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黨團相關 >黨員心得體會 >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23篇)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23篇)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

“農民院士”是幹部羣眾對時代楷模朱有勇的美稱,這個“美稱”形象詮釋了朱有勇的事業,他已經把自己的生命、事業和農民的需求融合在一起。他説:“論文得寫在大地上,理論成果要放到實踐中檢驗。老百姓説好,才是真的好。”這種踏踏實實,務求實效的科研作風,恰是新時代院士必須的風采,唯有這種風采,才能讓科研成為國家發展強大的能量源泉,人民幸福的動力源泉。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23篇)

在時代楷模朱有勇身上,他的信念堅定,志向深遠,情懷美好,是新時代黨員的楷模,是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的標杆,是新時代公民學習的榜樣。

朱有勇的信念堅定,堅定在具體的工作行動中。他把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踐行到脱貧攻堅的行動中,主動到深度貧困區域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後的面貌。在他這裏,信念就是行動力,信念就是主動力,信念就是表率力。他讓時代楷模的“信念”二字閃爍出温暖的光輝,照亮人生之路。

朱有勇的志向深遠,深遠在農民的幸福夢中。他致力農業科學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但是,他沒有躺在成果的榮譽殿堂裏安然享受,而是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把科技成果變成農業生產力,他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為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1000餘位科技致富帶頭人。在他這裏,志向貴在落地生根,落到到農民的需求上;貴在開花結果,芬芳在農民的笑臉上。他讓時代楷模的“志向”二字釋放出強大能量,鋪就羣眾致富路。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

朱有勇同志是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潛心科研、根植土地、矢志創新,以科教報國為理念,用滿腔熱血書寫了一名優秀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匠心和奮鬥精神。成長於土地、根植於土地、收穫於土地,“農民教授”成為他最喜愛的稱號。他數十年如一日,紮根自己所深愛的大地,為我們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一名優秀科技工作者、一名優秀人民教師的精神風範和時代。他堅定信仰、情繫農村、躬耕農業的為民初心和擔當精神,他愛崗敬業、明道信道、築夢育人的師者仁心和奉獻精神,他潛心科研、根植土地、矢志創新的科研匠心和奮鬥精神。

朱有勇院士愛崗敬業、潛心科研、長年根植土地,為雲南當地農業發展和脱貧攻堅作出了巨大貢獻。通過學習朱有勇院士的先進事蹟後,中安街道中心幼兒園全體教職工深刻感受到朱有勇同志是一名人民教師,他愛崗敬業、明道信道、築夢育人,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用滿腔熱血演繹了一名優秀人民教師的師者仁心和奉獻精神。一名黨員幹部,他堅定信仰、情繫農村、躬耕農業,以強農興農為己任,用滿腔熱血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為民初心和使命擔當。

學後教職工紛紛表示,朱有勇院士是我們身邊最鮮活的榜樣,時刻提醒着我們作為幼兒園的一分子,應該嚴於律己、積極向上、履職盡責,以昂揚的鬥志和精神狀態,投身到幼兒園的保教工作中。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3

朱有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他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投身脱貧攻堅事業,主動來到深度貧困的“民族直過區”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後的面貌。他致力農業科學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為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1000餘位科技致富帶頭人。他情繫三農,紮根邊疆,掛鈎聯繫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以來,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間地頭,與少數民族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受到各族羣眾真心愛戴和社會各界高度讚揚,被親切地稱呼為“農民院士”。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

近一段時間,朱有勇的先進事蹟被中央媒體集中宣傳報道後,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幹部羣眾普遍認為,朱有勇是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基本方略的忠誠踐行者,是打贏脱貧攻堅戰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是奮鬥在脱貧攻堅主戰場的“農民院士”。廣大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學習朱有勇科技扶貧的先進事蹟和忠誠擔當的崇高精神,積極投身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決戰決勝脱貧攻堅戰的偉大事業,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作出應有貢獻。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4

朱有勇院士數十年來紮根土地,在自己熱愛的一方山水間求索,從土地和傳統中汲取智慧,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科學難題。同時將取得的成果應用到葡萄、冬季馬鈴薯、林下三七等農業生產中,實打實的增加農民的收益,改善農民的生活。羣眾説他是知百姓冷暖、解民生疾苦的貼心人,學生説他是彰學者風範、顯師者情懷的傳道者,同行説他是“頂天立地”、矢志創新的科學家,而他自己卻説:“我不過是一名農民教授,農民在前,教授在後。”在朱有勇院士看來,“老百姓説好,才是真的好”。

學習完朱有勇院士的先進事蹟後,大家展開討論暢談學習心得,一至認為,作為科技管理工作者,要向朱有勇院士學習堅定信仰、情繫農村、躬耕農業的為民初心和擔當精神;學習愛崗敬業、明道信道、築夢育人的師者仁心和奉獻精神;學習潛心科研、根植土地、矢志創新的科研匠心和奮鬥精神,始終不忘作為科技管理工作者的初心,牢記為師生服務的使命,為學校的建設發展作更多的貢獻。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5

駐拉祜山村、帶老鄉脱貧,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

“我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

10月,一場競買會在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大塘子村進行,朱有勇院士扶貧工作站科技扶貧項目培育出的首批林下三七成功出土。現場,各企業代表此起彼伏喊出高價,他趕緊叫停,“我們要種的是好三七,是老百姓吃得起的三七。價格太高,不是我們種植的目的。”

發明專利20餘項、榮獲各種重大科技獎勵18項,朱有勇科研成果豐碩;植物病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農業先進科技工作者,朱有勇頭銜眾多,但他最喜歡村民們叫他“農民院士”。“更準確地説,我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

“既然是扶貧,當然要到最窮的地方去”

20__年,中國工程院決定對瀾滄縣開展對口幫扶。這裏貧困面廣、貧困人數多,是脱貧攻堅主戰場。討論會上,院士雲集,環顧一週,當時已經60歲的朱有勇發現自己最年輕,毅然挑起了大梁,“我最年輕,我來幹。”

進村考察,朱有勇連連歎氣,漏風漏雨的籬笆房,放上幾張牀,堆着點玉米雜糧,就是很多人的全部家當。“是真的窮,但是不該這麼窮。”朱有勇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既然是扶貧,當然要到最窮的地方去。”

