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一線抗疫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7篇)

一線抗疫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7篇)

一線抗疫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

在抗擊疫情的前線,面對重症患者的性命相托,白衣戰士全情投入、全力以赴,把生的希望帶給患者。在社區防控一線,基層民警衝鋒在前,無私無畏,盡職盡責守護人民。

一線抗疫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7篇)

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彭志勇帶領着150多名醫護人員已經連續作戰了1個多月。今年53歲的彭志勇黨齡超過30年,這也是他繼非典和禽流感之後,第三次主動站在防疫的最前線。

ICU的病人們需要單獨制定治療方案,每個方案彭志勇都全程參與。這位從黃岡市轉來的老年重症患者由於一直髮熱,血氧飽和度不斷下降,經過氣管插管等搶救都無明顯好轉,呼吸逐漸困難。會診後,彭志勇果斷為其啟用人工心肺治療,最終患者平穩度過觀察期,轉出ICU。

從1月6日開始,ICU的150多名醫護人員全員上崗。35歲的醫生項輝援藏回來後沒有休息就直接請命參戰。ICU的患者病情瞬息萬變,項輝和同事們每天有8個小時盯在隔離病房,密切關注每一個體徵變化,及時評估治療效果,動態調整治療方案。

在社區防控一線,為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基層民警也衝鋒在前,無私無畏。59歲的趙勇是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大智街派出所的民警,今年9月份就要退休了。疫情當前,他主動請纓,和年輕民警站在了社區防控第一線。趙勇在社區負責隔離點的值守,已經連續加班多日,常常在夜裏幫助轉運疑似患者。病毒面前,他沒有退後一步。20多天他沒有回過家,家裏的老父親因為上呼吸道感染剛剛出院,他也一直沒騰出時間去看望。

趙勇的父親、87歲的趙潤庚是一名老軍醫,他知道疫情的兇險,更清楚兒子工作不能分心,在醫院的病房裏他給兒子寫下了這封親筆信。

71年前,年僅16歲的趙潤庚就是這樣衝鋒在前的。1949年,他隨部隊參加瞭解放大西北的戰鬥。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他曾經一晚上從戰場上轉運了20多名傷員。作為一名老白衣戰士,他至今在家裏仍習慣戴着醫護人員的白帽,也在時刻關注着當下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為他們鼓勁加油。

一線抗疫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2

她不是醫者,但爭當響應號召的“先行者”防疫情之蔓延;她不是先鋒,但爭當響應號召的“宣傳員”守萬家於平安。她叫__,是__市鐵南社區服務中心的一名普通青年幹部。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__充分發揮青年黨員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中的青年先鋒模範作用,以實際行動扛起“為人民羣眾築起疫情防控安全線”的使命擔當,堅決打贏街道疫情防控“阻擊戰”,固疫情之防線,為防疫防控添助力,當好措施落實的“貼心人”,兑現在黨旗下許下的錚錚誓言和莊嚴承諾。

有一種服務,叫做責任

“滴滴,鐵南社區工作羣通知,1月22日早七點,全體黨員幹部在黨建室開會”。……七點鐘,黨委班子成員全體黨員幹部召開了武漢籍來嘉返嘉人員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__電話與愛人交待了幾句,立馬奔赴到工作崗位。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她每天十幾個小時都蹲守在小區,往返與社區、居民家中,手機時時關注每一條預警信息,從不敢離身片刻,每當網格內有湖北及外地返嘉人員歸來,無論白天還是晚上,她都會立刻趕赴居民小區入户做好户情檔案登記。面對疫情,不退縮、不畏懼,每一次入户中與異地返鄉人員“最近距離的接觸”時,她總是走在同事的前面,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危留給別人,為來嘉返嘉人員發放宣傳資料,向羣眾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她以主動去承擔、願意去承擔、想去承擔的行動,充分展現了青年幹部的責任與擔當。

有一種行動,叫做忠誠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這是__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常説的話,她不僅是這樣説的,更是這樣做的。

作為常年服務在基層的社區工作者,__有一套深入羣眾的工作經驗和廣泛發動羣眾的方法,積極發動退休黨員、居民、青年志願者、物業、門衞等力量,開展志願活動,建立黨員先鋒崗和青年突擊隊,讓黨團旗在疫情防控鬥爭一線高高飄揚。用行動引領羣眾,匯聚起羣防羣治、同舟共濟的強大力量。

