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幫扶心得體會(通用8篇)

幫扶心得體會(通用8篇)

幫扶心得體會 篇1

赴對口幫扶村開展學習交流實活動後,支部及時召開了小結會,會上,大家聯繫實際,暢談了自己的體會和感想,其主要收穫有以下幾點:

幫扶心得體會(通用8篇)

一是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保持黨員先進性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通過到農村基層的參觀學習實踐活動,使大家受到深刻的觸動,充分認識到黨員教師肩上擔子沉重。有的黨員教師談到:到貧困農村看一看,深深體會到教育的重要性,由於經濟的落後阻礙了教育的發展,反過來,教育的滯後又制約着經濟的發展,農民不具備較高的知識文化水平,很難擺脱貧困,更談不上科學發展。作為高校黨員教師,要始終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做好本職工作,多為農村為基層培養和輸送合格人才,要通過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引導學生到基層、到農村去就業,把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緊密結合起來,與建設家鄉、服務基層緊密結合起來,與振興貴州基礎教育緊密結合起來,鼓勵學生腳踏實地到基層去開創自己的事業,為貧困山區的早日脱貧做出自己的積極貢獻。

二是增強了對貧困山村的感情,提高了認識,轉變了作風。有的黨員教師談到:我們的普高生大多數都來自農村,多數都是貧困生,他們的家境與聯合村一般村民家庭經濟狀況都差不多,我們應該對貧困生給予特別的關愛。例如,各位班主任在落實助學貸款、助學金、獎學金等項工作的時候,工作責任心應更加強一點,心應更細一點,工作效果更公平一點,力爭把國家資金用在刀刃上,把國家對貧困生的好事做實,把實事做好。要通過對口幫扶活動,提高認識,加強自身的教風學風建設,只有把我們的各項工作都做好了,才能爭創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羣眾反映好的“五好”黨支部。

三是增強了工作的主動性和敬業精神。大家一致認為,要改變貴州農村的貧困面貌,我們必須努力擔當好為貴州基礎教育服務的職責,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打好改制迎評的攻堅戰。有的黨員教師談到:聯合村地處黔南州東北部,屬此次全國凌凍災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現在村前村後仍可以看到被雪凝壓倒堆放的樹木。村幹部介紹,兩個月的雪凝天氣造成停電停水,交通中斷,給羣眾的生產生活造成巨大災難。但面臨嚴重災害,有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在最困難的時刻,人民解放軍來了,武警部隊來了,全國各路電力搶修大軍來了,自願者隊伍來了,政府的救災物資資金到了,原計劃三個月完成的救災重建任務一個月就完成了,村民們轉憂為喜,稱讚只有社會主義社會才有可能辦到。有的黨員説:這種抗凌凍精神是我們民族復興的偉大精神,我們深受這種精神激勵和鼓舞,作為共產黨員,在學院發展的最艱難時期,更應該發揚這種精神,這種精神體現在當前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就應該理解為院黨委霍書記提出的“八論”要求,即:論精神、論觀念、論時間、論學習、論正氣、論責任、論實幹、論細節。

我們一定要落實“八論”要求,一定要堅定迎難而上的決心,一定要堅持求真務實的態度,為學院的跨越式發展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把工作做好。黨支部通過對口幫扶交流學習的實踐活動,有效提高了黨員的思想政治覺悟,進一步增強了黨組織和黨員保持先進性的自覺性,是新時期高校基層黨組織加強思想、組織、作風建設的積極探索。

