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教學革命》學習心得(精選3篇)

《教學革命》學習心得(精選3篇)

《教學革命》學習心得 篇1

讀書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情懷。堅持讀書是每一個老師最起碼的職業底線。尤其是處於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學習化的時代,只有讀書才能不斷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促進專業發展。 近段時間,讀了蔡林森的《教學革命——蔡林森與先學後教》,收穫頗多,這也為作為新老師的我,在教育行業內的起步發展指出了一條明路,讓我收穫頗多。

《教學革命》學習心得(精選3篇)

書的開篇就記錄了蔡林森的成長曆程,從蔡老師的一生經歷中,不難看出他是從艱苦生活中歷練出的一把寶劍,才能説出“吃苦是福、吃苦才能學會學習、吃苦才能當好老師······”這樣具有感染力的話,讓我們每個讀者,都能從蔡老師的艱苦經歷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從而與之產生共鳴,真正做到“甜從苦中來”。作為八零後的我,對於老一輩經歷過的那些滄桑歲月多數是我不能想象或者很難理解的,但是讀過蔡老師的書後,我在意的似乎已經不是當時的社會有多慘淡,又多麼的不公平,更多的是我對蔡林森老師那種面對艱難困苦仍然堅持不懈努力學習的品質的敬佩。我想,正是因為經歷過,所以才更有發言權,這也讓蔡老師精心研究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法更具説服力吧。

《教學革命》學習心得 篇2

作為教師的我,讀了蔡老師的新書後,我開始反思,在以後的課堂中,我嘗試着運用蔡林森老師創造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方法,儘量讓自己少講一些,留給學生的時間多一些,重視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堂突然一下子就活起來了,且真正實現了“讓課堂迴歸於學生”的教學理念。從此上課我輕鬆了很多,學生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一學期後教學效果得到了明顯提高。

書讀多了,我們的認識就提高了,實踐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己的教學閃爍着睿智的光彩,充滿着創造的奇蹟。讀了蔡林森老師的《教學革命》這本書後,我深刻領悟到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還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作後盾,才能為祖國培養出傑出的人才。“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一場教學革命對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太重要了

《教學革命》學習心得 篇3

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信息傳播的方便快捷,人們的思想道德及對世界觀價值觀的認識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德育課堂陷入了“教師難教,學生不願學,教學效益差”的困境. 現行中職學校德育教學對於引導中職學生的健康成長髮揮了積極作用,但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學生個人自我意識的不斷覺醒以及教材的侷限性,以往的德育課堂出現了一些弊端。

德育課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但作為德育教材,不要説一出版,就是在剛剛醖釀要形成文字時就已經滯後了。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而教材的變化遠不能適應新情況的變化,從而形成理論和實際脱節。不同的學校學生的特點也會有所差異,如果德育教師只是按照教材講解難免會出現教師講得口乾舌燥,學生接受的東西卻很少。如何吸引學生,讓學生主動來學習德育,提高德育課教學的效率,這學期張主任帶領我們進行了德育教學課改活動,雖然任務艱鉅,備課量難度加大,通過一學期對十二個專題的講解,從學生那裏得到證明我們進行的課改是很有成效的,為此作為一名德育教師對於如何上好德育課有了更新更多的認識。

每個人對一節課的評價和衡量的標準是不一樣的,大家都有自己的尺度。一堂好課有它自己的基本要求,但是沒有絕對的標準。但我認為一堂德育課最起碼的應該讓學生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得到一些感悟、引發一點思考。如果所教的學生能在德育課堂上有這三方面的變化,我們的德育課堂是成功的。

