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精選19篇)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精選19篇)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1

人才是社會幹事創業的第一資源。大學生則是人才當中最主要的力量。大學生都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其素質和能力還是值得信賴的。近年來,不少地方對於大學生越來越重視。很多農村地區,長年難以擺脱貧困。關鍵還是在於人才方面出了不少問題。近日,一篇名為《讓大學生成為鄉村振興生力軍》的文章更是旗幟鮮明表達了大學生應該不斷為鄉村振興助力,促進早日實現鄉村振興的發展戰略。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精選19篇)

很多貧困地區,貧窮和落後與人才的匱乏和短缺不無關係。貧困地區,受限於諸多的客觀條件,人才,特別是大學生難以在一些貧困的農村施展才能。更為重要的是,由於貧窮,導致對於很多鄉村在人才的政策和引入上也很缺乏甚至沒有底氣和勇氣。對於大學生的引才工作政策上的缺失,直接就造成了很多偏遠農村人才缺乏,而大城市往往有顯得人才過剩甚至飽和。這就是長期以來困擾很多偏遠農村發展的重要障礙。因此,加強人才工作,讓大學生不斷在鄉村振興上助力,往往就能決絕很多鄉村振興發展的問題。

新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早已深入人心。很多經濟發達的地區,之所以能夠保持快速、持久地高質量發展,人才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沒有大量具有能力和高素質的大學生不斷助力當地發展,經濟想要實現突飛猛進難以為繼。因此,決絕偏遠農村發展的瓶頸,就要不斷髮揮大學生的作用,讓大學生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讓大學生助力實現鄉村振興,要積極打造可以讓大學生施展才能夠的事業平台。很多農村地區,產業都比較落後甚至很缺乏,加上基礎設施也比較落後,導致很多大學生即使去了很多農村也難以有所作為。很多大學生到了這些地方甚至有種被埋沒、甚至最終被荒廢的情況。這樣的情況如果不解決,往往就會導致農村地區與城市的差距會越來越大,人才的匱乏問題必將長存。在一些農村地區,大學生來到這些地區,往往也留不住。因此,真正要決絕農村地區人才的問題,還是要不斷髮展事業平台,讓大學生來到農村不會覺得是“遊一遊”。

大學生,是社會改革發展的財富,更是社會精英人才的重要組織部分。幹事創業,需要人才的不懈奮鬥,更是需要大學生不斷在幹事創業中不斷努力。鄉村振興,這是十九大國家的戰略部署,是保證廣大農村人民羣眾實現脱貧致富的關鍵。作為這一重大戰略的實施,就需要大學生的不斷助力,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2

春風化雨“傳”思想,做方針政策的宣傳者。方針政策是鄉村振興的理論基礎,駐村幹部既要腳踏實地,做好實際問題的“解決者”,也要仰望星空,做方針政策的“宣傳員”。

讓基層羣眾瞭解大政方針,清晰發展方向,把黨的“聲音”和“思想”傳達到最基層,讓普通羣眾充分藉助政策幫扶的“春風”實現自身發展;讓平民百姓讀懂政策精神,理解國家決定,充分明白國家的中心思想,支持擁護黨和國家的發展。切實做好宣傳工作,駐村幹部要加強自身文化功底,不斷學習,掌握精神實質,然後用最通俗的語言,最恰當的方式讓廣大羣眾“聽”得舒心,“知”得清楚,“用”得到位。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3

一、鄉村振興量化指標需加強,對考核駐村幹部缺少抓手。

脱貧攻堅階段,很多硬指標是可以量化的。比如兩不愁三保障,吃飽穿暖、住得安全、上得了學、看得了病等。這些都是可以用硬性指標來量化考核的。但是鄉村振興階段,較難用一些量化指標來界定工作的好壞。部分地方延續了脱貧攻堅階段的一些政策,對知曉度、滿意度這些內容繼續加以考核。相對於鄉村振興工作來説,其必要性有待探究。建議多方調研,收集基層一線的反饋,形成具有操作性的考核監督方案。而且,對鄉村振興的考核應有別於脱貧攻堅階段的大範圍跨省市的評比,對相關評價指標和要求,應充分參考省內或同水平區域內的總體發展水平分別制定。

二、鄉村振興見效較慢,對長期駐村要做具體要求。

鄉村振興需要更長期的謀劃和更切合當地的因地制宜和因勢利導。駐村幹部一是需要較長時間的下沉進村,二是需切實做好摸底調查工作。鄉村振興承接脱貧攻堅,但是建議對脱貧攻堅的一些成果的運用,應當通過切實的調研並結合當前市場和技術的發展變化,做出合適的調整。這就更需要駐村幹部的長期堅持。鄉村振興是一次長考,對基層和駐村幹部的能力、韌性、耐心也是一次更長的考驗。建議對於本批次駐村幹部的亂換年限要求,輪換方式方法,做進一步的規定,應該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

三、鄉村振興所需專業性較強,短時間內缺乏專業性人才。

鄉村振興急需大量專業性較強的人才,但是目前來看,基層確實缺少相關人才。大力建設各類人才隊伍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但是就目前的需求情況來看,可嘗試由上級部門建立一支或者多支區域內流動的專業技術工作隊伍。這批人不駐在某一個村,而是相對集中地在某一個或多個縣區內各村流動,成為一支救急隊伍。這個隊伍中可選派一批技術精熟、素質過硬的.同志和一批年輕、學習、動手能力強的同志。一方面用於解決鄉村振興初期出現的各種新的突發的重難點問題,一方面通過在基層一線的傳幫帶,培養出一批能及時下沉到基層的實用型人才。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當前,鄂州正值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努力建設江南美麗田園城市的歷史時刻,結合赴浙江的所學、所看、所想,談幾點思考和建議:

(一)堅定信心,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氣魄和胸懷,往實處幹,往實效處幹。要堅決貫徹“兩山”理論,焦點不散,靶心不變,久久為功。在確保農業農村綠色基調的基礎上,推進鄉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全面振興,用一張藍圖統領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一是建議每年全市高規格召開一次美麗鄉村建設推進會,科學統籌,細緻謀劃,分段推進,一環緊扣一環,一個步驟接着一個步驟,在全市上下形成大抓、真抓、用心抓的工作局面。二是各地各單位要緊密結合實際,按照“條塊結合,高效對接,科學規劃,有序建設”的要求,形成全市鄉村振興“1+N”方案,在思想上同頻,行動上共振。三是完善市區鄉村四級鄉村振興考核機制,定期組織項目拉練,公佈正反典型案例,形成工作“閉環”和責任“倒逼”,確保“一張藍圖幹到底”,努力把全市鄉村振興的“規劃圖”變為“實景圖”。

