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精選29篇)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精選29篇)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1

這幾天,時尚圈突然被一個叫王德順的花樣爺爺刷屏了。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精選29篇)

在中國國際時裝週一場以“東北大棉襖”為設計元素的時裝發佈會上,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者登上T台,赤裸上身引發轟動,一起時尚圈颳起東方花樣爺爺的旋風。自己點開一看,什麼叫熱騰騰的勁浪!簡直是仙風道骨,直接秒殺小鮮肉。老爺子不擺酷,不裝高冷,從T台熱烘烘地走來,率性,健康,穿着大棉褲和千層底黑布鞋演繹過去的戀情,從內涵上又再次讓小鮮肉們望塵莫及。

確實,這位79歲的老爺子哪裏和“老”沾邊嘛!這個老不是説看不出年齡,一定的年齡,皺紋和暗沉不可避免,已經寫在臉上。但是他的表演和他的活法,他的人生狀態,真的完全沒有精神衰老的跡象。

但是,更多尚未老的老人,隨着歲月的增長,生活的壓力,很早地“放棄”了自己。比如我們這代中年人的父母,其實就是像王德順一樣年紀或者年紀更大一些老年人。讓這個年紀的老年女性穿細高跟,哪怕她們想試,也怕別人會笑話,不怕摔跤嗎?還有,如果不花絕大部分精力忙着兒孫的事情,就顯得不務正業,不那麼賢良。而另外一方面,過多的付出和關注又讓老人習慣心理上依賴兒女,而兒女這邊呢,又感到被虧欠綁架,搞得兩代人皆不自在。

其實,王德順中年非常不順。1985年,49歲的王德順和妻子放棄了穩定的工作,帶着兩個孩子離開家鄉,成為最早的“北漂”一族。多年來,王德順以家庭啞劇團的形式進行巡迴演出,走遍了中國、走遍了歐洲,被人們稱為“中國的吉卜賽”。吉卜賽是什麼?就是不管流浪何處,無論在任何苦難中,都可以用一百種樂器、一百種腔調、一百種體姿呈現出歡樂的歌舞,其中所體現的都是無往不靡的樂觀主義。幾十年,他演了無數部電視電影的配角,不是這次T台秀,估計很少有人知道王德順這個名字吧?現在他和家人都簽約了遺體捐獻。他説他的身體活着為“藝”用人體,死後為“醫”用人體,一點沒糟蹋。

這些都是王德順歲月積累的豁達樂觀和精神氣。人在老年的時候,也許體力不及年輕人,但經驗是財富和寶藏;也許記憶力不及年輕人,但智慧卻無可比及。年輕時,歷經了滄桑和困苦,但是一直沒有放棄自己,這就是那場秀,王德順展示的他,保持的實力和他獨特的魅力。

老人的天地其實可以很寬廣,為什麼王德順會成為熱捧的對象?其實現在的年輕人中年人不僅僅希望老年人能活出這個格局,這個範兒;更有,其實是對自己的鼓勵,希望那也是將來的我們自己。希望我們這代人會優雅地老去,會擺脱父輩、祖輩年老時沉重侷促的影子,而像王德順這樣的老人一樣,去健身,去學習,去展示自己,活出每一個年齡的精彩。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2

近日,一位登上中國國際時裝週T台的老爺爺被網友們奉為“中國最帥大爺”。他就是年過古稀的王德順。這位79歲高齡的演員和形體表演藝術家,穿着特別設計的“東北大棉褲”,赤裸着上身,在T台上大秀肌肉,引發現場觀眾的一片尖叫,更在網上贏得無數粉絲。

這次T台首秀,讓王德順成了備受關注的“網絡紅人”,網友被老爺爺又酷又有型的身材震撼,他在新浪微博的粉絲數短短几日就漲到了17萬。老人自我調侃走秀的微博,更是被網友轉發了3萬多次,收到6萬多個贊。

其實早些時候,王德順就因在電影《重返20歲》中扮演可愛的老頭李大海而受到大家的喜愛。此外,他還參演過《功夫之王》、《闖關東》、《二炮手》等多部讓人耳熟能詳的影視作品。據資料顯示,王德順1936年出生於瀋陽,24歲成了瀋陽軍區抗敵話劇團的演員,復員後被分配到長春話劇院。49歲來到北京,成為一名“北漂”,開始研究形體啞劇。並在51歲,首次將中國啞劇帶到世界啞劇的舞台。57歲創造了“活雕塑”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北京的首演引起了轟動。

不少網友追問老爺爺如何保持身材,王德順在微博中回覆“自己之所以努力保持身材是因為工作需要,五十歲時我要演啞劇必須練功,六十歲時我要演‘活雕塑’必須進健身房,這完全是被逼無奈。”

作為演員,老人為了角色需要“get”了許多新技能,也是蠻拼的。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老人表示自己不會騎摩托車,因為電影《重返20歲》才去學,沒想到一踩油門就摔了一跤,好在骨頭比較結實,沒有骨折。在拍攝《功夫之王》時,更是憑藉跟着錄音機自學的英語,順利完成了英語台詞。還有在拍攝《天地英雄》時,以65歲的高齡學習騎馬,如此敬業更令人讚歎。儘管老人的年紀已經不小了,但他認為作為演員,技能越多越好,讓替身演還有什麼意義。

儘管這是老爺爺第一次作為時裝模特走秀,但他表示自己早在30年前就是《中國服裝博覽會》首屆時裝模特培訓學校的校長。這次走秀也是機緣巧合,“時裝公司的總裁是我的學生。他有一天從別人的手機裏看到我的照片,然後就跟我聯繫上了。”

之所以喜歡嘗試這麼多的新鮮事,王德順説是因為不想浪費生命,無論演戲還是運動,就圖個“玩得高興”。“我的心態年輕着呢,願意嘗試新事物。心態如果不好,人怎麼能健康呢?”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3

20世紀70年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一場席捲全國的聲勢浩大的運動。廷·巴特爾參加了這場運動,在這場運動中,他走出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走進了蒼涼、偏遠、閉塞的薩茹拉圖亞草原,時為1974年。面對陌生的環境,一切都必須從頭學起,首先是蒙語,不會蒙語,就沒法兒和牧民進行交流與溝通;然後是在草原生存的基本技巧:騎馬、放牧、打草....廷·巴特爾用心去貼近草原,用心去貼近牧民,草原和牧民給他以豐厚的回報,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裏,凡是牧區生產、生活中所需得知識和技能,廷·巴特爾基本掌握了。

1976年,復出後的廷懋將軍出任內蒙古軍區政委、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第二書記。與此同時,知青可以返城的政策也出台了。在薩茹拉圖亞知青點,人們普遍認為,第一個返城的知青肯定是廷·巴特爾,一個簡單的理由就是他的父親是自治區的高層領導,而是事實卻讓大家看到的是相反的結論。廷·巴特爾不僅不是第一個返城的知青,而是40名知青中唯一紮根在薩茹拉圖亞草原的知青。

草原和草原人民給予廷·巴特爾以極大信任,讓他去經營和管理乳品廠,一年幹下來,廷·巴特爾楞是讓這個瀕臨倒閉的乳品廠盈利5萬元。廷·巴特爾在熟悉草原的過程中找到了有所作為和實現人生價值的支點。他渴望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在入黨志願書上鄭重地寫下“廷·巴特爾”4個字。老將軍廷懋給兒子的禮物是一本《黨章》,並語重心長地叮囑:“好好學,千萬不能辜負黨組織的期望。”

1981年秋,廷·巴特爾在美麗的高格斯台河畔與美麗的蒙族姑娘額爾登其其格組建起幸福的家庭。

1993年,已經出任薩如拉圖亞嘎查黨支部書記的廷·巴特爾又面臨一次考驗。北京軍區按政策規定要在北京為廷懋將軍修建一座小樓,並安排一名子女隨同進京。對巴·特爾來説,這是一次絕好的機會,但他已經把生命融進薩如拉圖亞的廷·巴特爾,捨不得已經圍封的草原,捨不得他親手繪製的草原建設藍圖。他對父母説:“我的事業在薩如拉圖亞,我深情地熱愛着這片草原!”薩如拉圖亞位於渾善克沙地西北邊緣,面積437.5平方公里。這裏曾是一望無際的草原,108眼泉水匯聚而成的高格斯如河在這裏流過。

20世紀80年代,牧區開始推行草原畜牧雙承包制。這一措施極大地調動了牧民的養畜積極性,但卻缺少對牧民的科學引導,導致牧民在追求養畜頭數時無視對草原的破壞,使草原變成黃沙漫漫的沙地,廷·巴特爾大聲疾呼:不能這樣下去了,否則,就連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也將不復存在!廷·巴特爾從這户牧民家裏出來,又進那户牧民家裏,苦口婆心和每一個牧民商量、探討圍封退化草原、禁牧沙化草原的事情,然而,牧民們還是不接受他的觀點和理論。

廷·巴特爾想,共產黨員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率先垂範,牧民之所以不接受他的觀點和理論,是因為這種觀點和理論還沒有變成看得見、摸得着的實際。

1986年,廷·巴特爾在薩如拉圖亞草原上做出驚人之舉,把他和妻子辛辛苦苦發展起來的60多隻羊全部賣掉,用賣羊錢買回網護欄,圈起300多畝草場,一年後的實際效果更是讓牧民感到震驚。廷·巴特爾圍封的300畝草場打下9馬車草,相當於其他牧民1000畝草場的打草量。廷·巴特爾家出欄一頭牛收入1200元,別人家兩頭牛才賣1000元,這鮮明的對比使牧民們悟出一個道理:跟着廷·巴特爾幹,沒錯。

在廷·巴特爾的悉心指導下,牧民們實實在在地落實着保護和建設草原,出現了輪牧區、休牧區。廷·巴特爾把自己的草場細化為8個區,兩個禁牧區,一個種植青貯區,一個種樹種草區,另外4個是春、夏、秋、冬輪牧區。

20__年7月,錫盟盟委、行署在全盟範圍內提出“圍封禁牧、收縮轉移、集約經營”的圍封轉移戰略時,薩如拉圖亞嘎查100%的草場都進行了封育和劃區輪牧,牧民建網圍欄的面積達30萬畝,建畜圈4820平方米,打井49眼,在建設養畜中,牧民人均收入由過去的500元飈升到現在的3600元。“圍封輪牧”對恢復草原植被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草畜不平衡的問題。

廷·巴特爾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所形成的“蹄腿理論”再次給牧民以啟發:養一頭牛隻有4條腿,5只羊卻有20只蹄子。很顯然,5只羊對草原的破壞遠遠大於超過一頭牛,養一頭牛所付出的辛苦要比養5只羊付出的辛苦少的多,既保護了草原,又減輕了勞動強度,何樂而不為呢?

