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如何提升員工執行力心得體會

如何提升員工執行力心得體會

2019年初,xx集團陳浩博士在部門戰鬥目標動員大會上提出xx美麗、健康、長壽園要通過各方面努力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園區並就如何打造提出一系列方法,近半年過去了,我們貌似在推進,可連最基本的東西都未做到,如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物品擺放不整齊等現象屢有發生,為此總裁痛心疾首,親自掛帥,主抓此項工作,短短一週整個園區環境煥然一新,在這一週讓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特別是讓我明白了做一個有執行力的人對一個公司的發展和員工個人職業化的成長的重要性。一句話概括即為:個人執行力決定個人的成敗,企業執行力決定企業的興亡。

如何提升員工執行力心得體會

執行力的定義很簡單,就是按質按量、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任務。這是執行力最簡單也是最精闢的解釋。但是正是這麼簡單的執行力,卻是很多個人、團隊、企業所欠缺或者説是不完備的。下面我就從提升員工執行力淺談一下幾點看法:

一、個人執行力是指每一單個的人把上級的命令和想法變成行動,把行動變成結果,沒有任何藉口保質保量完成任務的能力。團隊執行力是指一個團隊把戰略決策持續轉化成結果的滿意度、精確度、速度,它是一項系統工程,表現出來的就是整個團隊的戰鬥力、競爭力和凝聚力。一個優秀的員工從不在遇到困難時尋找任何藉口,而是努力尋求辦法解決問題,從而出色完成任務。要提升執行力,就必須學會在遇到阻礙時不找藉口而是積極的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摒棄囫圇吞棗式的盲目執行。有些員工把簡單重複上級團組織的文件和講話精神看着是貫徹執行,好像是上級組織的文件和講話精神的忠實執行者,其實不然。把上級精神與本部門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教條式地執行,這不是真正在執行上級精神,而是對上級精神的消極敷衍。

三、執行需要培養自己的自覺習慣,摒棄惰性。觀念決定行為,行為形成習慣,而習慣左右着我們的成敗。在工作中常有的狀況就是:面對某項工作,反正也不着急要,我先拖着再説,等到了非做不可甚至是領導追要的地步才去做。一旦習慣成了自然就變成了一種拖拉辦事的工作風格,這其實是一種執行力差的表現。執行力的提升需要我們改變心態,形成習慣,把等待被動的心態轉變為主動的心態,面對任何工作把執行變為自發自覺的行動。

四、執行需要加強過程控制,要跟進、跟進、再跟進。有時一個任務的完成會出現前鬆後緊或前緊後鬆的情況,這主要是工作過程未管控所造成的。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每項工作都制定進度安排,明確到哪天需要完成什麼工作,在什麼時間會有階段性或突破性的工作成果,同時要自己檢查計劃實施的進度,久而久之,執行力也就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五、執行更需要團隊精神。大家都聽過三個和尚喝水的故事:當廟裏有一個和尚時,他一切自己做主,挑水喝;當廟裏有兩個和尚時,他們通過協商可以自覺地進行分工合作,抬水喝;可當廟裏來了第三個和尚時,問題就出現了,誰也不服誰,誰也不願意幹,其結果就是大家都沒水喝。這則寓言使我們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在完成一項任務時,缺乏團隊協作的結果是導致失敗。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在做工作時,需要相互協作,相互幫助,相互提醒,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己完成任務的能力。

因此作為公司的一份子,我們要樹立良好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愛崗敬業,提高工作效率,強化執行力,實現企業發展與個人發展的雙贏。

範文二

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在為取得成功而設計着宏偉的藍圖。然而,走到最後,許多人卻事與願違收穫了成功的反面---失敗。面對失敗,我們常常將責任歸咎與自己的制度不夠合理;常將責任推諉於企業的策略不夠正確,卻很少能去思考自己是否認真地將計劃與策略執行到位。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企業怎樣脱穎而出?一句話,不折不扣地執行!

任何企業只要能狠抓落實,就一定會取得成績;而落實不到位的企業,制度自然成了一張白紙,決策也就成了“水中月,鏡中花”。

有一家大型企業,因為經營不善而面臨破產,後來這家企業被美國的一個大財團收購,企業人員都在翹首以盼美國人能帶來什麼先進的管理理念,出乎意料的是,他們只派來了幾個人。除了財務、管理、技術等重要部門的管理人員換成美國人外,其他的根本沒動。

制度沒有改變,員工沒有改變,機器設備沒有更換。但美方有一個要求:把先前所制定的方針、策略和制度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結果不到一年,企業改變了局面,實現了扭虧為盈的目標。為什麼美國人來治理這個企業就能夠取得成功呢?原因就是執行,將一切規章制度執行到位。因為執行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沃爾瑪之所以能成為全球零售業的龍頭,海爾之所以能躋身世界500強企業之列,原因都在於他們的員工能不折不扣地執行企業的制度。