疫情來襲,__奔走在疫情防控各個角落,在小區內宣傳、排查,確保異地返嘉人員不漏户、不漏人,累計登記居民信息3000餘條,輸入疫情期間電子信息檔案1789條,張貼標語、各類告知書150餘份、通知200餘份等;組織青年志願者主動認領樓棟長、單元長,在小區單元內積極做好來嘉返嘉人員信息收集,在單元內監督家庭聚會、外來人員走親串友、居家隔離人員擅自外出等情況;通過建立“居民羣”提醒居民羣眾做好防護措施,號召居民在疫情期間不串門、少出門,少出入公共場所等。

有一種奉獻,叫做堅守

“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在值崗中__總是對居民説:“您好,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尊重,請您出示通行證”。這句話她對每一位進出門的居民説,一天、兩天、三天,居民習慣了社區志願者“麻煩”的“守門”,無論清晨還是凌晨,由嫌煩到主動出示證件,更多的居民感動的説:“你們辛苦了,有你們,我們很放心!”在每天與居民電話核對信息中,她總是説:“您好!因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為保障您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如您有接觸武漢回鄉人員,或者您家有武漢回鄉人員請務必告知我們!”在面對困難居民、居家隔離人員志願服務中,__主動為他們買菜、送外賣、買體温計。在一次次温暖的服務中,居民被她的認真負責所感動,小區居民在微信留言中説:“小於你好:因為工作調整好幾天沒見面了,你確實辛苦了,你那踏實吃苦認真深受感動,真是好乾部”。是的,__是千萬社區工作者的縮影,她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有一種表率,叫做擔當

“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在__的表率下,她的丈夫也作為一名在職黨員志願者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夫妻兩人經常一起值守,家裏3歲的女兒交給婆婆,9歲的兒子每天只能在家裏自己做飯,對孩子,她心存愧疚之情,但她無怨無悔。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社區同事們常説:“鐵南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但__總笑着説:“我是鐵柱子,還能減肥,多好”。其實同事們都知道,她是敢於擔當,願意付出,不求回報的人,認真是她的代名詞,踏實是她的口碑,擔當是她留給每個與她一起工作的人最好的答案。__知道,在疫情面前責任重大,唯有挺身而出,才無愧於時代感召、無愧於初心!

細微之處見精神,艱難之時顯品格。這世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__是母親、妻子、女兒,更是黨員、公僕、小巷總理,在守護萬家平安的抗擊疫情一線,她載着光和熱,匯聚成點點星河,照亮廣大居民平安歸來的點點星光!

一線抗疫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3

今年50歲的陳忠俤是福建省羅源縣鑑江村黨總支書記。大年九年級這天,連續多日奮戰在基層防疫第一線的他,因勞累過度昏倒在村部,導致腦部血管破裂被送往醫院緊急搶救。

1月23日是農曆臘月廿九。陳忠俤接到消息,羅源發現一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疑似病例(24日被確診),鑑江村村民鄭某與患者乘同列動車返鄉,已回到村裏。陳忠俤立即組織人員上門,勸説鄭某前往縣級隔離點隔離觀察,但對方並不配合,説什麼也要在村裏過年。陳忠俤在鄭某家裏一直待到深夜12時,反覆勸説,並承諾保障他們一家的正常生活。在他的耐心勸導下,除夕下午6時,鄭某和老伴兒同意前往縣級隔離點。

鑑江村人口集中,户籍人口6017人,外出務工人員返鄉集中,疫情防控工作難度非常大。作為老黨員,陳忠俤深知守土有責的重要性,全力以赴落實上級的要求:24小時值班、組建3支黨員先鋒隊入户摸排、發放宣傳單、通過村村通廣播進行宣傳……

鑑江村沿海養殖户較多,人員結構複雜,陳忠俤第一時間組織人員對上岸人員及滯留漁排的外來務工者進行逐一摸排,為疫情防控後續工作開展打下堅實基礎。他還在村部設立信息反饋專線,既能及時收集信息,也能及時迴應羣眾關切。

就這樣,陳忠俤一直忙到正月九年級,5天沒有睡過一個整覺。村裏防控疫情的舉措見效了,但他自己卻倒下了。

“老陳20__年做過腦部手術,但做起事來總是拼盡全力,絲毫不顧及身體。”村主任林建標回憶,陳忠俤一直以來工作都很認真拼命,建設美麗鄉村、抓自來水管網等項目,他總是雷厲風行,一刻也閒不下。

鑑江鎮黨委書記辛捷説,多年的共事,讓大家都很佩服陳忠俤。“把任何事情交給他,我們都很放心。”