廷·巴特爾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人民羣眾的冷暖時刻裝在心裏,是一名共產黨員不容推卸的歷史責任。”20__年錫林郭勒草原歷史上遭受了一場罕見的雪災。身為薩如拉圖亞嘎查黨支部書記的廷·巴特爾牽掛着雪災中的每一家牧民,他用鐵鍬和雙手開出一條通往牧民家的“雪路”。走訪每一個需要幫助的牧民。薩如拉圖亞嘎查有83户牧民如星星般散落在草原的各個角落,從一家到另一家,最遠距離達80多公里。廷·巴特爾每年不止一次挨家挨户地問寒問暖,把黨的關懷送到每一户牧民家裏,送到每一個牧民心中。

廷·巴特爾給嘎查的幹部立下幾條牢不可破的規矩:不能以任何理由公款吃喝、請客送禮;不能動用集體畜羣;不出錢為幹部購買交通工具;不支付油費。

20__年,阿巴嘎旗經營管理站對嘎查賬目進行清查核資時發現,20__年薩如拉圖亞嘎查沒有一筆招待費,也沒有一筆汽油條子下賬,懷着好奇心一年一年地往前查,8年的賬目沒查出一筆招待費。事實告訴我們,廷·巴特爾是一個廉潔的黨支部書記,身體立行、嚴以律已,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和表率作用,帶出一支廉潔奉公的幹部隊伍。

薩如拉圖亞譯成漢語是月光,廷·巴特爾帶領83户牧民通過28年的努力和奮鬥,使薩如拉圖亞嘎查的天藍了,水更清了,草更綠了;使生活在這“月光”裏的人們富裕了,文明瞭。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4

當了解蔡藴敏老師事蹟後,我被她的職業精神深深打動,同時也震撼到了我!

蔡老師,是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的一名普通護士。當我看到她照片的時候,她的端莊、樸素,富有親和力的笑容就大致能感覺出她的為人。20xx年的護理生涯,她基本上是在換藥室裏度過的。如何讓患者的傷口儘快癒合並讓患者就醫方便是她時刻關注的問題。

在我在參閲她的事蹟時,一張照片一段故事深深的映在了我的腦海裏,故事講述到一位農村的失智老人,來到了她的換藥室。因平時家屬護理的不是很周全,當蔡老師揭下壓瘡傷口時的那一刻,驚呆了!傷口上已密密麻麻爬滿了正在蠕動的蛆蟲。換藥室剛來的小護士見狀,嚇得手中的藥瓶都掉了。蔡老師強忍着驚訝和噁心,故作鎮定地對其他護士輕聲説:“不要叫,不要驚擾到病人和家屬。”她迅速找來醫用鉗子,伏在老人的側腰前,距離僅有10釐米,小心翼翼地為老人一隻只地把蛆蟲清理乾淨。惡臭襲來,連走廊都聞得到,她帶上口罩,為老人清理傷口,漸漸地她的嗅覺都變得麻木,聞不到臭味了。最後,她一共捉出66條蛆蟲,隨後的清創包紮按部就班。

事後有人問:“是什麼信念支撐你一定要處理完這些發臭甚至生蛆的傷口?”蔡藴敏回答道:“總得有人去做啊,幹上這一行,就要有這個心理準備,看着病人飽受傷口難愈的痛苦折磨,我真的很心痛。蔡老師表示曾經有過一次,她俯身低頭為病人處理創口時,病人腸胃裏空氣蠕動,大便直接噴了她一臉,表示自己曾經有膽怯與無法面對的時候!

蔡老師的事蹟讓我們感同身受,通過學習蔡藴敏的事蹟,讓我體會到作為一名招商員:只有勤於學習,注重過程,努力專研才能擔當得起招商引資的責任。 特別我們做招商工作的,更需要一絲不苟的精神,要讓客户完完全全的信任我們,放心把公司交給我們園區!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5

所謂愛崗敬業,我個人認為是:認真對待自我的崗位,對自我的崗位職責負責到底,無論在任何時候,都尊重自我的崗位的職責,對自我崗位勤奮有加。愛崗敬業是人類社會最為普遍的奉獻精神,它看似平凡,實則偉大。而在這個特殊的季節裏,我開始了人生新的一段征程。從紅旗國小那裏開始了我的事業,我的夢想,我的追求。我想從幾個方面來談談我的體會。

第一、愛崗敬業———愛校如愛家。

學校是一個大家庭,愛校如愛家,作為紅旗人就要熱愛學校這個大家庭,倡導愛崗敬業,強化職責意識。時刻以主人翁的精神狀態用心投身於教書育人工作中去。

第二、愛崗敬業———熱愛自我的職業。

以前有人説:“教師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職業。”走進文學藝苑,有多少對叫着這個一職業謳歌頌德的文字:“辛勤園丁”,“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都是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真實寫照。我們幹着天底下最崇高的職業,就應感到驕傲和自豪,更就應去熱愛並未之奉獻。既然選取了這一職業,就不要去埋怨、去抱怨,就應有一種幹一行愛一行的精神。學會調解,因為心態很重要,身為教師自我的言行時刻都影響着學生,所以要愛自我的職業勝過愛自我。

第三、愛崗敬業———熱愛學生。

我要以滿腔地熱情從事着教育事業,我深深地懂得只要熱愛自我的學生,從內心深出關愛他們,能以一顆慈母般的心對待每一個學生,以期盼的眼光關注每一個學生,有恆心、有耐心、有愛心,從愛出發,學生必須能感受的到。我既為取得好成績的.學生感到高興,也能諒解學生所犯的錯誤。學生們都把我當作是學習上的好幫手,生活上的好朋友。班中有個喪父同學,她是個善良敏感的女孩,她生活在燦爛的陽光下,心靈卻總是被父親的逝世搞得難過不已,甚至影響了她學習、生活的情緒,我經常找她談心,甚至是拉拉家常,不經意之間對她進行開導,同時讓一些性格比較活潑開朗,陽光向上的同學和她交往。

時光一長,她越來越信任我,常常對我講述內心的真實想法,有很多想法連她的母親都不清楚,我瞭解狀況後會及時和家長聯繫,以求最好的幫忙學生健康成長。像這樣的例子在班級中數不勝數。因為對學生的愛,我才能瞭解他們,我做思想工作往往能做到靈魂深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真正有所觸動。因為我一向認為:師愛是教師心中永恆的主題,教師對學生真正發自肺腑的把全部才智和心靈獻給學生的愛,學生必須能感受到,他們才會有學習的動力,才會在生活中一步一個腳印地堅實地前進。

第四、愛崗敬業———時刻準備着。

俗話説:“成於憂患,敗於安樂”人都有惰性的。適當的壓力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説是促進自我努力、進取的動力。相反,太安逸的環境容易變得懶散、怠慢。“教師”這一職業的加工對象不是產品而是人,這就決定了教師這一職業所面臨的環境有更多的不定性和難推測性,所以我們時刻都要做好心理準備,來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做到事發時臨危不亂、沉着應站。

向日葵的話語是默默的奉獻,我願意做一株幸福的向日葵,將自我的所有默默地奉獻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線。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6

下莊村地處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的大山深處,整村坐落在一個巨大的天坑裏,因為沒有通往外界的公路,村民們祖祖輩輩生活在貧困中。20多年間,時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毛相林帶領下莊村民憑藉頑強的毅力,在懸崖峭壁上“鑿”出了一條脱貧致富路。

這幾天,下莊村村民劉恆保和妻子正忙着給柑橘樹除草、打藥,六年前,他種了20畝柑橘樹,如今已經碩果累累。

除了種植瓜果蔬菜,當地村民還建起了民宿,發展鄉村旅遊,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而就在二十多年前,這個被1000多米的懸崖峭壁包圍的村莊僅靠一條羊腸小道與外界相通。因為交通不便,物資匱乏,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不願意再返回家鄉。

要想富先修路。時任下莊村黨支部書記的毛相林決定在懸崖上鑿出一條出村的公路,徹底改變村莊的命運。在他的帶領下,村民們籌集了3960元購買了炸藥等物資,肩挑背扛,用大錘、簸箕等簡單的農用工具在絕壁上開鑿希望。

