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教學研修心得體會範文(精選4篇)

教學研修心得體會範文(精選4篇)

教學研修心得體會範文 篇1

在我們的課堂上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失誤,從某種意義上講,沒有完美的課堂,教學失誤是必然會出現的,但這些失誤會給我們的課堂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小則知識錯位,大則人生扭曲。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應該怎樣減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教學失誤?在教學失誤發生後,又該怎樣對待,才能化教學失誤為教學智慧?聽了專家的報告,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慢慢清晰。

教學研修心得體會範文(精選4篇)

要想避免不必要的教學失誤,就應該像王利教授講的那樣,首先要關注教學思想。老師要多閲讀教育書籍,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領悟新課改精神,掌握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把學生當成課堂學習的真主人,用滿腔的愛去教學。

要想避免不必要的教學失誤,就應該像王利教授講的那樣,要精心備課,關注課堂教學的六大環節。從教學語言的錘鍊到教學目標的制定到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安排到教學方法的靈活使用到教學評價的恰當得體到教學組織的井然有序等,既有宏觀把控,又有微觀設計。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真正出現了教學失誤,又該如何對待?怎樣才能化教學失誤為教學智慧?只要好好利用,每一次失敗和意外都將是一筆成長的財富。侯正永局長的話言猶在耳。

正確對待已經出現的失誤,及時補救,做智慧型老師。王利教授告訴我們,正確對待就是:課上,學會尊重。學會尊重學生,避免情緒失控,形成更大的教學失誤。學會尊重,就是當學生出現異常答案、異常舉動時,不要急着否定和批評,應瞭解實情。可進行追問,問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答案或行為,請他做出自己的解釋。學會尊重,就是當自己出現失誤時,能放下面子、架子,虛心地向學生請教,培養出令自己驕傲的學生。學會尊重,就是創建和諧寬鬆的課堂氣氛,給學生一個探究的機會,還知識一個真相。總之,不要慌亂,靈活應對,讓有價值的東西化為教學資源,引發爭論,讓思維碰撞。切記不可在無價值的生成上浪費時間。

正確對待就是:課下,做好反思。侯正永局長説:”教師自身教學經驗與教學過程的反思是教師成長的最重要來源。反思不能僅僅流於思考,更應該付諸文字,記錄下教學的亮點、敗筆和意外。反思不能偶爾為之,要持續系統,要堅持。反思不僅僅是紀實,還有思考。”總之只有及時的反思,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減少不必要的教學失誤,甚至即使發生教學失誤,也能即時化失誤為智慧。

過去的課堂是世界,現在的世界是課堂。教師永遠處於生成性和暫時性的情境之中,教育情景複雜多變充滿了不確定性和混沌性。作為新時代的一名優秀教師,就必須不斷地提升自己,與時俱進,做有教育情懷的智慧型老師。

成長之路,道阻且長,我們唯有撐一支竹篙,奮力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教學研修心得體會範文 篇2

XX年x月12——19日,作為xx省優秀教學能手團隊中的一員,我有幸與來自全省各地市的近90名同行教師共赴我國現代化教育科研的領軍地——上海市,參加由上海市教師學研究會、xx省校本研修項目規劃辦共同舉辦的“xx省優秀教學能手高級研修班”培訓活動。一週的學習中既有集中的研修聽課,又有分組的學科探討;既有精彩的課堂觀摩,又有師生的交流互動;既有名校的參觀訪問,又有專家的悉心指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人才匯聚,氣氛熱烈。為長期耕耘在教壇一線的我們提供了一次提高技能、完善自我的寶貴時機,也處處體現着上級教育領導對此次培訓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學術引領者的殷切希望。我們在感動的同時感到了那份責任與壓力,因為,教育教學的前行路上,我們既是取經者,又是探索者。雖然時間短暫,但每一位培訓教師都積極投入其中,真可謂不虛此行,終生難忘!

