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迪士尼動畫電影《冰雪奇緣2》觀後感心得5篇精選

迪士尼動畫電影《冰雪奇緣2》觀後感心得5篇精選

《冰雪奇緣2》和別的動畫電影不同的是,電影中也有着一些有趣的彩蛋。這部20xx年經典動畫電影《冰雪奇緣》的續集終於來了,觀眾們期待已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冰雪奇緣2》觀後感,希望能幫到大家!

迪士尼動畫電影《冰雪奇緣2》觀後感心得5篇精選

《冰雪奇緣2》觀後感

由迪士尼影業出品的動畫冒險鉅製《冰雪奇緣2》22日同步北美正式登陸全國超660家IMAX影院。影片公映當天,IMAX在五個城市舉辦觀影會,經過長達六年的精雕細琢,席捲全球現象級IP以一場史無前例的視聽盛宴在IMAX影院拉開帷幕,集全新視效、唯美畫風、動聽音樂和極致震撼於一身的IMAX帶領觀眾走出晶瑩剔透的阿倫黛爾王國,前往一個更波瀾壯闊的宏大魔法世界。

視效精美IMAX畫面美到窒息,《冰雪奇緣2》被贊超越前作

《冰雪奇緣2》由前作及《瘋狂動物城》原班人馬打造,自啟動以來始終牽動着全球影迷的眼球,影片不僅在北美刷新了動畫電影的預售成績,在國內也屢次成為社交媒體的熱門話題。在IMAX DMR數字原底翻版技術的逐幀強化下,冰雪魔法世界如畫卷般鋪開,銀裝素裹的冰天雪地、神祕斑斕的魔法森林充斥着觀眾的視野。當晶瑩剔透的雪花在IMAX 大銀幕上璀璨綻放,冰晶似的神祕水馬與美人魚般的艾莎在 IMAX 銀幕上無言對望,美到窒息的畫面令觀眾全心沉浸其中。

完美配樂動人窩心,IMAX極致音效放大“聲臨其景”之感

除了幀幀如同壁紙的絕美畫面,讓觀眾更為傾倒的則是IMAX將“聲臨其景”之感放至最大的絕美音效。在 IMAX 激光校準的音響系統下,魔法森林中的颶風、迷霧、火焰生動呈現於觀眾耳畔,如同和艾莎與安娜共同踏入未知的冒險。而更值得一提的是, 由《Let it Go》的創作者克里斯汀·安德森·洛佩茲和羅伯特·洛佩茲為《冰雪奇緣2》製作的動人心魄的完美配樂:充滿力量的《Into the Unknown》和《All Is Found》的淺唱低吟,也通過 IMAX 音響系統環繞影廳讓觀眾在絕美的冰雪景色之中享受天籟之音,體驗到最享受的冬日 IMAX 之旅。

《冰雪奇緣2》觀看心得

《冰雪奇緣2》和別的動畫電影不同的是,電影中也有着一些有趣的彩蛋。這部20xx年經典動畫電影《冰雪奇緣》的續集終於來了,觀眾們期待已久。故事發生在第一部電影的多年以後,《冰雪奇緣2》講述了安娜和艾莎這對姐妹踏上了阿倫黛爾北部的旅程。

《冰雪奇緣》是有史以來最受觀眾喜愛的動畫電影之一,其成功的規模甚至讓迪士尼都大吃一驚。因此,導演詹妮弗·李創作了續集,深情地重新詮釋了當年轟動一時的電影,同時通過使用了一些隱藏的彩蛋,喚起了觀眾們懷舊的感覺。

馬提亞·孔福爾迪曾出演過百老匯的《冰雪奇緣》

第一部《冰雪奇緣》出人意料地大獲成功,全球票房收入達12億美元。沒過多久,迪士尼就把這部電影改編成了百老匯音樂劇。該片於20xx年上映,獲得了三項託尼獎提名,其中包括最佳音樂劇提名。其中馬提亞·孔福爾迪是百老匯音樂劇《冰雪奇緣》的主演,在《冰雪奇緣2》電影中,導演讓這位少女加入了迪士尼動畫,為年幼的艾莎配音。有趣的是,在音樂劇中她扮演的是安娜,在電影中她則是為安娜的姐姐艾莎配音。