瀾滄當地主要是拉祜族,大部分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裏,以種植野谷、玉米和打獵為生。在中國工程院進駐之前,這裏的很多村民還生活在絕對貧困線之下。

全面調研之後,雲山村蒿枝壩村民小組被確定為科技扶貧示範點,以此為突破口,朱有勇率領百餘人的教授、博士專業團隊,正式進駐蒿枝壩。

20__年,蒿枝壩就實施了道路硬化、安居房建設等一系列項目,卻並沒有讓當地村民的生活真正得到改善。“這裏不是資源貧困,是典型的素質貧困。”信息閉塞、語言不通、人均受教育年限短,正是當地貧困的根源。這裏的貧困讓朱有勇一股熱血湧上心頭,“越是艱難,科技扶貧就越有大作為。”

“手把手領着老鄉幹,實實在在做給老鄉看”

調研分析當地的氣候、土壤、降雨後,冬季馬鈴薯成為朱有勇及其團隊試點扶貧的第一個重點項目。

但在項目推廣初期,卻吃了閉門羹。院士的名聲,在這個小壩子上並沒有太大的作用,迎接朱有勇的,更多是村民們懷疑和打量的目光。早年間,村裏嘗試種植新品種卻慘遭市場“滑鐵盧”,是不少村民心中的陰影。

“難道院士比我們農民更會種地嗎?”“種地就是掙口飯吃,還能指望着掙大錢?”“冬天種了,賣給誰?院士還能管你賣土豆?”

村民的疑慮,是擺在朱有勇面前最實際的問題。為證明自己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選擇了用事實説話。

在當地政府和雲山村村委會的支持下,100畝冬季馬鈴薯示範種植項目正式上馬。帶着新研發的馬鈴薯品種,朱有勇扛起了鋤頭。每天一大早,就在田裏紮了根,有時候甚至直接跪在田裏,雙手刨土,查看土壤土質和農作物生長情況。

20__年11月,冬季馬鈴薯的種子正式在蒿枝壩種下。從播種、看護、澆水,每個環節,朱有勇和他的扶貧團隊都精益求精。20__年3月,密密麻麻的馬鈴薯破土而出,平均畝產3.3噸,最高畝產4.7噸,產值達90萬元。

劉扎襪是第一批貸款入股種植的村民,這個項目讓他增收上萬元,“沒想到院士還真的管我們賣土豆啊。”過去的冬季閒田,生出了金子,院士小站的門檻快被村民們踏破了。“要讓村民們真正看到效益,我們可以手把手領着老鄉幹,實實在在做給老鄉看!”朱有勇的科技種子在這裏結出了果實。

“能幫農民兄弟解決問題是幸福的事”

冬季馬鈴薯只是當地致富的一塊敲門磚。“冬閒田”變成“效益田”,不曾開發利用的人工松林,成功用於科學種植有機三七,冬季蔬菜和水果種植提升效益……科技成果的轉化,讓朱有勇的理想一點點實現,“這比拿多大的獎項、給多少錢都更讓我高興。”

從20__年駐村蒿枝壩以來,朱有勇一大半時間都在村裏度過。很多當地村民不會漢語,為能順利溝通,他還從頭學起了拉祜話。

朱有勇有晨跑的習慣,繞着蒿枝壩,每天5圈,雷打不動。開始,只要聽見村裏一大早此起彼伏的狗吠,就知道大城市來的扶貧院士又在跑步。慢慢地,村裏的狗不叫了,來蒿枝壩參與扶貧的教授、專家也加入晨跑。

好幾次,每當朱有勇要離開村子,村民就跟在後面,一起唱當地的民族歌曲《實在捨不得》:“最怕就是要分開,要多難過有多難過,最想麼就是你再來,要多快樂有多快樂……”

“能幫農民兄弟解決問題是幸福的事。他們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他們。”朱有勇説。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6

穿迷彩服的田間“教書匠”

20__年,中國工程院對口幫扶瀾滄縣開展脱貧攻堅,開會商量由哪個院士來牽頭這一重任。當時60歲的朱有勇毅然決然地説:“我最年輕,我來幹!”

朱有勇帶着團隊來到瀾滄縣竹塘鄉雲山村蒿枝壩,在村裏建立科技小院,把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5年來和當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基地示範推廣種植冬季馬鈴薯等作物的過程中,他發現農村羣眾素質性貧困突出。於是他整合雲南農大教師和瀾滄職中教師團隊,創辦了院士專家科技扶貧指導班。學員是來自全縣各鄉鎮有脱貧致富願望的農民,課堂就設在田間地頭。從選良種栽種,到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從採收包裝到產品推廣,都由朱有勇等院士教授專家親自授課。老師和學員一樣,都穿着迷彩服。

“朱院士對農民和藹可親,沒有架子,很多學員培訓回家後,不僅自己種冬季馬鈴薯和林下三七,還帶動全村羣眾一起種,一起增收脱貧。”竹塘鄉鄉長龔老五説。3年多來,瀾滄院士專家科技扶貧指導班已開展了林下三七、冬季馬鈴薯、電子商務等培訓班,培養了近千名致富帶頭人。

“我們是教書匠,沒有錢,就把科技知識教給農民,教他們發展產業脱貧致富,沒什麼了不起。”朱有勇淡淡一笑説。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7

用知識改變農民命運的院士

——記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

5天前,他還是一位在西南邊疆拉祜族自治縣村寨忙於種植冬季馬鈴薯的“農民”。5天后,11月29日,他在北京接受頒獎成為全國時代楷模。30多年來,他研發的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技術大面積應用累計3億餘畝,成為國際上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成功典範。近5年,他又在雲南普洱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躬耕山野科技扶貧,讓上千農民學會冬季馬鈴薯、林下三七等種植技能,帶動了一批深度貧困中的拉祜族羣眾脱貧致富。

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

跪在泥土裏的農業科技工作者

在拉祜族村寨旁一片剛種植的馬鈴薯地裏,張六均等三個拉祜族村民手杵着鋤頭站在地邊,全神貫注地聽一位老人説話。老人蹲在地上,手握着竹竿,一邊用竹竿丈量地塊,一邊耐心地講解馬鈴薯如何規範種植。老人蹲着累了,便很自然地右腿跪在泥土裏,面帶微笑反覆解説示範。在一旁的雲山村黨總支第一書記何朝輝感動地用手機拍下了這珍貴的瞬間。這一幕發生在11月19日上午,地點在瀾滄縣竹塘鄉雲山村蒿枝壩村小組。這位65歲的老人就是朱有勇院士。