一、領略大家風範,更新育人觀念。

此次培訓學習中,我們認真聆聽了xx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王博士、xx大學方xx教授、xx市教科所顧研究員等多位教育名家的精彩報告和xx市路國小校長卞、xx大學附中原校長李等特級校長、教師的經驗分享。他們通過先進的教育理念、真實的教學案例、感人的教育故事,詮釋着自己對教育事業的執着追求和高尚人格。並將他們對基礎教育的獨特見解,對新課程的各種看法,對學科教學方法的認知毫不保留地傳遞給我們。在這些專家的引領下,我的思想深深受到震撼:作為一個普通國小教師,我們平時的思考是不是太少?是隻顧短期的成績和利益?還是應該把教育的目光投向學生的長遠發展中去?專家學者們淵博的知識,深邃的思想,精湛的教學藝術使我們為之折服,更明白了原來還可以這樣做教師、教師還能達到這樣的高度和境界、我們普通教師通過努力照樣可以成為教育家……望望窗外,此時已是春意盎然,我不禁想到了這樣的一些詩句——“紅杏枝頭春意鬧”“萬紫千紅均是春”……

“我做了一輩子教師,但一輩子還在學做教師!”“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你就是選擇了高尚。”這既是是全國著名教育家、xx市特級教師於xx老師一生的座右銘,也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兩句話。早在很多年前,我就從學科書籍中認識了這位教育名家。今天與於老師面對面,聆聽她的主題講座《教育的使命與專業素養》,我的心中充滿了喜悦和感動。於老師精神矍鑠、和藹慈祥,談起一生的從教經歷和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思維清晰由不失風趣,總有聊不完的話題,根本看不出她已是85歲高齡的花甲老人了。在於心中有‘兩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別人的長處,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從教幾十年,於xx老師在每次課前都認真備課,鑽研教學,研究學生,把上課的每句話背出來,然後再口語化。即使這樣,在每次上完課後,她總是覺得這裏不行、那裏不行、充滿了不足和缺陷,於是於老師堅持撰寫教後記,既記下學生學習的閃光點又反思自己教的不足。她認為作為教師就要嚴謹治學,這也成為她不斷前進的內驅動力。她説“我教了一輩子,一輩子在反思”。和於老師相比,如今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待備課也很認真,確從沒像於老師那樣想那麼深,那麼細,對教材在深度上進行發掘,在廣度上進行開拓方面做得還很欠缺。每次上完課後的反思,也沒有像於老師那樣再去研究,去探索。自己的教學遠不及於老師做的那樣精細、嚴謹。今後我們應該像於老師一樣,用尺子不斷地量別人的長處,讓自己在學中思,在思中行。

“甘為紅燭燃自身,甘為泥土育春花。”特級教師於xx老師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這句話。詮釋了一代人民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內涵。她告訴我們,自己的童年是在戰爭年代度過的,當年日本侵略者攻佔上海,面臨母校停課、親人逃亡、故土難守的危難時刻,於老師的啟蒙音樂老師仍舊堅持給孩子們上了最後一節音樂課,師生齊唱《蘇武牧羊》,嘹亮的歌聲在校園裏久久迴盪。從那一刻起,愛國之心、民族之情在於老師幼小的心靈中滋長,也讓她從小立志做一名為國家繁榮強盛,人才的培養努力貢獻的優秀教師。多年來,於老師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意願,信任、鼓勵並對他們充滿期望。把無私的愛奉獻給了每一位孩子,與他們建立了融洽的師生情意。直至多年後,她曾經教過的學生、曾經僅僅聽過她一次課的學生、她學生的後代都難忘這位德高望重的師表楷模——於xx老師。在她的娓娓講述中,我們很多人都流下了淚水,結束的那一刻,我們全體教師起立,給於xx老師兩次經久不息的掌聲。

篇幅所限,我不能一一列舉每位專家帶給我們的震撼與啟迪,他們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扇眺望教育遠方的窗口,賜予了我們一把把打開國小教育智慧之門的金鑰匙,令我彷彿看到了基礎教育百花園裏萬紫千紅的爛漫春景!

