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培訓心得體會 >

冀教版國小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7篇)

冀教版國小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7篇)

冀教版國小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1

近段時間,我們學校全體數學教師通過各種形式自己翻閲了《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修訂稿)》,在此基礎上,我們開展了認真的研討與交流活動。通過學習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冀教版國小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7篇)

一、《標準(修訂稿)》強調 “人人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個理念能讓我認識到義務教育是“普及教育”,不同於“精英教育”。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並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尤其是那些學習上暫時有困難的學生,同樣應給予足夠的重視,而非岐視,要因材施教,允許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學習,達到相應的水平。同時,這種尊重客觀事實,認同學生個體存在差異的理念,卸下了教師沉重的“人人獲得必需的數學的思想負擔,鼓舞了教師的自信心,有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容易看出,這裏的“人人”和“不同的人”是學數學的主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性格不同,所處環境也不同,因此造就的人格也不同,而現在大課堂式的教學並不能因人而異,不可能50個人就要設計出50種不同的教案,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有很強的掌控課堂的能力,對於課堂中出現的突發狀況有很強的應變能力。雖然教學設計不能隨機應變,但是我們課堂上對於學生的表現、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狀況卻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對每一個學生我們都應做到公平對待,從他們的性格特點出發,使他們人人都受到應有的教育。

二、《標準(修訂稿)》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使我認識到《標準(修訂稿)》在本次數課程改革中的主導地位和《標準(修訂稿)》對教師教育教學行為指導的權威性。在認真學習《標準(修訂稿)》的基礎上,在教學中我們有根據教學實際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改編的權利,我們還可以對制定的考試命題提出質疑和建議。

三、《標準(修訂稿)》重新提及“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並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同時又肯定了“接受性學習”、啟發式教學以及教師的講授式教學。但要求教師的課堂教學要處理好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係。也就是説教學除了知識傳授之外,必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思考。從整體上闡述數學教學過程的特徵,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既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能讓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四、《標準(修訂稿)》闡述了數學的定義,對於什麼是“數學”?將原來“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改為“數學是研究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恢復了它本質的數學定義,數學還是原來的數學。

五、《標準(修訂稿)》在“雙基”的基礎上,提出了“四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對於問題解決能力方面,在原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六、研讀《標準(修訂稿)》後的疑問與困惑:數學思想是指人們對數學理論與內容的本質認識,是從某些具體數學認識過程中提煉出的一些觀點,它揭示了數學發展中普遍的規律,它直接支配着數學的實踐活動,這是對數學規律的理性認識。《課標(修訂稿)》指出,把“雙基”改變“四基”,即改為關於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我明顯能感覺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性。但是走進我們的教學,由於長期以來,許多老師數學教學只是單純的“解題教學”,只講步驟與結果,不去探尋來龍去脈。如計算教學中,雖然已經重視了算法的多樣化,但是卻忽視了算法多樣性背後的不變性——算法所藴含的數學思想方法。那麼,這麼多的數學思想方法,哪些是要在國小階段滲透的呢?什麼時候去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呢?又該怎樣去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呢?一系列的疑問與困惑使我無法思量。

冀教版國小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2

我有幸參加了xx學校的組織的國小數學學科知識培訓活動,受益頗深!

在培訓學習中,我聆聽了來全市各行家的講座,充分領略了專家們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藴。每天的培訓學習都給我帶來了全新的視角和思想洗禮,每天的學習都引發我對自己教學和自己專業發展的不斷思考。通過學習讓我看到自己與同學們的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時在實踐中得到指導師的細心指導,讓我有了繼續前進的動力。8天的的理論培訓與7天的實踐培訓,學習雖然短暫,我的收穫很多,現將學習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豐富數學理論知識,更新教學觀念

通過理論的學習使我對數學學科知識有了更清楚的認識,數學學科知識:包括空間與圖形學科教學知識、統計與概率學科教學知識、應用問題學科教學知識、計算課學科教學知識、概念課學科教學知識、數學廣角、實踐與應用學科教學知識等知識。

通過對學科結構論的學習,給我今後的教學很多啟發:教師要整體把握教材,溝通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繫,溝通書本世界和學生生活世界的聯繫,把教學的知識放在一個知識體系裏,而不是孤立地學習,把知識串起來,形成知識鏈,知識樹,形成一個知識網絡。有結構的、有聯繫的知識學生就容易掌握。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要重視溝通數學知識本質之間的內在聯繫,使知識內容結構化。在教學中突出數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教學中的核心地位,重視數學概念、數學原理的早期滲透,用直觀的形式讓學生感知抽象的概念,重視原理和態度的普遍轉移,注重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本身的學習興趣。

在理論學習中,我也認識到自己學科理論還存在不少缺失和不足,今後要加強理論的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二、感受名師魅力,尋求專業發

1.能參加本次提高培訓學習,我深受啟發和鼓舞,我知道我將要做的,不只是教學有趣味的數學,有技巧的數學,還要教有文化的數學,有思想的數學,如呂志明主任的講座中,作為一個數學老師一定要研究課題、研究作業、研究命題,才能提高教學質量。通過不同的教育教學手段,把學生本來潛在於身體和心靈內部的東西引發出來,讓學生的路走得更遠更長,向正常人方向發展更快。

2.跟崗學習,同伴交流中,在導師項建達老師指導下,使我更加清晰地明白數學課的各環節的具體要求:導入得當,新課有序,練習紮實,突出重點,及發展學生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以及一些評課的要領等。

三、不斷加強學習,提高專業修

通過此次學習,讓我懂得了人才的培養,責任在於教師,教師的職業的確是光輝的、神聖的,但也是艱辛的。人們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是何等的不易。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名教育家,而不是教書匠。關鍵在於你本人對教育事業有沒有獨特的見解,有沒有持之以恆的理想和追求,有沒有信心和高度的責任心,有沒有把自己放在主人翁的位置上,有沒有適應新形勢下教育面臨的挑戰……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思想開放了,觀念轉變了,工作的盡頭更足了。今後在教育教學中,我將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教育事業中去,力爭做一個人民滿意的教師。