20__年,歷時七年,一條八公里長的“天路”終於修到了山外。十年後,毛相林又爭取到了公路硬化政策,在扶貧資金的支持下,這條“絕壁天路”變成了3米多寬的“四好農村路”。

出山的公路修通了,而脱貧的道路又在哪裏呢?20__年,毛相林四處調研後,決定為下莊村引進柑橘、桃樹、西瓜三大脱貧產業,並聘請種植專家對鄉親們進行科學指導。同時,這條修好的出山公路也為瓜果運輸提供了極大便利。只用了一年時間,下莊村就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脱貧。

此外,毛相林還在縣裏為下莊村爭取到了鄉村振興開發項目資金,打造鄉村旅遊,建設具有三峽山村特色的休閒度假勝地。20__年,下莊村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2萬餘元。在毛相林和鄉親們的共同努力下,曾經貧困的下莊村走上了一條脱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7

5月22日,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因病去世。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開始研究雜交水稻,袁隆平先生將自己畢生的心血都獻給了雜交水稻研究事業,取得了全世界公認的研究成果,贏得了全國乃至世界人民的讚譽和敬仰。

袁隆平先生離開了我們,但我們應在悲痛中緬懷,在緬懷中激發奮鬥的力量,在科學事業上勇闖新路、勇攀高峯,在服務人民、造福人類的行動中砥礪前行、永不停歇。

創新是任何一項科學研究的制勝法寶,是任何一項偉大研究成果的核心動力。無論是剛剛涉足雜交水稻研究領域,還是持續60年的研究工作,袁隆平先生所堅持的就在創新中探尋新的方法與路徑,在創新中找到新的方向,收穫新的希望。在“無性雜交可以改良品種,創造新品種”的傳統論斷壟斷着科學界時,他敢於質疑米丘林、李森科的“無性雜交”學説,沿着當時被批判的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基因和染色體學説進行探索,歷經無數次失望與失敗,以《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直擊雜交水稻理論探索及實踐研究禁區,在該項科學研究的“無人區”找到了一條雜交水稻研究的創新之路,成功選育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高產雜交水稻品種“南優2號”。其後的雜交水稻二號、三號成果,實現了週年畝產稻穀3000斤的攻關目標;海水稻試種成功,中國2.8億畝可以開發利用的鹽鹼地,每年可增產糧食500億公斤,多養活約2億中國人。正如袁隆平先生所言: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尊重權威但不迷信權威,要多讀書但不能迷信書本,也不能害怕冷嘲熱諷,害怕標新立異。袁隆平先生正是以這樣的創新素養,才在世界雜交水稻研究中成為當之無愧的行動先驅者,成為“雜交水稻之父”。

科學之路是一條崎嶇的曲折的山路,只有埋頭苦幹、不畏艱辛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研究雜交水稻,廣袤的農村大地就是袁隆平先生的研究室,無論白天黑夜,不管春夏秋冬,都是袁隆平先生的研究時間。人們經常看到袁隆平先生挽起褲腿到稻田中間尋找可供雜交研究的“特殊”水稻,在炎炎烈日下觀察新型水稻的長勢、分析實驗品種的優劣。即使到了八十多歲的高齡,袁隆平先生的雙腳一刻也沒離開他深愛的泥土,沒有享受片刻的清閒。為了方便在田埂上行進,年近八旬的袁隆平依然駕駛着摩托車在田埂上行駛。在袁隆平一生的科學研究中,如果説是創新的勇氣和超人的智慧凝聚成了他偉大的研究成果,那他畢生紮根農村,與泥土為伴的科學精神,就是他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只有淡泊名利的科研工作者才能堅守枯燥的研究人生,才可能將畢生的心血獻給他深愛的人民。因為其卓越的研究成果,袁隆平先生獲得了無數至高的榮譽。1981年獲得國家發明特等獎,20__年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__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0__年獲“改革先鋒”稱號,20__年被授予“共和國勛章”。他還相繼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等二十餘項國內國際大獎。可是,在袁隆平先生心裏,儘管十分珍惜珍視這些榮譽,但他始終將自己當作一名普普通通的科研工作者,他最喜愛的一個稱呼是“農學家”。正是這樣一位“農學家”,以他大功至偉的研究成果,被農民兄弟尊稱為“米菩薩”。這樣一個“特殊”稱呼的背後,凝結着袁隆平先生一生從不停歇的追尋足跡,也是他謙遜品格的最好詮釋。

千古流芳人敬仰,精神譜寫萬年春。偉大的人民科學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先生一路走好,人民會永遠懷念您!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8

20__年春節雖然很冷,但最美的逆行者卻温暖了我們的心。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中國人回家與家人團圓的腳步:沒有想到我們會重蹈20__年非典的覆轍,也沒有想到我們在這場抗疫戰爭中需要付出這麼大的代價,更沒有想到當我們居家不曾踏出家門半步時,有多少“逆行者”正在冒着生命危險拼命拯救病人的生命……

他們説:“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逆行者”們不計個人安危,迎難而上。他們仁心仁術,大愛無疆;他們馳援武漢,義不容辭。

在奉勸民眾不要去武漢的同時,他們卻寫好請願書逆流而上。他們不是偉人,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成就,但是他們用平凡的雙手救死扶傷,用自己的生命尋找更多人的生命線,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照亮患者的人生!

鍾南山院士今年已經84歲的高齡了,原本可以享受天倫之樂,卻選擇了臨危受命。他從沒有過絲毫猶豫,就像當年面對肆虐的非典一樣,匆匆出發,奔赴戰場。他在高鐵上的那一張照片,感動了我,也感動了全國人民。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衞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73歲,當國家有難,人民需要之時,毅然挺身而出,拼自己全力,逆行在疫情一線。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去研製抗擊疫情的藥,她一天只睡三個小時。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江應安説:“70多歲的老人了,不分晝夜,這個老太太,真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樑。”

“你爭分奪秒,為生命築起希望的港灣。你忘了害怕,堅守着捨生忘死的諾言。你忍住淚水,放棄見親人最後一面。你逆行向黑暗,無懼危險。你與病魔激戰,拯救病患。你為人民奉獻,犧牲在前。白衣天使,大愛人間。這就是中國醫生! ”這一則電視上的公益廣告道出了逆行者們的大無畏精神。是啊,疫情無情,人間有愛!退縮,從來不是我們中國人的性格!我們擁有着力量,我們必定會勝利!

加油,逆行者!加油,武漢!加油,偉大的祖國!v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9

20__年10月10日,接受採訪的袁隆平望着遠處的稻田,若有所思地説道,“禾下乘涼夢”會由年輕人繼續。今天,這位老人永遠停下了手頭的研究,將攻關的重擔交給了後繼者。老人家雖然再也不能出現在他心愛的田間地頭,但他身上體現出來的“一心為民謀温飽,深藏自身功與名”精神卻會永遠照耀人間,永駐我們心頭。

腳踏實地研究,毫不張揚探索,袁隆平先生孜孜以求,改變了所有中國人“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境況,解決了中國人的温飽問題。雖已功成名就,但他仍然奮戰在科研攻關一線,繼續向更高目標努力着。就是這位雜交水稻之父,乘飛機卻從來只坐普通艙,依舊穿着35元的衣服,晝夜躬耕於稻田。他曾深情説“我研究雜交水稻不是為了當院士,而是為了老百姓有飯吃。”在《典籍裏的中國》裏,導演安排宋應星和袁隆平兩位先生在水田中握手的那一幕,實為傳神一筆。因為“為了老百姓有飯吃”的共同追求,這兩位科學家身上都體現出了一種為民謀福,不計名利的崇高品質。

為了實現“禾下乘涼夢”,在第四期試驗成功的基礎上,袁老帶領着團隊又馬不停蹄開始了第五期的攻關。40多年雜交水稻科研生涯,對於袁老而言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漫長過程。如果硬要説雜交水稻的成功有什麼祕訣的話,那就是袁隆平自己的觀點:“第一祕訣”就是不囿於現存結論的創新思維。“禾下乘涼夢”是夢想更是創新,不滿足於現狀,不停步於所得,這不僅是科學研究持續進步的動力,也是各項事業能夠向前發展的條件。

袁老曾笑言自己願意做一隻太平洋上的海鷗,讓雜交水稻技術越過重洋,貢獻人類,為中國人贏得榮譽和尊嚴。是什麼支撐着一位耄耋老者不顧年事已高,仍然奔赴南繁基地一待就是3個多月,除了“不讓老百姓捱餓”的樸素為民情懷之外,還有就是他身上那種無私忘我的愛國情懷。這位經歷過民族的屈辱和苦難歲月的老人最大的願望是:“希望青年科學家不要過分計較個人得失,而是要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不斷努力。”“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將自身的發展和追求和國家的需要聯繫起來,這是許多做出過偉大貢獻的人所共有的特質。忘卻小我的私求,追求大我的價值,只有心繫天下蒼生,才能真正做到感天動地。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洞庭泛波亦哽咽,天下蒼生俱失聲,那位佇立在田間的瘦弱身軀雖然已經消失,但那股藴藏在內的精神和力量,將永駐人間;身雖遠去志永存,高風亮節照後人,這種精神將會永駐青史,也將激勵着後來人在各自的事業中不斷攻堅克難,再創新高。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10

