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精選15篇)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精選15篇)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篇1

帝王——是歷史的奴隸。就像這江水,一去不復返。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精選15篇)

輕輕合上書,呼吸有些睏倦的空氣。托起一天都盯着書本的雙眼,找一個合適的位置,寫下這篇日記。刺眼的白織燈下,淡淡的塵埃朦朧了筆尖,在空氣中發出惡臭,卻跳躍着,映出他們早已成為定局的命運。

——題記

老人,你從厚重的木藤椅裏躬起身,眼睛上蒙起的水霧擋不住有神雙眼裏藏匿的光芒。寬闊的額前爬滿了歲月撫摸的贈禮,發亮的銀白鬍須裏寫着一種特殊的智慧,從你輕撫書頁的手裏我聽見文字窸窸窣窣交談的聲音。

擎起手邊的燭台,任火焰灼傷你的夢想,任它與那些文字將你傷的體無完膚。你盯着爬滿醜陋文字的牛皮紙,又在發黃的書卷上落下了筆。

娜塔莎笑着從歌聲裏走出來,她青春的、愉悦的氣息就像在黑暗中綻開的罌粟花,散發出鬼魅、馨香的氣息,她對你來説就像黑暗中唯一的亮光吧。她温暖地開心大笑着,迴護着她的愁緒,像女神一樣把每個人感化,帶到他們的淨土上去。

但是,請原諒我的無理吧,老人。在那樣的時代,這樣一個愛唱歌的女人又能做什麼呢?她無法打破黑暗統治,無法拯救那些農奴,她甚至曾背叛過許多人的愛。

允許我這樣説吧,老人,她是一個愛唱歌的,生活在黑暗中的,廢物。

彼埃爾穿着緊身的俄羅斯軍官服,掀開黑色的簾帳,微笑着走出來。簾帳裏,是他剛剛砸死的,他的妻子,海倫。他肥胖健碩的身軀挪動着。他愛娜塔莎的清澈的眼睛裏,有一種稱作無私的感情,緩緩的,吹散了愁緒,吹散了娜塔莎臉上晶瑩的淚滴。

一個男人,一個無私的男人,一個無私的懂得生活的男人。僅此而已。

老人聽我説着,微笑着,一雙灰色的眼睛蒙上了灰塵卻更為有神。

知道嗎?老人,安德烈公爵是我最欣賞的人。欣賞他第一次面臨死亡使恐懼的眼淚,欣賞他對娜塔莎離開後的傷心,欣賞他對自己厭惡的人的冷漠,欣賞他在戰場上的英勇殺敵。的確,我愛上了那種性格。但你讓他死了不是嗎……我看見他笑着,靈魂化為透明,在娜塔莎與妹妹瑪西里小姐的淚水中,在昏暗的燭光中,他合上了眼睛。永久地,享受了那種安樂。

我把對他的愛收藏起來,這是對一個真正的“人”的愛。

老人笑着站起來,把手中的筆放在那發黃的紙上。被囚禁的靈魂掙扎着,有些無奈的咆哮,在書裏跳躍着,卻無法擺脱書的束縛。許久,老人的眼淚順着長長的睫毛滑下來。

他的身體無力地倒在了木藤椅上,在燈光下深深地歎息,沉重的暮靄爬上了蒼老的臉頰。

呼出歎息千百年後化為霧氣,碾過了黑暗的歲月地平線。

我看見了你的歎息。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篇2

在合上書的一剎那,閉上眼睛,有一股浩大而包容的清風久久拂過我身:風中沒有戰爭的鮮血和硝煙,沒有身體的傷痛和心口的瘡疤,沒有生與死的淚水,沒有愛與恨的目光。唯有一股永恆生活的氣息,從質樸的文字間向我吹來,以歷史的面貌和豐富得難以猜透的本質,告慰了我的靈魂。

有人將托爾斯泰與陀思妥耶夫斯基進行比較,認為托爾斯泰是一名偉大的藝術家,卻不是深刻的思想家。雖然我還沒認真比較研究過二者的差異,也無此等功力;但我覺得,托爾斯泰作品的思想性也許較陀氏遜色,但比之二三流作家仍能做到俯視。他的作品不光折射了歷史,更充盈着對於人民的同情與關懷,同時把人性中美的一面表現得淋漓盡致。

我想起了安德烈和娜塔莎的感情,那樣真切而易碎,美妙與不幸共存:如同一面鏡子,反射着當時社會人們的生活與內心。如果是浪漫主義的寫法,也許安德烈會不顧老公爵的阻撓,和娜塔莎私奔;也可能與她私定終身,最終雙雙走向杯具的結局。但托爾斯泰描述的是生活本身。在那樣背景與環境下,作為一名帶有貴族榮譽感和職責感的公爵,安德烈必然會答應父親的要求,與娜塔莎定下一年的婚約;而娜塔莎作為一位情竇初開卻沒有經驗的小姐,也必然會投入到對其大獻殷勤的阿納託利的懷抱中。作者安排的只是波折的情節,而人物就像真實的存在,在這種狀況下做出必然的、最合理的選取。這讓他們那樣富有感染力,我讀到他們時,忘記了作者而體驗到生活本身帶給我們的感動。

當安德烈在戰場上負重傷時,歷經磨難後成長了的娜塔莎來到他的牀前:

“請您寬恕……”“寬恕什麼呢?”“寬恕我的行為。”娜塔莎吻着他的手,顫抖着説。安德烈看着她的眼睛:“我比過去更加愛你,愛的更深。”

這只是很樸素的一段對話,但在瞭解了二人過去辛酸的戀情以後,在瞭解了二人正因戰亂,生活的改變引起的靈魂的成熟以後,我讀出了一種真正的精神性的愛。安德烈經歷了生死的一瞬,他最後覺醒,瞭解到“神聖的愛”的本質含義,也寬恕了所有傷害過他的人。他的人性也漸漸被金黃的神性所浸染,邁向了宗教所追求的一種完美的精神世界。如果説先前安德烈愛上舞蹈時美麗欲滴的娜塔莎有情慾的因素,那麼此刻他應對娜塔莎“消瘦,蒼白,嘴脣腫脹的臉”,表達的則是對於一個完美心靈的熱愛。使我們醍醐灌頂的這種愛之涵義的表述決非説教似的灌輸,而是像一條温暖的河流,從安德烈或托爾斯泰那裏直接流淌到我的心中。

讀了這部書,我印象最深第一是這種“神聖的愛”,第二就是俄國農民的生活和思想。作為一名“懺悔的貴族”,托爾斯泰有着他關心底層人、體諒農民的一面。這不僅僅表現為力圖還原他們的自由身份,他躬身壟畝,作為一名觀察者和不完全的實踐者,與那些農民呼吸着同樣的空氣,甚至在取得經驗的基礎上發奮建立了一套思想體系。這種思想力圖使俄國走向貴族與人民思想上的大同,結合為一個接近“同呼吸,共命運”狀態的一種共同體。

在書中出現了普拉東這樣一個農民的形象,他和皮埃爾同處在戰俘營裏,用他的樂觀和淳樸感動了皮埃爾,使他重拾了信仰。作者將普拉東描繪為一個圓形的形象,説他身體的各個位置都是圓形的,説他是“一切俄羅斯的、善良的和圓形的東西的體現”。我想這是一種象徵,象徵着作者觀察到的許許多多俄羅斯底層的農民:他們貧窮,落後,然而快樂、圓滑,能夠在任何艱苦的條件下生存。我讀到那裏不由得想到魯迅筆下的阿Q:同樣處於底層,同樣以一種快樂的姿態示人,甚至連死亡都一樣,被上位者所槍決。二者的共同點讓我看到了普拉東本質的愚昧和低微,但割去了他的階級屬性,從人性的角度來講,他又是那麼單純和快樂,以致我難以對他下任何干脆的斷語。在當時的狀況下,革命的火焰尚未燃起,農奴制難以被輕易根除:這種快樂的處世態度,究竟是該提倡還是反對?若反對,農民豈不是失去了幸福的權利?

