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學生過端午節心得體會(精選19篇)

學生過端午節心得體會(精選19篇)

學生過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

每年一次的端午節今年又快到啦。端午節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開始包粽子。

學生過端午節心得體會(精選19篇)

這一天清晨,我一起牀,就看見媽媽已經把香噴噴的粽子和熱乎乎的雞蛋擺在桌子上了。我趕緊隨便的洗了幾把臉,就叫爸爸一起來吃粽子。爸爸也很快的來到了桌子旁,我們一家邊吃邊談論粽子。

我對爸爸説:“粽子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那是什麼形狀呢?”爸爸沒有回答我的話,可他隨口就給我講了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爸爸説:“傳説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寫過許許多多的詩篇,提出過許許多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楚王不採納。最後,楚國國土被侵佔,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們為了懷念他,崇敬他,在每年的這一天,就把粽子和許多好吃的都投到江裏,意思是不讓魚兒們去吃屈原的屍體。”

爸爸説完了。我説:“屈原真是好樣的!可是媽媽,粽子是怎麼包的?”媽媽説:“粽子是用翠綠,鮮嫩的蘆葦葉包着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大棗,如果不包大棗,也可以用豆子代替。煮熟它,要一個晚上。煮熟以後,剝開變成墨綠色的蘆葦葉,就看見潔白的米團在裏面,很好吃,並且吃不膩。它既是開胃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滋補品。”

端午節是要吃粽子的,那麼,為什麼要吃粽子呢?不再別的天吃呢?吃粽子要幹嘛呢?大家不一定都知道。這裏我要講一個故事:古時候,戰爭時期,有一個叫屈原的大詩人。屈原像魏王提供了許多計謀,魏王覺得好笑,沒被採用。屈原覺得很傷心,心想自己幫不上國家,就跳河而死。吃粽子就是為了紀念古時候愛國的屈原,在這一天,大家都將粽子投進河裏,讓魚蝦不去吃屈原的屍體,去吃粽子。保護屈原的屍體不被吃掉。

那端午節為什麼掛香包呢?這又是什麼原因。這有牽扯到一個傳説,以前的現在,不冷不熱,小孩經常鬧病,那時科學不好。大家以為鬧鬼,去求娘娘,娘娘見這麼多人來求,心軟了,就去找玉帝説:“你不許傷害我的孩子我的孩子。”玉帝説行。但是哪個是你的孩子。娘娘説我的孩子很多。玉帝説要他説出來。娘娘就説:我的孩子身上有雞蛋網或香包。玉帝説行。應為娘娘法力無邊,玉帝也懼怕三分。娘娘回去告訴大家做好準備。玉帝下來一看,全都是娘娘的孩子,嚇了一大跳,都不敢碰,只好迴天庭。

啊!端午節不僅讓人忘不了,還有美味可口,營養豐富的粽子。

學生過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2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每當這個時侯,人們都是吃粽子、賽龍舟以此來慶祝。

大人們往住都會在端午節的前幾天準備過節的食物和材料。比如包粽子,人們都會先去摘好粽葉,再一片片放在水裏刷洗乾淨。還要準備一些包粽子的糯米,還有一大捆繩子,包粽子時要捆粽子。

到了這天,大人們都會圍在一起幫忙包粽子,他們邊包邊講一些家常話。有時他們還會來比賽,看誰包的多。包完了一串串粽子便放進了鍋裏。等蒸好時散發着濃濃的粽香。孩子們的口水不知不覺隨着濃濃的粽香而流的滿地都是。

到了傍晚,小孩子們隨着家長去看賽龍舟。賽龍舟那裏真是人山人海,好多觀眾都聚集在那裏看賽龍舟,這舞龍舟場景真是驚心動魄啊!大人們為選手喝彩鼓掌,時不時還為他們打氣加油。

