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校園環保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校園環保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校園環保心得體會範文 篇1

懷着對國小母校的回憶,隨着對中學的好奇,我來到了通海縣第八中學。新學校,新老師,新同學,新的生活為我進入中學拉開了帷幕。

校園環保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學校離家不遠,所以不用騎自行車,也不用住校。記得開學那天,我背上媽媽給我買的新書包自己來到了學校,校園裏很熱鬧,人山人海,把沉睡了一個月的校園重新從夢中驚醒。學校很大,我整整圍繞校園找了一圈才找到教室的門口,學校裏的教學樓,宿舍,食堂和操場,比國小學校大多了,寬敞的教室,高大的教學樓,廣闊的操場,這就是我夢想的學校。

我的教室在七年級(10)班,和一位國小同學坐在第一張桌子,還清楚的記得,在教室裏,我不認識其他同學,其他同學也不認識我,我們都一樣懷着好奇的心態,沉默的等待班主任譚老師的到來。新書發了許多課本,除了國小的語文和數學,還增加了英語、歷史、地理等科目,同學們都感覺到學習上有一些壓力,老師鼓勵我們説:“雖然科目增多,但如果調整好心態,建立信心,快速適應新生活,就不會覺得壓力大了”。

在新學校裏,大家一定認真學習,團結協作,努力建立一個優秀的班集體。俗話説:“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沒有同學之間的團結協作,即使我們每個人都能奏出最美的音符,人們聽到的,也只能是雜亂無章的噪音。

在中學生活中,休息時間減少了,但提高了我們的學習能力;同學增多了,但認識了更多新朋友;老師負責多了,豐富了我們更多的知識;學校變大了,但給了我們足夠的娛樂天地,中學生活豐富多彩,五顏六色。新學校,新生活,新集體,國中生活把我們帶進一個嶄新的天地,在這個新天地裏,我們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讓我們珍惜這個新的起點,成為一名優秀的中學生,體驗中學生活的快樂吧

校園環保心得體會範文 篇2

歲月匆匆,花開花落,轉眼間我們已成為一名國中生了。想想以往六年的校園生活,看看現在生機勃勃的校園景象,不禁感概萬千……

從前那破爛不堪的教室已經不復存在了,一座高大的教學樓拔地而起。聽,那嶄新的教學樓裏還不時地傳來一陣陣琅琅的讀書聲,使人感覺愉悦而舒暢。樓裏的設施也十分齊全,電腦教室、多媒體教室、等豐富多樣。哦,校園的教學樓是新的。

走出教室,便是美麗而迷人的校園,校園東西兩旁挺立着幾排大柏樹;在每排柏樹前面,種着一些芬芳撲鼻的花兒,給校園增添了亮麗的色彩。在不遠處的地方,是重新整修過的操場,平坦而整潔。在操場居中還有嶄新的籃球架,那可是男同學的最愛,下課鈴一響,他們準會飛奔於操場,顯示他們那精湛的球技。與昔日那伶仃的校園相比,真是相差萬里。哦,校園的操場也是新的。

再往北走,則是我們的學生宿舍了。看着宿舍裏那粉刷一新的牆壁與寬敞的生活空間,不禁想起了以往那簡陋而狹小的宿舍,真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啊!哦,校園的宿舍同樣也是新的。

以前的學習習慣於老師手把手的教,扶着向前走。而現在呢,我學會了扔掉枴杖自己走路,不再習慣於別人牽着自己走了。因為我知道,是鷹就應學着自己飛翔。哦,我們的學習方式也不同以往,也是新的。

學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讓人感覺到新,讓人感覺到美。一切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切都變得煥然一新。這就是我眼中的校園,一個在不斷變化着的新的校園。

校園環保心得體會範文 篇3

這幾天,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保護環境活動,雖然這幾天的時間活動讓我覺得很累很辛苦,但我從中鍛鍊了自己,並且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也通過這幾天的實踐,使我有了些關於保護環境的心得體會。

社會實踐活動給在校園的我們深刻的體會到,當今社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如今環境問題的嚴重程度超乎我們的想象,同時也明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使我們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也知道了保護環境光是口頭上説是沒用的要靠我們的實踐行動來證明,通過實踐活動才能更深刻的瞭解如今環境問題在我縣的嚴重性。

通過調查也瞭解了許多,我縣目前許多耕地被佔用,改造成工業園區,破壞了原有的生態環境,加重的環境污染。同時在佔用耕地導致了大量農民的失業。等嚴重問題。同時也意思到發展經濟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當今的政府官員應該要深刻意識到這點,同時也要注意工廠的污水及廢棄物品的處理,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園區周圍環境存在嚴重問題缺少嚴格的監管,農民的失業導致了農民生活水平的降低,無事可做,隨着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佔用耕地那點微薄的補助已經不能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在調查中也體會到了除保護環境外的貧富差距的不段拉大。生活水平差距越來越來。也明白做任何事的不容易。

在我們親自上街打掃衞生,分發環保傳單時。發現雖然有些人對環保,對低碳並不陌生。可是他們在生活中卻往往不知從何入手,因而並未採取什麼切實的行動。甚至有些人,在我們上前宣傳時,會遠遠的避開,一臉冷漠、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或許我們的環保意識的確有待加強,我們並不能再停留在口頭上,而是加強實踐,注重樹立精神上的榜樣。

校園環保心得體會範文 篇4

一、節約一張紙

在場的同學,我相信大家都離不開紙,而且很多同學的草稿紙應該堆成小山頭了!知道嗎,我國每生產1噸紙就要耗費20棵大樹、100立方米水,如果每人每天浪費一張紙,全國就要浪費約2700噸紙、27萬噸水,54000棵大樹將化為烏有。因此,節約用紙有利於節約能源和保護樹木,有利於減少温室氣體的排放,有利於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在此,我提倡大家積極回收廢紙、不撕作業本,儘量使用雙面草稿紙,努力減少紙張消耗。節約一張紙,保護一片林!