也許信仰也是一方面,支持起被壓迫的農民的是例行的晚禱,即使他們不知曉宗教的好處,但仍能感受到一種慰藉作用。我想,這可算做另一種精神勝利,但那個時代俄國的農民是沒有條件進行反抗的,因此他們比阿Q值得同情得多。想到應對苦難卻難以做出反應的這一人羣,一種無奈之感會油然而生。就像當時的托爾斯泰,應對農民們的滿足和樂觀停止了物質上的施捨,開始痛苦地反思自己與他們的不一樣點以及改變的可能。

他反思的結晶我並不瞭解,但列寧評價説:“作為一個發明救世新術的先知,托爾斯泰是可笑的,因此國內外的那些偏偏想把他學説中最弱的一面變成一種教義的”托爾斯泰主義者“是十分可憐的。作為俄國千百萬農民在俄國資產階級革命快要到來的時候的思想和情緒的表現者,托爾斯泰是偉大的。”這或許是一個革命者能給予他的最公允的評價了。

不管怎樣,托爾斯泰伯爵儘管沒有領導革命,甚至沒有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樣預言到革命,但他的作品卻成為革命的土壤,鼓舞着一代代的年輕人。他以自己貴族的身份,深入浸泡到農民“兄弟”的現狀和心靈中去,並揭示出這些苦痛卻不渺小的靈魂。這種行為本身就值得每一位人類讚美,他正是自己所寫的“神聖的愛”最為深刻的踐行者。

每一位偉大的作家,其人就像其作品一般崇高而令人欽佩。我想,即使不閲讀這樣的巨着,只要能明白托爾斯泰的行為,體察到他的生活,也足以為其所傾倒了。就如維特根斯坦所説:“他是一個真正的人,他有權寫作。”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篇3

用人間的愛去愛,我們可以由愛轉為恨;但神聖的愛不能改變。無論是死還是什麼東西都不能夠破壞它,它是心靈的體質。——題記

在拜讀完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部著作——《戰爭與和平》,我覺得列夫·托爾斯泰不僅僅只是一位作家,從書中我彷彿也看到他對軍事、哲學、歷史等也有高度的透徹,對他的喜愛與崇拜使我對這本家喻户曉的著作有點感想。

小説從1805年奧斯特利茨戰役寫到1821年俄國專制加強潛伏危機的時刻,以法國和俄國之間關係惡化,戰爭一觸即發為主線。但內容並不全是以戰爭為話題。故事的主人公青年公爵安德烈為了心中的信仰投身到“硝煙四起”的戰爭中去,把懷孕的妻子交給父親與妹妹瑪麗亞照顧,在軍中擔任庫圖佐夫將軍的副官,他期望這次戰爭能為自己帶來輝煌與榮耀。而主人公二彼埃爾,他是安德烈留學歸來的好友,身份高貴,由於繼承了伯爵身後的全部遺產,也是莫斯科數一數二的資本家。居心叵測的監護人拉金公爵看上了彼埃爾的這一點,便計劃把相貌美麗但品行不端的小姐愛侖嫁給了他。而同一時間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戰敗的安德烈不幸受了重傷,身心也受到重創的他只好靜靜養傷。另一邊的新婚後的彼埃爾,在不久後就發現妻子愛侖與好友多勃赫夫之間若有若無的曖昧關係,他為了衞護自己的名譽最終與愛侖分居,內心陷入了糾結當中,直到認識了互助會的領導後慢慢開始找到了新的信仰。而在戰場上的安德烈回到家的那一晚,妻子正好產下一名男嬰後逝世,這讓安德烈頓時感到人生已走到盡頭,直到遇到活潑漂亮,充滿生命力的年輕小姐娜塔莎,可父親的強烈反對,使得安德烈出國和娜塔莎無奈分開一年,娜塔莎最終奈不住寂寞與愛侖的哥哥阿那托爾私奔。後直到1812年的一次戰爭,娜塔看到了將死的安德烈,她向他謝罪並熱誠地照顧他,可安德烈最終還是和死亡一起走了。彼埃爾化為農夫刺殺拿破崙卻反被俘虜,其妻愛侖在這戰火連連的環境下依舊放蕩行為,最後因誤服墮胎藥而死。幾番奮戰後,俄國最取得勝利。像每個故事完美結局一樣,大家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戰爭,充滿着殺戮,為了所信仰的去戰爭,不去管生命的高貴。的確,戰爭本就是喪失人性的最野蠻的行為,我記得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我倒下了麼……我只知道,我再也不用舉着旗子奔跑……再也不用為戰爭而煩惱了……”安德烈公爵靜靜地躺在地上。這就是戰爭,我想大概沒有人喜歡戰爭吧,它不能與一切美好的事物相提,戰場不過是灑滿鮮血的修羅場。帝王永遠是冷漠無情的,戰爭在他們眼中不過是事關國家利益和榮辱的“打架”。

我厭惡戰爭,帝王永遠是歷史的奴隸。但在戰爭中我看到了俄國人民同仇敵愾,戰爭,必定會有犧牲者,為了和平,他們甘願為保衞國家、人民流血。書中也有多處描寫在戰爭這樣的環境下,人醜陋的慾望是多麼令人厭惡,像放蕩的愛侖,示財權如命的拉金公爵,他們的時代終將過去,迎來的只會是和平。

和平的到來,是用鋪滿鮮血的花朵迎接,戰爭不會永遠,因為正義存在。在這本書中,人間的一切慘劇,各種情慾,人從生下的啼哭嬰兒到白髮老人的一生階段,這本書中都應有盡有,斯特拉霍夫曾這樣評價。我喜歡安德烈的單純堅忍,娜塔莎的活潑善良,彼埃爾的温和並不懦弱……他們都不完美,各有各的人性慾望,但上帝説,每個人都會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正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他的芬芳,也許他是被上帝咬得特別多的蘋果,所以,他是最被上帝所最愛的人。

結局,和平的年代真正來臨,婚禮,生育,就像小尼古拉説的:我所能做的,只不過是令愛的人都感到幸福。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篇4

讀《戰爭與和平》很舒服,不僅因為作者語言描寫上的順暢,更在於從這部作品中感受到了很多與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相契合的地方。從我自己看來,作品之所以有價值閲讀,可能就在於作品能夠給予顯示以啟示,無論這種啟示是正面的借鑑還是反面的提醒。