冀教版國小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3

經教育局安排,我有幸參加了“名師大講堂暨國小數學名師教學藝術觀摩展示活動”,時間是:3月12日和13日,地點:山西教育賓館會議大廳。雖是短短的兩天,但讓我看到了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不一樣的教學模式,在思想深處衝擊了我的傳統教學觀念,確實受益匪淺。在傾聽名師專家的經驗傳授的同時與省內眾位老師在一起學習、交流,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了現代教育技術條件對國小五年級數學教育的影響和改變,也促使了自己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

下面,就以下四方面談談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一、學生才是教學過程的遞進者

課堂教學有個層層遞進的過程,尤其數學教學過程中這個遞進程度的把握尤為重要,快之則學生無法消化理解所學內容,會感覺雲山霧罩,朦朦朧朧;慢之則影響教學進程計劃的安排,使老師感到壓力倍增,事半功倍。

培訓中名師對於這個遞進程度的把握從教師身上轉移到了學生身上,使教學內容遞進中合理科學。示範教學中,各位名師注重由易入難,層層深入,將學生的發展思維放在首位,使問題逐漸深入,既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又啟迪了學生的發展思維。

譬如錢金鐸老師的示範課《百以內的加減法》,錢老師在與學生溝通時,提了一個問題,當時自己以為只是錢老師與學生溝通的一個簡單內容,可沒想到為課堂做了一個重重的鋪墊。錢老師問學生:“大家猜猜我幾歲了?”,學生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觀察能力,積極回答有“32、45、50、59”。在這一過程中,笑聲不斷,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的身心徹底放鬆,最後,錢老師將自己真實的年齡告訴學生,在討論學生所説的年齡與實際年齡的差距時,隨機引入了這節課的所學內容,讓接受培訓的老師覺得渾然一體,學生對新知識的瞭解水到渠成。

二、學生才是教學成果的實踐者

名師在教學過程中,能科學轉移學生的注意力,注意讓學生認識實踐,而不是讓學生們整個教學過程中研究自己的名師身份,或者對新課程猜想和曲解。

譬如夏青鋒老師的課《認識面積》,整個課程分為兩個課時,在這兩節課中,夏老師注重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實踐能力。在第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直觀認識面積的概念,通過讓學生自己親自動手用細線圍成面積,鞏固了圖形的面積是封閉的認識,加深了對面積概念的理解。而第二課時,在認識面積單位中,更是讓學生自己想一想,擺一擺,畫一畫,撕一撕,讓學生直觀認識一平方釐米,而後讓學生用準備的學具擺一個,再隨意畫一下腦海中的一平方釐米,與實際相比較,再畫,再比,最後用紙撕一個,這樣反覆的手腦並用,學生們對一平方釐米有了直觀的認識和理解。

三、學生才是教學氣氛的感受者

培訓期間所有的名師和課堂上的學生接觸時間雖然非常短暫,但整個教學過程非常融洽和諧,課堂氣氛熱情活躍,這主要得益於名師在溝通和交流中特別注意觀察課堂學生的臨場感受。

譬如在劉德武老師講課前,教學設備正在調試,一年級學生們在教學前由於等待的時間過長,課堂氣氛有些鬆懈,劉德武老師在準備開講前,不是嚴肅的控制課堂秩序,急於講課,而是重新調整學生的課堂心態。他先用親切的口吻問大家:“大家是不是不耐煩了?”學生們實事求是回答“不耐煩了!”,劉老師説:“我也不耐煩了……”,小同學們都笑起來了。面對這樣的場面劉老師注意觀察學生們的感受,適時引導,一問一答間讓學生擺脱了不悦,積極投入到新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使課堂上學生們感到自己成為了一個個小主人公,積極主動發言,在談笑中認識和掌握了新的知識。

四、學生才是教學成果的展示者

學生的成果展示,也是名師教學培訓過程中的一大亮點,將學生在課堂中的一些練習成果展示給大家看,通過對正確學習成果的講解使學生建立了充分的自信和成就感,同時彼此相互學習,汲取營養。

譬如牛獻禮老師的《用表示數》中,牛老師鼓勵學生不要怕課堂犯錯誤,通過犯錯誤改正錯誤才是課堂。因此,要讓學生們找一個可代表無限數的代表時,學生們都展示了自己源源不斷的思維情趣,牛老師將兩位同學的成果展示給大家,一位同學的答案是“123456789……987654321”。另一位同學的答案是“無數”。牛老師不急於判斷學生的正確與否,而是將答案代入到實際生活中,結果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笑話。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認識到了答案的不足,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新知識的鞏固,而且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應用的探索。

總之,能夠參加這次培訓我感到非常的榮幸,結識了許多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地區的老師,學習了全新的國小數學教育理念,也積累了許多新的知識和經驗,更重要的是明白課堂不僅讓學生可以學到知識,更應該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教學本身是一門藝術,一門學無止境的藝術,沒有枯燥的學科,沒有枯燥的課堂,只要教師充滿激情,學生學習觀念發生變化,不再厭學,不再乏味,老師也就能輕鬆教學了。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將名師們的快樂學習理念融入每一節課,讓我的學生更加愛學、樂學數學!

冀教版國小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4

新課程走近我們已有多年的時間了,對其每一次的研讀都有一種“温故而知新”的感覺,讓我一次又一次對自己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反思,對自己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重新審視,這讓我在數學教學方面有很多收穫。

對於國小數學教學來説,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 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

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數學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數學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數學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數學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數學能力。

2、講授新課程時應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比較新課程與舊教材的區別和聯繫,有哪些改進,教法上有那些變化,有那些獨到的進步和收穫,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數學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師生互動等新的教學模式;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數學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數學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見識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整體提高。

