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音樂觀摩課心得體會(通用9篇)

音樂觀摩課心得體會(通用9篇)

音樂觀摩課心得體會 篇1

這次學習的公開課《音樂之生》是一門欣賞類課程,是對擴大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對藝術的感受力、記憶力和鑑賞力、發展想像力、豐富感情、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的一類課程。

音樂觀摩課心得體會(通用9篇)

我想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聽到一首過去常聽的歌,關於那時所有的記憶瞬間全部浮現,社工Dan發現音樂對於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記憶有着神奇喚醒的效果,導演並記錄下了一個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完全忘記過去的老人的靈魂被音樂喚醒的過程,並對於當下老年人問題進行了探討和反思。看了這部紀錄片,我也不禁對我國的老年人問題進行了思考。

我一直都相信音樂有很大的魔力,能夠給予我們快樂,能夠撫慰我們的傷痛……社工Dan對於這一點也深信不疑,他的夢想就是所有的老年痴呆症患者能夠遠離病痛的折磨,能夠被音樂喚醒,能夠找到心中所渴望的東西,能夠成為心中所想的自己……

許多在療養院中的老人都離不開藥物治療,很多都是精神抑制類藥物。藥物治療永遠都只是對生理有影響,對我們的心理起不了什麼治癒作用。而且在心理治療中,藥物治療也只是一部分,離不開心理引導。那麼,通過什麼樣的方式才能達到治癒效果呢?在這個問題上,Dan選擇了音樂,一個生活中常見的、熟悉的方式。在紀錄片中,Dan記錄了音樂是如何施展魔力的,記錄了美國療養院中無數個被音樂喚醒的例子。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這麼一個場景。一位老人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對外界感知力變低。老伴無時無刻不陪伴着他,但是沒有交流。當老伴給他戴上耳機,播放着他最喜愛的音樂時,老人有了反應,手腳都不由自主的舞動起來。當老伴説着我們能握一下手嗎?老人有了反應,拉住了老伴的手。老伴激動地説了句“我們相隔太遠了”。是呀,當老人患上了痴呆症,彷彿與我們的世界隔離開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將他們帶回,那麼,音樂就是最好的方式。

我們似乎對於音樂有着與生俱來的喜愛,彷彿本來就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麼,我們與音樂的關係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22天時,一個單獨的細胞跳動着誕生了,這一次跳動喚醒了周圍的細胞,從此之後他們開始奇蹟般地一致跳動,跳動的細胞分裂,形成了你的心臟。這種在一致中的跳動,點燃了我們整個的生命。六個月後,大腦皮層就可以支持思考了。有研究者對新生兒的聲音進行了研究,發現他們的哭聲是有規律的,與媽媽的説話方式很相似。這就意味着,當我們還未出生時,就學會了與人一起歌唱。無論你來自哪裏,都對於音樂有着不一樣的情環。還有,每個孩子都能準時地拍打節拍,不論是聽到的還是想象的。種種跡象都説明了音樂如同語言一樣,與生俱來。這就是為什麼當Dan把音樂帶給老年痴呆症患者時,他們能夠被喚醒,能夠表現出內在的音樂能力。

值得我們深思的是,當我們處於一個老齡化的時代,我們是否為老年人提供了一個裝着喜愛的音樂的ipod?是否創造了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先是敬老院的產生,到了敬老院與醫院的結合成為了療養院,雖然在向前發展着,但是是否能真正讓老年人安度晚年,這有待我們思考。Dan一直都希望他的音樂治療法能夠普及,但是老年痴呆症患者人數已達到百萬,況且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這僅僅是一桶水中的一滴水,無法滿足所有人。每一個老年人都需要一部屬於自己的ipod,都需要一份適合自己的音樂集合,這需要很大的人力和物力,需要更多人的參與。那麼,倘若所有人都有了這種意識,一種“讓老年人不再孤單,迴歸生活”的意識,社會中的老年人問題就不會如此普遍。在紀錄片中,有這麼一個片段,療養院中一位老人被音樂喚醒的視頻被髮布在了網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很多人都將這種音樂治療法運用到了生活中,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所以説,這種方法是可行的,也證明了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我相信只要有一個人在執着地做這件事情,終究會帶動更多的人,終究會對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一個人最終會變成一羣人,一羣人最終會影響世界。我相信Dan的夢想會成為現實。

這項實驗是在美國進行的,我不知道這種方法在中國是否適用,但是,音樂是相通的,無國界的。我國也在慢慢走向老齡化,老年人的比例會越來越重,面對老齡問題也無可厚非,也需要一種方法來呵護老年人。據我所瞭解的中國現狀很不樂觀,老年人無人贍養,流落街頭的現象很普遍,而且敬老院、養老院的制度、規則、設備也不完善。所以,中國面對的問題似乎比美國要更加嚴峻。那麼,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制度完善問題,只有基本問題得到了解決,才能促進深層次問題的解決。我想,看一個國家的形象,在老年人的贍養問題上就能有所體現。所以,在拼國力時,也應該回頭來看看這些社會問題。

看了這門課程,感動於音樂的魅力。我此時此刻也在戴着耳機,也在聽着音樂,因為音樂能讓我靜下來,認真思考問題。其次,這門課也提出了社會現實問題,引發我們去思考與反思。在老年人問題上,不僅僅是給予他們物質上的關心,在精神方面,也需要採取一定的方式給予關愛,看了這門課,我能想到的最好方式,還是音樂。

讓我們設想一下,當我們兩鬢花白,兒女忙於工作、忙於家庭,你只能生活在敬老院,也許你已想不起年輕時候的事情。此時此刻,你最需要什麼?

