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評估學習心得(精選6篇)

評估學習心得(精選6篇)

評估學習心得 篇1

一個學期的資產評估學習即將接近尾聲,資產評估作為二十一世界新型蓬勃發展的學科,有着其存在的巨大意義,第一節課邢老師便説資產評估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而我也從開課便對這門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邢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我們受益匪淺。雖然課程學習就要結束,但是老師給我們的理論知識以及實踐知識一定會對我們知識面的拓展以及未來的職業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與影響。 下面我將本學期學到的資產評估分為三個部分;

評估學習心得(精選6篇)

一、 資產評估是什麼

資產評估是對資產在某一時點的價值進行估計的行為或過程。具體的講,資產評估是指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專門機構和人員,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資產評估準則,遵循適用的評估原則,選擇適當的價值類型,按照法定的評估程序,運用科學的評估方法,對評估對象在特定目的下的評估基準日價值進行分析、估算並發表專業意見的行為或過程。

二、 為什麼要資產評估及其重要性

資產價值的多少以及如何預測是投資決策人、企業經理投資銀行家、税務師等市場參與人需要了解和關心的問題。對資產價值評估的

準確判斷,是進行成功的資產投融資、資產經營管理、資產諮詢服務的基礎,而資產評估則是資產價值確定的重要手段。

三、 如何進行資產評估

資產評估的程序包括:(1)明確資產評估業務基本事項,例如委託方、評估目的、評估範圍、價值類型等。(2)簽訂資產評估業務約定書並加蓋公章.(3)編制資產評估工作計劃,制定總體思路和詳細的工作方案。(4)對待評估資產的核實與實地查勘,確定其新舊程度、運行情況和技術參數。(5)收集與資產評估有關的資料,產權資料和技術資料等。(6)評定估算,儘可能同時使用多種方法確保評估結果的客觀性。(7)編制和提交評估報告。(8)資產評估報告的工作底稿歸檔。評估報告日90日內歸檔,保存至少20xx年。

資產評估的方法包括:(1)成本法:評估價值=重置成本-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經濟性貶值(2)市場比較法:評估價值=市場參照交易價格+∑評估對象優於參照交易物引起的價格差額-∑評估對象劣於參照交易物引起的價格差額(3)收益法,收益法是通過估算待評估資產自評估基準日起未來的純收益,並將其用適當的折現率折算為評估基準日現值的方法

資產評估方法的細節我們也學到了很多,比如機器設備的評估方法、房地產的評估、流動資產的評估、企業價值評估等,不同的評估主體的評估方法既有聯繫又有區別。通過這些學豐富了我們對資產評估內容的瞭解。

資產評估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創新,去挖掘,去研究。感謝老師一學期的細心栽培,我相信我所學到的知識必將在未來的生活增光增彩。

評估學習心得 篇2

在學習《資產評估準則——評估程序》中,結合了《資產評估基本準則》和《資產評估操作規範意見(試行)》中的“資產評估操作程序部分”。《資產評估準則——評估程序》是根據《資產評估基本準則》制定的,它比《資產評估操作規範意見(試行)》中的“資產評估操作程序部分”更加系統和科學,並有一定的創新和超前。下面按照基本評估程序步驟對新的評估程序和評估操作規範進行對比。

一、基本評估程序的規定

《資產評估準則——評估程序》中規定基本評估程序為8個步驟,《資產評估操作規範意見(試行)》規定評估程序為15個步驟。前者對後者部分步驟進行了合併和摒棄,使基本評估程序更加簡潔、科學、合理。

《資產評估準則——評估程序》也有其創新和靈活的地方,如規定“註冊資產評估師不得隨意刪減基本評估程序”但同時又規定“註冊資產評估師在執行評估業務過程中,由於受到客觀限制,無法或者不能完全履行評估程序,可以根據能否採取必要措施彌補程序缺失和是否對評估結論產生重大影響,決定繼續執行評估業務或者終止評估業務”,這打破了我們以往認為只要簽訂了評估業務約定書,就必須履行評估程序、執行評估業務的誤解,有利於我們防範執業風險。