一線抗疫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4

__,女,1986年出生,中共黨員。現任黑龍江省八五九學校數學教師兼任校團總支書記、八年級組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她人“宅”心不“宅”,她每天做好外出學生彙總、體温檢測等數據統計表幾份多至十幾份。帶領團員學生130名進行青年大學習,組織學生代表拍學雷鋒宣傳視頻,利用微信羣對學生進行疫情防控、感恩勵志教育,師生製作美篇1個、微視頻30多個。開學前,為了能讓每名學生第一時間有課本,她帶領八年級組教師將近兩千本的教材而言僅用一下午的時間就分送給家長。她還帶領同組教師學習網絡授課,組織集體備課27節,線上培訓家長、學生6次。為了保證線上開課效果,她熬了3個夜晚自制了家用投影儀。開課後,她更是每天耗費至少2個小時精心準備網課,上完兩節課後,還要網絡批改作業近90份,有時要反覆批改好幾次,每天批作業都要花費近3個小時。作為班主任她還要隨時關注本班學生其他學校的網課效果,常常與學生、家長反饋到深夜。由於愛人在社區執勤,所以剛上一年級的女兒只能自己上網課。

疫情當前,作為一名黨員,__同志參加了學校

“疫情防控志願者服務隊”,入户發放知書、勸返不帶口罩和通行證過期的居民、為出門不便的居民採買生活用品,她戴着紅袖標忙碌的身影,恰如一束微光,驅散陰霾,照亮每一個被幫助人的心靈有人陪同。不負韶華正青春,__老師正是用她的熱血青春去踐行一名黨員教師的使命感、責任感。

一線抗疫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5

防疫,就是戰役。

新冠肺炎是一個我們不知道底細的敵人。在這場戰“疫”中,從事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的疾控人,就是前沿陣地上的“偵察兵”,他們必須儘快摸清敵情,及時為“指揮部”提供情報。

2月7日晚21:04,山東東營市疫情處置辦公室疫情防治組接到東營勝利機場情況通報:1月22日HU7640武漢—三亞航班一名旅客被確診為新冠肺炎,該航班始發站為東營勝利機場,東營—三亞航班旅客49人與該旅客同機航班到達,請予以核查。

接到通報後,市疫情處置辦公室疫情防治組立即將有關情況報告綜合協調組和有關領導。反饋名單僅有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市疫情處置辦公室立即啟動聯動機制,由市公安局通過大數據查找49名旅客住址及聯繫方式。

2月7日21:40,市疾控中心迅速做好應急準備。市及東營區、墾利區、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疾控機構集結32人,組建了4支流行病學調查隊伍。

2月8日00:28分,市疾控中心接到了市公安局協查的旅客反饋信息,立即分析旅客具體信息,將涉及人員名單按居住地傳達到各相關縣區,各縣區疾控機構立刻連夜進行調查。

因為涉及人員眾多,身份信息需要一一核實,加上已經是凌晨,調查核實難度較大,中間發現旅客地址信息不實的,還要反覆對接公安部門,確保一個不漏全覆蓋。

與時間賽跑。

2月8日12:15,流調組完成全部49名密切接觸者的信息核查工作,除2人未回東營外,其餘47人均完成流行病學調查。

2月8日15:50,47名密切接觸者全部完成核酸檢測採樣,中心微生物檢驗科爭分奪秒,立刻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

2月8日21:30,47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全部完成,均為新型冠狀病毒陰性。

從2月7日21:40,到2月8日21:30,一天,24小時,疾控人爭分奪秒、晝夜奮戰,全面完成47名密切接觸者的追蹤調查和核酸檢測工作,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實現了應檢盡檢,打贏了一場漂亮的疫情防控阻擊戰。

一線抗疫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6

感動。

李夏同志生前系績溪縣荊州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今年8月10日下午,在抗台搶險時,突遇塌方泥石流因公殉職,年僅33歲。他的黨齡不長,只有短短5年,他參加工作的時間也只有12年,然而他對工作的態度、對羣眾的熱情和對黨的忠誠堪當我們學習的楷模。

學習李夏做一個認真負責的人

“工作交給李夏就放心”,這是他們單位領導和同志們的共識。我也是一名基層紀委書記,反思一下我自己的工作,我在單位領導和同志們面前,能得到這樣的評價嗎?很顯然,我還差得遠。我要以李夏同志的工作精神鞭策自己,找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立行立改,力爭迎頭趕上。

