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28篇)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28篇)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

被稱為“天涯之國”的智利,是和平方舟入列以來訪問的第43個國家,也是此次任務的最後一站。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28篇)

“兩國跨越太平洋,距離最為遙遠。”一位智利將領形象地描述,智利與中國正處在地球兩半球相對應的位置上,假如從智利開鑿一條隧道穿越地球,走出來就到了中國。

在瓦爾帕萊索港,和平方舟作為中國海軍艦艇的代表,應邀參加智利海軍成立200週年國際海軍閲艦式活動,與智利、美國、英國、祕魯等國24艘水面艦艇、2艘潛艇和15架飛機同台亮相。

“點贊和平方舟,點贊中國。這艘中國‘大白船’向世界展示了新時代的中國形象。”當和平方舟通過檢閲艦——智利海軍阿爾戴爾號坦克登陸艦時,官兵們軍容嚴整,舉手禮整齊劃一。和平方舟的精彩表現,不僅贏得了智利總統皮涅拉的讚譽,也讓數以萬計的民眾領略了新時代中國海軍的風采。

“今天,我認識了一艘偉大的艦船,她用和平與愛溝通並幫助世界。和平方舟不愧是中國的驕傲。”智利海軍中將岡薩雷斯參觀完和平方舟後,讚歎不已。訪智期間,和平方舟舉行了艦艇開放日活動,接待多國官兵、當地民眾和華僑華人等1500餘人登船參觀。

和平之舟,代言中國。

四年之後再訪巴新,總理奧尼爾説,和平方舟服務巴新人民,有助於增強兩國兩軍的友好關係,非常感謝中國政府和中國海軍。

今年首訪委內瑞拉,副總統羅德里格斯説,和平方舟為委內瑞拉人民帶來合作、友誼、和平的信息,這種國家之間的友愛關係,正是當今世界所需要的,和平方舟的使命令人欽佩,值得歌頌和讚許。

時隔三年再訪格林納達,總理基思·米切爾表示,他要代表政府和人民,對和平方舟過去所做的一切和現在正在做的一切表達敬意與感謝。

在安提瓜和巴布達,總督威廉斯稱,和平方舟不僅送來健康診療,還送來歡樂與希望,這種充滿愛的行動,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

……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和平方舟用一串串壯美航跡握手世界,傳遞友誼,在全球舞台上展現着新時代中國軍隊的大國擔當。

和平方舟醫院船駛抵湯加努庫阿洛法港時,海軍官兵在甲板列隊站坡。江山 攝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

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為和平而生,向和平而去,近年來多次圓滿完成海上傷病員救治後送、重大災害應急救援、國際人道主義醫療救助等任務,受到國際社會廣泛讚譽。

白色船體,噴塗紅色“十”字標識,在日益壯大的人民海軍序列中,和平方舟是人民羣眾心目中那隻親切可愛的“大白”。

浪花掠過3大洋,足跡遠赴6大洲43個國家和地區,在一雙雙期盼的眼神中,和平方舟是一支最值得信賴的和平力量。

行遍祖國海疆,保障演習護航,在向海圖強的春潮中,和平方舟是不可或缺的遠洋衞勤力量。

和平方舟是生命之舟。她在疫區逆行,在災區衝鋒,在危難中點燃生命之光。人道、博愛、奉獻,和平方舟共展開各類手術1400多台次,將一批瀕臨死亡的患者拯救回來。先後有6名嬰兒,經過中國大夫的努力施救在和平方舟上順利降生,他們被分別取名叫作和平、中國、友誼……

和平方舟是和平之舟。沒有艦炮,沒有導彈,沒有魚雷,和平方舟滿載着醫術精湛的中國軍醫,還有病患急需的藥品。除了治病救人,和平方舟還廣泛宣傳“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發展不稱霸”的原則立場,熱情邀請軍地醫療工作者、醫學生上船參觀,組織聯合演練,毫無保留地開展技術交流,為當地留下一支永遠不走的醫療隊。

和平方舟是友誼之舟。中國軍人用實際行動贏得了當地軍政要員、民眾和華僑的信任與尊重,與到訪國家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有的國家出動軍艦、軍機前出護航,有的民眾為醫生們帶來了自家種的花生和烤的木薯。有一次和平方舟離開肯尼亞時,岸上突然出現了一支插着五星紅旗的摩托車隊,沿着海岸線追趕送行。

和平方舟是文化之舟。24萬餘海里的航程,和平方舟開展了100多場次的文化交流活動,詳細介紹傳統中國和當代中國,為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文化信仰的人講了一路中國故事。和平方舟,成為靠泊地很多青少年瞭解中國的窗口。“我長大了要去中國看一看”成為一代年輕人的夢想。

中國之舟,為和平而來。忠誠使命,建功海洋,和平方舟處處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履行中國軍隊維護世界和平的莊嚴承諾,必將在深藍大洋繼續奏響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和諧樂章。

20xx年11月1日,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首次訪問多米尼加。圖為和平方舟緩緩駛進聖多明各港。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3

“它滿載着中國人民和中國軍隊對和平的渴望、對生命的尊重,是代言和平的‘中國名片’。”一位中國駐外大使曾這樣向當地民眾介紹和平方舟醫院船。

作為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萬噸級大型海上醫療救護平台,入列20xx年來,和平方舟先後訪問43個國家,為不同國籍、不同膚色的患者提供診療服務超過20萬人次,接待38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登船參觀。

這是一艘生命之舟——和平方舟醫護人員或頭頂烈日,深入偏遠村莊;或乘舟踏浪,登上海島環礁,他們發揚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和南丁格爾精神,救死扶傷,託舉生命,為各國民眾送去健康。

這是一艘友誼之舟——從亞非到中南美,從太平洋到加勒比海,從醫療服務到艦艇開放,從學術交流到文化聯誼,和平方舟張開雙臂熱情迎接各國民眾,播撒友誼種子,傳遞愛與關懷。

這更是一艘和平之舟——沒有冰冷的武器裝備,有的是先進的醫療設施;沒有戰爭的威脅,有的是對和平的堅守,這艘潔白的醫院船,帶給世人健康和希望,向世界傳播中國和平發展的理念。

從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到撤離也門中外人員,再到“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執行國際人道主義救援任務,一道道航跡繪就安全新圖景,一次次握手架起合作新橋樑,一個個微笑見證友誼新高度。中國海軍的卓越表現,向世界傳遞了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中國軍隊捍衞和平、中國發展走和平道路的堅定決心。

新時代賦予中國軍隊新使命,新使命呼喚中國軍隊新擔當。“和平方舟”號醫院船的航跡見證,中國軍隊堅持和平發展理念,正以越來越開放、自信、積極的姿態,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維護世界和平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歷史和事實證明,中國和中國軍隊的強大,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壯大。我們堅信,在“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新徵程中,中國軍隊必將更加積極地履行責任義務,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4

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艘制式遠洋醫院船,20xx年12月入列,舷號866。船長178米、寬24米、高35.5米,共有8層甲板,排水量14300噸。

“和平方舟”醫院船設有傷病員換乘、檢傷分類、門診、住院、後送撤離五大醫療區,總面積4000平方米。醫院船戰時負責海上傷病員醫療救護,平時為我駐島礁居民和部隊官兵巡診,執行國際人道主義醫療服務、重大災難應急救援和對外軍事醫學交流與合作等任務,被譽為海上“生命之舟”。