20__年,朱有勇帶領中國工程院的專家和雲南農業大學創新團隊,在瀾滄竹塘鄉蒿枝壩開展100畝冬季馬鈴薯示範種植,當年平均每畝為農户增收3000至5000元,至20__年在全縣已推廣種植1萬畝。朱有勇團隊還應用林下三七科技成果,在瀾滄示範種植7305畝,帶動三七種植農户749户,每户平均增收2.5萬餘元。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8

這是前所未有的成功典範。

12月2日,朱有勇榮獲“時代楷模”稱號。多年來,他研發的“遺傳多樣性控制水稻病害”技術,已在全國10省區市推廣6000多萬畝,榮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科研一等獎;他研發的“物種多樣性控制作物病害”技術,已在國內外應用於3億多畝旱地作物。這兩項技術都可以減少60%的農藥使用,並能增產20%~30%。

這是堅守初心的科研示範。

30多年來,朱有勇帶領團隊在生物多樣性研究中不斷創新突破,從利用物種多樣性創建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技術體系,到如今把生境多樣性研究應用在三七、冬季馬鈴薯、早熟葡萄、冬早蔬菜、檸檬等特色產業,每一項科研成果都讓農民得到實惠。

有人説,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萬物,是人類的衣食之源。而朱有勇總是難以割捨對土地的感情與牽掛。正如他所説:“我是農民的兒子,農民需要什麼,我就研究什麼。”

追溯世界農業歷史,依賴化學農藥控制作物病害不足百年。然而在幾千年的傳統農業生產中,農民靠什麼控制病蟲害?這是朱有勇的研究生導師段永嘉先生留下的“一道不會回答的考題”。為了解答這道題,朱有勇開始了數十年的科學探索之路。

作物品種單一化大面積種植易造成病蟲害爆發流行,是世界農業生產的重大難題。如何既減少農藥用量又控制病蟲害?這個命題難倒了全球的農科專家。

人類的智慧往往從“問號”開始。如果換一種思路,在栽培上實現品種多樣性,是否會簡單一些?朱有勇在思考、在探索。

上世紀80年代,雲南很多地方的水稻稻瘟病很嚴重。一次,正為稻瘟病防控之法苦苦思索的朱有勇出差路過石屏縣,路邊田野裏一個奇異的現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發現,有些稻田出現了稻瘟病,而另一些間栽了高矮不同兩種水稻的田裏患病現象很輕微。“難道稻瘟病的發病率與水稻間栽有關?帶着疑問,朱有勇展開了近千次的試驗研究。

然而,想要走通這條途徑需要回答3個問題,一是能否控制病害?二是控制病害機理是什麼?三是能否推廣應用?

在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中,攻克病蟲害的“細節”慢慢勾勒出來,效果越來越明顯了。經過30多年的研究,朱有勇和他的團隊逐漸掌握了作物多樣性是如何控制病害的科學原理。

20__年,朱有勇的研究成果以“水稻遺傳多樣性控制稻瘟病理論”為題,作為封面文章在《自然》雜誌發表。如今,這項成果已大面積推廣到了滇、黔、川、湘、贛等省份,及老撾、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等國家。

“天拉長、地拉寬、站好隊、換好位。”為了能把這些複雜的機理簡單化,讓老百姓易懂,朱有勇把作物多樣性抗病害的機理,編成了十二字簡單的順口溜。“其實就是改變播種節令,打破傳統的農業結構;以前都是散種,現在排好隊,科學地排列行距和株距;今年這裏種這樣,明年就種另外一樣,利用植物間的相剋相生減少病害,達到優質高產。”朱有勇笑着説。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9

朱有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他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投身脱貧攻堅事業,主動來到深度貧困的“民族直過區”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後的面貌。他致力農業科學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為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1000餘位科技致富帶頭人。他情繫三農,紮根邊疆,掛鈎聯繫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以來,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間地頭,與少數民族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受到各族羣眾真心愛戴和社會各界高度讚揚,被親切地稱呼為“農民院士”。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

這眾多榮譽的背後,是他不忘初心,紮根基層,苦心鑽研的深刻體現。在為羣眾解決實際問題後他曾説“這比拿多大的獎項、給多少錢都更讓我高興。”“能幫農民兄弟解決問題是幸福的事”。這種不忘初心,淡泊名利的精神,配得上他獲得的一切榮譽。

不忘初心,信念堅定,以祖國強大為一生奮鬥目標。朱有勇辛辛苦苦做了幾十年的科技工作,本該退休頤養天年的他卻主動去找活幹,而且乾的還不是一般的活,啃的是扶貧的硬骨頭,在條件艱苦的窮鄉僻壤大山溝裏一干就是五年。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一名先進分子,就應站在高處,胸懷全局,以看到還有貧窮的羣眾自己也吃不下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祖國強大為自己畢生的奮鬥目標。

不怕困難,刻苦鑽研,用科技改變家鄉貧困。開展扶貧工作後,朱有勇經過全面調研,把雲山村蒿枝壩村民小組確定為科技扶貧示範點,以此為突破口,朱有勇率領百餘人的教授、博士專業團隊,正式進駐蒿枝壩。面對諸多困難,朱有勇沒有退縮,而是勇敢的迎難而上,他認為“越是艱難,科技扶貧就越有大作為。在他身上,人民羣眾真切地感受了黨員幹部一心為民的赤子之心。

不負桑梓,發揮餘熱, 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發明專利20餘項、榮獲各種重大科技獎勵18項,朱有勇科研成果豐碩;植物病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農業先進科技工作者,朱有勇頭銜眾多,但他最喜歡村民們叫他“農民院士”,他説他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實際上他就是一名農家子弟,是黨和人民把他培養成院士,樹高千尺不忘根,他始終不忘這份恩情,始終關注着家鄉人民的生活。

新時代的年輕黨員幹部和大學生要像朱有勇等老一輩人才學習,學習他們崇高的愛國精神、堅定的理想信念、無私的奉獻精神、踏實的工作作風、堅定的人民立場、真摯的愛民情懷,把視線投向國家發展的航程,把汗水灑在艱苦創業的舞台,把青春寫在中國大地上,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積極擁抱新時代、奮進新時代、珍惜大有可為的新時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持之以恆奮鬥,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0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比寫在紙上更有價值,看到自己的科技成果漫山遍野開花結果,心裏的欣慰,是發表論文無法比的!”朱有勇常説。