音樂觀摩課心得體會 篇2

全旗音樂學科公開課,在五月份隆重舉行,我有幸去當評委,聆聽了10多節優質課。確實收穫頗多,但鑑於自己表達總結能力有限,下面談一下自己粗淺的體會。

第一,公開課也要有自我

每一個學校推出的公開課代表着本學校的音樂教育水平,為了上好這一次公開課,教研員和教師們不知花費多少心血去精心備課、上課、反覆修改。老師的壓力確實很大,所以在課堂上老師好像迷失了自我,完全像一個被別人欠着鼻子走的玩偶,課堂上的偶發事件感到束手無策,只是把事先排練好的程序又演了一遍,缺乏創新和課堂生成。很是乏味。

第二,公開課到底應該怎麼上?

我覺得在本次的公開課上,有的老師的教學方法呈兩極分化,有的過於注重學科綜合,有的仍是填鴨式教學法,但也有幾節非常成功的課,如欣賞課《京劇説唱臉譜》、唱歌課《種南瓜》等等,不管是老師的自身素質還是關注學生方面都比別的老師高一個層次。整個課堂環節絲絲相扣,由淺入深,學生在課堂上學的興趣盎然,聽課的老師也聽得津津有味,確實使我受益匪淺。

第三,公開課不是教師風采展示課

公開課不僅僅是將教師的教學風格展示給別人看,更重要的是給大家提供一個課堂教學研究的範例,傳達先進的教學理念,探討科學的教學方法。

可我們老師過多地關注了自己在課堂上本身風采的展示,而忽略了公開課也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一堂課,是他們生命發展中的一部分,學生本身應該得到發展,得到成長,而不是來配合老師或者配合別的孩子學習的。

我們經常考慮如何把課堂展示得有聲有色,精彩紛呈。以至於在課堂中,學生的困惑還沒有得到解決,學生的思考還不夠深入,學生沒有得到進步或者發展,教師就因為趕時間而匆匆去進行下一個環節的學習。在這樣的課堂中,更多的是教師如何設想、如何調控、如何操作。而缺少的是學生如何學習,學生是否得到進步,學生學得是否快樂。其實,一堂不完整的公開課並不見得是不成功的課。我覺得,如果你關注了學生,把公開課當做是學生展示個性的舞台,而不是教師展示自己教學風采的地方,能以一個平常的心態對待公開課。那麼,這就是一堂有價值的課。

音樂觀摩課心得體會 篇3

我有幸於12月8日至12月10日參加了第xx屆全國中國小音樂課的觀摩活動,非常感謝領導給我這樣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通過這次觀摩活動,我有很大的收穫。

三天的激烈賽課,深圳大學體育館內場場座無虛席,來自全國不同省份不同類型的21節課着實讓我又過了一把癮!每一節課都匯聚了各省市無數音樂專家的智慧。每節課的課型特色分明,都注重了音樂性,用審美體驗貫穿着始終。聽課中,場內時時會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那都是為台上上課的'孩子們和老師精彩的表現喝彩!

此次的賽課關於班級合唱方面的題材較多由此可以發現一個趨勢,未來班級合唱教學急待我們進入實施。其中《花蛤蟆》《牧場上的家》《晚風》等都是很好的合唱課。通過觀摩這些課,我對班級合唱教學有信心。原來,班級合唱課並不是那麼遙遠的事情,只要我們有方法,用心去做,是能夠完成的。

還有這樣幾節課給我留下深刻的記憶:

一、《母雞叫咯咯》

《母雞叫咯咯》是由廣東省珠海市解翔老師帶來的一堂唱歌綜合課。老師身穿農場工作人員一樣的衣服,非常抓人眼球;其次她開場用吉他伴奏來了一首自創歌曲,立刻把全場老師的注意力全轉移到她身上。課上,她緊緊的抓住了二年級小朋友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特徵,用農場和魔法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學抓住歌曲中的典型旋律做文章,聽辨、演唱、創作,小題大做,豐富的教學手段和內容,也較好的達成了教學目標。在學會歌曲上,也採用了較為靈活的方式,讓學生在情景表現中,在與老師的合作表現中學會歌曲。同時解老師上課非常放得開,也善於表演,最讓人佩服的是她非常個性的鋼琴伴奏,看得出她的基本功非常紮實,並且她幽默詼諧的語言引發了在場聽課老師的陣陣笑聲和掌聲。最讓我敬佩的是她是短短的幾分鐘能讓孩子吹出動聽的樂音,並且能夠給歌曲伴奏。很遺憾,在最關鍵的時候跑去了洗手間。希望光盤能快快到達我的手上,讓我再次好好學習一下。

二、《打棗兒》

《打棗兒》是重慶市巴蜀國小的馬紅磊老師上的一堂欣賞課。這是一位很出色的音樂老師,嗩吶、功底了得,還會咔腔和口弦子。老師在開頭以展示自己的特長樂器演奏開始,深深的吸引抓住了學生和觀眾。然後分別介紹不同的樂器,讓學生體驗樂器。老師的課堂把控能力也很強,教學時充滿激情,極具感染力。語言準確生動,沒有多餘的廢話,每一句話都有明確的指向,整堂課都在學生的體驗,發現和表演中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老師和學生都充滿熱情學習效果非常好。

三、《瓷偶女皇》

《瓷偶女皇》是北京的丁XX老師上的已經音樂欣賞課。這位老師善於挖掘教材內涵及相關文化,將基本的音樂技能教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深刻體會,積極參與,形成立體式的、多層次的表現形式,從而讓學生在輕鬆自然的體驗中紮實有效的進行音樂學習。

