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2022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蹟心得體會600字(通用16篇)

2022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蹟心得體會600字(通用16篇)

2022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蹟心得體會600字 篇1

多年來,孫景坤始終將功勛榮譽壓在箱底,從未向別人提及,更沒有因此向組織提出任何要求,一直靠參加生產勞動獲得收入,就連兒女也只知道父親是一位老兵、上過戰場,僅此而已。孫景坤的大女兒孫美麗説:“有一次,同村的人拿着一本小冊子,説這書上説的英雄不是老孫頭嗎?我們才逐漸知道父親那些年在戰場上經歷了什麼。”

2022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蹟心得體會600字(通用16篇)

孫美麗不理解父親為什麼對家裏人很“摳”,“小時候家裏連4塊錢的學費都拿不出,按説我爸是生產隊隊長,只要開個介紹信,學費就可以免了,可他堅決不給開”。後來,當地電信局招一批話務員,選中了孫美麗。孫景坤得知後,硬是把她的名額讓給了別人。“他在生產隊當了20多年隊長,每次都毫不猶豫地把機會讓給別人。”隨着年歲漸長,孫美麗慢慢讀懂了老人的想法:當年和父親一起參軍的10個夥伴,活着回來的只有3個人。經歷過生死的父親,總想回饋社會更多,“他更多是在替戰友活着”。

孫景坤的日子過得清貧,可他依舊堅持吃苦在前、不改本色。在家鄉擔任村幹部期間,他處處以一個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實幹擔當、積極作為。為了讓村民儘快脱貧致富,1984年,他組織村民成立共同致富小組、扶貧致富小組。

幾十年來,孫景坤嚴格按規定數額報銷藥費,從沒向組織提過特殊要求。“我最懷念犧牲在戰場的戰友”“我的戰友就犧牲在我跟前,和戰友相比,我還活着,已經很幸福了……”孫景坤説。

2022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蹟心得體會600字 篇2

遼寧省丹東鳳城市,鳳凰山腳下的丹東光榮院裏,有一間20多平的特護區房間,設施齊全佈置簡約。上午十點,陽光柔和地灑進屋中。孫景坤老人正躺在牀上休息,陪伴他的,是盡心侍奉的子女,和牆上一件掛滿獎章的舊軍裝。“父親每次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找軍裝。”老人的大女兒孫美麗説。

8月12日,孫景坤作為特護養員來到這裏,光榮院為他提供24小時的護理服務。在此之前,他與大女兒一家住在一起。年過耄耋,他的臉上寫滿了風霜,歲月仍在不斷侵蝕他的健康,卻始終無法奪走他眼中的神采。聽聞來人是部隊的記者,老人坐在牀上,敬了一個軍禮。

這隻右手,72年前第一次舉起敬禮。對孫景坤老人來説,這是一個動作,更是一份為國家為人民鞠躬盡瘁的莊嚴承諾,完成這個動作,只要一秒鐘,踐行這個承諾,卻要用一生的時間……

1948年,解放戰爭已轉入戰略進攻階段,硝煙瀰漫在東北大地。24歲的孫景坤告別了剛剛新婚5天的妻子,毅然參軍,隨40軍119師357團南征北戰,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四平戰役、遼瀋戰役、平津戰役、解放海南島戰役、抗美援朝戰爭。孫景坤從北打到南,又從南打回北,7年間,總行程上萬裏。遼瀋戰役中,榮立三等功;平津戰役中,榮立二等功;解放海南島戰役中,榮立二等功;抗美援朝戰爭中,榮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這些榮譽和一身的傷疤,映射出他戰時的英勇與無畏,但對於戰場上的功績,他很少提起。大女兒孫美麗説:“當年那麼多戰友在他面前倒下,他不願回憶起那些經歷,那是他心裏永遠的痛。”孫美麗還清晰地記得:父親年輕時從不看戰爭題材的電影,他説真正的戰場遠比電影要殘酷得多……

如今,老人已經無法完整清晰地告訴我們真正的戰場究竟是什麼樣子,但翻看老人的立功證書和戰史,我們得以窺得老英雄當年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英勇的身姿。

