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好老師心得體會(精選8篇)

好老師心得體會(精選8篇)

好老師心得體會 篇1

去年的教師節,正在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的向全國廣大教師致慰問信,希望全國廣大教師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今年的教師節前夕,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和慰問廣大師生時指出,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仁愛之心。對廣大教師的這一殷切希望,為廣大教師投身偉大的教育事業、傳承社會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豐富了教師的職業發展內涵,為教師教育的培養目標指明瞭重要方向。

好老師心得體會(精選8篇)

理想信念源自現實,又高於現實,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和崇高性。但理想信念並不是完全抽象的,更不是高深莫測的存在,而總是與一定的社會物質條件相聯繫,並通過具體的社會實踐最終實現。就此而論,教師理想信念的堅定,與教師的教學本職工作密切關聯。古人講:“賢希聖,士希賢。”廣大教師只有樹立崇高的職業信念,把教書育人當作自己的偉大使命,我們的教育才會燦爛,我們的學生才有希望。

教師的仁愛之心體現為寬容地關懷學生。教師的寬容是一種無私的仁愛,是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寬容的關懷不是妥協,是教師用理解的態度來對待學生成長中遇到的問題,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學生;寬容的關懷不是遷就,是教師施展教育的藝術,在適當的情形下用恰如其分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獲得成長;寬容的關懷不是放縱,是教師自始至終把愛心融化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以關愛的心態分析學生的不足與過錯,進而激勵學生的上進心與志趣,以高度的責任心達到育人的目的。

自古以來,身為一名合格教師,其首要一條就是具備深厚而廣博的學識,這是一名教師最基本的業務素質。一名理想的教師的知識結構應包括三個方面:廣泛深厚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紮實系統精深的專業學科知識,全面準確的教育科學知識和心理科學知識。這就要求教師不但對所教課程有精深的認識,還要有廣博的知識。所謂“精”,就是要對專業知識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謂“博”就是要觸類旁通,具有相關學科的有關知識。為了走在時代的前列,不做知識的落伍者,這就要求我們具備“學會學習、善於學習”的能力,不斷汲取知識,擴大學識,做一個有淵博知識的教師,善於更新知識結構,樹立並實踐終身學習的理念,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道德情操,是好老師踐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質。“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做善” 教師要帶頭堅持修身立德,增強為人師表的使命感。教師的修身立德,是指廣大教師通過修養自己的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水平。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一直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這其中,修身是本,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和前提。個人的修身立德,不僅包含着為人、處世的人生智慧,也包含着對待自己職業和工作的基本態度。教師只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則,學生才能以師為鏡,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對於教師素質的要求,人們有種種説法。有人説“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必須有一杯水”有人説:“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有人説:“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長流不息的小溪水。”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沒有悠閒自在的舒適和安逸,沒有令人羨慕的財富和權利,更沒有顯赫一時的名聲和榮譽,但我們必須有的卻是廣博的學識。當我們面對孩子們純真的眼神流露着對知識的渴求時,甚至當我們看到孩子們的作文中寫着對我們的無限信賴時,我想,在那時,我們更能真正領會到“學高為師”對我們的要求。

“人才與國相始終,千古興亡鑑青史”。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育,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教師。“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精闢概括了人民教師職業道德和良好素質、素養的基本內容;凝聚着國家、社會對人民教師職業的崇尚和敬重;集中體現、反映和寄託着學生、家長乃至時代對人民教師的更高要求和期望。

教師的仁愛之心體現為充分理解學生。老師要充分理解學生的需要,既包括學習的需要、成長的需要,也包括休息的需要、交友的需要等社會化的過程,特別要理解學生具有人格尊嚴的需要。教師充分的理解是師生間對話和溝通的導向,理解的過程就是師生雙方相互探討交流、交互作用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善於傾聽學生的心聲,善於分享自己的感受,從而達到心靈與心靈的溝通、靈魂與靈魂的交融、人格與人格的對話。

好老師心得體會 篇2

教師,是一項教書育人的神聖的工作,很多人認為當一名教師很簡單,其實不然,要當一名教師不僅要有高學歷,還要會説標準的普通話,會心理學,而要當好教師就更不容易了。

“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是比“好老師”更高一級的稱號,下面我就談談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吧!

