市第七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環境的交流。通過訪談,我們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情況以及學校資源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由於信息技術只列入會考範圍,而且難度不大,所以同學們大多將信息技術作為消遣放鬆的課來上,教師也也給予學生充分理解,課堂上教師講的內容很少,其餘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練習。學校在硬件配置方面很多都是應教育局等的要求做面子工程,並沒有在教學中得到很好的應用。除了對高中信息技術瞭解更沉入以外,我認為我最大的收穫還在於第一次真正實際運用了訪談這種科學的研究方法,而且在實際運用過程中也發現了自身的不足之處。1.我們雖然在訪談以前設計了訪談提綱,但在真正應用於訪談

過程中,卻因訪談目的不明確,導致問題過於淺顯。2.在訪談中過於關注自己關注的問題,而忽視訪談目的,幾乎出現本末倒置的現象。

3.我個人認為高中信息技術老師有點過於安於現狀,與我心中關於老師的定義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在我讓高中的時候,我的信息技術老師就經常教導我們,當今社會信息瞬息萬變,要關注新信息。可是當我問及X老師是否會經常去關注這方面的信息時,他卻以時間有限或者這與他所教課程無關而否定之。再來説説關於粉筆字練習的那次酸甜苦辣的經歷。在上去寫以前,我們設計了很多種方案,想給大家眼前一亮的感覺。結果好像有點過於注重形式而缺少了對內容的關注。所以寫上去的句子長短不一,沒有很好的表現出我們的初衷。

在這門課的學習過程中,我最大的實際收穫是通過三次登上講台,很好的鍛鍊了自己。使自己講課的語言和體態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出現“恩”“然後”等口頭禪的次數大為減少,動作也少了一分僵硬感,多了一絲女老師應有的甜美的微笑。這還間接促進了我在微格教學中相對較好的表象。^_^ 我做了“學生注意力”“討論法”以及“日本信息技術發展史”小組彙報。“日本信息技術發展史”是第一次,由於這一次準備的不夠充分,自己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也不夠透徹,所以在彙報過程中基本上是完全依賴與ppt,我站在講台上相當於一個播放器,把ppt中的內容給大家唸了一遍。在第二次彙報“學生注意力”時,我總結第一次的失敗經驗。由於這一部分內容在心理學的學習過程中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所以自己對ppt中關於這部分的內容基本上吃透了,在講課的過程中就能夠脱離ppt,根據自

己的理解,真正的將給大家聽。雖然這一次相對於第一次登台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自己還不是很滿意,認為這次作業中完全是前人之談,沒有自己的創新點。所以在第三次關於“討論法”的彙報中,我避陳出新,總結出我們小組的觀點: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民主討論,讓學生從“可與發言”,發展到“以發言為樂”。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認為能力的提高比單純的知識的獲取更有用。我在這學期《信息技術教學論》這門課的學習中,不僅學到了關於信息技術課程目標,信息技術課程內容,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評價,信息技術教師發展方面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學會了如何運用訪談進行科學研究,提高了自己的講課技能,在小組寫作中增強了合作交流意識,更善於和大家合作了。

很謝謝姚老師對教學方式大膽的改革,我認為咱們的這次教學方式改革整體來説是成功的。最後,我還想向您提點建議:1.不要整個學期都按小組的方式進行上課。如果長時間相同的小組進行學習,會讓學生在一定程度上與班上其他同學的距離變遠。2.討論時間不要留的過長。如果留給學生的討論時間過長的話,學生就會在一起討論與學習內容無關的話題。3.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適合討論的,討論話題過多的話,會讓學生對討論的方式產生厭倦感。

教學理念學習心得 篇11

11月21日,我校在會議室集體觀看了登封市數字化教學及數字資源應用培訓學習。觀看完以後,感觸頗深。下面我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心得體會。

我個人覺得作為一名新任教師,不僅要掌握自己的專業知識,還應該掌握現代化數字信息技術,適當運用多媒體技術,為教學增添光彩,同時也為學生呈現了豐富的教學資料,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並且適當擴大課堂的容量,把單調乏味的一節課變成豐富多彩的一節課。