1952年10月26日黃昏,孫景坤所在的357團在炮火支援下,經過兩個多小時激戰,佔領了161高地。

27日,不甘失敗的敵軍在飛機、坦克的配合下向161高地猛攻,官兵連續打垮敵人多次反撲,自身傷亡很大。中午時分,孫景坤剛剛帶隊從戰場上搶運下來8個傷員,已經一天一夜沒有吃東西,正打算休息一下時,前方卻傳來161高地上人員損失慘重、彈藥告急的消息。“孫景坤帶隊在20分鐘內送8箱手榴彈和2箱轉盤槍子彈到高地上去!”營長下了這樣的命令。

飢餓和疲憊,孫景坤已經顧不上了。一箱子彈藥重達90斤,所有的道路和交通溝都已被封鎖得毫無空隙,戰士們的腳步都有些踉蹌,這幾乎是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孫景坤拍板了沒有辦法的辦法——從山崗上衝過去。冒着敵人密集的火力進攻,孫景坤帶隊通過了封鎖區,到達高地上後,他迅速進入戰鬥狀態,和戰友們一起,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完成了堅守的任務。也正是因為這一戰,孫景坤榮立一等功。

2022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蹟心得體會600字 篇3

硝煙散去,孫景坤將奮鬥的“戰場”轉至亟待脱貧的家鄉。1955年,孫景坤復員,他主動放棄城市工作的機會,將各種功績證明悄悄收藏起來,決定回鄉務農。再次成為農民的孫景坤感慨地説:“當過兵的我與之前不同了,從火線入黨那天起,我更堅定了將自己的一生投入到保衞祖國、建設祖國事業中去。”

懷揣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願景,孫景坤在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上辛勤勞作,一干就是幾十年。

回鄉後的第3天,孫景坤就拿起農具到生產隊參加勞動。很快,踏實肯幹的孫景坤當上了山城村生產隊隊長。“別小看這個職務,這需要極好的口碑和信任。”山城村黨支部書記邱大鵬告訴記者,那會兒,村民們並不知道他曾立下赫赫戰功,可大家覺得,他是黨員,上過戰場,政治上過得硬、靠得住。孫景坤沒有辜負村民們的期待,他帶領鄉親走合作化道路,大力發展糧菜生產和鄉村建設,用幾年的時間栽下大量的松樹和板栗樹,改變了家鄉的面貌。

山城村有一條河,常年洪水氾濫、侵蝕土地。從戰場上走來的孫景坤沒有一絲退縮,他帶領鄉親一起擋河造田,改造了100多畝耕地,建起了簡易大壩。山城村婦女主任劉玉慧回憶,雖説是簡易壩,但在當時確實起到了防洪的作用,守住了農田,保住了集體財產。

後來,村裏有人問他:“老孫,你本可以躺在功勞簿上享福,為啥還這麼拼命幹?”孫景坤卻説:“為民幹事,一刻也不能等。從我參加革命那天起,就把自己交給祖國和人民了。”1971年,他還把19歲的大兒子送去參軍。

2022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蹟心得體會600字 篇4

餘元君,生於洞庭湖畔,感受着水旱災害無情,從小就立志為家鄉做些貢獻。進入湖南省水利系統25年,走遍洞庭湖每一條水系、每一處堤防,全心守護這一江碧水,並最終將自己的生命獻給所鍾愛的事業。8月9日,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餘元君的先進事蹟,正式追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_時刻即日起推出“時代楷模餘元君”系列報道,細數他在平凡崗位和工作中的不平凡事蹟。他嚴謹務實、勇於創新,科學統籌生態保護與治理開發,始終保持創業激情和奮進狀態。

一、嚴以律己,清白做人

對待上門送卡送禮品,請求在水利工程項目上通融一下的承包商,餘元君向來都是嗤之以鼻。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進入水利系統25年來,餘元君經手的項目有上千個,項目資金達到數百億元,但他始終保持着高度清醒,沒有動用手中的職權為家人和朋友行任何“方便”,為支持餘元君上學而輟學的兄弟姐妹,至今仍在農村務農,或在外省工廠務工。