皮埃爾和安德烈有過一場爭吵,他覺得安德烈只是為自己活着實在難以理解,他在共濟會的影響下,認為應該努力求得自身淨化,為他人,愛鄰人。從這裏,隱約可以看到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修身養性,推己及人,忠恕之道甚至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書中關於戰爭的描寫,也有很多和中國人體驗相符的地方。尼古拉參戰受傷之後,想到了家裏的好,發出了我為什麼要到這裏來的疑問;安德烈也對自己參軍作戰的目的產生了懷疑:到底為誰作戰?這樣的一些思考在中國同樣有過發展,中國人也有所謂“一將功成萬古枯”的歎息,也有“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反思。甚至於書中多處可見的關於人民戰爭、游擊戰爭十分純潔和強烈的民族感情的描述,恍惚讓人體會到了中華民族生死危機關頭所發出的“救亡圖存”的最強音。更有甚者,戰爭幾近結束之時,面對軍隊大量的減員,書中竟然會有“剩下的全是菁華”的感歎,抑或是振奮人心,一掃頹氣的激勵,這種.種不能不讓人想到長征結束後毛澤東對於中國紅軍的種.種描述。

這本書太多的地方能激起人關於我們所熟悉的中國歷史、文化的聯想。50、60年代的翻譯文學已經內化在中國現代傳統之中,不知道中國的讀者們是否從這些翻譯的經典中看到了我們久遠的傳統和不久前這個國家有幾許相似的經歷;甚至於再往年推,革命戰爭年代的人們讀這本小説是不是從中汲取了很多可供中國革命學習的地方;再往後,80年代的人們熱衷於讀這些經典,比如説戰爭與和平,其中是否也喚起了人們對歷史的回憶,並引發了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中國現代傳統,也即20世紀中國文化傳統和現在有什麼關係?這其中是否還有一些可以作為精神傳統滋養下一代?”從第一個問題看似很自然地過度到第二個問題,然而我不認為這樣,甚至於如果把這兩個問題過分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會影響我們對第一個問題的思考。如果這麼推理可能要好很多:影響20世紀中國文化傳統的種.種因素中,集中到本次討論的範圍也即那些文學經典,是否還有很多值得今天的人借鑑學習的地方?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我們就要反思為什麼包含了很多經典要素的作品在今天不能再引起今天人的廣泛興趣?當然可以我們可以説出很多諸如社會急速發展,誘惑越來越多之類的理由,但是對文化問題的反思可能並不能僅僅侷限在對政治、經濟問題的反思,文化本身可能就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我們是不是可以從《戰爭與和平》這些經典之中發現一些我們以前沒有發現的東西,從另外一個角度,就是能不能從現代的角度對這些經典進行再解讀,重新發現或者重新認識一些對於我們有啟示的東西。由此聯想到近年來頗熱的“國學熱”,無論這種國學熱是炒作出來的,還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學熱,既然這股熱潮能夠出現,就説明了社會上更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了我們存在的問題,並且希望能從我們的傳統中尋求解決之道。當然,有很多人會覺得這種國學熱是在西方知識結構框架中對國學的解讀,並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所謂的國學。我覺得即使這樣又有什麼關係呢?即使我們不能擺脱全球資本主義化的趨勢,我們同樣能夠重新發現我們自己的傳統。推而廣之,對於《戰爭與和平》這些曾經影響過我們或長久或短暫歷史的作品,重新解讀的意義也在此:發現延續的傳統,構建新的傳統。

再回到作品本身,從書中大段關於舞會的描寫,對於人物心理的描寫,對於景物場景的描寫,很明顯的顯示出托爾斯泰在這方面寫作的得心應手。在讀刺蝟與狐狸之前,雖然覺得書中大段所謂傳教式般的議論很是枯燥難讀,但並不覺得這是此書的敗筆,甚至覺得是自己素養不夠,才導致不能理解提升作品檔次的“精華部分”。當時就是這麼認為的,所以13日上課的早上還特地將第四冊最後關於歷史的探討重新細讀了一遍。由於水平的侷限,並不能發現其被貶低的原因。單從表面來講,托爾斯泰舍長就短,顯然有他自己的思考,而這種思考很明顯與作者的危機意識緊密相連。這一點可能跟魯迅等文人頗為相似。張承志在《魯迅路口》的散文中,認為魯迅不走“純粹的文學道路”的願意在於魯迅的“良知”。張的觀點有偏頗的地方,但是還是很清晰的表達了魯迅以及魯迅之後的一大段時期,社會需要思想,中國需要思想。

《戰爭與和平》在中國的流行,其中應該也有這方面的因素。毛時代的人人都可能成為哲學家,這時間的人當然需要思想,於是《戰爭與和平》流行;從一些80年代的回憶文章特別是對於80年代大學生活的回憶文章裏,很容易發現有過一段詩意的時間,結詩社、讀尼采等等,對獨立思想的追求,於是《戰爭與和平》流行。90年代之後,人們不再需要詩了,好像獨立思考的人也越來越少了,於是通俗的文學取代了經典,也就是課上所説的,突然發現現在的人不讀“《戰爭與和平》”了。從這個角度來講,對這類文學作品的重新解讀,發現延續的傳統,構建新的傳統,或許還有對社會重新啟蒙的意味。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篇5

我們古今中外的許多名言警句都表示金錢乃身外之物,我們不能將它太重視,地主,貴族在人們心中從來都是醜惡無比,就應斬盡殺絕的人物。

看到《戰爭與和平》這本書的書名,很多人可能跟本站一樣覺得這是講述一個有名戰爭,是一種戰爭反思的文章,但細讀品味卻發現這並未如此,劇中的很多人物令人印象深刻,比如説理想主義者,關心人民國家的大富人皮埃爾,命運悲慘的安德烈公爵,熱情任性卻單純天真的娜塔莎,犧牲自我的瑪利亞,懲奸除惡的尼古拉和不誤正事,花天酒地的阿納托爾等,在法國強力入侵之下他們有的懷着報國的夢想,參軍戰鬥,有的落魄逃難,還有的深謀遠慮,企圖刺殺拿破崙……,其中有的人倖存了下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比如説瑪利亞和騎兵上校尼古拉戰後結婚,經營田莊,獲得巨大成功,過着意想不到的幸福生活,有的過着悲慘的單身生活,沒有感情,沒有錢財,就像索尼婭,她顯示被羅斯托夫夫人逼得不得不跟深愛的尼古拉分手,同時也被迫失去了僱傭保姆的工作,最慘的是最後直接死了,再也見不到自己的親人,安德烈公爵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戰場上英勇戰鬥,最後負了重傷,離開自己的寶貝兒子死了,但在這本書的許多故事中,金錢似乎當了主人公。

索尼婭跟羅斯托夫家的任何一個人關聯都相當要好,但是羅斯托夫家卻面臨着破產流浪的危險,索尼婭很愛羅斯托夫夫人的兒子尼古拉,但是一旦尼古拉一旦跟索尼婭結婚,那麼羅斯托夫家就會徹底滅亡,正因本來就沒錢的羅斯托夫家的兒子嫁給了比他們還沒有錢的索尼婭,不僅僅不會在經濟上給予援助,反而會加速羅斯托夫家的滅亡,而嫁給了富有的小姐起碼還能讓他們的吃飯生活不是問題,雖然羅斯托夫一家都很喜愛索尼婭,但她們不能正因喜愛就斷送了羅斯托夫家的姓名,結果流着淚將索尼婭逼走,讓她孤苦的度過餘生,書的後面也幾乎沒有提到她了。如果不是金錢,索尼婭能被趕走嗎

