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學習新時期工匠精神心得體會(通用17篇)

學習新時期工匠精神心得體會(通用17篇)

學習新時期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篇1

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各行各業都需要以“工匠精神”來尋求發展與突破,黨員幹部作為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更當深入踐行,將“工匠精神”貫穿於工作的各個環節。

學習新時期工匠精神心得體會(通用17篇)

新的時代賦予我們新的使命,黨員幹部只有把“工匠精神”融入幹事創業、責任擔當、信念追求各個方面,才能將自己磨鍊成一名優秀的黨員幹部。在學習工作中要做到一絲不苟,不斷改進和完善工作方式方法,保質保量完成各項工作,朝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要堅決摒棄“過得去就好”“差不多就行”的心態和“不拘小節”的思維陋習,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把高標準、嚴要求的態度體現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不論是技藝精湛的“木工匠鼻祖”魯班,還是試驗萬種藥方提煉*的屠呦呦,都用實踐證明:只有實幹才是的出路。所以,黨員幹部要將“工匠精神”的精髓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小到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大到在國家發展當中,都要處處體現出“工匠精神”。同時,還要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牢固樹立“四個自信”,把崗位作為幹事創業的大舞台,傳承敬業奉獻的優良傳統,做幹一行、愛一行,為發展打開新局面、為百姓帶來實惠。

黨員幹部要堅持理想信念,不搞形式主義,始終發揚“工匠精神”,保持鍥而不捨、堅持不懈、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勁頭,一顆釘子釘到底的精神,真正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學習新時期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篇2

在追求短平快的今日,我們更要擁有工匠精神,擁有它,相信未來,我們將會走得更平坦。

工匠精神,是對於完美的不懈追求。有多少人體驗過,因為一個鐵蹄,一個渺小的標點符號,一根小小的簽字筆,就不幸所以亡國,就仔細思考了一天,連至交好友的到來也絲毫不覺,就去調查,一個個的數據細心排列,計算每個禮拜最多可能用多少根。在許多人們的眼中,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種吹毛求眥,但事實上,正是這種精神,造就了多少人的偉業,影響了多少人,如瑞典的手錶,德國的製造業,日本的豐田汽車。也許有人會對此不懈一顧,唸叨着所謂的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卻不知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是的,正是因為小節的一點點的,如沙般的聚集,才造就了平地而起的萬丈高樓。細節,是工匠精神的四肢。

如果説細節,是工匠精神的四肢,那麼,創新,就是工匠精神的心臟。

工匠精神,是對於創新的不斷努力。多少人體驗過,為了一個知識,一個問題,一次小小的知識上的突破,就拼盡全力,只為明白,就注足思考,草稿遍桌,就欣喜若狂,哈哈大笑。在許多人的眼中,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種學者的怪癖。但事實上,正是這種精神,影響了多少人的世界,造就了多少人的偉業,如愛因斯坦,愛迪生。是的,創新,是工匠精神的靈魂。

工匠精神,它如同辰星,高懸無垠,影響的人,數不勝數。所以,我們更應當去繼承,去弘揚。

工匠精神,其實就是由細節和創新糅合的產物,它活在我們的心中。有人倡導去國外,學習他們的管理方法,憑此來繼承工匠精神。但其實,這種行為是錯誤的。

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種對於職業本身的要求,是一種追求完美,追求創新的職責感,它活在每一個人的心裏。要學習的不是國外的管理方法也不是什麼神祕的知識,它就在人們的心中,我們要做的是叩問自我,是否能夠時時刻刻的堅持這種不斷追求完美,追求創新的精神,憑此去完成每一件事,並且熱愛它,是的,工匠精神不是管理方法,不是一種工具,不是一種神祕的知識。它是一種心態,一種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態度,它是工匠精神的靈魂。

細節是工匠精神的四肢,創新是工匠精神的心臟,而態度則是工匠精神的靈魂。是的,態度,將引領細節,創新。去做每一件事

師説由雲: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讓我們從小事作起,從細小的每一件事情開始,一點點的積澱。

將來回首時,看到的將是彩虹。

學習新時期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篇3

有句話説,追逐着鹿的獵人是看不見山的,的確,當你心無旁騖地去鑽研某一件事時,你就會忘記周圍的一切,這也便是工匠精神的實質。

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生活瞬息萬變的新時代,工匠精神顯得尤為重要,試想若人們每一天只醉心於信息的多樣,媒體的多樣,交往方式的多樣而不深究藴藏其中的知識,那時代將如何提高?猶記得愛迪生為了做實驗,能夠五天五夜不睡覺,牛頓研究物理,能夠忘記自我有沒有吃飯,袁隆平為了尋找野敗,能夠不畏艱險的去荒野探險,普林斯頓教授能夠為了研究果蠅能夠忙到深夜……凡是取得大成就者,古今中外無一人是沒有工匠精神的人,因為不管是做學問抑或是做人,都需要專心致志,全心投入方可成功,當你做一件事卻又同時想着另一件事,那將故兩者不可兼得而兼廢。新科技促進了時代發展,也讓這個時代缺乏工匠精神的容身之地,實令人擔憂,在大街上隨處可見行人低頭玩手機iPad,要麼就宅在家裏玩電腦,進賓館,一到櫃枱就詢問服務員就去有沒有免費wifi……最近很隨着瀏覽器新聞訂閲、微信公眾號等平台掀起了一場微閲讀熱,即以零碎時間閲讀短小精悍的文章,實際上這種閲讀弊遠大於利,當你自以為閲讀很多文章,以為膺充點墨之時,你有沒有發現自我的氣仍然沒有華呢?這種缺乏深度思考,匆匆瀏覽做下評論,最多隻能算是投票互動罷了,何來的學習?何來的鑽研?何來的漲知

識?可是是欺騙偷懶自我罷了,長此以往,工匠精神的“不興”,也許真會成為可怕的事實,何其哀哉!