冀教版國小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5

通過學習,不僅讓我對《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讓我掌握了最新的課堂教學理念,這些先進的教學理念無時無刻不影響着我,指導着我。《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育一方面要使學生掌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科學推理和創新思維方面的功能。”數學學習不僅僅是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同時也是數學思維能力的獲得。在我看來,或許思維能力的獲得才是數學學習的根本。孩子們面對的是一個紛繁複雜,信息過量的世界。他們在這個環境中生活,就需要吸收與自己有關有用的信息,而拋棄眾多的無關信息。這就需要他們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標準》中也特別對兩種推理: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做了要求。那麼,對於推理能力的培養在三年級下冊中的《生活中的推理》這一課有了明確的體現。在中斷對於學生的要求還不太高,只需要學生有一定的合情推理的能力。雖説,在整個教材中只有一篇專門針對推理而設置的課,但,在不同內容的課中都對推理能力有一定的練習或是滲透。比如: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讓學生自主探索9+ 5=?有的孩子會説,我知道10+ 5=15,那9+ 5=14,這個孩子就很好地進行了推理,又如,在三年級上冊學習完了三位數(中間有0)除以一位數的列豎式計算方法後,放手讓學生探索三位數(末尾有0)除以一位數的列豎式的方法。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總之《新標準》的出爐,提醒着老師們要重視學生推理能力的培養。

《標準》中的六大理念依然不變。金牛區國小數學中段教研員曾輝老師對它的解讀十分精闢:精講多練、先試後講、分層要求、過程評價、媒體巧用。這20個字對我來説十分受用,一直指導着我的課堂教學。

《新課標》在內容上和對每個學段的要求上也有一些變動。那麼對於三年級來説,三單元《對稱、平移和旋轉》中,將“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和“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放在第二學段。第二學段對於平均數的學習,只要求學生體會平均數的意義,不要求學生學習中位數、眾數(這些內容放在第三學段)平均數易受極端數的影響(最大數與最小數的影響)。

讀完《新課標》後的總體感受是,《標準》中更加強調了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也就是能夠通過觀察、操作、比較、分析、類比、歸納等多種數學思考方法對問題進行多方面的分析,能夠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看來,問題解決在數學課中就有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和使命。當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得建立在掌握了基礎的數學知識上。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註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同時也要培養學生回顧反思和總結數學思想方法。

冀教版國小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6

《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提到了四大數學內容。即數與代數、空間與圓形、統計與概率、實踐活動和解決問題。讀完了這本書,我覺得有2點很重要:一是教育人要有自己的一個新的理念,二是在教學活動上要有好的、新的方法。

我認為教學活動是在知識,情感兩條主線相互制約下完成的,在教學中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現在情感、温暖與理解是學生們最為缺乏的“稀有品”。如果,老師能用愛心、耐心、寬容心、滿腔熱情地引導和教育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感受到老師對他熱烈而積極的期待,那他們就會對你產生親切感、信任感,並且接受你,接受你的教學。簡單來説,師生間的關係,需要有情感作為基礎,而愛,是情感的基礎與表現。只有對學生播撒愛的雨露,才能讓學生滿懷熱情地去學習。

其次,在教學活動上要有好的、新的方法。

1、改變過去的教學模式,課堂不再是教師唱獨角戲的舞台,而是一個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機會的課堂,上課由“聽”轉變為“做”。學生不再是一個被動的學習者,而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也由指導者轉變為組織者、參與者與合作伙伴。讓每一個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對所學知識產生深刻的體驗,理解新知識的形成與發展,並且體會數學學習的過程與方法。這樣學生會喜歡學,並且主動去學

2、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習慣。數學是一門思考性極強的學科,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該創設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由被動學變為我要學、我想學。然後教師引導學生把動手和動腦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樂於思考、勤于思考、善於思考,逐步養成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的習慣。那麼在一次次的動手實踐中、在一次次的探索與交流中,學生會越來越活潑、越來越可愛,我們將一同感受着知識的滋養。3、靈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在課堂上,我們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把那些難點的知識通過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這樣有利於提高教學效果。

有一句是這樣説的:你説什麼,希望什麼,期待什麼,想要什麼都不重要,只有你做了什麼才算數。所以我們應該把學和做結合起來,由理論到實踐,多看、多讀、多寫、多做。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會隨着年齡的增長把經驗積累,並且用腦思考,用心體會,把經驗凝成自己的血肉。

冀教版國小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7

今年5月20日,我參加了牙克石市教育局教研室舉辦的“牙克石市踐行新課程國小數學階段性交流與研討活動”。其中聽了四節觀摩課,當天下午又聽了由呼倫貝爾數學教研員樊老師的評課及對新課程改革以來從教材的編排、課型、教法等方面的講解。可以説對於我受益匪淺,對我今後開展教學工作給予了很多的幫助,指引了方向。

這四節數學課可以説都是任課教師精心準備的,從課的安排、準備等環節的處理都是非常合理的,充分體現出新課改的理念。這四節課都創設了情境,整堂課都儘量聯繫生活編排。如牙三小的教師陶蕾老師講的《小數的初步認識》時出示同學們到超市買東西的畫面,讓學生很自然地進入本堂課所學內容,再如牙民小張穎老師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中教師不是單一的教授算理,枯燥乏味,而是在導課環節,引導學生通過分蛋糕來讓學生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意義及算法。還有牙林四小的李維亮老師所講的知識廣角《識次品》的那節課,是通過學生吃的口香糖來導課的。導課聯繫生活,給學生創造了一種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缺少不了數學的氛圍。

通過樊老師的評課讓我更進一步的明確了我們的教學與新課改存在着差距,對於本校的數學教學方面存在的幾點不足我説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認為我們的教師對於新課標、新理念的理解還只停留在表面,沒有能真正理解其內在的含義,也就是精髓所在。在今後工作中要加強我們教師對於理論的學習以及與實際工作的聯繫與應用。如小組合作學習,是不是每一節課都適合;也是不是以前的所有教法我們都否定,該用講授法時就要把基礎的理論教給學生,教明白,教透徹,該放手時就要大膽放手,不要拖拉,掌握好度;還有學生自主學習也要掌握好,從時間上學生課堂環節的安排上都要合理安排。