(二)順應大勢,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探索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發韌於農村的這場變革提供了很多寶貴經驗,四十年來農業農村現代進程的歷史輪廓,以及鄉村改革發展各項議程,充分説明實現鄉村振興的前提條件和拐點條件是城鎮化的充足發展,浙江經驗印證了這一發展脈絡和相應規律,鄂州鄉村振興之路也須遵循相關規律和內在邏輯。在大格局、大趨勢、大邏輯下做好城鄉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首先,要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打通阻礙城鄉要素合理流動的梗阻,使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相得益彰,進而在資本下鄉與農民進城之間形成置換機制,再向資本下鄉與農民返鄉的階段轉化,形成勞動、資本、技術和土地的優化組合。其次,在農村內部要大力實施價值提升工程,不斷挖掘農業農村新的價值和功能,既注重新型經營主體,也尊重小農自然發展路徑。圍繞生態農業、農村電商、農村新業態和農旅結合等方面培育農村發展新動能。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要在產品供給、要素供給、制度供給上全面協同發力,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生態價值、文化價值和產業價值的綜合提升,以鄂州城市發展基礎和臨空經濟轉型發展的獨特條件,助力“互聯網+農業”異軍突起。

(三)緊盯關鍵,以“獨具匠心”的項目和設計,將文創規劃設計貫穿鄉村振興始終。無中生有發展都市景觀旅居農業,是補齊歷史文化欠賬,實現農業農村價值提升的重要抓手之一,這方面策劃水平有多高實踐效果才有多好。我市有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成功實踐,有得天獨厚的好山好水好區位的資源稟賦,襟江抱湖枕名山,自然資源條件不比浙江差。但酒香還怕巷子深。在高質量完成《鄂州市鄉村振興戰略暨城鄉融合發展規劃》編制的同時,如何確保各項規劃能高標準落地?差的就是“包裝”和文創策劃,當務之急,要抓緊引進一批懂農村、有活力、有創意的農村文創策劃運營團隊,加強對我市重點村的項目化設計、包裝和運營。目前此類人才相當稀缺,且大多集中在一二線城市,我市應加快出台更具針對性和吸引力的政策,加速引進高水平、專業化的文創團隊,擔任美麗鄉村的設計大師、創作大師和“吹鼓手”,讓鄂州美麗鄉村提檔升級,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

(四)統籌力量,以“凝聚多方合力”的方法和路徑,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鄉村振興是一項需要打持久戰、統籌戰、技術戰的系統工程,要善於借勢借力科學推進。一要巧借外力。全面收集全國鄉村振興的典型案例,彙編成冊,滾動刊播,並結合鄂州實際歸納分析,借智借力,分類推廣,不搞“千村一樣”。同時,要在武鄂黃黃協同發展中借力發力,營造自我發展與區域協調發展的良性互動機制和環境條件。二要善聚內力。成立“全市鄉村振興指導委員會”,從統籌、農林、旅遊、文化、科技、金融等相關領域,聘請專家組建參謀團、智囊團,為全市鄉村振興提供跟蹤指導服務。同時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激發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三要形成合力。各相關單位有針對性出台相關支持政策、規劃方案,重點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鄉村振興,打通資金鍊、產業鏈、信息鏈、政策鏈和利益鏈,激活多元主體,激活多種要素,激活多級市場,共築城鄉命運共同體和企村利益共同體,形成多元主體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振興新格局。

(五)創新思路,以“超常規”的思路和舉措,將鄂州率先打造成“兩個示範市”。當前,全國各地正使出“渾身解數”大力開展鄉村振興,鄂州要走在前列,作出標杆,必須用創新的理念,採取超常規的舉措,形成競爭優勢。一是以超常規標準選配“領頭雁”。以今年村“兩委”班子換屆為契機,擴大範圍,不拘一格選準一批有情懷、有思路、有魄力、有帶頭致富能力的村支部書記,對於優秀的村支部書記,每年拿出一定比例享受鄉鎮副職經濟待遇,完善激勵機制。二是以超常規政策引育人才。儘快研究出台“一攬子”人才引進、人才培育、人才作用發揮的“鄂州鄉村振興人才支撐政策”,建強一支回得來、留得住、用得上的農業農村人才隊伍。三是以超常規舉措強化綜合治理。大力實施“百壪示範、千壪整治”工程和“四個三”重點生態工程,注重地域特色,集中優勢資源和資本,精心打造一批“田園綜合體”,創建一批示範性特色小鎮和美麗宜居村莊,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四是以超常規力度加大扶持。抓緊出台支持農業農民金融扶持政策,設立“農村發展基金”,充分遵循市場規律,讓更多實力雄厚的市場主體投入現代農業產業、旅遊產業,讓更多的優質資源向農村流動。五是以超常規陣容打造“鄂州品牌”。集中宣傳、創作優勢力量深度挖掘鄂州歷史文化,大力挖掘、講好“鄂州故事”,按照“有故事、有LOGO、有創意、有特色、有品牌”的“五有”標準,將更多鄂州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到旅遊景點、景觀帶建設及旅遊產品開發之中,為美麗鄉村注入文化之魂,這樣的美麗經濟才能更持久,更有魅力。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5

在中國,農業的發展不是一個單一的產業發展,更需農民與農村的協同跟進,即所謂的“三農”,“三農”是一個居住地域、從事行業和主體身份三位一體的問題,但三者側重點不一,必須一體化地考慮以上三個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關係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係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若是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素質無法提高,農民的生活環境得不到改善,從事農業生產的環境惡劣,就不能使農作物得到良好的培育,也不能提高生產效率與質量,更無法達到所謂的高質量現代化農業。因此,農業的發展,也可以説是建立在農村的發展與進步的基礎之上。作為現階段的農業發展也需要農村的現代化建設與實現與農業環境的協調發展,才能取得長遠的進步。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一重要的發展戰略是在新時期農村發展中提出的一項重要的發展理念,這一理念明確的指出了發展農村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提出了現階段“三農”問題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提供了重要保障。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民的生活水平與生活環境是書記很關心得問題,而目前中國已經進入到了脱貧攻堅決勝時期,農村貧困人口的脱貧問題更是成為政府最關注的重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憧憬,關鍵就是要實現農村與城市的協調發展,補齊農村發展滯後的短板,建設好美麗鄉村,讓農村人也能夠共享改革開放的美好成果。

對於實現鄉村振興,十九大報告則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這比之前的統籌發展更加具體;明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這無疑給廣大農業經營者吃下了一顆“長效定心丸”;提出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更是切中了農村人才短板的要害;等等。對於這一系列的新政策帶來的不僅僅是農村發展的新希望,更是實實在在的政策幫扶。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6

通過學習,我受益匪淺。作為組織委員,怎樣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引發了我深入的思考。