與工匠精神正在消失不一樣,我們所處的時代卻是一個十分需要工匠精神的時代,需要不等於擁有,這種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也許會成為提高的動力和旗幟。當今時代主題是和平、發展,和平讓工匠精神成為可能,發展則須以工匠精神為依託,由此可見,新時代證需大力提倡工匠精神。

所以作為社會的接班人的我們,需要摒棄雜念,不為浮誇所擾,認清自我人生的方向,以工匠精神在工匠時代開闢祖國的康莊大道。

學習新時期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篇4

20xx年1月18號19號,我參加了兩年一度的公共課繼續教育培訓。這次繼續教育的內容就是工匠精神。在還沒有參加教育之前,我們就已經購買了教師培訓中心提供的這本《工匠精神》讀本。通過讀本讓我知道了學習工匠精神的意義。20xx年3月5日,*在12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所做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產業,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雖然兩天培訓的時間非常的短,但是讓我的收穫很大。幾天之後依然讓我大腦當中留有這樣幾個關鍵詞,工匠精神,中國製造,德國製造,海爾,稻盛和夫。這些關鍵詞將繼續激勵着我,引導我今後的工作生活。我也將工匠精神滲透到工作、生活和學習當中。

我國的經濟發展進入一新常態,需要我們重拾我們的中國製造精神,這種精神就是工匠精神。我們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科技引領下,用勤勞智慧的雙手,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神話般的中國製造。與其説我們是學習工匠精神不如説我們是對我們古代工匠精神的一種傳承的學習。我們這種固有的工匠精神在歷史的記錄當中也留有着深深的記錄。當其他國家或者其他民族的人們班學習了這種工匠精神也為人類社會創造出來不菲的價值,為人類的科技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此次學習,我深刻懂得了工匠精神的內涵。工作是一種修行,因為工匠精神就是一種修行。我們所處的工作崗位就是*場,工匠精神就是指導我們修行的信仰。我們要樹立一種對工作不斷打磨,持續精進的精神。雖然我們能看到打磨、雕琢這些字眼,但是這並不代表着我們就僅僅是重複的做一些事情。工匠精神更重要的就是一種精進的精神內核,那是一種深度的工作。然而這種深度的工作就是一種能力,這樣的能力就需要刻意的不斷的去練習。

我們是不是具有工匠精神?區別在於思維方式是否擁有工匠精神的思維方式。於是在培訓的第一天裏頭,老師就讓大家開始學習胡適先生放棄的差不多先生的理論。當然,通過兩天的學習,在我看來這種差不多理論應該是指的處事不認真應付差事的心理吧。而專注精神就顯得難能可貴,然而只有先做到了專注,才能為以後的更專業工匠奠定好基礎。

最後,我們要在工作中保持激情,把夢想當成信仰。工匠精神,這是我們應該具備的能力,更應該是從小就培養造就的一種做事品質。永遠追求更完美的是每一個工匠都要具備的品質,這就需要我們不斷開發自己的能力,挖掘潛質。然而工匠之路的修行是不能着急的,是漫長的過程。我們需要且行且珍惜。

學習新時期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篇5

有一羣人,視自我為普通的北京故宮工作人員,但其實,他們都是頂級的文物修復專家。每一天的工作都是繁瑣且又複雜的,在這枯燥的一天裏他們認真地修復着各種文物,他們因精湛的技藝而被稱作“文物醫生”。故宮男神王津,16歲在故宮修鐘錶,39年沒換過工作,沒搬家。修復文物是穿越古今,與百年文物進行對話的一種特殊職業。去北京旅遊,人人都喜歡到北京故宮看看,體驗古代的傳統文化,感受古代的氣息,如果你看到一些精美、完好無損的文物,如掛在故宮裏的古畫,還有許許多多的古建築,這些都是經過他們“文物醫生”靈巧的雙手,認真仔細修復過的,只為完好地保留和傳承古文化,只為讓外人明白我們中國古文化是多麼博大精深,只為展現最美的一面給遊客。

瑞士製表匠、製表商對每一個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塊手錶都精心打磨、專心雕琢,他們用心製造產品的態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維和理念。在工匠們的眼裏,僅有對質量的精益求精、對製造的一絲不苟、對完美的孜孜不倦追求,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正是憑藉這種凝神專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錶得以信譽滿天下、暢銷世界、成為經典。

工匠精神包括:一是精益求精的創新精神,沒有最好,僅有更好。二是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社會發展需要科技提高,科技提高需要對規律的不斷探尋。三是實事求是、實現創新的科學方法,是推進提高的內生動力。

用精益求精的態度,把一種熱愛工作的精神代代相傳。這種精神就是工匠精神。

在自我的崗位上,認真細緻地去完成每一項任務,就像王津那樣,熱愛自我的工作崗位。

《勸學》中提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細小的每一件事情開始,一點點的積澱。弘揚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

學習新時期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篇6

上下五千年,中國曾引領着一個時代的製造行業發展,精密探測的地震儀,深埋千年依舊鋒利的古劍,無不彰顯着當時頂尖的工業技術。然而反觀現代,沿海城市的大型乃至超大型代加工廠比比皆是,均是以增加熟練度或擴充人力來提高產能,卻無絲毫創新之法。中國工業已然被稱為“世界加工廠”,長此以往,中國工業將無以為繼。

近日,德國政府提出的工業4.0理念風暴席捲全球,以智能製造為主導的工業發展戰略讓國人悚然驚醒。德國製造業是世界上競爭力的製造業之一,這在很大程度上源於德國在已有頂尖工業水平上的持續創新力以及德國人專注嚴謹的工作態度。工作熟練無失誤,僅以為“工”,而未成“匠”;由表及裏,精益求精乃為“工匠”。

