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培訓心得體會 >

主題閲讀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2篇)

主題閲讀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2篇)

主題閲讀培訓心得體會 篇1

4月13日,我們有幸聆聽了第二國小校長張真善給我們做的主題閲讀教學講座,感觸頗深。第二國小的教師在用好語文教科書的同時,進行校本課程和教材的開發。語文課程實現“一主兩翼”,該校學生由於大量閲讀,語文素養得到了很大提高。雖然學習時間很短,但他們帶給我們的震撼卻深遠悠長……

一、確立從“教材出發”的兒童閲讀理念

教材的每一個單元,從“單元導讀”,到課文選編,從“資料袋”的素材,到“語文園地”的設計,都緊緊圍繞着單元的一個特定主題。它的意義在於:引領學生有主題的讀書,使閲讀文本相對集中,就更能震撼學生心靈,強化認識,昇華情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在一定主題引領下的閲讀,更能儘早、儘快地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提升閲讀速度,以實現“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的閲讀目標。

二、建構“一主兩翼”的閲讀課程體系

在精讀每一篇講讀課文後,將學生的閲讀視點不失時機地引導到與教材配套的《同步閲讀》中來,進一步提升兒童的閲讀質量和品位。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閲讀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兒童日益增長的閲讀需求了,經過幾年的潛心研究,他們建構了“一主兩翼”的校本課程體系。“一主”,即以教材和《同步閲讀》為主體;“兩翼”:一翼是學校開發的與教材配套的《新語文主題閲讀》;另一翼是與閲讀讀本配套的《主題式經典誦讀》。

在教學中,他們遵循“整體性原則”組織教學。最大的特點是以單元為單位組織教學,而不是一篇課文一篇課文地去教。單元主題好比一根藤,文章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進行整體設計。

三、探索主題式閲讀方法

(一)主題式批註閲讀

《新語文主題閲讀》,不僅與教材單元主題一脈相承,其文體與教材也非常接近,都是中外現代的短篇名作,以記敍文、散文為主,可以説是教材的延伸與補充,與《同步閲讀》是姊妹篇。教學這套教材,他們主推“批註式閲讀”法。批註式閲讀,是以自學為主線,以思維為核心,以畫、注、批為載體,以理解文本、提高自學能力為目的的一種閲讀方法。這種讀書方法,就是徐特立先生提倡的“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教學中,讓每個學生結合自己讀書的情形進行畫、注、批,遇到精彩處,或是引起自己的共鳴,或是與自己的看法相悖,都讓學生自覺地畫上一些記號,註上一些想法,批上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樣讀書,眼到、心到、情到,真正走進文本,與作者進行深層次的對話。

主題式批註閲讀,是讓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感受到主題的思想,主題的精神,主題的情感。這一閲讀過程,經歷了從形式到內容,再從內容到形式,從“文”到“道”,再從“道”到“文”,從理解到吸收,再從吸收到表達的思維加工過程。

(二)主題式經典誦讀

誦讀是通過視覺接受文字信息,主要採用三種方式:一是先誦讀後反芻的“鯨吞誦讀法”。這種方法是利用國小生記憶的黃金時期,把一些內容淺顯易懂、讀起來琅琅上口的經典,“吞下去”,背誦下來,快速記憶,高效積累。如《弟子規》、《三字經》。這些“吞下去”的經典,隨着孩子們年齡和閲歷的增長,會化成涓涓細流,不斷地滋潤孩子們的心田,從中開出智慧之花,結出成功之果。

二是先理解再誦讀的“蠶食誦讀法”。要讓學生運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進行自主學習,把不懂的學懂了,在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慢慢品味、咀嚼、體味、感悟。可按照“讀正確、讀明白、讀出感情、讀出色彩”這四個一一遞進的層次入手,運用以氣帶聲、以聲傳情、心領神會、寓情於聲的技法讓學生放聲朗讀,在讀得正確、流暢,抑揚頓挫中將語言形象化,將情感美化、深化。使閲讀過程成為精神的洗禮、情感的迴盪、心靈的旅行、生命的涅槃的過程。這種方法適合那些內涵豐富、意義深遠的篇目。如,岳飛的《滿江紅》,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等經典。

三是不求內容同一的“鳥鳴誦讀法”。這種方法,是圍繞一個主題,在一定的範圍內,讓學生自主選擇閲讀內容,留給孩子自主閲讀的空間,你讀我聽,你聽我讀,進行散文式的“形散而神不散”的個性化閲讀。不求讀的內容統一,但求讀出個性特點。在讀中,要求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並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或批,或注,或講,或議,使如歌的文字如春雨潤花、清水溉稻、魚入水中、溪流濯足般浸潤到兒童的心田裏。讀書的過程是書聲琅琅,議論紛紛,其樂融融。

主題閲讀培訓心得體會 篇2

在碩果累累的十月,台山市國小語文骨幹教師再次相聚進行研討活動。活動包括“同課異構”、“一課一席談”、《智慧課堂及其生成》講座、“世界咖啡----專題研討”四個組成部分。

“同課異構”由台山市三小的李次華老師和深圳市屬相國小的葉澤華老師同台為大家上了《那篇綠綠的爬山虎》。雖然是同一篇課文,但兩位教師講課的構思各異,引人深思。李次華老師抓住葉老先生的認真、平和、温暖給人“如春風拂面”的感覺,讓學生在富有感情的閲讀中體會葉老先生的人品和作品都堪稱楷模,李次華老師的課構思巧妙,語感很美。葉澤華老師一上課在書寫課題時就有意寫漏一個“綠”字,引導學生知道修改作文可以用修改符號,接着引導學生體會葉老先生給作者修改的幾個地方,為什麼要修改?例如“一張畫像”改為”一幅畫像”,在講解為什麼“幅”比“張”更好時,葉澤華老師引導學生通過新華字典中“張”與“幅”的釋義找到正確的答案,同時知道以後遇到詞義不清楚的時候知道怎麼辦,培養了學生認真深究問題的精神。葉老師的問題設計都能緊扣課文,一步一步很有條理地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如何刻畫葉老先生認真、平和、温暖、如春風拂面的形象。聽完葉澤華老師的課,給我留下的印象是很清晰明瞭,沒有那種雲裏霧裏的感覺。説明葉老師對這節課要教給學生什麼很清楚。兩位老師的示範課使我們獲益不淺。