二、感受名校風采,學習特色課程。

在本次研修培訓活動中,組委會還特別安排我們參觀了兩所具有教育教學特色的學校進行考察學習。它們分別是xx區路第一國小和xx區教院附校。路第一國小是xx市重點國小。進入校園,清新、整潔、古樸中又不失活潑。歐式的建築、碧綠的草坪、清澈的游泳池、寬敞的圖書館,到處洋溢着濃濃的育人氛圍和文化積澱。1954年建校至今,這所名校始終走在發展、前進的路上,培養出一批批祖國的創新人才,許多孩子走出上海走向國際,在國際大舞台上參與種種競賽獲取累累碩果;培養出一批批學科領先、功底深厚的優秀教師。第三批上海市教育功臣、路第一國小校長卞xx老師和我們進行了親切交談,向我們介紹了學校的發展史和目前特色課程的開展情況。尤其是學校自主開發的校本課程非常有特色,比如四至六年級每學期三次的游泳課,孩子們迎着朝陽,徜徉在清澈的泳池中,那種身心的放鬆令我們這些內陸城市的老師們羨慕不已;在根據低年級學生身心特點開設的“低年級心靈體操課”上,孩子們玩起了大轉盤遊戲、分小組交流記憶小竅門、共同唱響了《爸爸去哪》主題歌……那種快樂民主、有趣實效的教育效果又讓我們耳目一新,感受頗多。來到xx區教院附校,我們又有了不同的感受,寧靜温馨、和諧有序。在這所一貫制中學裏,在校史室裏,從資料的收集(學校成立至今的每一件記錄學校發展的資料和圖片),到每一份資料和圖片的擺放,都會讓你覺得學校對待教育的細緻。走進教學樓,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功能的教室,(機器人工作室、生命科學室、心理諮詢室、科技發明室、圖書閲覽室等)整潔的環境,整齊的物品,以及學生的自我管理和教師的輔助管理,都會給你一種精緻、有序的感覺。校長告訴我們,儘管到了中學階段,可學校仍舊在繁重的課業時間中,擠出時間開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每週固定一天下午,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比如:書香苑讀書社、淺草文學社、科學之光社、天線寶寶社、新月紅十字社、上海閒話社、創新機器人社……他們採用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大代小共同參與,教師輔助組織的方式開展活動。每走進一個社團教室都可以看到三五成羣的孩子們圍坐在一起,各抒己見、相互切磋,暢談理想、協作交流的情景。這一切不禁讓我們感慨,能看到中學孩子們臉上洋溢着的會心的微笑是多麼難得啊。學校“茶館式”教學帶來的輕負擔、高質量的教育效果,值得我們每位參觀的教師學習和借鑑。

三、走進前沿都市,接受歷史、文化浸潤。

上海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和發展的前沿城市,擁有優秀的歷史文化資源。在上海的學習之餘,我先後參觀了傍晚的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百年名校,走進大學生的課堂,聆聽專家講座、參加辯論活動。自己彷彿也回到了學生時代,與同學們一起學習進步。來到了宋慶齡故居、錢學森圖書館,在詳實的資料和講解員的具體的介紹中,我對一代偉人、科學家有了全新的認識,他們忘我的工作熱情、鍥而不捨、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令我感動和敬佩,更對我今後的人生觀、事業觀有了深刻的啟迪和影響。

一週的研修學習很快結束了,難忘上海教育界同仁們的淳樸和熱情、更難忘上級領導、組委會的老師們為這次考察活動的圓滿成功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我決心將這次研修學習的收穫化為工作的動力,以全新的姿態積極投入到今後的工作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我將迎風破浪,義無反顧,為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教學研修心得體會範文 篇3

為期十天的遠程教育研修即將結束了,回顧這段學習的日子,和着艱辛,但倍感喜悦和欣慰。一路走下來,從開始的激動、不知所措到現在教學中問題的豁然開朗;從初上網時的被迫學習到現在迫不及待地領略專家、各位老師授課、指導的風采……,這一切讓我們的收穫變的燦爛無比。