在到訪國民眾心中,遠遠駛來的中國“大白船”是“希望之船”,也是“健康之船”。

“長大了,我想到中國跳一支芭蕾舞,來感謝你們!”6歲的斐濟小女孩戴安娜在和平方舟接受了2個小時的全麻手術後,手足畸形得到成功矯治。

“感謝和平方舟,這是中國送來的福祉!”戴安娜的母親熱淚盈眶,連聲道謝。

為戴安娜實施手術的醫護人員來自海軍軍醫大學,這次任務是該校轉隸海軍後,首次成建制抽組人員組建海上醫院。為了儘可能惠及更多民眾,120名醫護人員白天診療、晚上加班、接力奮戰。

為多米尼克患者帕特里克實施其國內首例全麻下輸尿管鏡檢+鈥激光碎石手術,他的腰腹部不再劇烈疼痛;為多米尼加女患者阿布萊烏實施右耳巨大瘢痕疙瘩切除整形修復術,她重拾美麗與自信;為瓦努阿圖患者埃爾沙·凱西實施白內障摘除術,他的世界重現光明;為湯加患者伊卡湯佳實施微創胸腔閉式引流術,他術中沒有痛苦,術後也沒有疤痕……

從南太平洋到加勒比海、從莫爾茲比到瓜亞基爾、從一座座城市到一個個島嶼,中國軍醫用真誠的愛心、周到的服務和精湛的醫術,把中國關愛實實在在送到了外國民眾心坎上。

“這雖然是一張舊的就診卡,但它就像格林納達的香料一樣,散發芳香,因為這是中國人民送來的健康大禮。”55歲的威廉是格林納達首都聖喬治的一名普通工人,和平方舟時隔三年再次到訪,他特地帶着當年的就診卡登船致謝。

“真沒想到,中國軍醫從天而降!”瓦圖萊萊島酋長拉徒激動地説。在斐濟,和平方舟派出救護直升機,前往距離靠泊的蘇瓦港100公里的瓦圖萊萊島,把來自中國的健康關愛送上小島。

入列20xx年來,“和平方舟”醫院船先後完成“醫療服務萬里海疆行”、7次“和諧使命”醫療服務、20xx年赴菲律賓人道主義救援等20多項重大任務,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集體二等功2次、集體三等功1次,累計航程24萬多海里,醫療服務國內外民眾23萬餘人次,成為新時代人民海軍的閃亮“名片”。​

和平方舟任務航線圖。何魏巍 製作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5

此次《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海油劉鋭,黃大年,王鈺,黃大發等人,在此我就不一一例舉她們的偉大貢獻和令人深思的舉動了。還有一個特別的致敬團體---塞罕壩林場建築者。55年來,河北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們聽從黨的召呼,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鬥,甘於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是的,前輩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來響應黨的建設,作為一名共青團員,我們更應該牢記並且積極響應團的建設:

一、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全團的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基本路線統一思想和行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的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必須把堅持改革開放和四頂基本原則統一起來,使黨的基本路線在團的工作中得到全面貫徹。二、堅持先進性和羣眾性的統一。教育、引導青年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發揮團員的模範作用;廣泛團結青年,與青年保持密切的聯繫。

三、堅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共青團根本的組織原則。要充分發揚民主,切實保障團員的民主權利。要實行正確的集中,加強組織性和紀律性,保證團的決議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

四、堅持把竭誠服務青年作為團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好地吸引和凝聚青年。

五、堅持黨建帶團建。把黨的要求貫徹落實到團的建設之中,使團的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規劃。

六、堅持不懈地抓好基層建設。基層組織是團的一切工作的基礎。團的領導機關要確立基層第一的觀念,發揚務實求實的作風,深入基層,服務基層不斷增強基層活力。

在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青年的具體利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開展適合青年特點的獨立活動,關心青年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切實為青年服務,向黨和政府反映青年的意見和要求,開展社會監督,同各種危害青少年的現象作鬥爭,保護和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6

7月20日,羅霄山深處,黃桃林層層疊疊、碩果壓枝。炎陵縣中村瑤族鄉平樂村貧困村民朱聖洪開始採摘黃桃。靠着400餘棵黃桃,他家已連續4年年收入10萬元左右,順利脱貧,奔向小康。

“搭幫黃書記,是他改變了我的命運。”朱聖洪説的“黃書記”,是炎陵縣委原書記黃詩燕。

黃詩燕任炎陵縣委書記期間,曾3次到朱聖洪家,動員他種桃奔小康。

“大黃抓小黃,抓出金黃黃。”如今,炎陵縣共種植“黃金果”8.9萬畝,全縣近60%的貧困羣眾靠種黃桃實現穩定脱貧。

脱貧攻堅勝利就在眼前,而“大黃”卻看不到了。去年11月29日,開完全縣扶貧調度會,黃詩燕突發心臟病,不幸殉職,生命定格在56歲。省委追授他為“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

“小黃”豐收在手,人們更加思念“大黃”。

一山黃桃出海去

20__年6月25日,炎陵縣迎來第30任縣委書記黃詩燕。

擺在他眼前的問題十分棘手:老、少、邊、窮縣,全縣貧困發生率達19.5%,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脱貧功成,務必在我。”黃詩燕立下誓言,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

山多地少,出路在哪?黃詩燕果斷提出,靠山吃山,建設“一帶八基地”,即生態休閒農業風光帶以及特色水果、無公害蔬菜、炎陵白鵝、茶葉、油茶、筍竹林、藥材、花卉苗木基地。

上世紀80年代,炎陵縣從上海引種黃桃,一直不温不火。學過農學專業的黃詩燕發現,炎陵適合黃桃生長,種植黃桃是當地脱貧致富的突破口,但需要政府大力扶持。

“他對黃桃的瞭解超過了三分之二的果農。”炎陵縣黃桃協會會長鄧運成回憶,從20__年開始,黃詩燕主導成立黃桃產業辦、黃桃產業協會,將當地黃桃統一定名為“炎陵黃桃”,並請來專家指導黃桃種植、銷售,提升品質,打響品牌。

黃桃產量逐年遞增,銷售一度告急。黃詩燕不僅引入“互聯網+扶貧”電商銷售模式,還主張舉辦黃桃大會,主動站台賣黃桃。有人提醒,縣委書記公開為產品代言怕引來非議。他坦然説:“為老百姓脱貧站台,我怕什麼!”

20__年,為讓炎陵黃桃走得更遠,黃詩燕發動徵集廣告語。一天,他在洗衣時靈機一動,想到“炎陵黃桃,桃醉天下”。隨後,這句話成為推廣炎陵黃桃的“金句”。

8年育“桃”,終成品牌。“炎陵黃桃”先後獲評中國優質黃桃之鄉、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湖南省十大農業品牌,出口新加坡、阿聯酋以及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

一片好景富老區

脱貧,單靠一個黃桃肯定不夠。

黃詩燕認為,除了綠色農業,還要發展文化旅遊和生態工業,不斷增強“造血功能”。

黃詩燕帶領縣委班子廣泛調研,在20__年提出“守望兩座山”(守住綠水青山、望着金山銀山),充分利用炎陵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建設生態旅遊強縣。

目前,炎陵已形成北有紅軍標語博物館、西有炎帝陵、東有神農谷、南有一批紅色革命舊址的旅遊格局。今年1月,炎帝陵景區躋身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為了發展產業,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安心就業,黃詩燕帶領黨員幹部,相繼引進歐科藝、國聲聲學等規模以上企業99家,形成新材料、電子信息和智能家電、紡織服飾、新能源電動車等4大產業。在全省省級以上產業園區綜合評價中,炎陵縣工業集中區排名第20位,邁入全省園區第一方陣。

文旅富民、工業強縣,炎陵縣域經濟持續跨越發展。20__年,該縣實現GDP75.2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882元,成功脱貧摘帽。

一腔赤誠為百姓

“為了讓我們住得安心,黃書記給每家配了60平方米菜地。”7月18日,在炎陵縣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菜地上,貧困户張連軍邊摘辣椒邊感慨。

20__年摸底發現,炎陵縣有1.49萬户村民的住房存在安全隱患,全部解決需投入6億元,而炎陵當年財政收入僅7億元。黃詩燕態度堅決:“砸鍋賣鐵,也要讓百姓住上新房!”