其次,我認為我們的教師對教材把握不好,就象樊老師所講的數學課要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結論解決新知識、新問題。我們的教師大多數對於教材的連貫性把握不好,很少有教師能把新教材從一年到六年通覽一遍,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把握的不好,不拿用已學的知識,解決新問題。就拿牙民小張穎老師所講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來説,這個知識點要用到以前的知識,整數加減法的意義來引申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此外,還有用到低年級學過的分數的認識,也就是説 這個問題學生在以往知識中就學會了,教師只要在新課中舉出幾組生活實例來,讓學生找出相同的,就很容易讓學生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的結論。所以我認為我們的教師應該在專研教材上下功夫,最少要熟悉三個年段的教材(1—3,4—6),在今後的業餘時間裏應該加大教師教材熟悉的力度安排。

最後,教育局崔鶯鶯副局長做了重要講話,崔局長對我們所有聽課教師提出了幾點不足:

1、教師對教材掌握不好。

2、教與學不夠透徹。

3、校本教研做的不夠。

同時,崔局長又對全體聽課人員提出了幾點要求:

1、回去後深入學習教材,理解新理念。

2、把這幾節觀摩課及樊老師的評課認真學習好,在自己的教學中運用。

3、探索教學上的.高招,研究教法,研究學生,研究教材,使自己的教學有特色。

冀教版國小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8

讀了20xx版新課程標準,我受益匪淺,更加了解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版)》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上的變革。使我對新課標的要求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

本次研讀活動,我重點讀了“數與代數”(第三學段)的內容。此次課標將九年的學習時間劃分為四個階段,“六三”學制1~2年級為第一學段,3~4年級為第二學段,5~6年級為第三學段,7~9年級為第四學段,這與之前的三階段不同。這體現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整體性與發展性,更加符合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在“數與代數”領域,國小三個階段的主題由原來的“數的認識”“數的運算”“常見的量”“探索規律”“式與方程”“正比例、反比例”六個整合為“數與運算”和“數量關係”兩個,其中“數與運算”主題將數的認識和數的運算兩個核心內容進行整合,將其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組織,體現了二者之間的密切關係。

一、聯繫生活實際,強化核心素養

數學與生活聯繫緊密。通過與生活結合展開教學體驗,有助於增強感受,以推動學生培養核心素養。教師在教學時,應鼓勵學生結合個人生活經驗進行對比學習,進而強化核心素養。

在第三學段中,課標新增的能進行簡單的小數、分數四則運算和混合運算,感悟運算的一致性,發展運算能力和推理意識;感悟計數單位,進一步發展數感和符號意識;在具體情境中,探索用字母表示事物的關係、性質和規律的方法,感悟用字母表示數的一般性;能運用常見的數量關係解決實際問題,能合理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逐步形成模型意識和幾何直觀,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新課標的目標更加準確和完整。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要學習整數、小數、分數等數的概念,這些概念本身是抽象的,但通過數學的學習,使學生能將這些數的概念與它們所表示的實際意義建立起聯繫。在新課程標準中,重視對數的意義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數感和符號感,淡化過分“形式化”和記憶的要求,是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自主活動,不僅提高了自身的數學素養,還有助於他們利用頭腦來理解和解釋現實問題。因此,有價值的數學更多地體現在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和思維去觀察、認識日常生活現象,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引導數學感知,推進感悟提升

在第三學段教學提示中,數與運算的教學,通過整數的運算,感悟整數的性質;通過整數、小數、分數的運算,進一步感悟計數單位在運算中的作用,感悟運算的一致性。在初步認識小數和分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小數和分數的意義,感悟計數單位。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體驗與小數有關的數學文化,理解、描述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進一步提升數感。例如在講解到小數除法知識內容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動畫演示小數點的位置移動幫助學生掌握小數除法與整數除法的內在聯繫,像16.9÷0.13=130可以看做事1690÷13=130,以這種方式提升國小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教師還應當採取正確的課堂教學方法,將數學計算問題與現實生活建立緊密的聯繫,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的數學計算學習,全面加強學生對國小數學計算應用問題的理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相關問題的探索,從而提高國小生的計算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感悟整數、分數、小數之間的聯繫。

三、提煉知識模型,深化課堂教學

新課標的總目標中提到要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繫。數學內容是以螺旋型結構排列,知識點之間的聯繫較為密切。在第三學段數量關係的教學中,學生需要理解用字母表示的`一般性,形成初步的代數思維。用字母表示的教學要設計合理的實際情境,引導學生會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達實際情境中的數量關係、性質和規律。例如小明原有一些鉛筆,爸爸和媽媽又分別給他買10支,這時他一共有38支,原來小明有幾支。此題用方程來解要先建立解題模型:原來的鉛筆數+新買的鉛筆數=現在的鉛筆數,用字母x表示原來鉛筆的數量進行計算,運用數和字母表達數量關係,通過運算解決問題,形成與發展學生的符號意識、推理意識和初步的應用意識。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得到相應的發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益。

通過對《數學課程標準》的學習,我深切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學生髮展為本,指導學生合理制定學習計劃,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提高對數學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的能力和應用意識,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的聯繫,注重數學的文化價值,促進學生的科學觀的形成。不僅要認真做好教材的分析、教學設計,更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鑽研知識,找準課堂的學習重難點,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知識,並根據所學知識設計出有層次、有針對性的數學課外作業,讓學生在課外也能及時地鞏固數學知識,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冀教版國小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9

學習《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使我領悟到了教學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習,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因此,本人通過對新課程標準的再學習,有以下的認識:

一、備課:變“備教材”為“備學生”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備教的方法很多,備學生的學習方法少。老師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注意到實驗操作應規範、熟練,注意到文字的表達,也注意對學生的組織管理,但對學生的學考慮不夠。老師的備課要探討學生如何學,要根據不同的內容確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指導如何進行預習、聽課、記筆記、做複習、做作業等;要考慮到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及總結歸納能力的培養。一位老師教學水平的高低,不僅僅表現他對知識的傳授,更主要表現在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二、上課:變“走教案”為“生成性課堂”