30多年來,朱有勇潛心鑽研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研究等系列重大課題。研究成果以“水稻遺傳多樣性控制稻瘟病理論”為題在《自然》雜誌封面全文發表,成為新中國植保界在這個期刊上發表的第一篇文章。他構建的水稻品種多樣性控制稻瘟病技術體系累計推廣應用超過1000萬畝,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技術推廣應用超6000萬畝,大面積應用累計3億餘畝,減少農藥使用50%以上,被認為是國際上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成功典範。他構建了冬季馬鈴薯優質高效技術體系,20__年以來累計推廣1131.2萬畝,促進農民增收200多億元。

朱有勇扶貧不為名。一個多星期前,正在瀾滄各個村寨基地指導農民種植冬季馬鈴薯的他才得知被表彰為時代楷模。他依然平靜地繼續指導馬鈴薯種植,多方催促下,幾天後他才不得不離開瀾滄,前往北京領獎。

朱有勇扶貧也不為利。長期跟隨朱有勇在瀾滄扶貧的雲南農大博士黃惠川講了個故事,在瀾滄開始推廣林下三七種植技術時,扶貧團隊裏起初有兩種聲音,有人認為研究林下三七花了10多年時間不容易,應該技術保密,通過技術轉讓盈利。但朱有勇堅持免費給老百姓使用技術,他説:“不能我們發財了,老百姓用不上。”

20__年12月,朱有勇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大特別獎勵他200萬元,他毅然決定把學校獎金作為原始基金成立雲南農業大學“有勇獎學基金會”。20__年,他又將自己獲得的“雲南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200萬元捐贈基金會,激勵了更多師生學農愛農、服務三農。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1

20__年5月,中宣部授予錢海軍同志“時代楷模”稱號,褒揚他是燈暖千萬家、奮進共富路的新時代勞模代表,號召全社會向他學習。

52歲的錢海軍是寧波慈溪供電公司社區客户經理,他們主要負責9個社區6萬多户居民的用電服務工作。從用電諮詢到安全巡查等,錢海軍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從1999年開始利用一技之長,在工作之餘為殘疾人、孤寡老人等提供免費家庭電力維修,被大夥親切地稱為“萬能電工”。到現在,錢海軍已經結對幫助了100多人,而志願服務的範圍也從起初的電力維修改造,到後來居民日常生活的煩心事。

23年來,錢海軍沒有換過手機號,手機24小時開機,只為需要幫助的老人能夠在第一時間找到他。

錢海軍還發起成立了志願服務中心,影響帶動着身邊更多人蔘與志願服務。目前,中心有註冊志願者1200多人,發展了25支志願服務分隊,開展了“千户萬燈”“暖心空巢”“扶貧助學”等多個志願服務項目。

把幫助他人當成自己的事,在平凡中發光,錢海軍點亮的是一盞盞燈,匯聚的是社會的温暖,感染了很多人加入到他的行列。這份愛心的傳遞讓更多人體會到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看到社會的進步與美好。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2

華南農業大學校園內,盧永根院士雕像靜靜地佇立着。

盧永根是水稻遺傳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這位把一輩子貢獻給作物遺傳育種學的老科學家,20__年8月12日逝世。

盧永根的一生,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心向黨、一生愛國、一身正氣、一生恭儉,充分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教育工作者和農業科學家的可貴精神和高尚情操。

“祖國才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我打心底裏熱愛自己的祖國。”盧永根曾這樣説。

初與終

——堅守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

盧永根祖籍廣州花都,1930年12月出生於香港一箇中產階級家庭,從小在香港接受良好的中西方綜合教育。1941年,在盧永根讀國小六年級的時候,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被日軍佔領。其父將幾位兒女送回老家廣州花都鄉下避難。在花都,盧永根經歷了東躲西藏、衣食匱乏的逃難生活,目睹了日軍的兇殘暴行。

從小經歷離亂苦難,激發了他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家國情懷。

高中時,盧永根不顧家人反對,放棄了在港前途更好的英文學校而選擇在中文學校就讀。1949年8月9日,盧永根在香港正式加入了中共地下黨。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盧永根常把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的名言掛在嘴邊。改革開放後,盧永根曾以公派訪問學者身份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留學,在美期間,美國的親人竭力説服他留下來。

“因為我是中國人,祖國需要我!”盧永根堅定地説。

最初的使命,深深地融入盧永根的血液之中,成為他一生中不曾動搖的信念。

近年來,因身患重病長期住院,無法正常參加支部活動,他便主動向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黨委提出,希望學院考慮成立臨時黨支部,並獲得了批准。臨時支部每月定期開展組織生活、交納黨費,支部成員一起學習相關文件材料。

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盧永根依然不忘黨員身份。盧永根去世後,他的遺孀徐雪賓女士,將用信封裝好的一萬元錢交給學校黨委。這是盧永根生前囑託轉交的特殊黨費。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3

壁立千仞,羣山合圍。翻幾座大山,盤過108道“之字拐”,重慶市巫山縣下莊村便映入眼簾。這裏地處巫山深處,如“深井”一般,“井底”緩坡上,小樓星羅棋佈,大片柑橘林連綿起伏。

毛相林是下莊村村委會主任,也是老村支書,當地人稱他當代“愚公”。

成為“愚公”,是被窮逼出來的。“鎖”在深山裏的下莊村,以前是巫山縣最窮的地方。村民外出只能徒步翻過絕壁,到縣城得花兩天時間。

不能讓大山“困”住下莊!1997年開始,“愚公”毛相林帶領鄉親們“移山”,用了整整7年時間,在絕壁上鑿出一條“天路”。

路通了,產業也活了。在毛相林帶動下,鄉親們種起了臍橙等水果,發展生態旅遊。隨之,一棟棟新樓拔地而起,一輛輛小轎車來來往往,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

20__年,曾經最窮的下莊村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脱貧。20__年,村民人均收入達12670元,是修路前的40倍。

“要自己動手,劈山開路!”