為了籌資,他帶頭省錢:老舊的縣委大院不裝修,掉漆的辦公桌不更換;整合縣裏各項涉農資金,握指成拳。

難關終於闖過。全縣1250户貧困户易地搬遷住進新房,2543户貧困户實現安居,6122户土坯房得到改造。

副縣長盤曉文記得,在設計易地扶貧搬遷住房時,黃詩燕提出,要給貧苦户一塊菜地,一個小雜屋。以後生活好了,房子還會加層,要按兩層樓打地基,留樓梯。“去年政策才放開,可以為羣眾留一些基本生活配套。炎陵的易地搬遷房如果不是黃書記堅持,老百姓就沒這麼方便了。”盤曉文説。

20__年,鄰省一個市實現脱貧。有人認為,炎陵縣當年也可爭取脱貧摘帽。黃詩燕否決了這一方案,他説:“為了摘帽而摘帽,不能保證脱貧質量,無法向羣眾交代,無法向中央交代,無法向歷史交代。”

後來,一些地方出現數字脱貧、形象脱貧等急功冒進現象,引起上級重視,開展專項整治。回想黃詩燕當時説的話,大家佩服他頭腦清醒,是真正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7

陳俊武院士70年矢志報國的決心、獻身科學的追求、著書育人的熱情、無私奉獻的品格,感人至深,催人奮進。要深入持久學習陳俊武院士靈魂裏的忠誠、骨子裏的擔當,把“小我”融入“大我”,堅定信念、埋頭苦幹、勇於登攀,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好,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推動公司全面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曹操的《龜雖壽》,我最喜歡的當屬“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正如陳俊武院士一樣,不管時代如何變幻,他始終站在科研前沿,站在國家最需要的地方,這樣的時代楷模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學習陳俊武同志熱愛祖國,忠誠事業的家國情懷。翻看陳老的履歷,70年的職業生涯始終圍繞着兩個字:石油。1946年,正讀大學二年級的陳俊武到撫順參觀,第一次見到了日本人留下的煤制油工廠,中國石油工業落後、處處受制於人的窘況對他產生了巨大沖擊,心中當即立下志願:挽弓當挽強,一定要投身石油工業,用己所學為國家和民族振興貢獻力量。大學畢業後,他拒絕了留在瀋陽工作的機會,如願進入遼寧撫順礦務局工作,成為人造石油廠的一名技術員。他一頭扎進車間,與技術專家和老工人一起克服重重困難,憑藉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勤奮嚴謹的工作作風,逐步成長為一名青年技術骨幹。急國家所急,想國家所需,這是他最初的信念,始終不改。

學習陳俊武同志精細嚴謹,精益求精的求實作風。 1968年冬,為解決勝利煉油廠新建的120萬噸/年催化裂化裝置催化劑大量跑損的難題,陳俊武帶領攻關小組來到黑龍江大慶,冒着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爬上大慶煉油廠30多米高的催化裂化裝置兩器平台,監測反應器、再生器運行情況,記錄流態化數據。手凍僵了,腳凍麻了,鋼筆也凍得寫不出字了……但工作仍然要繼續,為了方便對比分析,他又和同事輾轉來到撫順石油二廠催化裂化裝置區,收集第一手資料,對三個裝置的流態化數據反覆對比,找出了催化劑大量跑損的原因,總結出現場操作要點,進而提高為迄今仍然採用的催化裂化裝置流態化測試理論和方法。精細嚴謹,精益求精,是他不變的初心,一直堅持。

學習陳俊武同志勇於超越,開拓創新的擔當精神。20世紀80年代初期,陳俊武帶隊成功研發了新型的同軸式催化裂化裝置,蘭州煉油廠聯繫陳俊武,希望採用洛陽煉油實驗廠的同軸式技術,建設一套年加工能力50萬噸同軸式流化催化裂化裝置。但是,上級主管部門有人從技術角度對設計方案的安全性提出質疑,建議改變裝置的佈置形式。陳俊武清楚的知道,如果該方案被否定,這項新技術也就失去了一次上台階的機會,當“出了問題誰負責”這個問題被提出時,他堅定地説:“如果出了問題,我陳俊武負責!”最後,陳俊武的設計方案獲得通過。1982年,凝聚着他和團隊心血的蘭州煉油廠這套裝置順利建成投產,不僅當年就收回了4000多萬元的投資,而且把我國煉油技術水平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勇於創新、敢於擔當,是他永恆的初心,默默堅守。

學習陳俊武同志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的高尚品格。中國煉油技術不斷進步,但缺乏系統性著作,難以滿足技術人員學習需要。1990年起,陳俊武潛心編撰《催化裂化工藝與工程》一書,20年間出版再版3次,直到20__年第三版出版發行,業內人士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未來市場的競爭實質是科技實力的競爭,必須首先提高科技人員的整體基礎理論水平和科技素養。”陳俊武願做科研人員攀登科學階梯中的一級,承上啟下育人才。他打破門户之見,開辦了一個有獨特教學方式的高級研修班,讓來自我國石油化工領域的優秀學員接受高水準的“魔鬼訓練”。當年研修班的許多學員,如今已經成長為石化行業的技術專家。淡泊名利、甘為人梯,是他傳承的初心,奉獻終生。

70年至誠報國,92載歲月如歌,他叫陳俊武,他説“中國需要”是我永遠的初心!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開拓者,我們要像榜樣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8

20多年前去下莊,走了整整兩天。第一天大清早從重慶城區出發,傍晚到巫山縣城;第二天大清早從巫山縣城出發,坐面的到鎮上,在鎮裏等順風車到最接近下莊的一條“車路”的路口,沿着一條接一條的田埂和山徑轉幾個小時,傍晚時分到了下莊的“莊口”。站在山崖邊往下看,下莊的房屋隱隱可見。再看去下莊必經的“掛壁路”,還沒進去就開始擔心自己怎麼出得來。

下莊人鑿山開路的故事,那時已在全市引發巨大反響,但那條下莊人拿生命拼出來的碎石路,一下雨就會被洪水和落石砸毀。在下莊的3天,看到毛相林和下莊人仍舊信心十足,幹勁十足,只是信誓旦旦之間不免流露出一些悲壯。離開下莊時,被沖毀的通村公路還沒有搶通,但毛相林和下莊人堅持要從那條通村公路上送客人。

那次用麻繩捆得嚴嚴實實,被幾個人沿着陡峭的崖壁“提”出下莊的經歷,20多年來不時在腦海中重現,但下莊和下莊的路與當年相比已有天壤之別。脱貧攻堅精準施策的持續發力,催生了毛相林和下莊人當年“想都不敢想”的鉅變。

仍然大山環峙地處偏僻的下莊,以一個山區小村莊的獨特氣質,映射出朝氣蓬勃的時代精神和發展道路。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9

盧永根院士,將畢生的存款8809446元悉數捐給了華南農業大學,他沒有給自己唯一的女兒留下一分錢,尤為感人的是盧老説“黨培養了我,將個人財產還給國家,是作最後的貢獻”,這是多麼無私的精神啊,要知道説句話的時候,盧永根院士已經87歲高齡,而這也不是他心血來潮的決定,盧永根院士的一生中,一直堅定為國奉獻,他用實際行動詮釋着一名科學家的愛國情懷,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每一名《感動中國》的觀眾,點燃了我心中的愛國主義火焰,他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我們踐行初心的生動示範。