教學過程是一個極具變化發展的動態生成的過程,其間必然有許多非預期的因素,即便教師對學情考慮再充分,也有“無法預知”的場景發生,尤其當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都充分發揮時,實際的教育過程遠遠要比預定的、計劃中的過程生動、活潑、豐富得多。教師要利用好即時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靈活的教學機智,不能牽着學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教師要創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如果我們的課堂還是師道尊嚴,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回答,不予理睬,或馬上表現出不高興,不耐煩,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定大打折扣,因而要讓我們的課堂充滿生氣,師生關係一定要開放,教師要在教學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誠合作的民主關係。同時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一言一行,在教與學的平台上,做到教學相長,因學而教,樹立隨時捕捉教學機會的意識,就必定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活潑有趣,更加充滿生機,也更能展示教師的無窮魅力。課堂提問注意開放性。開放性的提問,沒有統一的思維模式與現成答案,學生回答完全是根據自已的理解回答。答案一定會是豐富多彩,這可以作為我們教師的教學資源。教師根據這些答案給予肯定、或給予引導,使學生的思想認識在教師的肯定或引導中得到提高。要促進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還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智慧,教師對教育過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對這種動態生成的把握。

三、變“權威教學”為“共同探討”

新課程倡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我們教師的職能和作用提出了強烈的變革要求,即要求傳統的.居高臨下的教師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將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站在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與交流;過去由教師控制的教學活動的那種沉悶和嚴肅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真誠和激情。因而,教師的職能不再僅僅是傳遞、訓導、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勵、幫助、參謀;師生之間的關係不再是以知識傳遞為紐帶,而是以情感交流為紐帶;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滿倉庫,而是要點燃火炬。學生學習的靈感不是在靜如止水的深思中產生,而多是在積極發言中,相互辯論中突然閃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被壓抑,本有的學習靈感有時就會消遁。

四、變“教師説”為“學生多説”。

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理解數學概念或通過數量關係,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從而掌握最基礎的知識,這個思維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有利於及時糾正學生思維過程的缺陷,對全班學生也有指導意義。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特點組織學生講。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只滿足於學生説出是與非,或是多少,至於説話是否完整,説話的順序如何,教師不太注意。這樣無助於學生思維見解,並有順序地講述自己的思維過程,並讓儘量多的學生能有講的機會,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説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生説的質量,這樣堅持下去,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點,上好數學課應該儘量地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能把學生埋在越來越多的練習紙中。例如,口算,現在已經名不副實,多數用筆算代替,學生動手不動口。其實,過去不少教師創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級教學中,寓教學於遊戲、娛樂之中,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其它教材也可以這樣做。我們不能把數學課變成枯燥無味、讓學生學而生厭的課。在數學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既動手又動口,並輔以其它教學手段,這樣有利於優化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必然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

冀教版國小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今天,我研讀了《義務教育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學習過程中使我體會頗多,讓我受益匪淺。在新課標課程理念中提到,我們要探索激勵學習和改進教學的評價,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結果,還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過程,激勛學生學習,改進教師教學。通過學業質量標準的構建,融合“四慕”“四能”和核心素養的主要表現,形成階段性評價的主要依據。採用多元的評價主體和多樣的評價式,鼓勵學生自我監控學習的過程和結果。

通過學習,我認為我們要儘快改變過去教師始終是作業質量唯一評價主體的這種傳統觀念,重視學生在學習質量及整個教學過程評價環節中發揮的獨特作用,學生的自我評價、生生互評以及教師點評都應體現到教學過程中。另外,評價內容也需要體現多元化,對學生在數學應用過程中的思維能力的發展及對學生的.數學運用意識進行客觀的整體評價,這不僅要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還需要結合學生的課後活動與在參與校園文化活動中的具體表現予以評估。在評價方式的多元化上,除了藉助等級制的評價、文字評語等方式,還建議在各類學生小組間採用交流討論式學習評價、糾錯式評價、以及師徒結對式評價等方式。

冀教版國小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十分有幸參加了本次xx省新課標國小數學教師網絡培訓,本人認真研讀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x年版),開闊了視野,有了全新的全面的體驗。《課標》修訂中在繼承我國數學教育注重“雙基”傳統的同時,突出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出了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數學思想方法是學生認識事物、學習數學的基本依據,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可以使學生自覺地將數學知識轉化為數學能力,最終通過自身的學習轉化為創造能力。數學活動經驗需要在“做”的過程和“思考”的過程中沉澱,在數學學習活動過程中逐步積累。

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重觀察、重操作,豐富學生的表象,積累體驗性經驗。其次要注重結合具體的學習內容,設計有效地數學探究活動,使學生經歷學生的發生發展過程,從而積累數學的基本活動經驗。下面本人就結合國小數學的日常教學進行淺淡。

例如,數軸的認識,可以設計這樣一個活動:全班分為三個大組分列排好,第一位同學舉一個箭頭代表方向,任意指定某位同學作為原點位置,把o寫在大卡片上,掛在相應的同學的胸前。

各人代表數軸上不同的整數點。由教師發出3,1、大於2的數等指令,符合教師指令的同學要舉手,比賽各個小組的正確性高低。學生通過扮演實數,合作成數軸這一遊戲,既掌握了知識,對數軸的數和點有了深刻的瞭解,又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再如,在教學圓的面積這節課時,本人先引導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師配合演示,給學生視覺的刺激。

整個過程不是僅僅為了回憶,而是通過這一環節,滲透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那就是轉化的思想,引導學生概括出:新的問題可以轉化成舊的知識,利用舊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從而推及到圓的面積能不能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如果能,我們可以很容易發現它的計算方法了。

讓學生明白可以用剪拼法把圓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求面積的方法,從而獲得新知。這樣發揮了知識的遷移作用,促進知識內化,使學生不僅長知識,而且長智慧。

多讓學生參與一些數學活動的體驗,遠比我們老師口頭説教的效果好得多,所以,我認為我們老師應給學生提供有價值的數學活動,這是獲得基本活動經驗的前提和核心。沒有經歷數學活動,就談不上獲得數學活動經驗。

冀教版國小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最近,學習了《學數學新課程標準》。這次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教師要適應新課程教學,就必須接受繼續教育。通過學習,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步的理解,對新教材有了個新的認識,獲得了教材實驗操作上的些寶貴經驗。其中感觸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別關注學的全發展。由原來過多地關注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形成轉變為在學習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我們當教師的就應該理解教材標,明把握教材編排的特點,選恰當的教學段,努為學創造個良好的有利益學全發展的教學情境。從達到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下就根據對課程標準的理解談點體會。

