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海上鋼琴師》最新觀後感

《海上鋼琴師》最新觀後感

《海上鋼琴師》是一部關於人生、船和大海的電影故事,這部片子對人物的刻畫深刻,電影中的1900自學鋼琴,無師自通,船上所有的人都喜歡他在鋼琴上的琴聲,彷彿就是藝術的化身,讓人沉迷。下面小編整理20xx《海上鋼琴師》最新觀後感_《海上鋼琴師》觀影心得體會,歡迎閲讀。

《海上鋼琴師》最新觀後感

20xx《海上鋼琴師》最新觀後感_《海上鋼琴師》觀影心得體會1

這是一部觸動心靈的電影,這是個讓人愛亦不甘恨亦不忍的天縱奇才。他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名字—— 一九零零。

從他被親生父母遺棄在三角鋼琴上的那一刻,從他被水手丹尼收養的那一天,就註定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就必定一生漂泊。區區七尺之軀,短短几年光陰,居然能經天緯地,馳騁樂壇,不得不讓人對他五體投地。他才華橫溢,可以瞬間譜寫經典樂章;他幽默風趣,令失聲痛哭的朋友破涕為笑;他更浪漫多情,在顛簸的船艙中與鋼琴共舞一曲,優美如斯。我為他深深着迷。

不同於歷史上任何一個天之驕子,他的人生既沒有扣人心絃的跌宕起伏,亦無驚世的璀璨輝煌,簡單四字——細水長流,即可概括全部。他藉籍無名,每天為富人窮人彈琴伴奏。那場與爵士之父意料之外確又情理之中的較量驚豔全場。

然而是命運的安排,抑或它與我們開的又一個不懷好意的玩笑?是上帝的寵兒,抑或世界的棄兒?

不被祝福地降生,是缺少證明的流民,是不被任何一個國家承認的驅逐者。他的誕生與死亡於世間沒有任何影響。他在這喧鬧的人世不會留下任何一個音符,他在這個片廣博的土地不會留下一絲足跡。因此他拒絕出唱片,他的音樂與本人無法分割。如果這個世界無法接受他,他同樣拋棄整個世界。但是即便如此,這個認知仍是他心中放不下忘不掉的傷痛。雖然他拒絕下船,但卻渴望俯仰於天地之間,他有着一顆崇尚自由的靈魂。然而心底的魔牀監禁了他的思想,束縛了他的肢體,無時無刻地折磨着他。但值得欣慰的是,擁有一位相知的知己是他最大的幸福。於是他痛並快樂着。

導演兼編劇Giuseppe Tornatore不是一位樂於煽情的藝術家。對於一九零零姍姍來遲的初戀並沒有故意渲染。愛情的腳步翩然而至:作曲時,一位美麗的女士出現在一九零零的視野中,於是情竇初開,一見鍾情,做盡戀愛中小夥子會做的。姑娘對他亦有好感。然有情人不一定終成眷屬,姑娘到站了。臨走前留下家庭住址讓一九零零去找她。一九零零模糊地答應着。愛情能讓世間最懦弱的人變勇敢。戀愛的激情喚起人們打破桎梏的勇氣。姑娘走後沒多久,一九零零決定下船。但就在我們萬分期待中,這位被萬物無限眷戀的男主角卻突然停在了樓梯中央,在半空中茫然地望着眼前的城市,用力得彷彿這一生一次就夠了,然後將禮帽甩進海里,毫不猶豫地回頭。

相信看完電影的朋友都無法忘卻一九零零辛酸苦楚的眼神,那裏溢滿憂傷。既然如此決絕為何流露出如此讓人心疼的目光?既然如此厭惡陸地又為何總是透過窗口目送每個乘客離去,久久不語?

“鋼琴有八十八個琴鍵,我可以很好地控制它,奏出完美的音樂。但當我站在那個城市面前,我看不到它的盡頭。每個街區都有上千條街,每條街都有上千個十字路口。我不知道要怎麼選擇。誰來告訴我該怎麼選擇?”

原來不是不想,而是不會嗎?

在他三十多年的生命中,從來沒有人教導他應該怎樣選擇。曾經有一個叫做丹尼的老傢伙告訴他,媽媽是一匹賽馬,買對了你就贏了,但他還來不及説要怎樣才能買對那匹馬時就永遠地離開了一九零零;曾經他的童年只是孤獨地在渡輪昏暗的一角中度過,趴在窗邊看着温暖的海水,睜着他那雙蔚藍的眼睛深深地看着,進行與大海的交流,雖然那總是他的獨角戲;曾經有無數個夜晚他蜷曲着輾轉難眠……

渡船的壽命有限,人的生命亦有盡頭。孩提時的一九零零和着哇哇的啼哭聲降生於維珍尼亞號,離去時亦在滿足中與它一起粉身碎骨。滿足嗎?為什麼?有人説:“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還有人説:“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面前,愛你卻不能在一起。”我無法揣測出一九零零究竟是懷着哪種心情離開人世的,也許兩者兼而有之吧!