“下莊像口井,井有萬丈深。”小時候,毛相林就常聽長輩們唸叨。坐“井”觀天,村民們有時也開玩笑説要修路,可沒人敢下決心。

直到1997年的一天,38歲的毛相林去縣裏開會,發現鄰村村民家裏有電視機,還有車子來收購蔬菜。“沒想到山裏還能這麼生活!”回到村裏,毛相林馬上召集村民們商量修路的事。

“你看這山,鳥都飛不過去。”“錢從哪裏來?”“要不搬出去算了?”

大夥你一句我一句。村裏有幾百畝地,鄉親們不想離開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可想到修路之難也是特別打怵。

“不能坐等,要自己動手,劈山開路!”毛相林給村民們算了一筆賬:公路預計七八公里,計劃20年修完,每天修1米即可,全村將近400人,只要一起努力,修路是可行的。

不修路,沒出路!幾經周折,全村人終於下定決心。

男女老少齊上陣,冬去春來都不停。大家用最原始的辦法,一塊塊石頭鑿。絕壁上,一個個“空中飛人”綁着繩索鑿開炮眼、放上炸藥……鞋子磨破就赤腳,夜裏不便回家就住山洞。

可是,壞消息還是傳來了。村民黃會元被巨石砸中,滾落下山,悲痛萬分的毛相林一度動搖了修路的決心……此時,黃會元的父親站出來説,“為了子孫後代,我兒子死得光榮!繼續修!”頓時,大家齊刷刷地舉手,擦掉眼淚,繼續走向工地……

終於,20__年春天,一條“玉帶”出現在山腰上,下莊人終於打通康莊大道!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4

“起牀嘍,姑娘們,快點唄,還有兩分鐘上課了。”

每天,天還沒有亮,張桂梅就佝僂着瘦弱的身子,爬上學校頂層,開始一天的工作。從起牀到出操,再到課間休息,以及晚上睡覺前,小喇叭的聲音一直在校園裏迴響。

從初建校時的94名學生,到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支撐女子高中的是照亮黑暗的那道“光”。

“太出乎我的意料了,高一剛進校的第一課,校長並不直接談高中階段的專業學科,而是讓我們抄寫黨章。”就讀於南方醫科大學的畢業生鄧婕回憶,“經過高中三年紅色文化的薰陶,我變得堅強獨立、吃苦耐勞、勤奮勇敢了。”

這是張桂梅的“特殊教育”。

張桂梅在探索中制定了“唱紅色歌曲、憶紅色歷史、讀紅色著作、記紅色名言、看紅色影視、塑紅色課堂、辦紅色校報”等教育教學方針,堅持每週開展“五個一”黨性教育活動(一律佩戴黨徽上班、每週重温一次入黨誓詞、每週唱一支革命經典歌曲、每週開展一次黨員理論學習、每週觀看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她努力“讓教育走得更深更遠”。

“有人説我愛崗敬業,有人説我瘋了,也有人説我為了榮譽。有人不理解,一個人渾身是病,卻比正常人還苦得起。支撐着我的,是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我直面這片熱土時,心裏不愧。”張桂梅説。

一個叫何先慧的女孩,對11年前的那一幕記憶猶新。

20__年,華坪縣中心鎮河東村,張桂梅來到學生何先慧家裏家訪。看到何先慧的媽媽衣着單薄,在地裏割韭菜,張桂梅把身上穿的新棉衣脱給了她。知道這件事後,何先慧的眼眶濕潤了。她家境貧困,國中畢業後沒錢上高中,是華坪女高接納了她。

現在,何先慧已經是一名中學教師。每到週末,她就會去華坪縣兒童福利院幫忙。只要張老師打一個電話,她就會無條件支持。因為她知道,張老師播撒的愛,在流動和傳遞……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5

“他是農民教授,亦是農民院士,把農民裝在心裏,把學問種在田裏,把論文寫在大地上。他牢記初心和使命,以共產黨人的擔當和攻堅精神,助力雲南人民脱貧致富,在雲嶺大地上唱響了脱貧攻堅的時代最強音。”昆明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黃風感慨地説,朱有勇院士是我輩之楷模,是祖國之榮光。

“新時期的農業科學家是什麼樣的?朱有勇院士用他全心全意為農民服務的言行給出了響亮回答。”昆明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臨牀二大班的黃胄表示,要將朱有勇院士精神作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不斷傳承和發揚光大,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一起學時代楷模,做優秀青年。

雲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學生楊俊濤説:“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向朱有勇院士學習,增強自己的道德責任感,努力成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積極、最活躍、最充分的青年先進代表。”

雲南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的楊舒涵認為,朱有勇院士的先進事蹟深刻詮釋了科學家、科學成果應該如何為人民服務,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深度貧困地區脱貧攻堅工作提供了優質、可行的思路和方法。作為青年學者,一定要用行動示範解決頑疾,而非只是對老百姓紙上談兵,務必戒除功利之心服務人民,未來的路,懷揣敬仰,踏實前行。

“朱有勇院士把論文寫在了祖國的大地上。”雲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教授寸亞玲表示,將以朱院士為榜樣,繼續立足本職,開拓進取,用自己的光和熱照亮他人。

雲南農職學院園藝技術二班學生李昊表示,朱有勇院士的先進事蹟極大鼓舞了農業院校的學生,未來一定要努力掌握好專業知識,把青年學子的青春汗水和報國之志寫在大地上。

“觀看完朱院士的事蹟後,我腦海中最先浮現的一個詞就是‘無私’,他用自己的一身絕技造福一方百姓,不圖名不圖利,他常説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比寫在紙上更有價值,看到自己的科技成果漫山遍野開花結果,心裏的欣慰,是發表論文無法比的!”雲南中醫院大學黨委宣傳部陳楠提出,作為高校的一名工作者,應當做到心中有責任、肩上有擔當、身上有功夫,守正創新、積極作為,積極投身到學校的各項工作中去。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6

“中國有句老話,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連鋼創新團隊”成員李波説:“效率,一直被看作是港口的生命線。在傳統的人工碼頭上,青島港的‘振超團隊’創造了聞名世界的‘振超效率’;在建設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時,我們同樣滿懷信心,要創造世界一流的自動化碼頭裝卸效率!”

