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教師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教師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真正的教育應該是純手工的,那是一種依靠積累、源於傳承的工匠精神,這種精神無法瞬間獲得、想要就有。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教師關於學習踐行工匠精神的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

教師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教師工匠精神心得體會篇1

“匠人精神”近幾年來大爆發, 可能緣起與有一年春節期間,中國人跑到日本搶購馬桶蓋,造成馬桶蓋幾乎斷貨。這樣一個大工業生產線上的普通產品,竟然和壽司、日本武士刀並列在一起,又一次打上了匠人精神的烙印。

在日本,有一個傳統詞彙指代擁有精湛技藝的手工藝者,叫“職人”。“職人”是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稱謂,“職人精神”代表着精益求精、堅韌不拔和守護傳統。現在,許多掌握尖端技術的製造業者也被稱作“職人”,甚至遍及社會各個行業,在日本媒體報道中常見“政策職人”、“相撲職人”、“科學職人”和“教育職人”等稱呼,都指在本領域掌握高超技藝的能人。

本質上,匠人起源於手工業, 匠人精神首先意味着個性化,而不是標準化,是“匠心”獨運的雕琢,而不是刻板的流水線生產。反觀我們教育,教育不是工業,而更像是農業,需要教師花費時間與精力深入學生的心靈,翻土、施肥、澆水、除草、間苗。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開花,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結果,甚至我們也不敢肯定,每一株幼苗都能開出美麗的花,都能結出碩大的果。但我們依然執着、依然努力,教育需要在和煦的陽光中,春風化雨,潛滋暗長,需要靈魂的安靜,需要耐心的等待。做教師真的需要有“匠心”。

“匠心”的背後隱含着的是專注、技藝和對完美的追求。在教學中,“匠心”可以讓孩子們莞爾一笑,學習瞬間變得幸福而快樂;能夠使枯燥的知識立刻展現神奇,終身難忘;更會令師生的交流,歡快順暢,水乳交融。在教學中追求“匠心”應該是每位教師的職業意識。

做教師,就得像個手藝人一樣沉浸其中,心無旁騖,在激情飛揚和揮汗如雨之中,享受教育本身所帶來的痛苦和幸福。慢慢地陪伴,靜靜地等待,悄悄地聆聽,不浮躁,不顯擺。

匠心”就是用簡單的心做單純的事。法國思想家蒙田曾説過:“教育不是為了適應外界,而是為了自己內心的豐富。”如果教師都能始終潛心教育,那麼就能摒棄浮躁、功利,迴歸教育本真。人的一生,需要選定一把椅子,意大利歌唱家帕瓦羅蒂年輕時讀過師範,畢業時他問父親自己該幹什麼?父親告訴他,如當教師,就好好當,不要做歌唱家的夢;若是想當歌唱家,那麼你就去做歌唱家的夢,不要在兩把椅子中間彷徨!他的歌聲,至美,至純,他的一生,至簡,至定。生活中的確有許多把誘人的“椅子”,但不是每一把“椅子”都適合每一個人,我們只有根據自己的條件與特點,摒棄浮躁,抵禦誘惑,堅守定律,堅持只坐那一把適合自己的椅子,才會有希望獲得成功,它或許不是最美的,卻是承載你最多喜怒哀樂的物品。人的一生要處理好三種關係,即人與物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以及人與自己內心的關係。人的內心簡單了就會快樂,專一了就會強大。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著名作家王蒙曾説過:“人的一生要做許多事情,但最重要的不是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而是清醒地知道自己不應該做什麼。”因此,教育工作不能太複雜、太繁瑣、太神祕,應當多一點“留白”,讓學生輕鬆一點,多一點自主選擇,讓學生有興趣一點,多一點寬容悦納,讓學生自信一點。

我越來越堅信,真正的教育應該是純手工的,那是一種依靠積累、源於傳承的工匠精神,這種精神無法瞬間獲得、想要就有。杏壇之上,絃歌不輟,教師們耳提面命,一張嘴,一塊黑板,三尺講台,一支粉筆寫春秋,一個好的教師應該要有“匠心”的執着——專注而簡單。

教師工匠精神心得體會篇2

如何樹立正確的工作觀?首先我們得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工作不僅僅是我們賺錢謀生之道,更應該是我們追求目標,夢想,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工作中生活中我們是演員,演員如果僅僅是為了金錢,那他絕對不是一個好演員。

我們應該做金錢的主人,而不是金錢的僕人。哪個職務薪資高就想方設法的調職調崗,哪方待遇好,就不顧承諾,不顧感情的辭退離職。我們需要擁有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精神。放下功利心、浮躁心、投機心。拾起公德心、鑽研心,恆久心。彌補信仰的缺失,誠信的缺失,感恩的缺失。在工作中去提升自己的人格,修煉自己的心性。