二、寬以待人,熱心公益

對待上門求教施工技術難題的施工人員,餘元君卻是不厭其煩地詳細講解,甚至將自己辛苦收集整理的珍貴資料無償相授。餘元君乾淨做事的風格,一度讓家人認為他變得決絕無情。但聽説家裏晚輩上學費用有困難,餘元君二話不説,幫忙資助學費、生活費。家鄉要修一條水泥路,餘元君也立馬從工資卡中取出2萬元錢,當了解到修路資金缺口比較大後,他再次取出3萬元現金,交給村幹部。到底什麼是親情,什麼是鄉情,餘元君分得一清二楚。

三、後繼有人,星火相傳。

餘元君的事蹟讓人感動,他走後,更多的人開始瞭解這個平凡之人的非凡之處。全國水利系統幹部職工掀起向他學習的高潮。餘元君的兒子將許久未回家的爸爸視為偶像,立志將來成為爸爸那樣的科技工作者。他憑藉多年的技術積累,獲得同事們的一致認可,已經從臨時工成長為優秀的項目管理員,他的兒子也取名為餘夢澤,以洞庭湖為名,意為傳承好守護洞庭湖一江碧水的精神。

2022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蹟心得體會600字 篇5

炎炎的夏日,撫不平內心的激動,從校長引領我們認識了一位偉大的老師、一位偉大的父親和一位偉大的兒子!人民的好教師,教師的楷模!我們學習的榜樣——王紅旭老師!通過上午的學習讓我們深深地感到英雄雖已離去,但是師魂永存在世間!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向王老師那樣永遠心繫孩子的安危,當學生需要我們的時候要第一時間出現,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到最前面!平時做個好老師,學生有危險的時候做學生守護神,把危險留給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王老師用生命詮釋了一名教師的職責,一名人父的責任,是我們教師的榜樣,孩子們的榜樣!讓我們認識到了教師賦予我們精神內涵。總之,今天上午不虛度,再一次體會到教師的神聖,我為自己是一名教師感到光榮,為我有王老師這樣的同仁感到驕傲!

今天的學習讓我們牢記教師要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我會嚴格的要求自己,做一名優秀的教師,熱愛自己的學生,獻身教育事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社會負責,做一名師德高尚的教師!

2022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蹟心得體會600字 篇6

原先在電力小草志願服務隊時,唐潔就時常聽説錢海軍。20__年,唐潔被調往錢海軍團隊,如願以償地和“偶像”共起事來。如今,志願服務中心在冊志願者達1200餘名,累計開展服務超3萬餘次,服務時長超21.3萬工時,從一個錢海軍到“人人都是錢海軍”。

胡羣豐,團隊裏第一個登記人體器官捐獻,全國捐獻編號是410;周豐權,義務捐血10多年,累計獻血量60000毫升,相當於12個普通成年人的全身血量;王軍浩,總是第一時間認領任務,就連孩子大學聯考期間都能隨叫隨到……

隨着規模擴大,錢海軍主持制定了標準化管理手冊和服務手冊,對團隊組織建設、服務內容、服務流程、管理程序和考核評比等進行細化、量化和標準化,提高公益慈善內部治理水平。志願服務中心除了“千户萬燈”,還推出了“星星點燈”未成年人社會體驗、關愛空巢老人“暖心行動”“燈亮萬家”表後線維修服務等6個志願服務項目。

“我服務過的一位新四軍老戰士曾説,當年他是扛着槍衝在前面打鬼子。”錢海軍説,“現在我是拎着工具箱衝在前面為人民服務。”

2022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蹟心得體會600字 篇7

他出身農家,對土地和農民有深情厚誼,懷抱“讓農民過好一點”的樸素願望,被人稱為“農民院士”,而他自己説“我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

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一位“頂天立地”的農業科學家,一位脱貧攻堅主戰場的奮鬥者,一位不忘初心、踐行使命的共產黨人。

一道考題,促使他攀登農業科學高峯

三十多年前的一道考題,冥冥之中決定了朱有勇為農業科學奮鬥的一生。

1982年,朱有勇參加研究生面試。後來成為他導師的段永嘉問道:“追溯世界農業歷史,依靠化學農藥控制病蟲害不足百年,在幾千年傳統農業生產中,人們靠什麼控制病蟲害?”