我心目中的好老師一定要會“玩中學”。所謂“玩中學”,就是在玩耍中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就是這個意思。孔子,古代的大教育家,老師,特別是好老師當然要遵守這一條啦。而如果是生硬地往腦子裏塞知識,特別是理科知識,就會適得其反。

我心目中的好老師一定要懂學生。許多老師也知道與學生交流。但他們都不懂學生,所以對待問題治標不治本。而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因為他(她)會用學生的眼睛,去看待一切,所以才能和學生真正的談心,從而治本。

我心目中的好老師不會因為自己的難處而把氣撒在我們身上。雖然從來沒有這種情況,但以後不免科目增多,老師感到壓力大也很正常。

我心目中的好老師要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有的老師偏心,對成績好的學生噓寒問暖,對成績不好的學生不聞不問。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會公平,任何事情都會仔細詢問,再下定論。他(她)不會不分青紅皂白,以偏見決定對錯。

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會因為不同的學生,而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聰明一些理解能力強的就教的快一點。理解能力差一些的就多講幾遍,步步為營。他(她)不僅不會嫌棄,還會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來為不懂的“開小灶”,也毫無怨言。

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會讓同學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他(她)不會只關注學生成績,而會讓我們去完成課程表上的課程,從生物到信息技術,從心理到音樂,無論考不考試,都會讓我們享受應有的樂趣,而不是當一個學習機器。

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可能和現實里人們知道的好老師一樣,但實際真的有人能做到這幾點的。

好老師心得體會 篇3

當今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這樣的社會勢必會給人帶來許多無形或有形的壓力。學會如何釋放自己,始終以一顆寬容的心去面對一切,那樣你才能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去面對你工作中的壓力,去克服種種困難和問題,使許多問題能迎刃而解。

在現在社會,怎樣做個好老師是我們每個教師心中所想,可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愛崗敬業、盡職盡責

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較高的人格魅力。教育家陶行知曾説過,“德者師之魂。”教師是學生崇拜和模仿的對象,教師只有以身作則,才能有效引導學生怎樣去做人和學習。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是對教師職業特徵的概括,也是對現代教師人格塑造的要求。

做一名好老師應該有職業之愛。幹一行,愛一行,既然自己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把自己的這份職業當成一種事業來對待,從而會產生一種對事業的執着和熱愛,並且具有着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只有有了對事業的執着和熱愛,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心才會油然而生;只有有了對事業的執着和熱愛,才會熱愛學生;在工作過程中高標準要求自己,時刻規範自己的言行。為人師表,以身立教,樂於奉獻,不計個人得失,一切服從工作需要,自覺地積極地為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做一名好教師,還要具有愛崗敬業的精神,而敬業與愛學生是分不開的。要愛學生,要讓學生喜歡你。春雨能温暖冰封的泥土,朝陽能撫慰心靈的湖水,生命的歌聲能喚醒一粒粒沉睡的種子。愛學生,就要像春風化雨般無聲,讓他成為莘莘學子心目中的一種看得見,摸得着的最為催人奮進的有效情愫,讓他成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賞心悦目的亮麗景緻。師愛應該是每個學生都能充分享受的權利,充分沐浴愛的霞光。留有死角的師愛是一種不公平的師愛,不成熟的師愛,因此我特別關注那些有“問題”的特殊孩子,我用心去體會孩子的心情,孩子的感受。所以我從來沒有因為他們學習或行為習慣差而放棄他們,因為他們就像是一顆蒙着塵埃的珠子,作為教師的我有責任去發現他們,重視他們,為他們擦拭,幫他們發亮。也許他們的光是微弱的,但是我們要相信有光就會有希望。他們的接受能力差,我們要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為他們講解。讓這些孩子不斷地取得進步,慢慢跟上班集體前進的腳步。