幫扶心得體會 篇2

一學期的幫扶工作已經結束了,為了總結幫扶工作,更好地做好下期幫扶工作,現對一學期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抓住時機,做好與“留守兒童”監護人之間的溝通 家是温馨的港灣,是孩子成長的搖籃。親情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是我們永遠也無法割捨的愛。“留守兒童”由於父母不在家,跟隨爺爺奶奶在家生活,老人自然就十分疼愛。尤其是獨生子女,老人更是疼愛有加,各方面都給予優惠的“政策”,對生活細節不予指導或誤導,出現問題往往是一笑而過,嚴重的也只是説説而已。這樣,孩子慢慢地養成了嬌氣、任性的毛病,習慣以我為中心,缺少同情心,怕困難、怕挫折。針對這種問題,我及時家訪,與監護人共同探討教育“留守兒童”的有效途徑,力爭為“留守兒童”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消除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二、傾入真情,換回童心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和照顧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然而對於留守兒童而言,在父母目前撒嬌、淘氣……享受父母的惜愛和呵護都暫時成了一種回憶,由於長時間處於這種痛苦的精神境界中,他常常會產生一種被遺棄的感覺,原來性格開朗的他開始變得情緒低落,有的還變得自私、孤僻,成績也大幅度下滑。不難發現他此時最想得到的是來自父母的關愛和照顧,於是我從學習、生活等方面去關心他們,彌補他們缺失的愛,充分發揮班級體的作用,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温暖。

三、做學生的朋友,提高學習成績

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由於家教的缺乏,他同學學習態度不端正,作業不認真甚至不完成。我就充分利用課外時間給他們補缺補差。在每天監督、輔導下,他按質按量完成家庭作業了。然後親密交流,幫助他了解自己的潛能,認識自己身體上、智力上、人格上的有利和不利方面,揚長避短,確立適合於自己的學習目標。同時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他逐步形成適合於自己的獨特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形成積極進取而又樂觀的學習態度。漸漸的,他有了進步,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還很願意把自己的學習及生活情況主動告訴我,真正把我當作他們的良師益友。

幫扶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以來,省監獄在開展結對幫扶工作中,與新鄭市鎮村結成對子,雙方在上級黨政組織的關懷與支持下,堅持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原則,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結對幫扶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現將此項工作總結如下:

一、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對結對幫扶工作的組織領導。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社會主義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措施和有效組織形式。監獄黨委高度重視,成立以黨組書記、局長陳峯亮任組長的駐村幫扶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主管行政後勤工作的監獄領導主抓此項工作,監獄辦公室為具體聯繫單位,分工具體,職責明確。工作中我們堅持做到“四有”、“五落實”,即有組織領導、有階段性計劃、有實施方案、有檢查督導;落實時間、落實地點、落實人員、落實主題、落實資金,以此推動結對幫扶工作的規範化和制度化運作。

二、調查摸底,確保結對幫扶工作有序進行

良好的基礎工作是幹好工作的前提。駐村後,為吃透情況,理清工作思路,我們認真搞好摸底調查,一是堅持不吃請、不擾民,決不給羣眾增加任何負擔,真正做到了深入羣眾。二是通過召開座談會、走訪羣眾,深入田間地頭,訪貧問苦了解情況,與農民面對面溝通思想,交流感情真正瞭解羣眾所急、所盼、所想的難點、熱點問題,尋找問題,分析問題的根源,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深入調研、統籌協調的基礎上,制定了詳細的計劃,並將結對幫扶活動與監獄開展的“講、樹、促”等活動結合起來,做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通過不斷交流信息,增進了相互的感情,促進了幫扶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制定計劃,落實幫扶措施

監獄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結對幫扶計劃,理出幫扶工作思路,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各項幫扶活動。一是開展為幫扶村“獻愛心、送温暖、”捐款活動。積極為20户特困户送去米麪油及救濟金等2萬餘元,為貧困羣眾解除後顧之憂。二是積極扶持村圖書室建設。為村裏捐贈圖書100多冊,包括農業科技、兒童讀物、百科知識等,豐富羣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精心組織,堅持做好精神文明幫扶