“一課一席談”、《智慧課堂及其生成》、“世界咖啡------專題研討”則進一步深化學員們對這次研討成果的認識。

主題閲讀培訓心得體會 篇3

江西省中國小教師全員遠程培訓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着。在這幾天的全員培訓中讓我學習到了一以前在課本上根本學不到的知識。在培訓中,通過學習各位老師上傳上來的教學資源,真的讓我受益匪淺,使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以後如何進行紮實有效的語文閲讀教學活動,現就將我的一些收穫總結如下:

1.主題單元教學必須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找出單元課文的相通點,找出學習方法的共性,制定出適合學生高效學習的學案。在精讀課文中教師引導學生摸索出學習方法,然後在略讀課文中運用這種學習方法,學生自主高效地學習、交流。

2.主題閲讀以讀為主,從讀中領悟文章中的精髓。從不同形式,不同聲調,不同理解去領悟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正如陸恕老師所説的“一讀解千愁”。

3、語文教學要有語文味。在課堂上,學生對語言的學習、訓練要紮實有效;採用合適的、不同形式的讀,使語文課堂書生琅琅;課中課後注重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

4、閲讀教學以讀為本。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新課標在目標定位中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朗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實踐經驗也告訴我們,朗讀是學生領略課文藴涵情感的最佳途徑,學生富有感情的朗讀本身就是對語言文字有敏鋭感覺的表現。如教學《草原》中“那裏的天比別處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時,可從兩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確地停頓;二是要讀出重音。“那裏的天/比別處的天/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通過這樣的朗讀指導,學生將會感受到草原的天,由於沒有遮攔,顯得格外開闊,也叫人特別愉快。有了這種體會,就自然而然地進入了這種意境,也就會無拘無束地讀出作者那種對草原的熱愛之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課文當中,進入文章的意境,學習效果可見一斑。因此,閲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指導有感情地讀,讀出音韻,讀出意境,讀出情味。

總之,通過參加本次活動,我的收穫頗多,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將更加努力,認真做到語文教學體現以語言訓練為中心,特別加強語言的運用。培養學生的語文閲讀能力,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努力轉變教學觀念及方法、策略,提高語文課堂的效。

主題閲讀培訓心得體會 篇4

第一次聽説主題閲讀,是牟偉紅老師從西安回來以後,對於主題閲讀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名稱上。後來到蓬萊聽課,聽到了兩節主題閲讀課教學,對主題閲讀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比較感興趣,後來又到網上查閲了相關的資料,對主題閲讀有了一定的瞭解,感覺如果老師操作得當,一定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好處,收穫。下面就談談我對主題閲讀的一點體會。

我覺得主題閲讀可以引領學生有主題的讀書,使閲讀文本指向性更集中,目的性更鮮明,能夠更好地發揮教材的示範作用。主題目的性、指向性的高度,決定着閲讀效果的深度,廣度。主題式的閲讀能更早、更快、更好地培養學生閲讀

興趣,擴大閲讀面,提升閲讀速度,以抵達“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閲讀目標。

教師進行主題閲讀教學可以遵循“整體性原則”組織教學。一個單元的教材為一個教學單位,不再一課書一課書地教,而是一個單元一個單元的教,這樣一個單元變成了一個小系統,那麼這個主題就是單元的魂,它就是用這個藤,把所有課文串起來,單元的主題好比藤,一篇篇課文好比瓜,就是用這個藤把一個個瓜串起來。那麼課堂的學習方式不再是一篇文章的閒敲碎打,而是一個主題式問題的糾結,是學生髮散的思維最終集中於單元主題這一點上。學完課本內容後,再將這種學習的方法遷移到課外同一主題的其他文章中去,堅持“得法於課內”的原則,把閲讀方法的形成,學習策略的獲得寄希望於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在課堂中分析比較,並抽象概括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讀書模式。這種閲讀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自主實踐中自能理解文本內容,自覺檢驗讀書方法;是讓學生在涵泳精思後做最有價值的判斷,最發有意義的篩選,最有個性的賞評。正如清陸世儀所説:“悟處皆出於思,不思無由得悟;思處皆緣於學,不學則無可思。”

目前,我的語文閲讀教學還是停留在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上,其中雖然也進行了一點小小的改革嘗試,例如王洪利校長提出的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教學模式,但因為學生,老師自身等種種原因,自我感覺效果不是很明顯,可能還是老師在“自以為是”的觀點在作怪吧,以後我會從改變自身觀念做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努力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

主題閲讀培訓心得體會 篇5

3月30日至4月2日,我跟張老師來到深圳市黃田國小參加主題閲讀學習。這所國小是一所打工仔子弟和村民子女的村小,學生的家庭條件較差,家長文化水平偏低,也拿不出太多的時間、精力與物力投入學生的課外閲讀。面對這樣的情況,黃田國小的教師在用好語文教科書的同時,進行校本課程和教材的開發。語文課程實現“一主兩翼”,打工仔的孩子同樣享有優質教育資源,該校學生由於大量閲讀,語文素養得到了很大提高。四天的學習時間很短,黃田國小的師生帶給我們的震撼卻深遠悠長……

一、確立從“教材出發”的兒童閲讀理念

教材的每一個單元,從“單元導讀”,到課文選編,從“資料袋”的素材,到“語文園地”的設計,都緊緊圍繞着單元的一個特定主題。它的意義在於:引領學生有主題的讀書,使閲讀文本相對集中,就更能震撼學生心靈,強化認識,昇華情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在一定主題引領下的閲讀,更能儘早、儘快地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提升閲讀速度,以實現“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的閲讀目標。

二、建構“一主兩翼”的閲讀課程體系

在精讀每一篇講讀課文後,將學生的閲讀視點不失時機地引導到與教材配套的《同步閲讀》中來,進一步提升兒童的閲讀質量和品位。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閲讀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兒童日益增長的閲讀需求了,經過幾年的潛心研究,他們建構了“一主兩翼”的校本課程體系。“一主”,即以人教版教材和《同步閲讀》為主體;“兩翼”:一翼是學校開發的與教材配套的《新語文主題閲讀》;另一翼是與閲讀讀本配套的《主題式經典誦讀》。

