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通用15篇)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通用15篇)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 篇1

一、什麼是備課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通用15篇)

通過張老師的講座,結合我自己的理解,我認為備課是面向學生教學前通過鑽研教材、教參及有關資料,進行教學預設(寫出教案或教學設計)的一種教學常規工作。它與備課、上課、作業、考試屬於一條相互關聯的完整性的教學環節,每一環不可欠缺。其內容一般分為:教學要求(現常説教學三維目標)、教學重難點(關鍵)、教學準備、教學課時和教學過程、教學板書、作業佈置。這指的是備一節課的內容,如果是備一學期的課,那前面還要有學期教學計劃(含教學進度安排)、學生成績記載(現叫成長記錄)、單元教學計劃。

二、備一節課和備好一節課是一樣嗎?

備一節課,就按備課的一系列環節把教學預設的內容完成了就行。而備好一節課,那就難了。有人説把一節課備出來上成了一節優質課就備好了,這算備好了一節課。其實,備好一節課需花一輩子的努力!支玉恆老師説:“備課一次,往往彙集了自身多少年的知識儲備和人生經歷。” 是啊,備課——伴隨我們一生的,我們只有心中有愛,不斷積澱,不斷創新,我們的課才能常備常新,享受教學帶給我們的無窮樂趣。所以,我覺得要備好一節課,並非易事。蘇霍姆林斯基説:“一個教師一輩子都在備課。”的確,有效備課,優化備課環節對我們教師顯得尤為重要。

三、怎樣備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備課不等於寫教案,寫教案只是備課的一小部分工作。如果把教案分為“有形教案”和“無形教案”,則“備課”基本等同“教案”。 “有形教案”,即文本教案,是教師將備課的部分內容,付諸文字,寫於教案本上。有形教案應該“簡而實”。“簡”即簡單、簡約。因為不是所有的思想都可能、都必要寫出來的,有些內容完全可以記在腦子裏,比如,教學目標(學習目標)、重點難點,等,《教師教學用書》中都寫好了,你為什麼要抄到教案本上呢?為什麼不能記在頭腦裏呢?如果你有補充,為什麼不能補充在《教師教學用書》中呢?你只要把教學大致步驟、所提精當問題、所設計恰當練習、需要特別強調(指導)的內容,寫下來,就行。節省下來的時間做什麼?備“無形教案”。“實”即實在、實用。教案是教學的方案,是指導教學用的,如果你課堂上,都不用教案,或者你的教案都不能在課堂上用(當然不是一成不變、按部就班),那你還寫教案做什麼?簡單、簡約才實在,實在才實用。隨着課程改革的實施和深入,又提出寫“教後反思”(或稱“案例反思”、“教學反思”)。“教後反思”當然屬於“有形教案”之列,當然有助於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不失為教師“專業成長”的一條有效措施,但也不是説課課都要寫反思,每篇反思都要求多少篇幅。教師的勞動,個體創造成份很大,只有充分尊重,才可能充分“個體創造”。 “無形教案”,即思想教案,或者説文化教案、人格教案,是教師的文化底藴、專業素養、道德水準、工作作風、基本功夫等的綜合體現。如果落實到某一課的備課上,就是老師為上好這一課所做的一切努力和準備(有許多東西是無法、也無須用文字表達)。無形教案要“豐而深”,即豐富、豐厚、廣博、深刻,把這些工作做好了,或形諸筆端,更多的是存於胸、注於腦。只有這樣,課堂才有可能“動態生成”,才有可能“充滿生命活力”。相對而言,“無形教案”是“本”,“有形教案”是“末”。只有根深本固,才能枝繁葉茂,不能“本末倒置”、甚至“捨本求末”。

(二)、一般性備課的五步:

1、備好課標。課程標準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指明燈,教師在備課之前應該認真的理解課程標準,為自己即將展開的教學活動找到堅實的基矗課標對各個知識模塊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建議進行了非常精闢的闡釋,同時,把整個九年義務階段的知識全部羅列,細細研讀,便可輕易實現各個知識模塊之間的溝通與整合,對於備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備好教材。教材是無數專家用心血與經驗編寫而成,是課堂教學的一個載體。吃透教材是上好課的一個關鍵因素。拿到教材後一定要先對本冊教材的編寫理念、編排特點及內容結構有清楚的認識,對整個知識體系有全面的感知,再針對上課內容進行具體解讀。廣東資深教師石景章老師説他不讀十遍書不上課。可見理解教材的重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還可以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使之更加完善並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

3、備好學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必須圍繞這一主體而進行,所以教師“教”的過程就是幫助學生“學”的過程。在準確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就要思考如下問題:什麼樣的學習目標適合他們?怎樣幫助學生最快最有效的達到學習目標?具體而言,諸如哪些方法該讓學生掌握,哪些知識該讓學生自主發現、自我構建,哪些問題可讓學生提出,哪些內容可讓學生自主選擇,哪些疑難可讓學生自主解答,從而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哪些地方學生的理解會浮於淺層,停留表面,學生可能需要點撥、引導;哪些地方學生可能偏離主題較遠,需要及時撥轉方向;哪些語言含蓄處、文本空白處、意境深遠處、情感共鳴處、認識分歧處可拓展學生思維,引發學生對話,激發創新的火花。總之,運籌帷幄,不打無準備之仗。