羅斯托夫伯爵是個身份顯赫的人,但是正因話費使他們的生活狀況成了負數,從莫斯科的逃難,安德烈公爵的死,彼恰的戰死,伯爵夫人的絕望等,一連串的打擊降臨到這個飽經風霜的老伯覺身上,而且他想挽救家庭經濟危機的計劃一向無法進行,逃難時一把大火又燒去在莫斯科的豪宅,這次真的到了無可彌補的程度,不久,原本身世顯赫的老伯爵在一家簡陋的出租房裏去世,沒有了金錢,生命也會受到威脅,要是羅斯托夫伯爵還有好多錢,他的生命會這麼悲慘嗎

劫富濟貧一向是許多英雄所做的手法,難道有錢有錯嗎貴族有錯嗎?地主有錯嗎?我們看到的可惡地主有的只是虛構出來的,有錢反而是好事,金錢不能代表一切,但金錢卻能讓我們的生活充滿幸福,你的生命有了保障,想想看,你有了錢,就能吃香的喝辣的,天天開寶馬坐奔馳,吃的是滿漢全席,你有了錢,喜愛你的人一抓一大把,就像重山中的碎石一般,你有了錢,當國與國只見要發生戰爭時,你見勢不妙,迅速買機票逃到富國去,生命得到了保障,還能照常過幸福生活…

金錢是好東西,就應是我們的好朋友,但我們不能視金錢太重,正因哪怕你前世有多少金錢飾品,死去也帶不走一個子兒。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篇6

俄羅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撰寫的《戰爭與和平》,被人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説”。這部鉅著以兒女情長襯托出法俄戰爭,生動地描寫了1805至1820年俄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各個社會領域,非常值得回味,我懷着崇敬的心情,拜讀了這部著作。

小説描寫的是:俄羅斯的羅斯泰爾伯爵的女兒娜塔沙美若天仙,在一次舞會上和一位年輕的公爵安德烈.保爾康斯基相愛。可是,不久後法俄戰爭爆發,安德烈奔赴沙場,最終負傷身亡。娜塔沙悲痛欲絕,在別人的勸説下無奈改嫁。此時,在俄國人民的打擊下,法軍潰敗。俄國有恢復了其樂融融的景象。這本書充分地表現出俄國人民堅強不屈的精神。

讀了《戰爭與和平》這本書,我感觸異常深刻:主人公安德烈忠心報國,最終為國捐軀,他的愛國情懷使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安德烈為了祖國、為了人民,放棄了自己的幸福,終身長眠於九泉之下,守護着自己的祖國。娜塔沙天真善良,十分純潔。彼埃爾善良真誠,憑着繼承的遺產成了上流社會的矚目人物,可他並不像其他貴族,堅強與邪惡作鬥爭……這本書真是把那時候的俄國人的思想感情描述的淋漓盡致。

讀完這本書,我衷心祝願人世間不在發生戰爭,和諧永在!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篇7

這天最後拜讀完托爾斯泰的鴻篇鉅著《戰爭與和平》,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感慨太多太多:

首先我認為《戰爭與和平》超過了我原來讀過的所有的小説,甚至包括我比較喜愛的《紅樓夢》、《三國演義》、《百年孤獨》、《瓦爾登湖》……  這本書好就在它的任何一個人物刻畫、景物描述、戰爭場面描述、心理活動描述、人物對話描述等等,及至每一個段落、句子甚至標點都是那麼恰到好處,完美無瑕。

這本書描述得很真實,以幾次真正的戰爭為背景,裏面有真實的人物:拿破崙、亞力山大、庫圖索夫等,它的真實還體此刻,每一個人物的描摹都不是一出場就完美無缺的,他們都有一個成長和成熟的過程:

彼埃爾一出場是在安娜。巴芙洛芙娜家的晚會上,當時在場的“上流社會”的人們都很“輕視他,他的言行是為人們所不齒的,而這正説明彼埃爾是一個真誠的、不流於世俗的人。安德來公爵就很欣賞他這一點,並主動結交這個人。當彼埃爾突然繼承父親的巨大財產後,成為別素號夫伯爵、成為全莫斯科最有錢的人之一後,他立刻成為莫斯科整個上流社會倍受歡迎的人,莫斯科所有有女兒的家長都盼望能把女兒嫁給他,他説出的每一句話都會受到所有人的稱讚,連他自己也疑惑:好好像自己具備了所有的美德……這是多麼大的諷刺啊!然而這又多麼現實啊!這與我們如今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多麼不謀而合啊!……彼埃爾的真正的成熟是在經歷了被俘之後,他的立身行事真正地為各個階層的人所理解並喜愛:他的錢袋永遠是空的,正因它對所有的人開放;宴會中的女生們歡迎他,正因他從來不只對某一個人獻殷勤;僕人們高興彼埃爾回來,正因他們知道,他在家的時候,尼考拉伯爵便不每一天到農場上去,便更愉快、更和諧,還正因在節日,他們都能夠得到重賞;小孩們和女教師們高興他回來,正因沒有一個人能像彼埃爾那樣地領導他們過共同生活,只有他一個人能夠在大鋼琴上彈蘇格蘭舞曲(他的唯一的曲子),照他説,他們能夠隨着這個曲子跳一切可能的舞。並且他確實帶禮物給大家;尼考林卡。保爾康斯基高興他回來,正因彼埃爾叔叔(他這麼稱呼他)是他羨慕與熱愛的對象;客人們歡迎彼埃爾,正因他這個人總是能夠使任何團體富有生氣並且能夠團結大家……

瑪麗亞公爵小姐,她雖然長得較醜,但是她心地善良,屈己待人,她一向都深愛着對自己嚴歷到刻薄甚至精神虐待的父親;她成全女伴部鋭昂小姐和自己的求婚人約會;她一向精心照顧、教育自己的侄兒尼考林卡,及至到自己有兒女時都不允許自己在行為甚至在思想上對侄兒不如自己的兒女;她的靈魂是那麼的高尚,正如丈夫羅斯托夫對她説的”人不是正因美才可愛,而是正因可愛才美,“瑪麗亞就是那個最美的女生!我最喜愛這個人物。在我眼裏,從內到外,這個人物都是純粹的完美無瑕的。尤其我最喜愛的場景是瑪麗亞與羅斯托夫的第一次相遇:”羅斯托夫立刻把這次會面當作一種奇遇,一個沒有保護的不勝悲傷的姑娘,獨自遭受到粗野暴動農民的橫行!多麼個性的命運把她帶到我這來了她的面貌上和表情上是多麼温柔、高貴!“關於愛情的名言。

瑪麗亞的育兒日記也是我所崇敬的,我同樣對她的那種崇高的道德世界感到驚異!