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根本保障。始終堅持黨建引領,進一步理清“振興什麼”“誰來振興”“怎麼振興”等關鍵問題。一是強化黨建引領振興的責任落實。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建立健全鄉、村兩級抓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責任落實機制;建立健全鄉鎮黨委每月研究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村黨組織書記定期交流等機制。二是突出村黨組織領導地位。強化農村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突出政治功能,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全面推行“四位一體”村級治理機制,全面清查村幹部涉黑涉惡違紀行為,把掃黑除惡與加強農村組織建設結合起來,為鄉村振興營造清朗環境。三是打造過硬農村帶頭人隊伍。通過拓寬選育渠道、加強教育培養、完善考核激勵、暢通晉升渠道、提高待遇保障等舉措,推進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四是發揮黨員示範帶動作用。加強農村黨員教育管理,深化黨員冬春訓、黨員示範崗、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積分管理、民主評議等做法,通過黨員示範帶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農村鄉風文明,提升鄉村民主和諧水平。五是打造服務型黨組織。一方面,改變觀念,加強學習,提升服務的意識和能力;另一方面,着力服務羣眾,瞭解村情民意,從抓好羣眾要求最迫切的事情入手,打通服務羣眾最後一公里。

堅持把人才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素。人才是第一資源。實現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的強力支撐,要充分調動農民羣眾和各類人才參與鄉村振興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一是廣泛引進人才。一方面,要大力實施本土人才迴歸工程,完善政策激勵機制,鼓勵返鄉農民工、回鄉大學生、退休人員、退役軍人以及其他人才返鄉進村創業;另一方面,積極招錄公務員、事業人員和鄉村振興專幹,充實基層工作力量。要善於挖掘有一定技能、技術的“田秀才”“土專家”“種養殖能人”建立本土人才庫,發揮本土人才的作用。二是加大培訓力度。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農民頒發執業、培訓證書,同時注重提升學歷。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培養扶持一批農民經紀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藝人。三是打造鄉村文化人才隊伍。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打造文化陣地,加強農村文藝骨幹、民間藝人、專業人才等的扶持和培養,舉辦鄉村文化藝術節、文藝匯演等文藝活動鍛鍊人才。四是組建“兩支工作隊”下鄉駐村幫扶。選派專業對口、經驗豐富的黨員幹部,組建鄉村振興工作隊和科技人才服務隊,紮實開展駐村幫扶、科技幫扶。

堅持把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產業興則農村興,產業旺則農村旺。綠色引領,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一是全面推進現代農業+創新發展新業態。發展“現代農業+鄉村旅遊”“現代農業+健康養生”“現代農業+電商”“現代農業+文化”等美麗經濟。二是發展新型服務業,盤活農村資源,拓展農民創業就業新途徑。推進鄉、村、供銷合作社組織體系建設,廣泛吸納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入社,積極參與生態養生、休閒觀光、鄉村旅遊、美麗鄉村等新興服務業建設。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繼續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全面推進信息進村入户,依託“互聯網+”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強化電商企業與小農户、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產銷對接,鼓勵社會力量運用互聯網發展各種親農惠農新業態、新模式。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7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努力做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即“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這次,有四句話不一樣。新的鄉村振興總要求,是農業農村發展到新階段,設定的新目標,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這是新的歷史背景下,農業農村發展到新階段的必然要求,

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是最終目標。始終關注農村人居環境,關注農民生活環境。以人民為中心,讓農民生活在美麗鄉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理念。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中“生態宜居”這一項,堅持遵循鄉村發展規律,紮實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這一重要內容。從關心廁所衞生,通過“廁所革命”,讓農村羣眾用上衞生的廁所這樣的“小事”可以看出,隨着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新農村建設也要不斷推進,人居環境的改變還有農民的幸福感越來越被重視。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8

寧靜的清晨,浮想聯翩。“我看見了整齊的街道,快步走在熱鬧的早餐一條街上,和相識的人打招呼,他們笑容洋溢,邀請我一起享受這熱氣騰騰的早餐,我又路過村裏的轉盤,花壇中立着一塊牌子,上面寫着‘脱貧攻堅,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一夜春雨夢不休。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鄔樹村——那裏是我當初懷揣着夢開始的地方,夢想之於現實,正如遠方之於家鄉,追逐的路上滿是留戀,安定下來卻又異常思念。我曾是一名大學生村官,三年前,因為工作調動離開了我相守五年的村,我疑惑,我的夢是何時變得如此之美、如此現代化,這三年時光猶如粉刷匠光臨了我的家鄉。

“你説我是你的超級英雄”——回村返鄉,加快脱貧步伐我的夢遷回至當初我大汗淋漓來到鄔樹村選聘為大學生村官時。當初還是田野遍地、村間小道泥濘不堪、屋檐下堆滿了柴火,家中老幼在自家門前忙活。突然,眼前出現一羣年輕人,他們扛着被褥,提着行李,腳步輕快,他們是返鄉人。

我想,現身説法,廣泛動員,鼓勵返鄉人為家鄉“造血”,實施有組織的勞動就業是加快脱貧步伐的基石。政策引領,廣泛宣傳,營造鄉村創業環境和返鄉入鄉就業創業政策,全力回引返鄉入鄉就業創業是加快脱貧步伐的“腳手架”。在建設美麗鄉村之路上,政府要引導鄉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以“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為抓手,加快脱貧步伐,因地制宜地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你笑起來真好看”——發展振興,鄉村美景如畫夢中,我聽到鄰居家的孩子童真的笑,老人笑得眯縫着眼,青年人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聽到一個聲音,“我一定要讓他們在這世外桃源般的鄉村過上好日子!”這是來到我們村的第一書記在來村後許下的第一個誓言,用心扶貧,以行踐諾。

我想,帶頭摒棄“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勤勞致富,這是脱貧出路。帶頭抵制陳規陋習,講文明、樹新風,這是發展之路。帶頭轉變工作觀念,久久為功、持之以恆,這是振興之路。第一書記、後備幹部帶來政策,讓基層幹部上接“天線”、下通“地氣”,只有切實解決道路交通、網絡互聯,以更開放、更立體、更接近城市的形態融入現代生活,才能讓鄉村振興的成果惠及到每一位村民,讓鄉村美景如畫。

“寶貝寶貝我是你的大樹”——鄉村幼兒園的蜕變在村那段時光,我久久徘徊在鄉村幼兒園,看着簡陋的滑梯,陰暗的小樓,想為孩子們儘自己微薄的力量。“你為什麼要報考幼師資格?”夢中我大聲喊出初心:“為了我們村那些孩子們的未來,為了鄉村幼兒能和城市幼兒一樣接受平等的教育”。