學習李夏做一個讓羣眾信任的人

“有事情,找李夏”成為當地羣眾的“口頭禪”。常言道“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有事情,找李夏”説明了羣眾對李夏同志的信任,這種信任,也一定是他在為羣眾服務的過程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反思一下我是如何對待羣眾的,面對羣眾的訴求,自己是如何去辦理的,能讓羣眾滿意嗎?能得到羣眾的信任嗎?今後我將學習李夏同志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做一個讓羣眾信任的人。

學習李夏做一個對黨的忠誠的人

李夏在羣眾危難時刻衝鋒在前,勇於擔當,不怕犧牲,用實際行動和寶貴的生命,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對黨的忠誠。他做到了“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入黨誓言。今後,我一定以李夏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好“監督、執紀、問責”的本職工作,做一名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人。

一線抗疫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7

在廖俊波擔任邵武拿口鎮鎮長的時候,有一次,年幼的女兒問他:“爸爸,你是拿口鎮最大的人嗎?”“不,爸爸是全鎮最小的人,因為爸爸是為全鎮人服務的。”孩子問得天真,但廖俊波的回答卻很認真。

這一句發自肺腑的“最小的人”,彰顯了廖俊波民為貴、官為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情懷,凝聚了一名共產黨人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也詮釋了他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執着和對百姓的熱愛。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現實中,也有少數官員脱離羣眾,把自己凌駕在羣眾之上,對羣眾疾苦不聞不問,“官老爺”思想嚴重。有的官員搞貪污 腐敗,忘記了艱苦樸素,過着紙醉金迷、觥籌交錯的奢靡生活。還有的官員甚者與民爭利,侵犯羣眾利益,將羣眾與黨和政府對立起來。凡此種.種,不但損害了黨羣幹羣關係,更嚴重影響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説到底,都是官貴民輕的思想在作祟,缺乏廖俊波那樣的“羣眾最大,自己最小”的情懷和大度。

將自己看小,羣眾就大;將自己看小,名利就淡;將自己看小,眼界就開;將自己看小,做事就踏實。選擇做一個“最小的人”,對於廖俊波來説,這是一件自豪而需堅持的事情。他經常深入基層瞭解情況,傾聽羣眾意見和訴求,帶頭深入貧困村駐村蹲點調研,認真解決好羣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讓人民羣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正是因為廖俊波把自己看小,才能放下官架,看輕身份,才能做到心中有民,熱愛奉獻,也才心無旁騖,能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天地之間,莫貴於民;悠悠萬事,唯民為大”。把自己看重,羣眾就看輕了;把權力看大,責任就看小了。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必須有廖俊波那“一大一小”的覺悟和高尚,擁有“自己最小”的情懷。在實際中能夠正確處理好“最大”與“最小”的關係,擺正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座標,堅守自己的初心,時刻謹記“權力是人民賜予的”、“我們是人民的勤務員”的道理,做到像廖俊波同志一樣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用真情和實績贏得廣大羣眾的信任。

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我們黨的事業根基在羣眾,我們黨的事業動機也在羣眾。新時期的領導幹部,不管是官大也好,還是官小也罷,都要以廖俊波同志為榜樣,時刻反省是否真正做到了以人民為先、以人民為重、對人民負責,要自覺摒棄為官不為民、對上不對下、重説不重做的錯誤思想,想清楚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要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對待每一個平凡的羣眾,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做一個胸中有民、實實在在、能幹大事的“最小的人”。

一線抗疫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8

中央宣傳部29日在中央電視台向全社會公開發布“時代楷模”王家元和崔根良的先進事蹟。

王家元是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騰達鎮春風村黨支部書記。他團結帶領全村幹部羣眾科學實幹、頑強苦幹、創新巧幹,開鑿出山公路,發展特色產業,打造旅遊品牌,帶動鄰村共同致富,使一窮二白的“石頭村”發展成全省富裕文明的新農村,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崔根良是亨通集團黨委書記。他以產業報國為己任,努力依靠科技創新,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打造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產權的民族企業,成功走出一條創業創新之路,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當選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前不久,王家元和崔根良的先進事蹟宣傳報道後,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廣大幹部羣眾認為,他們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生動展現了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的堅強黨性,牢記宗旨、心繫羣眾的為民情懷,苦幹實幹、迎難而上的擔當作風,創業創新、勇攀高峯的拼搏精神,體現了“三嚴三實”要求,深刻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不愧為新時期廣大基層幹部的傑出代表。黨員幹部紛紛表示,要結合正在開展的“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向王家元和崔根良等優秀共產黨員學習,以先進典型為榜樣,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樹立清風正氣,強化宗旨觀念,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時代楷模”發佈以“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中國夢”為主題,現場發佈了王家元和崔根良的先進事蹟,宣讀了《中共中央宣傳部關於“時代楷模”王家元和崔根良的表彰決定》,播放了反映他們先進事蹟的短片,展示了中國楹聯學會、中華詩詞學會創作的反映他們先進事蹟的楹聯、詩詞和小傳,頒發了“時代楷模”紀念章和榮譽證書。中宣部有關負責同志,“時代楷模”的親屬及社會各界代表等參加。

