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通用24篇)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通用24篇)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1

看這本書之前我特別好奇:在將近一個世紀之前,一位關心後生的前輩會對青年朋友們説一些什麼呢?看過後,如果把十二封信的忠告總結一下,那就是:青年人要能沉下心,做學問做事業都要從根本上下功夫,要從自己本心出發,戒驕戒躁、不貪容易,不隨波逐流亦不急功近利。這樣的人生態度何止當時的青年人要具備呢?不論是當時,還是現在,也不論是否是青年,凡是認真對待生活的人,都理應如此。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通用24篇)

《作者自傳》中曾言:“這本書反映當時一般青年知識分子的心理現狀,所以我和廣大的青年建立了友好的關係。”我在讀書後最有感觸的莫過於朱光潛先生所言的談動、談靜、談擺脱、談人生與我......恰好反映了我們在成長曆程中所面對的讀書學習、道德、個性、人生等多方面的問題。雖然不盡相同,卻大致如此。先生娓娓道來,讀來讓人如沐春風。彷彿遙遠的一位長者在用謙遜又誠懇的語言關切着,既想指出一條明路,又不忍重言,只將自己的肺腑之言盡數道盡,期望小輩們能有所收穫。

十二封信中,我最喜歡的是談動和談靜。古詩中曾寫到:“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閒愁閒愁,多半是因為太閒了!當代青年人若談起閒愁,必定會被説過於矯情,當你讀了孟石先生的這篇談動,便會釋然。他承認了“朋友,閒愁最苦!”並提出瞭解決方法:“愁生於鬱,解愁的方法在於泄;鬱由於靜止,求泄的方法在於動”。無論你是怎樣的`心情,世界還是按照既定的軌跡在運轉。若想排解心中的閒愁,就要以動制靜,享受生活中質樸的樂趣,去跑跑跳跳、談談笑笑一番,煩惱自然就煙消雲散了!

如果説談“動”是跑跑跳跳,那麼談“靜”則是感受、是領略趣味。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我們生活節奏隨之加快,心性難免浮躁起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信中的一首詩“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讀到這裏才體會到詩中藴含的悠然無慮的靜趣。小時候還覺得詩人是在湊字數,現在僅僅是讀一讀都覺得心靜下來了。在浮世中保持一顆鎮靜的心是難能可貴的,願我們即便溺於周而復始的生活中,也不要忘記巍峨江山的壯觀和尋常巷陌的温暖。

每當在一封信的最後看到署名“你的朋友孟石”時,內心便充盈着感動。看完書後甚至心中一絲惋惜,為什麼只有十二封信呢,我想,哪怕是二十封三十封我也一定會一封一封的細細讀完,或許是為了在這喧囂的世界裏,做一個精神明亮的人吧。

孟石先生的十二封信,穿越時空而來,猶如摯友,言真詞切,能感到先生真誠地期盼年輕的朋友們能有美好的生活。大道至簡,這些樸素的道理在如今時代依然適用,任時光流轉,難的始終是踐行。生活忙碌,偶爾忘記,好在有這樣的好書幫助我們回憶。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2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潛先生在20世紀20年代留學英國期間,專門寫給中學生的、以書信的形式,每次探討一一個話題,探討讀書、習俗、革新、道德、升學與專業、參與社會運動以及人生煩惱與樂趣等。作者娓娓地談論了自己的觀點,給青少年以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的指引。

作者在《談在露浮爾宮所得的一個感想》中所談論的一個深刻的道理,我認為在當今是非常適合的。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過分推崇效率,做事難免輕浮粗率,所以難以做出艱苦卓絕的成就。這是一種十分可怕的現象,希望我們青少年能夠正確看待效率,做一個沉穩而不浮躁的人。

其中最令我受益的是《談動》《談靜》這兩篇文章。這兩篇文章中,作者道出了動與靜的好處。他説,動是人的一種天性,人需要順從這種天性,心中的煩惱才得與宣泄,人才會感到快樂;靜即靜下心來感受,沉下浮躁的心,它能沉澱人的各種繁雜的思緒,過濾人的心情,讓人感受到靜中趣味。以前,我們總是被要求運動,理由是運動可以強身健體;總是被批評不能安靜下來,理由是臨近才能修身致遠。於是我們開始討厭課間十分鐘的體操,又不能忍耐課上四十五分鐘專心聽課。我們開始逃避,當我們需要安靜下來學習時,我們心裏經常充斥着各種想法,變得煩惱重重,絲毫不得安寧。我認為,當我們明白動與靜的深刻含義,我們應弄清楚什麼時候該動,什麼時候該靜。相反,我們既沒辦法把自己的身體鍛鍊好,又沒辦法讓自己的成績和學習搞好,反而還會變得消極低落、暮氣沉沉,在我們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里失去本該有的熱情與活力。

在當今社會,我們面對人生歧路時,我們不要一味地徘徊、顧慮,我們要學會擺脱得開,認定一個目標後,專心致志地向那裏走,將其餘一切置之度外。

十二封信如碗聖水般洗滌我們浮躁的心,無論是讀書、靜動、選擇,亦或是親情、友情、愛情,給我們的不是直接告訴我們應該如何處理,而是用淵博的知識,一位長者的口吻,引發着我們的思考。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位作家劉同,用他親生的經歷,引發着每個共鳴器發出自己聲波;用他奮鬥的經歷述説着,只要努力就有希望。他曾經説道:現在的學生,特別希望有人能告訴自己一個如何能夠快速成功的方法,越來越焦急,可大多數只停留説,遠離了做。

世界完美之處,便在於它的不完美,有缺陷方才有可能。成長的路上,不完美的我們總會被弄得遍體鱗傷,缺陷滿滿。直到後來,你才會發現,那些受傷的地方早已長成我們身上最“硬”的鎧甲,為我們披荊斬棘,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3

十二封信,一封封,一沓沓,一筆一劃匯成潺潺教誨,在書中聚集成了一本頗有分量的書——朱光潛先生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潛先生於20世紀20年代留學期間,用自己的方式,專門寫給青年人的,表達了他對青年人的赤誠關懷和殷切希望。讀罷此書,如同和長者交心,懇切的言辭,語重心長的教誨,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感悟與思考,更是温暖和感動。

—封封書信,流露出的是朱光潛先生的情懇意切。

信中首稱“朋友”末署“你的朋友”,通篇下來,好像一位熟悉你的老朋友與你交心,而不是一位刻板嚴肅的學者再長篇大論。

十二封書信,十二個不同的話題。他會在每封信結束説“再會!”會給與青少年最真誠的祝福:“就在此祝你,談談笑笑,跑跑跳跳!”會為你加油打氣:“朋友,讓我們一起努力罷!”合上書,腦海中朱光潛的形象仍揮之不去:目光温和,縱然滿頭銀髮,身形消瘦,卻飽含了篤熱的情感,温文的態度。

一封封書信,引着我們去思考生活學習。

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談讀書。讀書在我們學習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是,該讀怎樣的書?“你多讀一本沒有價值的書,便喪失可讀一本有價值的書的時間和精力,所以你須慎加選擇。”朱光潛先生給了青年讀者一個滿意的答案:”第一,凡值得讀的書至少須讀兩遍。第一遍須快讀,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與特色。第二遍須慢讀,須以批評態度衡量書的內容。第二,讀過一本書,須筆記綱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見。記筆記不特可以幫助你記憶,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細、刺激你思考。”