在工作中,堅持既扶貧,又扶志。不僅從物質上給予幫助,更從思想上進行幫扶,幫助他們轉變思想觀念,樹立自強、自立意識。

1、抓好黨員幹部隊伍學習教育。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是做好基層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針對農村個別黨員、幹部年齡老化、思想僵化、發展意識不強等問題,我們把黨員幹部隊伍的思想和學習教育作為村級班子建設要害環節,主要採取了以下幾種方式:一是堅持黨員、幹部學習日製度。組織黨員、幹部學習政策理論、法律法規和上級有關文件精神,正確領會黨的農村工作政策。二是堅持各種會議、座談會形式學習教育。每逢村委、支部重大事宜,以召開專題會議、座談會等,我們集中黨員進行各項有關文件內容的學習。三是利用各種培訓形式。如開展了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農村政策法規培訓和法規法紀、科技文化培訓以及精神文明培訓。

2、實行村務政務公開,健全民主治理制度。一是健全民主理財小組。由各生產組推選代表,支部主要成員參加,主要職責是核查村組帳務收支情況,並定期張榜公佈,加強村組財務治理。二是健全村民議事代表小組。代表由各村民組推舉產生,主要職責是監督和決定村重大活動和投資建設事宜,積極協助做好村務工作。三是實行了計劃生育系列工作、宅基地審批修建、財務收支“三公開”,每半年張榜公佈一次,接受全村幹部羣眾監督。

幫扶心得體會 篇4

留守兒童作為一個弱勢羣體,因長期與父母分離,再加上代管人多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愛現象比較嚴重,學習上、思想上與孩子進行交流較差,因此,這些孩子在學習上、思想上、行為上、心理上容易發生偏差。作為一名教師,如何作好這些留守學生的教育工作,關愛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能健康快樂成長。對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體會很深,我認為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我與五(1)班張萍同學結了對子,她是一個學習成績中等,性格很內向的小女孩,很少與他人交流,從而養成沉默寡言的性格,上課回答問題也膽小,不敢舉手發言,針對這一情況,我就經常請班上活潑開朗的同學跟他一起玩,在班級集體活動時,讓他多與同學交流,在課堂上經常鼓勵他,我也經常與他交流,這樣他就慢慢學會與同學交流了。

二、關心留守兒童的學習

張萍同學學習成績中等,完成作業時常會遇到困難。我找到班主任和課任老師,針對她的情況,專門拿出方案,進行補課。她的成績穩步提高了,在外打工的家長也放心了,還經常打電話和我交流。

三、關愛留守兒童的生活

留守兒童的情感波動性較大,對周圍的反應敏感性強,他們需要平等友善、關心、理解和尊重。由於父母不在身邊,他們更容易被寵壞、更容易形成嬌氣的不好習慣、也更容易在自尊心上受到傷害。作為教師應當採取措施使留守兒童經常保持樂觀、穩定、愉快的積極情緒,使他們獲得愛的互助、愛的激勵,從而促進其在學校、家庭的學習與生活。並引發全體同學對留守兒童的關心和幫助。比如:我利用寫信的方式,讓所有的同學都寫一封給父母親的信,往往寫得感情最真摯的是那些留守兒童,因為他們的心中是那麼的思念父母。而後將好的作文展出或誦讀,讓全體同學都感受一個孩子對父母的真摯的心。這樣所有的同學都深受感染,他們都會用一顆誠摯的心關心身邊的留守兒童,認為自己應當幫助,體貼父母不在身邊的同學,那麼,留守兒童也不再覺得自卑、孤獨、可憐。他們要與同學、與教師、與社會上關愛他們的人親切的交流。我班同學也相處融洽,形成了一個和諧的班集體。

我所做的這一切就是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裏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農村留守兒童是一個相當長時期內都會存在的現象,那麼,只要留守兒童存在,關愛留守兒童這項活動就必須深入、持久地、有聲有色地開展下去。