幾個小女孩則是把臉轉過去,不敢看這激烈的爭鬥。賽龍舟那兒還有幾個擺攤的小販子正在推銷他們買的食品和各種玩具,小孩子們則是爭先恐後地到那裏買玩具和零食。

賽龍舟結束了,大人小孩們這都回去吃飯。飯桌上自然是擺了許多豐富的菜,因為每次過節,人們便會在吃飯時做許多豐盛的菜,買些飲料來慶祝過節。這些飲料小孩子們最是喜歡了,一喝就能喝幾碗。

這就是人們慶祝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

學生過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3

又到了飄滿棕子香味的端午節了,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

我五歲那年,在湖南老家過了一個端午節。那天上午,爸爸領着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地就聽到了鑼鼓喧天,非常熱鬧。走近一看,江邊插着許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條龍舟在江裏一字排開,划船手摩拳擦掌在準備着。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五條龍舟像五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後。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異常熱鬧。

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稜形的粽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説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着,據説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是人們一點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裏。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有一條龍舟劃到了終點,笑聲、歡呼聲更響亮了。

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裏扔粽子和雞蛋,我非常奇怪地問:“爸爸,他們在做什麼,為什麼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進水裏呢?”爸爸説:“賽龍舟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以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紀念他。借划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粽子等食物餵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學生過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4

5月5日是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騎摩托車到離城很遠的山上踏青。一路順風順水,景色宜人。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剛到了半山腰,好好地摩托車後輪胎突然癟了。我們只好推着泄了氣的摩托車打道回府。

因為這裏離市區很遠,所以在短時間內沒有地方修理。摩托車本來就比較重,再加上沒有氣,大大的增加了它的重量,推着非常吃力。我在後面推,爸爸在前面推,過了不大一會兒,我們兩個就氣喘吁吁、汗流滿面。

媽媽不但一直給我們鼓勁,而且還積極的尋找修理點。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因為我自己也盡了一份力量,全家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嘛!

經過一番拼搏和努力,我們足足走了5公里,但還是沒有到達目的地。向當地村民一打聽,説再往前走半小時會有一個修車的地方,到那裏就會有希望了。雖然我們已經筋疲力盡,但一聽到這話,我還是信心百倍的推了起來。在這半小時裏,可能是我這一生中最漫長的30分鐘,路上我竭盡全力的向前走,心裏只有一個念頭,堅持就是勝利。終於,在我和爸爸的密切配合下,英勇的走完了這段艱難的旅程。

這次特殊的旅行,讓我真正的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相信這次旅行會讓我終身難忘,我想今後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會束手無策了。

學生過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5

去年的端午節。在老家,我舅舅參加了我們老家的賽龍舟。他是最後一名。他上龍舟之前,還給我們打了個招呼。賽龍舟開始了:舅舅將槳在水裏劃的水花四濺,也不顧頭上的汗,就拼命的劃。兩岸的人民震天動地地喊着:“加油!”龍舟在不斷的滑行。岸上的人們是人山人海啊!

到了比賽中間,大家喊累了,就靜靜地看着比賽,似乎無人在喊叫。但只有人在拍手。表弟們拍的手都紅的要死。到了比賽中間,舅舅在的那艘龍舟速度減了不少,大概留在最後衝刺。可我估計應該衝刺不了,因為,龍舟只有劃才可以遊動,不劃,就倒了下去。

比賽中間,也是很難劃的,只能奮力地劃。水花不斷地濺到了各位選手的衣服上,只剩下“咚咚咚咚鏘”的聲音了。我們都停止了拍掌,等着比賽的結尾,突然有兩條龍舟劃地飛快,我舅舅所在的那艘龍舟馬上在後面趕。兩岸的人們開始快活地喊叫起來了。又是震天動地,喊的耳朵都“聾”了。比賽馬上接近結尾,龍舟更是加快了速度,我舅舅所在的那艘龍舟,保持着第三名的速度。所有龍舟只奔目標,“咚鏘”“咚鏘”“咚咚鏘”的聲音敲響了。龍舟們到得了目標,我舅舅那艘龍舟是第三名,共有4艘龍舟,這個成績還是相當的不錯的。