二、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素質

俗話説:“活到老,學到老。”更何況一名國小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我認為要做一名好老師,甚至要有一河的活水。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學習,具備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淵博的文化知識。教師的專業知識是教書育人的資本,是將學生培養成才的必備條件,是教師必備的業務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此外,教師更應具有淵博的知識。有學者説“教師知道的東西,要大大超過他要教給學生的範圍,要具有寬闊的科學視野,否則,他就不能喚起和發展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就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淵博的知識能有益於增強教學效果,滿足學生的求知慾,也是適應現代社會科技不斷髮展的需要。因此,教師要具有精深的專業知識,能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個性,能以教書傳知,育人感人。作為教師,平時應儘可能多的瞭解各方面的知識,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先進、觀念更新,不教條守舊,帶着微笑進課堂,流利、生動、自然地講解教學內容,啟發引導學生去思考探究,努力按照學科的課程標準要求和特點,尊重學生的個性,關注學生的興趣,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學生的生活入手,用自己的知識感染學生,在課堂上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努力創設一種競爭向上的學習氣氛,使教學過程逐漸成為師生交流,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

三、與時俱進,勇於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尤其在知識經濟時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面對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面對新一輪課程改革,面對新時代的學生,做一名好老師,我認為要與時俱進,勇於創新。不斷探索新的途徑方法,以學生為主體,課堂不教死書,死教書,不能像以前一樣,就課本教課本,而要更新觀念。

做一個好教師應該具有獨特的教學藝術,教學藝術直接關係到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教師應努力實踐,積極探索獨特的教學方法,設計好每一堂課,儘量兼顧每一位學生,因材施教,因人而易,創造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教學計劃,根據教學過程的情況要把握好預設和生成的關係,教學手段要做到與時俱進,努力掌握好現代信息技術。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好教師應能充分相信學生的潛力,挖掘孩子的優點和長處,發展孩子的個性。讓每個孩子追求成功是我們追求的教育目標,一名好教師一定會給孩子營造一個有詩意的課堂,使教學成為師生生命發展的載體,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塑造學生完整健全的人格。在這樣的課堂裏,師生民主平等;知識是師生互動生成的;學生成績的評價是全方位的、立體的、運動的。

要成為一名好教師還應不斷地改革創新,不斷地給自己充電,不斷地完善自己,因為學習是無止境的。只有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理念,才能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創新,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四、好老師還應該有一個健康的心態。

做一名好教師應該成為我們每位教師終生為之追求的奮鬥目標,只有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從眼前做起,堅持不懈,不斷反思,不斷改進,才能真正實現做一名好教師的崇高目標。

好老師應該有着開闊的胸懷,勇於接受各種批評與自我批評,充滿愛心與責任感等等。做一個好老師很不容易,對於一個年輕老師來説更是認識膚淺。我們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思考和探索,才有可能向之邁進一步。記得有一位老教師曾經説過:“每位老師都要熱愛教育事業,每位老師都要熱愛我們的孩子。千萬不要把孩子估計錯了,估計少了,估計小了。孩子們的事沒有一件是小事。他們的事在老師心中應是大事,要事。把小孩子的事做好就是我們老師的責任。做好了我們會感覺活的很有意義。“我想這大概就是好老師的典範吧。我會用我的實際行動,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好老師。

好老師心得體會 篇4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爭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即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師,要有紮實學識;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作為教師,應向教書育人楷模學習,以“四有”好老師嚴格要求自己,以精湛的業務水平引導人,以一流的業績鼓舞人,以無私的奉獻激勵人,強化過程,注重實效,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爭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形象新風貌。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深知肩負的責任和使命,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忠誠和熱愛教育事業,並以從事教育事業為光榮和自豪。任何一名教師的成長,都是內因與外因共同造就的。也就是説,既要靠組織培養,也要靠自身努力。要做好一名教師,首先要是個好人,要有好的品行、好的品德,但好人不一定能做教師。因為教師有特殊要求,要有擔當、有責任感、有使命感,要有事業心、有奉獻、有愛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和良好的教師形象。

