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王華事蹟心得體會

王華事蹟心得體會

學習王華個人先進事蹟,發揚王華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下面是整理的關於王華事蹟心得體會2019範文,歡迎借鑑!

王華事蹟心得體會
王華走了,但精神留下了

2019年8月18日,王華同志在赴奎屯參加會議的途中,不幸發生交通事故,經搶救無效離世,將年僅41歲的年輕生命永遠地獻給了援疆事業。

在援疆工作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始終有一種力量在驅使着他,那就是強烈的榮譽感和責任感:為鎮江爭光,為四師添彩。

剛到四師不久,王華同志就提出了“一個目標(援疆工作在兵團、全省走在前列),兩個重點(民生援建、產業助推),三個作用(理念的主導作用、項目的示範作用、人才的輻射作用)”的總體工作思路。大部分資金和精力以項目的形式,向基層傾斜、向民生傾斜。相繼投入3.93億元用於團場保障性住房和城鎮配套等民生設施建設,佔全部援疆資金的80%,惠及全師18個團場13000多名職工;先後安排1.8億元和1.5億元用於可克達拉高級中學一期工程、四師醫院綜合大樓建設,極大改善了四師的教育醫療條件。在全省十四個工作組中,王華同志帶領的鎮江組佔據了多項之“最”:資金盤子最大、建設項目最多、單體項目最大、援疆人數最多、工作戰線最長、招商任務最重等等。三年來,我們共實施援疆項目55個,幾乎覆蓋了所有團場和民生領域。

“援疆要做主人,不做客人,更不做看客”,是王華同志的肺腑之言。

抓項目“實”。2019年12月初,剛到四師,王華同志就買了一張伊犁地圖,赴團場、到連隊、下基層,帶領大家開展一系列調研。由於調研充分,項目安排得也非常實在有序,三年50多個項目已經全部完成。

解難題“實”。2019年春節,王華同志去醫院調研察看,發現病房極為緊張,但新的醫院已經規劃在可克達拉市的建設中,醫院改造並未立項。他4次撰寫申請和報告,無數次跑省前指和相關部門,最終得到上級的認可並落實了2500萬元的啟動資金。如今,17層的四師醫院綜合大樓已經投入使用,成為民生援建的標誌。

搞服務“實”。“新疆招商引資不容易,我們都要出點力,辦實事。”王華同志經常這樣唸叨。他利用回鎮的機會向企業家們宣傳四師、宣傳開發區。丹陽電纜廠就是由於王華的牽線而落地的。在他的帶動下兵團分區的發展蒸蒸日上,目前已經落地36個產業項目,總投資達165億元,劉延東副總理在視察園區時也給予充分肯定。

他善於讀書。來疆伊始,就制定了100本書的讀書計劃,到他離世前,已經讀了90多本,記有12本讀書和工作筆記。

他真誠待人。他常對我們説:“我把你們領到新疆來,一定要一個不少地完完整整地帶回去”。得知昭蘇老百姓的關節炎發病率高,他組織啟動“陽光行動”,募集資金,為困難者免費治療。

他嚴格自律。每年安排2億多元的項目資金,王華同志從不接受受援單位的吃請和禮品。每次開會,他都説“廉政要求,大家一定要時刻記在心上,同時也請大家監督我”。

王華走了,但精神留下了,我們會一直想念他、紀念他、學習他!

鎮江日報司馬珂

因為細節,王華感動了我

做記者近二十年,看過也參與過一些先進人物的宣傳報道。看到此類報道,有時也會心存疑惑。報道內容是不是有所拔高?國慶過後,報社給我下了去新疆採訪王華先進事蹟的任務,應該説,我是帶着問號,踏上了新疆採訪之行的。

第一天,我們去了王華的辦公室。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王華留下的日記本。7本,堆起來有30多公分厚,一年365天,天天都有記錄。

從一個側面來看,他是一個做事認真嚴謹的人。比如,會議記錄中,有費解的,他會在旁邊註明“一頭霧水”,説明他在琢磨問題,在理解會議精神;比如,日記中他每天的行程安排地很滿,可以看出他工作節奏緊張有序,忙而不亂;比如,雙休日要給兩個母親打電話……

在日記中,我們也能感受到他的精神世界。比如,入疆第二天,他除了定下了“夜間不隨便外出,不去南疆、不自己開車出遠門”的紀律,還用紅筆給自己定了一條“多看多聽,少談少議論是非”的要求。能看得出他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後,有一種尋求突破、信心滿懷的感覺。