二、明確評估業務基本事項

《資產評估準則——評估程序》“明確評估業務基本事項”部分包括了資產評估操作規範中的“明確評估目的、評估對象和範圍”(第一步驟);“選取評估基準日”(第三步驟),並且還規定了應當明確“委託方、產權持有者和委託方以外的其他評估報告使用者”、“價值類型”、“評估報告使用限制”等,這些都是與以往規定不同的地方,這部分內容是報告準則和資產評估價值類型指導意見相關內容的體現。

三、簽訂業務約定書、編制評估計劃

二者在這兩個階段內容大致是相同的,由於《資產評估準則——業務約定書》已經發布,業務約定書的內容更加規範化,如增加了“評估報告使用者”、“評估報告的使用限制”、“約定中止履行和解除業務約定書”等內容,更好的迴避了我們的執業風險。《資產評估準則——評估程序》中規定註冊資產評估師應當編制評估計劃,並且應當將編制的評估計劃報評估機構相關負責人審核、批准,強調了評估計劃的重要性。

四、現場調查、收集評估資料

《資產評估準則——評估程序》這兩個環節涵蓋了《資產評估操作規範意見(試行)》“指導資產佔有單位清查、填報資產,蒐集準備資料”(第五步驟);“檢查核實資產,驗證資料”(第六步驟);“檢測鑑定資產”(第七步驟)。在資產評估申報階段,《資產評估準則——評估程序》規定應當要求委託方提供涉及評估對象和評估範圍的詳細資料,要求其對提供明細表及相關證明材料以簽證、蓋章或者其他方式進行確認,而《資產評估操作規範意見(試行)》要求資產佔有單位進行全面清查盤點,填寫各類資產和負債清查評估明細表,評估機構要給予必要的指導,提出具體要求。《資產評估準則——評估程序》強調了評估申報是委託方的工作內容,應當向評估機構提供其申報資料並加以確認。根據評估基本準則規定“提供必要的資料並保證所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恰當使用評估報告是委託方和相關當事方的責任”,《資產評估準則——評估程序》減輕了評估機構和評估師在評估申報階段的工作內容,強化了委託方和相關當事方的責任。

《資產評估準則——評估程序》規定註冊資產評估師執行評估業務,應當根據評估業務具體情況對評估對象進行“適當”的現場調查,規定在執行現場調查時無法或者不宜對評估範圍內所有資產、負債等有關內容進行逐項調查的,可以根據重要程度採用抽樣等方式進行調查。而《資產評估操作規範意見(試行)》詳細規定了要逐項核查建築物、機器設備、在建工程;逐筆檢查長期投資、無形資產等資產及負債。《資產評估準則——評估程序》創新的提出了可以採用抽樣的方式進行調查,此規定使事務所在執行大型、超大型評估業務時可以節約成本。

《資產評估準則——評估程序》詳細規定了註冊資產評估師應當收集的評估資料、收集資料的相關途徑,並規定應當對評估資料進行必要分析、歸納和整理,形成評定估算的依據。而《資產評估操作規範意見(試行)》該部分內容則相對較少,對比可以發現新的評估程序在簡化現場調查內容的同時,強調了收集評估資料、進行必要分析、歸納和整理的內容。在現實中我們的評估機構往往在評估的現場調查階段耗費了大量的工作時間和人力物力,而忽視了對評估資料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從而在價值估算階段對相關參數的選取缺乏相關的資料和證據,使評估結果的科學性和公允性受到影響。

五、評定估算、編制和提交評估報告

《資產評估準則——評估程序》中評定估算包括“恰當選取評估方法”、“進行分析、計算和判斷,形成初步評估結論”、“對形成的初步評估結論進行綜合分析,形成最終評估結論”,《資產評估操作規範意見(試行)》評定估算包括“分析確定評估結果”、“分類撰寫資產評估説明”、“填寫完成各類資產負債清查評估明細表”。經過對比我們發現,新的評估程序強調了採取多種評估方法進行評定估算,而沒有提及撰寫資產評估説明和填寫資產評估清查評估明細表的內容,我們是否可以認為在以後的評估工作中可以不必進行此方面的工作。但本人認為雖然資產評估説明和資產評估明細表千篇一律、流於形式,但評估説明和明細表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評估結果,讓外界也能更好的解讀評估報告,能夠看懂評估結果。如果缺少這部分內容,能否以“賬面調整説明”、“參數選取説明”等相關文字説明來替代,附於各科目的工作底稿中。