讀完後細細深思,信裏所寫的,不正是“碎片化閲讀時代”下許多年輕人的真實寫照嗎?讀一本書,大多時候囫圇吞棗,只講求讀一遍的快樂與刺激,疏於思考,到頭來讀過的書不少,學到的東西委實不多。

除此之外,朱光潛先生還點出:“讀書是一種樂趣,就像是探險,從書海中選擇一本適合自己的書,必須經過萬千跋涉所得到的,其中滋味更與何人説。”談讀書,不僅僅是鼓勵我們讀書,我想更深層次的讓我們在書中提升自己的境界。

書信雖然已經歷大半個世紀,青年人的成長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過去的年輕人成長過程中面臨的煩惱同樣困擾着當代青年,朱先生的文字樸實無華,諄諄勸導,為迷茫的年輕人帶來了繼續前行的力量。感謝在迷茫的歲月,遇到了朱光潛先生的十二封信。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4

我們的生活過得太躁。看完朱光潛老先生送給我們的十二封信後,這是我最大的感受。十二封信,每一封有着一個主題,本説多不多,説少不少,但在我看來卻包含了所有。每一封信中都顯示着這位美學大師的學識淵博,相比之下,我們太過渺小。渺小的我們可能一生本就達不到那種高度,卻仍不肯踏實下我們那顆浮躁的心。

先生在開端便推薦的那些書目,坦白講,看過的聊聊無幾。每天,我們都忙忙碌碌,有時連午休的時間都被佔用。志願者活動、社團活動、各種各樣的大賽、學生會工作,每天忙到不可開交,沒時間上課、沒時間做作業、更沒時間看書。每天熄燈後,靜靜躺在牀上,好累,卻想不出來我們都做了些什麼,對被消費的時間又充滿愧疚,無能為力的進入夢鄉。一個月後,又發現我們想做的一件都沒有做成。我們真的很忙嗎?答案,不忙,浮躁且急於求成。

每天抽出點時間讀點書,在朱光潛先生看來這是最重要的吧,要不然也不會放在第一封信的位置。是啊,我們都在忙,不過應該每天留出固定的時間來看看書,並不一定要獲得黃金屋,至少可以修身養性,增加修養。俞敏洪大學四年讀了800本書,現在想想,平均一天半一本書,這還是要算上放假的時間。我們四年下來,能看上80本書的人,應該都算不少了吧。我們缺少的不是看書的時間,而是一顆願意靜下心來看書的心境罷了。

十二封信如碗聖水般洗滌我們浮躁的心,無論是讀書、靜動、選擇,亦或是親情、友情、愛情,給我們的不是直接告訴我們應該如何處理,而是用淵博的知識,一位長者的口吻,引發着我們的思考。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位作家劉同,用他親生的經歷,引發着每個共鳴器發出自己聲波;用他奮鬥的經歷述説着,只要努力就有希望。他曾經説道:現在的學生,特別希望有人能告訴自己一個如何能夠快速成功的方法,越來越焦急,可大多數只停留説,遠離了做。是啊,我們多麼渴望成功,能夠有一番作為,太着急了。一顆急躁的心,又怎能造就一個踏實前進的自己。劉同像哥哥一樣勸誡着眾多的弟弟妹妹“現在大學生很多説話會經常傷害到他人,用詞不準確,需要多讀書。”

誠然如此,每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麼的我們,是時候需要靜一靜了。“終南捷徑”隱居是入仕的捷徑,同樣靜心是我們成功最大的捷徑。我們一直在苦苦追尋,奔波於各個講座,希望能從中獲取如何成功的方法,可我們卻錯過了最簡便的一種。

十二碗聖水喝下,明一詞:靜心。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5

花開花落,雲捲雲舒,時間在四季的變換中悄然逝去。

無知無覺間,我也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青年。這個詞彙與我而言似乎陌生卻又熟稔,彷彿是本就紮根於內心,時機到了,他就自然而然的出來了。青年或是對無憂童年説的一聲再見,亦或是對成長與責任的呼喚。

對此,我有迷茫,有疑惑。我不知成為青年的我將如何自處,更不知道成為青年要面臨的是什麼。我也未曾細想,直到我看到了這一本令我心中一震的書——《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我喜歡他簡約的封面,給人幹練安心的感覺。

習慣於先看目錄,入眼第一章節就是讀書。沒錯,讀書確為重中之重。

翻開書就極為喜歡他的文風,親切可感,無説教與高高在上之意。

身為一箇中學生,我基本不花時間在課外閲讀之上,因為滿心覺得如此厚重的教科書與教輔已足以滿足我的內心世界。也常以中學課業繁重為理由逃避課外的閲讀,朱光潛先生一針見血的戳破了我這自欺欺人的想法。的確,時間是擠出來的,有心怎樣都能讀。各類教科書鞏固基礎知識,教給我們學識上的知識,而課外書則能教會我們做人。在校園的象牙塔內,我們無法感知社會,學會相處之道,談論之宜。在課外書的世界裏,或許是另一番世界,感受你所從未感受的,以他人之經歷充實個人之生活,豈不妙哉!

動與靜,情與理,講求的也不過是中庸之道罷了。

煩惱從何而來,無人能道清,只知靜時平添煩惱,許是庸人自擾罷了。閒愁,閒愁,閒而愁,動時愁或消。朱光潛先生的“盡興”二字也是刻進了心裏,生活目的,生活方式皆在此二字裏。靜,是一種修養,在浮世中略靜,在鬧中覓靜。不必大動,無需過靜,做一個有趣味的人,感知自然,感知身邊的人,做一個遭人喜愛的人。論靜,論動,不過都是一種生活方式罷了。

情與理之間總有一個平衡。身為青年的我也不能苛刻的要求自己過於理性,畢竟人是一種擁有情感喜怒的生物。過於理性未免太過於不近人情,理性的生活是片面的生活,以理智支配情感,無疑是一種最差的生活方式。理性的判斷,加之感性的調劑才是值得的生活。理勝於情,情過於理,倒是印證了孔夫子的過猶不及。中庸實為最佳!

很慶幸,在茫茫書海中我能選擇它,給我的將不只是迷途中有了方向,黑暗中有了閃光,更是一種心靈的震撼。

西天漫漫,人海茫茫,做最好的自己……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6

作為青年,我們總會關心一些事情,如:讀書、運動、社會、情理、藝術、人生等等。有一本書,就是作者把對這些事情的態度囊括到十二封信中,指引我們前進。這本書就是《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所寫的書信集。作者在信中的觀點全都用上一系列真實的例子佐證,令人信服。信中語言和藹可親,令讀者在閲讀時感受到一陣陣揮之不散的暖流。

朱光潛先生對於“孝”的看法令我非常贊同。在當今這個時代,孝敬父母早已被納入了法律,成了像他所説的那種“義務”。父母對我們的愛是深沉的,他們在每個人心目中的地位都是不可替代的。“孝”也是一種愛,一種源自於知恩圖報的理所當然的愛,而不是你給我多少,我還你多少的酬勞。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含辛茹苦地把我們養大,所以當我們有能力報答他們的時候,請把孝敬當做義務而非報酬,盡心盡力地感恩,就像小時候他們耐心地教我們走路的樣子。

這本書中令我最受益匪淺的是第十封信——“談擺脱”。朱光潛先生認為:如果你對一件事情不感興趣,那就擺脱它;如果“擺脱不開”,生命就成了一幕最大的悲劇。我仔細想了想,覺得的確如此。如果一個人循環往復地做一件不感興趣的事情,就應該立刻果斷放棄。因為做一件明知無聊的事情久了,心會累,熱情會喪失,又有何意義呢?在我看來,擺脱不是喜新厭舊,也不是終結,而是從毫無意義的生活中解脱出來,是美好生活的重新開始,何樂而不為呢?