娜塔莎,作者對這個人物的描述跨躍很大:從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寫到多情美麗的少女、又寫到完全獻身家庭——丈夫與兒女而完全拋棄自己的所有——包括外交、愛好和女生的修飾等等,整個小説中人物娜塔莎的變化是最大的。對老伯爵夫人的老年之後的描述是我十分喜愛的,奈何拙筆不能表達深意,準備全部作摘抄以享之。

當然還有安德來公爵、矮小的公爵夫人,發西利公爵、俾利平、索尼亞……每個人物都有血有肉,真不愧為大家手筆、神來之筆!  託翁在描述環境和心理相結合的水平着實讓人歎為觀止:如羅斯托夫第一次參加戰爭”他對死亡和擔架的恐懼、對太陽和生命的愛惜,寫得太傳神了!安德來公爵第一次“死”:“在他頭上除了天,崇高的天,雖不明朗,然而是高不可測的:感謝上帝……”太讓人感動了!

託翁的比喻也是信手拈來:“他和道黑圖羅夫一樣是一個不受人注意的齒輪,雖然這些齒輪沒有發出任何聲響,卻是機器的最主要部分;全軍的情形就像一隻受傷的野獸的情形,它感覺到它自己的滅亡,卻不知道它在做什麼;他就好像一隻被犬包圍的兔子,縮着耳朵,在敵人面前繼續躺着一樣……

經過一個半月的《戰爭與和平》的閲讀,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深刻的啟迪,靈魂上獲得一次深刻的淨化,真真切切地享受了一頓文化大餐!對這本書,我真是有些愛不釋手。讀過一遍後,又詳細讀了裏面的精彩片斷,並做了部分摘抄,從思想意識中競有些不願回到現實生活中來了!

在此,我期望喜愛讀書的人千萬莫錯過這本好書,不讀《戰爭與和平》,枉稱讀書人!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篇8

《戰爭與和平》是列夫·托爾斯泰的一部經典作品,它以九十年代初的俄國為背景,以有強烈的民族責任感的軍人安德烈·包爾康斯基公爵與心直口快、易動感情、缺少實際活動能力彼埃爾·別素霍夫為兩個主人公,描繪了戰爭與和平交織、殘酷與温情並存的一幅幅畫面。

書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角色便是安德烈。他的形象是典型的“英雄”,在保家衞國和安逸的公爵生活之中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前者,就算在妻子難產而死後給他再來一次的機會,他一定也會再次投身於戰爭之中。他骨子裏留的是從他父親那裏繼承而來、永不磨滅的軍人之魂。保家衞國便是士兵最大的榮耀,即使是死神在向他招手,他也並不覺得有所遺憾“是的,這就是死。我死了——我醒了。是的,死——便是覺醒。”如同二戰中當德軍已經在用望遠鏡窺視莫斯科克林姆林宮的屋頂時,無畏的蘇聯士兵們卻在進行紅場閲兵。正是因為有這種看淡生死、以國家為最高使命的人去參加戰爭,我們才能得到今天的和平。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尊敬。

而另一位主人公彼埃爾應該更貼近我們現代大部分年輕人。懷着愛國的熱情和對道德理想的追求,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甚至對於自己的生活都難以處理。但彼埃爾卻比我們更勇敢、更實際、更會付出實際行動去為國家做貢獻,他雖然以私生子的身份得到了父親留下來的遺產而成為了千萬富翁,卻在國家面臨危機時毫不猶豫地放棄了自己糟糕但衣食無憂的貴族生活,將自己所有的資產全部奉獻給了國家。敢問有多少人在得到一筆鉅款後還能保持本心、還能在習慣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後再回到顛沛流離的生活中去?説實話,我覺得我自己也做不到。

而彼埃爾做的遠不止這些,在變賣家產後,他還鼓勵人民投入到戰爭之中,並帶頭參軍,為了國家的和平還犧牲自我去刺殺拿破崙。他由始至終都沒有因外界而改變自己的本心,無論是金錢的誘惑、婚姻的失敗、上層社會的荒淫,亦或是軍旅生活的困苦、敵人的虐待,他甚至在這種環境下不斷地思考、反省,最後昇華為最為偉大、所有時代的人們都共同追求的精神,就好像他的口號一樣好正義的人們,聯合起來把,讓我們只有一個旗幟——積極的美德。”

這本書如此吸引人的地方不止侷限於它華麗而豐富的辭藻、生動而細膩的描寫這些文字上的東西,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的它複雜而跌宕起伏的劇情與思想。就拿安德烈來説,從他的家長裏短,再到殘酷的奧斯特里戰場,再到喪妻之痛,與娜塔莎的熱戀又使他重新振作,這些劇情引人入勝。作者“不按照常理出牌”使得這部作品劇情尤為出色。並且作者描寫的畫面並不單一。他描寫的主要背景是上層社會的人們,不像同時代的一些作品一樣全篇寫“精英政治拯救世界”,《戰爭與和平》中的平民百姓是個不可或缺的元素,而主角也有一些“不符合貴族身份”的行為,就像作者自己表示的一樣:在《戰爭與和平》裏,我喜歡平民的思想。但即使作者喜歡平民百姓,但也不會像一些小説一樣描寫一個“廢柴主角翻身成神”的故事,而是從上層社會的視角來體現平民的重要性,這便是作品的成功之處。

最後,“雖然這個國家和這場戰爭是由上層精英來引導的,但上層之所以能站這麼高,高到能夠到‘成功’,是因為下面有願意為上層‘墊腳’的平民百姓。”這就是我對這本書最深沉的思想的看法。

一個作品寫出來必定是作者想要傳遞給讀者某種思想,而一百個人讀同一個作品就會有一百種不同的思想。這也只是個人的看法,如果你自己去看看這本書就會有更深刻的體會也説不定。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篇9

俄羅斯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是世界文學史上一部不朽名著。

它以戰爭問題為中心,以庫拉金、保爾康斯基、勞斯托夫、別竺豪夫四家貴族的生活為線索,展示了19世紀最初15年的俄國曆史,描繪了各個階級的生活,是一部再現當時社會風貌的恢弘史詩。

小説最突出的藝術成就是那氣勢磅礴、宏大複雜的結構與嚴整有序的佈局。托爾斯泰以一天才之筆,遊刃於戰爭與和平、心理與社會、歷史與哲學、婚姻與宗教之間,主次分明,匠心獨具。作品中的各色人物刻畫精準細膩,景物如臨眼前,雖是19世紀的小説作品,但流傳至今,卻沒有任何隔閡感,其中流露出來對人性的悲憫情懷,穿越時空背景,仍舊撼動人心。

裏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們咀嚼回味,如羅斯托夫一家因戰亂遷出莫斯科時娜塔莎與皮埃爾告別的場景。娜塔莎從車窗裏探出頭來,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過的皮埃爾,就向他打招呼。他們簡單聊了幾句,皮埃爾因為痴戀娜塔莎又考慮到自身的處境而顯得漫不經心,最後他向娜塔莎揮手道別:“明天,不!再見,再見了。”隨即停下腳步落在了馬車後面。娜塔莎則好一陣子還把頭伸出窗外,對漸漸遠去的皮埃爾露出親切、快樂的微笑。

這一段特別使我感動,雖然他們之間的談話非常平淡,幾乎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覺到戰爭陰影下人與人之間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爾那句:“明天,不!再見,再見了。”更加可貴。他似乎覺得這一分別,與娜塔莎將永無再見之日,戰爭逐漸臨近,明天風雨不定,所以説出這麼看似不經意卻沉痛之極的話來。