一線抗疫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9

雲南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貧困面廣、貧困人數多,是雲南省脱貧攻堅的主戰場。20__年,瀾滄縣有13.93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其中拉祜族、佤族和布朗族3個“直過民族”貧困人口達11.1萬),貧困人口數量位列雲南省第4位。20__年,中國工程院開始結對幫扶瀾滄縣,年富力強的“60後”院士朱有勇自告奮勇接下開始了定點扶貧任務,他帶着團隊長期駐紮在竹塘鄉蒿枝壩,走進田間地頭、深山密林開展實地調研,用科技扶貧幫助拉祜族脱貧致富。

竹塘鄉蒿枝壩村民一年只種一季水稻,有20萬畝的松林,卻沒有任何利用,人均年收入只有20__元左右。通過對氣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條件的科學分析,朱有勇和他的團隊發現這裏具備發展冬季土豆和冬早蔬菜的優越條件,種蔬菜、種土豆、養豬、養雞,一百天左右可以見成效,讓拉祜族羣眾馬上見到效果,一個冬季一户農户種上三畝五畝冬季土豆就直接脱貧了;通過多次實地調研,他發現在瀾滄發展林下優質中藥材種植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瀾滄縣境內有大面積退耕還林的思茅鬆,在松林間的腐殖土裏可以種三七,這樣不會損害松林生長,不打農藥同樣可以解決三七感染病蟲害,該技術不佔農用地,生產成本低,價格高效益好……在學術界,朱有勇是公認的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研究的開創者;在農民眼中,他是一個最在行不過的莊稼好手,知農民冷暖、懂農民所想的貼心人;在自己眼中,他説自己不過就是一名農民教授。

朱有勇紮根基層、無私奉獻,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脱貧致富奔小康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作為基層黨員幹部,我們要認真學習和弘揚朱有勇的大愛精神,像他那樣紮根脱貧攻堅一線,深入羣眾融入羣眾,用更大的幹勁去造福貧困羣眾,堅決打贏打好脱貧攻堅戰。

一線抗疫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張桂梅同志用自己的一片真情點燃了無數貧困家庭的希望,用自己的赤誠愛心托起了無數孤兒和困難學子的人生夢想,用自己真情摯愛,詮釋了什麼是大愛無疆、大愛無私、大愛無聲。她以勇者無畏、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續寫着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人生追求和信仰。在張桂梅同志身上,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張桂梅同志對黨和人民的無比熱愛和無限忠誠,充分體現了一切為了羣眾、一切為了人民的為民情懷和堅定信仰。其事蹟陶冶了我們的情操,淨化了我們的心靈,深化了我們的情感,真可謂感人肺腑、振人心魄、令人肅然起敬。

黨總支王從愛書記要求,全校廣大黨員幹部要認真向張桂梅同志學習。學習她恪盡職守、愛崗敬業、心繫羣眾的高尚品德;學習她注重學習、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工作態度;學習她厲行節約、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淡泊名利、牢記宗旨、忠誠於黨的優秀品質;學習她敢闖敢幹、敢為人先、敢於擔當的開拓精神;學習她堅定信念、執着堅定、無怨無悔的人生追求。在當前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要把向張桂梅同志學習作為重要載體,組織廣大黨員幹部廣泛深入學、聯繫實際學、結合工作學。要把張桂梅同志作為一面鏡子,認真開展自我剖析,真正心繫於民。

一線抗疫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1

假如今年的你39歲,丈夫病故、父母離世、無兒無女、身處異鄉,你是選擇庸庸碌碌虛度餘生,還是在奮鬥之中書寫新的人生華章?而她選擇了化悲痛為力量,紮根小城華坪20餘載,把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通過愛心傾注到當地的教育事業之中,帯領1600多名貧困女學生走出大山,播撒下希望,用責任和擔當書寫了新時代的“小城大愛”故事。她就是華坪縣民族中學教師兼“兒童之家”福利院院長張桂梅。