再具體一些,在實際教學中經常使用到的有班班通,優教通等。以及常見的運用電腦常識,比如excel,word,PPT等。班班通和優教通不僅能為我們教師備課講課提供了範例和豐富的教學資料,而且有名師教案名師課堂等為我們新人教師點亮了明燈,指引我們在教學的道路上一直前行。當我們遇到迷惑時,班班通能給我們寶貴的指導意見;當學生有疑難時,班班通上豐富的教學資料能給學生提供便於記憶的竅門,例如:簡單的歌曲,有趣的動畫,便於説唱的口訣,豐富多彩的畫面,還有純正的口音,更有真實的場景等等。在班班通的帶領下,叫什麼也經常使用班班通以及多媒體教學技術,學生已經逐漸適應這種教學模式,不斷拓展視野,增長見識。夜逐漸縮短與城鄉間的距離,雖然是農村的學生但是我們的教育技術一點也不落後,我們的學習和城市裏的孩子一模一樣。

我雖然在上師範的時候也在學校學習過多媒體應用技術,但是有些部分還是掌握的不夠精細,不夠深刻。通過這次的學習,讓我瞭解到我學習多媒體技術及數字化信息,不僅是為了我自己,更是為了我的學生,為了所有的農村學生,他們不在為被地域而限制,不再因為農村而導致教育落後,逐漸縮短與城鄉間的距離,做到真正的促進教育公平。

通過這次的學習,我會在日常教學中更加廣泛的運用多媒體及數字信息技術,為課堂增添光彩,為豐富學生視野為學生真正學到知識而努力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要做到運用精兒而恰當,希望學生們能在老師們的帶領下越來越好!

教學理念學習心得 篇12

我做為國小語文教師,教學中最頭疼的應該就是作文教學了,特別是身處農村,學生佔有的讀書資源和素材極少,作文的實際操作更加困難。為了能更好的指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寫作,學校特組織全體語文教師開展了一次作文教學座談會,一次增強對作文教學的重視,也方便教師之間就作文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展開討論。下面就座談的一些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首先,要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讓學生喜歡讀書,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寫作能力,從而進一步培養起學生寫作的興趣,使學生願意去寫,主動想寫,而不是被動的應付。

其次,要堅持上好作文課。作文課在語文教學中佔較大比例,時間充裕。在這些時間裏,一定要教給學生一些作文基礎知識、作文技巧、寫作步驟、修辭手法等常識。

再次,採取靈活多樣的作文教學方法,可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特別是農村學生,各方面素質及知識本來就欠缺,要讓他們較容易地完成一篇作文,着實很難,不多加訓練、培養、提醒,無疑是趕鴨子上架。如果能採取靈活多樣的作文教學方法,而且能從國小一年級開始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那麼,這一切就顯得非常容易。我的做法是:

1、盡力讓學生自己寫作,並且要求按照正確的寫作步驟進行。禁止抄襲。題目佈置下去以後,老師作一些指導,例如幫助審題,確定寫作體裁範疇,引領寫作思路,喚起記憶,提出寫作要求等。然後留給大量時間讓學生自己努力完成任務,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要讓學生耐心細緻,要讓他們親自動手、動腦完成作文。讓學生先列出寫作提綱再打草稿再修改。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先進行口頭作文訓練,叫口語表達能力強的學生示範口述,教師亦口頭指導修改。

2、積極培養訓練學生的觀察、描寫能力。學生不會觀察,對常見的事物熟視無睹,更不會描寫對本來熟悉的東西,描寫不出特徵來。針對這些重大弱點,教師要下力氣,費很多時間進行培養訓練。

3、提倡學生堅持日記和讀書筆記的寫作。寫作是一個日積月累慢慢進步的過程,僅靠課堂上或在學校裏的努力仍然不夠,因而我們一定要督促學生養成寫日記和記讀書筆記的習慣,只有在寫的體驗中,才能鍛鍊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增加他們的知識量,提升他們的思維整潔程度。