我想,扶貧扶智均衡教育,將教育平等化轉化為鄉村脱貧的關鍵要素。幫助扶助鄉村孩子接收良好教育,加大政府和教育部門財政投入,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到鄉村學校的建設中來。合理佈局學校位置保證學生出行距離。有選擇性、針對性地優先引導城市大中國小校教師到農村去,並且給予豐厚的津貼和住房補貼。規範鄉村教師任職資格,拓寬鄉村教師認知邊界,創新鄉村教師教育教學方式,真正縮小城鄉教育質量的差距。有效利用鄉村本土資源優化校園活動,讓孩子們認識鄉村,領略鄉村的美好,培養孩子的“家鄉情懷”。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9

人才是社會幹事創業的第一資源。大學生則是人才當中最主要的力量。大學生都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其素質和能力還是值得信賴的。近年來,不少地方對於大學生越來越重視。很多農村地區,長年難以擺脱貧困。關鍵還是在於人才方面出了不少問題。近日,一篇名為《讓大學生成為鄉村振興生力軍》的文章更是旗幟鮮明表達了大學生應該不斷為鄉村振興助力,促進早日實現鄉村振興的發展戰略。

很多貧困地區,貧窮和落後與人才的匱乏和短缺不無關係。貧困地區,受限於諸多的客觀條件,人才,特別是大學生難以在一些貧困的農村施展才能。更為重要的是,由於貧窮,導致對於很多鄉村在人才的政策和引入上也很缺乏甚至沒有底氣和勇氣。對於大學生的引才工作政策上的缺失,直接就造成了很多偏遠農村人才缺乏,而大城市往往有顯得人才過剩甚至飽和。這就是長期以來困擾很多偏遠農村發展的重要障礙。因此,加強人才工作,讓大學生不斷在鄉村振興上助力,往往就能_很多鄉村振興發展的問題。

新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早已深入人心。很多經濟發達的地區,之所以能夠保持快速、持久地高質量發展,人才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沒有大量具有能力和高素質的大學生不斷助力當地發展,經濟想要實現突飛猛進難以為繼。因此,_偏遠農村發展的瓶頸,就要不斷髮揮大學生的作用,讓大學生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讓大學生助力實現鄉村振興,要積極打造可以讓大學生施展才能夠的事業平台。很多農村地區,產業都比較落後甚至很缺乏,加上基礎設施也比較落後,導致很多大學生即使去了很多農村也難以有所作為。很多大學生到了這些地方甚至有種被埋沒、甚至最終被荒廢的情況。這樣的情況如果不解決,往往就會導致農村地區與城市的差距會越來越大,人才的匱乏問題必將長存。在一些農村地區,大學生來到這些地區,往往也留不住。因此,真正要_農村地區人才的問題,還是要不斷髮展事業平台,讓大學生來到農村不會覺得是“遊一遊”。

大學生,是社會改革發展的財富,更是社會精英人才的重要組織部分。幹事創業,需要人才的不懈奮鬥,更是需要大學生不斷在幹事創業中不斷努力。鄉村振興,這是十九大國家的戰略部署,是保證廣大農村人民羣眾實現脱貧致富的關鍵。作為這一重大戰略的實施,就需要大學生的不斷助力,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10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緊扣農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給農民羣眾帶來了新期待、新希望。”作為一名奮戰在農村工作的基層幹部,肩上更是扛着振興鄉村的艱鉅任務,就是要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將黨的好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實好,才能把外來“輸血”幫扶轉變為自主“造血”發展,才能更好地推動新時代農村的發展。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是築牢鄉村振興之基的重點。在脱貧攻堅的持續推進下,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但部分貧困山區受地理條件限制,歷史欠賬多、優質資源供給不足、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約,各項基礎設施都相對落後,水、電、路、污染處理等方面仍存在突出短板,這都成為了鄉村振興的掣肘。在實現振興鄉村的過程中,必須以完善基礎設施為重點工作,立足羣眾需求繼續大力實施民生工程,加快補齊水、氣、污染處理設施等突出短板,解決制約當地長遠發展的突出問題,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增強農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許多地區在脱貧攻堅的帶動下,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但是部分偏遠山區,在水、電、路、生態治理等方面依然非常落後,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需政府給予大力支持。

推動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實施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徹底解決農村產業和農民就業問題,確確保當地羣眾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而無論是解決農民就業還是確保羣眾增收,都需要以產業發展為基礎。農業強,產業必須強;產業旺,鄉村振興才有底氣。_説,“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山區縣依山傍水,自然資源豐富,縣域旅遊發展前景廣闊。隨着全縣全域旅遊的發展,旅遊業逐步做大做強,也將進一步帶動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帶來紅利。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如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消除“空殼村”,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個熱點也是一個難點,更是農村如何打贏脱貧攻堅這場硬仗的關鍵。許多村集體沒有任何收入,不説基礎設施建設、公益事業、扶貧濟困,連基本辦公經費都全靠政府財政補貼,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緩慢是一塊突出的短板。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有政府補貼和村集體經營收入,政府補貼基本固定,要想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只有通過生產經營,盤活村集體資產。國家出台“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這一惠農政策,這是繼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後農村改革的又一項大事,目的是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怎樣讓農村閒置資源“活”起來,充分發揮土地制度紅利在鄉村建設中的作用,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讓農民切切實實得到實惠,這是當下我們正在積極推進的新課題,也是我們最終的奮鬥目標。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鄉村發展指明瞭方向和道路,是農民共享國家發展成果的重要體現,是黨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和關心。作為一名基層幹部,責無旁貸,應該為鄉村振興獻計出力,帶領羣眾發展致富。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11

農村振興發展有諸多先天不足,但也不是事無可為,清晰的思路、得力的措施對農村發展仍有着重要的作用。結合實際,現談談本人一些體會和感悟:

一、固本培源:增強農村經濟發展的自生性動力

對於毗鄰的欠發展地區,農村經濟不夠活躍,主要的難題仍是積累不足,產業發展所需的資金和人才資源嚴重不足。個人認為,當前農村經濟發展就是要固本培源,發展好本地的產業、富裕本地的羣眾、培養本地的領軍人才,增強農村經濟發展的自生性動力。具體到,我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1、示範帶動,提升煙葉產業發展水平。目前,的煙葉在全縣是“龍頭”的地位,但客觀地説,這種地位仍不穩固。一是本地煙葉大户仍然不足,專業户更是不多;二是產業經營模式依然是傳統低效益的模式,低投入低產出,依然是靠天吃飯。據於此,我們一直向以下幾方面努力。一是示範帶動。通過鎮村幹部、引進外地大户規模化種植煙葉,一方面培養本地的種煙能手,另一方面宣傳煙葉種植的經濟效益,引導本地有知識、有經濟基礎的能人轉向煙葉種植。同時,通過扶持煙水、煙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表彰獎勵種植大户等方式,着力將種植大户培養成煙葉種植專業户,成為穩定煙葉種植規模、得升經營層次的中堅力量。二是引導經營方式的轉變,促進產業升級。無論是土地的流轉模式,勞力的組織方式,還是煙田的管理方式,都還是處於傳統農業種植的模式,只是簡單面積的累加,而沒有現代的經營。我們着力嘗試通過組建煙葉協會,逐步引導煙農加強合作,採取一些現代經營的手段,來提高產業的綜合效益,促進產業發展升級。