在觀看張桂梅同志事蹟視頻時,我的眼眶就一直是濕潤的:當她暑假天天走那麼遠山路,只為了去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告知家長孩子成績很好,只要考上了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就能免學費就讀時;當她夜晚在手腳關節處塗完治療風濕的藥酒,躺在辦公室冰冷堅硬的條椅上時;當她面對鏡頭,説出唯一的願望“我想要再多活兩年,把這些孩子送入大學”時,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用真愛點亮了那些無依無靠的孩子們的希望之光,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愛的奉獻之歌。

愛心。

“我要用有限的生命、有限的力量為孩子們多做點事。”樸實無華的語言下,藴含着張桂梅對山區貧困學生最深沉的愛。她把家訪當常態,10餘萬公里的山路被踩在腳下,成為1500多户家庭走訪的“墊腳石”,為的就是減輕“山裏人出出趟門不容易”的負擔,瞭解到每一個學生最真實的情況,做通家長的思想工作,斬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她愛生如子。她雖然沒有孩子,可是她卻是許多孩子的媽媽。精心教育學生,輔導學生,中午、晚上看着學生睡覺,給學生蓋被子。學校學生和孤兒院50多個孩子,住院她陪着,給他們送飯,付醫藥費,資助學生讀書,自己連卻洗衣機都沒有。就這樣,她將愛播灑進孩子們的心田。

堅定。

“黨員在,女高就有辦下去的希望。”剛剛成立之初的華坪女高,師資緊缺、學生家底薄,被認為是一所“絕對辦不下去的學校”。但張桂梅卻不信這個“邪”,帶着8名教師,其中6名黨員,佩戴黨徽上課,發揮黨員帶頭示範作用,把黨員教師們內心的澎湃激情轉化為堅定信念,造就了獨特的麗江華坪“女高精神”,華坪女高也逐漸成為當地學生、家長嚮往的學校,教育教學成績日漸顯著。張桂梅和學校的黨員教師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成功需要無比堅定的信念,我們要從她身上汲取精神養分,對於選準了的方向、認準了的事,要敢抓敢管、取作敢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奉獻。

面對接踵而至的各項榮譽,張桂梅始終保持着入黨時的那份初心,把自己微薄的工資用於資助貧困學生和收養孤兒,把70多萬元的獎金全部捐獻給貧困山區,一條洗得褪了色的牛仔褲、一件很老氣的花襯衫、一雙舊舊的黑皮鞋、一副厚厚的近視鏡,是伴隨她多年的“行頭”,生活十分清苦。她所有的心思都奉獻給了自己最熱愛的教育事業。對她來説,“讓最底層的百姓看到希望,讓所有的孩子享受教育的公平”,奉獻理所應當!

面對“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華民族謀幸福”的歷史使命,我們要以張桂梅這樣的榜樣為標杆,對標對錶,學習她身上無私奉獻的品德與情懷,立足本職崗位,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幹勁,不講條件、不計得失,一心一意幹好每件工作,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學習榜樣精神,傳承榜樣力量!

一線抗疫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2

1997年12月的一天深夜,一個男生突然發高燒,張桂梅看到這位學生寒冬臘月還穿着單衣,當即把丈夫去世後留下的唯一一件毛背心送給了這位學生,並連夜把他送到醫院,替他付了200元的住院費。第二天,當學生家長趕到醫院,看到已經守候了整整10個小時的張桂梅臉色蒼白,神情憔悴,這位傈僳族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還有一個男生,因為沒有生活費而幾次提出退學。可只有4個月就畢業了,眼看孩子中途輟學,張桂梅心痛不已,每週拿出30元,幫助他順利完成了學業。

有一段時間,班裏的許多男生夜不歸宿,沉迷網絡遊戲。張桂梅得知後心急如焚,直接將行李搬到了男生宿舍,與他們同吃、同住、同學習。通過言傳身教,終於使他們戒除了網癮,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和健康向上的業餘愛好。此那以後,不少學生有趣地稱她為“校園媽媽"”。

20__年,張桂梅遠在東北年近古稀的姐姐病危,很想見一見她這位已經20多年沒見過面的妹妹,並給她寄來了路費。可這時,正趕上一個學生住院交不起住院費,她又把姐姐寄來的路費給學生交了住院費,並打電話請求姐姐諒解。