她的特點是語言規範,提問具體有效,指向性明確。在教學中老師採用了對比聆聽的方法,從音樂要素力度、節奏、音色等方面進行聆聽和分析。

四、《趕圩歸來阿哩哩》

這是XX省濟南市的王曉老師上的一節第二課時創編題材的唱歌課,也是這21節課裏最吸引我的一節課。這是節緊緊圍繞“音樂本體”進行有效創作教學的課例。剛開始,老師樸實的開頭,讓我對這節課沒有多大的興趣,漸漸的隨着課程的深入,老師和孩子們漸入佳境,也越來也吸引我了。王老師聲情並茂,引導貼切自然又不失風趣幽默,喚起了學生學習的巨大熱忱。學生在老師情境性的引導下將歌曲進行改編演唱表現。歌曲的改編力求表現歌曲的彝族音樂風格特色和歌曲在不同情境中的情緒特點,改變歌詞、改變速度、改變節奏。歌曲改編時特別關注學生的興趣點,加入了學生較為喜歡的爵士搖滾風,激發了學生的創編和表現激情。同時,改編時還特別關注以學生為主體,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作熱情,在師生的合作中高效完成了歌曲改編。另外,老師課堂駕馭能力和演奏演唱基本功也非常了得,在師生激情演唱中完美結束,獲得觀摩老師們的熱烈掌聲。這堂課給了我們唱歌課的不同思路,這樣的創編是學生感興趣的、力所能及的和有益於激發學生創編熱情的,是高效的。這堂課也為我們的唱歌教學和編創活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和成功範例,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

在聽課過程中,很有幸的一直坐在陳老師的身旁,聽她給我們做及時的解釋和課堂點評,幫助我理清音樂教學思路,讓我瞭解到在自己今後的教學中應該注意音樂的完整性,注意語言精確要有明確的指向,要以學生為主體等等。教學活動結束後的專家點評,是理解音樂教學本質的指路明燈。在國小組的點評環節中,評委們分別針對唱歌課、欣賞課中出現的問題、教學資源的選擇、音樂課堂教學設計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如:欣賞課中不注重音樂主題的演唱,欣賞要以短句為單位,不要劃分的過於零碎,要完整的聆聽。在教學設計方面,首先要吃透教材,研究教材;要遵循音樂規律、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學規律、藝術規律;要根據音樂特點,有效地設計活動;教學設計中千萬不要“過度設計”等等。專家們提出的這些問題和建議對我們今後的工作很有幫助和啟發。

音樂觀摩課心得體會 篇4

20xx年11月14日—11月16日,五蓮縣國小音樂優質課評比在縣實驗學校舉行。在這幾天裏我們聽了十七節縣級優質課,受益匪淺,感觸頗多。在這次評選活動中,參賽教師各具特點,形式多樣,設計精巧。這些優質課無論在只是結構還是授課方式上,都體現和滲透了新課標的理念和要求。不但從中看到五蓮縣音樂教師隊伍的現狀和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的基本狀態,同時也顯現音樂教師和音樂課堂上教學上存在的各種問題和不足,對我自己有了很大的啟示。

在我所觀摩的課當中,有很多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通過總結,我認為此次評比的優秀課都具有以下特點:

一、紮實的基本功。參賽教師的基本素養比較紮實。每一位參賽的老師都儘量把歌聲、舞蹈、器樂等基本功恰如其分的展示在自己的課堂上,如:縣實驗國小的葉妍老師,整節課都是用她那清脆的歌聲引領,讓學生如沐春風。自制樂器不僅非常環保還很有實用價值,讓學生耳目一新,興趣盎然。實驗學校的厲燕老師清脆的嗓音,活潑的鋼琴伴奏,讓學生一直處於快樂的氣氛之中。中至國小的李尚蔚老師整堂課展現的基本功也是非常紮實。

二、適宜的課前鋪墊,不單調的師生問好。如洪凝街道莫家莊子國小的厲菲菲老師用“12345-(同學們好) 54321-(老師您好) ” 進行師生問好。厲燕老師隨音樂拍手進課堂,葉妍老師隨音樂舞動雙手進課堂,這些都能在第一時間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

三、教師的備課可操作性更強了,更加註重實效性。許多參賽教師在環節設計上都能夠緊扣主題,教學過程步步為教學目標服務,摒棄了那些形式化的東西及做秀的環節,並且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與培養。通過聽課可以看得出每位參賽教師對教材把握的較準,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手段,師生互動的融入環節使課堂的氣氛更加濃厚。並且備課的三個要素很多老師把握得很準,本次聽課的一個突出的感受是老師在備學生這一環節,因為教師使用的學生不是自己的學生,還有就是實驗學校每堂課的時間是35分鐘,而我們平時卻是40 分鐘,時間不一致。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更能體現教師的優秀素質和課堂應變能力。

四、本次講課的教師,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更注重了課件的實效性。課件經過精心的設計,使用有效,不花哨,恰到好處,能夠做到畫龍點睛而不是畫蛇添足。如:潮河國小張永開老師教授的《大風車》,無論從課題材料的蒐集上還是視聽效果上,都很富有創意。設計中,在學生要進行下一個環節的任務之前,教師都引用學生非常的熟悉的鞠萍姐姐,月亮姐姐等來發問,激發學生興趣。高澤國小楊曉君老師講授《田野在召喚》時在導入新課之前用模仿春風、春雨的聲音,不僅進行了發聲練習,同時還為新課的節奏學習打下了基礎。松柏國小齊菲老師教授《風車依呀呀》一課時,利用大風車轉動倒數五個數貫穿音樂環節始終,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引起了學生的學習樂趣,課堂教學非常流暢。課件的有效運用提高了低年級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同時多種旋律方式的展現也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在親身實踐體驗中去感受聽音樂的快樂。