一、 讓學生懂得一些道理

這個道理包括做人的道理、處事的道理、科學道理、人生道理等等。德育課堂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在道德品質上有所提高,但是現在的學生由於從小倍受溺愛及社會環境的影響,致使有的學生不知如何尊重他人及尊重他人的意義,進而不知尊重老師和課堂。針對這一問題我們每一堂課的前五分鐘開展了對學生的習禮活動,這一活動包括讓學生提前一分鐘靜候老師的到來、遲到的同學要敲門向老師報告、準備好書本筆、上課下課時要起立問候老師、課堂上要認真聽講主動回答問題、上課時不要接打手機等。通過這些規範,學生增加了對德育課堂和德育老師的重視進而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德育課的學習中,學生也會把在德育課堂上的好的行為習慣帶到其他科目的課堂教學中,進而提高了全校的課堂教學效果。

除了讓學生學習禮儀之外,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在每個專題的講解重都通過創設與學生貼近的情境,讓學生提升道德修養。如在講生命教育這個專題時我給學生講了這樣的一個例子:在暴風雨後的一個早晨,一個人來到海邊散步。他注意到,在沙灘的淺水窪裏,有許多被昨夜的暴風雨捲上岸來的小魚。用不了多久,淺水窪裏的水就會被沙粒吸乾,被太陽蒸乾,這些小魚都會被幹死。他忽然看見前面有一個小男孩,不停地揀起水窪裏的小魚,用力把它們仍回大海。這個男人忍不住走過去:“孩子,水窪裏有幾百幾千條小魚,你救不過來的。”“我知道。”小男孩頭也不回地回答。“哦?那你為什麼還在仍?誰在乎呢?” “這條小魚在乎!”男孩兒一邊回答,一邊拾起一條小魚,扔進大海。“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講完之後我讓學生假設他們是這個散步的人,看了小男孩的舉動並聽了小男孩的回答後你會怎樣做,很多同學都説他也會跟着小男孩一起把儘可能多的小魚扔回大海,並知道了一切生物都有其生命,活着就是幸福的,我們要珍愛生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二、 讓學生有所感悟

感悟包括對生活的感悟、對人生的感悟、對生命的感悟、愛的感悟、心靈的感悟。學生只有自己有所感悟了,才是接受了我們所傳授的知識,我們的課才是有意義的課。我在講寬容這個專題時,直接把這個專題的題目命名為感悟寬容,那麼如何讓學生感悟寬容,我首先是讓學生理解寬容,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讓學生知道寬容不僅要寬容你的親人、朋友,更重要的是要寬容你的敵人。其次,是讓學生懂得寬容的意義,我通過陶行知的“四塊糖”、諸葛亮的“七擒孟獲”及學生中的一些典型事例,讓學生感悟到了寬容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博大的情懷的道理。最後讓學生學會寬容即學會容人之長,容人之短等等。通過以上的設計讓學生真正的感悟到了寬容並在以後的生活重能做到寬容,

三、 讓學生引發一點思考

課堂內容本身能引發學生的思考,老師的故事、課上即興的事例,都能引發思考。包括自我的反省、對自己各種行為的思考等。無論是知識、道理、感悟和思考,都不僅僅停留在課堂,是可以延伸到課外的,有的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這就要求教師多和學生溝通,傾聽學生的心聲,創設一些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情境,多提一些與學生相關的問題。如,講習慣這個專題時,讓學生知道好習慣的重要性之後,就應及時讓學生思考自己有那些好習慣以後應該注意培養哪些好習慣。

一堂課,一定要有一點、一個地方、一個細節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留下痕跡。學生每天要上的課很多,憑什麼我們的課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我們的課堂上,就應該出現其他課堂、其他老師沒能給學生的、又能讓學生受益的東西。意味着能夠給予學生匠心獨具之感,能夠喚起學生的驚異感和想象力的東西,能夠使學生茅塞頓開。這樣,學生就不會再煩我們的課堂。

俗話説:“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學的任務任重而道遠,我們應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在多年的教學和學習中獲得了一些經驗,但仍有很多未知的東西。我會繼續在教學崗位上探索和實踐,讓我的課堂更加精彩有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8g0rp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