學生過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6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國有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四個。我今天就要和大家説説其中的第三個——端午節。

端午節又可以叫端陽節。據説是來紀念屈原的,其實在屈原去世之前就有端午節了,只不過屈原正好在這一天去世了而已。

粽子就是端午節必需吃的一個食物之一。因為古人認為粽葉能驅除毒蟲,所以用它包上糯米,蒸好後進行食用,但我也不知這是不是真的。

在這一天早晨,人們會去河邊採摘墨綠色的粽葉。再用它包上漢白玉般的糯米。包好後,像金字塔一樣的菱形,漂亮極了。再把它放進鍋裏,蓋上鍋蓋,蒸一個小時後,再打開鍋蓋,裏面就會散發出一股清香的味道。那股味道融合着粽葉的清香和糯米的甜香。再細細的咬上一口,糯米粘粘的,有的糯米會粘在牙齒上。如果牙齒不好的人,還是不要吃比較好,以防牙齒被粘掉了喲。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的口味也越來越多了。有豆沙味、蟹黃味等等。不過我比較能接受的還是簡單樸素的甜粽子。

除了吃粽子以外,還有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插艾葉。一大清早,大人們就會採摘回新鮮的艾葉,簡單地打理一下,然後放在太陽下曬乾,捆成一束,放在門口、窗户上。據説可以驅除五毒,而所謂的五毒就是蟾蜍、毒蛇、蜈蚣、蠍子和蜘蛛,想想都可怕,但我猜這一定不是真的。如果幾片葉子就可以驅除這麼多的東西,那又發明那些先進的東西做什麼。

在端午節人們除了吃粽子、插艾葉以外,還有一個很奇怪的習俗,那就是雄黃酒。大人會買一小包的雄黃,然後抓一點放在一個裝着酒的杯子裏,大人們經常會邊喝雄黃酒邊吃板栗燒雞,但雄黃不能多吃,這是一種有毒的藥材。而小孩子們,就會被大人們用筷子在兩眉之間點一點雄黃,表示以後會平安無病。其實,端午節還有很多有趣的習俗,我就不一一列舉出來了。

這些有趣的習俗是我們的祖先傳給我們的寶貴遺產,也是中華文化的象徵,我很喜歡它!

學生過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7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我今天向大家介紹的是端午節,端午節是中華民族最有意義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是開始,“午”是最熱的時段,端午節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開始的節日。這個時期,“五毒”最活躍,人們為了去除毒性,保持身體健康,每當端午節到來的時候,民間有很多習俗:吃粽子、扎五彩繩、賽龍舟、掛艾蒿、喝雄黃酒,因此這個節日又叫除病節。這些民俗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

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秦國大舉進犯楚國,楚國士大夫屈原給楚王提出很多保家衞國的建議,但楚王聽信讒言,不採納屈原的建議,還將屈原打入牢獄中。後來屈原被流放,流放期間,當他看到楚國的江山被秦軍佔領時,他悲痛欲絕,投汨羅江而死。屈原的愛國精神深深的感動着老百姓,老百姓為了使魚蝦不吃屈原的屍體,就向江裏投米團,當時屈原投江的那天正是端午節,後來演變成人們吃粽子的習俗,以此來懷念屈原。

扎五彩繩是為了驅走疾病。傳説端午節時人們把五彩繩戴在手上,把疾病吸走,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場雨就要把五彩繩扔掉。這些常識大家一定要記住喲。

掛艾蒿是為了驅趕蚊蟲。天熱容易滋生蚊蟲,古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逐漸認識到艾蒿能驅走蚊蟲,於是大家紛紛在自家掛滿艾蒿。現在驅趕蚊蟲雖然不再用艾蒿,但人們仍然以這個形式來傳承這個習俗。

端午節是有意義的節日,我們要傳承發揚光大。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關於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紹了,請大家自己去探索吧。