4、備好自己。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而教師是學習活動的主導。備課時,教師應結合自己的特長,有效的利用好教材,以備在教學中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創出自己的特色來。讓自己成為學生生命樂章中跳動的音符,你如何譜寫,就將有怎樣的樂章。

5、備好教學方案。教案分詳案和簡案,實錄式教案設計稱為“詳案”,多表現為師生問答式,我總感覺這種形式限制了學生思維的多樣性,削弱了師生交流的質量,降低了教師隨機應變和靈活調控的能力。應該設計結構式教學方案,也稱預案。預案設計是否可以説宜粗不宜細,理清整體思路框架,整體把握教學進程。多設計話題性、開放性問題,設計活動板塊、設計主問題,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提供平台。為學生提供廣闊思考的空間,設想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案,使教學過程成為多向交流互動、充滿活力的過程。

總之,聽了張老師的講座,結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學實踐,談了以上的想法,或許所獲、所思有偏頗的地方,但卻是我內心的想法。我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不斷的學習、思考、實踐、反思,讓自己有一個更大的提升。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 篇2

好的教學設計是教學成功的一半,教師在教學中合理設計,加上老師潛移默化的指導對教學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師如何設計教學,是對教師教學評價的依據之一。因此,如何內化學生成為自己的認識,是要教師在課堂中如何使用教法進行加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最後概括為自己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尤其是數學教學,更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設計合理的教學模式,結合有關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如何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同時注意思維的敏捷和靈活,撇開事物的具體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而獲取新的知識。 這就是“學教並重”的教學設計,它既強調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又強調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僅對學生的知識技能與創新能力的訓練有利,對於學生健康情感與價值觀的培養也是大有好處的。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也應努力向“學教並重”的教學設計方面發展。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 篇3

近日,在新師大小語國培班,我有幸聆聽了王榮生教授作的關於《閲讀教學設計的要訣》的專題講座,頗受啟發。自己覺得對日常的閲讀教課堂學有很大的促進和引領作用。

一、準確認識閲讀教學的基本路徑

閲讀教學,語文教師是學生與課文的媒介,研讀課文,包括以下內容:

1、文本最要緊的是在什麼地方?文本的關鍵點在哪裏?

2、如果發現文本的關鍵點,用怎樣的閲讀方法才能獲得與課文作者相一致的理解、感受。

二、怎樣解決閲讀教學教什麼的問題

1、依據文本體式確定

閲讀,就是對某種特定體式文章的閲讀,對具體作品的閲讀活動。在閲讀教學環節我們首先要確定教學內容。不同的文本體式,教學的方法,教學點的確定,如何突破教學點也就不同。

2、根據學生學情選擇教學內容

按照王教授的觀點,選擇一篇課文的教學內容,從學生的角度講,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句話:學生不喜歡的,使他喜歡。學生讀不懂的,使他讀懂。學生讀不好的,使他讀好。語文教師的教學內容的選擇主要取決於對學情精準而全面的分析。吃透學情,並不是指對學生的情況泛泛而論,而是要結合每一篇具體的課文,去探測學生的學習經驗。閲讀教學的內容,就是老師在備課時根據教材和學情確定的教學點在教學時應重點關注並通過教學行為,引導學生予以解決。

三、運用自主課堂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

如在學習《趙州橋》一課時,我引導學生先圈畫出相關詞句,然後採用自讀感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的方式弄明白作者先概述事物特徵,後運用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等説明方法描述趙州橋的特點。我覺得,一方面可以引導各小組討論還有哪些其它科學的建造方法,另一方面可以點撥各小組蒐集相關的材料,開展模擬用多種材料建造趙州橋的趣味競賽。通過動手實驗,學生們不僅實實在在地掌握了建造趙州橋的一些科學方法,還切身體驗到了古代中國人民的勤勞、智慧的品質。

有了充分、精準地關注學情這把金鑰匙,才能打開並更好地挖掘閲讀教學這座寶庫。總之,在閲讀教學中,我們像王榮生教授所講的應該潛心研讀課文,充分關注學情,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一堂課,聚焦於一點,通過一篇課文,學習一種寫法,一課一得,課課有得,師生才能構建高效的閲讀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 篇4

李嵐清副總理曾提出:“我們的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提高全民族的系質”。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仍然是課堂,那麼課堂上如何圍繞這個偉大的目標呢?

我認為關鍵還是在教師。因為課堂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師生雙向交流的過程,教師在這項活動中是起主導作用的;學習的過程又是學生大腦的認知過程,而學生參加活動的態度和領悟程度不同,效果也不一樣,那麼能否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求呢?那就得看老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發揮如何了。

素質教育不僅僅要求我們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聽、説、讀、寫等方面的力,發展智力,這也是每一位教師追求的教學的理想境界。鑑於以上的認識,我在語文學科的課堂教學設計上作了一些嘗試,為學生積極思維,生動活潑地學習創造條件。

一、注意教學設計的目的性

在教學中,首先應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教學設計就是達到這個目標的途徑、方法。講究教學過程設計就是要尋找達到這個目標的最佳方案,便於集中精力解決主要問題,克服講課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例如講讀課文就應多設計些讓學生討論、思考、分析的教學方案,而複習課就應在強化訓練、鞏因此知識,運用知識等方面作出設計等。

