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放飛孩子心得體會800字

放飛孩子心得體會800字

放飛孩子不是不引導孩子,而是讓孩子學會理性的思考方式。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是其走向成功的關鍵一步。孩子理性而全面的思維可以讓孩子遇事不驚,遇難不怕,遇到挑戰敢於應對,也善於應對。下面是本站整理的放飛孩子心得體會800字範文2篇,歡迎閲讀!

放飛孩子心得體會800字

範文一

放飛孩子

從前有個人,他養了一隻鷹,後來這鷹逃走了。幾天後,在山上發現了鷹的屍體。主人想不出為什麼鷹會無緣無故的死,在守林老人的指引下,他剖開鷹腹,才恍然大悟。

原來鷹在籠中,養尊處優,竟失卻了獵食的能力,腹中空空如也,活活餓死了。

孩子是一羣終究要離開籠子的鷹,每一位父母,每一個家庭,都只是暫時的避風港,要出海的船,是終究要出海的,要經歷的風浪,是終究無法避免的。人生的許多路、許多暗夜,只能獨自去面對,孩子的人生,父母無法去替代,去承擔。

然而,試看今日之中國,哪裏沒有鎖在籠中的“鷹”?他們從沒有經過歷練,他們從來都是在父母的呵護下小心地生活。上學嘛,有父母接送,有父母幫助背書包;生活嘛,有父母幫着洗衣洗被,幫着穿衣服繫鞋帶;甚至去夏令營,也有父母準備好足夠的食物,足夠大的裝髒衣服的袋子……

試想這樣的一羣“鷹”飛出籠子,還要如何生活?他們除了感覺到生活的麻煩與沉重外,還能怎樣,清華大學曾辭退了一個學生,原因是該生在學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繫鞋帶。另有報道説,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知雞蛋,只好哭着握着兩個雞蛋回家。這樣可笑的事情居然是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奇怪嗎?不奇怪!有這樣的教育,就會有這樣的孩子。

並非用甘蔗汁澆灌出來的甘蔗就是甜的。孩子的成長需要磨勵,孩子的能力只有在磨礪中才能形成。馬卡連柯曾一針見血的説“過分的溺愛,對孩子而言是一種毀滅。”這並非聳人聽聞。

可曾見過傲立懸崖的孤鬆?在寒風中它的莖為何巋然不動?那是由於它從巨石中探出身體的時候,已經飽受了苦難的摧殘。

可曾見過蹁躚飛舞的蝴蝶?在陽光下它的雙翅為何那麼雄健?那是由於破繭而出的時候,它用盡了一生的力氣把體液擠往雙翅。

“定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白玉不毀,孰為珪璋”。古人雖已遠去,但言猶在耳啊!

有人説:國家的前途與其説握在掌權者手中,不如説握在母親手中。家庭教育,關係國家命運。希望天下父母把孩子籠中放飛,讓他們去經歷風雨,讓他們去打造雄健的雙翅。

範文二

縱觀目前的課堂教學,依舊存在着以講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普遍現象。教師是學生的學習的主宰者,學生的思維都在教師無形的嚴格控制中,如此形式下的教育學生會缺乏個性和創造性。孩子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是不可估量的。近年來我們學校進行了創新教育課堂教學的研究,深刻體會到打開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自由的飛翔是多麼的重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作為課堂引導者的教師,必須善於發揮學生學習的主人地位,逐步培養和增強學生的自我主動意識,使學生主動爭取發揮主體效能的去學習。

放飛孩子的思維。只有教師善於引導而少作結論,學生才有無限的空間去思索去領悟。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説:“沒有人能教會任何人任何東西。”也就是説學生對任何知識的學習,最終要靠自己對知識的內化,靠自己對知識的感悟,只有內化了,感悟了才能真正變成自己的知識。這個內化的過程是老師代替不了的。也就是説,學生對知識的獲取更需要的是教師的指引、點撥,而切切不是教師的結論。

一、以問為主、激發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要求特別強烈。”,我們的教師就要深入到學生中間,瞭解學生生理、心理、學習發展的需要,以取得教育的主動權。教師不應只是單純的給學生以知識,而應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教學中,我喜歡把任務分解成問題支架,雖説面對的是一年級國小生,但我還是教會和鼓勵學生自己從書上、網絡或者同學合作中尋找答案的方法,並把答案大聲地説出來。這種經過學生自己思考和重組的知識比教師直接講授更能讓學生接受和掌握。如在教《荷葉圓圓》時,有好幾個動詞“躺”、“眨”、“立”、“蹲”、“捧”。根據這幾個主要動詞,課前佈置學生回家做一做這幾個動詞的動作。這樣能讓學生形象的瞭解到每一個動詞,從而幫助學生能快速記得幾個比較難的二會字。我就抓住這幾個詞深入課文:小水珠( )在荷葉上;小蜻蜓( )在荷葉上……最後讓學生説一説為什麼小水珠不是站在荷葉上而是用躺呢?等一系列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學習。老師再適時加以點撥。如《“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中的句子“我從心底知道,‘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我會問道:“為什麼作者會這麼説呢?同學們你們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這樣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跳一跳吃到蘋果,教師才算是真正的扮演好了自己的課堂角色——引導者。

