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鄉村振興培訓學習心得(精選5篇)

鄉村振興培訓學習心得(精選5篇)

鄉村振興培訓學習心得 篇1

通過為期一週的培訓學習,使自己對鄉村振興戰略有更了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十九大報告首度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內容十分豐富,既包括經濟、社會和文化振興,又包括治理體系創新和生態文明進步,這一戰略為當前農村發展指明瞭方向,是從根本上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重要決策部署。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徹底解決農村產業和農民就業問題,確保當地羣眾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

鄉村振興培訓學習心得(精選5篇)

此次培訓課程內容充實豐富,既有《新農村環境治理與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戰略解讀》、《“互聯網+”時代的大數據創新及應用》等理論學習,也有美麗鄉村及特色小鎮進行現場實地教學,圍繞本次培訓學習體會,結合目前我縣農村實際情況來看,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是農村環境治理與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責任重大,刻不容緩。近年來,隨着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產生大量生產、生活垃圾。工業、養殖業不斷擴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又缺乏環保意識,農村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要留住綠水青山,必須加大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力度,提高農村環保意識;減少農村工業污染,鼓勵循環經濟,提高環保準入門檻,加大環境污染懲處力度;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活污染源治理;採取分散與集中處理相結合的方式處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大力發展生態有機農業產業,培育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減少農藥污染。農村環境治理重在建設,難在堅持,只有通過逐步完善建設,形成長效機制,堅持守住了綠水青山,才是保住了金山銀山。

二是充分運用大數據,把農業產業與互聯網融合的優勢發揮到極致。目前人們衣食住行已離不開互聯網,依賴於互聯網。一個品牌的成功,在品質保證的前提下,營銷策劃是打響品牌的關鍵,在大數據時代下,想網民所想,思網民所思,站在一個普通網民的角度來做宣傳策劃,戳中要點,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接觸。近年來,我縣農產業搭上大數據後,發展迅速,宣傳力度逐年提升,通過大數據物聯網可追溯系統,可以查詢到農產品的身份證,讓消費者隨時查詢產品的生長過程,吃得更放心。圍繞大數據引領和推進農文旅一體化發展,實現了大數據物聯網可追溯系統在農產品深加工領域的實際運用,全面提升了我縣農產品品牌影響力。實現了農產品出口,遠銷俄羅斯、馬來西亞、香港等。

三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本質意義就是羣眾文化素養提高和生活水平提升。鄉村發展必然要有興旺的產業支撐,要因地制宜、要具有特色。只有走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鄉村發展才能長久,經濟才能帶動發展。還要積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風尚,使鄉村更加互助發展。鄉村治理是社會治理的最基礎,讓村民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要弘揚和傳承優良的傳統道德觀,要把村規民約、村民自治整合起來形成治理有序的規範體系。要充分科學合理利用本土自然資源,有效保護生態環境,改變生活陋習,鄰里和睦,鄉風文明,使農村成為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文明和諧的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只有提高人民文化素養、生活水平,實現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才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所在。

鄉村振興培訓學習心得 篇2

緊扣農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給農民羣眾帶來了新期待、新希望。”作為一名奮戰在農村工作的基層幹部,肩上更是扛着振興鄉村的艱鉅任務,就是要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將黨的好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實好,才能把外來“輸血”幫扶轉變為自主“造血”發展,才能更好地推動新時代農村的發展。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是築牢鄉村振興之基的重點。在脱貧攻堅的持續推進下,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但部分貧困山區受地理條件限制,歷史欠賬多、優質資源供給不足、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約,各項基礎設施都相對落後,水、電、路、污染處理等方面仍存在突出短板,這都成為了鄉村振興的掣肘。在實現振興鄉村的過程中,必須以完善基礎設施為重點工作,立足羣眾需求繼續大力實施民生工程,加快補齊水、氣、污染處理設施等突出短板,解決制約當地長遠發展的突出問題,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增強農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許多地區在脱貧攻堅的帶動下,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但是部分偏遠山區,在水、電、路、生態治理等方面依然非常落後,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需政府給予大力支持。