《冰雪奇緣2》向安徒生致敬

《冰雪奇緣》是根據安徒生的童話作品改編的。安徒生是19世紀的丹麥作家,寫過《小美人魚》,《醜小鴨》等著名的童話,當然還有《冰雪皇后》。《冰雪奇緣》最初被認為是安徒生筆下反派角色的原型,艾莎在最後變成了冰雪皇后,當然,電影最終採取了不同的路線,讓艾莎成為了女英雄。在《冰雪奇緣2》的開頭閃回中,艾莎的父親提到自己得到了一位丹麥新作家的書,這部電影通過艾莎父親的短短一句話語,向著名作家安徒生致敬。

阿倫黛爾的大門終於敞開了

《冰雪奇緣2》的故事發生在第一部電影的三年後,姐妹倆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關鍵的區別是在對話的開頭,安娜説“大門敞開着”。這是對《冰雪奇緣》第一部電影是個有趣的迴應。因為在前作中,由於艾莎的魔力,阿倫黛爾的皇宮的大門一直是關上的,這部電影中,大門完全敞開了,代表了安娜和艾莎之間的親情增進,她們也讓更多的人進入了自己的生活。

惡棍漢斯王子

在《冰雪奇緣》中邪惡的漢斯傷透了安娜的心,給艾莎和安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相同的字謎遊戲中,他是她們認為代表一個惡棍的人。當安娜向艾莎證明自己的勇氣時,她提到了他,她對艾莎説道: “對不起,我爬過了北山,從一顆冰凍的心中活了下來,把你從我的前男友那裏救了出來。”後來,在阿託哈蘭,艾莎走過她的記憶,憤怒地粉碎了一個冰模型的漢斯。由此可見,艾莎和安娜都還記得第一部電影中的這個惡棍王子。

奧拉夫的旅行

在這部電影中,奧拉夫作為一個喜劇角色,它滔滔不絕地向遇見的人講述了《冰雪奇緣》電影中所發生的東西。這個場景是向1996年的電影《甜心先生》致敬,在這部電影中,傑瑞(湯姆·克魯斯飾)和多蘿西(蕾妮·齊薇格飾)耐心地聽多蘿西的兒子滔滔不絕地講一些瑣事。我只想説艾莎和安娜沒有那麼耐心,她們很快就鼓勵奧拉夫安靜下來。《冰雪奇緣2》的幾個主角們前往阿倫黛爾的北部,眼尖的觀眾們會注意到,他們經過的地方離艾莎的冰雪宮殿很近。

為什麼安娜一眼就認出了馬蒂亞斯?

在魔法森林裏,艾莎和安娜遇見了被困在森林多年的馬蒂亞斯,他是34年前是國王阿格納爾的貼身護衞。有趣的是,安娜一眼就認出了馬蒂亞斯,因為她看到他的畫掛在阿倫黛爾城堡的圖書館裏。觀眾們會記得安娜在《冰雪奇緣》中,無聊地在城堡中游蕩了好幾年,甚至開始和牆上的畫説話。難怪她能認出馬蒂亞斯來,沒有人比安娜更瞭解這些畫。

從《冰雪奇緣2》的這些有趣的彩蛋中來看,電影的導演為這部電影中加入了許多第一部電影的回憶,以及對安徒生的致敬。《冰雪奇緣2》的電影總體評價雖然不如第一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導演非常用心做了這部電影,因為電影中我們不僅再次見到了安娜和艾莎,還和她們一起經歷了一次踏上阿倫黛爾北部的冒險。

《冰雪奇緣2》觀看感悟

可能你沒看過《冰雪奇緣》,但你肯定聽過《let it go》這首特別洗腦的歌曲,而且可能還會跟着輕輕哼唱幾句。

説《let it go》這首歌拯救了《冰雪奇緣》絲毫不為過。

因為它改變了劇本的方向,重新塑造了艾莎的形象。

在最初版本里,艾莎是一個邪惡的姐姐,她不僅綁架了妹妹,毀了她的婚禮,還想要殺了她。

而歌曲想表達的是一個被誤解的女孩的內心獨白。正如馬東曾在《奇葩説》裏説“被誤解是每個表達者的宿命”,而艾莎就是那個表達者。

這兩者是衝突的,而且讓人很難愛上艾莎這個角色,也不太容易引起人們的共情。

所以導演聽完歌后,決定改變劇本的方向,重新塑造艾莎。

可能我們現在已經忘記電影裏講什麼故事了,但惟獨忘不了這首歌,忘不了這首歌響起的時候,我們彷彿看到了艾莎在我們面前起舞,歌唱,和表達。

當她獨自一個人在山裏釋放自己的天性時,我們很難不被她的魅力所感動和折服,我們很難不聯繫到那個曾經也被誤解卻無力爭辯的自己,我們很難不站在她這邊跟整個世界做出自己的對抗。