第十二封信——“談人生與我”也讓我感觸頗深。朱光潛先生曾寫道:“我們所居的世界是完美的,正因為它是最不完美的。”這句話其實不是不通順,而是藴含深刻的道理:如果世界是完美的,那人們的審美、生活都將單調無比;正是因為現實世界有完美和不足,才會有成功和失敗;有富裕和貧窮,才會有不同的生活狀態;有生命的頑強和心靈的脆弱,才會有各種各樣的人們……正因為如此,這個世界才是有趣的,精彩的,有意義的。我從來不贊同種族歧視、戰爭等令人髮指的事情,誰都不想這些壞事發生。但在這樣一個不完美的世界裏,總避免不了有這樣那樣的事情發生。儘管如此,還是有這麼一羣人,不斷為消除世間不公而努力,那不就是生命的意義所在嗎?這個有喜有悲、充滿希望的世界,才是值得我們去奮鬥、拼搏的!所以,人生的得意和消沉都是正常的,它們給世界帶來了精彩,我們也應該用正確的態度去活出精彩的人生!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就像三伏天的涼風、三九天的陽光、新一年的春雨,撫平着、温暖着、滋潤着讀者的心。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重新認識了人生,讓我更加信心滿滿地走向光明的未來!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7

20__年1月3日,林春瀧全票當選為導彈院十一分廠團支部書記,其實,這並不是林春瀧第一次站在引領青年,攜手進步的舞台上了。從他加入導彈院這個大家庭開始,他便把分享自己的技術與加工經驗,傳遞正能量,督促其他青年技術人員共同前進,當作自己人生的目標。

參加團市委組織的各項交流座談會;

為兄弟單位分享團十八大參會體會;

積極到各職業院校及企業分享成長曆程,激勵青年成長成才;

組織開展數控學習小組……

林春瀧毫不吝嗇的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術分享給需要幫助的年輕人,積極組建分廠青年數控學習小組,在完成日常生產的同時,充分利用業餘時間,帶領大家集中學習理論知識、軟件應用以及開展實操練習。為進一步鞏固學習效果,使大家切實有所收穫,林春瀧從小組成員技術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出發有針對性地制定學習計劃。學習小組從最開始僅有的3、4個人漸漸輻射到分廠所有青年職工,並發展成為導彈院青年學習的樣本。

在林春瀧的引領下,分廠青年們積極參加各類比賽,並取得了較好成績。“全國技術能手”、“中央企業技術能手”、“青年崗位技術能手”、“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河南省技術能手”……廠裏的宣傳欄不斷豐富起來。

從比賽到工作,林春瀧始終如一,樹立出了青年技術工人獨有的質樸與正直。這種一往無前的衝勁,永不服輸的韌勁,精益求精的幹勁,正如一道停不下來的旋風,引領着致力於為航空事業奮鬥青年,全力向前衝去。

這是年輕的他用奮鬥書寫出的榮耀。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8

在學習了關於青年工作的思想之後,我對少年中國説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們當代大學生能做的,其實有很多。

要不忘初心、堅定信念。當今社會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同時面臨的各種誘惑也越來越多,沉迷享樂、沒有夢想、沒有追求,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標籤。做有為青年,就要堅定夢想信念,牢記青年人肩負的使命和職責,無論是家庭興旺、社會繁榮還是國家昌盛,都離不開我們青年一代的拼搏奮鬥。

要明確目標、腳踏實地。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沒有方向,何來作為作為青年人,有遠大的夢想抱負是值得肯定的事情,但更要明白“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合抱之木生於毫末”的道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青年人都要戒驕戒躁,立足實際、腳踏實地。要堅定紮根基層的信念,沉下心來工作,消除不切實際的雜念,在平凡的'崗位上沒有那麼多的活力,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砥礪自我,將小事做細、做紮實,把自我的本職工作當成一生的事業來幹。

要勤奮好學、勇於創新。“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隨着科技提高、時代發展,我們所處的社會時刻都有新的事物產生,以及舊事物的消亡,所以必須加強自身的素質建設。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堅定的信仰,做到在黨言黨,在黨愛黨,堅決同詆譭我黨的言論和行為作鬥爭。認真學習理論知識、基礎知識、業務知識、法律知識、經濟知識,豐富自我的頭腦;向上級領導、新老同志、基層羣眾學習,開拓自我的思維,經過溝通取得經驗,經過交往獲取知識。工作中不能拘泥於單一處事方法,施計用策要開拓思維、逆向思維,換位思考、深入思考,從中悟出解決問題的新辦法和途徑。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夢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期望。作為新時代青年,在今後更要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將十九大精神落實到自我的工作生活中,堅定信念,勤於學習,崇尚實幹,敢於擔當,這樣才能走在時代前列,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9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確實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説,我們要積極配合團幹部的工作,保持密切的聯繫,跟着真誠、實事求是的思想引導,理解黨的宗旨和使命,堅定不移跟黨走。黨的十九大報告曾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應該為自己確立好人生的目標、應該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導航。通過學習能更好、更合理地為自己的未來確立目標,更好地成長。列夫·托爾斯泰説:“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奮鬥目標”。因此,我應該建立崇高的理想,堅定的科學信念。但理想也不能脱離實際,基於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現實生活的瞭解。“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這是習近平同志對我們的期望,我們應當砥礪前行,發揮自己的價值。

作為一名預備黨員,首先我要感謝國家,感謝黨組織和社會對我們青年的關心、照顧和栽培。也很榮幸自己是中國的一員、是青年團體的一員。黨和國家對我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我們也一定不負眾望,時刻準備着為祖國、為社會的.繁榮昌盛獻身。作為青年,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謹記自己的使命,嚴格要求自己,實現自身價值。青年也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員,中國夢即是我們共同的夢,為了實現中國夢,為了回報國家和社會對我們的培養,我們青年人義不容辭。當然,現在我們是大學生,首要任務就是努力學習,嚴格要求自己。

青年大學習主旨在於教導青少年如何以正確的姿態來應對自己的學習與生活!

一、在學習上,要堅持永無止境的信念。立身以立學為先,無論何時何地,都應該堅持學習,學無止境,加強自身的短板,不斷在自己思想上補鈣、學習上加壓、能力上加油,牢記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用好實踐抓住實踐,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責任和擔當意識,將自己的軟實力轉化為工作中的硬功夫。

二、在生活中,要恪守己心。對待任何事情都需以嚴謹的態度,不能因事物的大小而區別對待。不要因生活中所取得成就而過分沾沾自喜。再短的路都需要用腳踏實的走,再小的事都需要認認真真的做!