《新語文主題閲讀》所選內容均是中外現代經典散文,這些散文描寫的景物、記錄的事情,和現在的兒童生活比較接近,孩子們可以運用批註式閲讀的方法,進行自讀、自學。

《主題式經典誦讀》,一是題材以詩歌、韻文為主,洗煉明快、琅琅上口,更具語言美、音律美、意境美。二是在內容選取上更加“經典”,注重了教育與文化的共生。所選的詩文都是在歷史的長河中長期積澱下來的文學精粹,是人類文化和智慧的瑰寶。學生如果在童年就能背誦下來,必將終生受益。例如,四年級下冊主題單元 “誠信是花”,他們選取了《陳太丘與友期》《曾子殺豬》《論語·學而》等古代名篇,以及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汪國真的《思想者》等中外近現代詩文,讓學生從不同國度、不同文化視點、不同文體、不同情感語境中感悟到誠信之美、誠信之可貴。

在教學中,他們遵循“整體性原則”組織教學。最大的特點是以單元為單位組織教學,而不是一篇課文一篇課文地去教。單元主題好比一根藤,文章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進行整體設計。例如,教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時,按傳統的教法,一般要用14個課時才能完成對教材文章的講讀。我們則以“痛恨戰爭,渴望和平”為主題,組織“單元主題教學”,先讓學生採用批註式閲讀的方法用4課時自讀教材中的《夜鶯的歌聲》《小英雄雨來》《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這四篇文章,《夜鶯的歌聲》《小英雄雨來》這兩篇文章記錄着戰爭時期兒童的智慧與勇敢,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作品,所以在閲讀教學過程中,要用文本本身的魅力吸引學生,教師要少一些講解,學生要多一些自主閲讀;而《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這兩篇文章,就要在讀通順、讀流利的基礎上,圍繞“哪篇文章、哪個段落、哪個句子、哪個詞語讓你痛恨戰爭、渴望和平”這一問題,讓學生進行主題閲讀,從而深化情感,分享認識。然後再以“哪篇文章、哪個段落、哪個句子、哪個詞語讓你痛恨戰爭、渴望和平”這一問題為核心進行以借鑑語言為導向的深入閲讀。利用6課時分別閲讀《同步閲讀》中的《今天是兒童節》《雞毛信》等文章及《新語文主題閲讀》中的《功勛》《請把我埋得淺一點》等8篇文章。再利用一課時進行閲讀分享。最後利用兩課時進行吟誦展示、背誦《主題式經典誦讀》中的《鄉愁》《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等詩歌,用1課時進行鞏固練習。這樣,學生在不增加課時的情況下,採用多種方法,閲讀了22篇文章,相當於原閲讀量的五倍。這種閲讀,看似簡單,實則是讓兒童在自主實踐中自能理解文本內容,自悟文本語言和文章寫法,自覺積累讀書方法;是讓學生在涵泳精思中進行價值判斷、意義篩選,最有個性的賞評。正如清代陸世儀所説:“悟處皆出於思,不思無由得悟;思處皆緣於學,不學則無可思。”

三、探索主題式閲讀方法

(一)主題式批註閲讀

《新語文主題閲讀》,不僅與人教版教材單元主題一脈相承,其文體與教材也非常接近,都是中外現代的短篇名作,以記敍文、散文為主,可以説是人教版教材的延伸與補充,與《同步閲讀》是姊妹篇。教學這套教材,他們主推“批註式閲讀”法。批註式閲讀,是以自學為主線,以思維為核心,以畫、注、批為載體,以理解文本、提高自學能力為目的的一種閲讀方法。這種讀書方法,就是徐特立先生提倡的“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教學中,讓每個學生結合自己讀書的情形進行畫、注、批,遇到精彩處,或是引起自己的共鳴,或是與自己的看法相悖,都讓學生自覺地畫上一些記號,註上一些想法,批上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樣讀書,眼到、心到、情到,真正走進文本,與作者進行深層次的對話。

在研究中,他們發現:沒有“依託教材,立足課堂”的閲讀指導,就沒有課外閲讀的高效。方法是在課堂上得到的(這叫“得法於課內”),而閲讀能力則是在大量的課外閲讀中最終形成的(這叫“得益於課外”)。

實現課內、課外閲讀一體化,要具備四個要素:一是閲讀素材;二是閲讀環境;三是閲讀的主題;四是閲讀的方法。前兩個要素可以是多元的、多變的、不同的,而後兩個要素是穩定的、貫穿始終的。具體説,就是無論我們讀哪些內容,讀哪本書,採用什麼樣的課型,組織什麼樣的閲讀活動,圍繞一個主題總比毫無目的的泛讀要好,而在學生自讀的過程中批註式閲讀的方法又是貫穿始終的。

主題式批註閲讀,是讓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感受到主題的思想,主題的精神,主題的情感。這一閲讀過程,經歷了從形式到內容,再從內容到形式,從“文”到“道”,再從“道”到“文”,從理解到吸收,再從吸收到表達的思維加工過程。比如,學生在自讀《大禹治水》《虎門銷煙》時,也許沒有足夠概括能力批註出準確的主題,也許還不能用一個詞語、一個句子概括出歷史英雄是怎樣的偉大,但是學生在自己的圈圈點點中,欣賞崇敬大禹、林則徐這樣的人,被他們的故事所感動,應該説主題閲讀研究的初步意義就得以實現了。如果我們能及時地由《大禹治水》《虎門銷煙》,引導兒童去讀整本的《歷史名人故事》《林則徐傳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受到了情的激勵,美的薰陶,心靈的淨化,學到了作者運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和技巧。主題式批註閲讀,真正是塑造心靈的閲讀,學習閲讀的閲讀。

(二)主題式經典誦讀

誦讀是通過視覺接受文字信息,經過大腦加工,轉化為語言表達出來,是將無聲的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的過程,是 “閲讀——思考——表達”的遞進過程;是“吸收——轉化——輸出”的信息傳導過程,是與文本深層對話、藝術再創造的過程,是讓主題情感滲透學生心靈,主題精神融入學生骨髓的生命過程。在“主題式經典誦讀”中,我們主要採用三種方式:

一是先誦讀後反芻的“鯨吞誦讀法”。這種方法是利用國小生記憶的黃金時期,把一些內容淺顯易懂、讀起來琅琅上口的經典,“吞下去”,背誦下來,快速記憶,高效積累。如《弟子規》、《三字經》。這些“吞下去”的經典,隨着孩子們年齡和閲歷的增長,會化成涓涓細流,不斷地滋潤孩子們的心田,從中開出智慧之花,結出成功之果。

二是先理解再誦讀的“蠶食誦讀法”。要讓學生運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進行自主學習,把不懂的學懂了,在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慢慢品味、咀嚼、體味、感悟。可按照“讀正確、讀明白、讀出感情、讀出色彩”這四個一一遞進的層次入手,運用以氣帶聲、以聲傳情、心領神會、寓情於聲的技法讓學生放聲朗讀,在讀得正確、流暢,抑揚頓挫中將語言形象化,將情感美化、深化。使閲讀過程成為精神的洗禮、情感的迴盪、心靈的旅行、生命的涅槃的過程。這種方法適合那些內涵豐富、意義深遠的篇目。如,岳飛的《滿江紅》,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等經典。

三是不求內容同一的“鳥鳴誦讀法”。這種方法,是圍繞一個主題,在一定的範圍內,讓學生自主選擇閲讀內容,留給孩子自主閲讀的空間,你讀我聽,你聽我讀,進行散文式的“形散而神不散”的個性化閲讀。不求讀的內容統一,但求讀出個性特點。在讀中,要求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並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或批,或注,或講,或議,使如歌的文字如春雨潤花、清水溉稻、魚入水中、溪流濯足般浸潤到兒童的心田裏。讀書的過程是書聲琅琅,議論紛紛,其樂融融。

主題閲讀培訓心得體會 篇6

5月23日,全縣語文教學研討會“主題閲讀”教學現場會在七中拉開帷幕。劉憲華老師做了《新語文主題閲讀——語文教學的革命》的報告,她指出:語文教學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實施主題式的閲讀教學,就是在教師的指引下讀、讀、讀,背、背、背,讀中感悟,讀中悟情,增加積累,進而達到真情實感地寫這一目的。

聆聽了劉憲華校長關於“主題閲讀”的報告及專家點評,我被她“塑造心靈的閲讀”的全新思想所折服,被她“一主兩翼”的課程體系所吸引,為她“以藤串瓜,整體施教”的單元主題閲讀教學法而驚歎——這是一個孩子們真正需要的語文的精神世界,這是一種語文教學的至高境界,這是一場語文教學的新革命!彷彿“眾裏尋她千百度”,我興奮不已,如獲至寶。

一、“一主兩翼”的課程體系

一主:是以人教版語文課程標準教材為主,兩翼:即《新語文主題閲讀》和《主題式經典誦讀》為輔,以“單元主題教學”為策略的課堂教學模式。《新語文主題閲讀》所選內容均是中外現代經典散文,這些散文描寫的景物、記錄的事情,和現在的兒童生活比較接近,孩子們可以運用批註式閲讀的方法,進行自讀、自學。《主題式經典誦讀》,一是題材以詩歌、韻文為主,洗煉明快、琅琅上口,更具語言美、音律美、意境美。二是在內容選取上更加“經典”,注重了教育與文化的共生。

二、採用單元主題式閲讀方法---------主題式批註閲讀

主題式批註閲讀是以自學為主線,以思維為核心,以畫、注、批為載體,以理解文本、提高自學能力為目的的一種閲讀方法。在教學中,讓每個學生結合自己讀書的情形進行畫、注、批,遇到精彩處,或是引起自己的共鳴,或是與自己的看法相悖,都讓學生自覺地畫上一些記號,註上一些想法,批上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樣讀書,眼到、心到、情到,真正走進文本,與作者進行深層次的對話。 主題式批註閲讀,是讓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感受到主題的思想,主題的精神,主題的情感。這一閲讀過程,經歷了從形式到內容,再從內容到形式,從“文”到“道”,再從“道”到“文”,從理解到吸收,再從吸收到表達的思維加工過程。

劉老師開創的“新語文主題閲讀”確確實實是語文教學的革命。一堂課上孩子們就能背下五首左右的詩詞,一週、一年下來,那將是多麼大的積累量啊 !茫茫書海,讓兒童有主題的閲讀;浩浩文化,讓兒童有主題的積澱。在今後的閲讀教學中我將會沿着這個方向去努力探索。

主題閲讀培訓心得體會 篇7

個人的生命從零開始,最終也終歸結於零.雖然都是零為始零為終,但它們確有着本質的區別.仿似你在一個原形的沙堆上跑了一週,最終依舊回到原點.但回頭望去,那一串串的腳印正是生命不凡的履痕……懷揣對生命的敬畏,我打開了<<生命美文>>的首頁,去領悟了那對生命境界的浪漫謳歌!

博採眾長,反覆斟酌,將”感動,感恩,博愛, 敬畏,品位,睿智,寬容,和諧,憂鬱, 生命”譜成曲.彈唱生命最浪漫的音符……

世界是個大舞台,也許我們只能出演一個小角色.不過,只要我們全力以赴,專心致志演好我們的角色,我們渺小的生命就會綻放出異彩.象煙花一樣絢爛,也許我們有很多弱點,以至於我們膽怯去追尋煙花的瀰漫.,但是,我們應該知道,天底下沒有絕對的弱點,所謂的弱點,是在一定條件下能成為優點的. 弱點與優點相通,並有一定條件下轉化,只要用積極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弱點,就能產生一種彌補的心理.產生一種開發潛能,超越自我的強大動力.就好比盲人文學家彌爾頓,失聰音樂家貝多芬,啞巴卻是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生命如花,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朵花,儘管不是完美無缺的一朵,但是是獨一無二的一朵,只要我們努力的綻放,我們的生命定會成為最燦爛最精彩最具特色的一朵花.我們必將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演繹最奪目的角色……

我們不斷翩翩起舞,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領我們飛尋最華麗的天堂. 每個人的夢想都是每個人生命的軌跡.因此我們的夢想一定要符合自己的人生軌跡.也許追尋夢想的路充滿坎坷辛苦,但即使活在人生的最低谷,我們也要懷有夢想,讓夢想開花, 即使沒有人關注我們的夢想,我們也要高傲的獨賞.即使我們是一個世界最底層的人物,我們也要有像雄鷹一樣衝入雲霄的夢想.勇氣與魄力……我們應時時刻刻懷揣着自己的夢想,用超越常人的時間和精力去索求.我們一定會成功,如果説每一棵小草都有一顆開花的心,那麼作為人的生命,必會有一個春天的夢想,哪怕它有多麼卑微.