採訪過程中,我們知道和了解了許多援疆幹部們的艱辛:孤寂、奔波、工作壓力、對家人的虧欠……這其中就有許多關於王華的故事。

在定援疆思路時,他提出既要撒胡椒麪,也要重點突出,這一思路,與一般援疆思路有點不同。援疆資金是有限的,但王華認為,花大把的錢,在離城市近一點的地方建幾個大項目,政績是很好看,但一個師有那麼多團,絕大部分的團場離城市很遠,甚至在邊境上,對大多數兵團職工來説,這樣的援疆並不能讓他們感到多少温暖。所以,他提出援疆工作一定要普惠百姓。

因為是“撒胡椒麪”,這三年,他跑遍了四師18個團場,到最遠的團場單程距離有300多公里,他跑遍了超過半數以上的連隊,最多的一天,行程800多公里。一週基本上有4天都要下團場。

他與四師的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程相申個人私交很好,兩個人都愛看書,都愛寫詩,經常在一起聊天。曾經有人找程相申牽線認識王華,程相申直接就回絕了,理由就是王華這個人從來不沾這些。而王華也在私人場合與程相申講過,“自己家裏條件雖然不好,但我愛人經濟收入還不錯,我不缺衣,也不缺吃,我就把自己的官做乾淨了就好。”

周邊同事反映,王華生活上很節儉。衣着樸素,經常是一身休閒裝,沒有超過200元的衣服。一雙入疆穿的黃皮鞋,穿了三年,起了毛還在穿;在單位,幾個工作人員一起吃食堂,吃剩的半邊魚,不倒,晚上熱熱繼續吃;他下基層工作,經常和工作人員一人一碗拌麪,邊吃邊討論工作……

鄰居反映,他是一個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人。王華每天會鍛鍊身體,原來,他是在家裏練器械,器械有時會有聲音,樓下的鄰居看到他帶説帶笑地説“王市長,你昨晚在家做什麼的?動靜很大!”從此,他就把鍛鍊改成了每天晚上在小區散步。

我們常説新聞報道需要細節,因為細節更真實,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細節,王華的事蹟深深感動了我。

丹陽市商務局王志中

樸實無華,做事認真,

這就是王華

我有幸兩度與王華同志共事。2019年至2019年,在丹陽市埤城鎮,王華是鎮長,我是黨委副書記;2019年至2019年,在丹陽市珥陵鎮,王華是黨委書記,我是黨委副書記。與王華同志共事,我深感王華同志有以下三方面,值得我們學習:

注重學習,自我要求高。除了在書本中汲取知識,王華更注重向基層學習。平時上班,除了會議,他很少坐辦公室,一有空就下基層。他時常講,我們是基層幹部,要根植於基層,要熟悉鄉情,要接地氣,要在實踐中提升自己。

平易近人,羣眾基礎好。隨着職務的升遷,他平易近人的作風一直沒有改變。平時在機關裏遇到工作人員總是主動打招呼,笑臉相迎。機關幹部有什麼生活上的困難,只要找到他,他都熱情幫助解決。老百姓到鎮政府反映情況,只要找到王華同志,他從不推諉,總是熱情對待、和顏悦色。

善於做事,工作作風實。王華同志在埤城與珥陵工作期間,做了很多惠及民生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大事。目前丹陽市民週末休閒鍛鍊的水晶山體育公園(原埤城境內)就是王華同志在埤城任鎮長期間,由他提出設想並親自主持的,從工程圖紙設計把關到建設,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這一工程目前惠及了我們丹陽廣大市民。王華同志2019年到珥陵鎮工作後,當時珥陵工業園區一片空白,王華同志通過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兩年不到的時間,引進了十幾個項目,使工業園區紅紅火火,一片繁榮景象。鎮江市重點開工項目2個,我記得這在珥陵歷史上是從沒有過的事。

句容市政府辦丁衞民

面對着繁重的工作,

他卻異常淡定

2019年2月14日,王華擔任句容市副市長。市政府辦考慮到工作的連續性,便將我安排到了王華同志身邊工作,協助他處理分管條線日常事務。也就是從“情人節”這一天開始,我與王華同志結下了今生的緣分。

到句容那年,王華同志年僅36歲,與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相比,他的年齡大不了幾歲。年輕、高大、帥氣,應該是認識他、與他有過接觸所有人的“第一印象”。與他接觸時間長了,你就會發現,內在的修養、務實的作風、敬業的品質,才是他的“強大之處”。

在句容工作期間,他分管、聯繫的部門有18個,在所有副市長中數量最多。考慮到他有公安經歷,市政府常務會討論分工時,除了安排他分管文教衞生等社會事業外,又將公安、司法、信訪等工作一併分給了王華同志。面對着繁重的工作,尤其是信訪這一塊壓力,他卻表現得異常淡定,回答的也十分乾脆:“堅決服從,欣然接受。”