本支部成員一定時刻牢記習近平同志提出的新青年“三有”品質,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以新青年的昂揚姿態闊步前行。我們都是懷揣夢想求學的學子,只有努力拼搏,積極進取,才能實現夢想。我支部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定會繼續貫徹黨的先進思想,號召同學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在紅色旗幟下成長,惟願青春,不負韶華!“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作為新時代青年,在今後更要以這種精神為指引,將這種精神落實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堅定信念,勤於學習,崇尚實幹,敢於擔當,這樣才能走在時代前列,成為時代的主流。

通過學習青年大學習團課,我意識到,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應該時刻跟緊黨的步伐,要有心中存黨,行動為黨,宣傳愛黨,永不叛黨的思想覺悟。我們應該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用青春擁抱時代,用生命點燃未來。共青團組織和團幹部激揚理想、苦幹實幹、創新創造、砥礪前行,我們要依靠黨委、面向青年,加強請示彙報,善於爭取支持,主動作為、善做善成,共同譜寫青年羣眾工作的“交響樂”。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10

不知不覺之間,我已經走過了十幾年的風風雨雨,生命成長的意義也在不知不覺的生活之中體現出來,或許成長之中一直伴隨我的,是奮鬥! 詮釋着奮鬥的意義的正是我們的成長,人從降生到衰亡,都伴隨着奮鬥的過程,那或許偉大或許渺小的奮鬥。從年幼的咿呀學語,到現在的努力學習。這一切都伴隨着奮鬥的過程,滲透着奮鬥的腳步。似乎人成長的歷史,就是一部奮鬥的歷史。

小時候,奮鬥似乎是個很渺茫的詞。雖然身邊總是環繞着奮鬥,但真正要理解奮鬥的含義,似乎卻又無從説起。要想把奮鬥付諸於實踐之中,更是又顯得離我們那樣遙遠,只是在腦海中不知不覺印下了奮鬥的影像,但還是僅僅的一個模糊的剪影,沒有更深刻的含義。 後來,或許年齡的增長使得我和奮鬥的關係拉近了許多,過去遙不可及的奮鬥,似乎已不再那麼遙遠。但卻沒有切實的深入我們的生活,奮鬥雖然不算觸手可及,但已經或有或無的接近了我們,體現在了方方面面。奮鬥的意義似乎更加明瞭,只是還有一層隔膜橫在了我們之間。 而現在,奮鬥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也更深入的鑲入了我們心中,表現得也更加真切。或許奮鬥正是生命的含義,詮釋着生命的意義。

奮鬥的過程是滲滿着汗水的路,一條需要堅持走到底的路。 人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是夢想的一生。之所以長久的奮鬥是因為有一生的`夢想。人都是因為或許偉大或許渺小,或許很近或許很遠,或許簡單或許困難的夢想和目標而生存的。而動力,正是我們不懈的奮鬥和努力。 奮鬥伴隨着我們的長大而成長,他緊跟我們走過的每一步,給我們理想,給我們磨礪,給我們信心。更重要的不是理想和目標能否實現的結果,而是我們努力和奮鬥的過程。奮鬥需要我們用內心去感悟去聆聽。奮鬥是必須的,也是我們不可缺少的,真正的奮鬥是精彩的,是明豔的。 每個人都在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雖然路不同,但無論是誰,都在努力的走下去!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11

王永歡 段書記在青幹部培訓班開學典禮上、在多次相關會議上,都言辭懇切地談到了黨員幹部尤其青年幹部讀書學習的重要性,令人警醒,發人深思。作為青年幹部班一名學員,作為一名受黨培育多年、在機關事業單位服務多年的年輕同志,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將牢記教誨,始終不忘學習。

一、在幹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不忘學習

日常工作很忙,但不管工作多忙,讀書學習的時間總是能擠出來的,少一點應酬,多一些讀書;少一些飯局,多一些學習;少一些閒聊,多一些思考;讀書學習的時間正是這樣日積月累起來的。堅持讀書學習,就是不滿足於工作現狀,敢於超越,努力為社會奉獻更多聰明才智。威縣的跨越式發展一方面需要大量人才加入、積聚、效力,另一方面,更需要我們在崗在職年輕幹部挖掘潛力,提升自己,在各自工作崗位獨當一面,開拓創新,出色工作。

二、在學好業務知識的.同時不忘學好政治理論

業務知識方面我們也許已經很“專”,僅僅如此還遠遠不夠,作為年輕的黨員幹部,我們還必須通過系統的政治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增強自己服務人民的宗旨意識,團結帶領更多的專業人才為社會的發展進步盡心盡責。專業知識和政治理論,如同我們的兩翼,二者缺一不可,只有相互平衡,我們的事業和人生才能夠和諧飛翔。不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在大是大非面前勢必有可能迷失方向,業務水平也難以在更高的層次上取得進步。學好政治理論知識,有助於引導專業知識在健康的道路上不斷成長,有助於我們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人民。 作為統計部門的年輕幹部,需要我們以豐富的知識儲備作後盾,安於現狀、止步不前的懈怠。奮戰在全市宣傳工作一線,我有決心以參加此次培訓班為新的起點,將個人的理想追求與統計事業緊密結合在一起,終身學習,勇於實踐,不斷超越自我,爭當全縣統計戰線的領軍。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12

今年,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也是脱貧攻堅戰的“攻城拔寨”之年。人到半山路更陡,船到中流浪更急。越到緊要關頭、關鍵時刻,我們越要時刻緊繃一根弦、擰成一股勁,朝着決戰決勝全面小康的奮鬥目標而不懈奮鬥。一段時間以來,穩步推進,成效顯著。在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部分地區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產業基地的“面子工程”,沖水式廁所的“閒置現象”,就業扶貧的“酬勞問題”……這些“只開花不結果”“不敢動真格”現象,既阻塞了扶貧之路,更影響了脱貧質量。在實現全面小康的路上,切忌“只開花不結果”,必須要緊密聯繫實際,以困難羣眾為主體,以破“難題”、斬“窮根”為要,不斷推動脱貧攻堅工作走深走實。

“駐村”仍需“駐心”。在當前,脱貧攻堅戰步入關鍵時期,許多黨員幹部到扶貧一線進行“駐村幫扶”。在他們當中,有的人始終堅持奮戰在扶貧一線,甚至成了“吃住在村”“生活在村”“工作也在村”的羣眾眼裏熟悉的'“村幹部”。他們紮根一線,與困難羣眾朝夕相處,問情況、找方法、解難題。而有的人卻只注重“打多少次卡”“籤多少次到”“完善了多少資料台賬”,與羣眾打交道“少之又少”,每次到貧困户家“打個轉”,便匆忙回原單位,下次來又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讓“駐村”工作流於形式、止於表面。所以説,“駐村”仍需“駐心”,把心安定下來,把架子放下來,把腳步放慢一點,把耐心提高一點,把工作做細一點,這樣不僅能把心在村莊上“駐牢”,還能把心“駐”進困難羣眾心中。