2、向山上要效益,積極發展林果業。雖不是山區鄉鎮,但也有山林面積14.7萬畝,為耕地面積的4倍,要富民,如何做好山上的文章就不可忽視。一方面,我們要加強對現有以臍橙為主的果業的管理,加強柑橘黃龍病的防控工作,監督好各種不良激素的使用。另一方面,要大力開發低緩林地,引種對環境沒有破壞的油茶、黃梔子等經濟林木、中藥材,以及近年風行的花梨木等名貴樹種,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前提下,提高山地經濟效益。

3、打造新亮點,孕育鄉村旅遊經濟。有諸多的發展鄉村旅遊的優勢,如到縣城10分鐘路程,有仙濟巖、白馬寨等風景區,有贛南贛南畲民的發祥地—球獅等等。但鄉村旅遊經濟的打造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所需的資金、人才和硬件設施都是目前所不具備的,這方面我們將做好前期工作,着力抓好規劃,逐步完善一些基礎設施,向鄉村旅遊這一無煙黃金產業邁進。一是抓好鄉村規劃。重點對仙濟巖、球獅進行規劃,逐步建設一批像大竹坑一樣的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村莊整治點。特別是要對球獅村進行重新規劃,按畲鄉特色村寨的標準進行規劃和建設。二是先易後難,逐步建設一批基礎設施。逐步對進入相關景區及特色村寨的道路進行改造、拓寬,對相關人文和自然景觀進行建造和修繕。

二、民需導向:民生工程建設讓羣眾真正得實惠

農村的欠發展,使得農村各項基礎設施都相對落後,也顯得民生工程的緊迫性。但農村資源條件不足,特別是鄉鎮資金不足,使得民生工程難以面面俱到,上這項目還是上那個項目,有時很難抉擇。個人的體會,民生工程建設必須立足於羣眾的需求,哪個問題是廣大羣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哪個問題是制約當地長遠發展的,就優先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搞一些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1、推進社區化建設,解決“住”的問題。解決“住”的問題,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住新房”,有新房沒新村,農村依然沒有發展。鎮近幾年來一直致力於社區化建設,順應“人口城鎮化”的大趨勢來推進村莊整治。一是圍繞中心社區抓好規劃布點。中心社區有利於節約利用土地、有利於集中配套設施建設、有利於環境衞生整治,我們為此選取了下排子、大竹坑、古樓崗、上下九里等一批羣眾相對集中、基礎相對較好的自然村落來建設中心社區,有的點連續幾年打造,吸引周邊零星分散的村民到中心社區建房。二是突出地方人文特色。有一段時間,我們忽略了人文在人居環境中的重要位置,建了一批“火柴盒”式的民房,沒有品位、沒有靈魂。近年來我們開始反省,並在建設中挖掘和融入地方人文特色。如20_年開始在仙濟巖村大竹坑建設點上,就強調要融入周邊優美的自然環境,組織理事會成員外出參觀,並統一建築立面,外觀上傳承贛民居的特色,因此得到了各界的好評,也引起了各級媒體甚至中央媒體的關注。今後我鎮各中心社區建設也將延續這一理念,特別是在少數民族村寨建設上要突出人文特色。

2、科學治水,解決安全用水問題。素有“枯燋”之名,水資源缺乏,特別是到乾旱少雨季節,部分羣眾連飲用水都保證不了。水的問題是最大的困難,也是最大的民生問題。我們努力在兩個方面解決這一問題。一是解決“量”的問題。我們對全鎮水資源進行了全面調查,在如何解決水源上制定了近期和遠景規劃。近期就是開發離圩鎮約5公里的油坑的水資源,並與現在的自來水廠併網,解決圩鎮及周邊幾個村沒有自來水的問題。遠景就是開發離圩鎮約30公里的中壩的水資源,徹底解決羣眾沒水用的問題。二是解決“質”的問題。全面加強水污染治理,對水源地堅決實行禁養政策,嚴厲打擊唯利是圖的違規養殖户。同時堅決督促各山塘水庫的退包退養。

以上是個人目前對發展的體會和感悟,近十年的鄉鎮主官經歷,本人感覺到鄉鎮的困難重重,但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同樣大有可為,特別是在縣委、縣政府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能夠創出一番新天地。在此也對縣級部門如何支持鄉鎮提幾點不成熟的意見、建議。

一是涉及鄉鎮的項目多要在制度和程序上強化鄉鎮的作用。目前鄉鎮面對羣眾的訴求,都會向上申報一些項目。前期的調研、立頂鄉鎮都要花大力氣去爭取。但在立項之後的實施及驗收上,鄉鎮就基本上管不到了,導致一些民生工程不得民心。如我鎮立新渠的維修上,工程實施過程中施工方不與鎮村兩級組織商量,完工也不用鎮村兩級組織參與驗收,導致這條本來可以滿足幾個村農田灌溉的水渠邊一個村都用不了。所涉及的農户意見很大,幾次都要組織羣體上訪,鎮村兩級組織只能想其他變通的方法。

二是涉及鄉鎮的執法適當放權鄉鎮。目前很多工作鄉鎮有責任沒權力,而部門則有權力卻管不過來,導致一些問題的出現。如安全生產工作,一些礦山存在一些安全隱患,鎮村幹部發現了只能發發通知、做做工作,稍為採取一點措施就會引起企業主很大的反彈,導致一些問題久拖不決。在這些問題上建議通過委託執法或定期聯合執法等形式強化鄉鎮的管理權限。

晉寧的鄉村振興同樣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同樣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總方針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就是這樣一個龐大的體系,謂之“鄉村綜合體”,將帶給我們各級幹部怎樣的考驗?