時間構成了生命,但時間對生命的埋葬又是那麼的殘酷,不論怎樣,我們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真實的人生,不論是平凡還是輝煌,我們都應嚴肅,認真的活過每一個階段,那樣我們的生命才會變的雋永深刻,生命的境界必然會因此變的高遠.

主題閲讀培訓心得體會 篇8

很有幸,11月份我參加了在深圳舉行的全國主題閲讀教學研討會。之後又在課題組的精心安排下參觀了兩所實驗校,並聆聽了幾節實驗教師的課,和實驗教師、實驗學校、課題組的老師們進行了較深入的溝通,為我們能夠儘快領會課題實驗的內涵並順利開展實驗打下了基礎。十幾天的深圳之行,有很多感觸,以點滴體會的方式記錄下來:

1、閲讀和主題閲讀教學

我校師生的閲讀史可以説是由來已久,早在20xx年就在“小班化教學”實驗班進行了課外閲讀實驗,並列為河北省重點課題。從那時候開始,逐步在全校展開了廣泛的師生閲讀活動,學校也因此被命名為區“書香校園”,在20xx年學校還被命名為“全國語文特色校”。而學校的語文老師呢?也在組織學生廣泛閲讀的基礎上,努力上好每一堂語文課:基礎知識紮紮實實訓練,閲讀能力也有條不紊的提升,很多老師還有意識的在課堂上針對文本進行拓展閲讀。學校的語文成績也是非常優秀。

但是,像“主題閲讀教學”這樣,把“主題閲讀”和“主題教學”結合起來,併為語文老師配合教材(人教版)的主題分別編輯成配套的閲讀材料——《主題閲讀》《經典誦讀》兩冊書,把那些立志於讓孩子們真正熱愛語文、發展語文能力,但又為大海撈針似的篩選合適的文本耗時費力的語文老師們解放出來,把精力更多的用於精心設計如何科學的進行教學設計上來。可以説,主題閲讀教學課題,為全國的語文老師做了一件大好事,往廣了説,是為我國的語文教育事業做了一件大好事。

2、關於教師閲讀

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讓孩子們做一個熱愛閲讀的人,首先教師要做一個愛書、愛讀書的人。可是,現在的教師閲讀現狀真的不容樂觀,老師們每天埋身於大量的事務性、實踐性的工作中,無閒暇、也無心境進行閲讀,再加上,學校推薦的、購買的都是那些專業的、理論的書籍較多,漸漸的,老師的閲讀興趣真的慢慢退化,老師們的身邊,除了作業本、教科書,好像很難發現其他的書了。

那麼如何提升老師的閲讀興趣呢?

個人認為,要提升教師的閲讀興趣,也可以用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的方法:從教師喜歡讀的書入手,從文學書籍開始。為老師們推薦小説、詩歌、名著;提供文摘、雜文、隨筆……讓老師們在這種看似消遣的文字中慢慢喚醒過去的閲讀樂趣,並在這樂趣中培養閲讀興趣,營造一種人人捧着書、離不開書的氛圍,最終對文字產生“依賴感”。這教師閲讀不就蔚然成風了嗎?

3、做什麼樣的校長?

一個名校長,就是一所名校。很有幸參觀了幾所學校,又認識了幾位很有見識的校長。滿校長就是其中一位。和滿校長的一席話,使我又想起了附小李校長的話:校長不能停留在只轟轟烈烈的做幾件“大事”,更要靜悄悄做一件“小事”——這就需要校長關注課堂而不是官場。

幾乎一個下午的交談,從滿校長的口中感受到的是她那顆為了教師幸福、為了孩子的成長的負責的心。滿校長給我的啟發就是:學校的發展,激發教師的能動性最重要。發揮老師們的特長,由各學科教師從自身特長出發,真正挖掘每個學科、每位教師的特點,確定發展特色。根本原則是:以最小成本提升學生素質。

另外,滿校長在帶領學校老師進行學校建設的過程中,不迷信、不盲從上級管理部門的行政安排,而是從學校的實際出發,適合學校發展的、學校可以承擔的項目任務,學校就接下來,並認真實施;對於那些對學校的教育教學發展無太大益處或學校沒有此方面的人力物力可以承擔的任務,學校就果斷放棄,而是從學校的實際出發,開發實踐自己的項目。到目前為止,學校各個學科都有自己的“拳頭”項目,有些還在國際上產生了相對的效應。而學校也在這不斷的提升中在區域教育部門、在一定社會範圍內產生了廣泛的良好效應,社會聲譽越來越大,家長認可度也越來越高。

感歎滿校長的魄力的同時,也為該教育行政部門叫好!他們都是從學生的成長需要出發,而不是以某些人的個人政績需要出發,真正是“一切為了孩子”!

