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新時期三嚴三實心得體會

新時期三嚴三實心得體會

範文一

新時期三嚴三實心得體會

“三嚴三實”是xx對新時期黨員幹部的新要求,也是廣大羣眾對黨員幹部的新期待。只有堅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才能不斷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才能敢於擔當責任,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三嚴三實”既有思想要求、又有實踐標準,體現了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有機統一,應該成為黨員幹部心中的最高敬畏。知敬畏,才能明榮辱、守底線;知敬畏,才能懂分寸、守法度。有

的黨員幹部認為吃點、喝點、沾點是小事,不會有什麼“大害”,殊不知很多幹部的腐化墮落都是從一頓飯、一個紅包、一塊手錶開始的。不矜細行,終累大德。小事情容易淪為思想決堤的管湧口,容易成為温水煮青蛙的迷魂湯。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可以喚醒黨員幹部心中的那份敬畏。敬畏道德,才能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追求高尚情操;敬畏權力,才能堅持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敬畏自己,才能慎獨慎微、勤於自省;敬畏實際,才能腳踏實地,敢於擔當。

我們每個黨員幹部,應深沉和持久地思考:“三嚴三實”,我做到了嗎?

範文二

xx指出:“三嚴三實”要求,是共產黨人最基本的政治品質和做人準則,也是黨員、幹部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各級領導幹部通過專題教育的過程,真正把“三嚴三實”的由外在的要求轉化為個人內在的品質,從而提升自己道德素質和修養,塑造高尚完善的道德人格。

一、修身養德是“三嚴三實”的內在要求

“三嚴三實”,首要一條就是“嚴以修身”,要做到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要做到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均需以“嚴以修身”為前提。“三嚴三實”,涉及修身、用權、自律、謀事創業和做人,也主要體現的對領導幹部的“德”的要求,是領導幹部進行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要取得成效,關鍵也在於各級領導幹部能否以“三嚴三實”為標準,修好身、養好德。領導幹部參加專題教育,既要按“三嚴三實”要求改正自身存在的問題,但更為重要的是,要通過專題教育,真正在道德修養和道德素質上有一個根本的提高。從這個意義上講,“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過程,實質上是黨員幹部正其心、誠其意、修其身、養其德的過程。

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做人是做官的前提。做好人未必一定能做好官,因為做官需要更高的素質和人格,但做不好人,肯定做不好官。黨的各級領導幹部要做好官,首先要做好人,不僅要做好一般的人,而且要做好一個大寫的人。這個大寫的人,就是道德情操和道德境界上達到很高要求的人。而要做到這樣大寫的人,就必須把修身作為做官做人的第一要務,如琢如磨,知之行之,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道德境界。在實踐中,許多人雖然已經成為了領導幹部,但並未在道德品質上過關。xx同志特別指出,黨員幹部必須懂得,當了官不等於品行過關,職務高不等於境界就高,一定要把立德、修德、踐德作為終身課題。

所謂“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也就是説,修身是人生的根本,只有內在的修好身、養好德,才能外在的做好事。這也就是儒家的“內聖外化”的思想。儒家修身思想的最大意義在於它把內向修身與外在做事統一了起來,既為個人修身找到價值的實現途徑,又為外在做事提供了人格基礎。“三嚴三實”,關鍵在“嚴”、“實”二字,其中,“嚴”側重於內向的修養,“實”側重於外向的做事。嚴與實的統一,實際上就是修身養德與謀事創業的統一。

二、以“三嚴三實”為標準修身養德

從“三嚴三實”的要求出發,領導幹部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修身養德:

一是以修好身為要求,自覺塑造高尚完善的道德人格。領導幹部修身養德的最終目標是塑造高尚完善的道德人格,即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和規範內化為個人內在的品質。只有達到這樣的層次和境界,個人道德行為才能成為自覺而非被動的行為。現實中,許多幹部出問題,就是因為缺乏道德人格,在沒有外在約束和監督的情況下,就會喪失道德追求和底線。許多人在現實政治生活中扮演“雙面人”,人前一套、背後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説一套、做一套,也是典型的道德人格缺乏的表現。