1930年9月,袁隆平出生於江西德安。他的童年及青少年時代主要是在武漢和重慶度過。對於這樣一個生長在大城市,並自小就上教會學校的人來説,在風華正茂的時候違背母親的意願選擇學農,實在是出人意料。

大約我“6歲時一次郊遊,曾在武漢郊區參觀了一個園藝場。滿園裏鬱鬱葱葱,到處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鮮豔的果實。我覺得那一切實在是太美麗了!美得我當時就想,將來我一定要去學農。”

沒有指點江山的豪情壯志,沒有功成名就的意氣風發,有的只是質樸的表白,有的只是對美麗的特別感悟與無悔執着。時隔60多年的漫長歲月,袁隆平憶及當年的感受,仍不免雙眼灼灼,神采煥發。可見當年那片花果鮮豔的園藝場,在風雨飄搖、國事艱難的年代,曾是多麼深刻地打動了一個孩子純真的心。這片美麗的記憶,成了袁隆平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情結與夢幻,使他從此與“農”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正是這片美麗的永遠,最終改變了袁隆平一生的命運,並進而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16億中國人的命運。

1953年,從西南農學院農學系畢業的袁隆平,為了追求心中的夢,毅然從四川重慶來到了偏僻的湘西雪峯山旁的安江農校任教。

在安江農校,他一呆就是19年。回顧在安江農校的教學生涯,袁隆平感觸良深:“我在教學過程中,積累了較多的生物學知識和農業生產實踐經驗。因此在以後的作物育種科研中,才具有一定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裏,袁隆平以非凡的努力完成了知識與經驗的積累,為將來的科研打下了基礎;同時,一場夢魘般的饑荒最終促使他全力以赴的編織雜交水稻夢。安江農校成為袁隆平騰飛的起點。

一生的付出,為的是戰勝記憶中那夢魘般的饑荒

20世紀60年代初期,一場罕見的饑荒席捲神州大地。安江農校寧靜的校園也無法倖免。袁隆平為這沉痛的現實深深感到不安。在這種情況下,青年袁隆平響應黨的號召,和學生們一起來到黔陽縣的硤州公社秀建大隊支農。生產隊長老向企盼地對他説:“袁老師,聽説你正在搞科學試驗,如果能研究出畝產800斤、1000斤的新稻種,那多好啊!我們就可以不怕饑荒了,苦日子也就可以結束了。”老隊長的話又一次喚醒袁隆平藴藏在心底的童年之夢,從那一刻開始,他將“所有人不再捱餓”奉為終生的追求。

三年困難時期,我親眼見過有人餓死倒在路邊、田坎上,很多人因飢餓得“

了浮腫病。當時我們農校的老師被下放到艱苦的地方鍛鍊,在集體食堂裏,我們吃的菜就是一大鍋紅薯藤,加一小酒杯的油來煮,跟豬食差不多。飯是雙蒸飯,用水蒸了兩次,飯粒兒看起來大,吃下去一會兒就餓,整天想的就是能吃頓飽飯就好了。

人類能否戰勝飢餓?我認為主要靠科技進步,再有一個和平環境,通過不“

斷研究,取得農業科技的不斷提高,就能解決飢餓問題。我是學農的,每年做點優產育種研究,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曾經做過一個好夢,夢見我們試驗田裏種的水稻,像高粱那麼高,穗子像掃帚那麼長,粒子像花生米那麼大,我們幾個朋友累了,坐在稻穗下面乘涼。”

回憶起當年的那場災難,袁隆平那種濟世情懷,那種對生命的真摯的呵護與關愛,讓人分明感受到了一位偉大科學家內心的崇高與博大。

夢當然只是夢。為了通過科研的力量在實踐中一步步接近這個夢,袁隆平以一種義無反顧的精神一頭扎進了雜交水稻這個世界性的難題中。不為別的,就為了讓現實中落後、貧困的農村能變得富饒而美麗。為此,他所經歷的困苦與磨難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但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着,努力着,“真的,我從沒後悔,我這個人有點痴,認準的一定要走到底”。他一直這樣説,也一直這樣做。雜交水稻已成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培育雜交水稻,是他生命中最強的音符

對於一個幾千年來受貧窮與飢餓折磨的民族,有着高產量的雜交水稻良種來幫助解決吃飯問題,這是一個多麼巨大的貢獻啊。難怪一些地區的農民稱他為當代“神農”,而國際同行稱他的研究是“全人類的福音”。他先後獲得了國內國際多項頂尖大獎,身兼數十個學術和社會職務。浩瀚宇宙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閃爍翱翔;風雲市場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股票隆重上市。袁隆平,由安江農校的一名普通教師,終於登上了中國“雜交水稻之父”的殿堂。

不知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輝煌、榮耀、名利,卻絲毫也沒有使 袁隆平發生任何改變,他還是始終如一的戀着雜交水稻事業。從播種到收穫,他依然風塵僕僕的騎着摩托車去試驗田;從春夏到秋冬,他依然分秒必爭的察看着育種基地。他心中想的只有他的試驗,只有他的雜交水稻。

通過科技進步,現在我國常規水稻的畝產平均為“700斤左右,我們培育的雜交水稻平均畝產達800斤左右。我們正在研究一種超級雜交水稻,畝產將達到1500~1600斤,有希望在2~3年內培育成功,那時又將推動全國的水稻產量上一個大的台階。我們?超級?稻的培育十分緊張,不管我在哪,都要求基地三天報一次數據,這樣我就可以隨時對情況進行分析。我們有信心,提前兩年實現畝產800公斤的目標。”

1998年,國家國資局對“袁隆平”品牌進行了無形資產評估,認定其價格達1000億元人民幣。對此,在社會上反響很大,各方面給予積極評價,並譽為昭示着中國知識經濟的風暴和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時代的真正到來。

農平高科上市後,社會上有人稱“袁隆平一夜之間變成了億萬富翁”,他卻很平靜,對此一笑了之。他仍然一如往日的奔波在試驗田地裏。

在我的有生之年,我還有兩大心願:一是把超級雜交稻研究成功,大面積“

應用於生產,這樣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就解決了;再一個是讓雜交稻進一步由中國走向世界,?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雖已屆古稀之年,但袁隆平仍是魂牽夢縈着雜交水稻;雖已沒有了園藝場的美麗與繽紛,但那種淳美與質樸,卻更能透出一種科學巨人所特有的崇高品質與境界。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11

抗擊新冠肺炎,中醫藥的作用備受矚目。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療中,中醫藥療效到底怎麼樣?普通人是否需要服用預防湯藥?央視新聞獨家連線正在武漢戰“疫”一線的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帶來權威解答。

1月27日,年逾七旬的張伯禮趕赴武漢,參與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2月12日,張伯禮率領209名醫護人員組成的中醫醫療團隊進駐江夏方艙醫院。

江夏方艙醫院380例病人 無一例轉為重症

記者:江夏方艙醫院和其他方艙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呢?

張伯禮:江夏方艙醫院是以中醫診療為主的方艙醫院,它和其他方艙醫院最大的區別在於,這個醫院裏所有的醫務人員都來自於中醫醫院、中醫藥大學,由天津、江蘇、河南、湖南、陝西的209位中醫大夫組成,進駐江夏方艙醫院。

張伯禮:江夏方艙醫院裏的患者都以服用中藥為主,除了有統一調配的湯劑外,還會根據每人不同的身體狀況進行配方顆粒的調製。

張伯禮:除了服用中藥外,患者每天會練習太極、八段錦,同時會加入鍼灸等中醫的醫療項目。這樣的治療安排不僅有利於康復,還可以幫助患者緩解壓力、愉悦精神。

記者:到目前為止,江夏方艙醫院的中醫藥治療效果怎麼樣?

張伯禮:第一批我們收治了超過380位病人,目前沒有一例轉為重症。目前,將近上百位病人核酸病毒一次轉陰,個別病人兩次轉陰,陸續有病人將要出艙,整體效果不錯。

中醫以成建制方式建立定點醫院 和西醫成為並肩作戰的主力軍

記者:您之前提到過治療新冠肺炎中醫藥是主力軍,關於這點我們應該怎麼理解?

張伯禮:以前,中醫的角色是會診中提建議的參與者。但在這次疫情的治療中,中醫以成建制的方式建立了定點醫院,從上到下擁有自主權。在這次治療新冠肺炎的戰役中,中醫和西醫成為了並肩作戰的主力軍。

張伯禮:特別是對於輕症患者,通過中醫的治療是可以讓患者痊癒的,我對這點是有信心的。但在重症的治療中,西醫仍是主力軍,中醫是輔助作用的。中醫、西醫是我們中國人常用的兩套醫學體系,各有各的長處。

張伯禮:疑似患者或輕症病人,在初步確診時應及早用藥。等到了一定階段再用藥,可能會錯過最佳診療時期。普通感冒也是一樣,用藥越早越好,事半功倍。

記者:不同的地域用藥配方會有一些調整嗎?例如武漢和黑龍江,同樣的清肺排毒湯內的成分會有調整嗎?