五、與時俱進的教學內容。今年電視綜藝節目最火的恐怕就是《中國好聲音》了,我們的音樂老師敏鋭的捕捉到這一點,並運用在了自己的課程當中。實驗國小的葉妍老師舉行了“奧村好聲音”演唱比賽,同學們爭先恐後的舉手演唱。而很多老師也把:“你們就是未來的中國好聲音”等加入到了評價當中。

每一節音樂課中,都能感覺每位講課教師的獨具匠心、周密細緻,因而每堂課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供我學習、借鑑。這次聽課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也使我看到了自己與其他音樂教師的差距,同時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讚歎之餘,更多是深深的沉思,從中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今後的工作和教學中能夠做的更好,精心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培養有特色有技能的學生,這將是我下一步的目標。所以我會吸取他人的精華,並嘗試運用到自己以後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來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樂教學,讓我的音樂課堂也開出美麗的花朵,綻放音樂課堂應有的魅力。

音樂觀摩課心得體會 篇5

音樂欣賞課是學校音樂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培養學生對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徑。音樂文化是培養道德文明和智慧的重要條件之一。音樂欣賞不僅擴大了學生的音樂視野,積累音樂詞彙,還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文化乃至世界音樂文化的情感。

中學設置的各門學科中,音樂是最富情感的藝術。那麼,怎樣在中學音樂欣賞課中喚醒學生的音樂感覺呢?

一、要重視音樂欣賞課中音樂史以及有關歷史問題。

據我所知,當前我們的中國小音樂欣賞課,基本上按以下的程序進行:1.介紹某部音樂作品;2.作者介紹及作者的創作構思;3.介紹該作品的曲式結構;4.分段欣賞全曲。但是我們的學生畢竟還只是國中生而不是音樂學院的學生。作品的曲式、作品中的和絃等對他們來説是非常深奧的,他們聽不懂也沒有時間、更不願意花時間去弄懂它。鑑於這種情況,本人在課堂教學中做了一下探討,和大家交流。

(一)把作品有關歷史背景作為該課的引子

我們在欣賞肖邦的作品時,就要從歷史的角度和音樂史的角度作為本課的引子,要讓學生知道當年19世紀波蘭有一位很偉大的具有強烈民族熱情的、具有浪漫主義風格的詩人鋼琴作曲家肖邦。

(二)由音樂史引出課堂音樂欣賞的主要內容――音樂故事

我們教的都是中學生而不是音樂專業的學生,他們只要知道某某作品的歷史背景,用什麼樣的形式演奏或演唱,作曲家是誰,他為什麼要這樣寫等等就足以。若能用“歷史和音樂史”為線索始終貫穿着這堂課,學生對某部作品的印象才會加深,效果會更好。

二、情感體驗在中學音樂欣賞課中的重要性

中學音樂欣賞課在目前,課時少,內容多的情況下,情感體驗教學就更為重要了,音樂大門的開啟,要靠教師選擇好鑰匙,情感的調動和培養則是教學中最好的選擇。

音樂中的投入、想象、聯想、思考的範圍是廣闊的,是不可造型的藝術,並在瞬間或長期都可以有着不同層次的情感。音樂本身來源於生活,使情感能得到充分的表現,在此基礎上得以提煉和昇華,情感也隨之加重。音樂藝術是綜合的藝術,它所包容的內容萬千,是其它任何藝術不可替代的,所以音樂是最富情感的藝術。換言之,音樂有着豐富的情感,人類的情感是最豐富的,二者不謀而合,因此可以通過情感的體驗使普通中學的學生更廣,更深,更自然地接受音樂藝術的教育和培養。

三、和學生們溝通情感愉快合作

音樂教育是一種藝術創造活動,又是一種藝術實踐活動,對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有着具大促進作用。音樂是一門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學科,作為一種陶冶情操,激發想象力的高雅藝術,它的價值在於激發人的創作意識和創作行為。

(一)激發興趣 感受音樂之美

音樂是聽覺藝術,是美的展示而音樂課堂教學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是音樂教學最重要的任務。因此教師在給學生傳授樂理知識,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和音樂創造能力的同時,必須有機地融進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我們在課堂上積極和學生一起溝通感情,讓他們愉悦起來,高高興興地抒發自己的感情、享受優美的音樂。和學生們一起體驗、感受展示美。輕輕鬆鬆愉快地學好、唱好每一首歌曲。

(二)優化教學 感悟音樂內涵

音樂教育在學校教育中起着其他學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對於提高全民素質,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幫助學生體驗美、感受美、表現美有着積極的作用。幫助學生端正審美觀,懂得創造美、表現美、欣賞美的重要意義,並積極主動的參與實踐、創造美,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隨着改革開放各種各樣的音樂作品也不斷流入大門,對此我們要挖掘好教材德育因素,讓學生學會選擇歌曲,理解歌詞大意,歌曲內容。在課堂上首先給學生講解歌曲作者、創作時代背景以及歌曲中表現的理想而奮鬥,通過強烈的感染力激勵他們為美好的未來而歌唱、而努力學習,健康快樂地成長。