在水稻遺傳研究領域,盧永根做出過突出貢獻。他提出的水稻“特異親和基因”新學術觀點,對水稻育種實踐產出了重要作用。但是,讓我們敬佩的是他的選擇,作為一名香港律師行高級職員的兒子,盧永根的生活是衣食無憂的,在1949年,他從避難者夢寐以求的香港來到了嶺南大學農學院,並從此紮根廣州,再也沒有離開祖國的大地,作為一名老黨員,他的一腔熱血,也從未有過絲毫動搖,他的家國情懷影響了很多人,很多年輕人也正是在盧永根的感召下,學成歸國,這種愛國精神將持續影響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盧永根對黨和國家的發展非常關心,特別是農業領域的糧食問題,他尤為在意,在他的心中,對我國的農業發展一直保有一種憂患意識,那就是糧食作為根本,農業作為基礎,不能丟,不能大意,並且在每次的黨支部會議上,盧永根也會根據自己對黨和國家最新政策的學習和對國內國外的大事要事的見解發言,始終堅持一名共產黨員對自己的嚴標準、高要求,即時躺在病牀上的盧永根也沒有忘記組織生活,經校黨委批准,病房臨時黨支部成立了,一個月開一次會,盧永根院士一直沒有離開黨,他始終堅守着一名共產黨員的信念,

就在20__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因為身體原因,盧永根院士無法來到現場,現場連線了他的夫人徐雪賓老師,徐老師向現場觀眾展示了盧永根院士的一張卡——遺體捐贈卡,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傾其所有之後他仍然想着對祖國再做一點貢獻,生動體現了什麼是“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真正是春蟬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國家之幸,民族之幸。

對於盧老,科學是他將自身命運與民族復興結合在一起的最好方式,而我們普羅大眾,對比盧老,從事着普通工作的人們,唯有立足崗位做貢獻,積極作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十九大精神上,切實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推動工作再上新台階,以實際行動為祖國強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0

共產黨人的堅守是什麼?跟隨黃大發的腳步,相信大家心裏都有一把尺。黃大發帶領200多名羣眾歷時30多年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的引水渠,結束了附近幾個村組長期缺水的歷史;帶領羣眾坡改梯、鋪村路、架電線、建學校、搞養殖,一改當地貧窮落後的面貌。“不忘記黨、不忘記人民、不忘記自己是共產黨員”,這是有着58年黨齡的老黨員黃大發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見證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守和情懷。

也許有人會對黃大發“一生只為修一渠”不以為然,但瞭解到這渠要“用命去換”,相信大家都會肅然起敬。這是靠風鑽、鋼釺和二錘,在擦耳巖上開出的一道“天渠”,這條被當地羣眾稱讚的“大發渠”,是3個村、10餘個村民組的“解困之渠”“脱貧之渠”“發家之渠”。30多年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天渠”,這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力量,更是一種堅守,讓我們目睹了共產黨人的風采,見證了共產黨人的誓言,也詮釋了共產黨人的為民情懷。

強調:“沒有遠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面對“四種危險”和“四大考驗”,如果信念不堅定,理想不執着,精神上就會“缺鈣”,得“軟骨病”,一批批貪官落馬就是有力的佐證。黃大發“三個不忘”,就是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用行動畫出了“四講四有”合格黨員的標準像,是用特殊材料製成的優秀共產黨人的至真獨白,值得黨員幹部深思、看齊、致敬、學習。

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共產黨人如何守住精神高地,關鍵是堅守崇高信仰,始終如一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牢牢守護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自覺築牢思想防線,經受住各種風險和考驗,撐起共產黨人的時代標杆。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1

一顆初心,始終躍動。雲南民族大學審計處副處長,雲南民族大學駐彝良縣海子鎮中溝村扶貧第一書記、工作隊長張昆説,朱有勇院士把自己多年的科研成果無償提供給農民朋友脱貧致富,與農民打成一片,手把手傳授技術,心貼心助推脱貧,切實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身處精準扶貧一線幹部的學習榜樣。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作為一名具體負責扶貧工作的工作者,我深深為朱有勇院士的精神和行為所感動和激勵。我們將以朱有勇院士為榜樣,用情用心用力,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為全面決勝小康而努力,我們更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懈努力奮進。”昆明醫科大學扶貧辦主任李建明表示。

“他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投身脱貧攻堅事業,主動來到深度貧困的‘民族直過區’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後的面貌。”昆明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趙曼曼表示,要學習朱有勇院士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不斷積累知識,提高自己的學術修養,把學術研究立足於實踐,學有所專,學有所用,服從國家需要,把自己的知識貢獻給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雲南大學保護生物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王佳冠表示,要深入學習朱有勇院士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加強創新實踐,將個人的學習研究與農村農業的發展需求緊密結合,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不辜負朱院士“把科研論文寫在大地上”的要求和囑託。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2

在全自動化碼頭立項之初,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連鋼創新團隊”先後奔赴荷蘭、德國等國外自動化碼頭考察。但國外同行並不展示核心技術和關鍵數據,團隊成員只能走馬觀花地遠望。

當時,國外企業也曾提出規劃設計方案,但卻開出了天價,並且附帶有系統不開放等條款,拒絕提供核心技術,一旦接受,就會陷入國外企業的掣肘。

“真經”難求,核心技術買不來,成功只能依靠自己!“連鋼創新團隊”決定,自主設計建設全自動碼頭,給中國港口人爭口氣。

懷揣着為國爭光的情懷,團隊成員千方百計蒐集信息,如飢似渴“惡補”相關專業知識,夜以繼日地苦幹,不到兩年累計召開了3000多個專題分析論證會,每個專業都形成了上萬字的論證報告。

他們僅用了3年半時間,完成了國外碼頭近10年的研發建設任務,還先後攻克了10多項世界性技術難題,為全球自動化碼頭建設運營提供了“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

如果沒有“連鋼創新團隊”咬緊牙關自主創新,突破技術封鎖,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不會有青島港自動化碼頭走向全球領先。

我國一些關鍵產業近年遇到的瓶頸已充分説明,自力更生才不受制於人,自主創新才能真正掌握核心技術。各行業“卡脖子”技術的突破,需要各行各業不懈奮鬥、勇攀高峯。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3

如今的丹東,鴨綠江風微浪穩,鳳凰山鬱鬱葱葱,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戰火不斷、滿目瘡痍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光榮院裏,工作人員給予孫景坤老人悉心的照顧,子女也在牀邊盡心陪護,但老人每次醒來都要尋找的,卻是一位無言的“夥伴”——軍裝。這件掛滿了獎章的軍裝,現在就掛在老人的牀邊,護理員曾數次看見,老人用顫抖的手輕輕撫摸它、撫摸獎章、撫摸那一段出生入死的崢嶸歲月、撫摸這一生的付出與奉獻……

接受了採訪後,老人有些倦了,工作人員幫助老人躺下,半夢半醒間,老人又將右手舉到了耳邊,從姿勢上來説,這一個躺着的軍禮遠遠稱不上標準,可在內涵上來説,這又是一位軍人,用72年的漫漫歲月,敬出的最標準的軍禮。

接受採訪時,孫景坤老人剛剛出院不久。考慮到老人的身體狀況,我們的採訪時間一縮再縮。老人的精神大不如前,談吐已不再清晰,但是,敬禮時,他仍然盡力地坐直了身體。

老人話不多,反覆提起的兩個詞,是奉獻和幸福。他的心中,似乎從來沒有自己應該得到什麼;他想到的,總是自己還能做些什麼。戰時勇往直前、建設時事必躬親、為下一代做愛國主義教育、捐出自己珍藏的獎章和證書……當我們贊他偉大,喚他英雄時,他想到的,卻是已經長眠的戰友。

