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體會 >

數學課堂的教育心得:兩位數乘以兩位數

數學課堂的教育心得:兩位數乘以兩位數

編者按:在數學教學課堂上,老師最應該做的是什麼?下面我們來欣賞在“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課堂教學中,一位老師是如何製造上課高潮,達到“以學論教”的效果的。

數學課堂的教育心得:兩位數乘以兩位數

師:我有一點想法,把你們小組的成員叫到前面來介紹你們的想法。你們的意見都沒有統一,產生了爭論,遇到這樣的事你們先要統一意見。下去你們再商量商量,這個機會不能再給你們了。哪個小組説第二種方法?

生31:老師在講兩位數乘兩位數之前,先對我們説了:我們算一位數乘兩位數是算得比較準確的,所以呢,我們就把這個兩位數乘兩位數改成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算式。

師:他是要把兩位數乘兩位數改成兩位數乘一位數,這樣,問題是不是就解決了?因為兩位數乘一位數咱們以前學過。好極了!他這個思路實際上是特別重要的、特別好的一種數學思想,叫什麼?(板書:轉化)咱們來看看他是怎樣轉化的?

生32:用12×4+12×10。

師:問題解決了吧!這個會吧!這是舊知識吧1!48+120結果是168。

生:老師,他這種想法與豎式的方法一樣,只不過用的是脱式罷了。

生33:我們用的方法比較好算一些。

生:感覺和豎式一模一樣。

生34:因為它是把一個整數分成兩部分。

師:明白了?(對應地指着豎式和橫式的相應部分)這不就是4個12嗎?這不就是10個12嗎?然後這兩部分一加。思路一樣不一樣?

生:一樣。

師:什麼不一樣?

生:格式不一樣。

師:格式不一樣,表達的方式、形式不一樣。很好!

師:第三種方法,請坐在最後的一組同學講一講。

生41:把12分成2×6,14分成2×7,12×14就等於2×6×2×7,等於4×42,最後等於168。

師:可以嗎?

生:可以。

師:其實他的思路挺啟發我的,不知道能不能啟發你們?他把12拆成2×6,14拆成2×7,拆完之後幹什麼很重要!兩個2結合,等於4,4乘6等於24,再算24×7,它就變成了一位數乘兩位數,這是舊知識呀!問題就解決了,思路挺好的。還有沒有比這個更簡捷一點的,能不能直接拆成一位數乘兩位數?拆成4個數有點麻煩。

生42:可以把14拆成兩個7,用7×12=84……

師,(板書12×14=12×7×7=84×7)這個方法對嗎?

(學生在思考,小聲討論。)

師:從結果看就有問題,84×7肯定不是正確答案。

生42;應該用12×7×2,兩個7,是乘2,12×7=84,84×2=168。

(同學們點頭認可。)

師:我明白了,剛才有的同學説方法甚至有10種。那就按着這種方法,我們把它轉化成一位數和兩位數相乘,還有很多種方法。第三種方法是把14拆了,還可以拆12。但是正像一位同學説的,這個方法和那個方法的思路是一樣的。我真的發現咱們班同學的水平夠高的!其實你們現在用到的知識是四年級才學的——乘法分配律(約有10個學生附和)。12×7×2這是運用了乘法結合律(也有約10個學生附和),真是了不起!這樣的話,今天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問題有沒有解決?學新知識了嗎?

生:學了。

師:解決的時候有新知識嗎?哪一點是需要老師告訴你們的?

生:沒有。

師:靠的是哪種思想?

生:轉化思想。

師:兩位數乘兩位數轉化成兩位數乘一位數,轉化的目的是什麼?

生:好算。

師:不只是好算,同學們還利用舊知識解決了今天的新問題。關於這方面同學們沒有問題了吧?

生:沒有了。

師:多種方法計算這道題,你喜歡哪一種?

大部分學生説喜歡第一種,有學生説喜歡第二種,也有學生説喜歡第三種。)

師:第一種和第二種思路是一樣的,一個橫式表達,一個豎式表達。可以豎式算,也可以12×14=12×4+12×10這樣算,還可以12×14=12×2×7這樣算,但不能12×7×7這樣算。今天對於你們來説,豎式不是最新的,以前也見過,但今天見的層次多了,我想今天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要重點掌握豎式表達。

思榮碎語:

這節課上,教師要求學生針對“12×14”這個問題進行研究討論,讓學生通過活躍的討論形式來解決問題,事實證明最終的彙報非常有效。教師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法則,“轉化”學生數學思想的教學目的也就水到渠成。

多人之間的多向對話代替了教師的單向灌輸。這種方法既培養了學生學習的方法、習慣和能力,更製造了課堂的高潮。在預設討論時,我們要充分考慮討論需要足夠的時間。討論交流的基礎只有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才會有存在課堂上的必要性,才能在討論之後的彙報環節形成課堂高潮。

課堂高潮,是一節課最動人、最精彩的教學環節,是教與學達到的最佳狀態,是師生雙方交流達到最佳配合的時刻。學生通過教師引導、啟發、點撥、激發,讓師生心中產生一種共同的愉悦和衝動,使得思維進入最活躍階段,讓情緒達到最興奮水平。一堂課若是沒有高潮,就如同一潭死水。教學的成功與否和課堂是否具備高潮有相關的聯繫。

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等教學活動都在不斷進行着。教師若要讓自己的教學跌宕起伏,搖曳多姿,就要向課堂討論借力了。

作者:思榮

公眾號:一個人的教育筆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yu/3gjz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