中聯重科作為全球工程機械先驅企業,不斷有新型產品的技術參數突破世界紀錄,每年的專利發明質量和數量也都遠遠走在其他企業前面,創新研發力度不可謂不強。但作為基層員工,如何在管理崗位上實現自己的“工匠價值”,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也必須思考的問題。

先成為一個優秀傑出的“工”。每個崗位所在都是公司整體運行中重要的一環,要保證自己在崗位上的工作無差錯無拖延,需要耐心、細心和決心。耐心完成自己分內的事情,多堅持,多努力,對待工作和同事不驕不躁,始終如一;細心瞭解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流程中的各個環節,多發問,多求知,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底;決心克服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多取經,多探索,勇敢嘗試,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後成為一個自我昇華能力的“匠”。如何才能在人力有限的條件下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如何才能在本職工作完成後額外完成力所能及的細節使工作流程更順利?如何才能針對自身崗位的優劣現狀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只有深層次的思考延伸才能讓個人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並與工作相輔相成,真正實現從“工”到“匠”的價值昇華。

企業作為員工發展共同體的同時,也是員工價值體現的重要載體,兩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長久以來,日本老字號企業的前瞻性令世界感到不可思議,他們怎麼能從一瓶小小的醬油,看到一個巨大生態鏈的延展?因為背後的素直之心,對自己事業的執着精誠之心,對自己職業的高度認同感和歸屬感,純潔無暇,不受名利侵染。工作已經不再是賴以為生的手段,而是人生的根本意義和追求,這,才是工匠精神的人格基石和靈魂所在。

學習新時期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篇7

通過觀看大國工匠的宣傳片以及公司車間的大力宣傳和弘揚,使我們瞭解了大國工匠的故事,並深深的被他們的故事所感動,大國工匠的故事也深深地觸動了我,是我不禁反思我與他們的差距,不禁夢想向他們靠攏。

每次當我看完大國工匠的宣傳片後,我就一次次的問自己,到底什麼樣的工人,才是大國工匠。一定是高端科技嗎?一定是獨一無二嗎?一定是奢華卓越嗎?都不是!

那大國工匠都是什麼樣的工人?他們都是在第一線辛勤工作的平凡工人,他們有鉗工,有撈紙工,有研磨工等等,無一例外,都是平凡的普通工人,他們不是領導,不是富翁,甚至不是高學歷,但他們每一個人都靠着對職業技能的完美追求,靠着對技術的忠實傳承和鑽研,靠着幾十年如一日的專注和堅守,與平凡的工作中掌握不平凡的技能,成為國家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我們在工作中也是一樣,有時候我們忙,我們會累,我們會煩,我們會厭倦,可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大國工匠們他們難道不累嗎?難道不厭倦嗎?胡雙錢守着台虎鉗就

是二十年,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師傅,周東紅守着又冷又潮濕的撈紙池就是十幾年,鏨刻大師孟劍鋒師傅在研究新工藝的時候,失敗一次又一次,他們並不是不累,並不是不厭倦,而是有工匠精神在支撐着他們,當他們完成一件作品的時候,成就感和榮譽感襲來,所有的疲倦都不值一提了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平凡永遠是人生的常態。但平凡能孕育偉大,平凡的工作成就崇高的事業,平凡的崗位鑄就人生的輝煌。在工作中我們要以恪盡職守的意識、熱情服務的態度、嚴於律己的精神,時刻發揚開拓創新、積極進取的工匠精神,踏實工作、立足崗位、創先爭優,只要你不甘平庸,就一定也能像大國工匠們那樣在平凡崗位上演繹精彩的人生!就一定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魯泰工匠!

學習新時期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篇8

看過《工匠精神》這本書以後感觸很深,會讓我有時候浮躁的心情平靜下來。

態度的根本是:我是誰不重要,我做的事才重要,如何讓自己做的事重要,要讓自己做事的結果超越直接領導的期望。這句話能讓我正確看待自己和自己的工作,而且做工作的結果是要超越領導的期望,而不僅僅是達到領導的期望,我們常常以為達到領導的期望就算完成工作了,其實我們要以更高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工作中,一個人把自己所有的焦點都放在自己做的事上,才會有人把你當回事,對於大部分人想獲得的認可,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建立在自己做出的事情的質量上,如果你在為別人不認可你而抱怨的話,不如提高自己做事的質量,這樣工作上對你的認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做工作就是做結果。老師講的挖坑和種樹的例子非常好,但是我們在工作中也有可能會犯這樣的錯誤,也許我們受了情緒的影響,也許我們在工作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要完成什麼樣的結果,只管我在做這份工作,我做了這份工作,至於工作的結果和質量跟我沒什麼關係,那就大錯特錯了。

遇到問題時,永遠不給領導提問答題,而只給出附帶多種備選方案的選擇題,作為員工必須清楚身在公司的最根本任務,是為公司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而一個最可怕的下屬就是總以為比老闆聰明;其實,上班時間消極怠工,裝裝樣子,最終浪費的還是自己的人生。可是很多人工作了一輩子,都不會懂得這個道理,他會覺得工作的時間是老闆付酬的,偷一點懶,就佔一點便宜,其實,那消磨的都是自己的人生。凡事要積極主動,凡事團隊第一,凡事高標準嚴要求。每天問自己,今天我哪裏做得很好,今天我哪裏可以做得更好。

作為一個在胖東來工作四年的我,首先我在胖東來學會了做人,做一個善良坦誠的人。通過這本書己受益匪淺,理解了許多,找到了自己工作的定位,明白只有把結果做好了,才是對自己和別人負責。只有用感恩的心去對待人和事,擁有良好的心態,才能把事情做得最好。

書中很多閃光點,值得我們去體會,關於書中的安排,表達,聲音,詞語等等都值得我們去慢慢總結。

學習新時期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篇9

勞動創造美,各行各業的人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創造着躍動的美。

勞動創造美,民警同志為人們創造社會平安之美。人民警察,在人民心中,他是朗朗乾坤的保護神,是正義與和平的化身;在犯罪分子的眼裏,他是令人聞風喪膽的剋星。如果把奉獻比作一幅畫,那麼我們警察就是五彩繽紛的色彩;如果把奉獻比作一首歌,那麼警察就是那不斷跳動的音符;如果把奉獻比作一台機器,那麼警察就是默默運轉的齒輪。是警察用青春澆灌着綠色的家園,我們的祖國才更加安寧,人民才更加幸福!