《資產評估準則——評估程序》規定“註冊資產評估師提交正式評估報告前,可以在不影響對最終評估結論進行獨立判斷的前提下,與委託方或者委託方許可的相關當事方就評估報告有關內容進行必要溝通”,新的評估程序提出可以就評估報告相關內容進行必要溝通,這與以往相比是個創新。但此環節並沒有列入基本評估程序中,而如何進行必要的溝通,是否僅限於評估報告的內容,值得我們深思。我們在評估實踐中有這樣的體會,評估工作後與委託方或相關當事方溝通非常重要,它關係到能否認同評估結果,能否支付評估費用。在溝通的過程中,委託方或者相關當事方不僅專注評估報告的內容和形式,更關注評估結果的由來,因此溝通時不僅限於評估報告的層次,還深入到評估明細表的各個科目甚至具體到每個評估實物。同時評估後的溝通過程又是比較敏感的,如果評估結果出現較大的調整,企業職工和司法部門往往對溝通的過程提出質疑。因此如何在不影響對最終評估結論進行獨立判斷的前提下,進行必要的溝通,如何在溝通的過程中維護社會公眾的利益和資產評估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如何在此過程中規避評估機構和註冊資產評估師的執業風險,是各個評估機構所要研究的課題。

《資產評估準則——評估程序》的提出,是資產評估準則體系建設的進步,它吸收了近幾年評估界研究的新成果,更系統更科學的對註冊資產評估師執行評估業務進行指導。但由於它是綱領性的文件,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們在學習領會的同時,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資產評估準則——評估程序》的指導下,制定出適合本評估機構的評估程序。

評估學習心得 篇3

為了迎接我校今年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工作的展開,我們班組織了一次關於本科教學水平知識的學習活動。

本科教學水平評估是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對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總體情況進行評判的一種方式,是對一所院校綜合實力的評估,是對學校各項工作的一次全面評估,是衡量一所學校辦學層次、辦學水平的評估,是國家行政部門對一所高等學校教學質量進行的國家級、權威性的評估。

由此可見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重要性,大家都對此次工作報以極大的熱情,同學們爭先恐後的學習、討論關於學校本科評估的內容,認真學習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知識問答,把此次工作擺到極其重要的位置。

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遵循“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原則,目的在於加強和改善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對高等學校教學工作的宏觀管理和指導;推動各級教育管理部門重視和支持高等學校的教學工作;促進高等學校不斷明確辦學指導思想;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學基本建設,深化教學改革,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機制,以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更好的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而做好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有利於提升學校教學改革的理念,有利於拓展學校教學改革的思路,有利於完善教學改革的措施,有利於加強教學條件的建設,有利於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有利於優化教學環節,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有利於提升辦學水平,有利於提高學校的社會地位的意義。

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是以學校的教學工作為核心的整體性評估。評估的基本內容包括辦學指導思想、師資隊伍、教學條件與利用、教學建設與改革、教學管理、學風、教學效果7個一級指標和1個特色項目。一級指標下設19個二級指標。二級指標下選取44個影響教學工作的關鍵因素作為觀測點。19個二級指標中有11個重要指標,它們是:辦學思想、師資隊伍數量與結構、教學基本設施、教學經費、專業、課程、實踐教學、質量控制、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思想政治道德修養。

教學效果是教學質量的直接反映,是學生理論學習和實踐教學效果的最終體現。本項評估包括學生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思想道德修養、體育、社會聲譽、就業等6個二級指標。主要觀測點相應為學生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的實際水平,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畢業論文選題的性質、難度、分量、綜合訓練等情況,論文或設計質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與文化、心理素質、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生源,社會評價,就業情況。