“扶志”還要“扶智”。教育扶貧,讓許多困難家庭的孩子不僅能夠有書讀,還能夠享受一定的學費減免及政策補貼,極大地促進了扶貧“扶志”。孩子上學不愁了,一些家長倒還真的“鬆了一口氣”,整天在家消磨時間,明明有勞動能力,也不出去找事做,家裏缺東西就打電話問幫扶幹部要,到了月初就問“錢”到賬沒……孩子的“志”上去了,部分家長的“智”卻沒及時跟上。我們要加大對勤勞脱貧致富典型事例的宣傳,尤其是要對本地方、甚至是本村的脱貧模範正面典型進行宣傳,壯大主流輿論聲勢,不斷唱響“勤勞脱貧”的主旋律。此外,還要對不同的貧困户實施精準施策,既要進行分類就業培訓,還要因人而異進行就業引導,以貧困户願意聽、聽得懂、用得上的就業培訓知識,讓貧困户學得會、用得上,激發脱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斬斷“因懶致貧”的“窮根”。

“輸血”莫忘“造血”。產業扶貧,作為九大扶貧工程之一,是精準脱貧路上的重要一環。在當前,許多地區根據自身地方實際情況,搭建扶貧產業基地,以產業分紅的形式增加貧困户收益。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部分地區只注重提高經濟收入,而忽視了貧困户這一主體,真正讓貧困户經歷的少、參與的少、動手的少,單純地把產業基地當做“輸血”方式,而忘記了“造血”才是最關鍵的一環。搭建產業扶貧基地,務工主體就應當從貧困户中進行挑選,前期多教技術,後期多進行指導、總結,以“造血”的決心打通“輸血”的“梗阻”。在扶貧路上,我們前期的“輸血”,就應為後期的“造血”夯實基礎,讓貧困户能夠有一定的信心參與勞動,甚至進行自主創業,依靠自己的雙手獲得酬勞,從而進一步加快全面小康的步伐。

“只開花不結果”“要不得”,“只看果實”不注重“花朵的培育”“行不通”。扶貧路上,就“怕”動真格,一旦動了真格,就意味着要把心沉到基層一線,積極探索致富之路,注重激發貧困户主動脱貧的內生動力;一旦動了真格,“開花、結果”便水到渠成,“脱貧、致富”亦是指日可待!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13

人們常説“愛拼才會贏”,三天的佛山之行,讓我感觸良多的不是佛山的先天發展條件,而是佛山人敢想、敢幹、敢贏的性格特質和佛山“產、城、人”融合的創新發展理念。先進發展理念與實幹精神的相互融合,成就了佛山今天的飛速發展。

一、創新理念

理念是發展的源動力。所有發展的開端都源於夢想,源於目標,有了目標才能產生思路從而變為行動,演化為發展的成果。而理念就是在對自身條件、周邊環境和未來預見的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對理想目標所產生的思路。改革開放的起點,我們與佛山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經濟上誰都沒有優勢,大家都是珠三角城市,佛山只是相對靠近廣州一點,優勢其實並不明顯,然後,三十多年的發展,佛山卻大大拉開了與我們的距離。佛山能夠成就今天的飛躍,關鍵就在於“敢想”二字,佛山充分發掘自身的各方資源特點和優勢,順勢而為,敢於創新發展模式,用先進的發展理念激發出社會無限的發展活力。佛山人以商賈的思維去謀劃發展,堅持以先進的理念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從而使佛山逐步走入優勢發展的良性循環,產生出生生不息、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在三天的學習中,通過實地參觀考察,我們從細節中感受到了佛山先進發展理念的魅力所在。在北滘文化中心,一個鎮級的文化中心,你能感受到的是比我們縣級還要好的規劃建設和社會服務。文化中心的圖書館藏書量差不多是我市圖書館的一半,而建築的設計更加有文化特點和時代韻味,設施和服務更加的人性化、便捷化、信息化。文化中心的藝術培訓功能場室完備齊全,比我們的文化館還要完善。北滘文化中心常年免費對外開放,不分本地和外地人,為的就是要通過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留住人才,促進發展。這樣的理念在我們的發展思路中不曾出現。這不是單純的有錢投入的問題,而是很好地體現了佛山人口中的“產、城、人”融合的發展理念。在佛山新城這個中德合作的城市項目中,一路走來,40%以上的綠化面積、更加合理的城市規劃建設、更加突顯文化特色的建築風格、更加體貼人的公共服務,我們看到的是更加具有先進城市特點、更加擁有現代城市魅力的宜居新城,這就是佛山創新發展理念的成果展示。

反觀我們,一味地把精力投入到單一的發展模式中去,一味地追逐所謂經濟的發展,而忽略了產、城、人的融合,缺少了敢想的創新發展理念,距離宜居城市、幸福城市的美好目標還有漫漫長路。在發展中,對社會服務、文化建設的忽略問題十分突出。在文化基礎設施、服務保障、社會公益發展等方面的建設中,我們的缺乏重視,不願投入,造成了基礎建設和社會服務遠落後於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設施設備的不完善,很多設施的日常開放服務沒有保障,有些成了擺設,基層羣眾的需求難以滿足,生活不歡餘哪有生產力?城市要建設要發展必須全方位,只有經濟用力,社會、文化不給力,就等於三角板櫈缺了兩個腳,沒可能站得住。社會、文化的發展跟不上經濟發展的節奏,必然導致的是人才的逐漸流失、社會的日漸不穩,最後影響的是經濟的發展,發展的週期循環不暢,就會產生脱軌的危險。

理念在前,不思不行。我們應該看到差距,轉變思維,勇敢前行,才能推動城市的飛躍發展。

二、實幹精神

實幹是發展的推進器。火箭要升空就得把燃料注入推進器才能點火發射。先進的理念是我們發展的燃料,要把理念實踐開來,我們就要握緊實幹精神的利刃,敢想了還要敢幹才能贏得精彩。佛山的成功,匯聚了無數佛山人的實幹結晶而成,正所謂“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三天時間,不僅從城市建設上感受到了佛山的實幹精神,基層幹部實幹的形象也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裏。主講基層社會管理新趨勢的老葉同志,一直站着講課,中氣十足,突顯了務實幹事的作風。最讓我感觸的是,組織讓他當村支部書記,他就二話不説把村子的事務搞好;給他3萬元發展旅遊,他就用實幹精神做成了一個幾百萬的星級項目;讓他去分管信訪維穩,他就實實在在地為羣眾化解矛盾、解決難題。而反觀有些人,滿口虛言只管論成績撐門面,沒有深入地去研究發展的問題,面對困難問題,缺乏敢於擔當的勇氣和魄力,工作難有突破提升,發展自然寸步難行。

改革開放之初,鶴山曾是全國百強縣,鶴山製造的拉舍爾毛毯等產品暢銷全國乃至世界,美雅股份也與佛山美的一起上市。然而,當我們還沉浸於成績的時候,當我們為小小的成績沾沾自喜的時候,別人已經在默默地耕耘中,在沉默中漸漸爆發,在實幹中實現超越、實現騰飛。如今輝煌不在,美雅亦復存在,而佛山美的依舊屹立不倒,不斷地發展壯大。在回憶往昔,感概世事變遷之時,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差距,認真地分析問題根源,應該深思如何走好發展的每一步,應該大力弘揚實幹的精神。

創新理念與實幹精神的完美融合,佛山的航班已經高飛,作為鄰居的我們,應該目標堅定,把握好自身的優勢,藉助周邊的有利條件,創新理念、突出特點、勇敢實幹,推動鶴山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面發展,努力實現幸福鶴山建設,讓我們衝出跑道,像仙鶴一般振翅騰飛於萬米高空!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14