張伯禮:是這樣的,中醫講究因時、因地、因人。這個疫情的病因相同,所以致病因素都是一樣的,臨牀表現也是大致相同,因此可以用同一個標準的處方來治療。但是各地有不同的氣候、地理特點,並且每個人的個體特徵不同,所以應該做出適當調整,這樣更有利於治療。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12

在省委書記盧展工平易的目光下,李文祥老人解開了屬於他的那個小布包。拂去沉甸甸榮譽上的歷史煙塵,李文祥老人的足跡,在我們面前逐漸清晰;李文祥老人的形象,在我們面前愈顯高大。

讀完英雄老人李文祥這組報道,相信很多人發自肺腑的感觸,是巨大的感動夾雜着深深的羞愧:他有用血與肉換來的讓我們仰視的榮譽,卻沒有將其視為謀取功名利祿的資本;他能從容坦蕩地做好從軍人、保衞幹事到農民的角色,卻沒有絲毫的憤慨與不平;他數十年間堅決拒絕來自各方的幫助,卻始終不忘為鄉里鄉親無私奉獻;他默默忍受着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的艱難困苦,始終沒有改變自己身為黨員的篤定信仰……

正像盧展工所説的那樣,李文祥是踐行“三平精神”的時代典型,是所有人都應該尊重和學習的光輝榜樣,是踐行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優秀代表。被譽為時代典型、光輝榜樣和優秀代表,李文祥當之無愧:李文祥這個典型的力量,具有真實性、具有持續性,又體現了先進性。不識幾個字的老人,將自己偉大的一生,凝結為一句樸實的“吃苦在前,享福在後”——簡單的八個字,無疑是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最為淳樸的詮釋。

對黨員領導幹部們來説,學習李文祥,爭做李文祥,就是要學習他幾十年不變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精神家園的默默付出,辛勤貢獻。不為名利、不戀權力、心態平和、篤定信仰,不管身在何處、身居何位,都盡己所能,為社會、為他人貢獻力量。所以,黨員領導幹部都要牢固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將堅守信念體現在工作的細節中,體現在兢兢業業為民生、勤勤懇懇做貢獻的服務裏。

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説,學習李文祥,爭做李文祥,就是要學習他這種敦厚從容、寧靜平和的心態。在轉型期社會,各種社會思潮,以各種各樣的形式湧動激盪,很多人特別是年青一代,往往會裹挾其中,受到影響。以李文祥為代表的堅守理想信念的共產黨人,向我們展現出的精神風貌、篤定信仰和行為方式,在引發我們情感共鳴的同時,更讓我們體會到潛移默化的感召力量,體會到身為普通人亦須堅守理想與信念的意義和價值。

巴金老人曾説:“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在於給予,而不是在於接受,也不是在於爭取。”在建設鄭州都市區、打造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區的進程中,我們學習李文祥,爭做李文祥,更多要體現為具體的行動。正像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特麗莎修女所説的那樣,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懷大愛心,做小事情”。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之際,我們學習李文祥,爭做李文祥,是為重温後的感動,更是為感動後篤定地前行。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15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政黨不能沒有標杆。榜樣是合格黨員的精神食糧,近年來,我們各行各業都湧現出了許多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基層黨組織。作為黨員中的標杆,他們都彰顯着黨員的力量,展示着黨員的魅力,傳遞着黨員的正能量,讓我們深深地感動、折服,並受到精神的洗禮。他們富於理想,勇於創新;他們一身正氣,心繫羣眾;他們敢於擔當,無私奉獻;他們用汗水鮮血,甚至生命,堅守信仰,踐行誓言。他們是時代的榜樣,他們給我們以力量,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着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一個人有了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就能不懈努力、執着追求;一個國家和民族有了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就能披荊斬棘、攻堅克難。

因此,社會需要榜樣,時代需要榜樣,民族需要榜樣,榜樣是先進道德文化的凝聚者和傳承者,是公眾的精神支柱,道德規範的捍衞者,他們影響着人的思想、行動、價值取向;榜樣是學習的標杆,時代的模範,他們用行動詮釋了信仰,以生命踐行了理想,激勵着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我們要向黨員中的榜樣學習,忠誠於黨、敢於擔當、清廉實幹、真心為民;要向身邊的榜樣看齊,堅定信念、甘於奉獻,做合格黨員,讓黨旗在帶領人民羣眾的征途中永放光芒。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16

觀看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我深切的領會到一個智者和仁者所顯現出來的精神魅力。

張桂梅不是製造出來的英雄,她是那樣樸實,那樣真實,也許她在悄悄的改寫着英雄的概念.”張桂梅的精神,是一種時代的精神,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強烈的愛國主義追求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張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種平凡的精神,體現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把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和回報,具體落實到自己的教育事業上,恪盡職守、嘔心瀝血、淡泊名利、執着追求。

我作為教師中的一員,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學習張桂梅的精神,學業上不斷進步,修養上不斷完善,做學生熱愛、人民滿意的優秀教師,做無愧於時代的光榮教師。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17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李順達、申紀蘭抱着“搞好生產,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的追求和信念,帶領西溝人民鍥而不捨地苦幹實幹,讓一個貧瘠的西溝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展覽館內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西溝人那種艱苦奮鬥、不怕困難、改天換地的英雄氣概。感受到了“立場堅定的政治素養,心繫羣眾的公僕情懷,廉潔奉公的優秀品德,奮力開拓的創新精神,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和淡泊名利的奉獻精神”。這就是偉大的紀蘭精神。

學習紀蘭精神,就是要緊緊圍繞我礦當前的發展重心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今年是我礦項目建設的攻堅年,同時也是“標杆年”,我們更應該學習申紀蘭同志的勞模精神。作為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唯一的一至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同志始終保持着共產黨員的優良作風。她身不離西溝,手不離勞動,心不離羣眾,自覺接受羣眾的監督,幾十年總是身先士卒,和人民羣眾站在一起,與人民共甘共苦。她淡泊名利,生活簡樸,永遠保持廉潔奉公的優良品質,保持着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得到了羣眾的擁護與愛戴。

學習紀蘭精神,就是要學習申紀蘭同志廉潔奉公的優秀品質。申紀蘭同志既是全國著名勞模,又擔任過多個領導職務。知名度大了,但她為人民立新功的思想沒有變;地位高了,但她共產黨員的本色沒有變。

學習紀蘭精神,就是要學習申紀蘭同志幾十年來對黨的事業、對人民的無限忠誠,緊緊圍繞我礦“忠誠、正義、敬業、協作”核心價值觀開展工作。正如她在臨別時深情的告誡:“大家要永遠聽黨話、跟黨走,高度的與習近平同志這個核心保持一致”。這就是一個共產黨員的純潔性的最真實的體現。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18

為了早一天重新站起來,截肢手術後十天,徐前凱就躺着舉啞鈴,開始練習手部力量,進行康復治療。第十八天,在父親的攙扶下,拄着枴杖開始試着走路。

徐前凱每天堅持進行康復性訓練,雖然疼痛和汗水伴隨始終,但他一如平常堅強勇敢、陽光樂觀。20__年11月7日,在醫護人員認真細緻的幫助下,一副義肢支撐着他實現了真正意義的站立——沒有枴杖、沒有攙扶。

20__年12月26日上午,成都局集團公司在重慶隆重舉行徐前凱表彰報告會。會議由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王新文主持。報告會上,集團公司工會主席李翌科宣讀了對徐前凱的表彰決定,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馬岱良和集團公司總經理曾憲海共同為徐前凱頒獎。

堅毅的性格、良好的表現也讓徐前凱收穫了愛情,20__年8月17日,徐前凱迎來人生重要的日子:他和餘光敏登記結婚了。如今,他們的寶寶出生了,初為人父的徐前凱提及兒子,總是滿臉笑容。

他説,有家、有了她、有了寶寶,心裏就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他要做兒子的榜樣,20__年初,徐前凱先後榮獲20__年度“新時代成鐵榜樣”、20__年度“新時代鐵路榜樣”“最美鐵路人”。

徐前凱本人除了參加了成都局和總公司舉辦全局和全路巡迴報告會以及中央電視台“最美鐵路人”節目錄制外,他還利用空餘的時間,靠左腿在牀上做平板支撐、踩單車等訓練,裝上義肢進行康復訓練等。

同時,他還利用網絡、書籍學習鐵路部門的新要求、業務新知識,避免與工作脱節,增強自身的業務素質。

徐前凱樹行義之道、懷利人之心、行助人之事,在平凡的崗位幹出不平凡的業績。他關鍵時候敢出手,危難面前勇擔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捨己救人、見義勇為的傳統美德,展現了共產黨員不怕犧牲、甘於奉獻的優秀品質。

正如20__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頒獎詞詮釋了的那樣:“縱身一躍、奮力一抱,短短5秒,剎那間的本能之舉,映射出最耀眼的光芒。生命從來不是等價交換,沒有‘值不值’的追問,只有‘該不該’的回答——義薄雲天!”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19

不因你是我的親人就給你謀便利,不因你是弱勢羣體就選擇遠離,該對你好的,便毫無保留的給你幫助,不該對你好的,便對你十分“絕情”。這就是高德榮同志在工作生活中的“雙重標準”。

也許很多人會想,面對某人某事,好或是不好,幫或是不幫,全由高德榮的心情來決定,沒有更深層次的內涵支撐。筆者認為,這便是他們膚淺了。因為如何來判定某人某事為何類標準,在高德榮的心裏自然會有一個牢固的判定底線,那就是他所堅持的原則。

這種原則不為親情牽絆,因為對於親情,他從不搞特權,不搞特殊化,即使是雞毛蒜皮、順路一稍的小事;這種原則也不會用心情迎合,不管是想還是不想,願意還是不願意,應該做的他都會做,不該做的他堅決説“不”;當然,這種原則更不會為權利而改變,無論身居何職,他心裏想的都是讓百姓脱貧致富,不會因為困難而逃避,不會因為官位調動而趁機疏離。

這種原則是純潔高尚的,只因是國家公職人員、只因是為人民服務的主體,他便堅持為此奉獻一生。這也正是我們必須去認真學習、慢慢體會的精神品質。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20

袁隆平,平頭小臉,其貌不揚,土裏土氣。你想不到他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而正是這個顯得有些平凡和土氣的老頭,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華,在古老的土地上創造了非凡的奇蹟——目前在我國,有一半的稻田裏播種着他培育的雜交水稻,每年收穫的稻穀60%源自他培育的雜交水稻種子。

是怎樣的力量把一個人的命運緊緊聯繫並且積極影響着16億人的命運呢?又是一種怎樣的力量促使着袁隆平年輕時違背母親的意願作出自己的人生選擇?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促使他執着於雜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終走向成功的呢?