評估學習心得 篇4

最近有幸學習了專家們《基於課程標準的評價》講座,可以説受益匪淺。評價是檢測學生學習知識掌握程度的手段,有好多種評價,可以採取提問的方式,做練習的方式,談話的方式,測試題的方式等等,評價的主體可以是老師評價學生,可以是學生自我評價,可以是學生互相評價,也可以是小組內評價等等。但是,評價的題目質量要求很高,不但要僅僅針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還要難易適中,所以做好學生的學習評價也是不簡單的。下面根據我所學的基於課程標準的評價,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評價的標準也就是説根據什麼評價的?通過學習可以知道,這個評價不是我們隨便出幾道題就可以了的,而我們要知道為什麼出這幾題?每一題是檢測什麼的?所以評價要有標準,也就是新課程標準。評價目標要與教學目標一致,我們學什麼就評價什麼。評價還分為總結性的,階段性的,診斷性的。這對於我們日常教學來説很實用,其實我們的課堂有很多評價,上課的提問,新知識後的練習題,通過評價可以檢測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從而對學生不足的地方進行補教。我認為學生間的相互評價很重要,不僅可以檢測被評價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可以檢測評價者的知識掌握程度,可以同時檢測兩個學生甚至更多。

出試卷進行總結性評價,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但是試卷的難易程度,是否緊扣課程標準,這個我們真的要好好的思考,象一些題目,答案都是在兩可之間的,或者都是在咬文嚼字的題,好像故意在為難學生,有時我真的在思考這些出題人的意圖,難道他們就是為了讓學生鑽牛角尖,有意思嗎?比如:“3.5的小數部分是5。”這道題,第一印象是錯的,我們學的小數分為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這裏説道3.5的小數部分其實就是5,我認為是對的。像這樣的題目很多,所以像這些對老師來説都不好理解的題目還是不要出。要緊靠新課程標準,我們評價的目的不就是檢測學生對於新課程標準的目標掌握了嗎?而不是讓我們深挖知識。

新課程要求以學生髮展為中心,以學生能力提高為基準,以學生多元化能力提高為目標,因此應該摒棄那些傳統的、封閉的理念,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我們的評價也要以新課程標準為標準。

評估學習心得 篇5

隨着課改的深入,評價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越來越突出。評價問題一直是我們一線教師需要深思的一個重點和難點。當我拿到這本《新課程評價操作與案例》後,仔細閲讀,發現解決了我很多關於評價的困惑和疑慮,受益匪淺。現將學習體會小結如下:

一、評價是教育教學工作的“指揮棒”

課程評價應當遵循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建立有助於促進學生髮展,有助於教師反思與提高,有助於實現課程改革總體目標的評價模式與方法。在美術學科的課程評價中,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改進教師教學,促進課程不斷髮展的重要環節。其依據是美術課程標準以客觀事實作為基礎。注重評價與教學協調統一,加強形成性評價。既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情況,更重視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評價;強化評價的診斷,發展功能及內在激勵作用,強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

依據美術課程標準和獲得的信息,對美術課程實施及效果作出客觀科學的判定。目的是為了改善和提高教學質量,具體説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改進教師的教學,以及促進美術課程不斷髮展"。

文章引用自:

二、關於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

實施新課程以來,評價發展迅速,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觀念、評價方法發生了很大變化,評價在新課程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成為新課程教與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徹底地改變了只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忽視基本素質的發展;只關注終結性評價,忽視學生素質發展變化的過程;只關注評價的選拔與甄別,忽視評價的激勵與發展功能的弊端。

改革美術課程的評價方式,是通過美術途徑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全人”的有力保證。在美術教學中,注意用新的評價理念來教育、評價學生,關注、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讓“美”在每一個學生的心中盛開。具體方法為:

(一)評價原則

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評價的總原則。在制定評價標準及實施評價的過程中我遵循了綜合評價方式的可行性原則、多元性原則、開放性原則及因人而異的原則。

我將評價分為成長過程中的形成性評價和分階段的歸納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注意激勵性和隨機性,方式力求多樣化,語言有親和力、感召力。

歸納性評價注意其多維性和發展性,力求體現學生的個性特徵,培養學生蓬勃的進取心。

(二)評價目的

從平時入手,從微觀入手,呵護學生的成長,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學生健全人格。

(三)評價方式

1、形成性評價

通過課堂表現及平時作業情況,隨時隨機給予激勵性評價。

(1)口語評價

在課堂教學或課外輔導時,針對學生個性特點,給予口頭表揚激勵。口語評價要講究語言的藝術性,講究親和力,神情要專注,語調要輕柔,讓學生有如沐春風般温暖。

(2)書面評價

通過平時作業的批閲,給予學生激勵性批語,肯定學生的優點,並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不足。尤其對美術興趣不濃、繪畫技能有限的學生,應從其有限的畫面中尋找到可以樹立其信心的“蛛絲馬跡” ,以此為契機點鼓勵學生。