“他們才是真的英雄,與他們相比,我還活着,就已經很幸福了。”類似的話,老英雄張富清也説過。他們並不相識,卻因為相同的信仰而在思想上產生了共鳴。

返程的路上,我們去了抗美援朝紀念館,在精心佈置的場館和詳實的史料中,我們彷彿能看到當年那連天的戰火和無畏的將士,烽煙中、黃土下,許多英雄甚至沒有留下隻言片語,但我想,如果讓他們重新選擇,那些前行的背影中不會少哪怕一絲堅毅……

領導人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深刻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無論什麼年代,共產黨人都在用行動反覆重複這個答案,在湖北、在遼寧,在祖國的每一片土地上,在人民需要的每個時刻裏。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4

錢海軍同志,你好!清晨在媒體上看到你的故事,為你的精神所感動——平凡中造就偉大。你是百姓心中的“萬能電工”,是老百姓最信賴的“點燈人”,你用23年的執着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您的事蹟可歌可泣、可圈可點、可追可及。

築牢信仰之基,對黨忠誠。從風華正茂的“小錢同志”到頭髮花白的“老錢師傅”,你始終牢記一位幫扶過的新四軍老戰士對你説過的話:“戰爭歲月,我是扛着槍衝在保家衞國第一線。和平年代,你是拎着工具箱衝在為人民服務的第一線。我們都是共產黨員。”新四軍老戰士的話深深地烙印在你的心裏,你雖然身在和平年代,但你從來沒有忘記過需要幫助的人,一條志願服務熱線,已經開通23年。你用實際行動書寫了對黨的忠誠。廣大黨員幹部,要以你為思想之“鏡”,除去靈魂之“垢”,拂拭精神之“塵”,擦淨理想之“旗”,打開心靈之“窗”,一輩子幹一行愛一行,在實現理想信念的道路上,築牢信仰之基,時時處處以老百姓的利益為重,在平凡中創造不平凡。

堅持求真務實,為民服務。您説:“我願意一輩子拎着工具箱,走在為人民服務的第一線。”你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一條服務熱線,23年從未改變。你在浙江慈溪,無數老人都知道你的名字。在你的抽屜裏,裝着幾千張碎紙條,每張紙條上都記錄着姓名、電話和地址,上面記錄着23年你完成的2.5萬個小時的志願服務;即使在大年三十,你只要接到求助電話,你都會毅然決然地拎着工具箱出門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而且堅持不喝羣眾一口水,不收羣眾一分錢;無數次,你用自己的微薄工資,為老人換水龍頭、燈泡、修電錶、通馬桶……廣大黨員幹部,要以你為標,常懷為民之心、常思利民之策、常行惠民之舉,在一枝一葉中不斷提升為民服務的能力。

弘揚志願精神,無私奉獻。錢海軍同志,23年來,你始終如一弘揚志願者精神,老百姓哪裏有困難,你就出現在哪裏。你在兢兢業業為居民提供用電服務的同時,又主動承擔起為孤寡老人修理電器甚至料理起居的工作。你自印名片,24小時開機,半夜有人打電話,你也接聽。你的一顆熱心,點亮了千家萬户。在你的建議下,國網慈溪市供電公司啟動“千户萬燈”殘疾人貧困户室內照明線路改造公益項目,從寧波鋪開到省市縣三級聯動機制,再覆蓋浙江全域。你説:“服務沒有‘海拔’,愛心沒有距離,應該毫不保留地把電和光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20__年,你不顧高原反應,帶領着一支志願服務隊,在雪域高原開設了鄉村電工培訓班,併為他們送去太陽能移動電源、裝上多功能自發電燈……錢海軍同志,你一生都立足本職崗位,心繫萬家燈火,將“小我”融入服務民生福祉的“大我”,是每一名黨員幹部學習的榜樣。志願服務不是興趣使然,轟轟烈烈,更似潤物無聲,持之以恆,像你一樣將愛融入生活的點滴,積小善為大善,用身體力行以“無私奉獻”為核心,彰顯大愛無疆之美,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5

近日,中宣部授予毛相林“時代楷模”稱號,他的感人事蹟在當地引起熱烈反響。

“20多年前,毛相林帶領着下莊人一錘一鑿,鑿通出山路,現在又帶領村民邁向致富路。這種無私奉獻的為民情懷、愚公移山的堅韌精神,值得我們年輕幹部學習。我們要為人民羣眾做實事,在奉獻中實現自我價值。”重慶市巫山縣下莊村駐村幹部周勇説。

“學習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蹟,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深深地被打動。”重慶市南川區廟壩村第一書記宋建峯説,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從毛相林身上學到很多。在關鍵時刻,一定咬緊牙關,衝鋒在前,向黨和人民交上滿意的答卷。

重慶市巴南區聖燈山村扶貧幹部謝志耕説,下莊人脱貧摘帽,毛相林這個帶頭人起了重要作用。他要以毛相林為榜樣,時時處處為羣眾着想,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重慶市綦江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優撫科科長謝邦金説:“毛相林是當代黨員的優秀代表,我們要認真學習他不等不靠、艱苦奮鬥的精神,引導退役軍人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

重慶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方旭表示,激發人民羣眾脱貧致富內生動力至關重要,毛相林等下莊人不等不靠、艱苦奮鬥,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西南政法大學哲學系本科生崔冬贇表示,青年大學生要學習毛相林的奮鬥精神,立志到基層去,將青春的“小我”融入到社會的“大我”中去,讓青春之花在廣闊天地綻放。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6

一段簡介,書寫了一段一名共產黨人不凡的人生,展現了一名老黨員堅持為人民的幸福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是為民的奮鬥,讓毛相林瘦小的身軀頂天立地起來,是為民的奮鬥,讓毛相林內心的精神光輝偉大起來,是為民的奮鬥,讓毛相林成為廣大黨員幹部心中學習的榜樣。

要學習他,樹牢為民情懷。1997年,毛相林帶領村民,以最原始的方式,在空中蕩,壁上爬,用鋼釺撬,用雷管炸,用兩腳蹬,歷時7年,用血肉之軀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長8公里的“天路”。

要學習他,為民勇敢奮鬥。有了這條路,下莊與竹賢場鎮的距離由過去的一天縮短為1小時車程。隨着與外界交流的逐漸頻繁,下莊人發現,鄰近的村莊早已依託產業,步入發展快車道,把下莊村遠遠甩在了身後。

出山公路修通後,他又帶領村民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歷經13年時間探索培育出“三色”經濟,並於20__年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脱貧。

要學習他,甘於講求奉獻。多年的奮鬥,在毛相林的帶領下,形成了以奮鬥為核心的下莊精神,他説,他退休後還要把下莊精神傳承下去,讓來到下莊的人們懂得珍惜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建設和諧富足的美麗鄉村。有了老支書帶頭示範,村民們積極性高漲。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初,縣裏也決定投入資金,幫助下莊村民實施民宿改造計劃。目前,下莊村已改造19棟34户民宿,二期72棟88户民宿改造也已納入規劃,很快將啟動建設。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7

新年前夕,在鞏固脱貧成果、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刻,株洲市政協副主席、炎陵縣委書記黃詩燕卻倒下了,把生命融入到炎陵這片山河之間。

注視黃詩燕的人生年輪,眼前會躍動“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大情大義,耳邊會縈繞“脱貧功成、務必在我”的誓言。“一夜驚憐絲吐盡,三鄉切盼燕歸來”,人們用它來表達對黃詩燕的深切悼念和無盡追思。是什麼,令黨員幹部肅然起敬,讓百姓羣眾心心念念?