再如在人教版第三冊課文《風娃娃》的教學中,我問道:“同學們,你們説風娃娃是個好孩子還是壞孩子?”這個問題的提出馬上在學生中間引起了爭論,有的學生説:“風娃娃是個好孩子,因為它給禾苗澆水,還幫縴夫拉船。”有的學生説:“風娃娃是個壞孩子,你看,它把小朋友的風箏都吹跑了,還把新栽的小樹折斷了。”有些孩子則認為,風娃娃雖然是做了壞事,但它的本意是想幫助人們,只是好心辦了壞事,説到底,只要風娃娃注意了方法,還是好孩子。學生們的答案都緣自書本,但不是由老師直接告訴他們,而是他們自己思考問題,通過充分閲讀之後得到的答案,這就比老師直接講授來得深刻。但,這節課只到這裏,離我設想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於是我接着問道:“你喜歡風娃娃嗎?為什麼?你想對風娃娃説些什麼?”在學生暢所欲言之後,我知道,他們是真的理解課文編排的本意了。

總之,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它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正確把握課堂提問,師生的交往活動會顯得更加積極,學生的思維也會有更大提高,遵循“問題”教學的這一路線,既有利於教師的教學,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而且,教師在正確把握教學提問原則後的問題教學法,對於改革和優化課堂教學,都會收到很好的實效。

二、大膽質疑、發掘精彩

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大多數學生是“疑而不問”,那些不善於質疑的人,一般學習態度懶散,知識面狹窄,而樂於發問的人卻思維活躍,解決問題能力比較強。大文學家巴爾扎克説:“打開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的是問號。”一般地説,大部分的偉大發現都應歸功於“如何”二字。質疑就是刺激學生積極思維的誘因,也是促其發奮學習的動力。有了質疑,學生就會產生求知慾,變被動接受為主動追求。“疑而能問,已得知識之半”。學生由疑而問,也是一個主動學習,積極思維的過程。因此我們要保護學生質疑的積極性,哪怕是一些幼稚、膚淺的問題。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第三冊課文《地球爺爺的手》時,我先把課文有感情的朗讀了一遍,學生們聽得很認真,接着我問道:“同學們,讀過課文,你有什麼問題想知道呢?”學生們紛紛舉手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我發現他們提的問題的答案在課文中基本能找出,正想鼓勵他們帶着問題自主讀課文時,一個孩子把手舉起來,問道:“老師,地球爺爺真的有手嗎?和我們的手一樣嗎?怎麼我們都看不到呢?課文裏也沒告訴我們呀。”這突如其來的問題使我沉思了一下,確實,課文對於一年級國小生來講並沒交待得很清楚,我該怎樣把這個問題比較形象化的解決呢?從而讓學生清楚明白當中的奧妙。孩子們的眼睛都看着我。情急下,我靈光一閃,決定讓學生們通過自己讀課文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於是我説道:“這位同學提的問題真不錯,把我們都難住了,可是我知道,我們班的同學從來都不怕困難的,對不對?”學生們情緒高昂地回答:“對!”“那好,就請你們拿起課本,看看細心的你們能不能通過讀課文,找到問題的答案。”學生們立即行動起來,有的小組合作讀書,有的在書上寫寫畫畫,那認真的模樣很讓我感動。經過反覆讀課文後,終於有幾個孩子舉起了小手,有個學生説:“老師,我知道地球爺爺是有手的,但它的手是我們看不見的,而且還有一個名字叫地心引力”他的回答得到了部分學生的認可,接着一個學生又説道:“老師,我覺得應該是這樣的,我們的叫手,地球爺爺的不叫手而叫做地心引力,和我們的叫法不一樣。”順着這樣勢我覺得老師此時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於是我激情高揚的説:“看來同學們都能做小老師了,理解得真好!説得真棒啊!不過大家可能對地球爺爺的話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比如什麼是地心引力,大家知道嗎?這樣吧!我們來做一個生活小實驗。第一步:拿出回形針、磁鐵。第二步:用磁鐵去接近回形針,多試幾次。通過實驗讓學生知道什麼是“引力”,讓學生自由説一説。通過學生去發現問題,老師一步一步地去引導,學生會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通過一篇課文,讓學生們尋找答案,他們解答問題的過程,也使我這個老師興奮不已。

三、動手操作、精彩無限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手和腦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手是腦得到發展,使它更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思維的工具和鏡子。”傳統教學的缺點,就在於往往是用口頭講解,而不是實際操作開始語文教學。從此可得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思維是創新學習的核心,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時發展學生智力與能力的突破口,而創造性是良好思維品質的重要方面,也是健全人格的特徵之一。談到這,我想説説我的作文課。我的作文課堂總是以活潑的氣氛一掃往日作文課的沉悶。其實,剛開始時,我還在為怎麼上好作文課而頭疼不已。看圖寫話對於一年級的國小生來説是有一定的難度,比如説很多同學是把自己想的和説出來的表達不到一起去,這就證明缺少語言文字的訓練,對於一句話是如何正確表達的小朋友還不是很理解。這方面,我會在語文課上慢慢地陪養他們的表達能力,如:我覺得……、我認為……、我們經過討論後的答案是……有意識的去培養。在看圖寫話課上,首先清楚幾個要素:時間、人物、在哪裏、幹什麼、説什麼。教給學生有關時間的詞語有:早上、中午、美好的一天、晴朗的一天……人物:學生自己可以自由取名字。教會學生看圖,等一切元素都準備好後,學生舉手每説一句我便在黑板寫一句,這樣學生會感受到是他們自己的勞動成果,等老師和學生共同完成一篇看圖寫話後,我們一起讀讀。這樣的話,能激發到學生學習寫作的積極性,而且進步也非常的快,孩子是鮮明獨立的個體,他們年紀雖小,一樣有自己的看法。在教學時,我深深地領悟到,只有那種能給學生足夠自主空間的教學,只有那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學習方式的教學,才能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總之,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凡是學生能自己學會的,讓學生自己去學;凡是學生自己會做的,讓學生自己去做,不要替他做;凡是學生自己會講的,讓學生自己去講,不要替他講。鼓勵學生在實踐中探索,放飛孩子的思維。

標籤: 心得體會 放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ve97z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