幫扶心得體會 篇5

作為X局的成員, 我帶着組織的重託和羣眾的企盼走進X村, 深入開展幹部下鄉活動,同時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一方面感覺接受這個任務義不容辭,另一方面又頗感有些壓力。還好,在有豐富農村工作經驗的領導的指示下,以及與其他兄弟工作組的溝通,我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下鄉需要具備的思想素質,以下是我對這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作為幹部下鄉,我深深地體會到下鄉幫扶一定要沉得下心。所謂沉得下心是指身、心都要沉到基層。包村幹部下鄉幫扶必須摒棄目前存在着的前呼後擁、坐兩分鐘、寒暄幾句、送點錢物、應付檢查等“一陣風”的形式。要做到吃在基層、睡在基層、工作在前線;要與幫扶民眾同學習、同勞動。不僅要身子下到基層,更要全心融入基層,要把心沉到底層,沉到包靠鄉村的實際困難上,沉到幫扶民眾身上;不要三天兩頭的往城裏跑,不要隔三差五的往家裏躥;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累、受得了委屈。“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不管所包靠鄉村有多大的難題,只要把心用在這裏,就肯定能解決問題。包村幹部要做到以基層包靠鄉村為家,以基層民眾為親,抱着“不解決問題就不回城”的決心和“官民同心,其利可斷金”的信心,不畏艱辛、不畏困難,用真心去聽取幫扶民眾的心聲、用真心去感受幫扶羣眾的疾苦。

幹部下鄉幫扶更要乾的好,是指要出實效。身心都沉到了基層後最重要的就是要出實效。下鄉幫扶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包村幹部必須要實地認真調研,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傾聽,用自己的心靈去體會,以深入調研為手段,以破解難題為目標,找準困擾所包靠鄉村發展的癥結,切中時弊,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要結合實際,制定幫扶工作計劃,有步驟地順利推進;要多向上級爭取物質支持和財力支持;要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在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豐富農民文化生活、維護鄉村穩定上下更大功夫。切實把下鄉幫扶辦成一件大實事、大好事,既要做到面上花團錦簇,又要收穫累累碩果。

基層落後鄉村需要更多的關注,需要更多的關心,更需要上級有能力領導的幫扶,包村幹部一定既要沉得下又要乾的好,用自己真心真意把包村工作做好,真正讓落後村脱貧、讓“混亂”村“入軌”、讓幫扶民眾受益。

總之,此次下鄉駐村,總結幾天的初步直接觀感:一是山村農民很樸實、很可愛、也很可憐。二是該村農業基礎薄弱,產業落後,搞傳統農業生產在經濟上很難有改觀;三是該村基層設施很落後,村民也越來越邊緣化,離新農村建設的目標相差太遠。心情很不平靜,説實話,如今社會中還有這樣一些落後貧困地區,老百姓生活得如此悽慘,此情此景,讓人目不忍睹,正是這些困難的羣眾讓我感到以後肩上的責任,激勵我要不斷的努力工作和學習,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讓羣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温暖。

通過本次活動我從中提高了業務能力,對本職工作也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會加倍努力,為我鎮農村經濟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幫扶心得體會 篇6

古往今來,家長對孩子最殷切的期望莫過於“望子成龍”,然而,對於怎樣去培養和教育孩子,每個做家長的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該何從入手。孩子的培養與教育關乎其未來的人生旅程,也關乎做家長的責任。

我班有些家長自身經濟受條件限制,在外經商、務工,無法將孩子接到自己身邊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裏由老人或親戚照看,造成了事實上的“單親教育”、“隔代教育”、“寄養教育”的現象屢見不鮮,使學生成為留守兒童。

這些留守兒童與父母整年,甚至幾年不能見上一面,在長期缺乏父愛、母愛的環境中畸形成長現象令人矚目。至於這些留守兒童的“生活上缺照顧、行為上缺管教、學習上缺輔導、思想道德上缺約束、安全上缺保障”等五大問題對學校、家庭、社會影響頗深。為了更好解決留守兒童問題,讓留守兒童能夠安心學習,留守兒童的家長在外安心工作,在工作中,我不斷的反思着自己,努力使自己不會愧對於代理家長這個神聖的職責。現將自己的工作心得談一談:

