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與感想(精選12篇)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與感想(精選12篇)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與感想 篇1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_年前,“太空教師”王亞平為全國6000多萬名學生太空授課時的寄語尚縈繞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將成為中國首位進駐空間站的女航天員,以及中國首位出艙女航天員。尋聲凝望,原本神祕遙遠的深邃太空離我們越來越近,一個個美麗的“飛天夢”正成為現實。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與感想(精選12篇)

16日凌晨,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此時距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不到一月時間。由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組”搭乘載人飛船奔赴中國空間站。此次任務將實現與核心艙徑向交會對接、由救援船轉入正式任務船等多個“首次”,還將在神舟十二號任務的基礎上開展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

“坐地日行八萬裏,巡天遙看一千河。”20__年,神舟五號飛船搭載楊利偉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發射,歷時21小時23分鐘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實現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18年來,7次載人飛行,間隔期從以年計算到以月相隔,“出差”的頻率更快、銜接更順暢,準備更從容,展現着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能力;太空之旅從“一日遊”到“季度遊”,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遊”,“太空出差”的時間更長,步伐邁得更大更遠更堅定,彰顯着大國自信的豪情。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與感想 篇2

幾代航天人,一個強國夢。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勛已經牢牢銘刻在新中國史冊上,建國初期中國航天從零起步,從身在大洋彼岸的錢學森衝破百般阻撓回國築夢,到以孫家棟為代表的中國第二代航天人,將我國第一顆人造衞星“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用無線電傳播出的歌曲《東方紅》,再到第五代航天人逐步完全自主研發出載人航天技術,“嫦娥”“天問”“祝融”呼嘯而來,“中國印跡”如今已閃耀蒼穹,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級計算、量子信息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中國航天,是靠一代代航天人用青春和生命換回來的,無論是“兩彈一星精神”,還是“載人航天精神”,都將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天高地迥,始覺宇宙之無窮。歸航不是終點,對於宇宙的探索,我們一刻未曾停歇。新的“太空出差三人組”即將搭乘神舟十三號飛船即將啟航,開啟為期6個月的太空之旅。不斷接續的載人航天精神,必將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與感想 篇3

自神舟12號載人航天飛船任務完成之後,三名航天員回到了離別三個月的祖國。才過不久,神舟十三號載人航天飛船升空了。

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

三人擔任神舟13號載人航天飛船宇航員。在20__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13號火箭發射了。可惜我沒有及時觀看直播,今天下午在課上,老師讓我們看了神舟13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過程,首先就是三位宇航員身穿宇航服坐上大巴車,向航空基地駛去,大巴車前還有交警騎着摩托車保駕護航。到了航空基地,三位宇航員進入了火箭,緊接着,話筒傳來了“十,九,八……”每一個數字都十分激動人心,最後聽到了“點火”。隨後,火箭的底座噴出了紅色的火焰,煙塵向四處擴散,火箭也騰空而起,像一隻穿雲箭直插雲霄,場面十分震撼,之後各個助推器也是分離了,神舟13號也是發射成功。

本來神舟12號的三名宇航員在太空中呆了三個月,這本讓我很吃驚。但沒想到這次神舟13號的三名宇航員將要在太空中呆上半年,更是讓我驚訝。他們為了給國家做貢獻,放棄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六個月時間,很讓人敬佩。自東方紅一號升空成功後,中國在航天事業接連取得重大發展,這一個個成功都是由無數個科學家們廢寢忘食,努力奮鬥,用無數汗水換來的。

據説神舟14號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以升空,不得不説,祖國的速度真是太快了,火箭是一個接一個的升上天空。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與感想 篇4

我有一個航天夢,別看我是一個小女孩兒,但我依然對宇宙和天空有着濃厚的興趣。就像需要太陽的大家庭,和地球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太陽和月亮……

其實,我非常想當一位出色的航天員。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自由翱翔,探索其中無窮的真理。在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以後,我非常佩服楊利偉叔叔。當航天員必須要有結實的身體,豐富多彩的航天知識,還要經過長期的艱辛訓練,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太空吃東西不方便,就連睡覺也要睡在睡袋裏。