“知識+汗水+機遇+靈感=成功”是他一生的縮寫

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從一棵天然雜交稻開始,袁隆平開創了水稻育種的新歷史。作為“雜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國的英雄,也是有着世界性貢獻的傑出科學家,他獲得的一系列國際獎勵可資證明。若回答“下個世紀誰來養活中國人”?沒有哪位科學家比袁隆平更有資格回答了。

關於超級雜交水稻,不善言辭的袁隆平有着講不完的故事。當別人問他成功的祕訣時,他以“知識+汗水+靈感+機遇”作了精闢的回答,並且還講了一個故事。

從“1953年到1966年,我在農校一邊教課,一邊做育種研究,每年都去農田選種。從野外選出表現優異的植株,找回種子播種,看它第二年的表現,這樣來篩選具有穩定遺傳優異性狀的品種,這稱為系統選育法,是常用的一種方法。1962年,我在一塊田裏發現一株稻鶴立雞羣,穗特別大,而且結實飽滿、整齊一致,我是有心人,沒有放過它。第二年我把它種下去,辛苦培育,滿懷希望有好的收穫,不料大失所望,再長出來的稻子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小不一。這時候一般人感到失敗就放棄了,我坐在田埂上想為什麼失敗了呢,我想到第一年選出的是一棵天然雜交種,不是純種,因此第二年遺傳性狀出現分離,而如果按照那棵原始株雜交種的產量來計算,畝產能達到1200斤,這在60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我突發靈感,既然水稻有雜交優勢,我為什麼非要選育純種呢?從此我致力於雜交水稻育種。”

誰能夠想象到,一個關係着16億中國人吃飯問題的偉大的探索與成功,就這樣由袁隆平的一個意念而開始並最終誕生了。

為了雜交水稻,袁隆平幾乎奉獻了自己的一切,知識、汗水、靈感、心血,沒有什麼不是為了那夢寐以求的雜交水稻。在研究的初期階段,為了獲得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在1964年到1965年連續兩年的酷暑季節頂着烈日大海撈針般地尋覓在安江農校實習農場和附近生產隊的稻田裏,在前後共檢查了4個常規水稻品種的14000多個稻穗後,終於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

身體的勞累還在其次,學術界權威的質疑與反對,使袁隆平承受着巨大的輿論壓力。當時學術界流行的經典遺傳學觀點認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許多不良的因子已經被淘汰,積累下來的多是優良的因子,所以自交不會退化,雜交也不會產生優勢,從而斷言搞雜交水稻沒有前途,甚至説研究雜交水稻是“對遺傳學的無知”。然而無論是科學道路上的挫折、失敗,還是人為的干擾、破壞,所有的磨難都無法動搖袁隆平執着的夢想。他堅信實踐才是真正的權威,火熱的生命加上知識的力量能夠改變一切。

1966年,經過兩個春秋的艱苦試驗,對水稻雄性不育株有了較多的感性認識後,袁隆平把獲得的科學數據進行理性的分析整理,撰寫出首篇重要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國科學院出版的權威雜誌《科學通訊》第4期發表。這篇論文的發表,標誌着在國內開了雜交水稻研究的先河,這不僅是一個普通意義上的水稻育種課題的啟動,而且開創了一個劃時代的嶄新的研究領域。在隨後的30多年間,他在雜交水稻這個領域始終保持着世界領先地位,他的研究成果一個接一個,他創造的雜交水稻神話一個接一個。從1976年至1999年,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35億畝,增產稻穀3500億公斤,相當於解決了3500萬人口的吃飯問題,確保了我國以僅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

袁隆平用知識在中國古老的土地上,圓了華廈民族幾千年都在渴盼的夢想,寫下了一個震驚世界的神話。

1999年6月,“ 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昭示着高科技與資本的緊密結合,將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對於科技與知識的力量,怕是鮮有人能比袁隆平有着更深切的認識了。

假設我們的超級稻大面積推廣時“1畝平均增產400斤,推廣1億畝每年就可以增產糧食400億斤,相當於目前國內一箇中等省份一年的糧食總產量。而我搞超級稻研究,只需要國家1000萬元的投資。所以科技進步產生的效益是巨大的。那麼,水稻畝產提高的潛力到底還有多大呢?我跟你講,潛力非常大。在理論上,水稻的光合作用對地表太陽能的利用率可以達到5%。目前全國水稻的平均畝產為800斤左右,只相當於利用光能的12%,通過科技進步,只要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理論水平的一半即25%左右,即意味着畝產翻番。我們的超級稻成功並推廣後,預計可使全國水稻平均畝產增至1200~1300斤。現在我的學生們,年輕的一代的科研人員技術手段更先進了,開展分子水平的育種,效率更高。展望一下,達到3%的光能利用率是可能的,那時16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就解決了。你説科技的力量大不大?”

夢,誕生於兒時那片美麗的園藝場, 然而,回眸 袁隆平的成功之路,可能誰也無法想到,他之所以會如此義無反顧的選擇以農業作為自己奮鬥一生的事業,竟只是緣於兒時感覺到的剎那間的

美麗。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21

20__年9月7日,是袁隆平90歲陽曆生日。他在家中許下生日願望,希望自己領銜的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早日實現。去年,第三代雜交水稻單季畝產取得2092.6斤的成績。袁老的生日願望透露出無盡的家國情懷,我們共同企盼着袁老的生日願望早日實現!

袁老身上有很多標籤,比如“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雜交水稻之父”“魔稻祖師”“最酷的90後”“90後梗王”等等。這些標籤或大氣、或詼諧、或酷炫,反映的是這位“90後”老爺子熱愛田野、熱愛人民、熱愛生活的本真。而這些品質,是需要廣大基層黨員幹部學習的。

基層黨員幹部要永遠熱愛田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有祖國。袁老深愛着祖國,他把論文寫在田野之上,把一生都貢獻給了鄉間,為的是實現“禾下乘涼”和“覆蓋全球”兩個夢想。廣大基層黨員幹部大都來自田野鄉間,要時刻想着紮根祖國大地,將自己的前途命運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如此才能不負韶華、不負青春。田野不只有秀美的風景,也有荊棘坎坷的泥路,但是隻要我們把心沉下去,一定可以在把泥濘小路變成康莊大道,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基層黨員幹部要永遠熱愛人民。“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為人民服務是偉大而光榮的事業,袁隆平強調,不能搞犧牲產量來求優質,為了國家糧食安全,滿足人民羣眾不斷提高的消費需求,“應該要搞既高產又優質的800公斤的”。正是如同袁老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熱愛人民、不斷奮鬥,才讓我們解決了吃飽和吃好的問題,從而“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廣大基層黨員幹部也應如此,對於人民要心存熱愛,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平凡的崗位上為人民謀福祉、謀利益,為人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22

世界疫情發展到今天,疫苗愈發重要了。

截止到3月19日,國外的確診人數,已超過10萬!並且,增長趨勢還沒有任何減緩的可能。

更可怕的是,與中國眾志成城,消滅新冠病毒相反,世界一些國家,乾脆放棄了抵抗!

如何能徹底消滅新冠病毒,那最切實可行的措施就是:

儘快研製出疫苗,儘快批量化生產,儘快通過注射疫苗,獲得免疫力。

疫苗批量化生產、接種的那一天,才是全世界戰勝新冠病毒的那一天。

而目前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快馬加鞭研發疫苗。

特朗普曾宣佈,説美國將會在12周內研製出“新冠疫苗”。

就在上個月,特朗普還因為疫苗,和國立衞生研究院院長當庭大吵了一架。他催着開發疫苗,但是院長斬釘截鐵地告訴他:

就算按照火箭速度推進,也得至少一年!

對此,陳薇明確表態:

“我相信,我們國家科研人員的速度,絕不會亞於美國!”

陳薇院士,沒有食言。

大年八年級陳薇就帶領團隊進駐武漢,迅速投入工作,已經在武漢堅守了一個多月。

“早上8點到實驗室準備,凌晨4點回宿舍睡覺。”一同前去一線的院裏同事説,這就是他們抗疫的每一天日常。

沒有時間吃午飯,就在會議室湊合泡麪。

高強度的連軸轉工作,拼就了比火箭還快的陳式抗疫速度。

1月26日,陳薇院士帶領團隊抵達武漢。

在埃博拉疫苗成功研發的經驗基礎上,爭分奪秒開展研究。

2月26日,新冠疫苗生產!

研製出疫苗,用時僅僅一個月!

2月29日,疫苗注射進陳薇院士和團隊的身體,以身試藥。

3月16日,第一批美國疫苗臨牀試驗志願者在美國西雅圖接受注射。

同一天,陳薇院士團隊研製的新冠疫苗,也獲批啟動臨牀試驗!