1、密切關注兒童、增強情感投資。學校是留守兒童的第二個家,老師就是他們全權負責的“父母”。學校和教師密切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和思想變化情況。首先讓班主任做本班留守兒童的“愛心媽媽”,讓全班留守兒童結對子。

2、對留守兒童開展學習輔導、思想教育、生活服務等。如果孩子生病,我立即帶領學生去醫院治療。在學習上對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更重要的是始終注重他的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使他們能夠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以優異成績完成國小的學業;課間關心留守兒童,經常與他們一起拉家常、做遊戲,瞭解他們的具體情況,這樣使他們親近、信任老師。這樣默默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投資,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師愛”勝過“母愛”。此外我們還組織班幹部協助老師對留守兒童進行動態跟蹤,有的放矢地做好相關幫扶工作,這樣一來二去,留守兒童就覺得自己在這兒讀書擁有“大家庭”的心理歸屬感,使留守兒童能安心生活和學習,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裏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大大增強教育實效性。

3、確定監護人員、家校通力合作。現在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的嬌生慣養,這就給教育帶來一定的難度,目前學校的留守兒童這麼多,無形中給老師在教育教學上增添了許多麻煩。至於這些重重的困難擺在我們老師面前,大家感到十分困惑,也是教育工作上的一種挑戰,學校對留守兒童進行集體座談、個別訪問,真正摸清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然後要求留守兒童的父母配合學校確定孩子的監護人,學校建立班主任、監護人聯繫卡,這樣便於學校、班主任、監護人隨時可以相互進行溝通,及時瞭解留守兒童的具體情況。同時建立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愛心媽媽”、全權負責的“父母”,學生中的“愛心同學”等交流平台,發揮“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對留守兒童進行齊抓共管,保持家校通力合作這條永不消失的天線,對孩子的管理提供一條捷徑,保證了留守兒童的正常運作。

4、健全”留守”檔案、便於信息捕捉。我們對留守兒童的性格、興趣、學習、思想、心理、品格等各個方面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分析,為每個留守兒童建立專門的檔案。檔案包括學生的家庭情況、家長的相關信息、監護人的信息,並將這些檔案進行管理。

5、保持融洽感情、填補深邃溝壑。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務工,雖然時時惦記着家裏的孩子,但是由於工作的繁忙,意識上的疏忽,不能隨時與孩子保持聯繫,造成孩子情感和心靈的創傷極為嚴重。留守兒童中品質低下、心態不良、性格倔強等兩極分化也不在話下,我們老師總不能看着這些留守兒童的悲劇一幕幕地重演下去,就想方設法把情況反饋給家長,要求家長通過電話、書信隨時與孩子保持聯繫,同時要求家長定期與子女溝通;期初期末還給每位家長髮去《致家長的一封信》,讓他們瞭解學校的辦學方向和子女的在校情況。許多家長照着這種方法去做起到積極的作用,久而久之,融洽了感情,填補了父子母子之間的深邃溝壑,有力地促進孩子們的身心沿着正確的軌跡發展。

關心關愛留守學生,不單是學校的事,應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總之,為留守兒童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是學校、家庭、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應提高認識,協調一致,為此做出積極努力,使留守兒童和所有孩子一樣享有同一片藍天,受到同樣的關愛,把素質教育落實到每一個孩子身上。

幫扶心得體會 篇7

家長在外經商、務工,但由於方方面面的原因無法使孩子在自己身邊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裏由老人或親戚照看,造成了事實上的“單親教育”、“隔代教育”、“寄養教育”. 這就是所謂的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與父母整年,甚至幾年不能見上一面,長期缺乏父愛、母愛的環境中畸形成長。造成他們“生活上缺照顧、行為上缺管教、學習上缺輔導、思想道德上缺約束、安全上缺保障” 等五大問題。在幫扶工作中,我不斷的反思,努力使自己做好這項工作。通過努力完成了學校交給的此項工作任務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獲得了一些經驗。現總結如下:

1、密切關注兒童、增強情感投資。學校是留守兒童的第二個家,幫扶老師就是他們全權負責的“父母”。要密切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和思想變化情況 。做留守兒童的“愛心媽媽”。對留守兒童開展學習輔導、思想教育、生活服務等。更重要的是始終注重他的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經常與他們一起散步、拉家常,瞭解他們的具體情況,這樣使他們親近、信任老師,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師愛”勝過“母愛”。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裏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大大增強教育實效性。

2、 健全”留守”檔案、 便於信息捕捉。對留守兒童的性格、興趣、學習、思想、心理、品格等各個方面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分析,為每個留守兒童建立專門的檔案。檔案包括學生的家庭情況、家長的相關信息、監護人的信息,並將這些檔案進行管理。

3、保持融洽感情、填補深邃溝壑 。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務工,雖然時時惦記着家裏的孩子,但是由於工作的繁忙,意識上的疏忽,不能隨時與孩子保持聯繫,造成孩子情感和心靈的創傷極為嚴重 。留守兒童中品質低下、心態不良、性格倔強等兩極分化也不在話下,就要想方設法把情況反饋給家長 ,要求家長通過電話、書信隨時與孩子保持聯繫,同時要求家長定期與子女溝通,讓他們瞭解學校的辦學方向和子女的在校情況。融洽了感情,填補了父子母子之間的深邃溝壑,促進孩子們的身心沿着正確的軌跡發展 。

幫扶心得體會 篇8

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在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羣體——留守兒童。留守兒童長期無法享受到父母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髮展的異常。

為了給這些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我園積極響應各級領導的號召,認真開展了留守兒童結對幫扶活動,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深入全面調查,準確掌握全鎮留守兒童情況,建立留守兒童資料台帳。安排各班主任對父母外出務工的留守兒童進行一次系統排摸,並分別予以登記造冊,建立個人檔案,做到了家底清、情況明。到目前為止,已為 名留守兒童建立了檔案,為切實開展留守兒童幫扶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中絕大部分兒童留在家裏隔代看護,而隔代看護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如心理不平衡,常常感到自卑、孤獨、憂慮、失望;生活無規律,生活習慣相對較差;任性、自私、無組織、無紀律,自控能力差等。

二、多措並舉,大力實施留守兒童關愛行動。

1、是開展結對幫扶系列活動。積極動員志願者、教師等力量,廣泛開展與留守兒童“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為留守兒童尋找“代理媽媽”,使遠離父母的留守兒童“心有人愛、身有人護、學有人教、難有人幫”。目前, 8名留守兒童已經全部找到了代理媽媽,通過與結對兒童面對面交談、與結對兒童家長交流、與結對兒童共同生活等方式,在生活、學習、心理上給予“留守兒童”足夠的幫助。

2、是園內建立“留守兒童之家”,定期為留守兒童開放,並提供課餘文化學習和組織遊戲活動,“留守兒童之家”安排有有兩名教師現場指導。

3、是建立“留守兒童”家長教育聯繫制度。利用定期家長會、重大節假日家長回鄉之機對留守兒童家庭進行家訪,開展對監護人專門知識的培訓和教育,讓他們明確教育子女的職責,切實承擔起教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

4、是開展“留守兒童”興趣活動。根據兒童的興趣愛好,經常組織開展各類趣味活動,如“六一”期間組織留守兒童舉辦了一場文化演出;鎮桃花節期間組織一次留守兒童去桃園參加採摘活動,通過各種活動,引導留守兒童融入社會大家庭。

留守兒童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愛、關注,學校更應該站在對孩子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紮實解決好留守兒童問題,幫助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兒童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對他們要嚴慈相濟,使留守兒童享受到同其他學生一樣的教育和關愛,鍛鍊他們的意志,培養堅韌、獨立的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健康茁壯的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78r9j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