這一問把他問懵了。

那個年代,農作物單一品種大面積種植容易發生病蟲害,致使農藥用量大幅增加,對生態環境、食品安全和糧食生產構成潛在危險,水稻稻瘟病即為典型。世界各國的科學家提出了很多辦法,但收效甚微。

1986年,朱有勇在雲南省石屏縣田間考察,偶然發現“當地農民用雜交稻和糯稻間種,稻田很少發生稻瘟病”。難道稻瘟病發病率跟水稻品種的多樣性有關?循着這個思路,他開始了利用生物多樣性防治病蟲害的研究。

此後10多年,他邊研究控病機理,邊進行了近千次試驗,最終確證了作物多樣性時空優化配置是有效控制病害的新途徑。20__年,他的研究成果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上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引起全球關注。

作始也簡,將畢也鉅。朱有勇研發的“遺傳多樣性控制水稻病害”技術在全國推廣6000多萬畝,並獲得聯合國糧農組織科研一等獎和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物種多樣性控制作物病蟲害”技術在國內外應用3億多畝,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兩項技術都創造了顯著效益,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2022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蹟心得體會600字 篇8

20__年,是“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加入人民海軍序列的第10個年頭。這一年,“和平方舟”號榮獲人民海軍成立70週年“突出貢獻單位”,並被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在很多人心中,“和平方舟”號已成為新時代閃亮的“中國名片”。

提起“和平方舟”號,醫院船上的官兵總是親切地稱她為“大白”。一是因為船體絕大部分為白色,二是緣於動漫《超能陸戰隊》中暖心的角色“大白”與“和平方舟”號所擔負的救死扶傷、傳揚和平的使命頗為相近。10年來,“大白”在三大洋六大洲留下了中國“紅十字”的身影和航跡,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秉承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理念,緊緊圍繞軍事外交這一核心,“和平方舟”號向世界打開了一扇瞭解中國的窗户,廣泛傳播和諧世界、和諧海洋的理念和“人道、博愛、奉獻”的南丁格爾精神,贏得了國內外高度讚譽。中外聯合演練、甲板招待會、艦艇開放日、文化聯誼……“和平方舟”號與各國海軍同台競技,與外方醫生攜手診療,與當地民眾廣泛接觸,與華人華僑暢談祖國,拓展了軍事合作交流空間,配合了國家政治外交大局。

作為海軍首個大型遠洋醫療救護平台,“和平方舟”號把遠海大洋當成最佳課堂,勇於探索、敢為人先,每次任務都肩負着拓展使命的全新探索:完成新型海上醫療救護平台能力演練,開展海軍首次遠海衞勤演練,艦載救護直升機首次赴外國島礁巡診……憑着一代代官兵的拼搏奮進、勇於擔當,“和平方舟人”不斷書寫着海軍遠洋衞勤保障能力建設的嶄新篇章。

“時光有我,中國有我。”10年奮進,“和平方舟”號踏浪大洋。10年撒愛揚帆,“和平方舟人”仁濟天下。在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的偉大征途中,“和平方舟”號肩負國家使命,用一串串壯美航跡、一次次真情對話、一幕幕仁心大愛,擁抱世界,傳遞友誼,把新時代的中國“名片”擦得更亮。

2022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蹟心得體會600字 篇9

王紅旭同志出身教育世家,一家三代均為老師。在教學工作中注重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強健體魄,他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關心關愛學生,及時為學生排憂解難,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深受學生喜愛。20__年以來帶領校田徑隊取得優異成績深受學生和同事的好評。王紅旭老師一腔赤誠愛黨愛教,以生命託舉生命、以大我彰顯大愛的事蹟感人至深。通過對王紅旭老師先進事蹟的學習,我被王紅旭老師在危難時刻捨己救人、用生命託舉生命的大愛精神深深感動着。王紅旭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英勇壯舉詮釋了“四有”好老師的深刻內涵,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

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要以王紅旭老師為榜樣,將王洪旭老師留給世間的“愛”謹記心間,將這份“愛”傳承,並用這份“愛”温暖我教育的每一位學子,王洪旭老師雖然隨着冰冷的江水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但是他愛的火焰將永遠不滅,照亮教育系統每一位老師前行的路,引導中華大地每一位莘莘學子不斷前行。我亦將立足本職工作,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不平凡的教育事業。提升自身政治素養和師德素養,以實際行動,心懷大我,無私奉獻,做德才兼備的新時代好老師。

