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會計學學習心得體會(通用5篇)

會計學學習心得體會(通用5篇)

會計學學習心得體會 篇1

商業會計作為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適應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管理需要而不斷髮展和完善的。在社會生產中,商業會計一方面對生產過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量及勞動產品的數量進行記錄、計算其主要表現在零售和批發企業兩方面;另一方面則要對生產過程中的耗費和勞動成果進行分析、控制和審核,以促使人們節約勞動耗費,提高經濟效益。正是因為在社會生產中人們很早就注意到提高商品流轉過程中的經濟效益的重要性,客觀上就需要有一種以經濟數據的記錄、計算、分析、控制等為中心的一系列的商業管理工作

會計學學習心得體會(通用5篇)

在還沒有接觸商業會計學這門課之前,我想許多人和我一樣只有感性的認識,雖然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也有密切的關係,甚至有些人已經同商業會計打過交道,或者已使用過與商業會計有關的憑證,或者閲讀過商業會計的有關報表。但問到商業會計是什麼?我們也許會説:會計就是寫寫、算算。通過學習,我才發現會計並不是那麼簡單。“管理活動論”者認為,會計是一項具有反映和控制職能的經濟管理活動。而“信息系統論”者則認為,會計是一個以提供財務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系統。從以上兩個觀點我們可以理解會計是一個數據處理,進而產生信息,利用這個信息達到加強經濟管理,從而實現預期目標的工作或者活動。

要説管理學把我們帶入一個概括的宏觀的世界,那麼會計學就把我們帶入了管理的一個微觀世界,讓我們感受到這些知識是在用細微的力量影響一個企業。

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物質,並且他們最關心的是以最小的耗費取得最大的物資財富,這也就讓會計學產生有了充足的理由。同時我們也慢慢認識到會計學發展史的內涵決不亞於任何一門學科的歷史,它展現了人類用聰明才智創造了最有價值的經濟事物。經濟世界有多大,會計學就有多大。當我們接觸了這門課程後,就會清楚的發現會計和國家是相輔相成的,退一步來説,企業自始至終也要依賴於會計。當前,伴隨着經濟全球一體化的發展,高科技的日新月異,並不會遺忘會計,相反會計將成為全球性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同時也必將在會計學國際協調工作中,在治理整頓全球性經濟秩序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學習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在生活中的每個角落都會被凸現出來。

説到學習會計學,這絕對是一項不容馬虎的過程。在我剛學習該課程的時候,以為學習它不過就是背背定義就可以了,可在之後,我發現其實不然,要想學好這門課,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做出嚴密的分析。特別在向我們介紹供應過程、生產過程、銷售過程的核算和財務成果的核算、資金退出企業的核算中涉及到的各個賬户的適用範圍是決不能只理解表面的意思,而要結合前面的知識來準確地認識每一個細節。

在學習中我發現,會計學是一個細節致命的學科,以前總是覺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這樣是很難達到學習要求的。因為它是一門技術很強的課程,主要闡述會計核算的基本業務方法。所以對於它的學習,要按教材章節順序,循序漸進地進行,只有弄懂了每一種方法,才能掌握方法之間的聯繫,才能掌握整個方法體系。對於具體業務的賬務處理、賬簿組織、賬表結構以及有關數字的來龍去脈,都要細緻地瞭解和掌握,不能嫌瑣碎,不能煩躁,必須要踏踏實實地學。例如,我們在確定費用是管理費用還是製造費用時,一定要認清是厂部發生的,還是車間發生的。再如,只有當購入材料驗收入庫註明後,才能記入物資採購。而這樣特別對我們這些初學者來説,許多內容、概念都是第一次接觸,所以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許多同學在學了一些內容後,就有了放棄的想法,更有甚者還產生了畏懼的心理。誠然,困難不能否認,但只要有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積極的學習態度,最後加上勤奮,那樣必然會贏來成功的曙光。天道酬勤嘛!