二、注意教學設計的實踐性

課堂教學要避免教師一言堂,就必須讓學生多實踐、動手、動口、動腦。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不同層次,多方要求的練習,使學生在不同的課堂練習中逐步體會、感悟,從而達到培養能力的目的。特別難度較大的知識點,更應讓學生多練習實踐,如課文中的“語法知識”、“偏正語法”木語概念多,篇幅雖短,但學生不易掌握,老師則可以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一系列練習,便於學生掌握:先看書,劃出要點,再模仿課文短語示例,讓學生大量舉例。其次,讓學生標出詞性,尋找其中的規律。然後再引導學生區別定語和狀語。通過一系列練習,學生很快明白偏正短語:一偏一正;偏在前,正在後,名詞前面是定語,動、形前面是狀語,定語組成有形、名、代、量,狀語組成是形容詞和副詞兩種,最後讓學生再看書理解,完成課後練習,效果則較好。

三、注意教學設計的連續性

傳授文化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逐步培養,整體訓練,長期堅持,才能最終達到。因此在知識技能的養成方面,教學設計必須堅持連續性,不能操之過急。如:給文章作批註,劃分段落層次,寫讀書提要,歸納單元知識,按脈絡背育課文等都應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反堅持,教給學生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有所見效。

四、注意教學設計的啟發牲

課堂教學設計還應注意啟發學生思考,讓他們學得透、學得活。如詞語“前仆後繼”,又有人認為是“前赴後繼”開始同學們爭休。老師就不能直接説出答案,如有意引導他們討論區別“僕”與“赴”二字,再結合詞語整體理解就很清楚了。諸如此類,教師在教學中要隨機應變,積極啟發學生思考辯析。不要怕耽誤時間,更不要越詛代扈。長期堅持,學生在這類辯析中自己的能力也提高了。

五、注意教學設計的興趣性

有時發現老師按苦心準備的教案上課,並沒有激起學生的舉學生反映冷淡,以後備課就注意,特另"是對一些比較枯燥的知識學習,就可以穿插設計一些競賽,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集體主義觀念,積極熱情地學習。

在教學實踐中,我認識到要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素質,關鍵在於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這樣才會努力鑽研教材,瞭解學情,精心設計,如果每位教師都能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過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追求教學藝術的最佳境界,那麼這將是開闢了語文教學的新天地。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 篇5

通過這次的學習,對教學設計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課堂上又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結合自己的單元教學設計嘗試了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指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制定科學的標準,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進行測定、衡量,並給以價值判斷。教學評價是教學設計中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

自己認識到:教學評價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教學目標是在教學活動中所期待的學生的學習結果,它規定了學習者應達到的終點能力水平。教學評價需要採用一些有效的技術手段。通常,通過測量來收集資料,但是測量不等於評價,測量是指以各種各樣的測驗或考試對學生在學習和教師在教學過教學評價要對教學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教學評價,不僅僅是評價教學的結果,更要對教學的過程,對教學中的方方面面進行評價。程中所發生的變化加以數量化,給學生的學習結果賦以數值的過程。

還認識到:教學評價在學習和教學過程中發揮着許多重要的作用。教學評價的結果為改進教學與檢驗教師提供依據;教學評價的結果為學生在學習上的進步情況提供反饋;評價作為教學研究與實踐中的一種工具,用於查明在達到一整套教學目標時,可供選擇的程序是否同樣有效;利於實現教學過程的科學化,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有利於端正教學思想,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這樣的學習,會逐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促進自己專業化水平的發展。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 篇6

我們的中學英語教學在語法教學與評價方面,存在這樣兩種現象------一是存在在課堂教學中:年紀偏大的老師仍抱着舊的觀念和經驗不放,一味地強調語法知識的教學,遇到某個新問題、小問題糾纏不放;新教師或年輕教師認為任務型教學不要教語法或淡化語法教學,更不研究語法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只是將教科書上的語法練習輕描淡寫地過一遍。二是體現在測試性評價中,無論形成性的評價還是終結性的評價,近幾年從上至下的考試命題,語法知識和客觀題所佔比例明顯降低。因為考試這個指揮棒,近幾年的學生在口、筆頭英語表達方面,其準確性也明顯滑坡。

國家課程標準制定小組於對試驗搞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和修改。程曉堂教授(北師大教授,國家課程標準制定小組主要成員)就“關於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修訂”做了説明,其中有這樣幾段話:

將“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修改“現代外語教育理念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提倡採用任務型語言教學等各種強調學習過程的語言教學途徑和方法”。

主要是對有關任務型語言教學的表述做了一些調整。實驗稿明確倡導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並要求教師“儘量採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修訂稿則是“倡導注重過程的語言教學途徑”,建議“要積極嘗試和研究任務型語言教學等注重語言學習過程的教學途徑和方法”。修訂稿鼓勵教師積極嘗試和使用其他符合新課程理念和有利於實現課程目標的外語教學途徑和教學方法。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在教學實踐中,由於對任務型教學把握不好,以及過於強調用某一種方法,而忽略了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也忽略了教學內容的多元性和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同時我們應該領悟到:語法肯定是要教的,也是測試評估的一個內容。因為“語法是用詞造句的規則系統,它是詞的構成規則、變化規則、組合規則的總和。沒有語法,語言就是一盤雜亂而毫無章法的散沙。”英語教學在我國是外語教學,我們要快捷、準確的學好這門語言,一定要學好語法。

因此,我想我們教師應該轉變觀念,調整教學策略:

1、重視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但不能輕視語言知識教學;

2、在情境中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語法,使語法教學將形式與意義、結構與功能、學習與生活有機地融為一體;