俗話説得好:金盃、銀盃不如學生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家長的誇獎。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成績的取得,與良好的師德師風,與廣大教職員工認真履職,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辛勤耕耘,無私奉獻是分不開的。首先要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有位哲人説過:“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是目標驅使、動力使然的結果。還有一位哲人也講過:“你的目標越高,公里就越大”,我們作為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理想信念,有為教育事業而奮鬥終身的強烈願望,要為教育多擔責,為學生多奉獻。同時,也實現了自身價值。

爭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要不斷地學習、實踐和鍛鍊。一名優秀教師成長,很重要的就是要孜孜不倦地學習,勤於實踐、勇於鍛鍊。不但要堅持學習、終身學習,還要善於學習。學無止境,學習不僅要向書本學,向課堂學。要向實踐學,向社會學。實踐是的老師,學習的目的完全在於運用,離開了運用也毫無意義,必須提高認識,加強學習,積極探索,勇於實踐,求真務實,幹事創業,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

爭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要認真學習、善於學習,不斷提高,發現不足、採取措施、不斷改進。通過這次師德教育培訓,不斷修養師德,完善自我,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要認真履職、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刻苦鑽研、嚴謹篤學,勇於創新、奮發進取,淡泊名利、志存高遠,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自覺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為人梯,樂於奉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爭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

好老師心得體會 篇5

師德是一種職業道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教師的道德素質比教師的文化素質更為重要,教師的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品德和素養是教師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只有對“怎樣做一名好教師”這一問題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矢志不渝鑄師魂。

自任教以來 我一直擔任數學教學工作,始終堅持“德育首位”的原則,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實事求是,公正嚴明,在學生中威信很高。我堅持以德治教,以德育德。堅持從育人環境抓起,從學生行為規範抓起,從每一名學生抓起,給學生營造了和諧的環境,喚起了學生的自信,使學生重新認識自我,戰勝自我,學會做人,努力成人,振作精神,奮發進取。

2.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

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我們這的杜順老師,他不幸患上了脊髓空洞症,上課時整個身體全靠雙枴支撐着。但他不悲觀、不憂傷,憑着對人民教育事業的赤誠之心,依然頑強地堅守在講台上。學生看着他忍着劇痛、冒着冷汗在那裏講課,都感動得落淚。他深情地説:“我的知識是人民給的,我要珍惜這有限的時光,把知識獻給人民。”古今中外無數事例證明,育人單憑熱情和幹勁是不夠的,還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為人梯,像“春蠶”吐盡青絲,像“蠟燭”化成灰燼,把畢生獻給事業,獻給學生。

3.提升專業技術能力,提升教師魅力。

首先,教師要提升專業素養。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是一個教師在課堂上人格魅力的最直接呈現,也是影響學生業務素質的最直接因素。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説過:“學生可以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諒他們的不學無術,如果教師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專業,就不能成為一個好教師。”

其次,教師要增強理論深度,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理論,不斷提高業務水平,樹立終身學習的自覺性,要密切關注現代科學的發展變化,善於吸收和利用新知識拓寬教學內容,將科學理論與教育實踐結合起來,在實踐中摸索、總結教育的規律與教育的藝術,提升人生品位。

4、學會寬容,敬業愛生

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教好書、育好人的力量源泉。教師只有理性地分析不同的學生的心理,以愛心為前提,充分尊重學生個體,才能贏得學生的歡迎,也只有友愛、善良、公正、尊重、信任……地對待學生,教師的教育才能使學生在平和、愉悦的心態下接受,才能使學生倍感親切和温暖,從而產生心靈的和諧共振,學生自然會自願接受約束,不斷增強自我教育、自我修養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從而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提高。古今中外,凡偉大的教育家都是充滿愛心的人。孔子有“君子學道則愛人”之語。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他一生中最可貴的東西就是熱愛兒童。全國優秀教師魏書生、曹鐵雲等,在他們的經驗之談中無不談及對學生一片真摯的愛心。