還記得在學習第一章時,總在抱怨為什麼有這麼多定義要記,就想應付一下了事,反正重點在後面幾章,但會計學也是重理論的,它主要是闡述會計核算的原理,包括會計的基本理論和會計核算方法的原理。因此,學習時一定要從原理的角度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例如,學習各種會計核算方法時,不能就方法論方法,要理解其理論依據;既要學會應當怎樣做,又要弄懂為什麼要這樣做。要防止鑽入具體業

務處理,而忽略對其原理的學習。教材中在闡述會計核算原理和各種核算方法時多配以實例,這樣使我們通過實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原理,並學會運用。它還要求我們善於將總論中闡述的會計核算的基本理論與後面闡述的會計核算具體方法的運用結合起來學習,融會貫通,以求得對課程內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達到為學習後續的專業會計課程打好基礎的目的。

死板,以前這個詞我們總定義給會計,可我還要説自從學習了會計學基礎後,知道活學活用才是實質。所謂活學活用,是指對課程內容不要理解過死,如借貸記賬法下的賬户結構、賬户分類等。具體説如我們作一筆會計分錄,並不是説就一成不變,而是要定期調整賬户的記錄,使各賬户能正確反映實際情況,而在調整時,要用權責發生制。當然活學活用的基礎是吃透原理,因為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舉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根據具體情況運用會計核算方法,發揮會計的職能作用,以求得對課程內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是我國會計工作的基本法,是制定其他會計法規、制度的法律依據。它的制定和實施開創了我國會計工作的新局面,對規範和加強會計工作,保障會計人員依法行使職權,發揮會計工作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作用,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大意義。《企業會計準則》是為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統一會計核算標準,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制定的。它的內容體現了會計核算的基本規律,是會計人員進行會計核算的規範和指南。《會計基礎工作規範》是為了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秩序,提高會計工作水平。遵循會計規範是必要的,在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下,嚴格地保證會計報告的質量不僅是為公司管理者提供有效信息的需要,還是為了使外部利益關係人及時的獲得必要的會計信息做出正確的經營決策。當然,僅僅靠規範是不夠的,還要有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及行業自律。學習會計學有時我會覺得很枯燥,記不完的定義,還得挖掘其中的內涵。特別在複習備考階段時,讓許多人都不知所措,但堅持下來就是成功,沒有哪門課是坐享其成就能出色的,學習了整整一個學期,給我們的感覺的確是有很多的困難,一般來説,學習基礎課都不容易,打好基礎就為以後學習專業課夯實了基礎,將來才能高樓平地起。

學習了會計學基礎這門課程後,我的感覺用受益匪淺這個詞來概括是毫不誇張的。對於以後的學習來説,也是心裏有“數”。對於會計這個專業來説,有些人總是持有懷疑的態度,認為現在學習會計學專業的人那麼多,自己怎麼可能在芸芸眾生中有優先權呢?但是我們不能忽視雖然會計這個專業目前學的人很多,但精通的人卻不多,所謂人無我有人有我精,這樣的硬道理大家都應該懂得,所以在學習期間別想的太多了,把握這個學習機會才是最重要的。

會計學學習心得體會 篇2

一、對管理會計學科的認識

很多人會認為管理會計是管理和會計的結合,這顯然是望文生義。管理會計本身不具有管理職能,它只是更好地服務於經濟信息系統。管理會計中的“管理”實際上只是表明通過會計進行管理,並不是管理本身。

1.從廣義的學科體系來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都是會計信息系統的組成部分,也是廣義會計學科體系的組成部分。無論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在層次上還是內容上有什麼差異,它們都是會計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則是廣義財務管理學科體系的組成部分。因此,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的關係是兩個不同學科體系的交叉關係。管理會計是作為會計學科體系中的一個分支而存在的,而財務管理則作為財務管理學科體系中的一個分支而存在。它們各自適應不同的需要而獨立成科。它們即使在內容上有交叉,那也是不同學科之間的關係。

2.管理會計不過是財務會計反映職能的直接延伸。從本質上説,管理會計還是一個信息系統,它是會計信息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説管理會計的對象是現金流量,那麼,管理會計側重於現金流量信息而不是現金流量本身。它對現金流量信息的處理,只不過是為了更好地履行其作為會計信息系統的決策支持功能罷了。如果説財務管理的對象也是現金流量的話,那麼,財務管理側重於現金流量本身。換言之,財務管理只是一種現金流量的安排,而不是現金流量信息。這就是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的區別之所在。但是,無論是財務管理還是管理會計,研究對象都是將會計系統生成的資料計算整理成有用的信息,進而使信息用於控制企業的經營活動,達到管理的目的。這就好比同樣一道食材,不同的人根據自身的需求可以做出不同風味。