四、課內外相結合

要學好音樂欣賞,要從課內外多方面啟迪學生感受音樂、產生情感共鳴並引導學生探究音樂作品內涵。從課外,可以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與課本欣賞課題相關的各種資料(音像、圖片、與音樂相關的實物等),也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動手錄下各種美妙的聲音,配上自己的解説,製作成一個有關音樂專題的片斷。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音樂欣賞的興趣,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來體驗音樂,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從課內,首先用這堂課的主題音樂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入音樂課堂,讓學生產生一種神聖、奇妙的殿堂般的感受。讓學生隨心所欲地用各種方式來表達展現心中的最原始的情緒體驗。再下一步,採用啟發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方式,學生主動探究、親身體驗,得出結論。讓學生體會到他們研究的價值意義,從而使他們不僅掌握了知識,而且感受到研究學習的快樂。在一種輕鬆愉悦的學習環境裏,提高了學生的欣賞分析能力,最終使學生的審美體驗、審美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以形成且提高。

五、音樂欣賞對學生個性的培養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是我們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所要思考的問題之一。過去的音樂欣賞活動,語言幾乎成了表達、交流音樂感受的唯一工具。這種欣賞教學方式,僅能滿足一部分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的需要,卻往往讓另一部分更善於運用其他表達方式的學生明顯地處於“技不如人”的窘境。久而久之,一部分學生將對參與音樂體驗的表達活動缺少興趣,喪失信心。

總之,要組織好一節成功的音樂欣賞課需要教師付出大量的辛苦和智慧,發揮出自己的綜合知識能力;需要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立足於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產生深刻的情緒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強烈的審美激情,提高審美能力,最終才會使學生的素質得以全面發展。

音樂觀摩課心得體會 篇6

通過這次音樂觀摩課 ,使我獲得一次學習、提高自我的機會。在這兩天的學習裏,真是讓我大飽耳福,受益匪淺。在這裏談自己的一點聽課體會,只能説是我個人的一些淺顯的看法,因為從教十多年,自己如同井底之蛙,沒能感受到外面精彩的世界,通過觀摩這次省級音樂優質課自己算是開了眼界。

這次優質課,每位教師課的設計、授課風格各具特色、獨具魅力,各有各的亮點,都有值得學習與探討的地方。

一、教師基本的音樂基本功紮實。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們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練就一身紮實全面的基本功,音樂教學中,我們始終以音樂為本,學生為主體,老師為引導者,但俗話説得好説十句不如唱一句、彈一句,所以在引導學生體會、感知、理解、表現音樂時,老師或多或少的基本功很自然地展示出來,基本功的展示水平直接影響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所以我們的老師自身展示,除了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之外,還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更能感染學生。這次優質課中,老師們都多多少少體現了自身的基本功,並且水平很高,很自然,讓人感覺到環節安排上恰到好處,起到了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的作用。教師充滿激情的講述和演奏,展示的惟妙惟肖,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感染打動了每一位學生的情感。他們的展示在課堂教學中取得了好的效應,但並不是説具備一定的基本功就可以使音樂課變成我們的展示課,我們要掌握好一個“度“,並非一節課都在展示,在展示時,我們還要注意揚長避短,要把最好的一面最充分地、最完美地、巧妙地、自然地、恰當地融入到合適的環節中去展示,從而激發學生,感染學生,以提高課堂效率。

二、教學方式有了創新。

所有的音樂老師一定都希望能夠讓孩子快樂地上好音樂課,但要想讓孩子能在快樂中學習,首先就需要教師擺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不是鴨子,我們不是要單純的把知識填給學生,以為那樣學生就學會了、就掌握了。而是要想辦法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知識,掌握知識,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這次優質課教學中,所有的參賽老師都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不再是老師一句一句的教,學生一句一句的學唱,他們都在通過創設情境、編排遊戲、開展競賽等,為學生提供參與各種音樂實踐的機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並主動去探究。

三、靈活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這次音樂優質課中,參賽教師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更注重實效性,多媒體的運用得恰到好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四、教師的肢體語言對學生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

音樂課上教師的肢體語言是不可少的。在教唱一首歌或是欣賞一部作品的過程中,教師都不可避免地需要用一些手勢或身體的動作來傳達作品的情感,以便學生更直觀更深刻地理解作品。倘若音樂課上教師只説不動,那麼這樣的音樂課就可能顯得死氣沉沉,失去音樂課本身必須具備的特點。

當然,肢體動作的運用一定要得當,若是過於誇張或不夠準確,就會導致喧賓奪主甚至適得其反,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通過聽課,每一位優秀老師的課都為我的“桶”注入了新鮮的“水”。當然,在這些老師的做課中也有一些瑕疵,它也折射出我上課中的不足,我深知,要做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自身素質一定要提高。它不僅包括紮實的基本功,還包括個人的文化素養,駕馭課堂的能力,課堂的應變能力等。一節成功的音樂課,不僅僅是指教師唱得好或跳得好,而是教師怎樣感染帶動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地體驗到音樂的美感。通過這次觀摩,真的讓我受益匪淺,今後我將繼續學習新穎的教學方式,以音樂知識技能為基礎,讓學生真正從音樂中受益。