推動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實施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徹底解決農村產業和農民就業問題,確確保當地羣眾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而無論是解決農民就業還是確保羣眾增收,都需要以產業發展為基礎。農業強,產業必須強;產業旺,鄉村振興才有底氣。“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山區縣依山傍水,自然資源豐富,縣域旅遊發展前景廣闊。隨着全縣全域旅遊的發展,旅遊業逐步做大做強,也將進一步帶動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帶來紅利。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如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消除“空殼村”,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個熱點也是一個難點,更是農村如何打贏脱貧攻堅這場硬仗的關鍵。許多村集體沒有任何收入,不説基礎設施建設、公益事業、扶貧濟困,連基本辦公經費都全靠政府財政補貼,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緩慢是一塊突出的短板。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有政府補貼和村集體經營收入,政府補貼基本固定,要想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只有通過生產經營,盤活村集體資產。國家出台“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這一惠農政策,這是繼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後農村改革的又一項大事,目的是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怎樣讓農村閒置資源“活”起來,充分發揮土地制度紅利在鄉村建設中的作用,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讓農民切切實實得到實惠,這是當下我們正在積極推進的新課題,也是我們最終的奮鬥目標。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鄉村發展指明瞭方向和道路,是農民共享國家發展成果的重要體現,是黨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和關心。作為一名基層幹部,責無旁貸,應該為鄉村振興獻計出力,帶領羣眾發展致富。

鄉村振興培訓學習心得 篇3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20__年脱貧攻堅成效考核等情況的彙報》,會議指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20__年全國脱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90%以上的貧困縣實現摘帽,脱貧攻堅已經進入到最後的決勝階段。這充分表明,當前,我國已處於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統籌銜接的歷史交匯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脱貧攻堅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起來。聚力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銜接共進,既有利於鞏固脱貧攻堅成果,培育長效脱貧機制,又有利於促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一、當前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共進的問題思考

(一)理論支撐與思想認識。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都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而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具有基本目標的統一性和戰略舉措的互補性。當前,還有一些鄉村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鄉村振興戰略思想的精神實質缺乏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對二者內在邏輯和有機銜接的認識不到位,認為脱貧“摘帽”就可以“鬆氣歇腳”“到站下車”了,沒有從“三農”工作全局去把握二者目標一致性、工作連續性和階段性統一。

(二)發展現狀與實施基礎。據調查,一些貧困縣,縣域工業底子薄,經濟活力不足,城市化率低,城鄉融合層次低,縣鄉產業缺乏特色,單一化、同質化問題突出,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門路少。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與產業發展相互脱節,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基礎相對薄弱,農業綜合改革協同性不強,農民主體作用發揮不充分。

(三)體制機制與政策供給。據調查,一些縣區,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之間缺乏相互通報機制、溝通機制、協調機制,對脱貧攻堅成熟的工作體系,缺乏有效的借鑑和吸收及創新性運用。對鄉村振興與脱貧攻堅之間政策的過渡接續謀劃不夠,缺乏統籌性的政策設計和支撐。

(四)規劃引領與實現路徑。據調查,一些地方,鄉村振興規劃與脱貧攻堅缺乏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對原有的規劃缺乏有效整合、優化和重構。交匯期工作任務疊加,工作內容和工作重心轉移,兩戰略有機銜接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路徑缺乏有效探索和實踐。

二、聚力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共進的對策建議

(一)做好理論銜接共進,為鄉村振興提供思想基礎。一是持續深化理論武裝,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及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刻把握黨領導“三農”工作的新思想、新方略,深刻領會、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鄉村振興戰略思想的精神實質,繼承“精準”理念,總結脱貧攻堅先進理論和優秀經驗,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理論支撐和根本遵循。二是廣泛動員幹部羣眾,踐行羣眾路線,轉變工作作風,在鄉村掀起“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熱潮,實現“被動扶”到“主動興”的轉變,進一步提升貧困人口“自主脱貧”的能力,讓人民羣眾從內心深處轉變觀念,主動依靠自己的勤奮努力,早日過上富裕生活。尊重羣眾主體地位,既問需於民,又問計於民,發揮羣眾首創精神,集眾智,聚民心,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民意基礎。

(二)做好機制銜接共進,為鄉村振興提供組織保障。一是借鑑脱貧攻堅形成的“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做好“五級書記抓扶貧”與抓鄉村振興的銜接共進,將其總結提煉、推廣運用到鄉村振興中。建立健全責任體系、監督體系、評估體系在內的制度體系。二是建立防範返貧和新生貧困、解決次生貧困和相對貧困的鞏固脱貧成果長效工作機制,嚴格落實脱貧“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四個不摘”要求,着力抓好基本產業、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基本技能培訓、基層組織建設。三是建立統籌協調機制,統籌推進規劃編制、政策制定、項目實施等重要事項,提高財政、土地、科技、人才、金融等各項工作的協同性,構築城鄉要素雙向流動的體制機制。科學研判脱貧攻堅項目中需要延續和升級的內容,並納入鄉村振興的推進機制中。四是落實考核評價機制,在鄉村振興初期應借鑑脱貧攻堅過程中形成的較為成熟的評價機制,在此基礎上建立合理的階段性考核指標體系。