3、將語法知識的學習與聽、説、讀、寫技能訓練結合起來。

4、測試評價中適當增加客觀題的比例。

選擇以下幾種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語法教學模式:

中學語法教學應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不同的教學目標和不同的教學時段採用不同的教學模式。

1、單元常規教學模式

“觀察——發現——討論——歸納——鞏固——運用”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不應每遇到一個新的語法項目都花費大量時間去講解和操練,而應根據教材編寫者的意圖,每單元花費一定時問,採用“觀察——發現——歸納”的方法,專項突破該單元的重點語法項目。

2、語法專項複習模式

“集中呈現——對比分析——專項梳理——鞏固運用”

進行期中或期末或一學段複習時,教師可以集中所涉及的語法內容,通過對比和歸納,引導學生梳理語法規則,並加以鞏固和運用。同時,注意設計語法練習時,應儘可能讓學生在語篇中完成,避免學生死扣語法規則、出現生搬硬套的現象。

總之,語法教學不是我們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只是一種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教學內容和手段。所以,我們應該始終倡導學生探究--發現式和自主式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堅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使他們在適當的語境中感受語言規則的存在,再通過對語法規則的觀察、發現、瞭解、分析、歸納和總結,然後學會利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去完成一些具體事情,最終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 篇7

通過學校組織的優秀教案學習活動,我有幸觀看了我校三位老師的優秀教案,認真閲讀了各位老師書寫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對於今後自己教案的書寫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對自身備課能力的提高也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一、這些優秀的教案,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態度認真,能夠始終如一地對待教案的本身。封面設計風格獨特,有的還配上了精緻的簡筆畫。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但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更要有文字書寫、簡筆畫等教師應該具備的其他基本功。教師只有在基本功紮實,態度認真的基礎上,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學準備。

二、優秀教案的教學設計貼近學生、貼近生活,體現了理論與現實的密切關聯,讓學生在生活中更好地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把生活跟學習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全面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體現出這一點,在教案中更應該體現出這一點。

1、要注重學生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儘可能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

2、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必須重點突出,詳細講解;

3、強調講課方法的多樣性,引導學生多看、多聽、多説、多議、多練、多讀,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作用,把整個教學過程都能在教案上有所體現,把課堂能夠新生成的東西都能在課前預設到,做到心中有數,心中有學生。

三、老師的教案課後反思很認真,也很真實,有的甚至在整個單元複習授課後還進行了單元整體反思,結合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指出教學中出現的亮點和不足,同時提出瞭如何改進的設想。這樣不僅可以讓自己的授課有個自我反省和提高,而且對整個單元的總體有所回顧,對今後教學做了更有效的延伸與拓展。我們每位教師如果都能這樣進行整體性反思,必將更好地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能夠寫好教案,往往是教師工作中難以化解的難題,充分顯示了教師的工作態度,態度決定一切,好的態度更決定了一切。今後,我還需要向這些優秀教案學習,使自己在寫作教案過程中提高、成長。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 篇8

過這次的學習,對教學設計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課堂上又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結合自己的單元教學設計嘗試了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指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制定科學的標準,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進行測定、衡量,並給以價值判斷。教學評價是教學設計中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

自己認識到:教學評價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教學目標是在教學活動中所期待的學生的學習結果,它規定了學習者應達到的終點能力水平。教學評價需要採用一些有效的技術手段。通常,通過測量來收集資料,但是測量不等於評價,測量是指以各種各樣的測驗或考試對學生在學習和教師在教學過教學評價要對教學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教學評價,不僅僅是評價教學的結果,更要對教學的過程,對教學中的方方面面進行評價。程中所發生的變化加以數量化,給學生的學習結果賦以數值的過程。

還認識到:教學評價在學習和教學過程中發揮着許多重要的作用。教學評價的結果為改進教學與檢驗教師提供依據;教學評價的結果為學生在學習上的進步情況提供反饋;評價作為教學研究與實踐中的一種工具,用於查明在達到一整套教學目標時,可供選擇的程序是否同樣有效;利於實現教學過程的科學化,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有利於端正教學思想,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這樣的學習,會逐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促進自己專業化水平的發展。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 篇9

好的教學設計是教學成功的一半,教師在教學中合理設計,加上老師潛移默化的指導對教學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現在教學理念教師教學如何使用教材教學,是對教師教學評價的依據之一,但不能否定教材的編排具有邏輯的意義。因此,如何內化學生成為自己的認識,是要教師在課堂中如何使用教法進行加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最後概括為自己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尤其是數學教學,更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設計合理的教學模式,結合有關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如何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同時注意思維的敏捷和靈活,撇開事物的具體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而獲取新的知識。

一、設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這種教學設計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新的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的作用,從而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習慣和探索問題的能力。

1、在教學中既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又要聯繫學生實際,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在一起,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教學設計具有形象性,給學生極大的吸引,抓住了學生認識的特點,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達到預先教學的效果。

2、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學生活動意識。

3、在教學中提出質疑,讓學生通過檢驗,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尋找問題,主動獲取新的知識。

4、利用合理地提問與討論發揮課堂的羣體作用,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達成獨立、主動地學習、積極配合教師共同達成目標。

5、整個課堂教師應始終保持着師生平等關係,不斷鼓勵與讚賞學生,形成互動。

二、設計質疑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慾望,促使學生主動參加實踐獲取新知識。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為鋪墊。

2、重視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充分發揮和利用學生的智慧能力,積極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注意了思維方法的培養,充分調動學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4、教學中應創設符合學生邏輯思維方式的問題情境,遵循創造學習的規律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分析、比較、綜合。