音樂觀摩課心得體會 篇7

教師上課的過程充分利用了音樂語言去引導學生,啟發學生,讓學生在音樂引導中自然地進行學習。在音樂課前,用音樂進行師生問好,使學生還未進行音樂活動就已經提前進入音樂中。在音樂課中,無論是律動音樂、遊戲音樂、創編音樂等,都是以音樂為主。例如:在《冬瓜和南瓜》一課中,“摸百寶箱”遊戲導入的環節中就加入了音樂,用音樂提問回家百寶箱裏摸到的是什麼。再如《那達慕之歌》學唱之前,老師教學生騎馬的姿勢讓學生模仿,讓學生充分感受了音樂,讓學生在教師語言和音樂中得到充分的音樂情境體驗。這樣就將歌曲的教學和模仿、律動、遊戲結合成一個整體,這樣既使課堂更加完整活躍,又增強了音樂性。讓學生在唱唱動動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樂,體驗其中的快樂。

二、課堂設計各具獨特

本次優質課,教師的創新思維得到了了充分的展示。幾節優秀的課堂設計可謂新穎獨特、各具匠心,而最終的教學效果卻是一致的和諧生動。教師對教材的深入研究,精心設計使得老師駕馭課堂更加遊刃有餘。如《木瓜恰恰恰》這節課,在學習這首歌第二部分前,田老師設計讓學生先用自己的方式模仿水果攤叫賣形式,再介紹老師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就明白了什麼是叫賣音樂,更好的體驗了音樂情境,最終達到讓學生明白了“音樂源於生活”。再如《那達慕之歌》中學習歌曲之前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線,為後面更好的學習歌曲做好了鋪墊。《冬瓜和南瓜》的拓展延伸環節,讓學生將歌曲改編成自己名字和自己喜歡的水果,鍛鍊了學生創編能力。從這機會老師的獨特的設計可以看出:新穎的構思,獨特的設計,使教學生動活潑,興趣盎然。

三、教師音樂基本功

作為一個音樂老師,音樂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因素,唱、彈、跳、各種能力都是應該具備的。沒有紮實的基本功,就談不上一節成功的音樂課。在本次優質課中,每個都老師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基本功,在她們的音樂課中,無論是教師的表演,還是教師的語言、教態,都顯示了一個音樂教師紮實的音樂素養。同時,也可以發現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戲,有的彈琴很好,有個歌唱的很棒,有的跳舞很美,真是各顯其長。如《木瓜恰恰恰》的田老師,豐富的肢體語言充分展現出她的舞蹈底藴,加上她的豐富有趣的語言和教態,充分調動了學生了積極性。再如《苗家兒童慶豐收》王老師在最後創編舞蹈中,也充分展現了自己的舞姿,也帶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跟老師邊唱邊跳,活躍了音樂課的氣氛,使學生在愉快中感受音樂。

通過本次的觀摩學習,我感受到了每位授課教師的獨具匠心、周密細緻,她們的每堂課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供我借鑑,也有許多教學環節上的教學方法值得我去學習。有了這次的觀摩聽課,我對今後音樂課的教學設計有了更加明確地認識和理解,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吸取其中的精華,在一次次的學習、實踐、體悟中,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樂教學,使自己不斷地去完善教學,爭取出色的完成好每一節音樂課!

這一次,我很榮幸參加了為期三天的漳州市國小音樂優質課觀摩活動。三天時間,感受了15堂豐富多彩的音樂課,受益匪淺,感受頗多,現將自己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課堂設計更具獨特

本次優質課,教師的創新思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幾節優秀的課堂設計可謂新穎獨特、各具匠心。教師對教材的深入研究,精心設計使得老師駕馭課堂更是遊刃有餘。如我市選送的陳君玉老師執教《哦!蘇珊娜》這一課,教師一身西部牛仔的打扮,並讓學生參與其中,設計了西部大聯歡,讓學生從中感受牛仔的那豪放的個性,更好地體會音樂情境,最終讓學生明白音樂來源於生活,把整堂課推向高潮。

二、多媒體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本次參加講課的老師都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音樂課堂中的重要作用。老師的課件都經過精心設計,無論是課題材料的設計還是視聽效果,都富有創意。如漳州實小的楊志紅老師的這堂《留給我》,先出示一些不文明現象的圖片,讓學生談感受,進而出示地球現狀的圖片,再導入課題,把學生引入到教師創設的情境中,觸動學生的心絃。《紅土地之歌》通過讓學生觀察紅軍的生活情況圖,體會紅軍生活的艱辛,這些都能很好地把學生帶入到情境中。為本堂課的音樂教學起到重要的鋪墊作用。

三、教師的音樂基本功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紮實的音樂基本功尤為重要。唱、跳、彈各種能力應該具備。在這次的優質課活動中,則有部分教師出現了會唱不會彈、會彈不會唱等情況,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由黃瓊華老師執教的《四季童趣》這堂課,讓我印象深刻,教學中,教師出示重難點句,讓學生找音樂小夥伴,再次複習休止符、力度記號等,在演唱中力抓發聲方法和坐姿,循序漸進進行指導,整堂課條理清晰,分聲部的指導突顯了教師紮實的基本功。而《每天》這堂課執教老師的説唱功底更是讓人歎為觀止。

本次的觀摩活動,我感受到了每為執教者的獨具匠心,她們的每堂課都有閃光點供我借鑑,有許多的教學方法值得我學習。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吸取其中的精華,逐步提高自己的音樂教學能力。

音樂觀摩課心得體會 篇8

本學期,我們學校要承擔榆次區的開放活動。很榮幸被學校推選在這次活動中進行公開示範課。這對於剛剛踏上音樂教學不足一年的我來説,既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挑戰。為了圓滿的完成學校交給的這項任務,不辜負領導們對我的期望,從年前我就已經開始了精心的準備。從選課、備課、製作課件到最後一輪又一輪的磨課,讓我真切地體會到一堂“好課”真的是來之不易呀!教學設計寫了有十幾份,為了設計好一個教學環節,我寫了改,改了寫,一晚上的坐在書桌前反覆思考,經常加班至深夜。這裏面的苦與樂只有自己知道。雖然過程是漫長的,是艱辛的,但它將會成長我教學生涯中不可磨滅的一份珍貴的記憶。