人們懷念他的赤子初心、忘我奉獻。他是共產黨員,如釘子般“釘”在脱貧攻堅的陣地。“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羅霄山脈,這片灑下無數英烈鮮血的英雄土地,如今又矗立起一位共產黨人的豐碑。黃詩燕雖倒在決勝全面小康的黎明時分,卻把莊嚴承諾鐫刻在百年夢想的征途上。

人們懷念他的實幹有成、鋭意創新。作為主政一方的縣委書記,黃詩燕耗盡最後一分心力,換來了炎陵大變樣。從市委大院到邊陲山區,拿慣了筆桿子的温潤書生,為富民興縣殫精竭慮:謀劃“四老四地”,佈局綠色農業、生態工業、文化旅遊,壯大黃桃產業……樁樁件件,都是打底子、夯基礎的“潛績”;點點滴滴,相伴着那個不知疲倦的身影。

人們懷念他的公僕情懷、俯仰無愧。他是農民之子,燕子銜泥般壘起老百姓的“幸福窩”。黃桃熟了,一句“為脱貧站台,我怕什麼”,彰顯這位書記的民本情懷;人心暖了,一首“大黃抓小黃,抓出金黃黃”的順口溜,是炎陵百姓對這位扶貧書記的最美頌揚。心中裝有人民,做事為了羣眾,正因堅定這樣的信念,多大的苦都能撐着,多大的難都能闖過。

人們懷念他的簡單樸素、一身正氣。清白之人,自有一股清正之氣。縣委書記任上,不接受任何私人宴請。身為幹部,為人清廉,如江水般清澈;性格堅毅,如大山般沉穩。家人心中,他善良有愛,亦如陽光般温暖。修身又齊家,正己亦正人,黃詩燕不只濯清自我,更涵養着炎陵的政治生態。

政聲人去後,山花爛漫時。追憶黃詩燕,既是對他本人壯志無違的緬懷,也是致敬那些與黃詩燕一樣,用青春、熱血和生命踐行使命的扶貧幹部。自脱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國280萬扶貧幹部奔赴戰場,其中700多人倒在衝鋒路上。在這份沉甸甸的名單中,有縣委書記、縣長、大學教授,也有鄉鎮幹部、駐村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退伍老兵……

“有奮鬥,就會有犧牲。”雖説和平時期的犧牲誰也不願發生,但英雄的脱貧攻堅將士,以自己的奮不顧身,鑄就了新時代共產黨人和中華健兒的精神豐碑。完勝脱貧攻堅戰之時,我們當奉上一杯慶功酒,以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

羅霄山下,炎帝陵前,凝聚着中華民族的奮鬥精神,薪傳着永不熄滅的紅色“火種”。遠山巍巍,思念綿綿,由星星點點的微芒,聚合為燃燒生命的熊熊之光。山風習習,只爭朝夕的扶貧身影,閃耀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花火,凝結為決勝全面小康的不竭動力。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8

從高處俯瞰,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四周懸崖峭壁,如同在“天坑”之中。下莊村村委會主任毛相林説,在沒修公路前,村裏交通閉塞,到縣城就要花3天時間。

毛相林:我們這個地方沒有公路,不光只是窮,連生命都沒有保障。在一九八幾年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年輕小夥子,二十幾歲,受傷了。我們用了三天時間,我們都沒有(把他)送到醫院,最後死去,這個事情對我的觸動很大。

1997年,毛相林開始帶領村民在懸崖峭壁上修路。沒有鑽機,村民們就腰繫長繩,趴在籮筐裏,吊在幾百米的懸崖上打炮眼。毛相林説,當時全村青壯年吃住在工地,用鋼釺撬,用雷管炸,硬是鑿出了近8公里的“天路”,打破了“天坑”般的圍困。而毛相林明白,道路通了,下莊村要發展,還得靠產業。在多方考察學習後,毛相林帶領村民們陸續發展起柑橘、西瓜以及鄉村旅遊產業。

下莊村村民劉時瓊:我們這個西瓜成熟以後,就有人上門來收。像我們這種,一般可以賣兩三千塊錢左右,種得多的可以賣六七千塊錢。

如今,下莊村實現整村脱貧,人均年收入近萬元。毛相林説,從開鑿“絕壁天路”到打贏脱貧攻堅戰,下莊村靠的是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精神,下莊精神將激勵下莊人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繼續前進。

毛相林:在最難、最險的地方,我必須要以身作則,帶頭衝到前面去。路修通了,實現了我一個願望,帶領大家致富,才是我最終的夢想。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9

“農民院士”是幹部羣眾對時代楷模朱有勇的美稱,這個“美稱”形象詮釋了朱有勇的事業,他已經把自己的生命、事業和農民的需求融合在一起。他説:“論文得寫在大地上,理論成果要放到實踐中檢驗。老百姓説好,才是真的好。”這種踏踏實實,務求實效的科研作風,恰是新時代院士必須的風采,唯有這種風采,才能讓科研成為國家發展強大的能量源泉,人民幸福的動力源泉。

在時代楷模朱有勇身上,他的信念堅定,志向深遠,情懷美好,是新時代黨員的楷模,是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的標杆,是新時代公民學習的榜樣。

朱有勇的信念堅定,堅定在具體的工作行動中。他把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踐行到脱貧攻堅的行動中,主動到深度貧困區域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後的面貌。在他這裏,信念就是行動力,信念就是主動力,信念就是表率力。他讓時代楷模的“信念”二字閃爍出温暖的光輝,照亮人生之路。

朱有勇的志向深遠,深遠在農民的幸福夢中。他致力農業科學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但是,他沒有躺在成果的榮譽殿堂裏安然享受,而是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把科技成果變成農業生產力,他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為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1000餘位科技致富帶頭人。在他這裏,志向貴在落地生根,落到到農民的需求上;貴在開花結果,芬芳在農民的笑臉上。他讓時代楷模的“志向”二字釋放出強大能量,鋪就羣眾致富路。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0

毛相林説,等他從村主任崗位上退下來,他就做下莊人事蹟陳列室的義務講解員,為大家講述下莊人脱貧奔小康的故事。他要把下莊精神傳承下去,讓來到下莊的人們懂得珍惜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建設和諧富足的美麗鄉村。

毛相林,男,漢族,1959年1月出生,重慶巫山人,中共黨員,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村委會主任。

下莊村坐落在巫山縣竹賢鄉的大山深處,四周高山絕壁合圍、生存環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外出只有一條在絕壁上的羊腸小道,世世代代幾乎與世隔絕。1997年,時任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的毛相林帶領村民向絕壁挑戰,克服了一個個困難,整整用了7年時間,終於在懸崖絕壁上摳出了一條8公里長的“天路”,修通了人們盼望已久與外面世界溝通的連接路、出行路;出山公路修通後,他又帶領村民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歷時15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經濟,發展鄉村旅遊,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蹚出了一條“致富路”……在毛相林和同事們的努力下,下莊村20__年在巫山縣率先實現整村脱貧,20__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670元(其中,脱貧户人均純收入達11344.56元),貧窮落後的面貌得到了大大改觀。20__年10月16日,毛相林同志獲得“20__年全國脱貧攻堅獎奮進獎”。

毛相林以執着堅守求證出自己的人生最大值——“成為一名羣眾身邊的好乾部”。作為一名基層年輕幹部,我們要向毛相林同志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自己的各項工作,着力解決好羣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努力使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1

朱有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他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投身脱貧攻堅事業,主動來到深度貧困的“民族直過區”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後的面貌。他致力農業科學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為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1000餘位科技致富帶頭人。他情繫三農,紮根邊疆,掛鈎聯繫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以來,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間地頭,與少數民族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受到各族羣眾真心愛戴和社會各界高度讚揚,被親切地稱呼為“農民院士”。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