我們會被艾莎感動,我們會被旋律感動,我們會被歌詞感動,我們也會跟着輕輕哼唱,表達自己的情緒。

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全球各版本的翻唱浪潮,都讓這首歌這部電影寫進經典。

六年後,經典續作來襲,我們期待新的一次感動,新的一次浪潮。

一首好歌是音樂電影的本命

音樂電影看過不少,雖然很多已經忘記劇情,但影片裏的某首歌曲響起,我就會莫名想起裏面的故事。

當《if you want me》響起的時候,我立刻會想到《once》裏女主角去超市買電池出來後,在昏暗的路上邊走邊唱,那是她一直的夢想,而且終於也在做了,這一幕太美了,不是戀情,也是夢想。如果你需要我,擁抱我。那不止是情感的呼喚,也是藝術的傳叫。

當《five hundred miles》響起的時候,我立刻會想到《醉鄉民謠》一個酒吧裏的一個樂隊在台上的表演,而男主角坐在台下傾聽。那個醉心於藝術的男主角始終和夢想有five hundred miles,但他一直在路上。

當《the circle of life》響起的時候,我立刻想到了《獅子王》,彷彿一下子就到了非洲大陸,到了辛巴的世界裏。生生不息的希望和信念讓人震撼。

《let it go》和《冰雪奇緣》也如此。

一首好歌是音樂電影的本命,靈魂所在。

《冰雪奇緣2》裏確實有不錯的歌曲,除了高昂的主題曲外,馴鹿王子的歌也很出彩。

但《冰雪奇緣2》裏的音樂並沒有讓人特別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似乎也不太容易被人記住。

如果真讓人能記住的可能反而是“遠方的聲音”,看完電影后我突然聽到那個叫聲,把我嚇了一跳,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個小孩在模仿搞怪。

這其實挺令人失望的,沒能聽到好歌的音樂電影就像是飯菜少了鹽,看起來很美味但吃起來一般,總覺得哪裏不對勁但咱也不敢多問。隨它吧。

跟前作唱反調,拆得四分五裂!

如果《冰雪奇緣》讓我們認識了艾莎等人,那麼《冰雪奇緣2》無疑將這些角色拆得支離破碎,簡直就是在跟前作唱反調似的。

在前作裏,所有的劇情都是根據艾莎展開的,我們可以看到她的一個完整的成長過程,而續作則把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角色又進行拆解。

影片講的不再只是艾莎的故事,而是艾莎父母身世的故事,艾莎父母的種族對立的故事,艾莎妹妹安娜當女王的故事,艾莎妹夫馴鹿王子告白的故事,艾莎妹妹的雪人復活的故事。

這樣拆解故事能夠讓不同的羣體喜歡不同的部分,像雪寶的片段都是給小孩子的,每當小孩子看到雪寶在大熒幕面前賣萌就會忍不住哈哈大笑;像馴鹿王子5次告白片段就是送給青年男女們等,不一而足。

每個受眾都能夠被照顧到,但也讓故事變得割裂。有的片段過於宂長,有的片段過於搶鏡,有的過於老套,導致看下來並沒有產生強烈的共鳴,而是這一段還行,那一段不行,拼湊出來的整體感覺一般。

正如影片最後彩蛋裏雪寶概括的那樣,這故事講的是,艾莎死了,安娜哭了,雪寶復活了。這真是一個好故事。隨它吧!