愛崗,是我們的職責;敬業,是我們的本分;青春,是我們的資本;奉獻,是我們崇高的追求。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你生活的崗位?”這是雷鋒日記中的一段話,它告訴我無論在什麼樣的崗位,無論做着什麼樣的工作,都要發揮最大的能力,做出最大的貢獻。今天,我們再重新體會這段話的含義,便發現它被賦予了更深刻的內涵,那就是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我們的崗位很平凡,工作很普通,但我們會用親切的問候、虛心的傾聽、耐心的解釋接待報賬的同志,贏得他們的理解和尊重。我們會以誠實的職業道德、嚴謹的工作作風、認真負責的精神對待每一項工作,通過我們勤勞的雙手,把一張張支票,一摞摞單據,變成了一冊冊憑證,一本本賬簿,一份份會計報表,把簡單的數字變成跳動的音符,譜寫出悦耳動聽的財務工作交響曲。

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到信念堅定、堅韌不拔,讓小事成就大事,讓普通成就非凡。以我們的熱忱和主動:絕不讓領導佈置的工作在這裏耽擱;絕不讓需要處理的業務在這裏延誤;絕不讓各種差錯在這裏發生;絕不讓來辦事的同志在這裏受到冷落;絕不讓財務的形象在這裏受到影響。這就是我們熾熱的宣言!在公司上下全面學習深入開展保持良好精神狀態努力開創捲煙上水平新局面教育活動的時候,我作為一名煙草員工在參與這項活動中,應該怎麼辦?仔細想想那就是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何種境地,作為一個優秀的人,都要有以滿腔熱情、奮力創新的良好精神狀態,努力改變工作作風,加強自身建設,在行動中落實“講責任、講奉獻、講紀律”,為實現煙草的轉型發展和行業“捲煙上水平”的戰略目標任務做出應有的貢獻。

“眾人拾材火焰高”,單位的發展需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主觀能動性,把一分一秒的時間抓牢,把點點滴滴的小事做好。算準每一個數據,填好每一筆分錄,做好每一步核算,搞好每一項審核,嚴格遵守財經紀律,服從組織調配,。這就是愛崗,這就是敬業。我們雖然沒有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執着,沒有子美先生“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胸懷,沒有魯迅先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豪情,也沒有陶行知“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超然物外,但我們同樣可以從平凡走向不平凡。小草雖小,不一樣也能鋪成遼闊無垠的大草原?物慾之外,難道有的只是凍土與荒漠?雨露為禾苗茁壯成長,卻把自己溶於泥土裏。井水永不滿足地匯聚着自己,不是為了個人的貪婪,而是為了更多地任人汲取。一條航行的船,總是把負重的痛苦藏在水下,而在前進的歡樂中揚波逐浪。因此只有經歷過艱苦生活和痛苦磨鍊的人,才真正懂得幸福的含義和幸福的價值。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在企業改革大潮中,我們雖然只是滄海—粟,但是,只要你我以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實際行動,必將成為推進改革的堅實基礎。讓我們團結—心,開拓進取,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堅定信念成就我們的事業,鑄就平凡中的輝煌,全面推進捲煙上水平。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15

作為當代青年,要與祖國同命運。俗話説得好,沒有國哪有家。祖國的前途命運與我們每一個人前途命運息息相關。五四運動以來青年的愛國奮鬥歷程表明,青年只有堅定不移地跟黨走,始終團結在黨的周圍,與國家共命運,才能成為推動時代進步的積極力量。國家給予每一個青年成長的舞台、成才的方向、堅強的後盾,個人才有更好的發展前途。在當代,我們正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每一個有志青年都要自覺投身這場洪流中去,把個人融入祖國偉大建設中,去實現祖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同時也能實現個人夢想、個人價值。

作為當代青年,要有遠大的理想。理想是每一個人指路明燈,是人生的航標。列夫托爾斯泰曾説過:“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五四運動以來,一代代青年肩負民族獨立偉大理想,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以頑強不屈的意志推翻三座大山,實現中華民族獨立,人民當家做主。當前,我們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處在如此美好的年代,更需要我們青年奮發圖強、努力拼搏、勇立潮頭,始終把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的偉大理想中,始終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昂首闊步,做無愧於這個時代和人民的新青年。

作為當代青年,更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古往今來,每一個成功的人士,都具備堅韌不拔的意志。堅韌不拔的意志是一種自我調節、自我約束、自我激勵的精神狀態,在這種精神狀態下,青年人更容易成功。在新時代追夢時刻,青年需要努力攀登科學高峯,更重要的是鍛造自己堅強的意志與品格,絕不輕易向困難低頭,打好堅實的基礎,將來在工作中才能迎難而上,努力爭當新時代弄潮兒,實現個人遠大夢想,許許多多有志青年共同夢想匯聚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16

在這個繁華的城市中,每個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都在承擔着不同的責任,都在擔負着不同的壓力。

奮鬥之光,這個無形的力量支撐着我們每天為此努力。記得那是一段美好的時光,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學習,早七點到晚九點,我們都在書海中遨遊,為了自己的目標,為了自己的理想,這又算得了什麼?

我是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相對於同齡人來説算得上是沉默少言一類的,可是在我的內心深處,卻從來沒有,我的理想大學是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而現在的我根本無法達到,為有奮鬥才可能實現,我也會把這個目標當作我奮鬥的方向,每天進步一小步,未來就會前進一大步。到了高中以後,我學到了不少東西,這是我在國中所體會不到的,我想,這就是高中生活吧,高中雖然很累,但是卻感覺累得很值,每天晚上回到家,感覺這一天過得十分充實,上學期過去了,我學到了不少,也成長了不少,最重要的一點,我體會到了奮鬥之光給我的力量!

"心中有夢想,便不會失去方向",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面對挫折,也難免會面對一些未知的考驗,我想説的事,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以一個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待它們,一個偉人的背後都會有一段艱辛的故事,這是為什麼?其實很簡單,在他們小的時候,別人已經看透他以後註定有發展,所以想盡一切辦法阻礙他成長的道路,迫使他們放棄,只要你遇到困難時都這麼想,我相信你一定會化困難為動力,愈挫愈永,讓奮鬥之光賜予你無窮的力量,使你獲得成功!