4、教師要積極的做好學生作文的批改工作,學生和老師花費那麼大心思完成的作文需要同學和老師的認真對待,特別教師的批改直接關係到學生再次寫作的積極性。老師應該從眉批、段批、總評三個大的方面對學生的作品做出評價,指出學生作文中的優缺點,方便老師和學生一起共同改正進步。

5、教師批改後剩下最重要的步驟就是作文的講評了。事實證明認真負責的作文講評是學生作文水平進步最快的環節,而沒有講評這一環節,就意味着你之前所做所有努力都白費了。作業講評時,可以選取寫的很好的作文做為範文,師生一起分析為什麼寫得好。再找出寫的差的同學共同的主要問題一起探討,切記單個打擊同學,容易使他們喪失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作文是塊硬骨頭,需要老師和同學共同努力,將其擊破,弄懂題意,為我們的學習服務。

教學理念學習心得 篇13

豎笛進課堂的教學,作為一名音樂教師的我已經嘗試了5年。雖然也取得了一點小小的成績,但還是覺得自己在豎笛教學上還是欠缺理論化和系統化的知識。帶着這份求知的心,我非常榮幸參加了20xx年10月9日—14日在上海舉行的“全國中國小器樂教學展示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和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共同主辦,旨在通過多種學術交流形式,推動我國中國小音樂教育領域的改革與發展,滿足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拓展中國小師生的樂器教學空間。

這次學習主要分幾個方面:觀摩精彩的8節器樂教學展示課、音樂會、專家報告與點評和參觀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是不可多得的一次教學成果展示與學習的絕佳機會,讓我對器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受益匪淺。

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談一談這次學習的感受。

一、從課堂教學展示中,感受教師的音樂素養。

(一)研討活動注重教師綜合實力的展示。

通過這次的學習,我深深感受到,音樂教師的綜合實力的重要性。這次授課的老師在音樂教學方面的綜合素質很好,無論是器樂演奏、鋼琴伴奏還是歌唱表演都彰顯了教師自身的教學專長。印象深刻的有天津的老師,他在給學生電子琴伴奏彈得讓在座的學生和聽課老師如此如醉。哈爾濱市安廣國小的呂萍萍老師執教的豎笛吹奏《牧場上的家》,她的教態自然大方,整節課內容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師生配合非常默契,充分展示了教師紮實的課堂基本功。廣州市第三中學的黎長學老師執教的《土家族打溜子》,課堂輕鬆愉快,教師語言幽默,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引來台下聽課老師一陣陣掌聲……。最有感觸的是上海市中國小的學生們,他們的器樂基本功都非常的紮實,如上海建平中學的口琴、上海閘北區第三國小的口風琴。上海的器樂教學是我們看齊的方向。

(二)通過本次研討活動,我深深感受到:教師要給自己制定繼續教育的計劃。在這些優質課的示範引領下,制定適合自己發展的計劃,做到有方向有目標,發現自身的優勢,多研究、勤思考、上好課,朝自己確定的目標邁進,既有大目標也有小目標,做到活到老,學到老,才能在音樂教學中與新課改同行。

二、從專家的報告中,感受如何進行器樂教學。

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副會長兼祕書長吳斌對全國的中國小音樂教育工作者圍繞新的課程標準中“器樂教學的性質、目標、內容、特點、問題”等大家關注的、疑惑的問題在專題報告中進行了解答,他指出器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基礎;以合奏為主要教學形式;以課堂樂器(打擊樂器、豎笛、口琴、口風琴等)為主要學習器具;學習演奏的初步技能,參與各種演奏活動;要和識譜、演唱、欣賞、編創教學有機聯繫。並特別點出器樂教學中大家關心的問題,如樂器購置、安全與衞生、教師技能、培訓、樂器質量等進行了深層次的闡述,讓我深層次地領會了器樂教學的重要性,理清了樂器教學和器樂教學的區分,收穫了關於器樂教學中的教學智慧,既有實踐方面的研討又有了理論方面的昇華。

上海市打擊樂協會培訓部主任鄒文灝——《打擊樂的魅力——打擊樂在中國小課堂教學中的可行性報告》,結合他在實際教學中的案例分析講解,又讓他所執教的學生行進樂團進行現場表演,樂團中孩子的年齡從5至16歲,他們在表演中的那份自信、熱情和對音樂的投入,讓在座的老師們折服,也讓我深刻懂得器樂啟蒙教學中節奏的穩定在打擊樂團中的重要性。