想着想着,我便立即進入了甜美的夢鄉。夢見自己駕駛着飛船,在地球上環遊了幾圈,發現湛藍的海水一塊一塊的,像塊拼圖。黃色的陸地像烙餅。飛船停在了月球上,我覺得月球沒有地吸引力,一跳起來就跳到了空中。月球上的環形山好像埃及的金字塔一般。我把隨身帶着的地球植物種子從袋子中取出來,一把撒在了月球的塵土止,月球上沒有水和空氣。經過一陣子觀察後,月球上種出來的農作物比地球上要高几十萬倍。還種上了一些西紅柿,有的比一個高爾夫球小,有的比很大很大的南瓜還大。

突然間,我眼前出現一道亮光。我猛地一驚,大聲説:“是誰,要命的快給我滾出來!”只見那東西長着一雙超大的眼睛,眼裏閃着金色的光,腦袋像個蘿蔔,細小的胳膊長長的腿,樣子長得非常奇怪。難道就這是外星人嗎?我很驚訝。它們奇怪地問:“你是地球人嗎?”我目瞪口呆,難道外星人也會説漢語?我連忙打了一個招呼説:“我們地球人很想見到你們,現在見到了你們,終於可以回去‘交差’了!”我既激動又高興。我問道:“你們來這裏幹什麼?”外星人很友好地説:“我們是來考察情況的,看看這裏適不適合我們生存,時候不早了,我們該回去了。”突然一陣刺眼的光閃過,它們消失了。

“醒醒!”我迷迷糊糊聽見一點聲音,原來是媽媽在叫我。原來是個夢呀,我想這個夢一定會實現的!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與感想 篇5

《唐人街探案3》就是其中的一部,之前這部作品就有發佈海報,從海報上,我們也都知道,這部作品的陣容並沒有多大的變化,甚至還加入了一些第一部的人,這樣的話,感覺劇情是更加的刺激了吧。

除此之外就是近日又有一個人也確定迴歸了,那就是肖央,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看《誤殺》這部電影,在這部電影裏面,肖央就有出色的表現, 之前在唐人街2裏面,大家就很看好他的,看到他的迴歸,想必大家也是期待不已的。

當然大家最好奇的,大概就是神祕的Q到底是誰吧,對於這個問題,大家也是有很多猜測的,很人説是思諾,有人説是唐仁,也有人説就是秦風等等,但是都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Q就是這個人。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與感想 篇6

愛是什麼?工人們説:“愛,就是晚上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家,能吃上那並不是很豐盛,但又充滿着愛的晚飯。”同學説:“愛,就是家長們對自我的關心和生病時對自我的照顧。”醫生説:“愛,就是對那些病人的愛護和拯救他們從病魔手中逃脱。”

這一週,我們就看了一部有關愛的電影——《愛在前方》。看完這部電影后,我的心境一向在盪漾,“親情、爺爺、媽媽……”這些詞一向在我心上跌跌撞撞,飄乎不定……

主人公是小衫與他的爺爺——並不是親爺爺,他們憑着現有的那一絲線索,滿懷着期望、迫切的心境,踏上了艱辛的旅程。一路上,各種神情出此刻他們的臉上:激動、緊張、迫切、無奈、難過、悲哀……他們就像是一個百變臉,臉上的表情各式各樣。經過了種.種困難,一路奔波的爺孫倆最終找到了他們要找的人——小衫的“媽媽”,但最終,爺爺才明白,一切的努力都白費了,這並不是小衫的親媽媽。在明白事情真正的原因後,爺爺悲傷地帶着小衫走了,而這個“媽媽”,也因為愧疚去自首了。