這就是被稱作史詩的《戰爭與和平》。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篇10

託氏的書最先接觸的是復活,這實在是個錯誤。國小時喜歡讀故事,大仲馬堂吉訶德一類,突然接觸到俄國冬天那股子陰冷,沉甸甸的道德枷鎖人性召喚還真是消化不能。從此把俄羅斯拋到腦後。

大一看安娜卡列尼娜,關於婚姻與家庭的鉅著,卻出乎意料地好讀,大概是線索分明吧,兩條並行——安娜與列文。安娜的形象實在是光彩照人,不分男女大概都會心生愛慕。可是這份光彩卻在對沃倫斯基的情愛與對孩子的母性的無法平衡中慢慢磨盡,看着美好走向毀滅,把燭光吹滅。

安娜太過美好,相較之下,卡列寧與沃倫斯基都像是為安娜作陪襯而生的,都是那樣的可憎,細細想來又覺得亦是常人。此外印象深刻的還有尼古拉的死,安娜與沃倫斯基私奔在外時拜訪的那個畫家,以及唯美的滑冰那一段,還記得書中的插圖。書中最愛的人物是列文,看的時候只覺得與自己的感情思想有諸多貼合之處,他與妻子(我竟然忘記名字了)在小桌上以手書寫心中所想之話的首字,實在是非常動人。

戰爭與和平大概看了一個月,期間夾雜着別的書,今天早上終於把第四本還給圖書館了(雖然有點草草收場)。四卷本一本本從圖書館借來,非常有成就感。沒有讀過別的譯本,草嬰先生的翻譯讀起來還是很舒服的,安娜的那部也是。另外上海文藝的這套精裝整體做得都不錯,字大看着不累,還有插圖。

跟安娜比起來,戰爭與和平實在是宏大太多。整體來説是四條線,安德烈,皮埃爾,保里斯,尼古拉,不過後來重點似乎放在了前面二者身上,尤其是皮埃爾。此外,對各色人物的描寫也是不厭其煩,一開場的舞會,安娜舍勒就是個讓人難忘的人物(這應該算是扁平人物吧?);打仗泡妞賭博都有一手的陶洛霍夫,卻偏被託翁添上了好兒子的身份,讓人都來不及恨;永遠在那裏美麗着的海倫(這個名字是故意的?),最後的猝死卻實在匆匆收筆。

寫鉅著必是大筆力,開合之間風雲四起。這部書並非單一視角,而是時而透過娜塔莎的眼睛,時而穿過皮埃爾的思想,時而站在彼得堡的貴族聚會上巡視,時而俯視大地上的拿破崙與沙皇眾生,時而是客觀描繪戰爭畫面,時而又作者主觀議論連連。外國文學都喜歡心理描寫,雨果是一節環境描寫一節故事情節,託翁則好像有憋不住的議論一樣。他反對個人英雄主義,大力嘲諷拿破崙(那白胖的小手喲),對沙皇也不算客氣,他認為所謂英雄們決定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其實他們是被宏大的歷史推着走的,就算他們做出了決定,也不能很好的傳達到最下面。對於一場戰爭,他更強調士氣,強調人民的力量,包括游擊戰之類……戰爭不是歷史學家筆下的戰爭,托爾斯泰認為他們只是寫自己心中的戰爭——首先有一個結果然而捏造出一個原因來。如何還原歷史,什麼才是真實的歷史?也許就是最平凡的。好比法軍沒有那麼偉大,俄軍也沒有那麼英勇,士兵們被趕到戰場上,憑着士氣作戰,看着運氣逃跑,然後出結果……(但是老託的過於激烈讓我覺得戰爭在他看來有種雙方稀裏糊塗就結束的感覺,應當還是有主戰人員的謀略等因素在裏面的)當然老託的思想還有很多,除了他直接發表的議論(這在越往後越明顯,有説教之感,個人極不喜第四卷的最終結局),還借各位主角的思想轉變有所表達。

説説各個主角。安德烈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躺在戰場上仰望天空的畫面以及最後的以死為醒,當然對娜塔莎的愛情也很亮眼,馬車上的一瞥,舞會上自己給自己的賭約(她要是先去邀請……的話就做我的妻子,嘿),以及最後臨死前回歸樸實的愛。很喜歡這個人物,剛正筆挺,但是在現實中應該不怎麼討喜吧,笑。安德烈死後,娜塔莎與瑪麗雅那種“極力讓自己悲傷”的感覺也戳中了我,我們好像都有這樣自我粉飾的真誠。

皮埃爾則讓人聯想到俄羅斯胖胖的大熊,總想到他尷尬又虔誠地參加共濟會的儀式,對娜塔莎激動地説如果我沒有結婚的話就會像您求婚,以及在戰場上的天真和淪為俘虜後的思索,這個人説白了就是過慣了好日子的人需要來吃點苦,就明白生活的意義了。他最終娶到了娜塔莎,想起來就是眼睛閃閃亮、面上含着笑,然而婚後也變成了不修邊幅、嚴管丈夫的婦人,不知道有沒有老託自己的感慨呢。

尼古拉更多的時候以一個軍人的形象出現,對戰爭及沙皇經歷了狂熱到思索的過程(書裏很多人開始都有這種心理,見到皇帝熱淚盈眶之類,後來有的變了有的沒變),但這不是徹底的轉化。對他印象較深的是他逃避家裏的瑣事、逃避索尼婭,沉浸在軍隊那種制度化的不需要思索的環境中,不知為何很有同感。打獵一段也很精彩,托爾斯泰本身很愛打獵。索尼婭一直是默默付出的形象,唯獨在聖誕夜裝扮狂歡那裏,在不起眼的小女孩也閃閃發光了一把,想起來那夜的畫面都是銀白色的。另一位女性瑪麗雅小姐某種意義上和索尼婭有共通之處,她們都是奉獻型的女性。尤記得她與娜塔莎的友誼變化過程,託翁對女人的心理掌握的也很妙呢。

保里斯給我的印象就是野心,他對裘麗的求婚一段實在是令人拍案。保里斯的母親公爵夫人(看過就忘啊)也是位精彩的人物,一開場就是為了兒子的前途丟下臉面去託關係纏人的描寫。但是和羅斯托夫伯爵夫人的友情卻讓人感歎。

書裏死去的人很多,但我印象最深的卻是第四卷裏那個年輕人的死,彼嘉,他是羅斯托夫家的最小的生命、最新的希望,紅紅的臉、給大家分葡萄乾、善待法國小鼓手、年輕人常有的多慮,就是這樣一個青年。託翁描寫他騎着馬往戰火激烈處衝,那是一種緩慢冷靜的筆調,説着到莊園門口時一隻手不再揮動,然後身子歪斜下去,再往前就摔倒在地,然後,印象最深的一句“一顆子彈穿過了他的腦袋”。讀到這裏是整顆心猛地涼了。再回讀時還有點不相信。

總的來説,戰爭與和平里有一種中青年人的朝氣,包括託翁自己的。那種大篇的議論有時覺得挺擰巴,就是非常的自信想要表達出來,像阿細説的,“強加給你”。大概是因為橫跨歐亞大陸的關係,俄羅斯文學展現出很奇特的一面,總覺得這個故事有點像中國的紅樓夢之類的大家族風貌。有人説託氏是追求廣度而忽略了深度,在這本書裏大概有那麼一點,每個人的轉變稍顯突兀了點。等到了安娜卡列尼娜裏,就顯得温潤渾圓許多。復活則是老年人的沉思吧。