主題閲讀培訓心得體會 篇9

《新語文主題閲讀》這一場語文教學的革命給語文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下面就這次淺顯地談一下做法和感受:

一、單元主題式教學模式搭建

1、單元主題式教學觀念的建立

什麼叫“單元主題教學”呢?“單元主題教學”就是以一個單元為一個整體,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整體把握,緊扣單元訓練項目把相關知識聯為一條教學線索,使單元整體運轉。簡單地説,它是圍繞一定的主題,充分重視個體經驗,通過多個文本間的碰撞交融,在強調過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實現課程主題意義建構的一種開放性教學。這裏説的“主題”不是思想主題,不是知識主題,而是文化主題,是那些連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現實生活或者與歷史典故、風土人情等有關的“觸發點”、“共振點”、“興奮點”,如誠信、家鄉、朋友、親情,以及對自然的關愛、對弱小的同情、對未來的希冀、對黑暗的懼怕等等。藉助於主題,學生會覺得原來語文學習並不那麼枯燥,原來語文學習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學生入情入境的情況下,再來進行語言的學習、推敲,同時達到深化情感、磨礪思想的目的。那麼作為教師教學前,我們要全面地瞭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教材的基本結構、教材的主要特點、教學目標、教材內容與有關的一些教學建議,從而構建了整體教學觀,圍繞單元主題進行教學。

2、生本小組的成立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只重視書本知識的傳授, 不重視情感、態度、意志等方面的培養。故學生學習興趣不 濃,班級學習風氣不正,成了教學中的普遍現象。而學習小組的建立和建設不僅改變了這一現象,還幫我在這場教學革命中獲得了不小的收穫。

小組學習的過程是學生對問題深入探討、共同解決的過程。它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全體性和活動性,可使學生之間形成和諧、友好、合作、互助、競爭的關係,小組合作學習真正實現了學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學習、自我教育。為接下來的單元主題式教學的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那麼首先談怎樣分組。分組的原則有三個,一是將學生按好,中,慢分成三等,每組一個優生,兩個良好,一個慢生。二是按性別分,最好是兩個男生,兩個女生。這樣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得到了互補。三是注重性格的搭配,內向型的和外向型的相互搭配。這樣一個組既不太活躍,也不太沉悶。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經過再三考慮,我 “強制”要求測驗分數靠前的10名學生各成一組;測驗分數靠後的10名學生主動分別找前10名的孩子做他們的“好朋友”,成立二人小組;再由這“二人小組”在班裏其他同學中選擇兩位同學成為“四人小組”,有三個上課從來不聽講、作業從來不交的學生,不主動找朋友,最後由平均分最高的小組“接收”,成立“五人小組”,其餘均為“四人小組”。小組長選定後要進行小組長培訓,例如如何組織小組學習、前置作業的檢查、如何帶動同學課堂交流等。建組以來,學生們對這種形式還是挺重視的。每個小組都制定了組規。我仔細看了他們每一組的組規,都非常的有意思,很多小組還制定了明確的獎懲制度,比如我看到的驚喜的獎勵方法就是,誰為小組爭得的分就給誰獎勵貼畫。

對於紀律問題,大家都會擔心,我最初也是有些擔心的。這個問題首先要經常進行教育,強化他們小組學習的概念,培養對小組的熱愛和責任感,灌輸組榮我榮,組損我損的思想。其次如果課堂的組織到位,學生沒機會懈怠,特別是小組合作時,如果任務明確,而且可操作性強,學生有事可做,可減少他們不守紀律的可能性;如果有學生説話了,一旦被點名批評,就會影響整個小組的量化,會影響到整個小組的榮譽。説到量化還需要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只要對小組合作學習施以恰當、系統的評價,就能調動每個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可起到紀律約束性。使每個學生不僅關心他人在合作學習中的狀態,而且還要關注自己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課堂上我是這樣做的:上課的時候,我手上會拿兩種類型的“智慧棒”。一種“智慧棒”上有一個卡通人物,另一種有兩個卡通人物,根據他們的表現獎勵不同的“智慧棒” 發給學生和小組。當然,如果拿到紅旗的不認真了,我會隨時收回紅旗。因此,一直到下課,學生都會很認真。因為沒有得到“智慧棒”的同學想得“智慧棒”,得了“智慧棒”的同學想保住“智慧棒”。為此我繪製了一張表格,下課後,我會在教室後面幫他們畫上紅旗,同時把“智慧棒”收回,下次上課繼續使用。小組合作交流和探討,令學習效果、課堂氣氛產生神奇的變化,學生不僅願學,而且樂在其中!這一學習模式的奠基讓“批註式”教學走上了台階。

二、單元式導讀教學的總領

單元導讀課重在導,以單元導語為切入點,帶領學生對整組內容進行整體感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導趣,引發情感參與。學習一個單元要兩週時間,為使學生在這段時間裏始終保持積極參與的良好狀態,此環節的設置至關重要。二導讀,全面感知內容。這裏的讀,是指整體的瀏覽感知,是將課文、資料袋、插圖有機融合,引導學生對整組內容獲得整體印象,形成單元主旋律。三導學,明確學習任務。導語中對本單元的教學在人文目標、學法目標、實踐目標上均提出了要求,應引導學生去發現、總結。四導行,課內延伸課外。引導、鼓勵學生去主動蒐集相關資料(應進行指導,可分組進行,增強針對性),為後面的學習鋪墊一種共同的學習情緒,營造一種共同的學習氛圍,擴大語文學習的平台。我想從我自身所做談一談我對單元導讀課過去和現在的認識。第一,不能簡單讀一讀就完了。我就曾經是讀一讀即可。指名讀文,然後由老師再説一説,十幾分鍾,隨後就繼續講課,忽視單元導讀課的作用,忽視它的意義,現在看,我們不能再簡單讀一讀就完了,應該牢牢抓住這根引線,充分發揮其效能,讓導語走“進”課文,也讓課文走“進”導語。第二,不能再“放不下”。我們往往有時又是不忍心僅是引引,總是想多講一些字詞句知識吧!多講一些背景故事吧!多講一些……這個那個,羅羅嗦嗦,現在我看,我們不能再求全求細了,要注意這種課型之關鍵在“導”上,要引出學習之路,要激發學習興趣,才是幫學生叩響學習之門!第三,不能再去想學一段文章了。我就曾經這樣做過,導讀不也有幾個段落嗎?領着學生們學,一共有幾段每段講了什麼,説一説,議一議,忙得不亦樂乎。現在看我們要注意了,不能再去講文章了,要注意這應是本單元的綱領。要切實緊緊圍繞住單元主題,貼近單元主題,讓這個成為單元導讀課的落腳所在。在單元教學起步時,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主攻方向。預習全單元,讓學生粗知單元內容,對單元的整體脈絡有一個大概的印象,是總領階段另一重要任務。可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的不同,採用不同的方法。一般由學生通讀,有時也可由教師概述。有必要佈置通讀要求,可適當提出思考問題。掃清文字障礙,往往與通讀全單元同步進行。

三、主題式批註教學的落實

主題式批註閲讀,是讓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感受到主題的思想,主題的精神,主題的情感。是以自學為主線,以思維為核心,以畫、注、批為載體,以理解文本、提高自學能力為目的的一種閲讀方法。這種讀書方法,就是徐特立先生提倡的“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教學中,讓每個學生結合自己讀書的情形進行畫、注、批,遇到精彩處,或是引起自己的共鳴,或是與自己的看法相悖,都讓學生自覺地畫上一些記號,註上一些想法,批上自己的心得體會。這一閲讀過程,經歷了從形式到內容,再從內容到形式,從“文”到“道”,再從“道”到“文”,從理解到吸收,再從吸收到表達的思維加工過程。

毛澤東曾説“多想出智慧”,如何讓學生成為一個思考型的讀者呢?