學生過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8

一天天時光飛逝,終於到了端午節。

一大早,我便早早的起牀,開始寫作業,終於作業寫完了。我興高采烈的拿着奶奶給的粽子,跑出去玩了,我坐在草叢中,一邊吃着粽子,一邊看着龍舟的比賽,正看得好好的,幾滴水落到了我的臉上,我覺的很好奇,好好的天,怎麼下雨了,我往前一看,原來有人在把粽子投進湖裏,我覺得好奇,便跑回了家。我把事説給了爺爺聽,爺爺説:“我來給力將一個傳説

這個節日其實是紀念楚國大夫屈原,他才華橫溢,每次國家遇到大事的時候,他都及時提出自己的主張,但到最後還是因為國君的糊塗,被流放了。幾年之後,沒有了屈原的協助,楚國都城被秦王嬴政率六十萬大軍攻破,楚國滅亡,愛國的屈原抱恨跳江自殺。老百姓得知消息後,紛紛將粽子投入江中,餵飽魚蝦,防止其啃食屍體,同時抓緊打撈屈原的屍體。這些習俗漸漸流傳下來,用來紀念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我點點頭,説:”原來如此。

學生過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9

盼望着,盼望着,端午節終於到了!每到端午節,大家都會想起古代愛國詩人屈原,這一天,是他懷才不遇,憤憂國難投江的日子。因為他,也流傳下來了一些美麗的傳説,吃粽子就是為了祭奠這位詩人。

這一天早晨七點,我們早早地起牀,穿好衣服準備到宋家溝去趕集。我們坐着一輛公交車,車上擠的人山人海。中處非常堵,大概所有的人心情都跟我一樣,急着去趕集。好不容易來到會場,媽媽卻被一件衣服給吸引了,我抱住胳膊,眼瞪的大大的。這時,媽媽看到我生氣的樣子,便説:“好好好,我先帶你去遊樂場玩。”突然,耳邊傳出一陣陣遊樂園的聲音。這時,我回想起原來玩碰碰車時,開車的情景,便忍不住大笑起來,因為我總是撞來撞去,東西南北都分不清了。

我先玩了一會兒跳跳牀,玩的時候,我像是一下子飛到了天上,真是太好玩了。

然後我又玩了一下鏡子迷宮,我和妹妹進去之後,卻怎麼也找不到出口,忽然我看到妹妹已經超過了我,我便一下子衝了過去,突然,“撲通”一聲,我摔了一跤。慢慢的,終於找到了出口。

接着,我們走出了遊樂場,來到了賣吃的地方,那裏香氣撲鼻,有蛋糕,有餅子……

到了八點,我們只好依依不捨地回家了,真希望下一個端午節快點到來,我愛端午節。

學生過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0

一看到媽媽泡米和桌子上滿是粽葉,我就知道端午節又到了。

小的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裏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後來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關於紀念屈端午食粽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剛到五月,家裏就開始浸泡糯米了。媽媽一般都會準備一盆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粽葉放在水裏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媽媽就是一直這樣做的。

端午前一天,媽媽就開始動手包粽子了,我偶爾也會搗亂,試着學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看來包粽子也並不簡單。

至於還有什麼我就一無所知了。

學生過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1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

聽老輩講,端午節的來歷是這樣的。

傳説,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愛國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僅是重臣,還是有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詩人。當時,七國鼎立,數秦國,也數秦國野心,要一統天下。當時楚國國君制國無道,防禦不行,很容易被打敗,自然成了首選。這一點,才思敏捷的屈原早察覺到了,便上書楚王,希望國君加強防禦,不讓秦國的陰謀得逞,楚國國君不知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的道理,認為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國,把屈原調到汨羅去,屈原很傷心,很委屈,自己好言相勸國君加強防禦,國君不但不聽取意見,還當成惡意。終於,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盡了。水火無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沒了,百姓知道屈原是個好官,於是下江開船,紛紛搶救屈原,可這怎麼撈的到?當時人們説水裏有蛟龍,會吃了屈原的屍體,蛟龍吃飽了就不吃屍體了。以後,百姓把屈原自盡的日子叫端午節,每年的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劃龍船,祭奠屈原。端午節就是這樣來的。