3.管理會計是一門新興的多學科交叉學科。它必然與許多學科如現代管理科學、信息經濟學、行為科學等存在密切的關係。作為邊緣學科,管理會計立足於“為我所用”,應用多種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但是,其意並不在這些理論和方法本身,而是如何應用這些理論和方法更好地對財務會計所生成、提供的信息進行加工、改制和延伸。

二、現行管理會計教材存在的不足

1.管理會計基礎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傳統管理會計以成本性態分析為基礎,即依據成本與業務量之間的依存關係對成本進行分類,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成本分解,最終將全部成本分解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兩大類這是進行成本預測、短期經營決策、規劃、控制、業績評價的前提條件,這種分析與當時勞動密集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然而隨着作業成本法的誕生、動搖了傳統管理會計的基礎。

2.變動成本法闡述的一些重點內容毫無價值。隨着企業內部環境的變化,由於直接人工成本的下降,變動生產成本所佔產品成本比重越來越低,從而導致變動成本法下的產品成本失實。另外,作業成本法的出現,更加肯定了完全成本法的地位,而從會計的現狀及未來發展來看,對外報告中的產品成本要求的是完全成本法的結果而不是變動成本法,因此理論上再探討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賬務如何結合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3.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內容交叉重複。可能重複的內容主要有:資金需要量的預測、貨幣時間價值、投資決策評價指標、經濟批量、銷售預測、利潤預測、預算、資本成本的計量、經營槓桿等。這種現狀必須改變,否則管理會計的地位仍然不能強化。

4.傳統管理會計內容與管理會計的新領域無法有機融合。現有的管理會計大部分教材都將20世紀80年代以來出現的管理會計新方法作為其新領域置於教材的最後,這就割裂了新方法與傳統管理會計的內在聯繫。

5.管理會計的理論與實踐相脱節。對於管理會計,西方學者主要採用規範研究方法,普遍不重視實證研究,很少對管理會計的各種技術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情況進行調查研究,而我們又將這些理論直接翻譯、生搬硬套,必然導致理論與實踐的脱節。

三、對管理會計課程的要求

1.對於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的交叉性內容應避免重複介紹。例如貨幣時間價值、投資決策、現金預算、專門決策預算、資本成本、經營槓桿以及資金需要量的預測,這些在財務管理的課程都有介紹。作為兩門獨立的學科,應有其不同的工作側重點和對象。我認為,管理會計為內部管理者提供如何加強內部經營管理的會計信息,應側重於生產經營,其工作範疇着眼於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活動;而財務管理為企業提供如何保持良好財務狀況的手段和措施,側重於資本經營,其工作範疇應着眼於資金活動本身的管理。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雖然總體對象相同,都是對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的管理,但其具體對象是不同的,否則二者內容的交叉不可避免。管理會計的具體對象可以界定為成本及未來動態的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涉及的會計要素有成本及未來的收人、費用和利潤;將財務管理的具體對象界定為過去及未來靜態的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涉及的會計要素有資產(不包括存貨)、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由於財務管理是從分析、評價等角度涉及過去的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從而與財務會計工作範疇相區別。

2.我認為在課程教學中應多多介紹管理會計在企業中應用的案例。例如作業成本法、ABC法、價值鏈管理等的應用對企業價值的影響,這些案例的介紹可以加強學生對管理會計在實務應用方面的感性認識。學生通過解決管理會計中的問題,獲得管理會計的專業技能,同時從這些案例中總結經驗和教訓,以便在今後實務工作能更好地將理論聯繫實際。