二、節約一度電

同學們,家中的電器應該不少吧!而且很多電器隨時都處於待機狀態吧!電器設備在待機狀態下耗電一般為其開機功率的10%左右,家裏的電視、空調、音響、電腦、微波爐、飲水機、電熱水器等的待機能耗加在一起,相當於開一隻30至50瓦的長明燈,照此推算,一户普通人家一年因待機而消耗的能源摺合人民幣近60元,成都市100多萬户居民家庭每年要為待機能耗支付約1億元。反之,從我做起,取締無謂的浪費,節約一度電,惠及千萬人。

三、節約一升油

同學們,在車水馬龍的街頭,當一股股藍色的煙氣從一輛輛機動車尾部噴出時;當一陣陣氣味怪異,令人頭昏、噁心的尾氣向我們襲來時,你是否以為躲在自家車子裏捏着鼻子就能倖免,就能身體健康?告訴你,生活在城市裏,誰也無法全身而退!英國的研究報告稱,與交通事故遇難者相比,英國每年死於空氣污染的人要多出10倍。

節約一升油,減少我們對機動車的依賴,減少我們對空氣的污染,近距離出行儘可能使用自行車或者步行,讓我們人人都來做公交族,個個爭當自行車騎手!節約一升油,淨化一片天!

四、分類一袋垃圾

眾所周知,我們每個人都是垃圾的製造者,又是垃圾的受害者,但是,我們更應是垃圾公害的治理者,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垃圾分類來戰勝垃圾公害。我們的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一袋垃圾,如不分類處理,或浪費資源或“遺臭萬年”;反之,分類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只需我們的舉手之勞,就能創造一個無垃圾的社會,一個使資源循環再生的社會。分類一袋垃圾,創造再生傳奇。

同學們,低碳環保生活並不是我們多喊幾句口號就可以實現的,它需要我們真正的從實際生活中去改善,去實踐;讓我們共同攜手,從節約一張紙、節約一度電,節約一升油,分類一袋垃圾做起;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一點一滴做起,為保護美好的家園而努力!

校園環保心得體會範文 篇5

一、加強組織處理,增強環保知道。

我校一向注重環保宣揚教育,領導有較強的創先爭優知道,樹立了校園環境教育作業領導小組,校長作為榜首職責人常抓不懈。每學期的校園計劃、德育計劃中都有明晰創立方針,並抓好進程處理,守時研討,履行辦法,往常加強查看催促,搞好評比總結。注重材料締造,對往常嚴峻的活動都能拍照錄像,堆集文字材料。注重陣地締造,校園有宣揚櫥窗,各班有宣揚板報,聯絡活動宣揚內容,並打開手抄報和板報評比活動。

二、參與各類活動,注重教育效果。

1 、運用班隊會課打開環保教育,讓學生了解我縣環保效果,增強學生環境維護的決心。

2、在國旗下講話中,聯絡我校的特徵活動“環保日”,進行環境維護首要性的教育,增強環境維護的知道。

3、在本學期舉辦的以“學習雷鋒,爭做環保小衞兵”、 “新鮮地球靠咱們,低碳走近你我他”等為主題的活動中,同學們都能活潑投入到活動中。當看到水龍頭在滴水時或許沒人時燈仍亮着,就隨手關掉;日子用品用完後,就分類處理而不隨手丟掉;購物時,能自覺不運用超薄塑料袋,不製作白色廢物;不必一次性筷子……用實習做法美化環境,淨化心靈。聯絡活動的打開,運用校園播送、板報等大力宣揚,然後增強了全體師生的環境知道。

4、校園的“文明禮儀崗”學日子躍參與美化、淨化、美化校園的勞作,他們天天巡查清洗清洗,為校園的美化、美化、香化、淨化不遺餘力。

5、每下個星期判定慣例教育要害,教育學生不亂塗亂寫,不追逐狂奔,不大聲喧鬧,自覺維護校園正常的教育秩序

6、每年國慶前夕舉辦“校園環保日”的義賣活動,發起學生節省維護本錢。

三、走向社會,深化教育

為進一步培養學生參與環境維護,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處理才幹,咱們把環境教育走向校外,面向社會,打開有關於性的環保教育實習活動,並組織學日子躍參與社區環保實習。

1、帶領學生收拾校園鄰近的廢物,讓學生更多地參與社會環境宣揚監督活動。

2、組織學生向家長髮放環保宣揚材料,讓學生把環境維護知道進一步帶進家庭和社區,讓家長和子孫一同承受環境教育。

可是,環保教育作業任重而道遠,咱們將把這些活動長時刻打開下去,行進全體師生的環保知道,攜手維護這個咱們賴以生計的家鄉,做維護環境的衞兵,並使這項活動變成弘光德育品牌活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784xx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