勞動創造美,建設工人為人們創造建設裝扮祖國之美。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有無數的建設工人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建設着美麗的祖國。他們把建設祖國當成一種享受,把建設祖國當成一種使命,並盡情展現個人的才能和智慧,以羣體的合力讓我們偉大的祖國蒸蒸日上,興旺發達!

勞動創造美,教育工作者為人們創造傳播文化之美。老師,用語言播種,用彩筆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老師工作在今朝,卻建設着祖國的明天;老師教學在課堂,成就卻在祖國的四面八方。教師是火種,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教師是石級,承受着學生一步步踏實地向上攀登。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樑,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熱愛學生又是教師獻身教育事業,搞好教育工作的原動力。願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為自己的學生奉獻出無私的愛。老師的愛,太陽一般温暖,春風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

勞動創造美,白衣天使為人們創造生命安康之美。天使每一個温馨的微笑,每一個細微的眼神,每一句耐心的詢問,每一個輕微的動作,都是對患者生命的.關心。精湛的醫術可以挽救生命,先進的治療儀器可以延續生命;精神上的生命又該如何救治呢?我意識到心理上的脆弱、痛苦甚至比軀體上的病痛更加可怕,一個小小的眼神或動作也能給患者生的希望與勇氣。用自己的微笑撫慰着病人傷痛的心靈,用春天那一抹綠色給人們帶來生的希望與力量的源泉!

勞動創造美,無數的社會工作者帶領羣眾一起創造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他們凝聚人心,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

學習新時期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篇10

“工匠精神”是怎樣的精神?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種“笨”精神。

其實,世界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改革,也難得“四兩撥千斤”的創新。所謂的終南捷徑,不過是自欺欺人。如今,工業化、“互聯網+”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藝人”的內涵和精神卻不會變。能夠在風雨中巋然不動的,或者風雨過後看到彩虹的,永遠是那些堅持自我、堅守“工匠精神”的人。

有人問德國的菲仕樂鍋具負責人:“你們德國人造的鍋説要用100年,賣出一口鍋,也就失去了一位顧客。因為沒多少人能活100年。你看別人造的鍋,10年20年就足夠了,這樣一來,顧客就得經常來買。你們把產品的使用期搞短一點,不是可以賺更多錢嗎?”

聽聽很有道理,“菲仕樂”似乎有點笨。事實也是如此,甚至國內外很多好的產品,都預設了一定的使用期限,也吸引了回頭客,擴大了產品銷量。

這位菲仕樂鍋具負責人卻這樣回答:“正因為所有買了我們鍋的人都不用再買第二次,所以產品質量才有口碑,才會吸引更多人來買。”

為什麼一個8000萬人口的德國,竟然會有2300多個世界名牌?西門子公司總裁維爾納·馮·西門子説:“這靠的是我們德國人的工作態度,對每個生產技術細節的重視。我們承擔着要生產一流產品的義務。”

“工匠精神”是一種“軸”精神。

北京人形容一個人“軸”,説的就是他鑽牛角尖,不懂變通。用浙江人的話來説,就是腦子“一根筋”,不會轉彎。

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長的米其林三星大廚,在日本被稱為“壽司之神”。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饕客慕名而來,只為品嚐“壽司第一人”超過50年的精湛技藝。讓人驚訝的是,他的餐廳只有10個座位,小小的店面也從來沒有擴張過,堅持“一根筋”半個多世紀。

“軸”不“軸”?可是,慕名而來的顧客都得提前幾個月預定。但凡吃過的人都會感歎,這是“值得一生等待的壽司”。

所謂的“軸”,就是一種追求極致的精神,專業專注的精神。一生專注做一事,珍視“身後名”,不貪“眼前利”。

“工匠精神”是一種“苦”精神。

在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看來,工作是修行,產品是修煉,不浮不殆,不急不躁,篳路藍縷,久久為功。

在最珍視“工匠精神”的德國,沒有哪家企業是一夜暴富的。他們往往是專注於某個領域、某項產品的“小公司”“慢公司”,極少有“差公司”,更沒有“假公司”。

尤其是如今日新月異的世界,每天都有眾多企業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更有一夜爆紅的互聯網神話。要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定力,用“苦行僧”一樣的意志和信念辦企業、做產品,堅持“工匠精神”,殊為不易。

其實,世界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改革,也難得“四兩撥千斤”的創新。所謂的終南捷徑,不過是自欺欺人。如今,工業化、“互聯網+”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藝人”的內涵和精神卻不會變。能夠在風雨中巋然不動的,或者風雨過後看到彩虹的,永遠是那些堅持自我、堅守“工匠精神”的人。

學習新時期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篇11

大師,是有突出成就的、天賦異稟的傑出人才,他們開拓領域、致力革新。工匠,則是鑄造產品、資質中等的優秀人才,他們持之以恆、默默無聞。世界上不能沒有大師,世界同樣也少不了工匠。因為,一個大師開闢的道路,需要無數工匠去平整。

大師情懷,是以才華為基礎的狂放不羈,是以視野為前提的自我革命;工匠精神,是追求完美、一板一眼,心中只有作品,沒有對名利的妄念。

大師固然無價,但工匠精神更值得大多數普通人學習。

工匠精神易學,難度容易接受。王羲之四海放浪形骸,魯迅怒懟整個文壇,那是建立在極高的才華與極強的自信之上,甚至藉助了運氣的成分。敢於掙脱世俗束縛,需要巨大的勇氣;而悲憫整個民族,首先要寬恕你的宿敵;聆聽心靈的召喚,還要有召喚才行。這些大師情懷,實在難學。而工匠精神,概括起來只有恆久、完美和單純。與大師相比,工匠只需要剔除隨便、馬虎與浮躁這些小缺點,不必苛求太多。