記得小時侯,端午節,我隨父母去外婆家,當時外婆家那裏端午節比較昌盛,幾乎每年都要劃龍船。今年也不例外。

當時,我家大舅舅身強力壯,也參加了劃龍船比賽。

天下着小雨,我吃着黃澄澄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們夾在人羣裏。那大大小小成千上萬把五顏六色的雨傘,成了一道奇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時,我才知道,觀眾是有多少,——數不清;並把大江兩岸圍了個水泄不通。

江上,遠遠的只見八條三丈多長一米寬的龍舟,停在江中,每條龍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龍頭擂鼓指揮,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間十六人,分列龍舟兩側。每條龍舟就是一個獨立團隊,每個團隊着裝整齊,隊員個個生龍活虎。比賽開始了,八條龍舟,象離弦之箭,隊員們跟着鼓點的節奏,揮舞着船漿,喊着整齊雄壯號子,“一二、一二、一二……”龍舟越來越快,八條龍舟齊頭並進,爭先恐後,象八條鮫龍爭奪東海明珠。一轉眼,一條黃龍飛躍過終點,比賽結束。所有觀眾一齊鼓掌。比賽真精彩呀!

我愛划龍舟,我愛端午節!

學生過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2

轉眼間,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今年是我國把端午節首次例為國家法定假日,以此來發揚傳承此節日,端午節一是紀念屈原,二是通過通過包粽子,插艾葉來驅毒消災,現在商家也準備打一場“粽子戰”。

端午,一開始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詩人屈原投江的事。那時因為君主昏庸。屈原一身正義卻遭排擠、流放,對國家的前途感到擔憂,但是自己又不能分擔,所以在江邊,憤然抱起大石頭跳江了,江邊的漁夫們看見了,立刻劃着船去打撈,為了防止魚兒吃屈原的屍體,將包着竹葉的米團拋入江中,所以演變到今天有划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吃粽子,大家一定也不陌生吧,它是用青竹了包上泡好的糯米,把它綁成一個近三角的形狀,餡有許多,如蜜棗、綠豆、紅豆、豆沙,也可放入肉,你要你想吃什麼,都可以包,可以説“一包天下”。粽子好吃不好包,當你想到你吃到口味不同的粽子時,你又沒有想到怎樣包粽子嗎,現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吧,先要把上好的糯米泡上幾個小時,用二張青綠的葉子疊加在一起折成一個錐形,把泡好的糯米放在裏面,不能放的太多,以免煮熟容易脹開,然後把上面的口用青葉合攏折成一個三角形,然後有細繩綁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可現在大家工作都忙了,端午節也沒有時間去包,還有一些年青人都不知道包,所以商家利用這個節日,推出了許多品牌、品種的粽子,如現煮現買的粽,也有可以放着慢慢吃的冷凍粽,真是應有盡有,它們比味道、比品種、比價格,誰都想乘這個傳統節日賺一把。好了不説了,吃粽子去了。

學生過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馬上就要來了,每次到端午節,心裏都會十分的激動,這種莫名的激動不僅僅是因為端午佳節世界“非遺”的文化厚重感,更是因為她對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滋養、因為她源於民族,回饋民族帶給我們的自豪感、因為她根植於我們每個人內心的堅韌力。

端午節追求和諧,具有強大的文化包容力。我們都對端午節特別熟悉了,但是究竟端午節有多少個別稱,恐怕很多人回答不上來。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叫法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

所有的叫法都有它的來歷,例如:端午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端陽節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重午節午,屬十二地支,農曆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僅僅在它的名稱上面就傳達給我們這麼多的信息,我想定是因為端午節的文化包容力。

端午節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極具代表性。有人認為端午節是龍的節日。聞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證端午節是古代吳越民間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認為端午節實際上是一個龍的節日。二説認為端午節是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逝世。三説是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四説認為據東漢時期蔡邕端午節為紀念先賢介子推。五説認為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源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於是日操練水軍。這是“端午十説”前“五説”。所有經由端午節引申出的歷史典故,文化典籍不計其數,世界上還沒有哪個節日像端午節這樣富於文化“裝載能力”,以端午節為核心的文化就像太陽一樣輻射出她的文化光芒。

端午節是增強民族文化認同、維繫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20__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__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這大大增強了我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與此同時,在我們享受節日美好氛圍的時候,端午節正潛移默化的用她的熱情感染着我們,這一天我們會吃粽子,賽龍舟,掛蒿草、艾葉,登高、射柳等等,這一天年輕人又唱又跳,老人們盡享天倫......