因此我們必須找到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路徑,也就是在產業、文化、人才、生態、組織這五方面實施全面振興,整體推動,激起鄉村內生動力。重點實施農業品牌化戰略是關鍵,以鄉村豐富的生態、文化等資源為依託,以信息化和科技化的手段為支撐,打造一批特色生態產業、文化產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文化振興要把鄉村的傳統文明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相結合,弘揚中華文化,支持、鼓勵農村自主文化組織的發展,大力開展農村文化娛樂活動;政府必須加大對鄉村教育的投資,完善和升級鄉村教育基礎設施,從小抓起,“三農”學者到農村去,農民到學堂去,全面提升農民綜合素養;進行觀念革命,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打造綠色產業體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構築綠色政策體系;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保障黨和國家政策落地,保障黨員帶頭,政令暢通,強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扶持農民自治組織,引導羣眾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取決於幹部和黨員的帶動和引領,取決於羣眾的響應和共鳴,上下一致,決定着全面小康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我堅信,以更大的決心、更新的觀念、更有力的舉措,共同發力,定能獲得開啟晉寧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的金鑰匙。

我的老家是位於魯中地區的一個普通小鄉村。現在,我稱它為故鄉,這是一個讓我魂牽夢繞的地方。

小時候,聽老人們説,我們的祖先是從山西一個名叫大槐樹的地方遷徙過來的,他們看到這裏物產豐富、氣候適宜,就在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村裏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因為村裏的人絕大多數姓賈,因此把村名定為“賈家孝門”。

為啥在村名後面加上“孝門”二字呢?這裏面可有些説法哩!村裏所在的鎮叫汶陽鎮,自古就有“齊魯必爭汶陽田”之説,關鍵是這裏民風淳樸、崇尚孝德,上孝父母、下教子女,是遠近聞名的文明鄉鎮。因此,鎮上的人都以傳承孝德為榮,給村子起名的時候也喜歡加上“孝德”二字,讓後人銘記孝德、傳承孝德。

後來,村裏的人口數量越來越多,為了方便管理,經公社研究決定,以中間的一條公路為界,把村子分為了兩個村兒,北邊的叫賈北村,南邊的叫賈南村。雖然現在自然村歸屬不同了,但老少爺們兒之間的情誼還是一如既往的深厚,大街上見了面趕緊掏煙寒暄,誰家有了困難也是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兩個村村民之間的心從未疏遠過,畢竟幾百年的根兒深着呢!

記憶中,在村院兒旁邊有偌大一塊場地,平時村民們都在那裏曬糧食,孩子們在那兒玩遊戲,那應該算是我們村裏最早的廣場了吧!在廣場的西南角,有一大塊凸起的土疙瘩,那是我們男孩子的天地,拿着自制的手槍、手榴彈向“敵人”發起衝鋒,而上面的“敵人”則負隅頑抗,直到我們兵分兩路,採取“正面佯攻+迂迴包抄”的戰術,把敵人拿下。休息十分鐘,各自回家補充能量,一塊饅頭幾塊鹹菜,馬上交換場地投入戰鬥。

後來,村裏來了一些人,據説是縣考古隊的,他們在我們的戰場上左看看、右轉轉,後來乾脆用布條圈起來了,不讓我們進入“陣地”了。後來開來了幾輛車,挖開土疙瘩找出不少東西拉走了。大人們説,咱們每天都在這兒,竟然不知道這還是戰國時期的戰場哩!這土疙瘩裏面還藏着這麼多寶貝,不過也好,上交國家就有意義了!

文藝活動是我們村的特色之一。在魯中地區,從老一輩兒開始,就非常喜歡聽山東梆子,慷慨激昂、抑揚頓挫。我老家泰安還成立了專門的泰安山東梆子劇團,在省內外都頗有名氣。村裏200多户人家,幾乎家家户户都有人蔘與村裏的文藝活動,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腰鼓等,一個不差、一樣不落。

尤其是到了春節、中秋節,在外人員都回老家了,村裏又熱鬧起來了,全都操練起來了。我們村兒每年都會代表鎮裏參加全市文藝展演、國際桃花節等演出,長此以往,我們村兒成了文藝表演的代名詞。

如今,家家户户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住上了新房子,買上了小汽車,甚至組團出國旅遊。我們這一代都在外地成家立業,很少回老家了,但和老家的距離不但沒遠,反而更近了。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12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雜誌發表書記的重要文章《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文章指出,要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關鍵在人。鄉村振興的發展離不開基層幹部的努力付出,他們有“咫尺應該論萬里”的眼界,也有“千磨萬擊還堅韌”的韌勁,在他們的不懈奮鬥下,產業更有奔頭、更有前途,發展更有衝勁、更有底氣,鄉村越來越美。

基層的“腳下路”是他們的“樂章”。

鄉村振興的發展涵蓋了方方面面,需要基層幹部找準定位、提升所能,需要黨員幹部深入調研、掌握實情。無論是產業的佈局、市場銷路的拓展、鄉村風貌的提升,還是提高產品附加值、送技術服務,鄉村的沃野上處處都有基層幹部的身影。務實是他們的態度,也是他們的作風,他們以身體力行造福一方百姓,以極強的責任心投身鄉村振興事業,專注和認真讓他們忘記了身體上的疲倦,用一顆“匠心”學習新思維、掌握新技能,用真誠的笑容、真摯的服務為羣眾送上温暖,用一項項實打實的舉措為羣眾紓解難題,用堅守與付出贏得了羣眾的讚賞,提升着羣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基層的“千條線”是他們的“五線”。

“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在推動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有“千條線”,細小瑣碎的事情、基礎龐雜的工作考驗着耐心與細心,而“急難險重”的任務則考驗着“勇闖”之勁和“攻堅”之心。民生之事無小事,基層幹事者紮根基層一線,砥礪攻堅之志,不怕苦、不怕累,在吃勁的崗位上“磨與煉”,在“啃硬骨”的攻堅行動中磨礪意志和心性,在為民辦實事上“不停頓”“不拖延”“不推脱”,説幹就幹、竭盡所能,以“案無積卷、事不過夜的”精神攻堅克難,將羣眾所面對的難題一一攻克,這就是基層幹部的風采。面對鄉村振興發展路上難度大的“硬骨頭”,他們久久為功、綿綿用力,深入而持續地打好“攻堅戰”,在疫情防控一線、鄉村振興戰場、改革發展前沿凝聚起磅礴力量,在民生事業上挑起“重擔子”,以頑強拼搏的精神衝鋒在前,這就是基層幹部!

基層的“為民行”是他們的“和絃”。

開往鄉村振興的列車會經過呼嘯的山洞、蜿蜒的道路,基層幹部要把實踐作為“練兵場”,爭當為民服務的“排頭兵”。作為基層幹部,全心全意為羣眾服務是宗旨,也是使命。積極肯幹、任勞任怨,他們在工作上熱情主動,奮鬥之路上書寫了紮根基層不言悔的熱忱與真情。“要做就要做到最好”,這是他們在為民工作上的韌勁,也是勤奮學習、鑽研本領的“鑽勁”,有問題就請教“身邊老師”,向同事、羣眾學習知識、汲取智慧,一邊翻閲資料一邊到問題現場去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羣眾的現實需要入手,融入到羣眾的生產生活之中,這就是基層幹部,有飽滿的熱情,也有嫻熟的技能和一流的業績,用“真心”交出了一份份亮閃閃的鄉村振興答卷。

在基層一線,處處都有基層幹部忙碌的身影,他們紮根基層、奉獻為民,以不懈奮鬥的姿態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學有所長、願幹善為,奏響了鏗鏘有力的“基層樂曲”。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13