工匠精神普適,不對人要求太嚴。大師情懷只適用於大師,而加之於普通人身上,就成為狂人。大師畢竟是以天賦為基礎的,在全人類中也是極少數。而工匠精神是普適通用的行為準則,大多數人都有條件具備。與人才輩出的猶太民族相比,德國人貌似少了一份才氣與靈氣,但德國至今仍在醫學、工業成為典範,離不開全國上下的匠人精神。德國人將規則看得神聖,將流水線上的每部產品乃至每個結構件當做藝術品看待,願意並樂於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某項工作。人民在充實中幸福,國家在沉默中富強。平凡的工匠帶來了非凡的成就。

其實,工匠精神與大師情懷並非天涯相隔。日本服裝大師三宅一生,每年兩次參加時裝大會,二十多年來從未間斷。他曾這樣評價自己:(我這一輩子)只是做了一塊布。沒有自我炒作,沒有追隨潮流,也沒有野心勃勃。這位大師級的服裝設計者,卻又這一顆謙卑、專一、精益求精的心。這位大師本就是一個工匠,水到渠成,厚積薄發,是工匠精神培育出了一位大師。

腳踏實地,心平氣和,專心致志,這樣的工匠精神,會為世界留下無數精良可靠的作品,會讓無數天馬行空的夢想落地開花。

學習新時期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篇12

工匠精神是愛崗敬業的,嚴謹做事的,精益求精的,追求完善的。勞模的本色凸現了“工匠精神”。

各級勞模源於廣大勞動大眾,在他們當中,有艱苦創業、開拓進取、扭虧為盈的企業負責人及腳踏實地、勤奮勞動的一線工人;有十年如一日、刻苦鑽研、不懈努力、攻克艱難,獲多項科技成果的技術能手;有農村帶頭人和專業户,立志耕山,開展種養,努力發展農村經濟,帶領父老鄉親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有視培養新一代為已任、用愛和智慧塑造健康向上心靈的優秀教師;有兵不血刃、破案如神,嚴懲刑事犯罪分子、確保一方平安的忠誠衞士;有呵護患者、救死扶傷的醫務工作者;有依法行政、嘔心瀝血、當好羣眾貼心人的機關幹部;有把青春獻給國防事業、榮立奇功的軍之英才;還有堪稱“城市美容師”的環衞工……他們正是增城各行各業的“工匠”。

弘揚勞模工匠精神須愛崗敬業。愛崗敬業是一種美德,是對事業、職業應有的態度。有一句公民道德格言叫“就業須敬業、敬業有事業”,意思是説一個人無論從事哪種職業,都必須敬業;一個人僅有始終敬業,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弘揚勞模工匠精神,首先要愛崗敬業,經過刻苦學習、努力工作,不斷實踐,增強本事,從而塑造勞模形象。

弘揚勞模工匠精神須嚴謹做事。古人云:“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工匠的成長必須有一種老實的態度、嚴謹的作風,甘願從基礎做起,從小事做起,樂於扮演拾遺補缺、跑龍套的主角,僅有這樣才能不斷積累經驗,逐步獲得社會承認,在平凡的崗位上獲得不平凡的成就。

弘揚勞模工匠精神須傳承傳統。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禮貌史,技藝高超的工匠層出不窮,豪傑輩出,英雄橫空,從魯班雕木成凰到庖丁解牛神技,從墨子探行求規到張衡觀天測地,古人憑着精湛的技藝為我們樹立了不垂的豐碑。弘揚勞模工匠精神要立足於優秀的傳統文化,汲取其思想精華和高深的智慧。

弘揚勞模工匠精神須不斷創新。創新發展是新時代的主旋律。勞模作為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羣眾的傑出代表,決不能滿足於墨守成規。僅有不斷創新,才能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術技能,擁有“獨門絕活”,成為行家理手、時代先鋒。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讓我們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着建設現代化中等規模生態城市的目標,進取弘揚勞模工匠精神,為增城經濟社會發展和禮貌提高作出更多貢獻。

學習新時期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篇13

截止20xx年,壽命超過220xx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為什麼這些長壽的企業扎堆出現在這些國家,是一種偶然嗎?他們長壽的祕訣是什麼呢?我們研究了他們都在傳承着一種精神——工匠精神!

很多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複的工作者,其實工匠有着更深遠的意思。他代表着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這種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從瑞士製表匠的例子上一窺究竟。瑞士製表商對每一個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塊手錶都精心打磨、專心雕琢、他們用心製造產品的態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維和理念。在工匠們的眼裏,只有對質量的精益求精、對製造的一絲不苟、對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正是憑着這種凝神專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錶得以譽滿天下、暢銷世界、成為經典。

工匠精神不是瑞士的專利,日本式管理有一個絕招:用精益求精的態度,把一種熱愛工作的精神代代相傳。這種精神其實就是“工匠精神”。

所謂“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僅僅是把工作當作賺錢的工具,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着、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在眾多的日本企業中,“工匠精神”在企業領導人與員工之間形成了一種文化與思想上的共同價值觀,並由此培育出企業的內生動力。

在獲得奧斯卡日本影片《入殮師》裏。一個大提琴師下崗失業到葬儀館當一名葬儀師,通過他出神入化的化粧技藝,一具具遺體被打扮裝飾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樣。他也因此受到了人們的好評。這名葬儀師的成功感言是:當你做某件事的時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種難割難捨的情結,不要拒絕它,要把它看成是一個有生命、有靈氣的生命體,要用心跟它進行交流。