爺爺的愛,如同海水般洶湧,流也流不完;爺爺的愛,如同陽光般温暖,一點一點地透入人心;爺爺的愛,如同巨石般沉重,讓人受不住又不願離開。

這位爺爺,無私而堅強的老人,將用自我那源源不斷的愛,都注入了小衫的身上。他無私,就像雷鋒一樣,熱心善良心,傾盡心血幫忙困難的人。他堅強,就像警察叔叔一樣,各種困難都難不倒他,還任憑風吹雨打。他執着,如同那楊樹般堅韌,毫不彎曲,永遠直直地挺着腰。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愛也是無處不在,但那是需要一個善良的人,對一個困難的人所發出的愛,那是需要在親情、友情中建立的愛,那是人人都樂於助人的愛。

此刻讓我們行動起來,用愛去幫忙每一個需要幫忙的人,讓他們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幸福,感受到歡樂!讓他們也用愛去澆灌地球!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與感想 篇7

觸不可及一部很暖的電影,最近看的幾部,唯一讓我感動流淚的一部。

因為沒有同情,菲利普選中德希斯。他把他當做常人,甚至常常忘了菲利普身體的缺陷,給他抽煙,按摩,開跑車。這是對一個殘疾人最好的態度,而不是慈悲的同情。他給了菲利普快樂和自信。人只有有趣無趣之分,菲利普是高雅的有趣,德希斯是低俗的有趣,然而他們卻意氣相投,把各自的世界分享給彼此。菲利普帶德希斯看畫,吃飯,聽音樂劇,跳傘。沒有用自己的高雅去貶低他,而是發掘他的天賦,培養他,以至於這些鋪墊成為他以後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這也是菲利普最可貴的尊重。

德希斯,雖然一開始總是讓人擔憂他的前科,但是最後贏得了一家子所有人的喜愛,他直接,幽默,真誠,接受性強,懂得愛,也是我喜歡的類型。菲利普起居到婚配,及他一家子的大小事,他都盡心參與,最後為了家人,為自己剩下的人生還是離開了菲利普,因為他們的生活本就觸不可及的。

菲利普,因為跳傘失去自由,坐上輪椅後卻依然享受跳傘。他依舊閲讀,欣賞藝術,尋愛。他自由,勇敢,高雅,幽默,信任,輪椅限制了他的身體,卻沒有限制他的思維,一直在默默改造德希斯。終於等到他塞錢的一幕,那卻是德希斯處女座的酬勞。德希斯走後他憔悴了許多,許多病人沒了精神支柱都是這樣。他不打擾,讓他照顧他自己的家庭,因為他們觸不可及。

德希斯帶着弟弟坐地鐵離開菲利普家的時候,一直哭到最後,坐地鐵總能戳中我,從此他們觸不可及的人生就正式劃開了。即使再有接觸,密切接觸,也不可能有從前的經歷。德希斯把筆友請來餐廳,獨自離開,正式把菲利普的人生交給他自己,他給他的,不是一次,兩次的照看,而是讓他的人生在沒有他的時候長久的快樂。

對所有人都該保持這種不同情的態度,只有把自己和別人端平,別人才會把你融入,當然也希望你的人生能多遇這些思想自由,三觀一致,又互補的人。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與感想 篇8

看了《春風化雨》這個片子,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要敢於衝破舊勢力,做一個有特色的自己。

影片中,基丁老師第一節課採用情景教學法,向學生呼喊“抓緊時間!”,引領學生理解詩是人類傳遞激情的方式,要感受生命,感受個體的獨特存在。他的課堂是在足球比賽中體驗詩句,在練習走路中尋找自己的特色,在靦腆學生面前“發狂”,喚醒了學生的詩興,讓學生體會只有站的高,大腦才不會被別人主宰,最後基丁老師雖然走了,但他身後卻站立起一羣有個性的人。

基丁老師教育學生要尋找自我,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總是自然界偉大的奇蹟。這與《羊皮卷》裏的一句話“我們都是自然界的偉大奇蹟”的思想是一致。我個人也相當同意這樣的思想,因為這樣我們才能找回自己,我們都是不同的個體,我們應當發出與別人不同的聲音,而不是人云亦云。美國教育家巴士卡里雅曾經説過,教育(愛)就是將學生領導到迴歸自我。而《人性的弱點》也是告訴我們應當保持自我本色。所有這一切都與電影有着若隱若現的聯繫。我們是否能看到這樣的聯繫,就在乎我們的思想裏是否有着這樣的火花,倘若我們是不存在這樣的思想的萌芽的話,我們所發的議論,感想也就是空的,虛的。只要我們心裏存在着這樣的想法的話,我們一定能夠和基丁老師走在一起、非常同意基丁老師的做法,我們也就會更加同情影片中的所有不幸。