本來想稍微記錄下的,結果絮絮叨叨又寫了這麼多,完全是臨時所想,留給自個兒看吧。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篇11

《戰爭與和平》故事以1812年俄國衞國戰役為中間,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嚴重事件,包含奧斯特利茨大戰、波羅底諾會戰、莫斯科大火、拿破崙敗退等。經過對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皮埃爾、娜塔莎在戰役與和平環境中的思維和舉動的描繪,展示了其時俄國社會的面貌。

俄羅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是世界上簡直無人能與之比美的無窮作家。他的文學創作,不只數量眾多,並且體裁豐厚,被譽為19世紀俄羅斯社會日子的百科全書,象一面鏡子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期俄羅斯社會日子的全部對立和無窮的社會變化。

假如説當我手捧《戰爭與和平》這本書時,是懷着敬重的心情的話,那麼,當我讀完《戰爭與和平》這本書時,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由於,在此之前,關於俄羅斯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我已經聽説不少,今日,當我完好地學習了《戰爭與和平》這部小説後,對小説及其作者有了更深的瞭解。

領會最深的是,這部小説人物形象十分明顯、賦有個性。如安得烈性格內向,毅力堅決,有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彼埃爾心直口快,易動感情,缺少實踐活動能力,更側重於品德抱負的尋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則是個情感豐厚,生氣勃勃,酷愛大自然,挨近公民,具有民族氣質的女性。他們在保衞祖國的戰役中得到了訓練和生長,這幾個首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較高的瞭解價值和審美價值。而以庫拉金為代表的宮廷貴族的貪婪、虛偽和蜕化的個性,也被光禿禿地描寫出來,並進行了無情的鞭撻。

《戰爭與和平》以保爾康斯基、別祖霍夫、羅斯托夫、華西里四大貴族家庭在戰役與和平年代裏的日子為情節頭緒,生動地展示了1805年至1820年間,俄奧聯軍同法軍在奧斯特里茨的會戰、法軍侵略俄國、莫斯科大火、拿破崙戎行敗退等一系列嚴重歷史事件,體現了兵士們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力,謳歌了俄國人同仇敵慨精力和公民力氣的無窮勝利。場面壯麗,構造明白,具有強烈時代感。

我覺得,《戰爭與和平》這樣的小説,對我來説,雖然有點艱深而新鮮,但經過這次學習,我對這樣的世界名著有了開始的瞭解和學習願望。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篇12

在今天,我終於看完了這一本《波莉安娜》,這本書是前些天我們的班級書籍管理員辛辛苦苦借來的,當然,這不是什麼我們男孩子不愛看的書,而是能讓我們學會在逆境之中逆快樂的一本書。開始,我就沒打算讀,而我後面的侯東軍卻讀了起來,邊讀還説這個還挺好看的,我聽了他的話,好奇心驅使着我,使我迫不及待的想打開這本書,讓我也忍不住也隨着他讀了起來:

本文主要講了失去雙親、無家可歸的波莉安娜,在波莉姨媽的懷抱中成長,雖然姨媽不喜歡他,但是波莉安娜用他自創的“快樂遊戲”,帶給了玻璃姨媽以及他的朋友快樂,但是很不幸,波莉安娜在放學時,為了快點回到家幫助別人,結果命運不待人,她出了車禍。可是,她依然很樂觀,樂觀的對待自己,絲毫沒有對自己失去信心,這樣,這個樂觀的孩子就永駐於我心了。

當我合上書時,頓時覺得很羞愧,羞愧什麼呢?羞愧的是自己沒有學習波莉安娜那樣對自己有自信心,對自己不自責,對自己負好責任,像波莉安娜那樣樂於助人,也要像她那樣,把快樂帶給別人。我還要學習她一點:把不快樂的事變成快樂的,我遇到什麼事,就會掉金豆(巨蟹座的眼淚不會輕易在外人面前流),就沒有想到中間那些快樂的事,這一點是值得我反省的!

這讓我想起了我和我的朋友們踩高蹺時發生的故事:當時,我還只是個“菜鳥”,連走上兩步都不行,只能圍着樹轉悠,轉了一圈又一圈……忽然,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我面前,那是…李冰垚!我急忙向他求助,他踩着輪滑,一步一步的扶着我,走到了我們的練高蹺地點,他們幾個都能走,我卻只能坐在扶手上,覺得沒意思,任永康是個急性子,就一下子就把我撈了起來,讓我練習走,我剛邁出幾步,就摔了一跤,站起來後又摔了一跤,但我依然微笑着站了起來,不過聽了朋友的祕訣後,立馬就學會走了,這一次踩高蹺,雖然我摔了,但我很快樂。

難道上面這不是一個例子嗎?難道這不是一個在不快樂中獲得快樂的例子嗎?摔倒是不快樂的,而學會踩高蹺快樂的,誰能説這不是在不快樂中找到快樂?總之,我們一定要樂觀,因為樂觀可以打敗困難,難道不是嗎?所以説來,大家一定要學習波莉安娜,學習他的快樂和樂觀啊!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篇13

今天讀了唐老師介紹的《多元智能理論》,學會了很多東西。知道了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髮展學家加德納(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即(Multiple Quotient,MQ或Multiple Inetelligence,MI),包括冒險智商,創意智商,身體運動智商,視覺空間智商,音樂旋律智商,自然博物智商,智力智商,情緒智商,語言文字智商,自我內省智商,數學邏輯智商,人際關係智商。

通過學習我認為人人皆有無限的潛能與可能,未來更是行行出狀元的時代。只要從孩子的強項智能引導孩子,都能令孩子有成就感,而達到自我悦納、自我肯定、自我實現,人生也就綻放光芒了。讀書只佔其中的一小部份,統整知識、應用信息在未來將是更重要的能力。多元智能在人一生中的作用。通過考察多元智能對成年人生活中的作用,及考察各種智能的開發和發展對年幼的孩子發展的影響,多元智能在三個獨立的方面起作用,分別是:休息作用,如何在工作環境中運用多元智能 娛樂作用,如何運用多元智能得到快樂和放鬆 欣賞作用,如何運用多元智能和他人一起工作,並理解他人 當然,多元智能的每個作用都會隨着年齡的變化而變化。在剛開始,年幼的孩子把絕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多元智能的娛樂作用上;上學之後,孩子們玩的時間受到了控制,當他們逐漸長大後,開始運用多元智能來欣賞別人,越來越意識到友誼和關係的重要。多元智能的休息作用主要發生在成人階段,那時我們把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用自己的智能來工作或養家。很不幸的是,在這個階段,多元智能的娛樂作用在我們的時間安排中看上去似乎都消失了。實際上,當我們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工作或養家時,我們很容易忽略其他並不需要用到的智能。

因此,我們老師應該瞭解自己的智能;必須去運用他們。要建立:“每個孩子都可以是聰明的”的認知及趨勢。我們也必須去了解自己本身智能的真正內涵,看看哪些事是自己最在行的、哪些事是自己想逃避的。一旦你瞭解你所擁有的智能,你就能夠協助確認你的孩子受到了影響;或許你所影響孩子的不是你最在行的部分,但對他而言,這個部分的影響卻可能是強而有力的。為了達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是以多維度的、全面的、發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潛在的天才兒童。隨着智能課程的實施,我們教師發現,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 學習風格”,所以我們教師應注意尊重學生的學習風格,認識學生的長處,發揮學生的智能所長。在具體的評價操作方法上,可用“學習檔案”的評價方法。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篇14