好老師心得體會 篇6

時光匆匆我在保育戰線上已經工作了一年多了,在這段時間裏有歡樂也有汗水,有工作上的困惑也有各方面的進步。這裏,我總結過去的工作經驗,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各項工作水平。

我主要是配合老師的教育工作,努力完成自己分管的保教任務,天生好動的孩子一旦出現意外,如遇到流鼻血、生病、把異物放入口、鼻、耳裏的時候,能及時早發現、早作出處理。除此之外還要關注孩子冷暖和欲食等一切生活事務,使他們的身體健康成長也是我的工作部分。

我們艱辛的勞動往往能換來孩子的喜愛,家長的贊同。以下我談談工作心得體會:

一、打掃室內外清潔、做好餐具和毛巾等用品的消毒工作

孩子要在良好的環境中學習與休息保育員每天一上班就要開窗通風,並且準備好適宜温度的飲水和漱口的鹽水。接下來消毒餐桌,首先用清水擦洗第一遍,然後用消毒水擦洗第二遍,最後再用清水擦一遍。最後打掃室內外和室內的清潔做到桌面與地面乾淨。活動區裏的書本與玩具因整理有序;幼兒接觸到的餐具、口杯、玩具和用品等進行消毒,確保孩子們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中生活學習,盡力做到讓每位幼兒吃的用的都放心。

二、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幼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要從細小的事做起,一開始就要教育幼兒要先後有序,像排隊喝水、不要互相擠撞,有一次我發現孩子喝水排隊,喜歡插隊,這是我對孩子們説:“今天韓老師也和你們一起排隊一組組一個個的來好嗎?”孩子們異口同聲説“好”!孩子在示範影響下,均很有次序排隊喝水了。又如,還要及時提醒幼兒飯前先入廁在洗手;良好進餐,不挑食要吃完自己一份飯菜不能浪費等一些良好正確的生活衞生習慣是他們的身體能健康活撥的成長。

三、加強業務學習做好教師幫手

保育員老師不僅要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和自理能力還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學習各種理論與知識,多學習像“衞生保健”、“傳染病防治”、“食品與衞生”、等有關的理論與知識,這樣,當孩子發生意外就能及時做些處理並馬上向保健醫生或主管人員彙報。以便能發生的問題解決好,在教學上也應協助老師上好每堂課。

四、安全工作

不管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孩子的安全應該放在首位,因此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應在老師視線的監控範圍內。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所以隨時提醒不要到危險地方去玩耍一旦發現幼兒不小心摔倒應馬上扶起並問明情況,如有擦傷或別的什麼情況要及是處理。即將離園時一定要看好孩子不讓他們亂跑,家人來接要將孩子親手交給他們一同離園。

五、密切聯繫,增進家園互動

在家園共建方面,我們知道要搞好班級工作,一定要家長的配合。平時,我能熱情對待每一位家長,注意和家長溝通。接送孩子時和家長聊上幾句,瞭解一下幼兒在家的表現或關心一下幼兒的身體情況,家長都感覺非常温暖。我通過各種方式及時向家長反映幼兒在園生活、學習情況,認真聽取家長建議。讓家長正確瞭解幼兒保育方面的內容,瞭解孩子的一日生活,並向家長提供一些正確的保育方式信息,一起探討一些現實中的棘手問題,建立了和諧信任的家園關係。

時間在幼兒的成長中過去了,對於我個人,要學習的東西、知識還有很多,無論是教育還是保育,都是我學習的目標。要把好的方面堅持住,不夠的地方像別人學習,把別人身上的精華吸取過來,使自己成為德育、教育、保育都優秀的保育員。