但是我有我自己的想法,不過,我不知道基丁老師的想法是否和我的有一點聯繫。我們都知道,,當槓桿的一端有重物時候,要使槓桿平衡,那我們需要在槓桿的另一端放上物體。這是很基本的知識。但是如果我們手裏只有不太重的物體的時候,我們想使槓桿平衡,我們只能在遠離支點的位置上擺放物體,我們這樣的做法也許就是和基丁老師的做法相似,基丁老師希望希望憑藉他個人之力來平衡早已失衡的教育方向。因此,他的做法需要走向另外一個極端,要不然是不會引起注意的,更不會引起觸動。但是基丁老師個人總是比不了整個社會,整個社會制度,教育制度。一位教育家曾經説過:中國的教育不到爛根的情況下,是不會進行改革的。就正如農民不是到了沒有飯吃的窘迫下是不會起來反抗一樣。我們國家如今也是這樣,我們只能採取自上而下的改革才能奏效,自下而上的改革只能是底下的幾個人在那裏疾呼,吵吵鬧鬧而已,根本觸動了根深蒂固的腐朽的教育制度。

這部電影雖然是以悲劇收場,但是其中有很多地方還是很值得興奮的。當影片播放到這幫高中學生組成一個死亡詩隊的時候,那裏總是充滿着歡聲笑語。我為他們的勇敢,為他們追求自己所喜愛學習詩歌的方式而感到無比的興奮,為何高中時的我就想不出這樣的方式呢?也許是缺少了基丁這樣的老師的鼓勵罷。一言蔽之,新勢力的暫時勝利並不能阻止前進者、改革家的腳步。

電影給我的震撼是巨大的,尤其對我們這些貫以“教書育人”美名的老師,大家可能都會談出很深的感想。但我只想説的是,教育不是一種強制,而是一種引導,我們教師對於教學的引導是尤其重要的。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與感想 篇9

楊絳先生經典語錄中有過這樣的一段話: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鬥爭。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先得和他們周旋,還得準備隨時吃虧。人生實苦,生而為人,為了衣食住行、成家立業、生兒育女都得操心。上天神明,創造了有頭有腦、有靈性良心的人,大概是專叫他們來吃苦的。

身為男人不容易,男人往往被賦予為家裏的頂樑柱,在一個家庭裏更多充當的是賺錢養家的責任,而壓在女人身上的重擔也並不比男人少多少。古往今來,值得慶幸的是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得到了穩步提升,而在今天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男女之間性別雖有差異,但在婚姻裏兩個人也應該是完全平等的關係,然而現實生活中女性的幸福感似乎並沒有來得那麼容易。

還記得在一次央視新聞聯播的採訪中,當被問到:“你幸福嗎”時,有人回答竟説“我姓曾”。其實這樣的提問,我認為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幸福本就是個抽象的概念,況且它沒有衡量的標準,每個人對於幸福的理解也都不同,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所以,女性怎樣才能更幸福?或許更有實際意義。

亦舒的《我的前半生》這本小説,應該有很多人和我一樣沒有看過,但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就是根據其小説改編的,雖然有人説與原著相比大有改動,但是最近這樣的一部電視劇無疑成為了人們的新寵。

子君,我很喜歡她的名字。她畢業後邊早早地結了婚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眾人豔羨的全職太太,依靠丈夫俊生心安理得地過着養尊處優的都市生活。直到一日丈夫陳俊生突然和她攤牌提出離婚,這對與子君無異於晴天霹靂。仍然記得子君苦苦央求俊生能念舊情迴歸家庭,甚至於原本高傲的她竟能忍下老公的出軌一事,低聲下氣,楚楚可憐,可是俊生心意已決,十年的婚姻最終敵不過歲月的蕭條。子君歇斯底里地痛哭之後慢慢地意識到自己所謂的好日子已經走到了盡頭,往後真的得自己一個人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她也終於明白失去婚姻對於她來説是一種必然——長期地脱離社會,早已與社會脱節,日復一日毫無長進,渾渾噩噩地過着日子,這樣同舟共濟的婚姻早就不能分擔現實生活之重了。這對於久在樊籠裏的她不也是一種重生嗎?