(三)做好規劃銜接共進,為鄉村振興提供實現路徑。一是清晰明確地制定符合地方實際的短期過渡計劃,將脱貧後待完成的任務、工程等納入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或實施方案,發揮長效作用。二是銜接好各專項和行業規劃,將脱貧攻堅規劃部署中仍需鞏固拓展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培育、美麗鄉村打造、農旅融合發展等項目,有機嵌入鄉村振興發展規劃中,增強規劃的持續性和銜接性。通盤考慮土地利用、居民點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生態保護和歷史文化傳承,注重保持鄉土風貌。編制縣域鄉村振興規劃,堅持科學規劃、注重質量,切實形成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三是按照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對縣域內鄉村振興的目標、任務、措施作出總體安排,針對不同發展水平、不同類型的地區,加強分類規劃指導,梯次推進。大力提升城鎮化水平,用“大馬拉小車”,以城鎮化的發展帶動鄉村振興。四是制定產業振興規劃,在鄉村振興總體規劃指引下,發揮各地特色,制定階段性的產業規劃。保持產業扶貧力度不減,將產業發展重心轉向縣域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的培育和發展,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延長農業產業鏈、價值鏈。

(四)做好政策銜接共進,為鄉村振興提供動力源泉。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一是加強鄉村振興、脱貧攻堅政策統籌,分類確定需要取消的、接續的、完善的或強化的政策,研究現行傾斜性支持政策的延續時限、內容與脱鈎方法,注重總結梳理脱貧攻堅中成熟的理論成果、實踐經驗,用於完善鄉村振興政策體系、制度框架。二是轉變政策供給方式,促進相關政策向常規性、長效性轉變,均衡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強化產業、金融等政策供給,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三是合理拓展部分扶貧政策惠及的對象範圍。打好特惠性政策與普惠性政策的組合拳,既要持續關注對特殊羣體的兜底保障,也要高度重視推動鄉村的整體發展。通過政策拓展,將在脱貧攻堅中增強貧困户發展能力的政策舉措,轉變為能夠幫助廣大農户參與鄉村振興並分享鄉村紅利的政策安排。

(五)做好資金銜接共進,為鄉村振興提供金融支撐。一是強化政府“主導”,發揮金融資金的引導協同作用、社會資金的參與補充作用,確保資金投入與提高脱貧質量、鞏固脱貧成果、實現鄉村振興相匹配。二是強化資金“整合”,發揮規劃的統籌引領作用,把脱貧攻堅、公共事業發展和涉農資金等多方投入統籌起來,充分發揮資金整合規模合力效益。三是強化資金“撬動”,借鑑並創新脱貧攻堅的資金籌措方式,通過以獎代補、貼息、擔保等方式,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作用,鼓勵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研究出台市場化方式推進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

(六)做好人文銜接共進,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一是強化人才培養及提升,實現人才振興。脱貧攻堅與鍛鍊幹部、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是我國特色扶貧的重要經驗。在與鄉村振興銜接過程中,通過“內育”與“外引”相結合,培養鄉土人才,引進懂科技、懂管理、懂市場、懂法律的現代化人才,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二是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要求貫穿始終,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薰陶、道德教化、實踐養成和制度保障,形成良好的家風家規,同時外化為自覺行動。三是做好扶智扶志與文化振興的有效銜接。一方面扶貧扶志扶智並舉,實現鄉村文化改善。另一方面,多管齊下補齊鄉村文化短板、增強鄉村文化自信。開展豐富多彩的鄉村文化體育活動,豐富農村文化產品供給;因地制宜挖掘特色鄉土文化內涵,充分運用特色文化提高村民凝聚力,為鄉村振興鑄魂。

(作者單位:中共安徽省泗縣縣委)

鄉村振興培訓學習心得 篇4

為紮實推進依法行政示範單位創建工作,根據《“法治行”法治宣傳平台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縣檔案局根據本單位業務實際,大力宣傳法治示範創建,助力鄉鎮振興,為全縣羣眾提供及時、精準、普惠、高質的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現將該項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領導高度重視