2022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蹟心得體會600字 篇10

95歲的老英雄張富清,是恩施州來鳳縣退役軍人。他71載黨齡,在64年裏深藏功名,一次次顯赫的功勛,都沉積在一個紅包裹裏,連兒女都不知情。何等的胸懷,何等的境界!我們要向張富清學什麼?從媒體對老英雄報道的事蹟中,讓筆者從中得到了一次次靈魂的洗禮。

張富清出身陝西省洋縣一個貧困農民家庭。8歲時便失去父親,大哥因為吃不飽而夭折,母親孤身帶着兄妹3人艱難度日。經歷了社會動盪,張富清靈魂深處受到洗滌和震撼: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是勞苦大眾真正的貼心人!人生捭闔,感恩“解放”,張富清找到了自己人生的開始和歸宿,這一堅持,就是一生一世。

張富清説:“我打仗的祕訣就是不怕死。一衝上陣地,滿腦子都是怎麼消滅敵人,決定勝敗的關鍵是信仰和意志!”信仰,靈魂裏的忠誠!張富清因為有了對共產黨的堅貞信仰,在一次次槍林彈雨中,將生死置之度外,捨生忘死,英勇善戰。

張富清從部隊轉業到地方工作,並沒有回到故里,而是來到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湖北省來鳳縣。從“人民功臣”到“人民公僕”,直到95歲高齡,張富清一直隱姓埋名64年,從未向他人透露自己的輝煌過去。

黨性乾淨,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典範。選擇條件無比艱苦的恩施,是因為張富清知道恩施需要幹部。面對許多質疑他為什麼要到無人問津的山區工作,張富清回答很乾淨:“這裏苦,這裏累,這裏條件差,共產黨員不來,哪個來呀!”

經歷乾淨,是清正為官、反腐倡廉的旗幟。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時期。張富清與同志之間、單位之間、社會之間都保持着乾乾淨淨的革命本色。變換過那麼多崗位,權力在手,但他對金錢從未有過絲毫的貪圖,終始嚴於律己、克己奉公。

家風乾淨。張富清的4個孩子,除大女兒因傷致殘外,其他3個都憑自己的努力讀書,當上了幹部或者職工,沒有一個沾過父親的光。他的妻子嫁他的理由“就是因為他思想純潔、為人正派”。

2022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蹟心得體會600字 篇11

專業敬業,他多次創造救援奇蹟

礦山救援是一項集專業性、業務性、技術性、實戰性於一體的系統工程,要有頑強拼搏、勇於奉獻的精神,更要堅持科學決策、安全救援的原則。

在救護大隊的17年間,肖文儒參與處理煤礦救援事故500多起,他膽大心細、勇於拼搏,練就了過硬本領,積累了豐富經驗。

20__年,在處置山西華晉焦煤有限責任公司王家嶺礦透水事故中,肖文儒先後5次下井指導施救。在救援關鍵階段,他身背呼吸器下井偵查,掌握了第一手信息,會同地方政府人員制定了嚴密的行動方案,奮戰8天8夜,為成功救出115名被困礦工作出了突出貢獻。

這次救援被困礦工的壯舉,獲得了國內外的廣泛讚譽。“世界礦業史上最讓人驚歎的救援之一”“成功書寫了人類的大營救”“‘中國礦工獲救’居世界十大救援奇蹟之首”——許多國外權威媒體這樣評價。

1000多名救援人員,連續奮戰14個晝夜,救出11名礦工——山東棲霞笏山金礦“1·10”重大爆炸事故救援,可以説是國內難度最大的礦山救援案例之一。舉棋若定的肖文儒,為這個被稱為“教科書式的經典事故救援案例”,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起初,現場指揮部決定佈置4個鑽孔進行施救。但因該礦巖層地質條件複雜,有構造破碎帶,2號鑽孔卡鑽廢棄。應急管理部工作組成員肖文儒果斷向指揮部建議——再增調國家礦山應急救援大地特勘隊一台高性能鑽機和專業操作團隊趕赴現場救援。