一、在教學情境中體驗數學的趣味

愛因斯坦説:“興趣是最好的師。”興趣是學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創設動有趣的情境,如運做遊戲、講故事、直觀演等,激發學的學習興趣,讓學在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個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溝通教師與學的靈,充分調動學的學習積極性,使之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使學把學習作為種樂趣、種享受、種渴望,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二、在活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學熟悉的活背景引,讓學感受到數學處不在,使學對數學產親切感,激發他們到活中尋找數學知識。《數學課程標準》還指出:“提倡讓學在做中學”。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求領悟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材的知識要求,充分利學具,讓學多動操作,腦並,培養技能、技巧,發揮學的創造性。數學源於活。因此我教學時必須緊密聯繫實際,注重對數學事實的體驗,讓學在活中,實踐中學習數學,從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

三、在主合作中體驗數學的探索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信賴模仿與記憶,動實踐、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學習數學的重要學習式”實踐證明,組合作互動學習更是種有效的學習形式,通過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學到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的合作意識和參與意識,使學學會與他合作的法,進認識我、發展我,充分體驗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學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法。不但確了學的主體地位,還培養了他們主學習的能,滿了他們的成功欲,從讓學享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總之,對新課程改的挑戰,我們必須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活的聯繫,使學從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享受“數學學科的快樂”且快樂地學數學。

冀教版國小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數形結合是探索數學新知識的重要方法之一,《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__)》也提出了用“數形結合”的方法理解數學知識,原因在於國小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空間能力以及邏輯推理能力等都較弱,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對抽象的數學概念、公式、圖形、計算方法等進行理解,尤其是對於新課標提出的“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更是有難度。

“數形結合”就是把抽象的數學語言、數量關係與直觀的幾何圖形、位置關係結合起來,通過“以形助數”或“以數解形”即通過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結合,可以使複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具體化,從而實現優化解題途徑的目的。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將數形結合思想運用到概念教學中的一些思考。

一、國小數學概念教學與數形結合

國小數學概念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概念在各個階段的呈現方式也就不同。國小低年級的數學概念一般是以圖畫式呈現,隨着理解能力提高,數學概念逐漸以描述式的方式呈現,再到中高年級定義式逐漸取代圖畫式和描述式。

②國小教育階段數學概念很抽象抽象的,需要藉助直觀具體的事物進行直觀教學,在學生所熟知的事物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學習數學概念。

③國小生的認知發展和思維發展有階段性,數概念通常會分階段地滲透到各個知識點中。

我們在概念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

不注重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過程。傳統教育過分重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而忽視了知識在學生頭腦中的發生過程,導致部分教師在進行數學概念教學時“偷懶”,出現讓學生死記硬背、生搬硬套地現象。沒有真正理解的記憶很快就會忘記,而且當題目難度係數增大時,由於對概念的不理解思維被固定,也很難再正確地解決問題。

數學概念教學內容的孤立。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往往會因為教學進度、一節課的時長以及學生的接受程度等,而將數學概念內容和與其相關的知識點分成兩節課來上,這樣就使得數學概念與其他相關知識脱離開來。這樣的教學方式的弊端在於知識比較分散,不能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歸納數學概念時一帶而過。數學概念的抽象性原本就不利於學生理解接受,因此教師對數學概念的不斷重複有利於強化學生對概念的記憶和理解。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為了節約時間或者説對數學概念教學的忽視,在總結歸納數學概念是一帶而過,沒有留給學生一定的消化時間,導致對概念理解不透徹,在後續的學習中跟不上節奏,影響教學進程和教學效果。

二、數形結合在概念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概念教學的過程包括引入概念、理解建立概念,靈活運用概念即概念的鞏固這三個步驟,這幾個步驟都可以應用到數形結合。

1、利用數形結合法直觀形象地引入概念

恰當地引入概念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直接影響着學生對新概念的學習。因此在引入概念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概念知識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以及所熟悉的生活事物聯繫起來,將抽象的概念知識轉化成直觀形象的事物來引入概念。

《小數的意義》教學片段教學中,教師就藉助數軸這個直觀形象的事物,把抽象的小數概念形象化,幫助學生理解0.1分米以及理解小數的意義,讓學生明白一位小數就是由幾個0.1組成的。

2、利用數形結合法準確清晰地建立概念

在概念教學過程中,初步瞭解概念之後,就要對這一概念通過語言符號給出明確的定義,繼而教師需要提供變式材料幫助學生深化概念的內涵。即“所提供的材料不斷地變換呈現方式,改變非本質屬性,使本質屬性“恆在”,藉此幫助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準確形成概念”。

在《負數的認識》教學片段中,教師先借助温度計引出“負數”這一概念,再由温度計抽象出數軸模型,從而引導學生繼續探究負數的性質和特點,深化負數概念的內涵。藉助數軸將負數與正數進行類比學習,使學生明確負數概念的外延,負數也有負整數、負分數和負小數,幫助學生對負數概念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從而準確清晰地建立負數概念。

3、利用數形結合法深入鞏固應用概念

數學概念的學習不僅僅是理解、建立概念的過程,還需要進一步的加深理解,將其靈活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在學生理解、建立概念之後,教師應該及時開展應用教學,通過課堂練習引導學生將概念運用到具體情境當中,以此幫助學生鞏固概念,形成概念體系。

在《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練習課教案,教師將直觀形象的生活物體如筆記本、文具盒、課本等與抽象的數據聯繫起來,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根據題目所給出的長寬高數據,會進行想象是哪一種長方體物體,繼而判斷選擇出相應的物體,在概念應用的過程中加深了對長方體和正方體概念的理解。數形結合法以數化形的運用有利於強化對概念的理解,培養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冀教版國小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14

一、教師精心創設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與舊課程不同的是:新課程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自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我們要善於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數學問題,從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出發,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數學無處不在,生活處處有數學。因此,通過學生所瞭解、熟悉的生活實際問題,為學生創設生動活潑的探究知識的情境,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注重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