這眾多榮譽的背後,是他不忘初心,紮根基層,苦心鑽研的深刻體現。在為羣眾解決實際問題後他曾説“這比拿多大的獎項、給多少錢都更讓我高興。”“能幫農民兄弟解決問題是幸福的事”。這種不忘初心,淡泊名利的精神,配得上他獲得的一切榮譽。

不忘初心,信念堅定,以祖國強大為一生奮鬥目標。朱有勇辛辛苦苦做了幾十年的科技工作,本該退休頤養天年的他卻主動去找活幹,而且乾的還不是一般的活,啃的是扶貧的硬骨頭,在條件艱苦的窮鄉僻壤大山溝裏一干就是五年。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一名先進分子,就應站在高處,胸懷全局,以看到還有貧窮的羣眾自己也吃不下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祖國強大為自己畢生的奮鬥目標。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2

12月2日,中宣部授予朱有勇“時代楷模”稱號。箇舊市民族宗教事務局組織幹部職工收看中宣部“時代楷模”朱有勇同志發佈會電視直播,認真學習朱有勇同志先進事蹟。

據悉,朱有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他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投身脱貧攻堅事業,致力農業科學研究,情繫三農,紮根邊疆,為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1000餘位科技致富帶頭人。是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基本方略的忠誠踐行者,是打贏脱貧攻堅戰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是奮鬥在脱貧攻堅主戰場的“農民院士”。

通過觀看,大家被朱有勇同志對黨忠誠、甘於奉獻,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所感動,紛紛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踐行黨的羣眾路線,把朱有勇同志的精神融入到今後的工作中,傳承新時代楷模精神,充分發揮民族工作部門的職能作用,切實為各族羣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為共創各族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奮鬥。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3

為大力弘揚張桂梅同志的崇高精神,營造對標先進比實幹、爭創一流比貢獻的濃厚氛圍,近日,麗江市開展“六個一”活動,引導激勵黨員幹部向張桂梅同志學習,堅守初心使命,為麗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組織開展一次專題集中學習活動。各級黨組織採取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座談交流、聽取報告、專題培訓、主題黨日、黨員活動日、組織生活會等多種形式,組織開展一次學習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集中學習活動,深入學習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通過對標學、深入學,講感想、談體會、話心得,教育引導激勵廣大黨員幹部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找準差距,自覺對標,不忘初心、埋頭苦幹,立足崗位、勇擔使命,攻堅克難、紮實工作,對標一流、爭先進位,真正把感動變為心動,把心動變為行動,把行動變為帶動。

組織開展一次“開學第一課”活動。各級各類學校圍繞學習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認真組織開展一次“開學第一課”活動。召開新學期第一次教職工大會,以“我向張桂梅同志學什麼、怎麼做”為主題開展學習活動,並將“學習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列為本學期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推進師德師風建設。舉辦新學期第一次主題班會,將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以及華坪女高精神播種到學生的心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組織開展一次“黨課開講啦”活動。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結合開展黨員領導幹部講黨課、“學習身邊榜樣”,把學習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列入黨課內容,組織開展一次“黨課開講啦”活動。進一步深入挖掘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特邀張桂梅同志現身講述感人故事傳説和感人事蹟,製作反映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專題片,層層推薦報送省委組織部和中央組織部,進一步深化學習成效、擴大宣傳覆蓋面,增強影響力,推動在全省乃至全國各級黨組織中掀起學習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熱潮。

組織開展一次幫扶慰問活動。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結合推進脱貧攻堅百日提升鞏固行動,帶着任務、帶着問題深入“掛包幫、轉走訪”掛鈎聯繫點開展一次遍訪走訪幫扶慰問活動,實地瞭解各項幫扶措施的落實,幫助貧困户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提倡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開展一次自願向張桂梅助學會捐款活動,幫助華坪縣女高解決實際困難。

組織開展一次“抓黨建促創文”主題月活動。以全力衝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大力弘揚“張桂梅精神”,在全市各級基層黨組織中深入開展一次“抓黨建促創文”主題月活動,各級各部門以系統行業領域為單位組建創文“黨員攻堅隊”“黨員先鋒隊”“志願服務隊”,深化共創共建共治,助力文明城市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守好網格陣地,深入社區、走進街頭,緊盯創文測評指標短板弱項,廣泛開展疫情防控、文明交通、扶老助殘、環境整治、秩序維護、文明餐飲、文明宣傳等文明創建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帶動形成人人關心、人人支持、人人蔘與的良好格局,凝聚創建文明城市的強大力量。

組織開展一次深度宣傳活動。組織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宣講報告團,持續在全省、全市範圍內開展宣講報告,深入廣泛傳播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邀請組織中央、省、市各級各類新聞媒體,分批次開展集中採訪報道活動,並開設專欄進一步深入宣傳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加大中央和省級媒體平台推送宣傳力度,推出一批關注度高、閲讀量高、點贊數高的重點稿件。深入挖掘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梳理完善張桂梅的100個典型故事傳説,製作推出一部黨員教育視頻片和一部VR網上展館。精心策劃組織,創作推出文學、歌曲、廣播劇、舞蹈、曲藝、美術、攝影、電影等一批以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張桂梅精神為主題的優秀文藝作品,持續擴大宣傳面、提升影響力,在全省乃至全國範圍內掀起向張桂梅同志學習的熱潮。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4

“挪達,拉祜庫馬西。(你好,我不會説拉祜話。)”

11月的一天,瀾滄縣竹塘鄉雲山村蒿枝壩組。

推開一户村民家的門,一位65歲的老人説了這樣一句開場白。拉祜族老鄉眉眼一笑,回了一句“漢巴庫馬西(我不會説漢話)”,熱情地把來人迎進家。

這是朱有勇5年來使用最多的常用語。

5年前,精準扶貧的戰役正在中國大地鋪展。朱有勇所在的中國工程院,結對幫扶西南邊陲的深度貧困縣——普洱市瀾滄縣。

貧困人口16.67萬人,貧困發生率高達41%,瀾滄縣扶貧任務艱鉅,是雲南決戰脱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院士扶貧”誰來牽頭?在中國工程院召開的專題會上,剛滿60歲的朱有勇院士自告奮勇:“我年輕,我來幹!”

朱有勇和同事們很快來到瀾滄縣。然而行走在竹塘鄉多個村寨,目之所及卻這樣揪心——籬笆房、茅草房四處漏風,一個火塘、幾件炊具、一堆玉米和一兩頭豬就是一户人家的全部家當。

這讓他想到小時候的生活情景。

1955年,朱有勇出生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箇舊市一個農村家庭。貧窮和飢餓讓他生出通過努力讓鄉親過得好、讓莊稼長得好的強烈願望。

“這個地方不該這麼窮。”朱有勇發現,瀾滄縣生態環境良好,光、熱、水、土壤條件優越,這麼好的資源稟賦,卻深陷貧困。

朱有勇感到深深的內疚,“我們虧欠農民的太多了,我們是黨和人民培養的,是我們來晚了……”

可村民們一開始並不大領情。

走村入户調研時,很多拉祜族人開口就是一句話:“給我點錢吧,給點錢我就脱貧了……”

朱有勇很急,給錢給物哪是長久之計?“等靠要”觀念更要不得。他明白,要想讓村民相信真能帶領他們擺脱貧困,就必須走到農民心裏,和老鄉打成一片。

朱有勇從零起步,開始學習拉祜語,慢慢地掌握了一些日常用語。他説,“更管用的還是喝酒,能跟村民喝上酒,那就肯定能打成一片。”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5

雲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20__年貧困發生率仍然高達41%。這一年,中國工程院結對幫扶瀾滄縣。誰來牽頭挑起重擔呢?時年60歲的朱有勇主動請纓:“我年輕,我來幹!”