三、創設問題情境,以情引趣,激活思維。

教師的教學具有趣味地、合理地提出的問題同樣引起學生積極探索,產生求知慾望。而補充知識的引導更能使學生髮散思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1、視課程的開發,也重視生活實際的數學概念,充分利用直觀教學,遵循學生的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認識規律。

2、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推動學生積極思考,勇於探索的精神。

3、重視理解與鞏固相結合並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性相結合。

4、給學生鋪設合理的思維空間,補充問題的方法,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

5、樹立平等的師生關係,有趣味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6、設疑問題具有嚴謹性與可接受性相結合,使學生在探究新知識輕鬆地獲取知識。

7、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遵循從簡單到複雜的認識規律,創設情境既符合學生實際,為探究、認識新知識的結構奠定基礎。

教師的教學設計準線不同對學生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影響。學生要養成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取決於一個教師教學中充當怎麼樣角色。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教育者來説,應“以人為本”,而不是以知識為本。教師對每一節課多付出心血,並不意味着成了正比例。要對每個學生充分了解合理設計教學,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起,才能觸動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 篇10

10月17和18日,我參加了在舉辦的國基教育大講堂《數的認識》教學操作指南研討會。2天時間由各地優秀數學教師:幾位大師展示高水平數學課,使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針對這次活動,談談自己的感受。

總體感覺,教師們共同的優點就是:聲音有親和力,甜美,語言精煉,教師無論是教學反思,還是回答當場提出的問題,大多都能很淡定、很全面的給予解釋,有條不紊。對課標吃得透,具有很高的數學素養。這都是很值得我學習的。

一、教學收穫

1、課件製作精美,動態的較多,更形象、直觀的看出是平移還是旋轉。鼓勵孩子,只要你好好學習,你也可以完成這種任務,引起學生對研究數學的學習的一種責任感。

2、張xx老師的《百分數的認識》這節課:整節課氣氛比較活躍,老師情緒高漲,説話幽默,能感染學生,她特別享受教的過程,投入,和孩子們融為一體,讓學生很放鬆,孩子們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3、楊xx老師《生活中的負數》倡導的課前預習、師生互動、自主性學習、講了如何處理課堂生成與課程目標的關係〈每一環設計目的性要強,充分理解教材、預設要充分、你要放得開、收得攏〉。

4、許《認識分數》圍繞“先分後數”這一分數實質巧妙的建立起整數、分數以及小數三者之間的聯繫。把各種數有機的串聯起來,打通了各數之間的聯繫。短短的一節課,拋開了一般教學對分數的淺層的認識。從數,起源於數。出發,有落腳到分數也是用來數的。

5、吳xx老師《分數的初步認識》,為了達成數的概念的建立,理解數的意義,整個過程,她不惜時間,充分讓孩子操作,試一試,想一想,折一折,説一説,幫助學生出不見分數的概念,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整節課,學生的學習室快樂的,接納新知是不知不覺的,概念的建立是學生獨立操作獲取的,概念意義的裂解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是幫助學生有形象到抽象架起橋樑的工程師。

二、自我反思

聽了兩天的課,確實收穫不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被他們上課的那種激情所感染,在課中老師要先有情感,才能開啟學生的思維。他們不只是授課,更是與學生心靈與心靈的溝通,以自己的那份熱情喚起學生的求知慾。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學會反思,學人之長,補已之短;在反思時要上升到理論高度,用理論來指導實踐,反過來深入理解理論,再指導教學。在教學時要學會質疑,在質疑中成長,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 篇11

作為一名國小數學教師,應該按照新課程標準,在教學中大膽創新,採用反常規教學法,設計課堂活動,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以下是我閲讀後的幾點心得:

一、教學方法靈活多樣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無論多麼好,長期使用學生都會產生單調厭倦之感,因此,教師要從學生和教材的實際出發,在課堂上精當選擇。《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在課堂設計上就根據不同的內容來採用了多種多樣的、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不是讓教師以灌輸式的方式把所有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讓學生真正融入了課堂,做了課堂的主人。

二、採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

任務型教學是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動力或動機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的過程,以展示成果的方式來體現教學的成就。通過閲讀,我明白了任務型教學是雙邊或多邊的交互式活動,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將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並結合教學內容,儘量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新知識,完成學習任務。

三、鼓勵學生髮表意見

“鼓勵學生個性發展,讓學生自由表達意見”是新課程倡導的一個新理念,也是我們每個教師追求的目標。讀了《新課程理念下創新教學設計》,讓我知道了自己教學設計的優點和不足。書中的教學設計重視了學生的差異性,照顧了全體學生。鼓勵每個學生髮言了我們才有可能更好的因材施教,關注每個學生。因此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將更加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在課堂上敢説、敢想、敢問、敢爭論,讓學生在爭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

四、注重提高學生的能力

此學習內容在教學設計時切實做到了以人為本,把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創新能力等放在了首位,而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這一特點在教學設計中首先體現在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設計上,然後落實在教學過程中,最後在作業設計時再加以鞏固。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每一位教師來説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我一定會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前進。讀一本好書,如同飲一泓清泉,甘之若飴;讀一本好書,如同飲一杯醇酒,聞之慾醉;讀一本好書,如同與一個多年未見的好友傾心交談,快意平生;讀一本好書,如同聆聽一個長者的教誨,受益匪淺。在這本書中,我收穫的是累累碩果,我相信在自己以後的教學工作中一定會有借鑑的。