王華同志分管期間,正是句容教育、衞生、文化、體育工作任務最繁重的時期。正是在王華同志的牽頭協調下,句容在鎮江轄市區率先啟動了蘇南教育現代化示範區建設,構建了“以新建代替加固為主”的校安工程建設模式,實施了新一輪城鄉教育規劃佈局;正是在王華同志的全力推進下,句容在公立醫院改革探索方面先行先試,為鎮江醫改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全市114個村級衞生室全部完成升級改造,村民就醫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也正是在王華同志的親力親為下,句容市文化藝術中心這個重大民生工程得以快速推進、按期建成並向公眾開放。如今的文化藝術中心已成為句容市民休閒娛樂、學習鍛鍊的集聚地,作為項目的主要推動者,他臨走也沒有在大劇院看過一場演出,在體育館打過一場球,在圖書館看過一本書。

後白鎮李家橋村、白兔鎮太平村是王華同志在句容期間的兩個聯繫點。這位為人隨和、絲毫沒有“官架子”的幹部形象,至今讓兩個村的幹部羣眾印象深刻、難以忘懷。在他的關心幫助下,李家橋村的衞生室實施了提檔升級,併成為後白鎮南部中心衞生室,覆蓋了周邊7000多名羣眾就醫。白兔鎮太平村陳巷和趙甲兩個自然村的進村道路,往日的“泥濘不堪、塵土飛揚”的舊況已不復存在,代替它的是“整潔平坦、鬱鬱葱葱”的新氣象。王華同志在聯繫點做過的事很多,比如幫助太平村改善辦公環境、自掏腰包資助困難小學生、幫扶困難羣眾等等不管他遇到什麼問題、發現什麼問題,他都牢記心中,盡其所能,想方設法幫助解決。

“還有100天,王市長就要回來了。”就在大家滿懷期待的時候,8月18日噩耗傳來。王華同志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他在句容做出的業績,句容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市金融辦白金鑫

努力把“先進事蹟”變為

“先進實績”

我想,大家都和我一樣,是飽含着深情、凝掛着眼淚看完《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報道的,思想得到洗禮、靈魂受到衝擊、境界得到提升。

同為機關幹部,王華同志的先進事蹟不僅可信、可親、可敬,更是可觀、可感、可學。王華同志的先進事蹟,表現於共產黨員的經緯,彰顯於優秀黨員的言行,滲透於優秀黨員領導幹部的德行操守。要切實把王華同志精神之真諦、思想之真髓、堅守之真愛,內化於心、外用於形,融進血液和言行中去,努力把“先進事蹟”變為“先進實績”。

把“先進事蹟”變為“先進實績”,要深入地反思三個問題。一是思想境界、工作境界與王華同志的差距到底有多大?現在不妨都來用王華同志這面鏡子仔細地照一照,往“實”處照、往“深”處照、往“小”處照,自己過去的983個日日夜夜,有沒有不忘初心、堅定不移地追求理想,有沒有恪盡職守、積極推進各項工作,有沒有主動擔當、鋭意進取破解發展難題?二是創新創業的工作實績與王華同志的差距到底有多大?王華同志在邊疆地區工作,那裏條件相對艱苦、資源更加匱乏,卻在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創出了黨委和師部認可、幹部羣眾滿意的工作實績。我們身處長三角發達地區,身處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又打破了多少瓶頸?突破了多少侷限?創新了多少辦法?三是奉獻進取的精神狀態與王華同志的差距到底有多大?王華同志把優秀和奉獻當成了習慣。而我們捫心自問,有時候會遇事就嫌煩、接受任務就喊難、遇到加班就抱怨,學習起來蜻蜓點水,對領導的佈置任務要麼當“收發室”,要麼沒了下文,要麼拖了又拖,明日復明日;領導問情況了卻搞不明白或者搪塞各種理由。面對這些現象,是無愧,還是汗顏?

把“先進事蹟”變為“先進實績”,就要力戒浮躁、實幹擔當。一是處事要規範嚴謹;二是心態要陽光向上;三是工作要緊張快乾。

把“先進事蹟”變為“先進實績”,就要拒絕平庸、創新爭先。一是要有一流的意識和標杆。我們必須憂患與敬畏;二是要有過人的勤奮和努力;三是要有創新的思維和舉措。

王華同志是一面明鏡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更好地把學習王華同志先進事蹟與本地區、本部門工作結合起來,與貫徹落實市第七次黨代會精神結合起來,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z9y06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