3.我們對管理會計中的成本性態分析、變動成本計算法、本量利分析、經營預測、經營決策、存貨決策、投資決策、標準成本法、全面預算都有一定程度地瞭解,但是如何在實務中熟練運用,想必很多人都會茫然無措。其實在實務過程中,這些問題都需要藉助Excel來解決。所以我認為要加強學生解決管理會計實際問題的能力就要培養他們將Excel工作表各種功能的應用融合在解決管理會計問題的過程之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分析和解決管理會計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逐步熟悉和掌握“Excel工作表”解決管理會計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總之,在管理會計課程中加入Excel能力培養這一塊,不僅可以使學生非常直觀地感受Excel工作表在處理管理會計中諸多問題方面的強大功能,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迅速地獲得利Excel工作表解決管理會計主要問題的專業技能和方法。

4.在管理會計課程中,老師可以適當地介紹一些當今管理會計研究的熱點問題、新趨勢及方法。老師可以讓學生組成幾個小組,每個組選取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目前管理會計研究的問題有戰略成本管理、業績評價及價值創造、企業社會責任等。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分工來搜索自己感興趣領域的文獻資料並對所蒐集的資料進行歸納整理,最後通過PPT講演的方式把自己小組的成果分享給大家。別的小組成員也可以對講演過程中涉及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我相信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當今熱點問題的敏感度,而且加強學生的文獻綜述能力和自主研究的能力。

5.在課程中可以介紹管理會計在實證研究方面的知識。現如今,管理會計的實證研究還是比較少的。我國管理會計的實證研究水平相對滯後,普遍認為原因在於國內暫且缺乏實證研究所需的事實基礎。由於國內企業較少採用西方成熟的管理會計技術,學術界缺乏實證研究的數據、案例。但是,可以預見的是,我國企業正在逐漸實踐西方先進的管理會計新技術和新方法。一些企業沒有宣稱採用了“作業成本法”、“平衡記分卡”、“經濟附加值”等管理技術,但企業實踐中體現了眾多管理會計的技術與方法。相信若干年後,學術界研究管理會計的實證研究基礎更加厚實,數據來源更加廣泛。

雖説以上對管理會計課程的要求都是朝着培養學生處理實務問題以及學術研究的能力發展,但是畢竟課程的教學時間有限。學生不能指望老師做到面面俱到,老師能做的只是點到為止。俗話説:“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就需要學生在課堂之外對自己薄弱的環節加強學習,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深入學習,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以致用、觸類旁通。

會計學學習心得體會 篇3

隨着改革的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得到廣泛採用,產品更新換代週期普遍縮短;新興產業部門層出不窮,資本集中規模越來越大,跨國公司大批湧現;生產經營的社會化程度空前提高,企業內部各部門乃至職工個人之間的聯繫普遍增強,競爭日益激烈,這種情況迫使企業管理方式必須變革,在這個階段上,管理會計適應現代經濟管理的要求,不僅完善發展了規劃控制會計的理論與實踐,而且還逐步充實了以“管理科學學派”為依據的預測決策會計和以“行為科學”為指導思想的責任會計等內容;不僅管理會計的實踐內容及其特徵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其應用範圍日益擴大,作用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作為一名會計專業的學生,學好管理會計這門學科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以下我簡要談談我個人學習管理會計的一些心得

首先,在學習這門課之前,要把管理會計這本書大致翻閲兩三遍。在翻閲的過程中慢慢地去熟悉它、瞭解它、熱愛它,要與它建立起深厚地感情。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出一定的學習這門學科的興趣。譬如,我在翻閲時就比較留心管理會計這門學科的形成、發展,與財務會計的聯繫與區別,以及它在會計這一領域當中的地位、作用、影響等等。因為我個人認為在首次接觸這門學科時,最重要的就是應該先了解其形成的一些背景資料。每一個人在首次接觸一門新課程時,最難過的也就是這一關了。雖然在學習這些背景資料時會很枯燥、很乏味,但是它對我們以後學好這門課是相當重要的。我相信,只要你用心去看去體會,很快你就會融入到書本當中了。

第二,一定要認真預習下節課所要學的內容,在預習前還要制定好相關的預習計劃。如,一次要預習多少章節,大約要花多長時間等。在預習過程中,遇到有疑問的地方最好用筆劃下來或做一個自己看得懂的記號。預習一般至少要把相關內容仔仔細細看上三遍以上,要逐字逐句去理解它,特別是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一定要看透、吃透,它是學好一門學科的奠基石。