學習的日子裏,我們一起觀看專家講座的視頻:那一個個生動的教學課例,讓我們更加貼近了課堂;專家們精闢獨到的分析又使我們知道了教學中該注意什麼,哪些細節應該拋棄,對教學很有指導意義。觀看視頻後是做作業,那是我們自由發揮、暢所欲言的舞台。在教學中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根據專家的引領,利用課餘時間,無論身心多麼疲憊,我們全體學員都能認真按時完成作業並能積極參與在線討論、交流,閲讀文章,發表評論。就這麼忙碌着,眼睛花了,肩膀痛了,可是我們的心裏是充實的,甜蜜的。因為我們分享着智慧,和大家互動着、交流着,得到了大家的鼓勵,和大家一起共同創造着工作帶給我們的幸福,享受成長的喜悦。我們的指導教師曹麗萍老師和楊新忠老師更是不辭辛勞的對我們的作業進行點評,每天都忙碌到深夜,他們的敬業精神令我們佩服。

在遠程教育研修中我還不斷反思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在教學中一進行探究式學習或探究實驗,課堂就很難調控,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有些探究活動能省的就省了,可是聽了專家的分析後,我知道主動學習的方式可以很好的達到我們預期的教學目標。在學生的學習當中,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探究式的這樣一種方式不是讓學生記憶,不是讓學生背誦,或者不是別人做給他看就可以學得到的。必須要讓學生親自的去經歷其中,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才能很好的掌握。我覺得這點也是我們特別值得注意的。在探究這個世界的時候,其實他們會經歷失敗,而在失敗的過程中是對學生有效學習科學和理解科學的重要的或者是必不可少的一種經歷。探究是一種學習方式,學生掌握了這種能力以後,將來它對於學生在生活中解決問題,也是非常有幫助的。他去面對新的問題,新的挑戰,面對他沒有見過的一種環境,以及與探究相關的這樣一些表達、交流、合作的這樣一種能力,其實都得到發展。不僅單純是一種理性的思維,基於證據的做出決策,包括他的團隊精神,合作能力,遇到新事物以後他所應對的態度,等等這樣一系列的學習成果,探究式學習和主動學習直接相關的。這些在今後的職場上都變得越來越重要。所以我們老師還是應該把探究性學習落在實處。

還有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我也碰到了難題,比如有幾次作業都是設計某一單元概念圖,可是我的計算機操作水平比較低,自己在腦海中構思的很好,可是在操作時就不是那回事了,第一次做概念圖做到晚上12點也沒弄好,只好改做其他作業。這時我真正明白了“書到用時方恨少”,看來還真得“活到老學到老”啊!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學校也有這一方面的高手,她就是張豔紅老師,跟我是同行,她做的概念圖作業有好幾次都被推薦呢!我得跟她好好學一學。還有一點值得反思的是,由於平常學校讓交教案時多半是應付,所以在做作業進行教學設計時把原先設計的教案再仔細讀讀,覺得有許多環節設計的不到位,還得重新設計。當時我就後悔了,如果當初認真點,現在就不用這麼麻煩了。

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天,我卻真正領略到了培訓的精彩:既有理論的高屋建瓴,也有實踐的品鑑入微;既有專家的專業引領,也有同伴的經驗互助……在學習中明白了這樣一種理念:課堂需要解決實際問題;學習不是以學科為中心,而是以問題為中心。討論、辯論等參與方式,促進了交流與分享。整個培訓過程清晰流暢,引人入勝,美不勝收,總是讓人戀戀不捨,流連忘返。研修的活動環環相扣,不看視頻,就無法有針對性的交流,不交流就不能很好的完成作業。通過這一個個環節,把每天的學習任務落到實處。在這個活動中,你沒有理由不學習、不研究、不討論、不進步。

這次培訓既讓我擴大了眼界,豐富了知識,又讓我充分感受到遠程教育的魅力。同時我也感覺到了自己知識的匱乏與欠缺,我決定在以後的工作中:

1、藉助遠程研修,多學習、多交流,使自己的知識面不斷擴大,使自己的業務水平更上一層樓,以更好的適應新課程教學。

2、認真備課、上課,合理設計學案、教案,有效地進行分層教學,使所有的學生都不掉隊,讓他們成為真正的智慧型人才。

3、在今後的工作之餘加強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的學習和研究,多讀一些有價值的教育書籍,努力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

我堅信:我研修、我進步、我快樂!讓我們與網絡研修同行。

教學研修心得體會範文 篇4

這個季節很突然。

突然要求錄製網課,還是面向全自治區的空中課堂的網課,三尺講台突然變成了不知對方是誰的大講台,確實有些誠惶誠恐。但全民“抗疫”,白衣“逆行”,此情此景,我們很多教師不都拿出了“逆行”的勇氣麼,我怎能例外。

接到的任務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兩課時,雖然之前接到緊急任務才錄過幾節微課,積累了些許的錄課經驗,但突然而來的網課,為了更好的播出效果,要求更高,不光要求保證每節課精確到約30分鐘,還有背景、服裝、燈光、表情等等諸多要求,也許平時上課我們慢慢講,無拘無束地講,無法形成壓力,現在的網課錄製確實是有壓力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這篇課文在高二語文選修《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的“文無定格,貴在鮮活”單元裏,很多老師都教過不止一次,《論語》到了這裏,夫子的形象突然親切了許多,也清晰了許多,所以很多人都非常喜歡這篇文章。但虛擬講台畢竟不同於三尺講台,在實際面對學生的三尺講台上,40分鐘,雖然也有上課的各個環節,但由於面向的是真實的孩子,有很多自由交流的伸縮空間,人很放鬆,而這裏,虛擬講台,你不知道面對的是差異多大的學生,所以要在腦海中虛擬,虛擬,不停地虛擬,虛擬學生,虛擬表情,然後才能“同學們好,現在上課”。

但文本是無法虛擬的,每一堂課之前都需要更加實實在在的文本解讀,面向更多受眾的網課,更無法繞過這個坎。兩節課,如何分解,又適合以什麼方式去講,去適應自治區最大多數學生,這些問題都擺在了眼前。

首先關於課時的切分,選擇了按文本自然順序,也是侍坐的自然課堂順序,把“徒弟”“老師”分解成兩節課:徒弟四人述志,語言信息量大,人物鮮活,個性差異大,適合歸為一課時,落實文言詞彙和一定量的文化常識,同時在分析人物語言時體會文本的鮮活;孔子雖然言簡,卻內涵厚重,教育理念,禮治理想,寥寥數語,非常適合拓展,夫子形象在分析拓展中會清晰、深刻、豐富起來,所以放在第二課時。第二課時的夫子形象以第一課時對徒弟的分析為鋪墊,然後會更加豐富深刻,這種課時切分也是相對適合大多數學生接受能力的切分選擇。

與課時切分同步進行的是教學目標的思考,共思考了四個層次的問題:

一是字詞,文言文學習,文言文詞彙和文化常識是繞不過去的基礎,但又不能過於瑣碎,時間不允許,所以重在選擇與文意結合密切的那部分做適當的解析拓展,隨文識字的同時平衡住“文”“言”的學習。

二是文體、文本,雖為語錄,卻又不同於一般的語錄,鮮活也正好是本單元古代散文的核心特徵,本文的鮮活主要表現在人物對話中,言盡而性格志趣全出,這一點的落實是與文本實詞虛詞的學習相結合的,比如子路的“千乘”的文化常識學習,子路的勇武隱隱出現,公西華的“願”“焉”的實詞虛詞的語氣神態的表達,公西華的謙恭栩栩如生,夫子的“哂”出,而人物神態與關係盡出。

三是思想文化,本文雖然只是“課堂談志”,但孔子執着追求的那份禮治理想是本文的一條主線,也就是本文的重點,但課堂不能機械的突出這個話題,而是在文本分析中自然帶出,比如,在冉有談志時,由於他談到“禮樂”二字,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會順帶解釋關於禮樂的本質的文化常識的學習,為後面的學習做鋪墊,而後面在談到四位弟子的志的比較的時候,會啟發學生尋找到他們談志的隱含共同話題——禮樂教化,為後面夫子評志做足鋪墊,也為整堂課的主題做好鋪墊。