我執教的是湘教版音樂三年級下冊的《我是草原小騎手》。這個內容我試講了八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穫。在這個過程中讓我真正體會到磨課的過程是一個成長的過程,這個成長來源於同組老師們的幫助,每一次上完課後,大家都會湊在一起,各抒己見,思維在交流中碰撞,許多真知灼見在相互的交流中產生。同時還要感謝來自於我們網絡工作室中的各位同行朋友。地域的差距沒有割斷我們探求知識的熱情,小小的網絡又將我們凝聚在了一起。我們充分利用網絡這一平台一起討論教學設計是否合理,教學思路是否清晰……甚至細到每一個音該如何處理更加合理,一個問題如何提問更加有效,怎樣板書簡潔明瞭……在各位老師的幫助下,不斷改進,不斷提高,這讓我受益匪淺。

一、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問題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學生來到學校裏,不僅是為了取得一份知識的行囊,更主要的是為了變得更聰明。”所以在備課時,設計本節課的切入點非常重要。所提問題應該為課堂教學內容服務,課堂提問必須要有明確的目的,問題怎麼設計,怎麼問,學生才能理解,才能根據提問把這堂課的重點難點深入淺出的解決。在每設計一個問題時,就要問一下自己,通過這一問題要讓學生解決什麼,達到什麼,是為了啟發學生探索的慾望,還是引導他們獲得新的知識……教師必須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在本節課的開始,我讓學生在《賽馬》的旋律中,做騎馬的動作走進教室。這讓學生在第一時間就聽到歌曲旋律,感受到內蒙古草原的氣息;用騎馬這個動作表現蒙古族歌舞熱烈歡快的氛圍,為後面的表演作鋪墊。緊接着問學生:“蒙古族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能簡單地説説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暢談對蒙古族的瞭解。這樣很自然地把學生引入了特定的情境中,為後面掌握歌曲的情感基調埋下了伏筆。

二、根據學科特點精心設計活動

新《標準》中提到: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位置。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音樂的表現力和小組中的團結協作能力是我在設計本節課活動環節中的核心思想。因此,在學會歌曲後我問學生:“你們想用什麼方式表現這首歌曲呢?請在小組內自編自導自演,我們期待一個個精彩節目的誕生。”學生馬上熱火朝天地投入到了小組活動中。在這民主,寬鬆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是驚人的。他們的特長在這一刻得以發揮,個性得以張揚。

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這堂課也有很多地方我做的不是很好,如:學生在歌曲的學習中形式還比較單一,對歌曲的情感處理應再細膩點,怎樣能更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等等。這將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這一次非同尋常的“磨課”經歷,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讓我初步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躍遷,增長了教學技能。沒有“磨課”過程中的痛苦,便很難體會上課成功後的幸福。是啊,刀越磨會越亮,課越磨會越精,這節課不管上的成功與否,但這次“磨課”的經歷讓我深深感受到:教學是不能“浮”的,也不能“虛”的,它是實實在在的,需要我們教師智慧地預設,智慧地反饋。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還會繼續努力,在教書育人中不斷反思,在反思中不斷提升,努力營造一個充滿“情趣”的課堂,讓課堂成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

音樂觀摩課心得體會 篇9

我非常榮幸的觀摩了山西省20xx年度基礎教育信息化音樂課“十佳教師”現場評選活動。感謝學校給予我這次值得珍惜的學習機會!

這次活動是由省電教館承辦的,參賽的20多位老師都是上半年在各個地市經過過五關斬六將層層選拔出來的優秀選手,我們學校的成妮霞老師就是這次參賽成員中其中的一員。觀摩教師共有200多人,來自全省的同行們濟濟一堂,捨不得放棄任何一節課,大家每天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品嚐着各具特色、獨具魅力,不同風味的音樂課。現在我就簡單的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感受:

本次比賽中音樂課的共性:

一、把握要素,突顯“音樂”的課堂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音樂課堂曾經由傳統的重視技能訓練、忽視學生主體感受轉變為更多關注學生情感體驗,強調主體參與。於是,一些新的教學理念滲透於各種教學形式與方法之中進入了音樂課堂。然而當教師們過多地把目光投入到新理念的運用,把精力放在教學形式的設計上,勢必也陷入了一定的“誤區”,即更多花樣的教學形式成為空洞的“花架子”,缺少了明確的教學目標的投放與落實,學生在熱熱鬧鬧的課堂中並無多大收穫。

而在本次的評比活動中,沒有了過多“華而不實”的師“導”生“演”,課堂中呈現更多的是教師引導下師生對教材中音樂要素的細緻深入挖掘,如:每個作課老師很注意在學生的每一次聆聽都有明確的目標投放,讓學生在多次的聆聽中逐漸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每一個重點與難點的處理都依據教材內容從音高、節奏、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入手加以突破,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養。

因此可以説,如今的音樂課堂,已經過了“死板”的傳統模式,“熱鬧”的改革模式,到了一個新舊融合的探索階段,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新課標指導下重視對音樂課堂中音樂性的挖掘,體現以新的課改理念指導教學、以靈活的設計實現目標,形成了一種“明線”(形式)與“暗線”(目標)有效結合、相輔相成的新思路。在這種思路指導下,學生在音樂課堂上不再是盲目地表演,教師也不再是一味地無的放矢的表揚,而是在教師巧妙設計的活動中一步步走進音樂,師生共同在一次次音樂感受中獲得新體驗。相信,從這樣課堂走出來的孩子,會一天天地更加熱愛音樂,更加懂得音樂,更加願意創造音樂。