“工匠”是技藝精湛的人,在歐洲,德國的學徒傳統培養了最優秀的工匠、瑞士的頂級名錶都是工匠一個零件一個零件打磨而成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極致的精神,並且專業、專注。

在這個“商人精神”橫行的年代。個人和企業都面臨巨大的生存挑戰。比如一些以山寨產品為主的企業,在外部環境好的時候,企業可以生存,一但外部環境變的惡劣,企業很容易馬上倒閉。

企業的核心因素是人,而脱離了這種困境的途徑是培養企業的“工匠精神”。工匠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他們在享受產品在手裏昇華的過程。其他企業熱衷於“圈錢—做死某款產品—出新品—圈錢”。而打造“工匠精神”的企業卻在從另一方面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看着自己的產品在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最終以一種符合自己嚴格要求的形式存在。

工匠用的工作獲得金錢,但工匠不為錢工作。一個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態度的表現,一生的職業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工匠精神並不是舶來品,《莊子》中就有記載了一個“庖丁解牛”的故事。

廚師給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觸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腳所踩的地方,膝蓋所頂的地方,嘩嘩作響,進刀時豁豁地,沒有不和音律的。

梁惠王問:“你解牛的技術怎麼竟會高超到這種程度啊?”

廚師回答説,他憑精神和牛的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體本來的構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十九年了,他的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鋒利。

廚師還説:每當碰到筋骨交錯很難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視力集中到一點,動作緩慢下來,動起刀來非常輕,霍啦一聲,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開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達到登峯造極、出神入化的境界。看看瑞士名錶,將一項技術發揮到極致,頂級品質造就了頂級品牌。

工匠精神不是口號,它存在於每一個人身上,心中。長久以來,正是由於缺乏對精品的堅持、追求和積累,才讓我們的個人成長之路崎嶇坎坷,組織發展之途充滿刑荊。這種缺乏也讓持久創新變得異常艱難,更讓基業常青成為鳳毛麟角,所以,在資源日漸匱乏的後成長時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

學習新時期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篇14

有幸品讀了羅永浩先生力薦湛廬文化的《工匠精神:締造偉大傳奇的重要力量》一書,讀後使我眼前一亮,對工匠精神本質有很深的感觸。本書沒有采用教科書的_來定義工匠精神是什麼,如何培養工匠精神,而是採用了講故事的方法,以美國在20世紀的崛起和21世紀發展的時間軸為主線,以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為核心,從他們身上的故事和性格來探究工匠精神的本質,更適合工匠精神發展的土壤是什麼。下面是我讀此書的一點心得,與大家共勉。

此書講解的工匠精神與我之前認為的工匠職責有很大的區別。之前認為工匠就是手藝人,用固定的工具使用固定的技能做出可預見的產品,屬於熟練工種,而本書定義的工匠是使用現成的技術工具利用創新精神解決各種問題的發現者和發明家。他們不是一成不變的生產線上的工人。本書中介紹的大多數工匠都有這樣一種精神: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極大的熱情,永遠在尋找更好的解決辦法,辦求更精,利用現有的技術工具進行資源整合,所以作者説工匠精神是一種思維狀態,是一種信仰。這種精神不僅體現在像技術這種硬技能方面,也體現在各種軟技能上,比如在人際溝通、納税服務等;不僅在實體行業內,在金融這些虛擬行業內也有體現。

工匠精神,是美國家族企業歷經百年倒的祕訣,是瑞士品牌屹立世界之巔的利器,更是生命的態度。其價值在於精益求精,對匠心、精品的堅持和追求,其利雖微,卻長久造福於世。美國當代最的發明家迪恩。卡門曾説:“工匠的本質—收集改裝可利用的技術來解決問題或創造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創造財富,並不僅僅是這個國家的一部分,更是讓這個國家生生不息的源泉。”簡單地來説,任何人只要有好點子並且去努力實現,他就可以被稱為工匠。書中精彩的案例告訴我們什麼表人是真正的工匠,並提示了美國的工匠們如何影響了整個國家的產業和社會環境,以及未來他們將扮演怎樣的角色。從歷看,美國的工匠們是一幫不拘一格,依靠純粹的意志和拼搏的勁頭,搞出了足以改變世界的發明創新的人。工匠精神中的典型代表人物中有單打獨鬥的英雄,也有共同協作的團隊,甚至產生了資助發明家的專門企業,企業的核心就是尋找並創造一批發明家,吸引風投資金,以出售專利獲取專利費為盈利模式,可以想見這種企業的利潤必定比不上自己使用專利生產出產品的企業利潤,有些利潤比例甚至達不到萬分之一,正是因為對利潤的追逐,規模性企業或者説大型企業並不是培養工匠精神的良好土壤。

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態度和精神理念,是從業人員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與其人生觀和價值觀緊密相連。它更是一種信仰,一種力量,這種精神和力量會催人奮進助人成長,直到造就我們事業的成功,這就是每一個樂觀、健康、積極向上的人應該具備的一種精神。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着人生的態度,而人生態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如果你希望改變現狀,打造一個與眾不同的自己,成為被需要、被尊重、眾望所歸的成功者,就從當下的事情做起,成為一個充滿魅力的工匠,擁有工匠精神,擁有內外豐盛的人生。我的體會是從以下三個方面着手:一是把領導當老師。工作是我們自己的事,不是領導的事,工作的目的不是向領導交差,而是提升自己能力,領導只是你學習和求助的對象。當今社會心浮氣躁,追求“短、平、快”帶來的即時利益,這種心態讓人失去了學習的熱情和力量,只有知道工作是為自己做的,我們才能在工作崗位上縷建奇功,成為專業領域的行家裏手。二是把崗位當舞台。把自己的全部能量用到本職工作中去,珍惜每一個當下,要做就要做到,一個人的工作只有做到別人無法替代的程度,才能算是工作成功。工作崗位就是你的人生舞台,每個人都應該成為自己人生秀的演員。三是把任務當作品。在工作中,做到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發揮自己能量。工匠精神強調要把工作品質看作生命,把每一次的任務都當做生命中的作品,要相信自己,隨着能力的提高,機會總會來到你身邊;隨着能力的積累,屬於你的回報總會降臨在你身邊。我們每個人無論身處任何環境,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不懈追求,才能把事情做得,才會實現完美的人生。