鄉村振興戰略側重於從頂層設計角度為農村發展指明方向,意在促進農村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的全面發展和整體提升。脱貧攻堅從致貧的因素出發,針對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扶貧措施,幫助每個貧困户脱貧,側重於微觀政策。作為各級幹部,需要在實際工作中研究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問題,重點唱好“三部曲”。

唱好“政策轉型曲”。圍繞精準扶貧,各級都制定了一系列到村到户的扶持政策,對保障農村貧困人口的生活和生產起到了重要作用。鄉村振興階段,各級幹部應在此基礎上擴大扶貧範圍,實現扶貧資金逐步向非貧困户開放,激發農村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健全精準扶貧政策的民主監督制度和考核制度,實現其與鄉村振興的有機結合;堅持鄉村振興建設總目標與鄉村自身的特色結合,制定差別化的扶持政策。

唱好“城鄉融合曲”。城大鄉小的格局凸顯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中城鄉何以融、如何融的雙面性。各級幹部在此項工作中要做到空間規劃有序,以距離城鎮中心和實住人口為參考,將鄉村進行特大鄉村、大鄉村、中等鄉村、小鄉村分類,採取城鄉融合歸類,實施壯大、合併、融入的指導策略,做到城鄉機理有別,對於承載獨特地域文化的建築及其它樣式給予保護,避免在拆建中導致文化流失。

唱好“技術互補曲”。鄉村振興戰略與脱貧攻堅政策的有效銜接需要技術上的相互補充,各級幹部應將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的技術發展納入農業信息化發展計劃,形成縱向相連、橫向相通的技術體系。鄉村振興方面,要加快鄉村地區的網絡建設,引進信息技術人才,通過大數據分析農業發展市場需求,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並鼓勵互聯網企業建立產銷銜接的農業服務平台。脱貧攻堅方面,通過建檔立卡和扶貧開發信息化建設,推進信息進村入户,完善精準扶貧數據庫,為建檔立卡户精準退出提供數據支持和技術保障。

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是一個大課題,各級幹部要以產業發展為推動,以教育和醫療為保障,以環境改善和鄉村治理為基礎,打造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圍繞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掉隊。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14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按規律辦事。如何掌握規律?首要的就是堅持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找出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

新時代中國農業農村發展面臨哪些實際情況?橫向看,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户均耕地規模僅相當於歐盟的1/40、美國的1/400。這樣的資源稟賦決定了“大國小農”是我們的基本國情,不可能各地都像歐美那樣搞大規模農業、大機械作業。縱向看,我國農耕文明源遠流長,形成了以倫理道德約束為基礎的鄉村自治傳統,很多風俗習慣、村規民約等至今仍然發揮着重要作用。要順應城鎮化大勢,但也要認識到對我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人口大國來説,不管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到哪一步,鄉村都不可能消亡,城鄉將長期共生共存,城鎮化和鄉村振興互促互生。獨特的國情,獨特的農情,決定了必然要走獨特的鄉村振興之路。

從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關係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既不能盲目追求短期成效,也不能超越現實盲目大幹快上。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辦,久久為功,積小勝為大成。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定力,把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想在前面,防止走彎路、翻燒餅。

從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的關係看,鄉村振興的頂層設計在實踐落地,必須充分考慮我國農村地域遼闊、鄉村間差異迥然、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等現實特徵,發揮億萬農民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探索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振興舉措,不能一個模子套到底。

從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關係看,必須着眼解決農業農村發展深層次矛盾,推進新一輪農村改革,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還要更好發揮政府在規劃引導、政策支持、市場監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堅守改革底線,決不能犯顛覆性錯誤。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15

時間一天天過去,暑期社會實踐結束也有十天了,想到當初我們頂着炎炎烈日東奔西走去了解鄉村振興的發展與進程,在我的記憶裏有着許多關於“三下鄉”活動的片段,在那裏有貧困落後的小村莊裏熱情的爺爺奶奶;有認真為我們講解鄉村振興知識的村幹部;有刀子嘴豆腐心的政府職員……還有很多人情冷暖,以及我們對鄉村現狀的認識。

想起我們團隊剛剛成立時候的場景,那時我們團隊隊員之間還不是很熟悉,各自帶着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夢想聚在一起。記得當時我們在一起商量了很多個社會實踐主題,但最後我們選擇了鄉村振興這個主題。我們好奇農村的經濟文化和發展現狀,因此想要了解農村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探究農村的發展奧祕和建設改革。

我們都是第一次做社會實踐,每個人都會因為未知的將來而感到一絲絲緊張,但也被未知的事情所吸引,我們每個人都很努力怕被別人甩遠。也許有些最初的隊員因為有些原因而退出,但是團隊每次在一起開會在一起做事大家都會提出自己的看法不斷完善團隊的基礎。記得當初每次開會時間都很難定,我們來自不同專業,我們各有各的事情,但是大家都會為團隊着想擠出自己的時間,因為我們是一個團結的團體。

為此,以青春的名義,以時代的號召,我們將成立主題為“改革開放之鄉村振興”的社會實踐調研團。創造一個挑戰自己的機會,促進十堰地區農村的發展。並希望通過此次調研讓廣大農民朋友學習更多的先進思想與理念,建設一個農業強、生態美、農民富的全面發展的鄉村。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與改革同行,與振興為伍,與發展為伴,與復興為友!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16

因地制宜“帶”發展,做產業壯大的肩負者。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動力引擎,能夠激發基層活力,帶動當地村民的就業,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基礎,提供充足的動力。

目前,鄉村產業在各地都有一定程度的發展,有了一定的基礎和起色。駐村幹部要做產業壯大的肩負者,將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持續改善社會民生,提高農業生產力、農村創造力。不論是成立合作社,進行蔬菜、菌菇種植和畜牧養殖,還是依照園區進行廠房建設出租,駐村幹部都要結合發展現狀,因地制宜、“對症施策”,即不與前期脱鈎,又能與後期銜接;既能保障經濟來源,又能切實做好長期性、持續性發展。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17

鄉村振興,大有可為。3月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圍繞鄉村振興做出了重要部署,為鄉村振興之路指明瞭發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奮鬥在一線的基層黨員幹部,我們要貫徹落實好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常懷“三心”,強服務、重改革、落實處,照亮鄉村振興路。

照亮鄉村振興路,少不了為民服務的“初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我們要圍繞着人民羣眾對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來實踐。”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廣大農民的幸福安康。因此,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我們必須時刻秉持着一顆為民服務的初心,聚焦於農民生活的痛點、難點,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交通郵電、村居環境、文化設施、生活服務等方面下苦功夫,落到實處,補齊農村基礎設施這個短板,不斷縮小城鄉差距,真正提高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讓廣大農民實實在在享受到鄉村振興的民生紅利。