陳薇院士,以及進展神速的新冠疫苗,在某種程度上,就代表了中國!

這就是:中國速度!中國科技!中國膽魄!中國擔當!

而帶領團隊走向勝利的陳薇院士,低調得讓人感到可怕。

多數人沒有聽過她的名字,但全人類都在享受她的貢獻。

她是《戰狼2》中陳博士的原型,也是20__年硬槓“非典”的英雄,還是埃博拉病毒的剋星。

更有無數人,稱她為“戰神”。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23

5月5日至6日,全省優秀共產黨員龍增剛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宣講團成員先後來到建中鎮和珠藏鎮進行宣講,掀起了新一輪學習全省優秀共產黨員龍增剛先進事蹟的熱潮。

在建中鎮和珠藏鎮,5位宣講團成員結合親身經歷,分別以《用生命兑現入黨誓詞 用行動踐行羣眾路線》、《情灑紅色故土 難捨組工情懷》、《貴州大山裏騰飛的巨龍》、《長輩式的領導》為題作的報告,他們從不同角度、飽含深情的講述,使每場報告會都感人至深、催人奮進,深深打動着現場聽眾,報告會取得良好效果。

據介紹,龍增剛同志在26年的工作生涯中,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理想信念、公道正派、清正廉潔、紮根基層、心繫百姓,忠誠履職、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用有限的生命創造了無限精彩的人生,以一心為民的實際行動和清正廉潔的光輝形象忠實踐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莊嚴承諾,贏得了廣大人民羣眾的真心擁戴,同時也激勵着廣大黨員幹部在以後的工作中堅定信念,牢記宗旨、為民奉獻,為努力開創x縣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貢獻自己的力量。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24

張楠的真,是真性情、真男兒的真。

對父母他是孝順的兒子,對姐姐他是胸藏大愛的弟弟,對戰友他是無私幫助的兄弟,對國家他是鐵血忠誠的男兒。

從開始認識張楠到回想張楠,他的事蹟讓我感動,讓我動容。更因為他是生活在我們身邊實實在在的英雄,對我產生十分強大的影響。

張楠,我們的好兄弟、好戰友、好班長,您未曾走遠,您永遠都在!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25

2月6日,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衞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關於給予張定宇和張繼先同志記大功獎勵的決定》。

其中,張繼先是湖北省第一個為疫情防控工作拉響警報的人。

張繼先,女,現年54歲,1989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主任醫師、教授,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湖北省、武漢市委員,湖北省職業病塵肺病鑑定專家,現任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內科黨支部書記。張繼先同志以超強的專業敏感意識,最早判斷並堅持上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第一個為疫情防控工作拉響警報,是醫院救治一線的“帶頭人”,始終不渝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根據官方消息,張繼先是在20__年12月27日把相關情況向醫院領導彙報,醫院迅速上報江漢區疾控中心。

“非典時期鍛煉出來的思維”

張繼先是如何發現的?

20__年12月26日上午,張繼先在專家門診時,接診了家住醫院附近小區的老兩口。兩位老人因發燒、咳嗽就醫,拍出來的胸部CT片,卻與其他病毒性肺炎完全不同。

張繼先讓老兩口叫來其兒子做檢查,兒子沒有任何症狀,但CT顯示肺上也有特殊表現。

同日,還有一位華南海鮮市場商户,存在同樣的發燒、咳嗽和肺部表現。張繼先憑着對傳染病疫情的高度敏感,給這些病人做了多項流感相關檢查,結果全部呈陰性,從而排除了流感。

27日,她及時把四人的情況向醫院領導彙報,醫院迅速上報江漢區疾控中心。

據《中國婦女報》報道,在20__年“非典”疫情防治中,作為江漢區專家組成員,每天下到各個醫院排查疑似者的張繼先,憑着一個醫生的責任和對傳染病疫情的高度敏感,她感到“這裏有問題”。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她説,“我從那個時候(20__年)就有感覺了,什麼叫公共事件,什麼叫羣體事件。”

她提到,“這就是非典時期鍛煉出來的思維。”

去年12月28日、29日,門診又陸續收治3位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病人。前後7個病人症狀和肺部表現一致。

張繼先立即又向醫院報告。

醫院召開多部門會診,對7個病例逐一討論,追問到還有兩例類似患者,到同濟醫院、協和醫院治療,也來自華南海鮮市場。醫院高度重視,立即上報。

據《長江日報》報道,各方信源均證實是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最早上報疫情,給政府及早監測疫情爭取了時間。

在1月29日接受採訪時,張繼先還曾在病房大哭。她説:“病人太多了,我們的醫護人員太苦了!”

20__年1月1日市場被查封

2月4日下午5時,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門診部,張繼先接受了中央電視台“面對面”欄目主持人董倩採訪。

你是怎麼敏感地發現疫情的?你現在幾點上班幾點下班,有沒有休息……一個一個問題問下來,張繼先一一作答。

自疫情發生以來,張繼先沒有休息,也沒有了上下班的概念,開始還能住在家裏,後來就住到了醫院旁邊的賓館,一來方便與家人隔離,二來科室有事可以及時趕到醫院。

“你為什麼要在網上買工作服,不讓醫院配發?”最後董倩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張繼先回答,如果醫院配發的話需要訂做,而網上買能夠很快到貨。

今天下午,張繼先又接受了“戰疫情”特別報道主持人董倩的專訪。

張繼先説,在她來之前,她所在的醫院有18位患者出院,這18位患者全部是在20__年12月11日左右開始入院治療的,入院時的病情都是中度到重度。

在被問及是如何發現華南海鮮市場是疫情的源頭時,張繼先説,醫生在填寫病例時發現,共同點都是去過華南海鮮市場。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26

毛相林,男,漢族,中共黨員,1959年1月出生,重慶巫山人,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村主任。他是帶領村民不等不靠、艱苦奮鬥、拔除窮根的優秀基層黨員幹部代表。原下莊村四周高山絕壁合圍,外出只有一條盤旋在絕壁上的羊腸小道,世世代代幾乎與世隔絕。1997年,毛相林帶領村民,以最原始的方式,在空中蕩,壁上爬,用鋼釺撬,用雷管炸,用兩腳蹬,歷時7年,用血肉之軀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長8公里的“天路”。出山公路修通後,他又帶領村民披荊斬棘、攻堅克難,通過多年努力,讓貧窮落後的面貌大大改觀,20__年,下莊村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脱貧。榮獲“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重慶市扶貧開發工作20__年度先進個人”等稱號。

重慶市巫山縣的下莊村,曾經極度偏僻、交通不便,被“鎖”在“天坑”之中。從“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外出只有一條在絕壁上的羊腸小道,到縣城要走3天。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下莊的閉塞和貧困成了壓在他心中的一塊大石頭。在全村黨員幹部會上,毛相林對大家説:“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就算我們這代人窮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讓下一輩人過上好日子!”1997年冬,毛相林帶領村民在“魚兒溪”畔正式動工修路。村民們個個腰繫長繩,趴在籮筐裏,吊在幾百米的懸崖上打炮眼,在懸崖峭壁上放炮,炸開一處處缺口,炸出“立足之地”,穩步向前推進。到20__年,整整用了7年時間,毛相林帶領村民克服了一個個困難,終於在懸崖絕壁上摳出了一條8公里長的“天路”。通路以後,全村有36人外出上國小、132人外出上中學,29人考上了大學。毛相林希望這些有知識、有見地、有文化的年輕人能回到下莊,用自己學到的知識改變下莊的面貌。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27

5月5日,拜城縣工商局駐村工作隊組織村“兩委”班子學習了《各地積極開展反邪教宣傳教育厚積反邪教土壤》通稿及屈申同志先進事蹟。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吳多平強調,各幹部要積極學習《各地積極開展反邪教宣傳教育厚積反邪教土壤》通稿及屈申同志先進事蹟。確保學好學懂,只有自身在學好的基礎上,才能向基層羣眾宣傳好遠離邪教組織和邪教思想,讓各族羣眾擦亮眼睛,明辨是非。村黨支部書記塔伊爾·努爾要求,村幹部要抓緊學習,提升自己的素養,在自己深刻認識邪教組織本質的情況下,引導好全村村民反對邪教組織和邪教思想。

學習結束後,村團支部書記阿不力孜·託乎提説道:“身為一名少數民族幹部,我要認真學習,讓自己明辨是非,積極與邪教組織和邪教思想作鬥爭,更要向全村村民宣傳好,積極倡導大家團結起來反對邪教。”

工作隊隊員蔣海峯説道“學習完《各地積極開展反邪教宣傳教育厚積反邪教土壤》通稿及屈申同志先進事蹟,使我清楚的認識到邪教組織的本質,我們要積極發動和宣傳好基層羣眾,一起反對邪教組織和邪教思想。”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28

“縱身一躍、奮力一抱,短短5秒,剎那間的本能之舉,映射出最耀眼的光芒。生命從來不是等價交換,沒有‘值不值’的追問,只有‘該不該’的回答——義薄雲天!”這是“感動重慶”組委會授予徐前凱的頒獎詞。