學習新時期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篇15

工匠者,乃精雕細琢之人,一顆細膩心,兩隻勤勞手。很多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複的工作者,其實,“工匠”意味着把有價值的事堅持做下去,尤其是把每一個細節都做好,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用心做一件事的人才能體會。

製造精神”“工匠精神”這些鮮活的字眼,頻繁出現在我們的報紙和微信上。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這種精神又有何種強大的力量?帶着這一串串的疑問我如飢似渴的翻開了《工匠精神—向價值型員工進化》一書。

作者付守永先生所闡述的“工匠精神”,它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把熱愛工作的精神代代相傳”。本書從工匠之魂,工匠之道,工匠之術等方面,告訴我們“不僅僅是把工作當作賺錢的工具,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着、對所做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告訴我們“打工的狀態並不可怕,打工的心態很可怕”。讀到這,我陷入了一陣沉思。

臘月28,回到老家,路過大伯堂屋前,我熱情的喊着大伯,走進他的屋子,大伯在做木凳子,我不懈的説“大伯,您直接去市場上買幾個塑料的小凳子,不就得了,幹嘛還費這事,都過年了”。他笑了笑“孩子,我幹了半輩子的木匠了,家裏的桌椅板凳都是自己做的,都用半輩子了,多耐用,多結實”説完只見他拿着魯班刨一遍又一遍刨着初成型的板凳面,凳腳;拿着剛尺和碳筆在凳面上比劃着凳腳的開眼位置。

“孩子,就説這魯班刨,左右用力要均勻,速度要快,還要一推到頭,否則刨出來的面就不平。”在我看來,真的沒有必要費這麼大工夫去做幾個凳子。而對於做了半輩子木匠的伯伯來説,從他臉上流露出來的是他對手裏木工活的熱愛,還有對自己產品質量的胸有成竹的滿足。他笑起來眼角隆起的皺紋告訴我,他內心是踏實的,是執着的,他是在用心打造手中的工藝品—“木凳”。

這一情景就如一束陽光,它照進了我的內心。記得,13年3——4月在底盤廠工作時,面臨着人員的大量變動,複雜的底盤和輕卡的混線生產,導致我班組裏的骨幹們連續近1個月加班至11點過後。那時感覺,每天都有幹不完的活,那段時間每天回家都是筋疲力盡,但是思想上一直很執着的相信:明天會更好,明天要好好幹。14年3月,我應聘進入了營銷公司,剛開始不適應這種寬鬆和自主,感覺再也沒領導為了拉動生產節拍而逼你開線催你生產,雖時常加班再也不用熬到晚上11點了……這一切,就如來到了天堂。

慢慢的,被關在內心深處的的魔鬼“另一個自己”出現了。在空閒的時候我會去想“自己的工資和職位也沒什麼大展進,年復一年的這樣幹着,究竟為什麼啊?同學介紹的某某公司那崗位,月薪多吸引人?”在工作中,會去想“怎樣選擇捷徑去更快的成長啊?怎樣做事會又快又省,儘快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啊?這事做了,領導會滿意嗎?”整個人總是無意中想到了九霄雲外,又無意中被現實拉回了生活。前段時間部長讓我給總經理送個報告,我送完迅速回來答覆部長“領導出差了,報告放他祕書那。”真想欣喜自己辦事真利索,可隨後部長又問“你問過領導什麼時候回來啊?報告大概什麼時候簽好?你打算什麼時候取?”就是送文件這麼一件小事,都有許多值得關注的細節,我不禁臉紅的發燙。

這是我內心的真實想法,但我相信有那麼多年輕人在的路上有過和我一樣的幻想和惆悵。因為我們內心是功利的,是浮躁的,我們喜歡去做一些投入一點就能立刻看到回報的事情。或者領着公司一年發的數萬元薪水不愁吃不愁穿的混着,對照書中描述的打工心態,這種心態太可怕了。

都説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在閲讀完本書後,我對書中提及到的“打工的狀態並不可怕,打工的心態很可怕”這一觀念如飲醍醐。所以,我呼籲:

年輕的小夥伴們,請戒除內心的功利心,浮躁心,腳踏實地的去做一件事;不要再大費力氣去尋找什麼成長捷徑了,立足崗位,把自己當下的做好了捷徑可能就來了;

請那些如我這樣在混日子或打算混日子的小夥伴們,趕快清醒過來。不要覺得自己在給別人打工,如果你混十年就算公司損失百萬,那這點錢對公司來説又算什麼呢?而這十年對我們來説,那就是生命!

年輕的朋友,我們對美好前景要敢大膽的去憧憬,我們也要按捺住內心的焦躁、憂鬱、惶恐;我們要用一種執着、精益求精的工匠態度積極的面對工作,將工作中的任務當做工藝品去雕琢,相信工作、生活會因此而變得更加充實和美麗。

學習新時期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篇16

在這個二十一世紀的年代,到處都是高樓林立,大廈入雲,我們住在高大的居民樓裏,站在陽台,便可以俯瞰整個小區。

紅頂白磚的高樓隨處可見,再也沒有低矮的平房和冒着黑煙的煙囱,我們看到的是一株株碧綠可愛的青草,還有振翅高飛的鳥兒。

我們能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真的要感謝建築工人,是他們的不懈努力為我們蓋起了一座座高樓,是他們的不懈努力,讓我們住進了一間間漂亮的樓房。曾經的高樓只有五層,如今的高樓少則七層,多則十九層,建築工人們不惜汗水和艱辛,日日夜夜的用一磚一瓦蓋起了這些高樓,不畏嚴寒酷暑,風霜雨雪,在多少個太陽升起,又落下的時刻不停的用自己的雙手蓋着我們現在居住的高樓?