舊教材中這一點就強調的很少,新課程中知識的形成過程是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口完成的,因此我們可以在課堂上開展一些數學遊戲如:玩24點,摸球的概率……力求引導學生能在這些有趣的數學活動中逐步理解並掌握知識的來龍去脈。同時我們還注意到課本中每一章的新知識的引入也是以大量生動活潑的,或是貼近學生生活背景的事件作為引題引入的,這樣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例如:在學習“分數”的這一節課時,我們就是通過生活中“分東西”引入分數的,使學生覺得很自然親切,很快就接受了新的知識。當學生在他們心理愉悦的情況下掌握了新的知識,那麼就會使他們能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的意義,從而使學生真正能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增強他們用數學的意識。

三、教師重視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把解決問題與數學知識的學習融為一體。

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貫穿在國小數學教學過程的始終。目前各套教材的編寫也體現了這種思路。一方面,各領域知識的學習都儘量從現實情境引入,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又適當地設置了專門單元,對學生進行較集中的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如二下:“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一課中,教師就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現實情境,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並解答,落實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目標,同時,又要引導學生去探索口算的算理和算法,落實計算教學的目標。

四、教師努力構建對話式的互動的課堂。

實施新課程以來,從大大小小的公開課來看,教師都精心設計生生、師生多重對話方式,讓教學活動在平等、和諧的人際交往中進行。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也處處可以聽到“你們想聽聽老師的想法嗎?”“你還想説什麼嗎?”這樣的語言,充分體現出師生平等的地位,體現出教師對學生的尊重。這樣的課堂,不再是單純的“施予者”,學生也不再是單純的“接受者”,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的主體,他們互相影響,互相分享經驗與智慧,共同成長。

五、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享受成功。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一種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做法,現在教師都在努力改變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摒棄傳統的數學學習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的單調的學習方式,組織學生開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從而形成學生對自己學習數學知識的有效策略。如小組合作學習,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小組裏互補互助,獲得更多的參與機會,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教學中,我採用了小組合作的形式,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討論與交流,特別是部分中下的學生在優生的指導、幫助下也能進行探究活動。其間優生的優勢得到發揮,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得到幫助,兩者都得到發展,兩者的差距縮小,兩者都體驗到成功,教師面向全體的目標也得到實踐。

冀教版國小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15

近期我們科組組織學習了《義務教育國小數學新程標準》,學習體會如下:

教師要走進新課程,實現新程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為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學習者”。教師要在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上,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還要學習與提高對人的認識,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喜歡數學要做到:

一、在教學情境中體驗數學的趣味

興趣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如運用做遊戲、講故事、直觀演示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一個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使學生把學習作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一種渴望,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二、在生活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到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數學源於生活。因此我教學時注意緊密聯繫實際,從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入手。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認識周圍事物,用數學的概念與語言去反映和描述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

三、在自主合作中體驗數學的探索。

實踐證明,小組合作互動學習更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形式,通過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學到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參與意識,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的方法,進而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充分體驗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學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滿足了他們的成功欲,從而讓學生享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會更深入細緻的學習和理解。實施國小數學的教育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努力挖掘教學內容中可能藴含的教育價值。通過長期的教學過程,逐漸實現課程的整體目標。因此,無論是設計、實施課堂教學方案,還是組織各類教學活動,不僅要重視學生獲得知識技能,而且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獨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感悟數學的基本思想,引導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積累基本經驗,幫助學生形成認真勤奮、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質疑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冀教版國小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16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__)》“學業質量標準”中明確提出“第一學段(1-2年級)應通過操作、遊戲、製作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對數學產生一定的好奇心,形成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初步的合作交流意識與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由此可見,在低年級數學課堂上實施遊戲教學策略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我自己目前任教二年級數學學科,對於遊戲我最大的體會就是它不但可以使孩子們體驗到樂趣,而且能夠給他們一定的教育引導。因此,國小低年級數學教師在課堂上中要充分根據本班孩子的情況,利用遊戲教學策略來幫助他們學習,同時藉機完善各個課堂內容,讓他們能用輕鬆快樂的心情去探索和研究數學知識,從而使課堂生機勃勃,促進他們從被動認知走向自主探究。

也正因為我在教育一線工作,所以我很清楚數學課堂上游戲教學存在的不足。

首先,遊戲教學目標不明確。任何一門學科在進行實際教學時都應該是首先明確教學目標,再去實施教學環節,遊戲教學也不例外。只有確定了教學目標,老師們才可以針對教學任務進行具體的遊戲設計。但是,目前的狀況是很多時候會產生數學知識教學與數學遊戲毫無關係的現象,這樣數學遊戲的教學也就失去了意義。

其次,遊戲活動設計不合理。其實很多時候老師們都是願意帶着孩子們進行遊戲活動的,但是大家會擔心孩子們玩得太嗨了,收不了場,又或是隻顧着遊戲就不顧學習了,這樣的擔心確實不無道理,但這樣的想法是不全面的',教師如果在備課環節,通過了解教學目標,經過思考,然後合理的設計遊戲教學環節,是可以有效避免這種現象的。

第三,在實際教學中其實遊戲教學應用得不多或者説很少。國小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天性好奇,這個時候正是應用遊戲教學的良好時機。但是,大部分數學教師還沒有重視起遊戲教學的重要性,認為進行遊戲活動會耽誤課堂進程,會完不成教學任務。

接下來我結合我的實際教學經驗,來談一談低年級數學遊戲教學的幾點策略。

1、圍繞教學目標合理設計遊戲活動。低年級學生對一些數學概念感到無法理解數學知識和遊戲結合起來,能夠起到寓教於樂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有助於國小生提高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二年級下冊《數據收集與整理》的教學時,首先老師要明確這一單位的教學目標就是要讓學生了解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然後老師再按照課程目標去設計遊戲教學,學生可以通過”我是小小統計員”的遊戲方式,每個學生都扮演統計員的角色,記錄班級內一天的日常活動,包括出勤率,請假人數,或者每個人睡覺的時間或者同學們最喜歡的顏色、課外活動、季節、水果,或者是大家的生日分別在哪個月等等,通過學生親身參與,讓學生了解並掌握收集與整理數據的方法,知道畫”正”字是比較簡便的方法。