亞伯拉罕·馬斯洛是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他把人的需求分為了五個不同的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生存,第二層次是安全,第三層次是愛與歸屬,第四是尊重,最高一個層次便是自我實現。對於類似羅子君這樣的全職太太們前兩者的需求已經得到了基本滿足,而缺乏的是進入一個更高的精神情感的追求階段,那就是對於愛,對於歸屬,歸於尊重以及對於個人生命自我實現的追求。而這些人的需求,與人的幸福感顯然息息相關。

現代的女性,我們不可能人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鬥得過小三、打得過流氓、生得了孩子、買得起新房……個個成為“女超人”,倘若這些你都能一個人搞定的話,那就對男人也不公平了,要他們何用?

但是,我們能成就的是自己的幸福感:

一個人的幸福感的覺醒應是對自身的瞭解基礎上形成的。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你對於幸福的定義是如何?你想要和誰共度一生?你如何去構建自己美好的生活?這些不都是該靜下心來好好琢磨、梳理、理順的嗎?

保持良好的心態,至少有一門自己的興趣或是愛好。這樣你至少能在花時間投入一些興趣愛好時讓你暫時地脱離繁瑣的生活,陶醉於其中,而不是整天圍着老公、孩子,圍着工作、家庭之間來回穿梭而迷失了自己應該有的模樣。

成就感與價值感,雖然同在一片藍天之下,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處在不同的空間格子裏,職業有差異,工資有高低,但無貴賤之分,當你能把手頭上的事情做好了一定會有小小的成就感,而這種成就感無疑會有連鎖反應,幸福感也會隨之而來。價值感,這就達到了剛才提到的五個層次的最高層次:自我實現的高度。你認為自己的人生有意義嗎?你的存在會不會讓世界因你不同呢?

女性一定得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女人不比男人,性別的差異角色的分工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女性人際關係圈的狹小,但是知道嗎?健康的、親密的、相互支持與成長的人際關係是一個人幸福的最好保障。

“幸福”,它不單是個簡單易寫的兩字詞,更是一門功課。探尋幸福、理解幸福、成就幸福,這不僅受用於女人,也應是男人的一生所愛。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與感想 篇10

當看完這部被無數人推薦且評價極高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後,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兩個多小時的電影,情節緊湊、扣人心絃、主題鮮明,講述了親情、友情、愛情和對教育的探討,整個觀看過程中笑聲伴隨着眼淚,開懷過後又陷入沉思,真沒想到寶萊塢也能拍出如此優秀的影片,這部片子不僅改變了我對印度電影的成見,片中大量印度絕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人文歷史傳統的場景,也讓我改變了對印度這個國家的偏見。

回到本文的主題探討——關於教育的意義,這也是本片讓人笑過之後帶來深思的話題,結合這麼多年來自己的學生經歷以及片中集中反映的一些問題,我有如下幾點想法:

一、教育的意義在於培養創新。片中的主角蘭徹從來都不是個墨守陳規的學生,他討厭死記硬背公式理論,追求獨立思考和創新精神,為此他在老師的眼中是個不折不扣的“另類分子”,多次被請出課堂,可就是這樣一個學生卻能每年考試成績拿第一,敢用小輪摩托車運送重病患者去醫院急救,勇於開拓思維用汽車電瓶供電,自制助產器幫主任女兒接生,最後他還成為了擁有400多項專利的著名科學家,如果他是像“消音器”那樣所謂的“好學生”一樣,絕不會有勇氣做出這些反常規的事,到最後估計也就泯然眾人矣了。