來自中國台灣台南科技大學教授黃淵泉的報告《豎笛的演奏與教學》,黃博士介紹,中國台灣的每所學校都推行木笛進課堂,並擁有較強的木笛教師隊伍,各種木笛合奏團體也很多,演奏水準較高。相比之下,國內在這方面則起步較晚,教學和演出中存在的問題也較多。黃教授對我國師生的豎笛演奏指法提出的建議,頗具建設性。他還現場指導了來自廣州的一個教師豎笛樂團,從律學的角度,對豎笛演奏中的音準問題提出了細緻的要求,給我們很多啟示。黃教授語言幽默,風趣,和大家分享他的教育成果,讓老師們聽的意猶未盡。

本次活動在專家的指導下,使每位教師體會到由實踐到理論,再由理論到實踐的昇華過程。作為幸運的我更應該在聽課中學習,在輔導中感悟,在今後的教學中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結合即將出台的《音樂新課程標準修訂版》,進一步錘鍊自己的課堂教學特色,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教學理念學習心得 篇14

數字化教學簡單的説就是指在教學中充分應用和發揮現代數字教學載體的作用,利用多媒體設備和課堂教學軟件來展開教學。數字化教學並不是指現代化數字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形式上的簡單套用,而是從根本上利用數字教學載體,改革教學思路,重新設計教學模式,通過數字化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手能力。

首先,數字化教學要打破傳統教學的思想,根據課程的教學內容,知識要點對課程進行重新設計,採用適當的數字教學載體開展教學,把數字化教學與課程緊密的結合起來。把幾個相關的知識點結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模塊,以一個數字教學載體展現出來,既有利於學生的直觀認識,也有利於教學內容的展開,既將數字教學融入課程,也提高了教學效果。

第二,數字教學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數字技術。在課件準備中,充分使用視頻,動畫,聲音等多媒體信息,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教學軟件,並能利用數字技術開發系列課件,開發教學軟件等。

第三,在課外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利用網絡平台開展網絡教學,實現資源共享,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還可以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把例如博客,微薄等載體作為交流平台,充分使用智能移動終端,促進學生的學習。數字化教學與傳統教學比較,最本質的區別就是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一直都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學生處在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中,而在數字的教學中,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學生主動學習才是最好的教學模式。在數字化教學中,多媒體信息的引入,使學生對問題有了直接的認識,對教學內容的興趣提高了,更願意去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重新設計過的教學模塊,能夠引導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教學軟件的引入,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鍛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課外的數字資源平台,為學生的課後複習與課外自學提供了條件,鍛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當然,傳統教學方法手段中的一些優點,也應該繼承下來,與數字化教學結合起來更好的開展教學。比如,在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使用ppt課件,動畫視頻的時候,適當的講解輔助適量的板書,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去理解問題,解決問題,這是需要充分結合起來的。

教學理念學習心得 篇15

20_年10月,我有幸成了鎮海區數字化學習中心的一名學員,學習主要網上學習模式,隨着學習的不斷深入,我不但接受了這種嶄新的學習模式,更是喜歡上了這種學習模式。登入區社區教育網的數字化學習中心,打開功能列表中的學習主頁,我應學習的各項內容和學習要求就映入眼簾。單擊各項內容,進入我的課程主頁,遠程培訓——課程學習平台便把學習告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各項課程都講了學習要求,這些功能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在引領我一步步地學習下去,課件點播:讓我坐在辦公室就能聆聽方方面面的知識,如禮儀接待、衞生保健、幼兒教育等知識。