"與意志共存,便不會被困難擊倒",在學習中,會有卡千萬萬個困難在等待你,如果你戰勝這些困難,便會走向成功,如果你選擇放棄,便會墜落深淵,只有與意志共存,才能化困難為動力,我曾説過這樣一句話,這有把困難不當成困難的人,才會有大的作為,那些失敗者都是太在意困難,從而被困難擊倒,最終使自己再也站不起來,所以,堅定意志,便是成功的一半。

城市的喧囂,在夜裏最終化作了寂靜,人們的夢想,在人生中,最終消逝遠去,但人們對自己夢想的追求卻永遠在奔跑,奮鬥之光,始終在我們心中!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17

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需要加強黨的組織體系建設。各級黨組織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切實加強領導班子自身建設,築牢戰鬥堡壘,提升幹部隊伍的凝聚力,增強黨組織的戰鬥力。引導黨員幹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要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健全基層黨建工作體制,壓實黨建第一責任人責任,明確崗位職責,找差距、補短板,夯實基層黨建的根基,把每條戰線、每個環節的黨建工作抓具體、抓深入,提升黨建工作質量。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事業是靠人幹出來的。當前正處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加速期,亟須培養選拔一批品行正、素質優、能力強的年輕幹部,打造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組工幹部隊伍,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組織部門要把好源頭關,破除思維慣性,對確有真才實學的年輕幹部,要大膽選拔使用,進一步加大對年輕幹部的教育培訓,強化理想信念,把從嚴管理貫穿年輕幹部培養選拔全過程。要為廣大年輕幹部提供實踐的機會和舞台,把脱貧攻堅、項目建設、信訪維穩等重點難點作為年輕幹部的“主戰場”,激發幹部的幹勁和韌勁,真正做到在實踐磨礪中深植根基、厚增功力。

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時代需要新作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必須自覺擔當起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走好黨的建設新徵程。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18

春,叩擊着小院的大門。院中,金盞菊開得正盛,昂着頭,接受着太陽的潤澤;報春花一團團,一簇簇,笑頰粲然;紫紅色的月季順着欄杆,蔓延着,在綠葉的映襯下更加奪目。微風輕拂,花瓣搖曳。陽光灑下,隨着花瓣舞動的節奏,折射出更多的光彩。

我站在陽台上,觀望着院中的風景。然“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心中的桎梏似永遠也解不開。頻頻閃過期末考試那懾人的分數。是我笨拙嗎?是我懶惰嗎?

心中的迷惘抑鬱聚集在一起,我決心去親觸那些花兒,沐浴那縷陽光。

推開門,我訝然!原來這個小院正在拆遷。渾濁的空氣瀰漫着,磚瓦的殘渣到處都是,木板橫七豎八地躺着,機器聲此起彼伏……然而,那一角卻格外明亮。花朵零零星星,層層疊疊,無拘無束的向上生長着。它們昂着頭,奮力地向上伸展,如錦幛,如瀑布,衝破了磚石的壓制,用柔嫩的莖撐起它們的天空。它們也許沒有水的滋潤,園丁的照料,但它們有陽光,只要有陽光,它們就有希望,它們便奮力開放。它們在一片廢墟中選擇了奮鬥,因而綻放了一春,閃耀了一春。與它而言,奮鬥足矣。慢慢的,慢慢的,那簇花鐫入我的記憶,成為永不磨滅的色彩。

曾以為我失去了那片花海,驀然回首,它正在院落的一隅向我揮手。

因為它,我選擇了奮鬥。我選擇在萬籟俱寂的深夜與作業鏖戰;我選擇在寒冬與書本為伍;我選擇在烈日下與時間賽跑。於是,我不再懶惰。於是,我不再笨拙。

心中的太陽高高升起,照耀着那片花海。因為選擇奮鬥,所以更美好!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19

20__年8月25日,滿懷榮譽歸來的林春瀧,什麼也不多説,迅速地融入到導彈院“魯宏勛班”這個集體,投身於各型號配套加工的繁忙工作中。在加工中心旁,那個謙虛好學、埋頭苦幹的身影讓身邊的老師傅們都不禁佩服起這個比他們年輕幾十歲的小夥子。

成為“航空魯班”的一員,讓年輕的他倍感責任沉重,走上工作崗位,他不僅帶着嚴謹求實的風格與老師傅們討論加工參數的改進,裝夾方式的創新,也帶着出生朝陽般熱情,把自己從比賽中凝聚成的激情,延續入日常工作中。

現在的他已經成為魯班的副班長,作為年輕骨幹,主動承擔某新型天線加工,期間參與工裝改進,解決了非導磁性材料的快速定位裝夾,大幅度提高加工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加上“718”三班倒工作制,加班加點,突破該任務交付瓶頸。在某次在進行大批量小零件加工中,林春瀧細緻研究了零件以前的裝夾方式與加工參數,發現原來一次加工一件,換刀頻繁,通過與師傅討論研究,他設計出了更適應大批量生產的專用工裝,從原來的一次加工6件到現在的一次加工48個零件,大大提升了零件的加工效率,減少換刀次數,提高機牀使用壽命,降低了加工成本。林春瀧在尋求使自己過往比賽式的加工方式改變為適應大批量的生產式加工方式的多種方法之餘,也從未放鬆對更快更好完成加工的極致追求。

在日常工作中,林春瀧也負責各型號數控銑加工任務安排、工作佈置,科研試製程序編制,現場管理等工作,並主動承擔起緊急任務安排調遣,經常加班加點編制緊急科研任務程序。20__年11月,接到廠裏的緊急科研任務後,在保證批產任務正常進行下,林春瀧連續半個多月每天工作超過14個小時,奔波在兩個廠區之間,白天干科研任務,晚上幹批產任務,最終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了任務。工作至今,他完成工時36000餘小時,完成任務500餘項,涉及10 餘種型號零件的加工。設計多個工裝、優化改進多個零件程序,獲得院技能成果2項,他已快速成長為一名瞭解現場、勝任工作的機加操作技師。他總説,冠軍那是過去式,做好一名高技能工人,為國家裝備製造業效力,才是他的現在時。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20

這一偉大勝利告訴我們:一個覺醒了的敢於為祖國光榮獨立和安全而奮起戰鬥的民族是不可戰勝的。

這一偉大勝利啟示我們: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

70年前的昨天,保衞新生的人民共和國,維護區域和世界和平,就是合乎邏輯順應潮流的正義事業。

70年後的今天,中國的.蓬勃發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合乎邏輯順應潮流的正義事業。

“正義的事業是任何敵人也攻不破的。”70年前,我們為了保衞勝利果實,為了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為了中國人民能夠過上幸福生活,能夠在那麼艱難的條件下打敗強大的敵人,今天我們同樣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保衞中國發展的巨大成就,維護人民安寧和世界和平。

“凡是危害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各種風險挑戰,只要來了,我們就必須進行堅決鬥爭”,毫不動搖,毫不退縮,直到取得勝利。

今日何日,今夕何夕?沒有任何力量能夠剝奪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沒有任何力量能夠磨滅中國人民對和平的追求和嚮往。

日新月異的新時代中國,是對為奪取抗美援朝戰爭勝利而獻出生命的英烈,為保衞祖國維護和平作出貢獻的先輩最好的告慰。

忠烈千秋,一襟晚照。當年投身抗美援朝戰爭的那批年輕人,如今已漸入人生暮年。那段歷史,對於他們而言,是一段青春的華彩;對於國家民族而言,那是一段奮發圖強的家國記憶。

一支軍隊對英雄最好的紀念,就是英雄輩出!