20xx《海上鋼琴師》最新觀後感_《海上鋼琴師》觀影心得體會2

或許每一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專屬他的聖地,在心百回千轉的褶皺。 ——題記

海邊的細沙洴澼在湛藍的淺灘裏,微風拂過海面,泛起世間最美的漣漪。無邊的光向四面聚攏,投射世間的美好。黃昏的海,晚霞與蔚藍釀就炫目的暈。那一抹光的猩紅,海底深處,恍惚中那是絢爛的聖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驀地想起《海上鋼琴師》中的一句話:你只要留神,就能從那些人眼中看見自由女神像,看見美國。或許在那一刻,美國已不是單純意義上的美國。就像在布達拉宮山腳下,聽着古老梵唱那鐘聲想起,從頭往下精神的肅穆。或許那就是聖地的意義。

不知道為何,這幾天難以入眠,耳畔總是響起流水的聲響。又或許是在睡夢的世界裏下起了雨。每一滴的雨倉促砸在我的眼前,我的耳畔。鼻子能嗅出那潔淨中淡淡的海腥味,感受那從天穹微弱的呼喚,血脈中來自蔚藍的亙古復鳴。那是海水聖潔的遺體,滌盪世間的黑暗。或許這個世界就是一艘大船,而我們乘着它,在茫茫大海之中泅渡,尋找人生的聖地。殊不知我們早已身處其中。

側耳聆聽的少年,化作萬千,溯游歲月的聖地。那一刻,心與精神同在,遁入無邊的浩渺。

人們從中誕生,海就是我們的母親。從氨基酸道蛋白質,從細胞到胚胎,從弱小到強大,我們從中一步步地走來。而她已矢志不移的心包容着我們,為我們孕育文明。人類同時也一步一步瞭解自己的母親。新航路的開闢,航海貿易的發展,我們進一步瞭解她,同時她也進一步地付出。當海上軍事的發展,一個又一個的強國拔地而起,那不也有她的功勞。當無邊的硝煙蔓延,一條又一條的破船流淌水面,她只能暗自神傷。

海洋的歷史就是一段人類的發展史。海洋與中華民族亦是不可分割的。我們擁有300萬平方千米的海洋麪積,擁有者“四海”,擁有悠久的海洋歷史。在海上,我們既有過卓越的功勛,也有着屈辱的曾經,但我們相信長風大浪,任重道遠。

經久的回憶在腦海緩緩流淌。一切投入深不可測的海洋,聖潔覆蓋了一切。曾幾何時,我們忘卻了一切,以為離開了海。但海與天空一樣,包裹着我們孱弱的身軀,用温暖的心為我們付出一切。我們其實並沒有離開海,血液是聖潔的分流,他與我們同在。

詹·耶·沃爾德曾言:日子像紙牌搭的房子崩塌了,我在海底醒來。是的,那是我們共同的聖地,永遠……

20xx《海上鋼琴師》最新觀後感_《海上鋼琴師》觀影心得體會3

之前看過這部片子,但是當時沒有看進去,今天完整的看完,感覺還是引發了些思考的。整部片子都是在託尼的講述中娓娓道來,這讓人接受起來十分舒服。

隱隱地感覺到影片傳達出的主人公的孤獨感,那種深陷其中的孤獨,在孤獨中出生,習慣孤獨,再到無法離開這份孤獨。這份孤獨裏面有藝術,也有一種心病。

整部影片,我認為最精彩的部分就是1900跟爵士的創始人鬥琴,1900最後一曲彷彿是四隻手在彈琴,甚至誇張到可以用鋼琴的琴絃發燙到可以點燃一支煙。

1900最美的曲子是寫給他一見鍾情的女孩的,他透過船窗户看到女孩的美麗,把自己的愛慕隱藏在音樂之中,刻錄成長篇並想找機會送給她。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説,他會選擇自己擅長的一種藝術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對方的愛慕。他一遍一遍對着鏡子練習送禮物給她的台詞,而每次他每次帶着羞怯的談吐,都被對方無視,知道最後一次他向她説明自己的心意,但是船靠岸了,他們分別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

讓人慶幸的是,託尼還記得他,或者也是導演或者編劇在傳達這樣的一種想法,他們在説:這個世界只有一些少數派能夠理解那些大師級別的藝術。

這部影片裏,1900成了藝術的化身,他會沒有户口的出現在底層社會中,也會出現在有盡頭的世界裏,但是他離不開有盡頭的世界,他也會消失其中,毫無功利地把自己炸掉。當然編劇也安慰着自己説:“只要你還有個好故事,和一個能夠傾訴的人,你就永遠不會完蛋。”我有的時候覺得,即便我們寫不出好的故事,也至少要成為一個能夠傾聽的人,不然我們好像真的一無是處。

標籤: 觀後感 鋼琴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ppemv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