第三,上課時一定要注意聽講,記好筆記,這是最重要的一點,無論學習啥,這都是重中之重。認真聽老師講課四十五分鐘,甚過你自己看書兩小時。筆記該記的就記,沒必要的就不用記,聽聽即可。如,書上有的就可以不用記在書上劃下來就可,一定要靈活運用,不是説把老師所講的內容都記下來才能學好這門課。如遇聽不懂的地方課後一定要及時請教老師,爭取當堂的內容當堂消化。第四,要把上節課所學的知識認認真真地温習一到二遍,把不懂的地方搞懂,實在搞不清楚就請教同學或者老師。在温習過的基礎上,開始做老師佈置的作業,作業一定要自己親自動手做,千萬不可直接抄書後答案或抄同學的作業。做時最好不要一邊做一邊翻書,那樣效果非常的不好。如果實在做不出來時,再翻看書後答案或參照一下同學的解題思路也為時不晚。當然在借鑑別人的答案時,不要只顧一味地抄在作業本上,一定要先仔仔細細琢磨別人的怎麼思考的,為什麼要這麼做,實在想不通再問問同學或老師 。完了以後自己還要獨立地做上幾遍,易於理解和加深印象。

此外,對於這一類難題最好做上標記,以便提醒日後複習時要多留心。在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後,最好再把練習冊上的相關內容做一做,同樣先不要翻看書後的答案,自己先動手做,做完後再對照。如有錯的,改過了是必要的,但是最要緊的還是理解它,理解不了要麼問老師,要麼問同學。同樣,也應在這一類題目上打上標記,便於日後複習。我個人認為練習冊上的內容最好不要等到要考試時才做,那樣不僅內容多做不過來,而且也不便於理解和消化。知識是在於日積月累的。

第五,為了更好地學習好管理會計這門課,我個人建議最好再去圖書館查閲一些相關的書籍,借回來後看看,遇到好的解題思路就記在筆記本上,以便日後複習時用。 簡而言之,要想學好這門學科,關鍵還是在於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知識就是在於靈活運用,只要理解透了,什麼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會計學學習心得體會 篇4

小的時候,曾聽得這樣一則故事:

説是禹夏時代,大禹王曾在陵山上召開過一次諸侯會議,考評諸侯的功績,這次計功大會剛剛結束,大禹便死了。當時諸侯們舉行了隆重的葬禮,把他的遺體葬在陵山上,為了紀念大禹和他主持的這次會議,經諸侯商定,把陵山更名為”會稽山”而這個”會稽”則成為了後來”會計”的來源。

我想,這定然不會是”會計”一詞的來源,但這段傳奇故事卻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腦海中,傳奇的”會稽。

有幸進入南京財經大學學習,《會計學導論》是本學期所開設的專業課之一。

妙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

終於我踏入了會計的殿堂,開始小心翼翼地學習。

在學習中我明白了,要想學好會計,首先要了解它的歷史。

會計的發展有着悠長的歷史與深厚的底藴,中國的會計早從西周時期便出現雛形,一直髮展幾千年到達現在,幾千年的積累與沉澱讓會計在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壯大,也日趨完善,而國外的呢?並非歷史短淺,從古代會計到現代會計的成長之路,讓國際會計學長期處於領先地位,更加先進的會計理論和會計方法不斷產生。我堅信,會計這門學科會在世界各地繼續高速地發展下去,“不拘於現在”是現代會計人心中唯一的信念,因為由會計的產生髮展是必然可以預知。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科技越發展,會計水平越高!

會計的產生與發展與其所處環境息息相關。它不僅受經濟、政治、法律、文化、科技等外生環境的制約,同時也受會計思想、會計理論、會計組織等內生環境的影響。就當前我國會計工作與其所處環境而言,存在以下幾個問題:會計信息的滯後現象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反差較大;會計實務與知識經濟的洶湧而致的矛盾較大;中國社會文化環境的保守性與會計國際化矛盾較大;社會現實環境和國家相關法律的逐步確立的差距太大。 然而要想學好會計,更重要的是弄清楚其職能是什麼。