事後證明,這是一子落而滿盤活的關鍵舉措。原來,13日開鑽的3號鑽,孔鑽至井下521米處時,井底偏移達7.4米。經專家組充分論證,決定由新調來的大地特勘隊對3號鑽孔進行糾偏透巷。17日13時56分,這個“生命通道”終於打通。

救援過程中,問題層出不窮,可謂“一山放過一山攔”。由於3號鑽孔湧水在巷道積聚,工作組建議指揮部啟用備用的4號鑽孔代替3號鑽孔,承擔“生命通道”功能。為防止4號鑽孔發生湧水,肖文儒建議“先堵水再透巷”,並被指揮部採納。後來,被困人員轉至4號鑽孔下方,最終11人獲救。

肖文儒的專業能力、業務素質在一次次救援實踐中得到有力印證,他是救援人員心中“權威”的代名詞,是新時代科技人才的突出代表。

在救護大隊那些年,肖文儒不斷探索實踐救援新技術;為實現更加科學、安全的救援,他38年來不斷總結應急救援經驗,參與《礦山救護規程》制定和修訂,主編出版了《礦山事故應急救援典型案例及處置要點》等;為持續發展壯大應急救援力量,他一次次到基層調研,為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特別是國家礦山應急救援隊建設貢獻了力量。

2022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蹟心得體會600字 篇12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之際,中央宣傳部以雲發佈的方式,向全社會宣傳發布中國人民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徐振明的先進事蹟,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

孫景坤是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金山鎮山城村農民,現年96歲。他先後經歷四平戰役、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解放海南島等戰役,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在戰爭年代,他衝鋒陷陣、英勇頑強,出生入死、屢立戰功,負傷回國後又堅持重返戰場,用熱血青春詮釋了革命戰士的赤膽忠心,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多次,被授予抗美援朝一級戰士榮譽勛章等榮譽稱號。在和平年代,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幾十年如一日紮根鄉村,用執着堅守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徐振明是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園管理所首任所長,現年95歲。他先後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轉戰大江南北,經歷戰鬥無數,留下累累彈傷,從“娃娃八路”成長為“戰鬥英雄”,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保家衞國捨生忘死、英勇戰鬥,曾榮立多次戰功。他退伍不褪色,轉業到楊靖宇烈士陵園工作,父子兩代默默付出,守護英雄陵墓60餘年,身體力行保護革命遺蹟、講述英雄故事,弘揚革命文化、賡續紅色血脈,教育了無數青少年,感動了廣大社會羣眾,20__年被評為“中國好人”。

孫景坤、徐振明同志的先進事蹟宣傳報道後,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廣大幹部羣眾認為,孫景坤、徐振明同志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老戰士的傑出代表,是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英雄。革命戰爭年代,他們經過血與火的洗禮,經歷生與死的考驗,為保家衞國、維護和平立下不朽功勛;和平建設時期,他們不改初心本色,堅守革命理想,保持優良作風,在平凡普通的工作崗位上幹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革命戰士英勇頑強、戰無不勝的英雄氣概,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忠誠品格,退役軍人永葆本色、接續奮鬥的優良傳統。大家紛紛表示,要尊崇英雄,關愛楷模,學習抗美援朝老英雄的崇高精神風範,披荊斬棘、奮勇前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創造新的歷史偉業。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

“時代楷模”發佈儀式現場宣讀了《中共中央宣傳部關於授予孫景坤、徐振明“時代楷模”稱號的決定》,播放了反映孫景坤、徐振明同志先進事蹟的短片。中央宣傳部負責同志分別為孫景坤親屬代表、徐振明同志頒發了“時代楷模”獎牌和證書。遼寧省、吉林省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和退役軍人代表、青年學生代表等,在本地雲發佈現場參加發佈儀式。