可是,這樣自嘲也未必就能夠把觀眾給忽悠過去。

拆解故事也拆毀了人物,前作花費巨大的力氣才讓姐妹重聚,而續作又以“橋樑”把姐妹倆拆散,一個保衞森林,一個保衞國家(幸好皇后只生了兩個,不然第三胎都不知道讓她保衞啥了)。

當看到艾莎被派去保衞森林的時候,我身邊有觀眾立即表示不滿,憑什麼要艾莎去保衞森林呢?劇情需要?因為她有魔法?她是連接精靈和人類的橋樑?

得了吧,如果是這樣,一開始就不要讓艾莎回來了,搞得世界上只有她一個人是一直處於恐懼的,安娜難道是撿來的嗎?這完全跟前作辛苦塑造的人物形象衝突。

為何迪斯尼的續作總是那麼套路?

我們知道迪斯尼早期動畫作品很少會出續集,這不光是因為受限於當時傳統手繪動畫的生產週期,把精力花在一部可能不會火的續集上風險過大,也受限於市場。

正如迪斯尼所説的,七年就是一個世代,即每七年可以把經典拿出來再拍一次,供新的世代消費。

迪斯尼如果翻拍或推出續集的話,確實也是這麼幹的,像《冰雪奇緣2》距離前作已有六年了。

因此,當你看完《冰雪奇緣2》你會感歎一聲,為何迪斯尼的續作總是那麼套路。

我們來看看迪尼斯之前經典動畫的續作就可見一斑。

例如《小鹿斑比》講的是也是一個成長的故事,斑比是鹿羣的領袖之子,起初他也是在森林裏快樂生活,後來鹿媽媽死了,森林又着火,在老父親的幫助下,他成功當上新一代鹿王(抱歉,不是鹿晗)。聽起來有點像《獅子王》的味道?

而續作你猜猜迪斯尼怎麼拍?小鹿斑比因為失去母親,整天都很內疚,心神不寧,但他必須要成長,所以劇情裏講他如何克服內心的恐懼和不安,治癒自己的心靈創傷。

這是不是很像《冰雪奇緣2》裏艾莎的故事,她發現原來母親是因為自己而死,所以很內疚,決心要克服這一切。

《小美人魚》講的是一條叫愛麗兒的美人魚嚮往陸地上的生活,結果剛浮出水面就對王子一見鍾情,為了能夠和他相愛,她願意犧牲自己的歌聲換取一雙普通人的腿,兩人由此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而《小美人魚2》講的是愛麗兒和王子生了一個女兒,但她一直沒有告訴女兒自己的身世,女巫騙她女兒説可以幫她變成美人魚,為了救回愛女,愛麗兒重返大海。

仔細一看,是不是又很套路呢?跟《冰雪奇緣2》也很相似,來來回回都是講的這些劇情。

還有很多迪斯尼的續作都是套路非常相似,我就不再一一做對比,只是想説,迪斯尼的續作其實都很套路,不光是《冰雪奇緣2》如此。

這樣想,似乎也能夠接受了?下一次,期待的是《冰雪奇緣》真人版?(如果拍真人版,你希望由誰來飾演這些角色比較合適呢?)

動畫續作其實也並不是都很難做好,像旗下皮克斯的系列動畫就很成功!

當年皮克斯《玩具總動員》火了之後,他們想要拍續集,迪斯尼認為直接發dvd版續集就可以了。但是很明顯,皮克斯並不想這麼做,於是他們精心打磨劇本,對影片做出很多重大調整,最後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玩具總動員2》也火了,整個系列成為一個經典。

從這個事我們可以看出迪斯尼就像是一頭大象,求穩求安全,而皮克斯就像是一頭獅子,大膽且勇敢。

細看皮克斯續作,我們可以發現劇本特別地大膽和精細,沒有受制於前作而陷入套路,讓觀眾能夠從不同角度來切入,會有更多的驚喜。

例如就拿《玩具總動員》來説吧,第一部講的是牛仔警長鬍迪和太空騎警巴斯光年兩個主角爭寵的故事,第二部則講的是胡迪面臨人類拋棄的問題,一個被尋找和自我尋找的故事。

《冰雪奇緣2》實際上也是一部求穩的作品,儘管場面和效果更為宏大,但故事卻四平八穩,沒有特別的共鳴點,註定陷入平庸。

寫在最後

《冰雪奇緣2》艾莎又換了一套更性感漂亮的衣服,整個人又升級了,騎着馬過來的鏡頭很美!我特別喜歡艾莎把頭髮放下的樣子,太美了!