2、遊戲設計符合學生的真實需求。在實施遊戲教育過程中,教師應防止教學流於形式,按照教材內容和要求科學的原則實施遊戲活動。如,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圖形的運動》教學時,可以讓小朋友們自由的模仿平移和旋轉的運動軌跡,感受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在第一課時《認識軸對稱圖形》時,可以讓小朋友們動手剪一剪簡單的軸對稱圖形,這樣第四課時再去剪4個手拉手或者頭靠頭的小人兒就可以根據之前的經驗去自己探索方法。總之在遊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中,要以教師的需要為依據,以孩子們的需要為基礎,合理有效的實施。

3、增加遊戲活動形式。在進行遊戲教學時,可以採取小組活動,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性,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鍛鍊數學思維,另外還可以採用小組競賽、講故事、角色扮演等多種遊戲教學方式。如,《表內除法一》認識“平均分”時,課件上面的圖片或者數字都是抽象的,可以在前一天佈置讓大家帶自己喜歡的水果或者玩具,在課堂上自己動手分一分,感受平均分的含義,時間可能會長一點兒,教學過程可能會“混亂”一點兒,但是孩子們的學習熱情一定是雙倍的,教學效果也會是突出的。又如在第五單元《混合運算》的教學中,教學重點是讓孩子們掌握正確的運算順序。計算一般對孩子來説都是比較枯燥的,那麼在實際教學中,在新知部分講授完畢之後,我們可以在練習環節讓學生們自己出題,還可以創設情境,就像講故事一樣,我相信這樣的練習形式孩子們一定很願意嘗試,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遊戲要具備競爭性。低年級學生具備較強的表達能力,也具備較高的好奇心,同時在和同伴交往活動中還具備很強的好勝心,所以教師也需要根據他們的這些特點來對他們進行教育。希沃白板裏面的“課堂活動”就能夠很好的幫助老師進行有競爭性的遊戲活動,教師只需要把本節課的知識點總結出來,再選擇對應的課堂活動,讓孩子們進行選擇,他們都非常感興趣。每週都可以進行”計算小能手”的遊戲活動,首先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在大畫面上列出二十道相對簡單的計算題,然後讓小朋友們進行運算,最後針對在全班中運算的速度最快並且準確率又最高的孩子獲得了運計算小能手的榮譽稱號,然後再在班級優化大師中進行加分,利用這些競爭性的遊戲活動來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低年級的孩子不但從遊戲中獲得了樂趣與成長,還在遊戲過程中增強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遊戲化的數學課堂一定會讓數學學習煥發勃勃生機。

冀教版國小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篇17

進行了為期8天的新課標的研修活動,通過這次新課標培訓,我瞭解到修訂後的課程標準的主要變化有:一是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二是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三是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四是增強了指導性。五是加強了學段銜接。我認識到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要結合現實生活,使學生從心中建立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感受數學的力量,體驗數學的有用性與挑戰性。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強調基於數學核心素養進行教學。核心素養有三點: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其實這三點歸根結底就是明確要發展運用數學知識、數學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種趨勢,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學業質量監測試題中已經初現端倪了。未來的數學題可能會出現大段大段的文字,把數學關係隱藏在大段的文字中,讓學生分析提煉;也可能會先介紹幾個新知識新概念,然後讓學生用新知識解決問題;未來的試題會更多的引導學生關注身邊時事和身邊的數學;未來的試題會考查學生的知識和方法的遷移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未來的'試題綜合性會更強。以後死記硬背數學公式學數學,恐怕就行不通了。

通過學習也深深體會到:

1、師生互相作用的過程。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通過新課標解讀,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過程,應當是學生和教師面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我意識到: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老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學養。有句話説得好:“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複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2、通過新課標的解讀,使我感受到教師的人生,應該有創新精神。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而我們的學生亦是如此,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我們應因材施教,目的是為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主動地、活潑地發展。在組織教學中把整體教學、分組教學與個別教學結合起來:在教育過程中,貫徹個別對待的原則,講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學生們像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兒,但每棵都有與眾不同的可人之處。因此便更需要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去澆灌、呵護,才得以使他們健康成長。

3、通過反省和內省,既要正視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新課標的解讀,能使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學作出嚴格的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把課標和教科書結合起來,創新教、創新讀、創新用,在用中創新。當然解讀課標需要認真的態度,更需要常常進行研讀時時體會。有一位教育家説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為教師,必須成為學習者。我深深地知道,只有樂學的教師,才能成為樂教的教師: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為教者樂教學者樂學,才能會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這就是我最大的追求。因此,我首先得讓自己再度成為學生,才能更有深度地去體會我們的學生的所思所想、所求所好。我願把追求完美的教學藝術作為一種人生目標,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的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之中。

另外個人覺得我們教師教學中還需要做到以下這些方面:

1、激發學生興趣。教師要更多地在激發學生興趣上下功夫,通過自己的教學智慧和教學藝術,充分展示數學的親和力,激發學生的原動力。

2、引發數學思考,感悟數學的本質和價值。

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4、使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

數學課程標準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新增核心素養內涵;課程內容全部更新優化整合;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形成了教學評的閉環。課程標準是教學的綱,這一系列的變化必然會帶來教師理念的更新和教學行為的改變,使我倍感壓力,我會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細緻地去研讀課程標準、解讀課程標準,用新課標理念來指導教學,從而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總之,在今後的數學教學中我要堅定新課程的理念,堅持實施新課標,確“以為本”的思想,認真上好每節課,使得我的每個學在每節數學課都能有所收穫,既學到數學知識,有能的提,思維的發展,數學思想的形成。使得不同的學在數學上有着不同的發展,為他們能成為我們國家未來的有才打好堅實的基礎。以上就是我此次學習的點得體會,可能某些的認識還很膚淺,但我相信,我對顆對教育的執着追求的奉獻之,在以後的作中會不斷的提升,完善,時刻看到、認識、豐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peixun/7jd8j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