第一,老師要明白批什麼?也就是劉憲華校長所説的,要批准確。讀一篇文章之後,我們老師要清楚地明白批什麼,批哪個地方,哪些東西值得我們去批。教師有了提前的批註,在學生自述批註成果時,才會遊刃有餘,才能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深入文本,並把它轉嫁給學生,那就是這篇文章寫得最神的地方和高明之處,當我們老師批到這些神之處,那文的理,文的義,文的情也就自然而成了,我們的孩子的閲讀能力,感悟能力也就得到了提升。

第二,介紹批註的分類:批註分“符號批註”和“文字批註”兩種。“符號批註”一般用到的符號有“﹏”、“—”、“▲▲▲”、“!”、“?”、“∥”等;“文字批註”的位置包括眉批、旁批、夾批、和腳批等。學生在閲讀的過程中,可根據不同的文本和不同的批註的內容採取相應的批註方法。

第三,教孩子批註閲讀的方法:第一步是:畫,即畫出文中的生詞和好句;第二步是:查,即利用工具書讓學生找出自己不會讀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註釋清楚。第三步是:寫,這一步可分為三種:1、寫自己的閲讀感受。2、仿寫文中的句段。3、寫從文中學到的表達方法。這是一種自主閲讀習慣的培養,是學生獨立閲讀能力提高的途徑。學生在初讀中完成了第一步和第二步,掃除了閲讀的障礙,接着進行第三步:寫。

第四,做批註式閲讀時指導孩子從多讀開始。一讀,讀正確,讀得一字不差,要求學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二讀,讀流暢,不流暢的地方就要求學生反覆練讀幾遍,達到讀通,讀流暢;三讀,邊讀邊想邊寫,寫出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悟;四讀,是默一默,也就是悟,要悟出神來,悟出老師沒有講的,書上沒有寫的東西來,那些東西是要記得,要背的。“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第五,做批註式閲讀指導孩子從一字、一詞想開去。回顧於老師執教的《翠鳥》(二)一課。從“翠”字引文講解,這一環節生動活潑,風趣幽默,並且讓學生見多識廣,獲得到真正有用的東西。再如《驚弓之鳥》一課教學,於老師就抓“驚弓之鳥”和“大吃一驚”的“驚”字,通過聯繫上下文理解這驚在不同的語境中所表達的意思不同,如果我們老師平時教學批課也能從這些“眼”中備課,學生也會學會抓一字一詞去想,那他們的思路就更寬了,知識也就更豐富了。閲讀就更深了,閲讀的效果更好了。

第六,做批註式閲讀,指導學生抓精妙之處細細品味

《新語文主題閲讀》裏每一篇都是文質兼美的文章,因此,每篇文章裏都有含義較深刻、喻理較鮮明的語段,或者遣詞造句都較優美的句子,像這樣的句子和語段,我們都要指導學生細細地去品讀,反覆咀嚼,品出真滋、真味兒,感悟思想,感悟主題。作為語文教師,我們且將“批註式”閲讀的方法教給孩子,漸漸培養他們的閲讀習慣,讓孩子在一篇的閲讀和感悟中更厚重、更豐富、更精彩!

總之,主題式閲讀,真正是塑造心靈的閲讀,學習閲讀的閲讀。“主題閲讀”就像一縷温暖的春風吹到了我們的校園,就讓我們師生共同沐浴着這温暖的陽光雨露健康成長吧!

主題閲讀培訓心得體會 篇10

《竇桂梅:

竇桂梅的這本主題閲讀共分為七個主題分別為:我和我的小夥伴、了不起的動物朋友、一片葉子落下來、當世界還很小的時候、每個人的故事都很重要、幻想帶我飛、幸福是什麼。每個主題分別有:主題導讀簡介,重點給大人指出閲讀的中心點。每一篇文章後都有閲讀小助手幫助孩子們加深閲讀理解。最後每個主題內還有“樂讀單”包括一些幫助加深記憶和延伸閲讀的小題目(如填空、連線、畫畫),編者用意是給家長一些啟發,要有目的性的提出故事中的內容,更好的引導孩子閲讀理解能力。讀過得文有印象、能理解、有想法,這樣逐步的練習閲讀,增廣見聞,把閲讀當成一個可完成的目標,最後應用在以後的寫作和學課本上,將是一個不錯的過程,也就是學以致用的意思。

本書編者竇桂梅,清華大學附屬國小校長。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教育學博士。教育部教材審定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中國小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特聘專家。作為教育部更新觀念報告團成員之一,在人民大會堂作《為生命奠基——語文教改的三個超越》專題報告。被評為“建國六十年來從課堂裏走出來的教育專家”。

凡是家裏有學生的家長都會理解,閲讀與寫作是很關鍵,因為在二年級開始,語文卷子上就開始有看圖寫話的試題了。既然是考試肯定與分數相關聯的,後續一系列影響,也不用多説就明白了。