反觀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何不也是培養千人一面的流水生產線模式,教學不能離開大綱,考試連主觀題都有標準答案,學生的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全被限制得嚴嚴實實,如果有膽敢挑戰這個體制或者老師“權威”的學生,即使他是天才,也會因為不符合“標準”而被生產線淘汰。相信在學校大家都有被要求將一篇文章分段寫段意或者歸納中心思想的經歷,這些都是有標準答案的,我一直認為這是件非常無聊的事情,一百個人眼裏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分段這種事本身毫無意義,為什麼要求每個人都按標準答案去理解,好好的一篇文章不去領會它的精神內涵和學習遣詞造句,死背這種答案有什麼用?這完全是扼殺自主思維的行為,也讓語文變得十分枯燥乏味。即使是到了大學,這個所謂崇尚精英教育的地方,所能夠容忍的創新思維也非常有限,一些老師經常鼓吹自己如何開明,能夠廣開言論接受不同的意見甚至是挑戰他們的觀點,但如果你真的因為某個問題提出與之相左的看法,結果通常都是他們不會給你辯論的機會,一句“你先坐下!”,然後開始bla bla想要“規範”你的思想與之保持一致,好像不這樣就不能體現他們的權威似的,這樣的教育環境,難怪中國近現代都出不了思想家。

二、教育的意義不是追求排名。片中的威嚴古板的主任教育新生的第一句話都是“生命就是一場競爭,你的成功就意味着別人的失敗……”之類的,印象最深的場景是蘭徹被逼給大家講工程課時在黑板上用他朋友的名字隨便造了兩個詞,然後讓大家在30秒內找到答案,當大家找不到時他問大家,剛剛有誰在看到這兩個新名詞查資料時有學到新知識本身的興奮,還是都因為要限時與他人競爭而在努力?回想我們的學生生涯,幾乎無時無刻都與排名有關,排名決定在班上的座位,決定考場號,決定是否能夠升重點高中、重點大學等等,因為殘酷的競爭帶來壓力,壓力產生學習的動力,我們學習文化知識主要是為了追求一個好名次,為了在競爭中處於所謂的領先地位,試問有幾個人真正是為了提升自身而在求知呢?在大多數人眼裏,好好學習就是為了取得好名次,這也就造成了名次靠前的同學高處不勝寒,壓力越來越大,生怕別人超過自己,排名靠後的同學自暴自棄,灰心氣餒,釀成了許多本可避免的悲劇。就像片中主角説的,學校是用來求知的地方,不是壓力工廠,學習應該是一種主動的而且能給人帶來快樂的活動。

三、教育應該教人勇於選擇自己想走的道路。片中的另一位主角FARHAN,從小酷愛野生動物攝影,無奈其父逼其學習工程學,希望他成為一名工程師,他在學校裏的成績一直排名倒數,後經蘭徹點撥和鼓動,他勇敢地向父親攤牌,表明自己的想法以求父親理解,最終其父支持了他的選擇,他與父親相擁而泣……這一幕兒子與父親的對話非常感人,也讓我感觸良多。很多人的人生道路其實並不是他自己選擇的,很多時候通常是父母為其一步步安排好讓他走,父母們或為了實現自己當初的夢想,或為了兒女將來能有個他們認為的好前途,所以不論子女本身是否願意走這條“規定路線”,連哄帶騙連拖帶拽也一定要其符合自己的期許,當然不能説他們的一片好心是完全錯誤的,但我認為基礎教育,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讓學生能夠發現自己的特長和愛好,然後選擇與之相關的專業去發展,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如果能從事他喜歡的事業,那必定是事半功倍的,而且會讓人樂在其中,相反他如果因為厭惡而牴觸地去學習和工作,那是對這個人才和社會資源的一種浪費。歐美人老説的“follow your heart and be happy”,也是類似的含義,根據本心去選擇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是福是禍將來都不後悔,這樣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