“在自動化碼頭創造世界紀錄的路上,我們經歷了三次亮劍。”李波表示。

第一次亮劍:

開港時橋吊單機效率突破每小時25自然箱

自動化碼頭從1993年在荷蘭起源,到“連鋼創新團隊”項目組成立時的20__年,已發展了20年。但開港的橋吊單機效率始終沒有突破每小時20自然箱。

“那個時候,我在項目組負責業務流程設計和集成測試工作,這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開始由於沒有經驗,第一個堆場的集成測試用了整整15天,”李波説,“當時整個人都傻掉了。”

為了趕進度,整個“連鋼創新團隊”都拼了,連續十幾天吃住在單位,白天在現場測試、記錄問題。晚上就聚在一起查看系統代碼,逐項討論測試案例和測試方法,全速推進測試工作。第二個堆場53個流程、1200個測試案例他們只用了7天,第三個堆場僅僅用了3天。接下來,就開始多線作戰,多個堆場同時開展迭代測試。

20__年5月11日,自動化碼頭正式開港運營,在船長366米、載箱量13000箱的“中遠法國輪”作業中,所有操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橋吊單機效率達到了每小時26.1自然箱,一舉打破了自動化碼頭開港作業效率不過20的魔咒。

第二次亮劍:

自動化碼頭作業效率勇創世界紀錄

“自動化碼頭開港後,我們不斷完善系統功能,不斷優化作業流程,讓這個碼頭更加聰明和健壯。”李波介紹,比如,為了壓縮橋吊作業循環時間,將最普通的抓箱、放箱兩個操作,又細分出十幾個環節,然後來到現場,拿着秒錶,站在50多米的高空,在海邊零下10幾度的環境中,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測算,一秒鐘一秒鐘地細摳,一點一點地優化,不斷提升作業效率。

20__年12月3日,在“以星芝加哥”輪作業中,“連鋼創新團隊”一舉創出單機平均效率每小時39.6自然箱的新紀錄。

第三次亮劍:

將“中國速度”提升到全新高度

一次次的加速,一次次的超越,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已成為世界單機作業效率紀錄的“粉碎機”。

20__年12月17日,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連鋼創新團隊”再創佳績:在107#泊位“德翔普南”輪作業中,橋吊單機作業效率達到47.6自然箱/小時,全面超越今年4月份創造的44.6自然箱/小時的驕人成績,第六次刷新自動化碼頭裝卸世界紀錄,將“中國速度”又提升到一個全新高度。

20__連鋼創新團隊事蹟心得2

作為山東港口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核心成員,呂向東是山東港口勞動者的代表,是奮進新時代的典型,他用創新、奮鬥、堅守展現了新時代山東港口勞動者之美。

今年49歲的呂向東現為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工程技術部副經理、軌道吊經理,是“連鋼創新團隊”核心成員之一,全程參與規劃、設計並建設了自動化碼頭一、二期工程。

入港28年來,呂向東一直從事集裝箱大型機械設備的維護管理工作。他工作認真負責,堅持幾十年如一日對技術勤於鑽研、精益求精,自主創新,把崗位當成責任,把工作當成事業,先後榮獲青島港集團“自動化碼頭建設傑出貢獻獎”、青島港集團“創新先進個人”、山東省港口集團“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他完成的成果獲得中國航海學會、中國港口協會等行業特等獎2項、一等獎4項以及青島市創新成果等多個獎項;獲得19項國家專利,發表論文7篇。同時,結合自動化碼頭建設和設備運維方面的經驗,參與完成了《集裝箱門式起重機遠程控制系統技術條件》團體標準,正編寫企業標準8項,用實實在在的創新業績踐行着新時代的工匠精神。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7

路修通了,村民外出方便多了,當天就能往返縣城。不少村民開始外出務工,賺錢補貼家用。

不過,村裏沒有產業,只能自給自足,村民依然貧困。“修好路,還要發展產業,打開財路!”毛相林又一次站出來,帶領村民繼續“折騰”。

20__年,毛相林看到其他村發展蠶桑賺了錢,便號召村民種桑樹養蠶。沒想到,100多畝桑樹欣欣向榮,30多張蠶子卻死氣沉沉。原來,下莊村海拔高、氣温低,不適合養蠶。

“毛矮子蠻幹,就知道瞎搞!”失敗後,村民們意見很大。毛相林也很失落,在村民大會作檢討。

“老毛心還是好的嘛,只是急了點。哪個能一次就搞成功的?共產黨員還怕這個?”會上,老黨員楊元玖鼓勵毛相林,也平息了大夥的議論。

山裏人,脾氣倔。失敗反而激發了毛相林的韌勁:“失敗了不要緊,繼續幹!”

第二年,毛相林在縣城吃到一種西瓜,覺得特別香甜。他又動心了,想種植西瓜。不過,這次他精明瞭,先請教農技人員,自己試種兩分地。

可喜的是,種西瓜,毛相林成功了。他把西瓜分給村民們吃,還賣到縣城,賺了一筆錢。在毛相林帶動下,下莊村終於有了第一個像樣的產業。今年,村裏西瓜種植面積達200畝。

村民們信心大增,毛相林乘勢而上。20__年,他邀請市縣農業專家深入考察分析,確定發展柑橘、桃、西瓜三大產業。

在毛相林帶領下,下莊村終於打通了脱貧致富路——650畝柑橘套種西瓜、南瓜,150畝桃園套種西瓜。村民劉恆保種了10畝柑橘,去年初掛果就收入2萬多元。“光靠遊客開着小車來採摘,就賣完了,都不用出門嘞。”劉恆保説,明年柑橘進入盛產期,收入還將翻番。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8

毛相林説,等他從村主任崗位上退下來,他就做下莊人事蹟陳列室的義務講解員,為大家講述下莊人脱貧奔小康的故事。他要把下莊精神傳承下去,讓來到下莊的人們懂得珍惜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建設和諧富足的美麗鄉村。

毛相林,男,漢族,1959年1月出生,重慶巫山人,中共黨員,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村委會主任。

下莊村坐落在巫山縣竹賢鄉的大山深處,四周高山絕壁合圍、生存環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外出只有一條在絕壁上的羊腸小道,世世代代幾乎與世隔絕。1997年,時任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的毛相林帶領村民向絕壁挑戰,克服了一個個困難,整整用了7年時間,終於在懸崖絕壁上摳出了一條8公里長的“天路”,修通了人們盼望已久與外面世界溝通的連接路、出行路;出山公路修通後,他又帶領村民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歷時15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經濟,發展鄉村旅遊,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蹚出了一條“致富路”……在毛相林和同事們的努力下,下莊村20__年在巫山縣率先實現整村脱貧,20__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670元(其中,脱貧户人均純收入達11344.56元),貧窮落後的面貌得到了大大改觀。20__年10月16日,毛相林同志獲得“20__年全國脱貧攻堅獎奮進獎”。