據悉,20__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頒獎典禮由重慶市委宣傳部、市網信辦、市文明辦、市委外宣辦指導,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枱)、重慶日報報業集團承辦。“感動重慶年度十大人物”評選活動自20__年舉辦以來,今年已是第12個年頭。隨着越來越多“感動人物”的湧現,這項活動已成為重慶市“禮讚平民英雄、弘揚凡人善舉”的重要平台,評選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今年的年度人物評選候選人由90名“感動重慶月度人物”和71名各部門和區縣增補推薦的候選人共計161人組成,經過市民投票、評委會投票評選出“感動重慶十大人物”。

20__年7月6日下午,正在進行調車作業的徐前凱發現前方突然有一位老婆婆橫穿鐵道。眼看列車就要撞上老婆婆,他立即發出停車指令,隨後不顧自身安危從運行中的火車上跳下,奮力將老婆婆向外拉出道心。老婆婆得救了,徐前凱的右腿卻不幸被火車碾壓,造成高位截肢。

徐前凱的英雄事蹟被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及重慶市各大媒體報道後,瞬間刷爆網絡,無數網友為之動容。據統計,僅新浪微博有關話題閲讀量就突破2.4億次,討論近3萬次。中國鐵路總公司、重慶市、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授予徐前凱“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範”等榮譽。

學習王德順事蹟的心得體會 篇29

温州市教育局召開陳瑩麗老師先進事蹟報告視頻會議,追憶最美女教師。先後聽取了報告團5位同志的報告,被陳瑩麗老師那心掛家人、情繫學生、留戀講台,為夢想打拼、為事業獻身,以實際行動踐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古訓的“紅蠟燭”精神深深感動着。下面,我來談談學習的深切體會。

一、不忘初心,愛崗敬業

陳瑩麗老師今年26歲,花季般的年齡,對未來的理想和希望在她那年輕的心中湧動着,她用青春的琴絃彈奏着動人的音符。據她的爸爸陳玉臣介紹,“當老師是她從小的願望,高中畢業以後,獨自填報師範院校。雖然大學畢業後當年沒有考上教師崗位,但她毅然決定到樂清公立寄宿學校代課,一邊工作,一邊複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後通過公開招聘考試,當上了正式教師,被分配到大荊鎮鎮安學校工作。家裏人擔心她在山區學校吃不了苦,可她開心得像一個得了糖的孩子。她還説,當老師是她的追求。”謝曉曉老師深情地回憶了自己眼中的同事陳瑩麗老師,生活中她是熱情的90後,工作中她是不放棄每一位學生的好教師。“我為我的同事陳瑩麗而感到驕傲,她是90後的榜樣,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榜樣。我願意向她學習,耕耘於平凡而又偉大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謝曉曉還回憶説,“我們國中只有三個班,陳瑩麗老師去年一入校便擔任七年級的班主任和七、九年級兩個班的任課老師。她負責的是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兩門功課。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瑩麗每週二要去一次大荊鎮一中請教她的指導老師,鎮一中11點半下課,她要趕回來參加12點20的午自修,這50分鐘去掉坐車、轉車的時間,她根本就沒有時間吃上中飯,她的心裏只惦記着班裏的孩子。她班上有一個留守兒童,常年由老邁的爺爺和親戚幫助照顧,平時對學習不上心,常常還有煩躁不安、愛發脾氣的表現。瑩麗和他家人聯繫的次數多到不可計算,辦公室三天兩頭都能看到家長的身影,孩子的爺爺姑姑輪流來,電話那頭瑩麗還和孩子遠在外地的媽媽聯繫。後來,瑩麗還在耐心地做着工作,學生家長先受不了了,一氣之下説,這孩子我們管不了,不管了。但瑩麗卻擔憂而生氣地説:“我是他的老師都沒有放棄,你們怎麼能放棄?”。聽了陳瑩麗老師的事蹟報告後,深受感動和鼓舞,我要學習她不忘初心、獻身理想的堅定信念和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的拼搏精神,並號召我縣教師以陳瑩麗老師為榜樣努力做好“立德樹人,教書育人”工作。

二、大愛無痕,樂觀堅強

大荊鎮鎮安學校校長金峯迴憶,“四月底,我試探性地問她:身體調養得如何,什麼時候可以回來上課?‘我在喝中藥,感覺好多了,可以上課了。’電話裏的她,説話還是那樣輕快。五月初,陳瑩麗老師又回到了她念念不忘的講台。還是一樣的笑臉,還是一樣的陽光,只是原本消瘦的身體看起來似乎更瘦了。”金校長的講述,將陳瑩麗堅強樂觀、認真負責的90後女教師形象,又展現在人們面前。“那個時候的她,癌細胞早已經擴散,但她卻對我説‘感覺好多了’可以上課了。”金峯校長講到這,哽咽地説不出話,台下不停地有人埋頭抹淚。這時金校長一直為自己當時沒有深入瞭解和關心陳老師的病情而感到自責。他雖為鎮安學校失去這樣一位優秀教師而感到痛苦和內疚,但也為鎮安學校擁有這樣一位優秀教師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學生盧曉琪介紹,陳瑩麗老師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位擁有沉穩的藍、温暖的紅和雋永的綠的“三色”好老師。她雖然表情嚴肅,但課堂充滿熱情和風趣,教學方法靈活有效,如她問“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哪6個?”,同學們總是記不住,可她那“韓(韓國)日(日本)飛(菲律賓)來(文萊)一隻印尼(印度尼西亞)馬(馬來西亞)”的詼諧語言,讓大家至今還記憶猶新;她那温暖的微笑和親切的關懷,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平時經常自費給同學們買獎品,總把貼心給予所有的人;一句“同學們,有不懂的問題要抓緊問,再不問就沒有時間了”的貼心話,我們年幼的同學當時沒能領會其中的一語雙關,真是後悔莫及呀!盧曉琪還回憶説,那段時間,陳瑩麗老師一直用手捂着肚子,腳步非常緩慢,連説話都是有氣無力。最後一堂課上,她難受地靠着講台,堅持用最大的聲音為學生講完最後一張試卷……“我一直希望能成為一位教師,我多麼想對陳老師説:我還想再聽您上一堂課!”台上,盧曉琪邊講述邊落淚。同事謝曉曉回憶,陳瑩麗老師是我心中最美的“紅蠟燭”。為了解決小鎮信息不暢的侷限,瑩麗特意下班後跑到樂清城關的中學,她打聽到城裏的老師訂什麼複習資料,她就也給她的學生訂什麼資料。為了讓孩子們形成把學習融入生活的習慣,她抓住每次偶遇學生的機會抽查背誦。孩子們就在一次次偶遇中以這種遊戲的方式鞏固了知識。為了幫助孩子們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她制定了詳細明確的獎罰制度,學生們下課後都忙着去她的辦公室查看自己的積分,兑換獎品不亦樂乎。謝曉曉還回憶説,瑩麗是一位熱愛大自然更愛學生的姑娘,記得有一次到山上摘桔子,其他同事都喜歡摘外表好看的,可她卻摘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橘子,她説摘桔子不能只看顏值,好看的橘子不見得甜。其實,這就是她對待各種個性差異學生的態度呀!聽了陳瑩麗老師先進事蹟報告後,我的深切體會是:有一種精神感人至深,有一種大愛凝心聚力,有一種態度樂觀堅強,這就是對陳瑩麗老師的真實寫照。陳瑩麗雖然走了,但她的事蹟永遠印刻在三尺講台,她的師德精神永遠播種在人們心間。我將以實際行動弘揚陳瑩麗老師胸懷學生、大愛無痕的師德師風和敢於擔當、樂觀堅強的堅毅勇氣,並向全縣中國小幼兒園教師傳遞師德師風正能量。

三、匯聚能量,再立新功

陳瑩麗老師的感人事蹟,催人淚下。從教的歲月雖然短暫,可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古訓和“愛崗敬業,捨己為人,甘於奉獻”的精神內涵,同時展現了人民教師崇高的思想境界,不愧是我市乃至我省普通教師的優秀代表,是全市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學習的楷模。浙報集團樂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蔡甜甜説,陳瑩麗來到偏遠的鎮安學校後,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她沒有因為環境艱苦而退縮,而輕言放棄。反而在記事本里説“這裏四月吃枇杷,五月吃楊梅,六月吃桃子,七月吃西瓜,十月吃桔子,簡直太棒了”……一個信念堅定、執着理想、樂觀豁達的女孩彷彿就在眼前。陳老師與時間賽跑的執着與堅韌,用青春踐行當人民教師的唯一心願,是她言傳身教和熱愛教師職業的最好詮釋。陳瑩麗老師雖然走了,但她愛崗敬業、捨己為人、甘於奉獻的精神深深烙在我們心中。正如有句話説的好:“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時代呼喚“最美女教師”,陳瑩麗的精神讓她永存。樂清日報全媒體獨家原創、浙江日報重磅連續報道,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央媒有序跟進,樂清90後最美女教師感動億萬國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是我對這次學習教育活動的真切體會,也是我的莊嚴承諾。在教育不斷改革創新的今天,只有加強學習,才能適應新世紀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在工作上遇到難題,我一定要虛心地向同行和領導請教,汲取知識的營養和寶貴的教學經驗。在工作之餘擠出時間學習,讓閲讀、思考和研究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如今,陳瑩麗老師雖然離我們遠去,可她那種“不忘初心、獻身理想,愛崗敬業、恪盡職守,胸懷學生、大愛無痕,敢於擔當、樂觀堅強”的精神品質和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蹟將永遠駐留在我們心中,激勵着我們前進,讓我們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提振精神,匯聚能量,克難攻堅,再立新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kzy7m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