2、歸納性評價

擬每期兩次,通過自我評價、同學互評、教師評價,綜合評議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信念。

優秀級:總分在85---100分及以上者。

良好級:總分在70---85分之間者。

合格級:總分在60---70之間者。

不合格級:總分在60分以下者。

(四)評價工具:

1、詢訪:向班主任和同班同學瞭解某生的愛好、性格等相關情況。

2、平時作業:即每節課後佈置給學生的各項任務。如:調查資料、繪畫、製作等。佔總分的50%。由各組組長和課代表依據平時的記錄定時向全班同學公佈。

3、綜評表:佔總分的40%,互評內容包括四大方面,第一,努力學習美術(可以從平時的課前準備、課堂回答問題、參加各級畫賽及平時作業等情況評價);第二,榮班意識(可以從課堂紀律表現及積極參與集體活動方面評價)。第三,團結協作精神(可以從二人作業、小組作業、班級作業及其它集體活動中的協作行為中評價)。第四,創新意識(可以從日常所有事務的觀察中評價,不僅限於美術一方面)。

評估學習心得 篇6

學生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進展與行為變化的評價。學生評價是學校教育評價的核心,因為促進學生髮展是教育活動的本質追求,學生髮展的水平和狀況理所當然地是教育評價關注的焦點。而且學生評價還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教師評價和學校評價的結果。為此,我認真學習了《走向發展性課程評價》,通過學習,對課程評價改革也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同時在肯定自己以往工作中一些正確的做法以外,也有一定的反思,下面我就這次學習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第一,新課程評價從不同的緯度,按照不同的標準包括以下幾方面:

1、按照評價對象的不同,可以將廣義的課程評價分為學生評價、教育評價、學校評價、狹義的課程評價等

2、按照評價主體的不同,可以把課程評價分為自我評價和外來評價

3、 按照評價目的的不同,可以把課程評價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4、按照評價的參照標準或評價反饋策略的不同,可以把課程評價分為絕對評價、相對評價和個體內差異評價

5、按照評價手段的不同,可以把課程評價分為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第二,關於學生評價理念和方法在以往和新課改評價改革之間的吻合之處與差距

我的認識是它們的相同之處都是利用考試這一方面來進行評價。以往我們僅用考試的分數去對一個學生進行評價好或是不好,我們稱其為終結性評價又稱結果評價,它的弊端在於第一,它是考察學生羣體或每個學生整體的發展水平,為各種評優、選拔提供參考依據。就是因為它具有這種功能,所以這一評價形態在我國曆來都受到重視,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學校學生評價的唯一方法。第二,終結性評價中總體把握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和能力發展水平,可以為教師和學生確定後續教學起點提供依據這一點又不被重視,其表現是考試結束,評分完畢,評價也隨之結束。可是現在看來太片面、太絕對。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學生的發展是受多種因素、多種變量綜合影響的,容易出現波動性、反覆性、非連續性,所以,在運用評價時一定要注意評價結論的全面性和過程性。通過評價得出結果,不應是一個單一的分數或一個單一的描述性術語,更不能僅憑一次或幾次具有偶然性的終結性評價,就對學生的成績妄下結論。不可否認考試是評價的一種方式,但它絕對不是主要評價方式,即使是考試,其目的和內容也要向素質教育靠攏。

三、學習新課改對學生評價的理念和方法,指導教學實踐

我們所要提倡的是發展性評價,發展性評價要考慮學生的過去,重視學生的現在,更着眼於學生的未來,所追求的不是給學生下一個精確的結論,更不是給學生一個等級分數並與他人比較,而要更多地體現對學生的關注和關懷,不但要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達到基礎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更要發現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特長,瞭解學生髮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那麼,在具體實施發展性評價時要真正體現評價的過程性。發展性評價的核心是關注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的發展,實現評價發展性功能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突出評價的過程性,即通過對學生髮展過程的關注和引導,在一定的目標指引下通過評價改進教學,不斷促進學生髮展。

通過學習《走向發展性課程評價》,我認為做為一名教師一定要改變多年來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重新確立一種嶄新的教育觀念,重新認識和確立自己的角色,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適應新課程評價改革的要求,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為祖國的教育事業更好的發揮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n3okv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