毛相林以執着堅守求證出自己的人生最大值——“成為一名羣眾身邊的好乾部”。作為一名基層年輕幹部,我們要向毛相林同志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自己的各項工作,着力解決好羣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努力使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9

一顆初心,始終躍動。雲南民族大學審計處副處長,雲南民族大學駐彝良縣海子鎮中溝村扶貧第一書記、工作隊長張昆説,朱有勇院士把自己多年的科研成果無償提供給農民朋友脱貧致富,與農民打成一片,手把手傳授技術,心貼心助推脱貧,切實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身處精準扶貧一線幹部的學習榜樣。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作為一名具體負責扶貧工作的工作者,我深深為朱有勇院士的精神和行為所感動和激勵。我們將以朱有勇院士為榜樣,用情用心用力,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為全面決勝小康而努力,我們更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懈努力奮進。”昆明醫科大學扶貧辦主任李建明表示。

“他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投身脱貧攻堅事業,主動來到深度貧困的‘民族直過區’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後的面貌。”昆明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趙曼曼表示,要學習朱有勇院士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不斷積累知識,提高自己的學術修養,把學術研究立足於實踐,學有所專,學有所用,服從國家需要,把自己的知識貢獻給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雲南大學保護生物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王佳冠表示,要深入學習朱有勇院士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加強創新實踐,將個人的學習研究與農村農業的發展需求緊密結合,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不辜負朱院士“把科研論文寫在大地上”的要求和囑託。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0

20__年4月1日,我們在校務會上認真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蹟,我為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紮根於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而欽佩,我為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台上而欽佩。張桂梅和許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但是幸運卻沒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卻與她如影隨行:花季年華喪失母親,青春年華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癌細胞轉移到肝臟。磨難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難沒有使她消沉,病魔沒有使她倒下。她緊緊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講台上認真教學;在課外,認真輔導學生。幾次暈倒講台上,領導要她住院治療,她放下學生,總是還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學校上課。就是這樣柔弱的身軀,她還毅然出任孤兒院院長。是什麼力量支撐她如此做呢?張老師的話“如果説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説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説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我們學習她對教育的執着和對工作的努力,張老師放棄了進條件好的學校任教的機會,選擇了條件較差的學校,一身病痛的張老師教學上幾十年兢兢業業,承擔學校繁重的教學工作,女生工作,婦女工作,語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務工作。除了住院沒向學校請個一天病事假,教學成績卻異常突出,她説:“為了民族貧困山區的教育,即使倒在講台上,長眠於華坪的沃土之中,也無怨無悔”。吃苦在前,那裏最需要就到那裏,無私奉獻,張老師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她愛生如子。她雖然沒有孩子,可是她卻是許多孩子的媽媽。精心教育學生,輔導學生,中午晚上看着學生睡覺,給學生蓋被子。學校學生和孤兒院50多個孩子,住院她陪着,給他們送飯,付醫藥費,資助學生讀書,自己連洗衣機都沒有。她將愛播灑進孩子們的心田。她有着我們教師兩袖清風的高尚品質。張老師前後將國家獎勵給她的獎金50餘萬元全部捐給貧苦地區的教育事業,自己每天的生活控制在三元。她像春蠶,她像蠟燭,她更像光芒萬丈的太陽!

她的精神值得我們全世界人民所學習,因為她有利於在社會主義經濟大潮中保持清醒的頭腦。物質固然重要,可是決定我們生命價值的東西不是物質,而是精神品質。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牢記使命,教書育人,培養一大批對國家發展有用的人才,這些人才,首先必須是政治上過硬的,必須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他們才能肩負歷史的重任。我們教育工作者,如果沒有過硬的政治思想,學校德育建設的落實就是一句空話。我們培養的人才質量就會出問題!這是很危險的,學習張老師的事蹟,很有現實意義。

我們學習她淡泊名利 無私奉獻 不求回報的崇高境界;學習她熱愛生活 艱苦奮鬥 樂觀向上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工作,爭取做一個優秀的教師

人生的意義就在這個過程上。你要細細體認和玩味這個過程中的每節,無論它是一節黃金或一節鐵;你要認識每節的充分價值。――莊周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1

陳俊武院士70年矢志報國的決心、獻身科學的追求、著書育人的熱情、無私奉獻的品格,感人至深,催人奮進。要深入持久學習陳俊武院士靈魂裏的忠誠、骨子裏的擔當,把“小我”融入“大我”,堅定信念、埋頭苦幹、勇於登攀,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好,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推動公司全面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曹操的《龜雖壽》,我最喜歡的當屬“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正如陳俊武院士一樣,不管時代如何變幻,他始終站在科研前沿,站在國家最需要的地方,這樣的時代楷模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學習陳俊武同志熱愛祖國,忠誠事業的家國情懷。翻看陳老的履歷,70年的職業生涯始終圍繞着兩個字:石油。1946年,正讀大學二年級的陳俊武到撫順參觀,第一次見到了日本人留下的煤制油工廠,中國石油工業落後、處處受制於人的窘況對他產生了巨大沖擊,心中當即立下志願:挽弓當挽強,一定要投身石油工業,用己所學為國家和民族振興貢獻力量。大學畢業後,他拒絕了留在瀋陽工作的機會,如願進入遼寧撫順礦務局工作,成為人造石油廠的一名技術員。他一頭扎進車間,與技術專家和老工人一起克服重重困難,憑藉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勤奮嚴謹的工作作風,逐步成長為一名青年技術骨幹。急國家所急,想國家所需,這是他最初的信念,始終不改。

學習陳俊武同志精細嚴謹,精益求精的求實作風。 1968年冬,為解決勝利煉油廠新建的120萬噸/年催化裂化裝置催化劑大量跑損的難題,陳俊武帶領攻關小組來到黑龍江大慶,冒着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爬上大慶煉油廠30多米高的催化裂化裝置兩器平台,監測反應器、再生器運行情況,記錄流態化數據。手凍僵了,腳凍麻了,鋼筆也凍得寫不出字了……但工作仍然要繼續,為了方便對比分析,他又和同事輾轉來到撫順石油二廠催化裂化裝置區,收集第一手資料,對三個裝置的流態化數據反覆對比,找出了催化劑大量跑損的原因,總結出現場操作要點,進而提高為迄今仍然採用的催化裂化裝置流態化測試理論和方法。精細嚴謹,精益求精,是他不變的初心,一直堅持。