雖説看圖寫話的要求不高,只需要描述圖畫的內容、地點、人物,但是對於一個從未寫過文章的孩子來説,想要完整、貼切、連貫的表達出來一幅圖畫的也是不那麼容易的。經常在路上聽到學生討論,作文好煩啊,要寫多少字之類的話題,還有很多孩子上作文複習班,不堪其累。也經常會看到有沒有上作文班這樣的補習班的討論,當然討論結果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兒子的語文老師在家長會上説:如果想孩子作文寫得順手,只有多閲讀書,培養語感和文字的組織能力。如果沒有一定的閲讀量,上再多補習班效果也不會明顯。我深以為然。我心裏想語文老師已經很含蓄的表達了,上不上補習班的觀點。老師發飛信佈置作業時,都會寫上每天閲讀半小時以上的時間。這是每天必須要做的作業之一。我的兒子一直都是喜歡閲讀繪本或者是橋樑書,不過近期開始閲讀文字較多的故事,已經慢慢的有耐心讀稍長篇幅的故事了。這是我比較欣慰的地方。

竇桂梅這冊二年級主題閲讀,我比較看重的地方是豐富的經典故事。主要是以國學經典和近處中外兒童經典讀物的選材。明確的閲讀目的性,鮮明的主題文章,每篇文章都有作者的簡介,可以幫助家長和孩子增加一定的閲讀量,省心省力,這也是此類書籍的優勢之一。

主題閲讀培訓心得體會 篇11

最早知道竇桂梅的名字,是和主題教學緊緊聯繫在一起的。慢慢地,我與她的精神交流越來越頻繁,不僅閲讀了《竇桂梅課堂捉“蟲”小記》、《做一個有專業尊嚴的老師》、《玫瑰與教育》等竇氏作品,還親身走進了她的閲讀課堂,聆聽了《我爸爸》、《三打白骨精》等課例。每讀一本書,每聽一次課,心中對她的敬佩就增添幾分,敬佩她教學藝術的高超與嫻熟,敬佩她對語文教學的執著與激情,敬佩她對兒童文學的追尋與探索。

這個寒假,我再次與竇桂梅相遇在她的閲讀課堂。我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細細品讀了《竇桂梅的閲讀課堂》一書。這本書詳細闡述了竇桂梅近年來精心推出的關於經典文學作品的課堂閲讀實踐,每一個“一課書帶動一本書”的課例出生,都帶給老師引領與啟發,都帶給孩子智慧和思想。

為了提煉適合兒童的閲讀主題,她在上課之前,總要反反覆覆細讀文本,最終從動人的故事、難忘的歷史、厚重的情懷中讀出了“向善”(《三打白骨精》)、“高貴”(《醜小鴨》)、“幸福”(《賣火柴的小女孩》)、“我愛爸爸、爸爸愛我”(《我爸爸》)等美好的主題。

為了熔鑄兒童喜歡的審美宮殿,她在上課之前,總要潛心開展深度備課,一方面拓展閲讀課文的原著、作者的其他作品、與課文同題材的作品以及對課文的相關評論等,還要通過聽講座、訪談、沙龍等各種渠道加深自己對文本的理解;一方面精心預設課堂教學流程,對各個教學環節反覆顛覆、重組、微調,數易其稿,最終使教學內容的安排多而有序,難而有度,從而實現兒童學習過程的深入淺出。

為了播撒兒童生命的精神種子,她在課堂上,總是引導學生以“積累、感悟、體驗”為形式,通過對文本語言具體的揣摩和理解,讓兒童在“主題”中實現文與人、語言與精神的同構與統一,真正做到了以兒童生命的方式享受語文。

竇桂梅的閲讀課堂,不管是聊民間故事,還是導讀古典小説;也不管是互文閲讀童話,還是文本細讀童話,自始至終讓兒童真正置身於母語的土壤中,讓母語之魂真正潤澤兒童心靈。她的良苦用心不言而喻,就是要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打開一扇窗,為他們的生命成長提供最充分、最豐富的養分。

作為一位語文教育工作者,當以竇氏為老師,用心破譯文本的語言密碼,充分挖掘文本背後的文化空間,努力成為兒童閲讀的點燈人,讓文學經典照亮孩子們的人生之路。

主題閲讀培訓心得體會 篇12

國小最後的童年,我讀這本書發現每句、每段、每一章都聯繫生活實際。

最讓我難忘的一個主題:家的味道,在我的心中對家的都是割捨不了的牽掛、是走到天涯海角都抹不掉的情懷。《願你慢慢長大》中看到一位母親希望孩子在成長中擁有快樂、夢想和實現夢想的能力;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有尊嚴、有求知慾、有同情心、有責任感、有勇氣的人;希望與孩子成為好朋友一起成長;希望孩子能夠獨立、堅強……我想媽媽對我也有這樣的希望和深深的愛吧!在《後半生的魔法師》中爸爸也已經老了,但在我心中他永遠是一位年輕的、偉大的無所不能的爸爸。這就像我的爸爸,我在他的“魔法”中生活幸福、讓我毫無畏懼、讓我在他的“魔法城堡”內快樂長大。

我用手輕輕觸摸歷史的天空。它值得我們閲讀,當你閲讀它時才感受到自己的渺小;當你閲讀時總能從中得到啟迪。讓我銘記在心的《特洛伊之戰》中女神們參加婚禮想得到“最美之女神”稱號的金蘋果,每個女神都希望得到金蘋果而討好裁判――帕里斯,帕里斯最終把“最美之女神”稱號的金蘋果給了幫他帶回海倫的阿弗羅狄。從而引發了十年的特洛伊之戰,希臘人用木馬取得了勝利。希臘人的木馬計為人們留下了一句諺語――當心希臘人送給你的禮物。意思是説,如果敵人給你送禮物,你一定不能被禮物所迷惑,而要加倍小心。

我們在校園裏有豐富多彩的生活、有太多難忘的故事,我們一同為班集體榮譽努力,一同為取得好成績歡笑,也一同為失敗流淚,也為考試而苦惱、緊張。《談考試》把我們的心情描寫得繪生繪色、很多情節就是我們的現實翻版。讀了冰心的《我的教師》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我心目中最美麗――程老師,她總是從點點滴滴中讓我們懂道理,她對我們總是和藹又嚴格,講課時總用許多事例給我們啟發。她將愛和鼓勵給了我們、用愛心和智慧教導了我們。

我認真地閲讀《竇桂梅:影響孩子一生的主題閲讀》,細細地體會它的魅力,將所感所思留在記憶深處,在它的伴隨下領略詩意的生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peixun/drx9g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