二是以用好權為核心,修好領導幹部的權力道德。權力道德是領導幹部官德的核心,領導幹部與普通人最大的區別就是擁有因職位而賦予的權力。因此,如何正確認識和使用權力,是權力道德的主要內容。社會主義的權力道德應當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內容:首先,權力姓公不姓私。領導幹部手中的權力最終來源於人民,本質上是為人民服務和謀利益的,因此,絕不能淪為牟取私利的工具。其次,有權力就有責任。領導幹部擔任一定職務,既有一定的權力,又有相應的責任,而且權力越大,責任越大。領導幹部加強權力道德修養,很重要的一點,就要強化與權力對應的責任意識。第三,權力的行使必須依法依規進行,而且必須接受法定的監督。不受控制和監督的權力必然會導致濫用,對領導幹部來説,就必然會犯錯誤,嚴重的甚至會滑向違法犯罪的深淵。第四,權力的使用必須審慎。權力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好了,可以為民造福;運用不好,則會存在巨大的風險。因此,各級領導幹部要慎用手中的權力。尤其是糾正和克服“當官發財”的錯誤觀念,時刻謹記xx“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的告誡,堅定自己的選擇,堅持用權力為人民服務、為公共謀利。

三是以做好事為重點,修好領導幹部的職業道德。各級領導幹部要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而盡其責。不僅要廉政,而且要勤政;不僅不能當貪官,也不能當庸官、怠官、懶官;不僅要善於守成,而且要勇於創業。

三、學習傳承中國傳統修身養德的方法

中國古代社會有修身養德的優良傳統,也形成了一套修身養德的途徑和方法。領導幹部修身養德,需要很好地學習並傳承這些途徑和方法。

慎獨。慎獨是儒家提倡的道德修養最重要的途徑。《禮記·大學》提出:“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慎獨,即在獨處無人時也要保持道德上的謹慎和警醒。在獨處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人很容易失德。因此,在獨處之時,仍然要堅持道德操守,做到不自欺,因為這時的監督者只剩自己了。能做到自己監督自己,那才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清代的曾國藩一生修身立德,嚴格內省,很重視慎獨。他認為:“慎獨則心安,自修之道,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在他看來,慎獨不僅是道德修養的途徑,而且是自強自樂的辦法

慎微。慎微與慎獨有密切的關係。《中庸》裏也指出: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慎獨之所慎,往往是“隱”、“微”,即不正確的思想和行為初起之時。人性的特點是,一旦“隱”和“微”被突破,就會一發不可收拾,走向道德墜落的不歸之路。“不矜細行,終累大德”;“道自微而生,禍是微而成”。因此,慎獨重點在慎微。xx指出:對一切腐蝕誘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獨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漸。只有做到慎初、慎微,才能夠防微杜漸,守身如玉,保持道德和人格上的高潔。

自省。人與動物最重要的一個區別,就是人能夠對自己進行道德反思。通過反思自省,人才能夠知道自己正誤得失,也才能不斷取得道德上的進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而不習乎?”即每天反省從三個方面反省自己:為別人做事盡力了嗎?與人交往是否做到誠信?理論學習傳播了嗎?對於我們共產黨的領導幹部來講,每天也應該自省一下:我們在自己崗位上是否盡心竭力?社會交往是否做到誠信友善?黨的理論是否學習傳播了?如能每天如此自省,久而久之,政治意識自然會增強,道德境界自然會進步,人格必然會提升。

有畏。有畏即有所恐懼。一個人有所畏懼,行為才會有所收斂;一個人如無所畏懼,行為往往沒有底線。有畏是道德修養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於禍”、“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有畏,也不容易犯大的錯誤。那麼應該畏懼什麼呢?孔子説:“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對於今天的領導幹部來説,應當畏法、畏紀、畏德,有如此三畏,自然會遠離錯誤,遠離失德,遠離違法違紀與犯罪。

知止。領導幹部一個很重要的個人能力,就是要會理性管理自己的需求和慾望。作為一個現實的人,總是有各種需求和各種慾望,通過合法合理的途徑和手段滿足自己需求和慾望,也是現代社會所鼓勵的。然而,如果一個人致力於滿足自己無休止的慾望而毫無節制,那也是非常危險的。因此,老子告誡道:“知止不殆”、“知止不辱”。只有知道當止之處,就不會有危險,也不會招致屈辱。許多貪官,在根本上都是追求權欲、物質欲、情慾的無限制的滿足,最終失去了正常人所擁有的一切。儒家更是把知止看作修身重要的前提。《大學》裏説:“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只有知其當止,才能做到專注,才能做到心靜、心安,也才能很好地進行道德反省,最後才能有所體悟和收穫。

知恥。知恥,即有恥辱之心。知恥是道德感的前提。孟子指出:“羞惡之心,義之端也”。知恥也體現着人性的尊嚴,是社會正義的心理基礎,是真正勇敢精神的來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rjpzl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