四是教育理念,雖然可能不是重點,但孔子師徒的這堂課表現出的教育思想與他的政治理想密不可分。

思路歸思路,資料歸資料,夫子和弟子的資料浩如煙海,但弱水三千只能取一瓢飲,子路的那幾句談志的話,直率的背後,要補充一點背後的子路,補充的東西也要與他的志密切結合,不是喧賓奪主,而是為了讓學生能更深刻的理解子路的表達,這樣才能為後文夫子哂子路,批評子路的理解搭好橋。

網上資料千千萬,但文章還是要老師自己讀,讀多了,就彷彿穿越了時空,孔子那一腔憂民之憂的胸襟,那執着理想的身影,四位弟子各有其性的語言,讓自己融入了文本,才能真正明白本課最核心的東西。

然後是具體的備課環節,這是落實教學目標的艱難歷程。四個層次的構思不能機械的切分,否則課堂是割裂的、機械的,最好的辦法是順着文章自然的紋理,讀者閲讀的自然接收順序,自然地無痕地融合落實,難也難在這裏,也彷彿讀書,自然閲讀,先讀厚,再讀薄,讀進去跳出來,再進去,走不通,再從頭,一遍遍,一遍遍,走到盡頭,愈發理解孔夫子了,是的,夫子周遊列國,處處碰壁,周而復始,矢志不移的追求了,也明白一堂課乃至兩堂課是如何煉就的,雖然今天我的課可能不完美。

然後是課件的呈現,因為課件是網課的主要呈現甚至互動方式,所以必須精心打磨,本次課件,前前後後版本很多,由無到有,由簡到繁,由繁到簡,由簡到精,目的就是呈現最好的視覺效果和課堂效果。終於交了有細節的成品的課件,自治區教科院的董明實老師幾處輕輕的指點,雖然不是大幅的修改,但董老師學識的深厚和治學的嚴謹已經讓我仰視,就是那幾個小點,已足夠讓我學習很久。確實,課堂上的每一個知識點的考究,甚至每一個眼神的交流,無不是我們普通教師需要不斷修煉的過程。細節才能體現一位教師的學養功底,才能體現一位教師對學生的責任。

這一次錄製網課,也許難的不僅僅是備課,更是錄製,前面學習過克拉瑪依語文教研員邱逸文老師的網課實錄,那份課堂的智慧,端莊知性的講解,着實讓人佩服和喜歡。

也看過其他優秀老師的精心錄製的網課,每位老師那份對課堂的精心、細心、慧心,為自治區中學學子準備了一份份課堂盛宴,讓人敬佩,所以,我們始終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們是逆行的團隊,我們無需顧慮太多,拿出自己的所有,呈現最精彩的自己,這是非常時期,逆行的本色……

網課的錄製是在每位老師家中進行,設備條件都很有限,很多老師選擇幾段錄製,一遍遍嘗試,然後組合,為了避免錄製出現錯位,我採用一氣呵成的錄製形式,30分鐘不間斷,兩個30分鐘不間斷。高度緊張,錄不成功,再重來,不管多少次,不管怎樣錄製,最終的結果都是讓新疆的孩子們在非常時期,接受盡可能好的教育。這時候,一切都得豁出去了,逆行不只是掛在嘴上!

終於錄好了,署上文件名的那一瞬間相信每位老師都有勝利的喜悦。

再大的雨,天總會晴,再困難的時期,也總會過去,“逆行”思維鼓舞着我們,融入夫子世界的我,重尋夫子的足跡,重拾他為實現理想不放棄的堅持,這些網課在網絡上誕生的日子,孩子們飢渴學習的眼神,讓我們感動,也許我們不完美,但我們已經不怕回看自己的課了,因為我們真實地付出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xzwnv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