有一次,張桂梅在鄉下看到一個衣衫破舊的農村婦女心事重重。一問之下,才知道因為山體滑坡,原來的房子被沖走,各級政府湊錢給她蓋了新房,但自己也借了些錢。眼看孩子就要上學,自己又身帶殘疾,正為孩子上學的費用發愁。張桂梅聽後沒有多想,對那位婦女説:“孩子我揹走,你自己找點活幹,什麼時候有能力撫養孩子,就什麼時候去接回來。"就這樣,她將這個素不相識的女人的孩子背出大山,供他吃住和上學讀書。

20__年3月,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成立,張桂梅義務擔任院長。從那時起,她又把母愛給了失去父母的孩子們。

20__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邀請60位全國部分教師和教育專家到北戴河休假,並允許每人帶一位親人陪同。張桂梅作為雲南省唯一被邀請的教師,她的第一個念頭是要帶多年沒有見面的姐姐同去,但這個念頭一閃過後,她又想到了自己收養的孩子們。於是,張桂梅帶上了“兒童之家”年紀最小的“小蘿蔔頭”。

現在,“兒童之家”收養的孩子已經有20多人走向社會,成為自食其力的人。17人分佈在全省各地讀書。另有50人還在“兒童之家”,在張桂梅媽媽的呵護下幸福成長。張桂梅過着十分清苦的生活,但她卻把自己的工資和來自其他方面的收入都用在了別人身上。20__年國務院給她頒發了5000元獎金,她作為黨費全部交給了黨組織。20__年,“三八”婦女節,昆明市總工會捐給她2萬元用於治病。20__年,華坪縣委、縣政府獎給她1萬元獎金。這些錢經過她的手以後,她又轉手用到了學生和貧困羣眾身上。20__年,張桂梅獲得雲南省屆“興滇人才”獎。剛剛從昆明領獎歸來,她就把30萬元獎金全部捐獻給了民族國小,用於新建教學樓。同時,把“兒童之家”的一輛微型車和別人捐獻的一車衣服也捐給了這個學校。幾年間,張桂梅累計用於資助學生、困難羣眾和教育事業的捐款已接近50萬元,而自己卻沒有留下一分存款。

一線抗疫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3

你會明白一個村支書為何有如此痴迷的城市情結,還會發現這個“瞎胡鬧”的村支書,在滿足一己的造城狂熱之餘,可能無意間會為農村發展理念探索出另外的方向。

因此不要取笑李連成和他的“烏托邦”。這個在鹽鹼地上搞起了股份制的村莊,變成“村級市”後僅一年,已有來自北京、上海乃至中國台灣等地的20家企業落户,全村總產值超過10億元,這樣的經濟規模在當時的中部農村並不多見。

我們可以質疑“村級市”的設想,但是在產值超過10億元的基礎上,很多構成城市經濟基礎的產業設想便不再是“烏托邦”。

也許是由於他的誠懇和耐心,也許是由於人們對城鎮化的共鳴,他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支持。第一個在中國提出“農村就地城市化”的學者程漢忠,將“西辛莊市”的誕生看成是中國農村改革的標誌性事件。

於建嶸後來也表示:“有時間,我一定前往西辛莊村向李書記和村民們討教農村發展的有關問題。我反對的是‘村級市’這個提法,擔心這種可能影響國家規制,為一些地方行政擴張提供藉口,但絕不是反對農村社區服務城鎮化這一發展方向。”

魯迅先生在黑暗中,用《狂人日記》發出了第一聲吶喊。當然此時此刻的社會現實與當時並無任何可比性,但魯迅筆下“狂人”的探索與啟蒙,跟李連成的氣質無疑隔空相通。

李連成當上村支書後的第一晚,他突然想起了村裏人看他的眼神。那是窮人的眼神,自己也曾有過這樣的眼神,孤立無援,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李連成想,我得把這種眼神用心焐熱了。

因此當他狂熱難抑,當他着急激動,當他把“當幹部就要愛吃虧”的“連城訣”歪歪扭扭刻在大石頭上放在村頭,當他自稱“人幹啥往往都有癮,我李連成就有‘發展癮’”,並不管不顧地造起“城”,人們都將深深理解,並會肅然起敬。

一線抗疫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4

8月10日凌晨,受颱風“利奇馬”影響,李夏所在的荊州鄉,短短3小時降雨量接近100毫米。強降雨導致地勢低窪的下胡家村受災嚴重,山體隨時有塌方的危險。情況緊急,李夏和另兩個同事立刻趕去現場。

李夏把查看的情況及時反饋給其他人,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並決定立即返回村裏商量對策。就在返回途中,他們遇到了正往家趕的村民胡日紅母子,娘倆回家的路要經過塌方地段。李夏不放心,當即和同事們調頭,護送娘倆到安全地帶後才離開。