2022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蹟心得體會600字 篇13

陳俊武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化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顧問、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技術委員會名譽主任,是我國著名煉油工程技術專家、煤化工技術專家、催化裂化工程技術奠基人。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新中國成立之初就投身到黨和人民的事業,與共和國同成長、共奮進,為新中國石化工業不懈奮鬥70年。他敢為人先、勇於登攀,推動我國催化裂化技術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為我國煉油工業進步作出開創性的貢獻,進入耄耋之年,仍然奮戰在科研一線。他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為國家培養一大批高水平石化專家,資助多名貧困學生和優秀青年。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稱號,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近一段時間,陳俊武的先進事蹟被中央媒體集中宣傳報道後,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幹部羣眾普遍認為,陳俊武把個人理想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非凡的技術成就,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是我國石油化工技術的傑出開拓者,是愛國奮鬥奉獻精神的模範踐行者。廣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要學習陳俊武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弘揚科學報國光榮傳統,發揚不懈創新的科學精神,秉持淡泊名利的品德風範,主動扛起建設科技強國的使命擔當,建功立業新時代,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70華誕。

“時代楷模”發佈儀式現場宣讀了《中共中央宣傳部關於授予陳俊武同志“時代楷模”稱號的決定》,播放了反映陳俊武先進事蹟的短片。發佈單位有關負責同志,陳俊武的親屬、同事、學生,及社會各界代表等參加發佈儀式。

2022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蹟心得體會600字 篇14

“我想先跟大家説一個數字,‘3000’。大家知道3000代表了什麼嗎?”李永翠説,“這是在自動化碼頭規劃設計的過程中,我們開過的技術研討會的數量,而每一個研討會的背後都是一個又一個的難題。”

“我們的開局——很難。”

截至20__年,全球已經建成了三十多個自動化碼頭,但我國,乃至亞洲,卻沒有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碼頭。

20__年10月23日,青島港成立了以張連鋼為組長的自動化碼頭項目組,正式開啟了自動化碼頭建設的征程。

當時,整個項目組陷入特別焦慮、特別迷茫的狀態。最後還是“連鋼創新團隊”的主心骨——連鋼組長拍了板兒:我們要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建設屬於我們自己的自動化碼頭!而且,一定要建成世界上最好的自動化碼頭!

“開局決策難,決策之後開始的碼頭設計——更難。”

設計之初,團隊面對的是隻有一條海岸線和一片待平整的土地,成員幾乎天天熬夜,白天討論、晚上“惡補”相關領域的知識,每個專業都形成了上萬字的分析報告。

隨着信息的彙總和無數次碰撞、討論,經過反覆不斷地推倒-重建-再推倒-再重建,碼頭輪廓一點一點成型。

“僅僅是出入集裝箱卡車的閘口布局,我們前後總共設計了40多稿方案,”李永翠説,為了確保生產流程能夠順暢運轉,僅流程測試案例就編寫了7000多個,反覆測試達十萬多次。

這一組組數據的背後,是一個個通宵達旦,是一次次挑戰極限。就這樣,“連鋼創新團隊”僅僅用了15個月就完成了碼頭的方案設計,要知道,在國外,這項工作至少需要三年。

“設計完成了,碼頭開始建設,又是——難上加難!”

15個月曆經千辛萬苦孕育出完整方案。20__年5月11日,團隊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運營的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一期開業!不同於歐美,“連鋼創新團隊”的自動化碼頭,不僅創出了開港效率全球最高紀錄,而且讓高高在上的“貴族碼頭”第一次走下雲端,成為可複製、可推廣、可商業化運營的“中國方案”。

2022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蹟心得體會600字 篇15

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病人。作為疫情的主戰場,醫院收治病人超過800例,張寧宇帶領全院600名醫護人員,奮戰了30多天。沒有節假日,不分白天黑夜,每天往往凌晨2時剛躺下,4時就得爬起來,接無數個電話,協調、處理各種突發事件。“雷厲風行”,是同事們對他的評價。張定宇微笑着為自己打圓場:“全院都曉得我性子急、嗓門大。性子急,是因為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我是一個漸凍症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病人。”

我身為共產黨員、醫務工作者,非常時期、危急時刻,必須堅決頂上去。就在他日夜撲在一線,為重症患者搶出生命通道時,同為醫務人員的妻子,卻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接受隔離治療。可是分身乏術的張定宇,卻顧不上去看一眼妻子。除夕夜,張定宇從接到市衞健委的電話後,腳不着地忙碌起來,先後接待了4支醫療隊500多名醫護人員。安頓完已是凌晨。大年七年級早,張定宇就開始為進駐醫療隊調整空間佈局。他堅定地説:“身為共產黨員、醫務工作者,非常時期、危急時刻,必須不忘初心、勇擔使命,堅決頂上去!”