學生過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4

今天是端午節,昨天和前天都是潑水節。

今天,媽媽從明水帶着我和我弟弟、有我姨、還有我叔叔去了百脈泉,走啊走啊,走了不久看見了個牌子上面只有兩個字叫墨泉,我説:“媽媽我們去墨泉吧?”媽媽説:“這就是要去墨泉。”到 了墨泉,我姨説:“誰怎麼倒着流呢?”忽然。我一抬頭,看見了潑水節的照片,下面寫着好多小字,讓人看不清楚。我就不給大家講了。叔叔説:“我們出去吧,不早了。”於是我們就出去了。這一 次打的字很少。

學生過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5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因為放假,所以我起的比平時稍晚一點。當我睜開眼睛的時候,卻發現我的手上腳上都被帶上了五彩線。五彩線是由紅、粉、黃、綠、藍五種顏色組成的,很鮮豔。媽媽告訴我説,端午節帶上五彩線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的。

洗完臉後,我就來到了餐桌前。滿滿的一桌,真豐富啊;有大大的三角形粽子,還有香噴的雞蛋、鴨蛋、鵝蛋。看着這麼多好吃的,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出來。

正準備開動時,爸爸發言了:“知道今天為什麼要吃粽子嗎?哪位“同學”知道請舉手回答?”

這可難倒了我了,我就裝作沒聽見,等待爸爸解釋。爸爸告訴我説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真沒想到一種食物也有故事。

爸爸講完後,我已經迫不急待地想和他們做遊戲了——頂雞蛋。

我在盤裏隨手拿了一個個頭較大的雞蛋,先和爸爸來了一個對決。而我的力氣太小了,一個回合下來,就輸給了爸爸。但是心裏卻不服輸。心想:“可不能這麼算了。”我又去洗鵝蛋,想和媽媽較量一番。

只見媽媽在盤子中左挑右選的,好像裏面藏了大將軍。我好奇地問媽媽:“你在選什麼?難道鵝蛋還會有什麼不同嗎?”聽完後媽媽耐心地説:“你看這鵝蛋好像都一樣,其實裏面的學問大着呢!首先你要看蛋的形狀,要選“小頭”尖一點的,這樣的蛋會比較有優勢一些;其次要看鵝蛋的外殼,光滑、細膩、顏色勻,這樣的蛋殼更硬一些。根據這些特點選,一定能獲勝。”

我半信半疑地選了一個鵝蛋,就開始跟媽媽較量起來了。

我雙手緊緊地握着鵝蛋,使上了渾身的力氣,頂啊,頂啊,只聽見叭的一聲,我趕緊收手,緊張地看了一下手中的蛋,我手裏的鵝蛋竟然沒破,還是好好的,“原來是媽媽手裏的蛋碎啦,太好了,我贏了!我贏了!”我興奮地邊喊邊跳,爸爸也高興的拍手錶示祝賀,媽媽看着我高興的樣子也笑了。

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啊!