説這些並不是要全盤否定現行的教育體制,畢竟在這個體制下仍然培養出了大量的優秀人才,中國有其特殊的國情民情,所以外國的有些做法固然好,但拿到中國來就並不見得一定適用,教育體制改革已十年,教育部稱這個改革失敗了,看來還要繼續摸着石頭過河,搞不好還要重新投石問路,我們既不能因為遇到一點挫折就全盤否定改革,也不能盲目冒進瞎折騰妄圖一蹴而就,希望將來越來越好,畢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啊!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與感想 篇11

昨日晚上,我看了一部經典的老電一影——《英雄兒女》。

這部影片是由巴金爺爺的小説《一團一圓》改編而來的。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某一團一在堅守無名高地的戰鬥中勇敢作戰。剛從醫院回部隊的戰士王成要求參戰,並拿出父親鼓勵他殺敵立功的《英雄兒女》觀後感來信給張一團一長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這才明白王成就是自我的老朋友王復標的兒子。

原先十八年前,王文清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時,妻子被敵人殺害,不久他也被捕,老工人王復標收養了他的女兒王芳,此後雙方失去了聯繫。

在戰鬥中,王成英勇奮戰,壯烈犧牲。在全軍開展向王成學一習一的運動中,王文清認出該軍文工一團一員、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我的親生女兒。王文清沒有立即與王芳相認,而是幫忙她完成歌頌王成的創作任務,並鼓勵她以實際行動向哥哥學一習一。

之後,當王芳在陣地上為炊事員演出時,敵機突然來襲,她為掩護炊事員而負傷,被送回祖國醫治。一個月後,王復標參加慰問一團一赴朝慰問,王芳也傷愈歸隊,三人在前線一團一圓。王復標將真情告訴王芳,兩位父親都勉勵王芳向哥哥學一習一,當好革命接班人。

影片的經典片段——王成揹着發報機,看到敵人已把自我包圍,對“延安”説:“為了戰鬥的勝利,向我開炮!”然後就拿起一個爆破筒,拔掉導火索後英勇地跳下陣地,與美國鬼子同歸於盡。

看完電一影,我的感受很深。戰士王成英勇頑強,不怕流血犧牲,雖然中彈了,但對美國鬼子的仇恨讓他把疼痛放在腦後,繼續單獨與眾多敵人作戰,直至壯烈犧牲。

為了今日的完美生活,有多少戰士在抗日戰爭,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光榮犧牲。為了今日的完美生活,又有多少父母,兒女,妻子,在背後默默流淚……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與感想 篇12

最近看了一部電一影《機器人瓦力》。這個電一影主要講的是200年後的地球。那時的地球佈滿了垃圾,人類已經無法在那裏生存,只好移到太空船上。只有一個叫力的機器人在那裏打掃垃圾。因為人們移居到了太空船上,他們新的家園裏。那裏的人們都做在椅子上,不用走路,一天到晚都在看電視,吃飯吃的都是液體。因此,人人都是大胖子了。連嬰兒也是。

瓦力獨自生活在荒涼的地球上非常的寂寞,他是多麼需要朋友呀。還 好,他遇到了一隻小蟲,他們成了好朋友。有一次,他又無意中發現了一株綠色植物的小幼苗,哇,地球上竟然還 有生命的存在。瓦力象寶貝一樣保護的小幼苗。然後機器人依娃過來尋找植物,探索地球是不否還 有生命力。瓦力遇到了依娃,他們成了很好的朋友。並且經過重重磨難,他們終生説服太空船的船長,讓人們又重新回到地球,開始了新的生活。

這部電一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可一愛一、膽小、但又勇敢的機器人瓦力,並且,因為他讓我們從新回到了地球上。其實我們的的家園是地球,因此我們不能放棄它,我們不能依靠着機器生活。有雙腳為什麼不走路,眼睛為什麼不觀看景物,有雙手為什麼不一交一朋友,地球的美麗需要大家共同建造和一愛一護。

瓦力雖然它膽小,可他為了友情可勇敢的去鬥爭。瓦力永遠快樂滿足充滿着希望,真是值得我們去學一習一。希望我們大家一愛一護地不球,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n0e8x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