我的生命進入倒計時,只能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全院沒有一個人知道,他一瘸一拐的腳步,緣於漸凍症的折磨。這是一種罕見的絕症,無藥可治。説起自己的病情,張定宇微笑着説:“這個病的名字真的很形象,上下樓梯的時候,腿真的跟凍住了一樣。”張定宇從來不説,是因為不想影響同事。可是回憶與病毒爭分奪秒的29天中,內心最艱難的時刻,眼前這位硬漢,忽然濕了眼眶。“我很內疚,我也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我們結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體扛不過去,怕失去她!”

我願用漸凍的生命,與千千萬萬白衣衞士一起,托起信心與希望。在災情關頭,張定宇總是衝鋒在前,四川汶川地震搶救傷員;隨中國醫療隊出征,援助阿爾及利亞;在巴基斯坦蒂默加拉醫院接生……這樣一位施恩於人的白衣衞士,卻總把“感恩”二字掛在嘴邊,“我非常感激我們的同事,我們的護理隊伍、我們的醫生隊伍、我們的檢驗隊伍、我們的後勤隊伍,我非常感激他們。”他認為,自己僅僅是帶領指揮大家,在給大家提供一些服務而已。雖然他説自己沒有他們做的更多。眼下,他還在生命極限狀態下,與白衣衞士們一起,繼續托起無數人的生命與健康。

魯迅先生曾説,“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為國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張定宇就是中國的脊樑。廣大黨員幹部,要向張定宇致敬,向張定宇學習。大疫當前,要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像張定宇那樣,不忘初心、勇擔使命,為打贏戰“疫”防控阻擊戰貢獻一份力量。

張定宇,人民的好院長,武漢人民感謝你,黨和祖國感謝你。祝願你健康平安。

2022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蹟心得體會600字 篇16

有些人的光芒,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在茫茫滇西深度貧困山區,半生坎坷半生奉獻的張桂梅,用瘦弱的身體扛起1800名大山女娃的人生希望。“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在63歲的年紀,張桂梅那些足以“感動中國”的諾言和行動,仍在繼續。

能夠抗衡時間、改寫命運的,唯有執着信念。11萬公里家訪路,走進1300多名學生家,把累計超百萬元的全部獎金和大部分工資捐出……,與張桂梅有關的每一個數字,都在訴説着“膝下無兒女,桃李遍天下”的奉獻精神,印刻下“教育改變女孩命運”的執着信念。

造就偉大需要執着踏實肯幹。執着踏實肯幹的工作作風是造就偉大事業的核心競爭力。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離不開執着堅持,都離不開伏下身子抓落實。張桂梅同志幾十年如一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教育事業上,放在大山的孩子們身上。她對教育事業的堅守無怨無悔,對初心的堅持堅定不移,對讓孩子們走出大山的志向矢志不渝。在新時代,作為一名黨員,更應踏實做好本職工作,堅守平凡崗位,為新時代偉大夢想的實現貢獻力量。

信念指導行動,當把自己的夢想同國家的夢想關聯時,把自己的命運同國家的命運聯繫時,更能激發出黨員的自我價值感和榮譽感。張桂梅17歲從黑龍江來到雲南,支援邊疆建設,她感恩這片土地,她也用實際行動回報這片土地,經過她的努力,20__年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級中學在華坪建成。12年來,華坪女子高中連續10年大學聯考綜合上線率100%,1645名貧困女孩從這大山裏走進大學。作為基層黨員幹部,更應該立足崗位,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小我融進國家的大發展之中,與時俱進,始終保持理論不過時,技術不落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造就偉大需要甘於奉獻。不計較個人得失是共產黨人應該具備的一種精神品質,張桂梅同志就是學習的榜樣。她放棄了全縣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選擇了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每天不超過3元的伙食費,卻把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款100多萬元全部投入教育事業,託舉起了貧困山區孩子“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和夢想,而把病痛置之度外。黨員幹部對待工作更要不推脱、不抱怨,更要有奉獻精神,真正把自己的知識和智慧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實際行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xve68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