那會計的職能是什麼?人們對它的看法五花八門。 會計的職能是指會計在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有利作用,包括對宏觀經濟發展和對微觀企業經營所產生的各種作用。一般認為,會計的社會職能主要包括提供信息職能、資源配製職能、利益保護職能、行為規範職能和行業管理職能。我所理解會計有的主要內容有:

一、提供信息職能

提供信息職能是會計固有的功能。會計從其產生之日起,就是藉助於特定會計方法,收集加工並記錄和報告會計信息。

二、資源配置職能

在發揮會計模式的資源配置職能過中,必然會產生一定的經濟後果,它是指會計報告將影響企業、政府、工會、投資人和債權人的決策行為,受影響的決策行為反過來又會影響其他相關方面的利益。就是説,無論是通過會計規範制約會計人員,還是依據會計準則規範會計信息,都是為了實現對相關利益主體的保護。

三、利益保護職能

利益保護職能是資源配置職能的延伸。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利用會計的利益保護職能來達到預期經濟效果的例子非常多。我國改革開放之前,一直實行分行業、分所有制的會計制度,導致很長一段時間內,會計報表中的主要報表——資金平衡表中資金佔用方的排列順序是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和專項資產。這種會計制度實際上體現了對國家利益的保護。其依據在於,企業的資金絕大部份來自於國家投資,其中對固定資產的投資又佔最大比例。因此,必然要求通過會計報表重點反映國家財產的安全情況。上述例子説明,會計的利益保護職能已經為人們普遍接受,並在會計實踐中有意識地加以動用,以實現對特定經濟主體的利益保護。

四、行為規範職能

在會計僅僅用於記錄剩餘產品數量時,或是僅僅作為累計家庭收支的工具時,還沒有具備行為規範職能。 隨着經濟發展和社會制度的進步需要通過會計核算與記錄的業務數量越來越大,參與會計工作的人越來越多,會計逐漸成為一種專門的職業,在這種情況下,就產生了監督會計人員忠誠與否和考核其工作效率高低的需求,會計行為的規範職能應運而生。

會計的發展有着悠長的歷史與深厚的底藴,中國的會計早從西周時期便出現雛形,一直髮展幾千年到達現在,幾千年的積累與沉澱讓會計在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壯大,也日趨完善,而國外的呢?並非歷史短淺,從古代會計到現代會計的成長之路,讓國際會計學長期處於領先地位,更加先進的會計理論和會計方法不斷產生。我堅信,會計這門學科會在世界各地繼續高速地發展下去,“不拘於現在”是現代會計人心中唯一的信念,因為由會計的產生髮展是必然可以預知。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科技越發展,會計水平越高!

五、行業管理職能

各國會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會計職業及其組織通過法規,制度等對會計行業進行規範。 不同國家的社會制度和經濟體制不同,會計職業在該國家的工作範圍和法律責任有所差別,制定規章條例的機構也會因國而異。因此,會計的行業管理只能也會表現為不同的形式。

其實會計學遵循的是儘可能科學準確的以數字來量化經營成果,但即使這樣,在有些情況下,會計學也不反對在以多個準確數字輔助下,最終通過概念化的商業直覺來做出判斷。比如,在投資回報、利潤中心考核等很多方面,會計學都設計了多種經濟指標來做量化的比較,但每一種都不能涵蓋所有角度,最終只是作為決策參考,由決策者根據自己認為哪個角度的評價對決策最重要來選定決策依據。尤其在近些年,會計向人力資本會計、企業綜合業績評價制度、戰略管理會計等新的領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跨學科應用和難以量化的指標,也許,不苛求量化,建立在一定數據基礎上,看似主觀的決策才是最科學的。

不同程度、不同門類的會計方法不是適用於所有企業,企業應根據自己的特點和發展情況、內外環境,逐步採用合適的會計方法,比如,戰略管理會計在企業所處環境未達到激烈競爭狀態時就未必需要採用。此道理同樣適用於其他管理科學和策略,管理效益不能超過採用成本時,就不應該增加這些管理職能,當然,此處的管理效益不僅只對利潤的貢獻,還要看到企業長遠發展的需要。

常常想,選擇了會計職業,其實是選擇了一種支付方式,別人償還的是短期借款,而我們卻是遠期票據。

市濁我本潔,市棄我多情;