一個國家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21

青年人要有一顆愛國的心。“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正是因為吾輩青年兒女樹立了遠大的理想,才在風雲激盪的百年曆史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年僅21歲的魯迅東渡日本時,為拯救民族大志發出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吶喊;毛澤東離開家鄉時慷慨歌之“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19歲的周恩來壯志豪情,揮毫寫下“大江歌罷掉頭東”……正是因為青年人懷抱着這樣的的理想信念,他們才奮不顧身地在國家改革建設中拋頭顱、灑熱血,用他們的青春之我,創造了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中國。“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所以我們青春兒女要懷抱愛國熱情,聽黨話、跟黨走,胸懷“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憂國憂民之心,要用一生的頑強拼搏為祖國奮鬥;讓青春在創新創造中揮灑,讓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始終在心中高高飄揚。

青年人要有一顆奮鬥的心。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兒女作為新時代的生力軍,理想與信念不可磨滅,但擔當與拼搏同樣珍貴。中華民族正處在發展的新時期,我們既要懷揣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更要主動擔當“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時代使命。作為青年兒女的我們務必要身先士卒,敢於啃下“硬骨頭”、勇於挑起脱貧重任,奮力譜寫“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的奮鬥華章,用實際行動主動擔當作為。

青年人要有一顆堅韌的心。。千錘百煉才能造就英才,珍惜韶華方能不負青春。隨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這既為廣大青年施展才華供了廣闊舞台,也對青年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者,國之魂也。”努力練就“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實本領,一步一個腳印地實幹苦幹;要善於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汲取道德滋養,從英雄人物和時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風範,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品德修養。

以理想繪就底色,讓青春飽滿豐盈;以奮鬥譜寫華章,讓青春散發光熱;以苦幹錘鍊本領,讓青春不負韶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五四運動”所包含的精神內涵必將指引廣大青年兒女繼往開來、奮勇爭先!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22

有人問我,自信、奮鬥和喜悦是什麼?我回答:自信是播下的種子,奮鬥是艱難生長的過程,而喜悦則是豐碩的果實。真正的喜悦有着它獨特的韻味,是汗水、努力的結合,只有真正付出了,才品得出其中之奧妙……

記得國小三年級時,我的作文寫的雖好,可每次參加競賽卻都“榜上無名”。這難免對我的自尊心有所打擊。看着其他獲獎同學興高采烈的樣子,我每次都持以沉默,甚至覺得自己的作文水平還不如班上一般的同學。失望至極的我對自己漸漸失去了信心,無數的問號一瞬間湧入我的腦海中,不知該如何是好。

“我宣佈一下參加作文競賽中的同學的名字……”我在七個名字中,似乎聽到了我的名字,那是我嗎?我還行嗎?“怎麼了,劉影,不願參加競賽?”我猶豫不決,參加吧,怕又一次名落孫山,不參加吧,我也不甘落後。於是,我肯定地回答了老師四個字“我並不差!”

失去的信心又回到了我的懷抱中,我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我為什麼要落到別人後面!

想獲得勝利的喜悦,就必須付出艱苦的代價。俗話説的好“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我每天早上五點半準時起牀,快速閲讀書籍和摘抄優美的詞句,把它們深印在腦海中,用在練習上。平時玩的時間也減少了,大部分時間用在練習上,學到的好詞好句隨時都能用上。

一星期過去了,我的詞彙量大大增多了,句子也不再枯燥乏味了,大量的閲讀量使我的作文水平有了顯着的提高。

競賽成績出來了,我冷靜的坐在教室裏,聽同學們給我報來喜訊:“劉影,你作文競賽得了一等獎!”我並沒聽同學們在説什麼,只是細細地品味着真正的喜悦特有的韻味,回憶着克服困難的每一個細節。

我所追求的只是這些嗎?除了內心喜悦,還應有更多思考。

人生的路很不平坦,曲曲折折、充滿荊刺,即使鳥兒也有飛累的時候,即使是魚兒也有遊不到的地方。它有無數條十字路口待你選擇,偶然的成功算不了什麼,重要的是增強信心、繼續努力。成功來自奮鬥,來自勤奮,沒有辛酸,哪有喜悦!

朋友們,請讓驕陽因我們更輝煌,花兒因我們更嬌豔,星星因我們更閃亮!讓我們共同譜寫一曲因自信、奮鬥而喜悦的歌!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23

參加團市委組織的各項交流座談會;

為兄弟單位分享團十八大參會體會;

積極到各職業院校及企業分享成長曆程,激勵青年成長成才;

組織開展數控學習小組……

林春瀧毫不吝嗇的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術分享給需要幫助的年輕人,積極組建分廠青年數控學習小組,在完成日常生產的同時,充分利用業餘時間,帶領大家集中學習理論知識、軟件應用以及開展實操練習。為進一步鞏固學習效果,使大家切實有所收穫,林春瀧從小組成員技術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出發有針對性地制定學習計劃。學習小組從最開始僅有的3、4個人漸漸輻射到分廠所有青年職工,並發展成為導彈院青年學習的樣本。

在林春瀧的引領下,分廠青年們積極參加各類比賽,並取得了較好成績。“全國技術能手”、“中央企業技術能手”、“青年崗位技術能手”、“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河南省技術能手”……廠裏的宣傳欄不斷豐富起來。

從比賽到工作,林春瀧始終如一,樹立出了青年技術工人獨有的質樸與正直。這種一往無前的衝勁,永不服輸的韌勁,精益求精的幹勁,正如一道停不下來的旋風,引領着致力於為航空事業奮鬥青年,全力向前衝去。

這是年輕的他用奮鬥書寫出的榮耀。

20__年1月3日,林春瀧全票當選為導彈院十一分廠團支部書記,其實,這並不是林春瀧第一次站在引領青年,攜手進步的舞台上了。從他加入導彈院這個大家庭開始,他便把分享自己的技術與加工經驗,傳遞正能量,督促其他青年技術人員共同前進,當作自己人生的目標。

致青年的十二封信學習心得 篇24

愛崗敬業這個詞在每個工作崗位中都如我們離不開陽光,植物離不開水分,動物離不開氧氣一樣重要。

愛崗敬業是堅持的成果

幹一行愛一行,將堅持猶如立足之本,一件事情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成效,水滴石穿,鐵棍磨成針就是如此。水滴如此渺小的力量日積月累不斷的堅持,終究把石頭給穿透了。鐵棍如此堅硬的鋼鐵經過打磨也終成為了細小的針,他們重在堅持終會成功。世間萬物亦是如此,更別説人類這種渺小的生物了。孟非就是這樣的例子,一個連高中都沒有畢業的人可以説是在社會求職這一方面沒有學歷是會四處碰壁的,但是孟非的堅持成就了他現在著名主持人的事業,所以説堅持終會成功。

愛崗敬業是責任的腳步

責任,每個人都會肩負着不同的責任只是責任的性質不一樣。醫生的責任是救死扶傷,警察的責任是保衞國家保護我們的生命安全,老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把人培養成對國家有用的人才,學生的責任是認真學習為以後成為國家棟梁而努力。責任不分大小不分好壞不分高低貴賤,每個人都會因為肩負着不同的責任而為之去用自己的拼搏奮鬥而走好這條無形的道路,哪怕遇到挫折也為之堅持絲毫退縮。

愛崗敬業是努力的汗水

努力是愛崗敬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一個人如果不為自己的事業而努力每天不求上進是無法在社會生活中立足的。馬雲就是典例,馬雲大學畢業後去許多公司投簡歷,因為長相不好而被屢屢拒絕,他並沒有放棄,經過自己的努力從剛開始送外賣的工作到後來通過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創辦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併成為了現在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成員。如果當初馬雲並沒有為止而努力而是因為社會給的種種壓力而放棄,中國也不會有如此成功的人。

愛崗敬業,堅持不懈,肩負着使命與責任並不斷的努力,終會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頂尖人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dwmkj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