執行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力量源泉,是促進企業騰飛的助推器;執行才能把口頭上講的理論、紙上寫的計劃付諸實施,並達到預期的目標;只有執行,才能使企業在激勵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管理是嚴肅的愛,在一些企業,只要談到管理,首先想到和強調的就是要“嚴”,似乎缺了“嚴格”、“約束”、“限制”就不是管理,好像管理就是把人管得嚴嚴實實,只許老老實實,不許亂説亂動。但是,這樣管理的效果會好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管理是一門科學,其科學體現在嚴而有序,嚴而有據。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而不是沒有根據的“瞎嚴”,也不是管理人員的主管隨意性的“亂嚴”。應該體現出管中有情,情理交融—這是管理藝術之體現;嚴格管理不是冷酷無情,不是把員工當作生產工具和機器,一味地依靠制度來控制員工,而是要從關心和愛護員工的角度出發,通過尊重員工的人格,理解員工的感情,維護員工的利益,保證員工的人身安全,來激發員工遵章守紀、服從嚴格管理的熱情。從字面上看,“管”者,制約也,是指對嚴格執行制度、絲毫不許偏差的監督、檢查。其表現狀態呈“剛性”;“理”者,梳理也,是按照人的情感、思路及價值取向等對人和事進行號脈治理,其表現狀態呈柔性。

“管”和“理”的結合,就是剛柔相濟的結合,也就是説,管理其實就是嚴肅的愛,是一種對每個人負責任的真愛。國內有位備受尊崇的企業家談到自己最深刻的一段成長經歷時説,“文革”後他作為知青回城,在一家運輸公司當司機,他的上司是一位退伍軍人。當時大家都怕這位退伍軍人,因為他太難伺候了;比如,每次他佈置完任務後都會問你:記住了嗎?當你使勁點頭,以為萬事大吉走到門口的時候,他會突然把你叫回來,讓你一字不漏地複述,如果一字不對,便會把你罵個狗血噴頭,最後一句總是“連聽都沒聽清,怎麼可能把事情做對?”後來大家都學會了小心翼翼地傾聽上司的每句話,不敢有半點馬虎,結果任務總能比較準確地完成。

實際上,管理不是對個人的,而是對集體的,是維護集體的利益。管理是一個“局”,個別人非得超越管理搞特殊化,那就是自己“出局”,規範的管理,是一個集體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規範的管理是大多數人利益受到保障的根本;規範的管理,是一個公平環境創設的根本,也是企業對大多數遵循企業發展的人的愛。管理有規矩,管理有制度,管理有約束,管理有人不快樂。

沒有紀律意識的表現

1.違背規章,投機取巧。

在一些公司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員工經常牢騷滿腹,抱怨老闆的苛刻還公司制度的嚴格,而不兢兢業業、盡心盡力地工作,一會兒工夫就要偷懶或投機取巧,沒人監督幾乎就不能工作。一般人都有正常的能力和智力,但很多人為什麼沒有獲得成功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們習慣於違背規章、投機取巧,並且不願意付出與成功相對應的努力。他們渴望達到巔峯卻又不願走艱難的道路;他們渴求勝利,又不願為勝利做任何一點犧牲。

2.無視紀律,做事輕率。

許多人之所以失敗,往往由於他們的粗心大意、莽撞輕率。許多員工做事不求最好,只求差不多,沒有把紀律制度放在心上;這種懶散、馬虎的做事風格很容易轉化為習慣,一旦染上這種壞習慣,就會對執行力、對執行結果造成極大的傷害;現代社會,公司如果沒有核心競爭力,將會逐漸走向衰退,而不具備核心能力的人,同樣註定不會有太大的職業發展。

3.疏忽職守,好高騖遠。

曾經有人説過:“無知和好高騖遠是年輕人最容易犯的兩個錯誤,也常常是導致太難失敗的原因。”許多人內心充滿着夢想與激情,可當他們面對平凡的生活和實際工作時,卻漫不經心,疏忽職守。企業的營運和發展固然需要有整體性的規劃和全局性的戰略思考,但更需要有種將種種規劃與構想加以實施、完成實際事情的員工。“説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這樣連本職工作都不能盡責完成的員工,永遠不會給企業帶來實質性的作用。作為一名職場中人,不管未來發展的前途如何,我們都不要好高騖遠,而要腳踏實地、忠於職守,做好每一件小事,培養自己高效的執行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wjv43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