伊凡·安得烈耶維奇·克雷洛夫是俄羅斯的文學作家,在他的筆下,《克雷洛夫寓言》誕生了。

我看完了《克雷洛夫寓言》,覺得克雷洛夫筆下的飛禽走獸不是故意披上禽獸的外衣的抽象的符號,而都是生動的性格,具有典型意義的性格。克雷洛夫的諷刺的利劍,首先指向沙皇的暴政:《野獸的瘟疫》、《狼和小羊》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對於勞動人民的壓迫,《魚的跳舞》、《雜色羊》則直接影射沙皇的行為,無情的

拆穿了他的假仁假義。痛切地反對農奴制度的,是《鯛魚》,深刻地把法律面前的平等和不平等對比的是《狼和羊》。

講了這麼多,我們該歇歇了。談談克雷洛夫這個人吧!克雷洛夫始終站在人民這一邊,維護人民的利益,特別是勤勞、勇敢、善良、聰慧的人。他的文章諷刺了沙皇,使現在的人民變得勤快、勇敢、善聰明,再也沒有奴隸社會了。但是,在一些人身上還能找到它們的殘餘。

《克雷洛夫寓言》寫得可真好啊!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是:《獅子和狼》。故事的大意是:獅子在吃一個羊,一隻小狗從獅子那兒拿了一塊樣肉,獅子把它抓過來吃了,邊吃邊説:“小狗不懂事,所以我隨它大吃大喝,可你不年幼了啊。”我喜歡這篇文章的原因是:他把動物的生動性格都寫進去了,讓人讀起來很美,多好看啊!

你喜歡《克雷洛夫寓言》這本書嗎?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篇15

最近在讀南懷瑾先生寫的《論語別裁》,雖然還沒有讀完,但是,感慨頗多。幾乎每翻開一頁,沒讀完一章,都能讓我心情愉悦,思如泉湧,讓我不得不寫點東西出來。正如論語裏所説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然而,正是在《論語別裁》的“學而第一”部分裏面提到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句話,讓我開始感歎於南懷瑾先生的睿智,感歎於他對《論語》一書深刻的洞察力和精闢獨到的分析。

看到這句話,就回想起上中學時,在課堂上跟着老師一絲不苟認真地讀孔聖人經典的情景。對於老師的講解,學生都深信不已,一字不差地記錄下來。考試時解釋“子曰”,大家也是千篇一律的標準答案。當時的學生,現在看起來,似乎是隻求隻字片解,其實只是因為文學修養還不夠,自然沒有能力去分析甚至批判了。正如南懷瑾説的,文學革命,你都不知道什麼是“命”,如何去“革”?

讀了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開篇的“學而第一”部分,才發現這三句耳熟能詳,曾經以為意義再明顯不過的“子曰”,在南懷瑾先生看來,居然還有另外一層完全不同的意思,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做學問,要有思想,不斷地見習和體驗,並反省,就是學問。能夠從不斷的體驗反省中經常得到“會心一笑”,那就是“不亦説乎”了。做學問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輩子都沒有人瞭解,沒有人欣賞。但是孔子説只要有學問,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説“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寂寞淒涼的時候,有一個知己來了,那是非常高興的事情。而這個“有朋自遠方來”的“遠”字,並不一定是指空間距離上的遠,也有可能是時間。孔子的學問,是五百年後的漢武帝時期才興起的,董仲舒弘揚孔學,司馬遷撰《史記》,非常讚美孔子,這個時間間隔得有多遠!這五百年間,孔子是非常“寂寞”的!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説做學問的人,乃至一輩子沒有人瞭解,也“不愠”,不怨天尤人。

孔夫子還説過,“無友不如己者”。在中學時學到這句話就很詫異,如果每個人都只交比自己強的朋友,那世間沒有人能有朋友了!孔老先生豈不很勢利?其實,夫子的意思是,對朋友要“敬”,“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看待朋友,有看到他們的長處,看到他們做的比自己好的地方。亦如民國時期佛教大德印光法師所言,“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這是多麼高的境界啊,孔子的智慧,有多少竟被我們輕率地誤解了——甚至加以嘲諷和打壓。

《論語》,經歷了漢朝董仲舒的篡改和宋朝朱熹的註解統一思想……到當今的大師、教授、專家……拿它説事,其真實面目已經不為大多數人所知。明朝以後,朱家皇帝下令以四書考選功名,而且必須採用朱熹的註解。因此六七百年來,所有四書五經,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換句話説,明代以後的人為了考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因此,這也成了孔子思想為再後來的人們説詬病的一個重要起因。

從《學而》中,我們還能感受到孔子立身處世的態度,“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入則孝”,我們都能明白,這個學生在家裏是個孝子;“出則弟”就是在外面,對朋友,對社會,對一般人就能夠友愛,擴而充之愛國家,愛天下……記得有人説過:要看一個人是否能與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裏是否是一個孝子。這就是“入則孝”,若在家裏,連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則孝”,何況在外,怎能做到“出則弟”?與別人交朋友呢?在學校同樣如此,同事之間也要做到“出則弟”,學校是一個大家庭,老師之間要講友愛,講團結,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愛自己的學生,才能教書育人。

“謹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謹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人處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謹慎處世而信,在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應了別人的事要做到,老師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為人師表。同時又“泛愛眾”,一個人有了偉大的胸襟,能夠愛人,在學校裏,彼此之間的友愛,對學生的愛,擴而充之,就能愛天下人就如愛自己一樣。假如一 個人對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親仁”,就能再親近那些有學問,有道德的人,就能與他人和睦相處,也就能做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了。也就是説,學會了做人,做好了人,還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學文”,熱愛文學的就做文學家,熱愛科學 的就做科學家,熱愛藝術的就做藝術家等等,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志向所在,興趣愛好,去以量力而行。

近年來,“國學熱”漸漸興起,曾經拋下的經典,今朝又被重拾起。人們開始重新解讀祖先的遺產,聖哲的智慧,國學大家們逐漸走入了我們的視線。我尊重每一位內心純良的學者大師,沒有他們對歷史的悉心研究,哪裏來的社會進步?但是我們沒有必要亦步亦趨追隨高人的腳步。今天是這個聲音,我們頂禮膜拜,明天有人出來反對,我們又趨之若鶩,唯其馬首是瞻。從眾心理,是社會心理的普遍現象之一。所謂從眾,是個體在羣體的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或違背自己的意見,使自己的言語、行為保持與羣體一致的現象。從眾、迷信權威是給自己內心的禁錮。其實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眾所周知,《論語》是孔子及弟子的言行記錄。作為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孔子生活在距離我們約2500年前的春秋時期,真實的孔子不復存在,唯有思想流傳百世。而對他思想的理解,我們也只能揣測和研究。孰是孰非全靠自己內心的判斷。

《論語別裁》是南懷謹先生對《論語》的解釋。整本書都在教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無論做什麼事情,包括為政還是做學問都是以做人為基礎的。我不是一個善於總結反思的人,對於《論與別裁》可能理解的不深,只能記下自己一些零星的感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e4z4x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