如果《冰雪奇緣》還有續作的話,希望迪斯尼不要只是光顧着升級角色的造型,麻煩也把故事內核升級一下,多打磨劇本,挑選更有趣的角度,不要總是這麼套路。

説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但正是因為如此,觀眾對續作才會有更多的期待。

如果有續作的話,那麼最快可能也要等到20xx年了,不知道那個時候,你又會跟誰一起看呢?而那個時候的艾莎又成長了多少呢?想想還是挺令人期待的。

這裏特別套用雪寶説的一句話,有些人值得我融化。有些片值得我等待!但願這份等待值得。

《冰雪奇緣2》觀後有感

這個週末,年度大片《冰雪奇緣2》終於在國內上映。

首週末拿下近4億票房。這個成績中規中矩。

不過在貓眼和豆瓣的評分方面,《冰雪奇緣2》都沒有在觀眾那裏得到太高的評價。

其中豆瓣評分從8.3下滑到了7.4,未來這個評分還是有進一步下滑的趨勢。總體來説,觀眾對這部續集電影並不太認可。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冰雪奇緣2》實在是一部太過於平庸的電影。

大家都知道《冰雪奇緣》的成功,最大的功勞要歸功於那首洗腦神曲《let it go》。

兩部冰雪奇緣之間,隔了整整5年。

其它續集電影很少會隔這麼久。因為要趁熱打鐵,蹭前作的熱度,趕緊的,在觀眾忘記之前趕緊拍續集。

但是迪士尼對於續集電影的拍攝並不捉急,這也是因為《冰雪奇緣》實在是太成功了。所以他們一直在等,他們一直想等,想找到一首可以媲美《let it go》的主題曲。

可惜的是,即使是原班詞曲作者,他們還是寫不出另外一首如此偉大的音樂。

《冰雪奇緣2》的主題曲是《into the unknown》

不得不説,這依然是一首很不錯的歌曲。尤其是高潮部分這句歌詞,連續重複3個節拍,一唱三歎,歎詠調一般的旋律,算得上一流水準。

但是一流水準依然算不上神級。更不用説除了副歌高潮,這首歌其它部分非常平庸。完全達不到《let it go》的水準,絕無反覆傳唱的可能。

至於故事層面,《冰雪奇緣2》也達不到前作的水平。

其實迪士尼的童話大片,向來以畫面著稱,故事不是其最大亮點。

不過《冰雪奇緣》的故事在當時還是讓人眼前一亮。它取材於安徒生原著童話《冰雪公主》,但進行了大膽的改編。

以前迪士尼的童話故事,總是王子拯救公主的俗套故事。《冰雪奇緣》反其道而行之,這次徹底放棄了王子的戲份,改寫姐妹情深。而且將安徒生原著小説中本來要黑化的愛莎公主拉了回來,讓一個更加勇敢的妹妹安娜公主,去拯救愛莎的靈魂。

這個改編,非常出彩。“公主拯救公主”的故事也更加吸引小朋友們,特別是小女孩們。畢竟在她們的童年時光,最好的朋友都是自己的小姐妹們。

所以好萊塢這麼多童話大片,還真沒有哪個故事比《冰雪奇緣》對小朋友們更有吸引力。

然而,一個故事第一次講還有新鮮感,第二次講難免就審美疲勞了。《冰雪奇緣2》完全複製了第一部妹妹拯救姐姐的套路,在故事的核心層面沒有任何創新,這就只能劃入平庸了。

核心故事毫無新意,片方只好在細節方面多做文章。《冰雪奇緣2》這次引入了“風、火、水、地”4種全新元素的魔法,加上愛莎自己,是第五種元素的魔法。

電影花費了很多筆墨,講述愛莎如何馴服風魔法、火魔法的小蜥蜴,水魔法幻化的駿馬

這些細節給電影增添了一些新鮮元素,但是也就是如此了。

在這些細節方面的完美,無法掩蓋整個故事的平庸。

《冰雪奇緣2》觀看體會

王子,再也不是公主的唯一選擇。

艾莎女王迴歸了!帶着她升級款的華美高定戰袍,騎着晶瑩剔透的戰馬,瀟灑地在滔天海浪間馳騁,讓人不由高呼一聲——颯!