愛恨兩交夾,意見慰公眾;

但上千回當,難移一絲誠;

縱下萬遍海,不沾半點腥;

任憑路崎嶇,千山我獨行。

會計學學習心得體會 篇5

學習會計已近一學期,在這半年的學習中,不僅對會計有了比較系統和科學的認識,並且學到實用的技巧去處理相關方面的問題。本學期的主要學習內容是學習有關財務會計的知識,對會計的基礎知識進行初步接觸。主要圍繞着分為五大部分,財務會計的方法和原則,會計報表,會計等式和賬户,複式記賬,以及賬户調整和報表編制。通過對這些章節的學習,對會計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改正了過往的一些錯誤認識,改變了對會計的態度。財務會計是企業會計的一個重要分支,它以會計準則為依據,運用會計的專門方法,帶企業發生的能夠用貨幣確認、計量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並向有關方面報告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信息。財務會計的內容包括財務會計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一般會計事項,具體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六大會計要素。財務會計在企業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財務會計有助於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業透明度,規範企業行為。企業財務會計通過其反映職能,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方面的信息,是包括投資者和債權人在內的各方面進行決策的依據。其次,財務會計有助於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着企業的經濟效益、經營成果、競爭能力和發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着企業的前途和命運。再則,財務會計有助於考核企業管理層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企業接受了包括國家在內的所有投資者和債權人的投資,就有責任按照其預定的發展目標和要求,合理利用資源,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接受考核和評價。正是由於其在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把會計學好,學透成為從事財經方面學習的人的不可逃避的任務。

有人會説會計是枯燥的,但是在我看來,會計是門數字的藝術,而這種感覺在編制三表時尤為強烈。從各種生產經營活動用丁字形賬户反映出來後,如果沒有出差錯的話,那最後那份平衡的報表則給人賞心悦目之感。一個個數字在筆下演繹一場美妙絕倫的舞蹈,她們流暢地完成每個動作,扮好了自己在隊伍中的角色,各司其職,給觀眾呈現的則是井然有序而又不失美感的藝術。從中可以獲得無法言喻的成就感和歡暢感,就像經過努力完成了一件精緻的藝術品。看着自己一點點把原始數據梳理清,整理好,再分別記錄成冊,最後完成編制,如同看着手中的藝術品如何一點點塑形,烘製,定型,着色,拋光,最後擺在櫃枱上以供欣賞。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會計並沒有那麼枯燥無聊,不會夢到所有的數字都變活來追殺,儘管有時會被繁多的數字弄得頭昏腦脹,但是隻要真正熱愛這門學科,去真誠地發現其中藴含的美,那麼這門課帶來的不僅僅是學識的擴大,還有成長的喜悦。

會計的學習特別需要細心和專注,容不得半點馬虎和懈怠。核算過程中出點小差錯

就會影響整個操作過程的進展和完美,所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有次在做資產負債表時,因為丁字型賬户中有筆活動只有借方項目沒有相應的貸方項目,結果在最後填寫報表時沒法配平,又不得不回到丁字型賬户中去檢查每個項目的變動和調整,而且還是檢查好幾次才查出來到底是哪裏出了差錯。事後算了一筆賬,這個查漏就花了近一個小時的時間。但除去浪費時間不説,還影響了整個工作的進度,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划算。所以學習會計要踏踏實實,一絲不苟,還要考慮全面防止對一些問題的忽略。如果堅持下去,那麼長此以往就會減少出差錯的次數,養成一個嚴謹的好習慣。這樣才會在學習工作上表現出色,受人賞識,才能夠被人信任去做重要的項目。

儘管現在對會計還只是淺嘗,但是會計也對日常生活有幫助。我學會如何把自己日常生活開支賬户做的更好,能夠更加清楚地知道每個月的開支詳情,還懂得該如何規劃下個月的開支以使錢花在該花的地方。我覺得這有利於我以後的理財,有利於我形成較好的花費習慣,也是一筆不錯的收穫。我會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把會計只是學以致用的,而不是讓其束之高閣,而且會計的真諦正是用其科學系統的理論來指導社會經濟的運行,為社會的發展服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vvo7k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