總之,面對新課改,我們教師應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識的更新與文化素養的培養,要具備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及時的反思和改進的能力,不斷研究、創造、發展、豐富數學教學方法,以期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 篇12

通過學習《新課標下的國小數學教學設計》這個課程,我明白了這個課程主要是對課程的設計提出的要求。文章結尾的一段話讓我感觸頗深:“教師要改變以往將知識點簡單拼盤式的教學,將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結合,讓學生做更大一些的事情,讓學生看清核心概念是很重要的。圍繞核心概念,按照數學思想指引的方向,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多種方式將教學過程拉長,有目的、有方法、有實效地進行教學。”

一、讓學生做更大一些的事情。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上應當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動手,把從老師那吸取到知識自己再體驗加工最後變成自己的知識,而不是滿堂灌。這樣的話學生對新學的知識可以有深刻地體會,並且能在生活中靈活運用,這樣可以説已經達到了數學的目的了。

二、要改變以往將知識點簡單拼盤式的教學,將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結合。

以往上課時一般都是注意到這節課目標沒有考慮到以後在其他方面都能用得到,只認為只要暫時掌握這個單元的知識即可,誰知在以後的學習往往都有緊密的聯繫。例如因數倍數的知識點到了分數這方面的就要用到了,由此可以看來許多知識點往往就是個基礎,我們要把這個知識點打好了,那麼在以後的教學中將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對將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結合,是非常的必要的,我們並不只是單單看現在的還要開未來的,要高瞻遠矚。

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多種方式將教學過程拉長,有目的、有方法、有實效地進行教學。

這個從實際出發的觀點,非常的認同,每一班每一個學生都具有不同點和相同點,所以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知識水平來進行設計,過高讓學生二丈摸不到頭腦,過低讓學生感覺到枯燥無味,沒有一個探索的動力。所以在備課時不但要備課本還要備學生,這樣才能有效地收到教學效果。

總之,在現在的國小數學教學設計中我們要高瞻遠矚,要注意學生的動手能力,能把數學用到生活中去,培養學生樂於鑽研、善於思考、勤於動手的習慣,讓學生有機會在不斷探索與創造的氛圍中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 篇13

帶着學期末的疲倦,帶着對當前應試教育愈演愈烈的悲憤,帶着對行政干預無力反抗的無奈走進培訓的課堂,沒有任何期盼。沒有想到,大師們對數學理論的理解如此深刻,對數學教學方法的研究如此豐富和具體,讓我看到數學教學研究意義重大且樂趣十足。

在這次培訓的內容中,有理論的學習,有具體案例的分析,有具體教學方法和經驗的介紹,還有數學教學帶給我們的無盡的思考。

殷容老師對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材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這些都是她在實際教學中嘗試過和在多年的教研活動中的總結的經驗,對我們即將從事一年級上冊教學的數學老師來説非常實用。每頁教材的重點在哪裏,每個教學內容的難點如何突破,殷老師都毫無保留的介紹給我們。

同課異構説課的兩位老師不但為我們介紹了他們設計的課例,而且講述了每一個環節打磨的經過,在我們不斷為老師們深入研究、辛苦磨課甚為感動的同時,也啟發着我們在研究教材教法,日常備課的時候應該多問幾個為什麼。

最能引起我們深思的是張新春老師的講座——《國小數學教學中的價值判斷》。説是講座還不確切,應該是探討,是他對數學教學的思考。他沒有簡單地回答老師們平時在教學中諸多困惑的答案,而是拋出來讓我們大家探討,讓我們慢慢明確:我們要教給孩子們有價值的數學。哪些有價值哪些沒有價值哪些價值比較小,這是我們在平時教學中要深入思考的。

回想自己平時的教學,仔細研讀教材,認真參考教師用書,積極和同事們討論,自以為有一些簡潔實用的教學方法,甚至有時候對教育專家的理論呲之以鼻。張老師提出的話題,不禁讓我汗顏。我們往往為了學生更快掌握所學知識,用一些直接簡單的方法,卻忘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初衷,忘記了學生學習的初衷。有些學習過程是需要學生不斷折騰的,不能省略的,有些約束和規範,卻是毫無意義的,我們可以忽略的。而我們極少去思考這些關於教育本質的東西,一切以考試為指揮棒教學,有時還為自己投機取巧的方法沾沾自喜。

培訓讓我豁然開朗,真實的教育是需要勇氣的。雖然今天的大環境是一切以功利為前提,雖然教育的大環境是一切以應試為前提,雖然我們無力改變,但我們自己可以把考試看得輕些、再輕些。我們可以做到不完全盲從,可以有所堅持,應該有一些思考,這樣我們的工作才會有一些創新,有一些成就,多一些樂趣。雖然應試教育給予我們沉重的壓力,但我相信研究的成功和喜悦更能帶給我們樂趣。

為期兩天的暑假數學教師培訓結束了,留給我的沒有疲累,而是收穫了滿滿的喜悦。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 篇14

聽了xx教授講的有關教學評價與教學設計這一專題我有了解了以下內容 :

一、課程教學的價值取向

1、教育改革與發展中長期規劃(20xx—20xx)核心理念(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