説幹就幹,朱有勇把院士專家工作站建在了瀾滄縣竹塘鄉雲山村蒿枝壩組,帶領團隊一竿子插到底,在這個寨子紮下根,一待就是五年。

倡導種冬季土豆,農民剛開始不積極,他跟村組幹部搞起了示範種植;考察三七基地的路上,車子陷進了泥坑,他第一個下去推車,任憑泥巴濺了一身;尋找水源時,他拄着枴杖穿行在雨後濕滑的山坡,一路上跌了三跤……

駐村扶貧,迷彩服就是朱有勇的“作戰服”。他要求參加院士指導班的學員都要穿上迷彩服,因為這樣可以一掃長期貧困滋生的萎靡氣息,激發起奮鬥的姿態來。

種出五斤重的“神奇土豆”,種出藥企搶着買的“有機三七”,培養科技致富帶頭人……把“冬閒田”變“致富田”,老百姓的評價,就是朱有勇脱貧戰線上的口碑。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6

在全國上下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中央宣傳部7日在北京向全社會宣傳發布陳俊武的先進事蹟,授予他“時代楷模”稱號。他是時代楷模,更是人生榜樣。

在北京展覽館,參觀完“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型成就展”後,陳俊武動情地説:“作為新中國輝煌70年的見證者,能夠將個人的成長匯入國家歷史發展,我很幸運。今後還要繼續保持工作狀態,為了國家需要而奮鬥。”“從加入中國共產黨那一天起,我便做好了以身許國,一生獻科學的準備。”陳俊武經常這樣説,也嚴格這樣做。

一句“國家需要”,讓他為事業奮鬥了70年。早在1985年就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但是,他創新的腳步沒有停歇,堅守科技報國初心,在70年的職業生涯中,勇於創新,勇攀高峯,帶領團隊創造了石油煉製、煤化工技術領域的多箇中國第一、世界第一。陳俊武院士的精細嚴謹,精益求精的求實作風和勇於超越,開拓創新的擔當精神都深深感染並激勵着我,讓我為之感動、欽佩。最觸動我心靈的是他的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的高尚品格。

在實幹中愛國、在愛國中實幹,立足本職崗位、做好本職工作,埋頭苦幹,甘於奉獻,就能把對祖國的熱愛體現在每一天平凡的生活間、每一滴奮鬥的汗水中、每一步前進的足跡裏。中宣部授予陳俊武院士“時代楷模”稱號,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新中國成立之初就投身於黨和人民的事業,為我國煉油工業進步作出開創性的貢獻,是愛國奉獻奮鬥精神的模範踐行者。奮進新時代,各個行業、各種崗位的奮鬥者們堅守平凡、愛國奉獻,書寫着屬於自己這代人的愛國華章。樹立強烈的責任感和擔當意識,工作中衝在先、搶在先、幹在先,把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與個人的奮鬥目標緊緊聯繫起來,以國榮我榮、國強我強之心,勤奮進取、努力拼搏,就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世界上有許多美好的地方。但是,那裏有黃山麼?有黃河麼?有長江麼?有長城麼……既然這些都沒有,那麼,祖國就是一個不可替代的地方。”當年路遙的文字,激發起多少人愛國奮鬥的精神。今天,我們離夢想從未如此之近。美好的未來在召喚,奮鬥的豪情滿心間,70年後再出發,而今邁步從頭越!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7

20__年大學聯考成績出爐後,張桂梅有些不滿意。

儘管,這所免費女子高中,已連續10年大學聯考綜合上線率100%,1800多名貧困女孩從這裏走出大山、走進大學。

“今年華坪女高的大學聯考成績‘兩頭’比較突出,600分以上的相對歷屆較多,但今年達到專科成績的學生也多,達9人之多,往年就兩三個。”張桂梅説。

作為在雲南待了大半輩子的東北人,張桂梅對待學生成績時的“苛刻”,一如她一生的倔強和堅韌。

1974年10月,張桂梅響應黨的號召,隨姐姐從東北來到雲南,支援邊疆建設,此後的時間裏,她把全部身心獻給了祖國西南邊陲貧困山區的教育事業。

1996年,張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不久後張桂梅放棄了大理優越的工作環境,申請調到深度貧困山區華坪縣。她放棄進入全縣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選擇在全縣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並承擔起4個畢業班的語文和政治課教學任務。

1997年4月,張桂梅被查出患有子宮肌瘤,需立即住院治療。但為了不耽誤九年級畢業班的教學進度,她偷偷把檢驗結果藏起來,直到7月份把學生送進會考考場後,才住院接受手術。

得知張桂梅身患重病,縣婦聯主席和工委女工委主任同時看望了她。幾天後的縣婦代會上,全體代表為這個“外來的姑娘”捐款。有人借錢捐款、有人把給孩子買衣服的錢捐了、有人捐了自己回家的路費……縣領導説:“張老師,你放心,我們再窮也要把你的病治好。”

手捧着這山鄉的情義,張桂梅的淚水奪眶而出:“華坪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為華坪做些事。”這一堅持,就是20多年。從那時起,張桂梅的生命就和華坪、和教育扶貧連在了一起。

丈夫去世後,張桂梅沒有再組建家庭,沒有親生兒女,全身心投入教育和慈善事業。20__年,她一邊在民族中學當老師,一邊兼任“兒童之家”院長,成了眾多孤兒的“媽媽”。20__年,維持“兒童之家”的資金面臨短缺。為緩解窘境,張桂梅到華坪各部門籌措資金,“求人很丟人,但如果孩子們生活得不好,我這個義務院長更丟人。”

20__年至20__年的寒暑假,張桂梅在昆明為孩子們籌措到兩萬多元。對此她説,一切辛苦都值了。

2023時代楷模“和平方舟”醫院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8

重慶日報記者近日乘車從巫山縣城出發,在羣山中顛簸了近兩個小時才到達下莊村。20多年前,毛相林帶領村民開鑿的天路順着山勢蜿蜒而下,路的一側連着絕壁,一側臨着深淵,頗為壯觀。

不高的個頭、花白的頭髮——再次見到毛相林,他的臉上又多了幾道皺紋。幾年前,記者就曾來到下莊村,對毛相林絕壁鑿路,帶領村民“愚公移山”的事蹟進行過深入報道。此次故地重遊,毛相林已是年近花甲的老人。

“下莊像口井,井有萬丈深;來回走一趟,眼花頭又昏。”年輕時,毛相林最愛哼唱這首祖輩傳下來的歌謠。正如歌謠中描述的一樣,下莊村坐落於“天坑”之中,20多年前,這裏不通公路,村民出村要手腳並用,翻過一道落差上千米的懸崖。

1997年,時任下莊村支書的毛相林坐在海拔1300米的山崖上,望着天坑中的下莊,心裏騰起了修公路的打算。可當他説出自己的計劃時,村中反對聲卻不少,原因很簡單——修路要錢,村裏拿不出。

毛相林不甘心“坐井觀天”,他偷偷挪用了母親的700多元養老錢,作為第一筆修路資金。在其帶領下,村民們東拼西湊,5天時間共籌集了3960元,再加上毛相林以個人名義向信用社貸款的1萬多元,下莊村民第一次向大山、向閉塞發起了挑戰。

這年秋天,毛相林和村民們沒日沒夜地泡在工地上。大部分路段要在懸崖絕壁上開鑿,沒有任何機械設備,他們就用最原始的方式——將紅繩纏在腰間,在半山腰蕩着“鞦韆”勘測;用鋼釺鑿孔、鐵鍬剷土,然後填上炸藥,劈山開石。

20__年,一條2米來寬、全長7.9公里的絕壁天路終於修通了,竣工那天,村民們買來長長的鞭炮,炸得震天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89zzl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