二、獨具匠心,營造生動“和諧”課堂

本次參賽課在“體現音樂性”這一總的思想指導下,教師的創新思維得到了了充分的展示。如:某老師的三年級唱歌綜合課《小駱駝》。課前教師做了精心設計與準備,將歌曲演變成故事的形式分段呈現給學生,新穎有創意,引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在接下來的歌曲學唱過程中,教師設計了多次的聆聽與範唱,而每一次都突顯了音樂性上的挖掘,投放不同的教學目標,特別是歌曲處理環節作課老師不是簡單的告訴學生用怎樣的情緒,怎樣的速度,怎樣的力度演唱,而是結合生活經歷讓學生親身去感受去體驗歌曲的情緒,巧妙解決教學重難點,不留痕跡、渾然天成。再如《打字機》作課教師隨音樂同步進行圖形譜板書,將視覺、聽覺進行有機結合,將音樂結構進行巧妙展示,給學生呈現了清晰的“音樂地圖”,給聽課教師留下了深刻印象。還有《蟈蟈與蛐蛐》歌曲中細微的音樂要素很多:倚音、反覆記號、休止符、強弱力度處理、同一字長短音,是否拖腔處理對情緒表達的影響等,作課老師都做了點撥引導和藝術的處理。尤其是教師生動形象的形體模仿、聲情並茂、揮灑自如的演唱讓歌曲更富特色,極具感染力。學生在輕鬆詼諧的氣氛中情趣倍增、積極投入,獲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也給了大家難得的精神享受。

本次比賽中,也出現了幾節有深度、有層次、有內涵的音樂欣賞課。如:《孤獨的牧羊人》、《新疆是個好地方》……都體現了音樂教師創新的思維、紮實的基本功、對音樂作品良好的理解和駕馭能力。

三、合理利用,多媒體課件“畫龍點睛”

我們不能否認音樂課件對幫助學生理解音樂、激發學習興趣有積極作用,然而並不是任何音樂、在任何一遍的欣賞時都適宜用教師給賦予的形象意義加以解釋。音樂課堂中對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是“畫蛇添足”還是“畫龍點睛”,效果也是各不相同。還音樂以本身的不確定意義,給學生更多聆聽的機會和想象的自由,或許才是音樂所應該展示給孩子們的獨特魅力。

這次作課老師大多都本着課件服務於課堂的宗旨,本着實用的原則,利用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巧妙地解決了歌曲的難點,既美觀又實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適當,不但使課堂增色,也給我們觀摩教師們帶來美好的享受和深深的啟發,所以在多媒體課件運用的問題上,一位專家評課時的幾句話讓人印象深刻:“課件的運用分三種情況:(1)必須用——即去掉課件便達不到好的效果。(2)可用可不用的課件,我們就可以不用。(3)用課件來解釋音樂的做法根本就不可取。

四、專家點評,明確音樂課堂思路

本次觀摩活動令人印象深刻,獲益頗豐的還屬比賽後的專家點評。4位專家針對參評課的點評和建議,可謂提綱挈領、一語中地。總結如下:

(1)教學目標應緊緊圍繞學生來設定,教學過程緊緊圍繞目標來展開。(變‘通過教學使學生……’為‘學生能夠……’)

(2)備課時應反覆琢磨,多唱、多聽音樂作品,突顯“音樂形象”,把握“音樂要素”。

(3)設定的問題應該突出“音樂”性,要實際。

如有些問題讓學生摸不着頭腦:

師:這節課學到了什麼?生:熱愛勞動……(音樂形象把握不準。)

師:這段音樂告訴我們什麼?你聽到了什麼?

生:……(不着邊際)

(4)對歌詞挖掘很深,卻忽視了對音樂要素的挖掘。如:“休止符”對錶情達意的作用;節奏、旋律的對比呼應等都應是把握的要點。

(5)不要太過重視教學環節而忽視了教學目標的完成程度。如部分課堂歌曲完成不好,學生展現太少,只因被其它活動沖淡。“自己唱歌才是最好的體驗!”

(6)欣賞課應培養學生一種認真聆聽音樂的習慣。

(7)音樂應該是“聽”出來的,是一個從感性(聲音)——理性(譜例)——感性的過程。

(8)創編活動可有一個特指的範圍,避免整首歌曲的創編。用“lu”“la”等模唱時要適當,因為對於學生來説相當於新學了一首歌,難度過大。

(9)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有待進一步突破和創新。可超越教材內容、追求多樣化的課堂。如:純粹的樂理課、音樂家故事課、不用課件的課等。

(10)關注鄉土教材利用、突出地域特色。

(11)教師專業基本功及業務素質有待提高。如:鍵盤(出現音不準、和絃不對的情況)、聲樂、語言的修養(語言不豐富、情感不到位等情況)。

(12)應當注意的教學細節:

避免教師一遍一遍地跟唱;起拍時手勢、語言等要乾淨,不要重複;多媒體畫面太花哨,會影響聽覺;避免過多專業術語的運用(太成人化);剛學會歌曲時不要馬上用伴奏帶;避免和學生太過親暱的肢體接觸;教師無意的走動、活動、轉身等不要破壞了音樂營造的意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n367m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