2、課程的社會背景(知識經濟時代、全球數字化時代、終身學習社會)。

3、東方課堂文化重視——基礎、系統、規範。西方課堂文化重視——創新、應用、前沿。二者可以相互借鑑趨同。

4、當代課程改革的理念變化

(1)學生適應課程——課程適應學生。當代課程改革的理念變化

(2)組織學習內容——設計學習經歷。當代課程改革的理念變化

(3)只為升學奠基——為了終身發展。

二、課堂教學的評價改革

1、評價的新原理:  增值性原理——對工作的正導向性、全員參與原理——開放性的評價、模糊性原理——不以量化為唯一、形成性原理——注重動態變化、激勵性原理——明確努力方向。

2、評價方案:  理論—準則系統(指導思想、評價原則)、指標—標準系統(評價目標、指標系統、標準系統、計量系統)、操作—運行系統(評價組織系統、測評方法、評價心理調控)。

3、好課的標準(有感知——有感悟——有感動、內容好——思想到——激情高)。

4、評課的內容(從教學目標分析、從處理教材上做出分析、從教學程序上分析、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從教師教學基本功上分析、從教學效果上分析)。

5、評課的層次(提出建議、發現問題、歸納經驗、發掘亮點、就課論課)。

6、評課的方法(評青年教師課,突出一個“導”,倡導一個“幫”;評教學檢查課,突出一個“實”,倡導一個“促”;評研究觀摩課,突出一個“研”,倡導一個“爭”評教學競賽課,突出一個“比”,倡導一個“學”)。

7、評課的“工具”——評課表(理念目標、觀察點—觀察面、基本依據)。   三、教學設計的有效追求

1、教師教學行為——以“學生髮展為本”,指導新課程的實施(因材施教、教學機智、情感激勵)。

2、提高教學有效性(教學目標的有效、教學內容的有效、教學方式的有效、教學鞏固的有效、教學評價的有效)。

3、教學目標制定——落實課改理念(“以學生素質發展為本”、 “以德育為核心,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實現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4、教材內容分析(本主題內容的地位 ——在單元或章節中同其他相關知識元的關係分析(注重教育價值);本主題內容的結構 ——包含的知識元素及其層次關係和主次關係分析(注重學習過程);本主題的重點與難點 ——在一般情況下,對各知識點學習要求上的比較分析(注重核心概念))。

5、教學準備的要求 (教具準備:如將教科書上圖表製成掛圖或“投影片”,以供分析討論;資料更新:如對課文中某些偏早(太老)的經濟數據(案例),適當更新等;學生預習:如有條件者結合社會實踐活動事先組織學生對問題作調查等)。

6、教學過程設計——基本要求(注意講究教學導入的藝術; 注意激發學生問題意識,培養問題能力; 體現課堂教學中的教學互動; 注重課堂中的有效鞏固與評價 注意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益。)。

7、學習評價的實施(“課堂評估”:課堂提問、學生置疑、小組討論、實際操作、微型調查、課堂測驗、檢查單等方式,多方面瞭解情況,診斷問題,優化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果。

“作業練習評閲”:紙筆作業、口語交際作業、綜合實踐作業、實驗操作作業、小組合作作業;個性化作業、表現性作業;注重知識技能的生成,與學生共同制訂作業標準,支持提高學習信心)。

8、如何讓課件為教學內容服務(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認知規律、技術應用恰到好處、技巧藝術有機結合)。

9、教師的專業發展——基本思路(專業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教師的成功人生不是都當特級教師、校長 而是是否擁有豐富的思想。

知道了以上內容我的懂得了:

1、新的課堂教學設計必須要突破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問題的設計,使其更具有開放性。教師要對教學主題和內容進行加工和處理,這種加工和處理是在充分分析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進行的。

2、新課程設計必須堅持以學新課程設計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主人翁地位。

3、評價與考試主要是為了發現學生的進步與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髮展和改進教學。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根據所學努力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不斷向同行請教,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從而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以便更好的為學生服務。

教學設計心得體會 篇15

板書是一種課堂藝術,是一種可視語言,是教師口語的書面表達形式,是傳遞教學信息的手段,是課堂上教師常用的教學輔助手段,幾乎每一堂課都不能缺少板書。而在時興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今天,板書在教學中越來越被老師忽略,有的老師或是在黑板上隨意寫上一些凌亂的內容,或是乾脆沒有任何書寫內容,完全放棄了板書的使用。

難道板書果真不重要、不需要了嗎?不是,其實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過程中,板書對課堂教學是有着積極作用的,它有其更加豐富的內涵和更多采的形式。

教師如果能精心設計,有效利用,會使教學效果有很大的不同。而對於學生來説,好的板書,既是智慧的凝聚,也是藝術的結晶,它能給學生美的享受,更能給學生以思想的啟迪。

一、教學板書的作用

(一)有利於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板書教學中由於利用了板書圖示中文字、符號、圖像的組合,具有在呈現時間、顏色差異等方面獨具的吸引力,容易激發學生特有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有利於學生掌握教學重點和難點。

好的板書,提綱挈領,能揭示課堂學習的思路,突出教學重點,剖析教學難點,對教師的講解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學生可以通過板書輕鬆地掌握教學的重點,把握教學的難點。

(三)板書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課堂上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內在的邏輯順序,僅僅用口頭語言表達學生難於全面準確地把握,而板書則準確地反映了教材內容,是教材內容的高度濃縮。學生只要把握了板書,也就把握了教材的整體框架。