好老師心得體會 篇7

您的手上有許多正在成長的生命,每一個都如此不同,每一個都如此重要,全部對未來充滿着憧憬和夢想。他們都依賴您的指引、塑造和培育,才能成長為最好的公民。

——題記

昌邑一中1946年建校,20__年8月搬遷現址。學校投資4億元,佔地600畝,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教學設備總值1500萬元,館藏圖書30萬冊。現有118個教學班,在校生6500人,教職工492人,其中高級教師112人,碩士研究生76人。近年來,學校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構建文化體系,昇華師生境界,建設道德學校,締造精神家園,立德樹人,以文化人,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營造了寬鬆和諧的氛圍,使素質教育在持續發展的路子上形成了良性循環。

教育追問:我們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

教書育人歷來是我們提倡的最基本的教育思想。新課程實施以來,隨着中西方教育的交流,我們過分追求西方教育的個性發展,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道德的培養與薰陶。如何有效協調“教書”、“育人”的關係,如何落實_在清華百年校慶上對青年學生提出的“三個結合”,既能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又能使他們具備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是我們在教育實踐中必須_的課題。

學校的根本任務是育人,其實就是傳承人類或民族的未來。人類的根本傳承是文化的傳承,學校存在、發展的遺傳基因在於文化。我校有着65年的辦學歷史,歷屆領導重視德育工作,積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德育文化。教育的全部工作和唯一工作,就是引領學生精神成長,為國家、為家庭、為個人贏得榮譽,贏得未來。素質教育推行以來,我們提出了“立德樹人”的辦學思想,在師生中大力倡導“萬事德為先”,提出了“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為家庭培養幸福的人”的育人目標。

培養路徑:立德樹人以文化人

陶行知先生有篇文章,題目就叫《學做一個人》,他的觀點很簡單,很明確:要做一個整個的人,別做一個不完全、命分式的人。什麼是整個的人?就是學校核心價值觀提到的能夠為民族、家庭、個人、團隊勇於擔當,有着自強不息、樂觀向上的氣質,有着自尊自信、自謙自持的情懷,有着熱愛自然、關心社會的操守,有着求實致遠、質樸高雅的品位。

教育的任務是育人,目的在於促進人的發展。在歷史的視線裏,什麼都會漸行漸遠,而唯有人以及人格的力量,千古流傳。而我們所承載的使命,正如竺可楨所言:“尤在於養成公忠堅毅,能擔大任,主持風氣的人才。”

一、精神文化滲透德育思想

校長實現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觀念和價值的領導。在65年的發展史中,特別是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學校圍繞德育工作,生成並積澱了內涵豐富的學校文化。這些由辦學理念和價值追求形成的文化,歸納起來最主要的有12條:

1)校徽由“昌邑一中”拼音首字母“CYYZ”元素構成,呈現“人”字造形,彰顯人本,象徵人文,守護人道,閃耀人性,寓意一中師生關注國家,放眼世界,做一個具有天下胸襟、道德風骨、高遠情懷的優秀中國人。

2)校訓: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仰望星空”寓意師生修身育人理性寬容,追尋道德真義,呼喚情懷操守,追求無盡真理上下求索,堅守人類正義永不鬆懈,堅持遠大理想永不放棄。

“腳踏實地”寓意做人做事,持其本道,行之有度,立穩健行,做一個知識廣博、學識淵博,言行儒雅、行為優雅的優秀中國人。

3)辦學思想:立德樹人,以文化人。

4)辦學理念:行而循德,學以致用。這是峻青先生為我校的題詞,從德、智兩個方面對學生提出了希望,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5)辦學目標: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為家庭培養幸福的人。

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意即:每一個學生都要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具有創新精神、現代意識、探究精神、強烈的民族責任感、獨特的個性和寬廣的世界胸懷,適應未來世界競爭的能力。

為家庭培養幸福的的人,一是讓學生接受幸福的教育,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下,能夠將“幸福”貫穿在學習、生活當中,能夠感受到幸福的愉悦。二是讓學生享受成長的幸福,在優美的校園環境裏,在教師的悉心教育下,在同學們的幫助下能夠沭浴幸福的陽光,實現人格的成長、智慧的成長、心靈的成長。三是為學生開啟智慧的幸福。學生經由學校教育,逐漸開啟做人的智慧、學習的智慧、相處的智慧和發展的智慧,通過多元智慧的成長而擁有智慧的人生。