我特別欣賞這種數字化教育形式,應為以往無論是進修函授,還是培訓考核,都是要很死板地坐在教室裏聽老師講課,老師認真點的就劃點重點內容,讓學生死記硬背一下,應付考試就算完事,學員到底掌握多少,大概也只有自己心中有數。假如碰到老師不劃重點,學員們複習就只能大海里撈針,考試更是瞎貓碰到死耗子:各人靠運氣。這些形式的考試,有的是勞民傷財,有的是滋生僥倖心理,能夠真正收到成效的寥寥無幾。而現在這種專題在線視頻都各具特色,對我來説,既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又具有借鑑意義。語言魅力,形式上的審美性、思想上的啟迪性、風格上的靈活性,特色明顯,思路清晰,思維敏捷,妙語連珠。既受到心靈上的啟迪,又獲得美感上的享受。我的網上學習生活雖然還只有短短一個月,但在學習過程中,我不但學到了課程知識,無形中,我對計算機以及網絡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還學會了不少專業知識,給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原來是抱着好玩的想法才走進數字化學習生活的,沒想到得到很多收穫更有太多意外。我現在很喜歡數字化學習,我覺得數字化學習是我終生學習的最佳選擇,雖然學習有許多許多的途徑和方法,但數字化學習改變了學習的時空觀念。數字化學習資源的全球共享,虛擬課堂、虛擬學校的出現,現代遠程教育的興起,使學習不侷限在學校、家庭中,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互聯網進入數字化的虛擬學校裏學習。從時間上説,只通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不能獲得夠一輩子享用的知識技能。人類將從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終身學習轉變。所以,數字化學習要求學習者具有終身學習的態度和能力。信息時代,個體的學習將是終身的',個體的終身學習是指學習者根據社會和工作的需求,確定繼續學習的目標,並有意識地自我計劃、自我管理、自主努力通過多種途徑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當然,這要求教育必須進行深刻的變革,即教育的內涵和功能、培養目標、內容和途徑要轉向為人們終身學習提供條件。

對我來説,網上學習生活還僅僅是開始,隨着學習的不斷深入,我堅信:我將收穫更多,學習也會更輕鬆。當我遇到問題或是煩惱時,我就會打開它,這裏會為你排憂解難,讓你忘記煩惱;會讓你感到集體的温暖;會讓你體會到各地同仁真摯的友誼。

教學理念學習心得 篇16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2)、(4)班語文教學工作。由於學校對教學質量要求的進一步提高。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心得。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

一方面,農村的學生聽,説的能力相對較弱,授課採用較深的普通話教學,同學們還不能適應。而用宜都方言教學,又削弱語文語感教學的功能。另一方面,這三個班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等生、差生佔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沒有照顧到整體,我備課時也沒有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不如理想。從此可以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説:“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例如我在講授《變色龍》的時候,教學難度比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會感到困難和沉悶。為了上好這堂課,我認真研究了課文,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為了令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為此準備了大量的教具,授課時就胸有成竹了。當講到一半的時候,我拿出準備好的投影片,讓學生觀摩學習,學生特別用功,教學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沒有認真備課的時候,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好,與此相比可見,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

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老師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課,我感到有點愧疚,因為有時我並不能很好地做到這點。當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違反紀律時,我的情緒就受到影響,並且把這帶到教學中,讓原本正常的講課受到衝擊,發揮不到應有的水平,以致影響教學效果。我以後必須努力克服,研究方法,採取有利方法解決當中困難。

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語文,就要讓學生喜愛語文,讓他們對語文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儘量多講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讓他們更瞭解語文,更喜歡學習語文。因為只有語文水平提高,他們才能提高同學們的語文寫作能力,對成績優秀的同學很有好處。

因為語文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絕對不能忽視。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我把這批同學分為三個組。第一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採取集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

第二組是肯學,但由於能力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要適當引導,耐心教導,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不能操之過急,且要多鼓勵。只要他們肯努力,成績有望搞提高;第三組是紀律鬆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同學。對這部分人要進行課餘時間個別輔導。因為這部分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境,才會立下心來學習。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後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

語文是語言。困此,除了課堂效果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多讀,多講,多練。為此,在早讀時,我堅持下班瞭解早讀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後發現學生作業問題也及時解決,及時講清楚,讓學生即時消化。另外,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採取強硬背誦等方式,提高他們的能力。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種考驗。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後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前輩學習,爭取進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心得。由於經驗頗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能在各位領導老師,前輩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vvp6n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