學生過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6

盼呀!盼呀!終於盼到了我們村一年一度的賽龍舟了。

農曆五月初六是家鄉的龍舟節。我剛吃過粽子,就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來到潢湧河邊看賽龍舟。河兩岸人山人海。

下午2時,比賽開始了,龍舟隨着鞭炮聲起,來自各村的12條龍舟一字排開。鑼鼓聲霎時震耳欲聾。河兩岸頓時沸騰起來,升空的氣球、迎接的綵船、劃過的龍船……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你們看呀!那些龍舟多麼威風呀!像凱旋歸來的勝利者。撓手們分別穿着紅短衣、藍短衣、黃短衣、白短衣、青短衣……頭上綁了塊白布,上面寫了幾個字——“奮鬥!奮鬥!努力奮鬥!戰勝困難!”他們如同軍隊一樣威風。

比賽到了緊要關頭,人們的心開始緊張起來,突然,從人羣中爆發出一陣陣“下二村加油!下二村加油!”的吶喊聲,我放眼看去,原來是下二村旗子的紅隊落後了,在觀眾的的支持下,撓手們更沉着了,拼命地划着,下二村龍船,迎着洶湧澎湃的浪花,“踏着”乘風破浪的強風,在潢湧大河上劃出一條長長的水紋,衝上了前頭,其它龍船也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你追我趕。最後,下二村龍船一舉奪冠。隊員們團結合作的精神鼓舞廣大羣眾。

據説,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的:屈原生活在春秋時代的戰國時期,那時,七個皇帝各鎮守一方,分別是:楚國、燕國、秦國、魯國、齊國、魏國、趙國。其中,北方的秦國最為強大,虎視眈眈地想吞併其它六國,想成為中華民族的霸王,屈原推兼楚國與齊國合併攻擊秦國,但是,昏庸的楚王不但不聽的屈原勸告,還把屈原逐出楚國。

最後,楚國被秦國消亡了。屈原不任心看見楚國人民流離失所,就在農曆五月初五胸中抱着沉甸甸的大石頭跳到舊羅江自盡了。楚國人民聽到這個消息後難以置信,紛紛划着小船去救他,又害怕舊羅江中小魚傷害屈原的屍骨,所以,楚國人民用小竹筒裝滿糯米飯菜,希望江中小魚不要傷害屈原的屍骨而吃楚國人民做的糯米飯菜。故事就是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

賽龍舟需要隊員們同心協力、奮力拼搏才能劃得快,它宏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也發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好精神。難忘的端午節。

學生過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7

輕盈的時間,消失在指尖隙縫裏,空留剎那間的模糊的背影,蔓朔了我佇立的張望的季節。

些許的悵惘,些許的蜜意,交織在淡藍日漸依稀可辨的紫陌。紛至沓來的是,荷韻的清涼,蠶豆的淡甜,粽子的飄香。

而你,踏着深深淺淺的夢行,飄香四溢行歌,裹着碧綠的心事,永恆不變的五月的涉水的相逢,於端午節邂逅而牽念。滿嘴的香溢於脣齒相依,盈滿開來。不知不覺,走進了不管是屈原的記憶,抑或是伍子胥悲壯的歷史,與此同時民間加以豐富而傳奇,些許期盼驅邪些許警示,無不共同燦爛了中華民族文化的歷史藴含。期待中沐浴了,去年剛成為法定的國家休息日。翹首,以湖北‘端午申遺’取得初步進展,雖然比韓國“江陵端午祭”整整晚了四年,但是,同樣説明了我們中國對待非遺的進一步的重視。

告別了一月的梅弄,二月的鐵梗海棠含苞待放了,於是大團大團的櫻花迫不及待爛漫了三月。暮春的落紅,寂寞了四月,然而,一抹芳香,縈繞於煙波的江南,徜徉在你我的記憶深處,守望中滑入了夏的荷韻。在經年的十指路口,彷徨地張望,不忍心的回首,驀然。相識,相知,珍惜,內疚參差不齊。忘不了飄香搖曳的約定,如是用永恆的遙遠跋涉生命的長河。

知道麼,我們不需要人生的跨季,就如你淺淺的來,淡淡的釋放五月的陽光,呼吸潮濕的乾燥空氣。漣漪了層層疊疊折射憂鬱的藍色,只是去懷想六月飛雪的疼痛,在疼痛中學會用藍色,挽留,彌補缺陷的完美。