照亮鄉村振興路,少不了深化改革的“決心”。農業強則農民富,農民富則國家盛。一旦農業強盛,鄉村振興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因此,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我們必須下定決心,深化農村改革,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一是要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開展農業技能指導和培訓,提高新時代農民的科學技術水平,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二是要用好用活農村豐富的資源要素,立足地區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推動生產要素創造性轉化。三是要對接當前市場需求,不斷優化農產品結構,提高農產品質量。借改革之力促鄉村振興之路平穩順暢。

照亮鄉村振興路,少不了久久為功的“恆心”。“農,天下之大業也。”鄉村振興是一個涉及農村、農業、農民的系統工程,涵蓋農村工作的方方面面,道路艱,任務重,絕不是輕輕鬆鬆、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是隨着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和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開啟,鄉村振興的要素將會更加豐富和活躍,面臨的狀況也會愈加複雜。我們必須要堅定信念,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久久為功,持之以恆,一茬接着一茬幹,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走,讓以“實幹”鑄就的鄉村振興之路堅實而可靠。

鄉村振興路雖難,“三心”常亮伴前行。當前鄉村振興已經到了關鍵的時刻,出現了許多新的“婁山關”和“臘子口”,溝溝坎坎層出不窮,越是這種時候,我們越是要堅定信念,常懷為民服務的“初心”、深化改革的“決心”和久久為功的“恆心”,在農村這片大有可為的土地上努力耕耘,走出一條亮亮堂堂的鄉村振興路。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18

右玉與安吉同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分別是朔州、湖州的下轄縣,兩縣、兩市的發展有其相似性,發展的階段又出現明顯的差別,究竟背後的規律是什麼呢?

湖州市是“兩山”理念的誕生地、美麗鄉村建設發源地,是全國首個地市級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當全國首個省級地方標準—《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規範》正式實施後,湖州的美麗鄉村建設正在從“物的新農村”向“人的新農村”轉變。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結出豐碩的成果。此外,還有一點讓感觸很深,就是農村社會管理的精細化、資源開發利用的高效化、比較優勢發揮的最大化、服務羣眾的細微化,體現在方方面面。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眼界決定高度,創新決定廣度,思路決定出路,勇氣決定舉措,擔當決定成效。只有“跳出右玉看右玉,走出朔州看朔州,對照安吉看右玉,對比湖州看朔州”,才能準確客觀的發現我們的不足和短板。作為一名基層鄉鎮黨委書記,如何創造性地貫徹好、在加快實現“鄉村振興的特色區和踐行“兩山”理論的示範區”這一目標的過程中,想在先、走在前呢?我覺得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突破:

一是思想上要解放。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黨紀法律範圍內主動破除制約鄉村發展的條條框框,為創新鬆綁、為發展撐腰。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全方位反思以前在農村農業工作方面的不足和問題,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探討鄉村振興瓶頸的舉措,把討論活動變成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的過程,用討論的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要在全社會形成人人為鄉村振興想辦法,不為不作為找理由的濃厚氛圍,樹立為幹事者擔當,為作為者負責的正確導向。

二是政策上要吃透。結合現場教學所去村莊,感悟最深的就是湖州人把政策用足用活了。這恰恰是我們工作的一大短板,我們的習慣做法是用政策限制,不是用政策發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法規的學習培訓和宣傳力度,提高執行者的業務素質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政策研究的力度,提高解讀政策的能力,創造性地提出貫徹落實政策的細則或舉措,讓政策更接地氣,更服水土,而不是機械教條式的執行政策,更不能把政策變成謀取私利的工具和依據,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政策變成推進鄉村振興的動力。

三是資源上要激活。這裏所説資源指政策資源、社會資源和文化資源。首先政策資源。五四村、魯家村、向陽村等已經全部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現農民承包地經營權全部流轉,股權化既保證了農民的土地收益,又弱化了農民個體實際地塊的界限,最大限度地降低用地成本,化解了土地糾紛,很好地處理了農村集體和個人的利益關係,極大地釋放和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土地的規模化、集約經營。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這一政策,我們還未用足用活。其次社會資源。鄉村振興不是一部門的事,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統籌整合使用政府資源、統籌調動社會民間力量,引導企業資本參與。參觀的鄉村,村級都設有統一戰線工作組,統籌調動鄉賢、名人等力量助力鄉村治理,這個做法真的不錯,值得借鑑。第三文化資源。一是湖州的所有村都有文化禮堂,都有講習所,都有文化長廊,都有農風家訓,都有村史館,都有農家書屋,都有老年公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隨處可見深入人心,文化育人、文化興村、耕讀傳家的氛圍很濃。二是村級黨組織尊重人才、培養人才的眼光和遠見着實讓我們佩服,可以説照此下去,下一輪的發展引領者仍然是湖州。三是對文化資源的挖掘也要做到極致。這次學習還有一個感受就是湖州的博物館很多,湖筆博物館、桑基魚塘博物館、荻港村名人博物館等等。國級傳統古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等都做到了極致。我們的傳統古村落、非遺等資源相當一部分在沉睡,未能發揮文化資源在促進經濟、教化鄉鄰、撫育文明風尚中應有的作用。

學習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19

目前,全國的扶貧工作已經取得了勝利,今年國家已經將目標轉到了鄉村振興有很多方面,我願意提點建議。

第一方面就是不聚眾賭博,以前大伯還在世上的時候,經常在家裏和別人賭博而且越賭越大,還把這幾年打工錢輸的乾乾淨淨,被迫要出去打工,本來錢輸光了心情不好,大伯有心梗去世了。那件事令我非常傷心,所以我的內心十分抗拒賭博,因為我覺得是賭博害了大伯,所以,一定不要接觸賭博,因為只要接觸,就會上癮,從而越走越深,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第二方面是不要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如果你隨地吐痰,噁心先不説,如果別人踩到,那就會更噁心,也不要亂扔垃圾,因為清潔工們早晨三四點就起牀打掃衞生,為的就是把城市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大家,但它們為了打掃衞生,有時候還會受傷,如果你亂扔垃圾那你的良心就不會痛嗎?如果你勞動成果被別人糟蹋,你就不會生氣嗎?所以,不要亂扔垃圾,糟蹋別人的勞動成果。

第三點是家庭要和解相處,才能實現鄉村振興,然而,每年因為家暴入獄的人不下萬人,在家裏一定不能罵人爭吵甚至打起來,我們一定要和諧相處,不打架,不罵人,這樣,才會實現鄉村振興。

第四點就是好好學習報效祖國,因為祖國是我們堅強的護盾因為有了祖國的支持我們才能好好學習,從而報效祖國,為祖國爭光,就像最近印度軍隊越境並用棍棒擊打我國士兵,但有了像肖恩遠犧牲自己的生命來保衞國家的人,我國的邊疆才被守住,從而保護了後衞。

這就是我對鄉村振興的意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k3v9m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