試想,假如你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員,你會堅持下去嗎?也許有的人會説,我能;也許,有的人會説那麼高的樓,要蓋到虎年馬月啊?但是,假如你是一個建築工人,你不想去蓋高樓,那別人怎麼住的上高樓,你又怎麼養家餬口,並不是想做的事就可以去做,而不想做的事就可以不做,如果你是建築工人,那蓋高樓就是你一生的責任和任務,你必須去完成它,不管樓有多高,不管是怎樣惡劣的天氣,都要堅持下去。

我以前對建築工人從來都是感到不屑的,他們灰頭土臉,整天在磚瓦和泥土裏摸爬滾打,有什麼可以讓人正眼相看的?但事實證明,我錯了。他們雖然生在社會的最底層,雖然沒有身份和地位,但他們的心靈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卻是高貴的,這樣的精神無人可以比擬,如果沒有他們,即使你有再多的錢,你又怎能住得上寬敞的高樓?古代有一種職業叫做琢玉師,在現代這種職業叫做雕刻師,琢玉師就是把一塊上等的美玉雕琢成各種各樣的飾物,像宮廷裏玲瓏的如意,千金小姐和富家少爺脖子上佩戴的長命鎖,都是出自琢玉師之手。

歷史上最著名的琢玉師陸子岡,一生雕琢了許多完美的玉器,但後來因為一個落款被朝廷判了死刑。俗話説:玉不琢不成器,再上等珍貴的美玉如果沒有高超的琢玉師也等於一塊沒有用的石頭。

琢玉師用他們的雙手雕琢出了一個個完美到無可挑剔的飾物,在他們的骨子裏,有着一種超於常人的毅力。一刀刀刻下去,哪裏不好還需要修改,他們必須十分謹慎細心,一不小心弄錯,一整塊玉便會毀掉,所以,琢玉師這一職業一般很少有人能勝任。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精益求精,改了又改,直至做到完美的精神,那一個個精緻的玉器才會問世,他們的名字才會名垂青史。

我們不也像建築工人和琢玉師嗎,學業就是蓋高樓,我們的每一次考試就是蓋上去的見證,每一次升一年級,就是蓋到了更高的一層,如果我們不認真對待這座高摟,那我們就得掛科,復讀,永遠也別想蓋完這座樓,永遠也別想考上心儀的大學,所以,我們所學的東西正是那穩固基礎的一磚一瓦,少一塊,樓就會倒塌。在學習的過程中必然是艱苦的,就像建築工人,一年四季不停的蓋着,直至把高樓蓋起來,我們也要像他們一樣,不畏艱辛,堅持不懈,把屬於我們的那棟高樓蓋好,有朝一日,我們的高樓也會華麗的直聳雲霄。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夢想,光是有建築工人的毅力還不夠,還要有琢玉師的細心和耐心。要想做成一件事,不可急於求成,能一舉成功的事不叫大事,大事不能一蹶而就。

把一件事學會很容易,但想學精實則很難,在成長的路上,我們要學習建築工人的堅持不懈,不要一遇到逆境和困難就自暴自棄,而是迎難而上,不可放棄;學習琢玉師的細心和堅持以及他們的精益求精,即使學會了一樣本領也不要沾沾自喜,而是要把它學到精煉,學到爐火純青,要知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建築工人和琢玉師,這兩個職業不管是在現代還是在古代,都沒有什麼社會地位,但就是這樣的“小角色”,就因為他們的堅持不懈,精益求精,憑着一雙手製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驚歎的奇蹟,他們的名字流芳百世,他們的名譽名垂青史。

要想把一件事真正的堅持做下去,那裏面的辛酸苦辣也許只有自己才知道,而旁人,是不會理解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努力過,付出過,堅持過,才會收穫甜美的果實,只有認真細心,追求完美,才會創造奇蹟,實現夢想。

啊,那高貴的工匠精神,是你激勵了我在成長的路上奮力奔跑,是你教會了我遇到困難和逆境不要輕易退縮,鐵杵可以磨成針,水可以滴穿石頭,只要我們堅持,這世上就沒有做不成的事,因為,有志者,事竟成!

學習新時期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篇17

在寬度為0.16毫米的焊點上給火箭發動機焊接,高鳳林把看似簡單的焊接技術做到了極致,讓人歎為觀止。航空手藝人胡雙錢專注打磨飛機零件,做到了無人替代的“零差錯”,讓人欽佩不已。

什麼是工匠精神?有堅定的目標,有頑強的毅力,有卓越的才幹。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具備工匠的潛質,也都有練就成工匠的可能性,關鍵就在於我們能不能做到腳踏實地,精益求精。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美好明天等待着我們去描繪,去實現。我們只有具備大國工匠的條件,才能更好地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

我總以為工匠離我們很遠,只知道商場裏有很多精美的商品,讓人看一眼就忘不了,自從看了央視新聞推出的《大國工匠》之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工匠無處不在,我們的衣食住行樣樣離不開工匠。

驚歎欽佩之餘,我們也深深地懂得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真正含義。對於焊接工作來説,一點小小的瑕疵可能就會導致一場災難,因此,高鳳林對每一個焊接點的位置、角度和輕重,都要進行縝密思考,35年間,他專注地把焊接技術做得爐火純青,用執着的堅守詮釋了一個航天匠人對理想信念的無悔追求。

對處於學生階段的我們,也是未來的工匠,只不過我們現在是學徒而已。每天,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聚精會神地聽課,不放過任何一個知識點,恨不得一下子就把內容全掌握。我對學習樂此不疲,雖然也體會到其中的苦悶,但想想誰會隨隨便便就能成功,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r3de9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