其實,五月是温馨的,隨手掬得的陽光,如你的心情漾漫,穿過了歲月的枝搖葉蔓,倒映守望的繁華,情親的牽掛,解讀着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藴涵。

於是,五月也是浪漫,即使暖和的風,風的背後也篆刻了温柔的背影,拂拭着你容顏的滄桑。別忘了,只是讓我們別忘了,曾經的美麗,曾經的那些牽手的相約,點點滴滴稀稀疏疏的日子。依然,一分悸動,心跳的聲音需要我們去聆聽,知道麼?心瓣的律動,如詩的平仄,傾瀉在笨拙的指尖,與你收拾。

我們,也許知道,五月初五丈量不了了你我的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知道,用心走過的五月,一直記錄着你我的生命每一撇,每一捺,不管,你在我夢裏,還是在夢外,同樣值得我們回味。

或許如此,嘴角揚起的笑容,會閲讀滄桑的相濡以沫;果真如此,眼角晶瑩的淚珠,不僅僅是疼痛,更,抑或是幸福的抒寫,相約的美麗。

學生過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8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來臨,相信全體黨員幹部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回去和家人團聚,品嚐可口的粽子。新鮮美味的“三德”牌粽子已包好,望全體黨員幹部及時品嚐。

第一款粽子“明大德”,包含了愛國為民情懷。要鑄牢理想信念、錘鍊堅強黨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弘揚“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愛國主義精神,自覺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念,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將人民羣眾裝在心裏、記在腦裏,時刻想百姓之所難,解百姓之所困,努力做到“俯首甘為孺子牛”。

第二款粽子“守公德”,融入了為民服務宗旨。黨員幹部是人民公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基本公德要求,守公德就要強化宗旨意識,正確看待和運用手中的權力,始終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用人民賦予的權力服務於人民、造福於人民,絕不以權謀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俯下身子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對奮鬥目標的莊嚴承諾,擺正自己同人民羣眾的位置,只有把人民羣眾的冷暖安危掛在心上,才能把自己的根扎進羣眾的土壤裏,才能在一言一行中守好公德,建立不可動搖的根基。

第三款粽子“嚴私德”,藴含了律己修身的習慣。一輪明月掛長空,萬家燈火印心尖。每一位執政者都想幹成事、不出事。看似簡簡單單的幾個字,要做到卻不是那麼容易。年輕公務員從一開始就要戒貪止欲、克己奉公,切實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造福於人民。有些黨員幹部,看着身邊的朋友一夜暴富,看着工程老闆豪車往來,心裏邊就不平衡、不自在。縱觀各地查處的貪官,很多都是心裏邊的不平衡在作祟,在朋友交往中抵制不住糖衣炮彈的攻擊,在工作往來中堅守不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沒有管住自己的手、家人的手、下屬的手,手亂伸、事亂做、人亂為,最終只會鋃鐺入獄喪失自由。因此,保守清廉、嚴守私德是每一位年輕公務員的緊箍咒,只有常唸叨、常提醒、常敲打,才能走對正路、少走歪路、正氣直行,才能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

學生過端午節心得體會 篇19

奶奶一個星期前去杭州小住了幾天,今天終於回來了!奶奶這次回來給我帶了不少東西,其中有兩個香包。

我可喜歡這兩個精美的香包啦!有一個全身都是火紅火紅的,還用金色的線縫了兩個金色的平安,另一個也是火紅的,上面繡着一些可愛的小動物,可是裏面都有一股中草藥的味道。

我問奶奶:“奶奶,奶奶!香包裏為什麼有藥味啊?告訴我吧!“奶奶説:“那不是藥,是艾草。”

我不知道艾草有什麼用,去百度搜索了一下。一查,原來艾草是以前人們防蚊子的,端午節都要把艾草掛在家門口,我還順便查了一些以前端午節的習慣,比如端午節那天要給孩子用雄黃粉在肚臍眼、額頭上寫王字,據説這樣也可以防蚊子,還要喝雄黃酒呢!

這個端午節禮物真棒!我喜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4z8qy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