按照相關文件精神,我局充分認識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把創建法治示範創建與其他各項業務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切實做到兩促進、兩不誤。為確保創建工作紮實有效地開展,成立局長同志任組長,副局長同志任副組長,一般幹部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綜合辦,由綜合辦負責全局示範單位創建,助推鄉村振興工作的組織協調,並提供了相應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解決機構、人員、經費和設備設施等存在的問題。為更好地開展此項工作,我局通過微信、微博、展覽館電子屏等多種形式宣傳法治示範創建工作。

二、具體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樹立大局意識,增強檔案服務大局的積極性。提升檔案人的服務能力,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打贏脱貧攻堅戰注入動力。

(二)發揮檔案部門職能作用,主動作為,有效指導農業農村檔案工作。8月21日,我局深入縣進黨委、鎮進行工作指導,重點加強農村土地確權檔案、精準扶貧檔案、村級檔案管理業務指導,最大限度地提供檔案查閲利用服務。

(三)全面落實政策,有效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局駐村工作隊積極落實政策,開展入户調查和精準識別,指導精準扶貧專卷更加有效規範。

(四)堅持“檔案姓黨”,確保檔案服務農業農村工作沿着正確方向前進。樹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牢記“為黨管黨,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宗旨,深入開展機關幹部職工作風建設,提供更優質的檔案服務,為檔案更好服務農業農村營造良好的氛圍。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羣眾在享受黨的為民惠民政策時的獲得感、幸福感,為助推鄉村振興,打好脱貧攻堅戰做出應有貢獻。

三、存在的問題

鄉村管檔人員大多是村幹部擔任,流動性較強,人員不具穩定性,影響了部分檔案的交接工作,且參加檔案管理培訓人員流動性也較大,導致檔案管理工作的培訓力度上不去,加大了助推鄉村振興宣傳難度。

鄉村振興培訓學習心得 篇5

更加註重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機制整合,確保兩項工作有效銜接,不斷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隨着脱貧攻堅順利推進,已經出列摘帽的縣區鄉村,還要齊心接續為鄉村振興的事業而奮鬥。

農村地區脱貧攻堅成績有目共睹,基層幹事創業環境的改變更值得稱道:幹部羣眾“抱得緊”,數百萬工作隊員奮戰脱貧一線,和貧困户、鄉親們結成了親戚;上下級、各部門“抱得緊”,五級書記抓實脱貧;東西部協作對口幫扶“抱得緊”,形成全社會幫扶大格局。三個“抱得緊”,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重要機制保障、組織保障、作風保障。這場前所未有的人類減貧實踐,本身就在為鄉村振興“補短板”。五級書記抓脱貧的責任體系,貧困地區統攬全局的動員體系,第三方評估嚴格抽查的評價體系……這些做法,都值得鄉村振興借鑑參考。

鄉村振興,同樣需要發揚鬥爭精神。已脱貧地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保持責任不變、力度不變、隊伍不變,鞏固好脱貧成果,也需要在措施上逐步實現從精準到共享、從特惠到普惠、從管理到服務的轉變。基層脱貧攻堅中一些臨時性、地域性、超常規的舉措,不宜照抄照搬到鄉村振興中來。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鄉村振興而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不少地方的探索,已經顯現成效。以雲南省臨滄市為例,省市縣掛鈎包點確立指導和責任機制,出台文件明確鄉村振興的內容標準,讓相關工作變得更加精細、更易操作。同時,理出農村人力、物力、存在問題和所需項目4個清單,摸準鄉村振興的基層實際。臨滄市下面的雙江縣,在“脱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加掛“鄉村振興辦公室”牌子,集中辦公、整合機制,確保兩項工作精準理念延續、政策措施延續、幫扶力度延續、成效檢驗延續。

由此來看,實現鄉村振興,精準同樣是必不可少的方法論。比如,建立相對明晰的指標和責任體系,不宜大而化之;摸清鄉村困難問題和資源條件,規劃先行、步步為營;打開大門、敞開市場,把更多的資源、人才引入鄉村共襄盛舉;把“指導振興”和“我要振興”結合起來,更加註重理事會等的內生動力培養;注重“典型引路”和“提攜後進”,有重點“抓兩頭”來促進全體振興……更加註重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機制整合,確保兩項工作有效銜接,才能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不斷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鄉村振興戰略在實施中必須貫徹“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我國脱貧攻堅已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最好成績,秉承新發展理念,借鑑脱貧經驗,用脱貧經驗“金鑰匙”打開鄉村振興之門,廣袤鄉村必將呈現更新更美的圖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6ewj7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