然而此時,泥石流裹挾着塌方的石塊從山上猛然衝了下來。

而李夏也被大水沖走,消失在石門亭的河水中。

在皖南山區,突發災害常有。大學學習應急救援專業的李夏,每次都衝在前面。因為表現優秀,組織部門曾三次要選調他,但都被李夏拒絕,他想留在更需要他的基層。

出生在夏天的李夏,生命最後一刻也留在了夏天,他把人生的“盛夏”奉獻在了這裏。

一線抗疫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5

由省政府國資委黨委主辦、西部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承辦的尹磊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宣講之後,我省各大省屬企業和銀行積極邀請尹磊先進事蹟報告團開展宣講活動。從8月23日起,報告團將先後進入省投資集團、西鋼集團、省路橋集團、工商銀行青海分行、青海銀行等單位宣講,進一步提振國有企業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信心。

8月12日,尹磊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在青海會議中心舉行後,在省屬18家企業中引起強烈反響。在國有企業遭遇困難的現狀下,省屬各企業高度重視“兩學一做”中湧現出來的我省國有企業典型示範人物的引領作用,尹磊同志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生動詮釋了我省國有企業幹部職工在經濟困難中敢於拼搏、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充分體現了新時期共產黨人的優秀品格,為全省國有企業幹部職工尤其是廣大黨員樹立了一面光輝的旗幟。

為了讓尹磊同志先進事蹟更廣泛地傳播到我省國有企業幹部職工當中,各企業紛紛邀請報告團宣講,旨在進一步提振國有企業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信心,為青海國有企業發展增添新活力、新動能。

一線抗疫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6

連日來,英雄艦載機飛行員張超烈士的先進事蹟經本報和其他媒體報道後,在海軍部隊引起強烈反響。官兵通過學習討論、座談交流、撰寫體會等多種方式,學習張超烈士的英雄事蹟和崇高精神。

在張超生前所在的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外場機務樓、機關辦公樓等醒目位置懸掛着“向英雄學習”橫幅,電子屏滾動播放張超先進事蹟和視頻錄像。“向英雄艦載機飛行員張超學習”誓師動員大會上,張超的戰友艾羣説:“我們一定會繼承張超遺志,勤奮工作,刻苦訓練,為航母艦載機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感受烈士品質,激發奮進力量。北海艦隊某潛艇基地結合核潛艇精神大討論活動,組織官兵收聽收看張超先進事蹟。南海艦隊某基地利用網絡、報紙、微信平台等媒體資源,開展“學英雄事蹟、當精武標兵”體會交流。東海艦隊某水警區開展“和張超比一比、自身差距在哪裏”“英雄事蹟怎麼看、建功崗位怎麼幹”等羣眾性討論,激發官兵崗位建功的強大動力。

學習烈士精神,練就過硬本領。在張超曾經工作過的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團,多架戰機連續進行長途奔襲對海實彈射擊演練。曾與張超並肩執行戰備巡邏任務的飛行員李光耀説:“向張超學習,必須把每次起飛當成戰鬥,絕不讓祖國海空受到任何威脅。”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372艇發出倡議,號召官兵像張超那樣練兵備戰,在強軍興軍道路上奮勇前行。

英雄犧牲,精神永存。從白山黑水到南海島礁,從萬里海疆到遠海大洋,從海軍機關到基層艦連,海軍廣大官兵決心像張超烈士那樣,牢記強軍目標,強化使命擔當,奮力開拓進取,為建設強大海軍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以上就是學習張超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的全部內容。

一線抗疫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7

20__年7月13日中午,驚聞滕啟剛庭長不幸去世,我懷着悲痛的心情寫了一首《悼念同行》的詩:啟航激流不悔心,剛直不阿病纏身,走向法治魂先去,好人淚水濕滿襟。

學習啟剛,其實就是務必以良知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首先,通過學習啟剛的奉獻精神,我們在工作中更注重方式方法,讓羣眾滿意,對待羣眾要耐心細緻、不厭其煩地傾聽雙方的心聲,我始終認為“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其次,通過學習啟剛的敬業精神,觸動我鑽研業務,保證效率;我通過刻苦的鑽研,掌握有關業務知識、最新司法解釋,吃透條文為今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再次,通過學習啟剛的務實精神,我們耐心做工作,協調助企業解決困難,為打造法制化營商環境舔磚加瓦 。

最後通過學習啟剛的無私精神,我們要勇於擔當,做到知行合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oqqrd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