曾經,迪士尼給女孩們造的夢就是從醜小鴨變成天鵝般的公主,然後等待着生命中出現一位完美的王子,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

但這些粉色的少女心泡沫,卻被艾莎的出現打破了。

昨天,迪士尼影業稱,《冰雪奇緣2》票房已過3億,你是否已經去電影院感受過了它的魔力?

六年前,《冰雪奇緣》橫空出世,就為我們講述了不一樣的童話故事。

艾莎選擇了去做真正的自己,並讓大家也認識和接受真正的她——她就是有魔法的她,而她的魔法恰恰能保護王國子民,由此榮登王位。

安娜的故事則挑戰了關於公主的幸福模式——如果説公主的幸福需要寄寓在王子身上,那麼王子若心懷不軌,未來的路又在何方?安娜給出的答案是,她依然是公主,她依然可以選擇轉身,選擇反抗,選擇重新追求新的幸福。

現在,《冰雪奇緣2》的再度迴歸,帶來了艾莎和安娜新的冒險和成長故事。

艾莎聽到了來自遠方的召喚,縈繞不去的天籟成為她的夢魘,她是選擇逃避,還是追隨內心的聲音?

安娜沒有任何魔法,在姐姐艾莎決定出行之際,她是選擇安穩地留在王國,還是和姐姐並肩開始新的冒險?

兩部《冰雪奇緣》,都是艾莎和安娜的成長曆程。

雖然是親姐妹,艾莎和安娜卻一直展現出不同的性格。

在第一部的故事裏,艾莎因為擁有魔法,從小就被父母保護在城堡裏,她的身上也總是裹滿了衣物和手套,避免觸碰外界,無法接受自己的不同,恐懼,差點把她吞沒。直到她不在束縛自己,才成為當之無愧的冰雪女王。

在第二部的故事裏,艾莎開啟了「我從哪裏來」的探索。她的尋找是一直向內延展的,既是探索自己的過去,也是揭祕一段業已封塵的歷史;是追隨內心的召喚,也是與同源的精靈從抗拒到駕馭的歷程。當她發現父母遇難船隻裏所隱藏的航線圖後,料到前路險阻,便推走了安娜和雪寶,隻身出發。

面對滔天巨浪,她不服輸地一次次迎面直衝;面對島中密道,她鼓起勇氣一次次毅然邁步……可謂令人動容!

就像是那幾個最經典的靈魂拷問,我是誰,我來自哪裏,我活着是為了什麼,似乎在我們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不斷地追問着自己。而只有一直追一直問,才能找出真相,更理解自己的生命,更理解每一個人身上的不同使命。

艾莎的成長,是向內探尋,追本溯源,聽從內心聲音的成長。

在第一部的故事裏,安娜的成長來自對童話範式的反抗。她對高大英俊的漢斯王子一見鍾情,並在克里斯托弗的保護下成功突圍;但她的成長來源於敢想敢做。

姐姐失蹤,她沒有在宮殿中等待,而是主動出城尋找;未婚夫將她囚禁,她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從房間的窗户勇敢逃出;就連最後拯救她的真愛之吻也不是來自情人,而是來自親人,姐姐艾莎。

在第二部的故事裏,安娜的成長更是令人驚歎。

她明知自己只是沒有魔法的平常人,卻依然決定和姐姐共同前往魔法森林;在火精靈引發的森林火災中,她衝入火圈營救姐姐艾莎。

雪寶消失後,她沒有自憐自艾,而是徒手爬上巖壁,並直面前一秒還在害怕的大地巨人,以自己為誘餌,成功毀滅了水壩;她不再只是一位柔弱的公主,而是繼承了阿倫黛爾的王位,成為和姐姐比肩的女王。

安娜的成長,是向外探尋,勇往直前,征服外部阻力的成長。

如果説《冰雪奇緣》不同於陳詞濫調的童話,是因為它成功地講述了公主成長的故事。那麼,到底是什麼在左右公主的成長呢?