(四)有利於節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板書運用簡要的文字或圖像等形象畫面呈現教學內容,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繁宂的語言説明,從而簡化了教學過程。有時還可以把有關板書圖示作為導學提綱預先發給學生,或讓學生對照教學內容深入理解,或讓學生邊學邊補充有關內容,從而節省了教師大量講述的時間,又培養了學生的閲讀、思考和表達能力,從而使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五)有助於發展學生的能力和非智力因素。

板書具有直觀性,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的記憶能力;教師的板書反映了其層次性,這對於學生以後複習時把握學習內容的要點、層次,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有很大作用;教師的板書還影響到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設計巧妙的板書,往往是教師對教材進行了深入鑽研的結果,這對學生髮揮着潛移默化的影響,有利於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板書設計的類型

(一)提綱式板書。

提綱式板書就是按照教材內容的條理性和標題的等級層次列出綱目,組合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種板書方式摘錄教材富有標誌性的中心句、段中主句或關鍵詞句,這是最常見的板書方式。它的優點就在於提綱挈領,條理清楚。

(二)結構式板書。

結構式板書又稱圖形示意板書,就是通過箭頭、括號等一些特定的符號,把教材內容之間的相互聯繫和轉化體現出來。這種方法,基於教師對教材認真的鑽研、高度的概括、獨到的表達,反映教師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技藝技能及審美情趣。它的優點就在於脈絡清楚、邏輯清晰。

(三)圖示式板書。

圖示式板書也可稱為板畫賦形板書,這種板書形式通過圖形、線段、文字、符號的有機組合,或以簡筆畫的形式來呈現教學內容,它滲透了中國小教師的藝術情趣,有助於學生審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它的優點就在於形象直觀、簡潔明瞭。

(四)表格式板書。

表格式板書是藉助於表格的形式,用類比、分析、歸納、演繹等方法反映教學內容它的優點就在於信息量大、條理清楚,簡約明瞭,有整齊、對稱、均勻、清晰、簡潔之美。

(五)輔助式板書

輔助式板書是為了對教材內容和正式板書起到一定的詮釋、論證或輔助補充作用而設計的板書。它的優點就在於機動靈活、相輔相成。

三、板書設計的原則

(一)科學性原則。

板書設計,是發端文本,源自教者,成於黑板的,是課堂教學中很重要的一環。其設計要合理,不能脱離實際,違背科學性。板書要反映教材特點,突出教材重點,揭示教學內容的難點和關鍵。板書設計,以教材為依託,蜕於教學內容,呈現理性的課堂內涵,顯示精緻的課堂構思,是為好板書。它要求教師把教學的主要內容濃縮為具有邏輯聯繫的符合學生認識特點的圖表。要注意板書內容的內部聯繫,掌握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的邏輯關係。

(二)直觀性原則。

板書要明白顯眼,簡明扼要。一堂好課中,板書是其中又一直觀的顯現,是美的華表。設計、提煉板書,或點筆墨間的情趣意藴,或撥字裏行間的情感脈絡,或留師生間的互動生成,要字字關情,句句露珠;要達到增一字則肥,減一分則瘦的境界;要讓學生看之如陽春三月,新意逼眼,聽者見之,若有所感,然後又欣然頓悟,豁然開朗,擊節稱快。板書要達到提綱挈領,綱領目張的效果。

(三)實用性原則。

任何一則板書,要本着實用的原則。板書設計,不能為了形式而形式地顯現自己的設計,不能牽強附會地構築板書。板書構思,契合教學程序,展現出一幅動態的教學流程,也是文本精髓的不斷生成。總之,設計要從細微處濃縮要義,從宏觀上巨篇勾繪文旨意趣。簡約的要言不煩,細緻的精細入微。

(四)簡約性原則。

那種以一當十,要言不煩,以少總多的精心建構,展示教者風範的板書,是需要教者用心咀嚼,用心繪製,而不能草草了之,應付了事,有了就行的。當然,板書無論採取何種樣式,教師的書法美,板書章法排版的理性美,文圖展示的藝術美,都應該在設計中予以高度重視。

對文本的挖掘,要因人而異,要因時而定,要因勢而行,要因課而設,但簡約,是板書的定律,要惜墨如金,精心構思,不能怠慢。板書,要簡約,但不簡單。在課堂之中,板書若游龍,翩翩行走,不時使課堂妙筆增輝;課餘之際,它又是點睛之筆,使課堂餘味頓生,形神兼備。

(五)有效性原則。

課堂教學要追求有效。高效的課堂是豐厚的,是成功的課堂。而板書是靈動課堂中的有效資源的擷取和提煉,是師生互動中有效課堂的彰顯。美既是有用。凡在實際運用中合理的板書,我認為都是美的,哲學家所説的:存在就是合理的。但我認為,合理的板書存在才更好。

(六)生成性原則。

課堂是生成的,所以板書的設計,課前精心構設,課中要隨機而動,適宜地調整,或把再生的知識、情趣、義理,適宜地點撥在黑板,讓課堂顯示互動、生成的語言美;或把討論探究的成果,思想,啟示,簡練地穿插在板書裏,讓課堂顯示思維、意旨的情藴美。

在新的課程改革中,應該強調實效和生成的原則,使得板書的構設,也更科學和縝密,更具有時代的功用和發展的效能。

總之,在課堂教學時,優秀的板書不僅能完整地、科學地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的過程,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思維與記憶,還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於學生知識的構建。雖然課件有板書所無法具有的種種優點,但一節完整的課堂教學,是缺不了板書這支“點睛”之筆的。只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才能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vqwdz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