學習陳俊武同志勇於超越,開拓創新的擔當精神。20世紀80年代初期,陳俊武帶隊成功研發了新型的同軸式催化裂化裝置,蘭州煉油廠聯繫陳俊武,希望採用洛陽煉油實驗廠的同軸式技術,建設一套年加工能力50萬噸同軸式流化催化裂化裝置。但是,上級主管部門有人從技術角度對設計方案的安全性提出質疑,建議改變裝置的佈置形式。陳俊武清楚的知道,如果該方案被否定,這項新技術也就失去了一次上台階的機會,當“出了問題誰負責”這個問題被提出時,他堅定地説:“如果出了問題,我陳俊武負責!”最後,陳俊武的設計方案獲得通過。1982年,凝聚着他和團隊心血的蘭州煉油廠這套裝置順利建成投產,不僅當年就收回了4000多萬元的投資,而且把我國煉油技術水平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勇於創新、敢於擔當,是他永恆的初心,默默堅守。

學習陳俊武同志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的高尚品格。中國煉油技術不斷進步,但缺乏系統性著作,難以滿足技術人員學習需要。1990年起,陳俊武潛心編撰《催化裂化工藝與工程》一書,20年間出版再版3次,直到20__年第三版出版發行,業內人士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未來市場的競爭實質是科技實力的競爭,必須首先提高科技人員的整體基礎理論水平和科技素養。”陳俊武願做科研人員攀登科學階梯中的一級,承上啟下育人才。他打破門户之見,開辦了一個有獨特教學方式的高級研修班,讓來自我國石油化工領域的優秀學員接受高水準的“魔鬼訓練”。當年研修班的許多學員,如今已經成長為石化行業的技術專家。淡泊名利、甘為人梯,是他傳承的初心,奉獻終生。

70年至誠報國,92載歲月如歌,他叫陳俊武,他説“中國需要”是我永遠的初心!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開拓者,我們要像榜樣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2

“它滿載着中國人民和中國軍隊對和平的渴望、對生命的尊重,是代言和平的‘中國名片’。”一位中國駐外大使曾這樣向當地民眾介紹和平方舟醫院船。

作為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萬噸級大型海上醫療救護平台,入列20xx年來,和平方舟先後訪問43個國家,為不同國籍、不同膚色的患者提供診療服務超過20萬人次,接待38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登船參觀。

這是一艘生命之舟——和平方舟醫護人員或頭頂烈日,深入偏遠村莊;或乘舟踏浪,登上海島環礁,他們發揚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和南丁格爾精神,救死扶傷,託舉生命,為各國民眾送去健康。

這是一艘友誼之舟——從亞非到中南美,從太平洋到加勒比海,從醫療服務到艦艇開放,從學術交流到文化聯誼,和平方舟張開雙臂熱情迎接各國民眾,播撒友誼種子,傳遞愛與關懷。

這更是一艘和平之舟——沒有冰冷的武器裝備,有的是先進的醫療設施;沒有戰爭的威脅,有的是對和平的堅守,這艘潔白的醫院船,帶給世人健康和希望,向世界傳播中國和平發展的理念。

從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到撤離也門中外人員,再到“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執行國際人道主義救援任務,一道道航跡繪就安全新圖景,一次次握手架起合作新橋樑,一個個微笑見證友誼新高度。中國海軍的卓越表現,向世界傳遞了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中國軍隊捍衞和平、中國發展走和平道路的堅定決心。

新時代賦予中國軍隊新使命,新使命呼喚中國軍隊新擔當。“和平方舟”號醫院船的航跡見證,中國軍隊堅持和平發展理念,正以越來越開放、自信、積極的姿態,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維護世界和平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歷史和事實證明,中國和中國軍隊的強大,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壯大。我們堅信,在“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新徵程中,中國軍隊必將更加積極地履行責任義務,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3

91歲高齡的陳俊武每天都會準時來辦公室,收看郵件、研究課題、指導項目,風雨無阻。“你是咱國家的‘寶貝’,要注意保重身體。”好友送他枸杞,他説:“沒必要保命,我不能靠‘枸杞’活着。”(20__.9.24中國青年報)

陳俊武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技術委員會名譽主任,被譽為我國催化裂化工程技術的奠基人。曾在在1956年撫順石油設計院創立之前,他已在人造油領域展現了出眾的才華,耄耋之年又指導攻克了煤制烯烴的世界性難題。直到現在,91歲高齡的陳院士依舊不肯鬆懈,奉獻在工作崗位上,這才有了“沒必要保命,我不能靠枸杞活着”這句話,看到這裏筆者不禁想起了鍾揚教授、李德威教授等,他們是多麼的相似啊!一樣的精神、一樣的做法,做着同一件事!陳俊武説:“不能覺得自己不錯了、得到了很多榮譽,就該歇一歇了,回顧自己的經歷,我一直在前進,創新的思想沒有停頓。”陳俊武院士那“不敢歇”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雖然成果已經足夠豐碩,榮譽已經足夠多,但是陳俊武仍然每天勤勉工作、努力思索。他説:“繼續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和退休後應該享受的瀟灑生活相比,確實形成反差,但我在工作中尋找到了樂趣、得到了補償。”九十歲高齡的老者嘴裏尚能説出這種激勵人心之語,那些已經開始“枸杞養生”青年人情何以堪。社會越來越和諧、生活越來越幸福不是青年人越來越安逸的理由。從革命年代到建國初期再到改革開放直到如今,一輩又一輩人在為着社會主義革命、改革、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當時前輩們的願景,是的,他們的付出得到了收穫,他們的願望也逐漸實現。但是中國夢還在不斷前行,作為新生代力量,我們要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中國不斷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做出自己的貢獻,一如我們的前輩們。

借用梁啟超先生的話:“少年強則國強”。中國夢的實現需要青年一代的繼續奮鬥,而這種“不敢歇”的精神則是我們向前奮進的有利法寶,須謹記於心、起而行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angguan/dangyuan/ervwk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