每天踏實,用心,精細,嚴謹的將工作做到極致,每天反思反省,實務精進,磨鍊靈魂,修煉心智,修正內心的誤差,改變行為的偏頗。做一個快樂的工匠師。

工作中的先後心態和多少心態。還是和金錢有關的話題。薪資是工作取得一定成績,有了一定的積極表現,或者是取得了一定的結果後得到的回報。所以説我們需要先努力的工作,積極的進取,得到一定的認可和賞識,薪資自然是不用愁了。這個便是先工作,後金錢的心態。

如果抱着先金錢,後工作,給多錢,幹多少活的心態去工作,那你永遠是一個不入流的打工者,而不是工作者。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工匠者,首先你必須是一名合格的工作者。多一份專注的心,少一份功利的心;多一份精進心,少一份浮躁心;多一份感恩心,少一份利己心。

“明確目標,把夢想當做信仰。”這句話很對,我們需要擁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在現實生活中就是目標。明確這個目標以後,我們就需要尋找方法,達成目標,實現夢想。

夢想,目標千差萬別,各有不同,在這裏不多説,大家需要想想自己有沒有夢想,夢想是什麼?自己是不是正在夢途中鏗鏘有力的信心百倍的行走?在這裏重點講述我們在達成目標,實現夢想的過程中,即現實工作中的一些好方法,大家共享之:一,結果導向,凡事以結果為導向,沒有結果,一切都是空談。二,提前量,讓工作中沒有重要緊急的事情。

這樣或許你的工作才能更加有質有量,因為你有充裕的時間去完成它。三,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做完美,避免返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作為一個合格的工作者,進而上升為工匠者。

工作中各種人際關係的處理和維護。帶着愛去工作,帶着愛去處理人際關係,帶着愛去處理工作事務。讓工作在愛中,讓愛在工作。這是我們應該靠攏的方向。減少自己偏見的心,利己的心,不公的心。增強自己利他,助他,成他之心。讓愛的力量深入工作,深入人心。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很坦白的告訴各位,沒有平衡點。我們需要的是好好工作,好好享受生活。不要因為工作影響生活(老婆不高興),更不要因為生活影響工作(老闆不高興)。領導不希望看見因為工作和生活失衡影響工作效率的員工。父母也不希望看見因為工作和生活失衡影響兒女感情。

解決這個問題的人就是你,只有你能平衡工作和生活。不要找任何理由。只有你才能確定自己的價值觀和優先順序,只有你才能從中取捨,只有你才能弄清選擇的後果,只有你才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日程表和生活,安排工作和家庭,然後執行自己的選擇。享受屬於自己的生活。

一個人對她所選擇的事業,愛之至深,幹之極致。帶着“工作是一種修行”的工作觀,每天享受通過努力獲得的成長,取得的成績,達成的結果。也正是帶着修行的心去工作,我們的心靈財富,精神財富,物質財富也的到了成長。這不正是我們的所求嗎?

教師工匠精神心得體會篇3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些可謂是對教師的最美讚譽。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將教師職業神化。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意識到,教師不過是三百六十行其中之一行,教師不過是億萬普通勞動者之一員。因為社會需要以及分工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職業,每種職業都有其自身的特殊牲和不可替代性。教師的工作有別於其它工作,確實很重要。“智育不好出次品,體育不好出廢品,德育不好出危險品”社會拒絕次品、廢品和危險品。教師面對的是一羣懵懵懂懂的孩子,要把這些懵懂的孩子培養成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塑造成社會有用之才棟樑之才。離不開教師的精雕細琢,耐心打磨。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經濟改革中需要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師從事的培養人的工作,可謂是精細中之精細,在教師的工作中何嘗不需要倡導工匠精神?“教書匠”是社會對教師的戲稱,在筆者看來,並沒有什麼不妥。從某種意義上説,教師也是工匠。教育教學工作的性質決定了教師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貫之的工作態度,態度決定效果,這正是我們積極推崇的時代“工匠精神”。

我國的教育專家呂型偉有一個教育名言是,“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奉獻;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既然是事業、科學和藝術,只有不懈的努力用畢生的精力才能獲得事業的成功,才能達到科學和藝術的高峯,教師的“工匠精神”不可以或缺。

“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在筆者看來,科學發展日新月異,教師的這一桶水還要常換常新,最好是長流水。其實,不僅需要教師有大量的知識和技能的儲備,更主要的是怎麼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這並非易事。教師要依據教育規律,根據教育實際摸索出最適合的方法,提高教育效率和教育效果。眾所周知,學生的智力水平和非智力水平參差不齊,教育教學中並不排斥做必要的強化訓練。教師也有必要採用師付帶徒弟的方法,手把手地教學生。人們總結出,教育是一門慢藝術,需要小火慢燉,急不得,需要不厭其煩,誨人不倦。教育不是一蹴而就,可能會出現“反覆”現象,教育不容淺嘗輒止。

“校園無小事,事事皆教育。”一名教師,也是一名工匠,必須腳踏實地,從點滴做起,積沙成塔,集腋成裘。我們的教育固然需要教育家,但更需要大量的一線教師。既然做不了教育家那就做一個實實在在的“教書匠”,將“工匠精神”帶到工作之中,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jqpz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