影片借安娜之口,講出了成長的祕密,那就是「做對下一件事」。

做對下一件事再一步,再一步這是我唯一能做對,下一件事我不敢看得太遠,我無法承擔太多但下一次當我呼吸下一步選的路,是自己的主張

影片中情節的推動,幾乎都是因為艾莎選擇了直面自己的內心和過去。

艾莎明知追隨內心的神祕聲音意味着要放棄安穩的生活,置自己於危險之中,但依然在深夜醒來時走上山巔,喚醒了四種精靈。

這是本片第一個小高潮,3D效果下的漫天菱形冰晶,簡直是令人震撼的美!

艾莎明知追隨父母曾經的航線一路北上至阿塔霍蘭河,需要克服重重困難,甚至可能再度遭遇父母遇難的悲劇,但她依然選擇了隻身前往,追尋過去的真相。

這時,本片最美的精靈出現了!英姿颯爽的水精靈坐騎,令多人少心馳神往!

艾莎明知幼時媽媽在牀邊低吟淺唱的古老歌謠裏早有警示「別走太遠、怕被淹沒」,但她依然選擇了深入洞底尋找事實,卻在冰天雪地中凍成雕塑。

如果説在第一部的故事中,我們所看到的安娜還是小鹿般的少女,純真、單純、驚慌失措、受人擺佈;那麼在第二部的故事中,我們共同見證了安娜的成長,她能在冰凍黑暗的洞穴中拼命向上攀爬而出,能面對一開始心有慼慼的大地巨人無畏呼喊,能在遇到士兵阻攔時坦誠曾祖父的錯誤成功扭轉局勢,最終糾正了祖輩的錯誤。

關於「做對下一件事」的種子,其實早就由媽媽在她們心底埋下。

當年,艾莎和安娜的祖父率軍偷襲北地,但北地公主卻對仇敵的子嗣施以援手,最終他們共同從魔法森林逃出,回到阿倫黛爾,並誕下了艾莎和安娜。

在冰川宮殿見證了媽媽救起爸爸的艾莎,完成了全劇最絢爛奪目的換裝,宛若薄紗版的漸變色戰袍,似乎象徵着關於選擇的祕密,那就是像她們的媽媽一樣,擁有一顆善良而勇敢的心!

正在因為心裏有這樣的種子,艾莎才會在魔法森林裏面對引發森林火災的火精靈,將它逼至死路後沒有大開殺戒,而是温柔地幫它滅火,還一路餵它最愛的雪花冰晶。

在大壩倒塌引發洪水巨浪時,艾莎不顧尚未恢復元氣的身體,騎馬縱身趕往阿倫黛爾,拼盡全力製造了巨大的冰牆,保護了人民的安全。

我們曾一度以為成長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後來我們漸漸發現,原來,「成長」也許會經歷一夜長大,但卻更來自我們所做出的一系列選擇。這些選擇,讓我們走到今天,也讓我們變成現在的樣子。

為人父母的我們,總希望孩子平安喜樂,我們怕孩子選擇失誤。但時至今日,孩子們已經比我們當年有了更多的選擇。

比如,王子,再也不是公主的唯一選擇。

在我們小時候,父母會覺得要窮養男孩、富養女孩,對女孩的刻板印象包括:嬌滴滴、少女心、布娃娃、被人呵護、柔弱無助、別太辛苦等;相反,男孩則需要:勇敢無畏、男子氣概、紳士風度、保護弱小、事業為重等。

「學得好不如嫁得好」是我們小時候所流行的金玉良言,類似的還有「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等等,都將女孩的終生幸福託付在男子身上。

然而——

如果女孩像安娜一樣所託非人呢?

如果女孩像艾莎一樣不甘平凡呢?

如果女孩像安娜一樣百折不撓呢?

如果女孩像艾莎一樣擁有力量呢?

今天的女孩,不再需要通過嫁人來獲得幸福,因為她們本就擁有獲得幸福的力量和勇氣!就像艾莎和整個王國所一度懼怕的魔法,也只是一種力量,即便是公主擁有了這樣的力量,也一樣可以用來守護自己所愛的人和子民。

其實我們都明白,終有一天,我們無法左右孩子們的選擇,他們中的大多數,也許會聽從內心的聲音去做決定。

我們所能做的,也許和北地公主一樣,是在孩子們的心裏埋下善良和勇敢的種子,讓他們即使身處黑夜,也不懼風暴;是給予孩子們信任和關於前路的建議,讓他們每一步都能走得更穩、更自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ppekp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