6)核心價值觀:為民族復興而學達天下,為家庭幸福而立德至善,為終身發展而博雅篤行,為團隊使命而恪誠允公。從民族復興、家庭幸福、終身發展、團隊使命四個方面為全體師生提出了高遠的精神追求,潛移默化中激勵着廣大師生修身齊家、團結協作,共同締造精神家園。

7)一中精神:立德樹人精神:人為本,德為先,和諧至上;講廉潔,重安全,師生第一。青檀風骨精神:鍥而不捨,百折不撓,自強不息,奮發進取。奧林匹克精神:學校建設:又好又快;品牌課程:特尖名強;師生追求:志高情遠;規劃願景:卓越名校。

8)一中校歌:校歌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她承載着學校的歷史與滄桑,銘刻着師生的信念與期翼,是音樂,更是心聲。“人為本,德為先,求實為要義;揚個性,顯特長,行當勝於知。”校歌的主旋律唱響了學校師生內心真正的追求。

9)學校目標發展定位:建設省內一流、國內知名,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普通高中;建設教育理念、師資隊伍、教學質量、管理水平一流的中華名校;建設與國際同類學校建立文化交流關係的現代化開放式高級中學。

10)學校“五年規劃”:一年完善配套,兩年提升內涵,三年打造特色,四年凝聚品牌,五年爭創一流。

11)《聆聽文化生長的聲音》校本課程:本書全面闡述了校風校訓、育人目標、核心價值、辦學特色、規章制度等校園文化特質,旨在深層挖掘一中建校以來所沉澱積聚下來的文化精神財富,傳承創新,厚積薄發,為學校未來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地精神動力。

12)《向着明亮那方》專題片:包括髮展篇、管理篇、育人篇和展望篇,通過不同章節體現一中精神,體現立德樹人精神。

通過文化接力,學校的辦學理念融合到師生心中,凝聚教師,影響學生,取信社會,使學校真正成為師生成長的搖籃、精神的家園、生活的樂園。

二、物質文化彰顯德育特色

學校物質文化是學校文化的物質基礎,是學校文化的有機載體。搬遷新校,學校按照“現代化建築+花園式環境+濃厚文化氛圍”的思路,規範學校文化建設,打造了學生社團中心、教師發展中心、家長服務中心、綜合服務中心四大中心和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和休閒區四大功能區文化,構建了全方位、多層次文化育人體系。

四大服務心中心:學生社團中心設有第一放影廳、第二放影廳和選課走班教室及各種社團活動室;教師發展中心既有承擔大型文藝演出的功能,更要通過教師專業成長報告會、研修培訓、學術交流、項目資助等方式,培養教學骨幹,造就一批教學名師和學科帶頭人;家長服務中心設有年級家長教室、學情會商室、親情接待室、親情談話室、心理諮詢室等,形成了家庭社會齊心合力、全員育人譜繪新篇、學情會商同心同德、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四大德育陣地,為學生全面健康成長保駕護航;綜合服務中心包括行政辦公區、理化生實驗區、圖書閲覽區、信息技術區、校史展覽館、書畫展館等,其中校史館建築面積800平方米,以“一中精神”為核心,貫穿學校發展的全部歷史,通過100多個版面的解讀,一個承載豐厚文化沉澱、穩定和諧而又洋溢着蓬勃生機的昌邑一中完美而鮮活的呈現,讓師生重温記憶,感受昌邑一中特有的精神氣質,達到全面育人、以文化人的目的。

四大功能區:教學區A、B、C、D、E、F六幢教學樓分別體現“立德、知博、行雅、崇真、至善、尚美”主題,同時各年級部、辦公室、級班文化都製作了名片文化,圍繞“立德樹人”主題設計個性化特色文化。生活區文化由學生公寓文化和學生餐廳文化組成,體現和諧向上的主導思想,使學校成為健康文明、舉止高雅、嚴格自律的和諧校園。運動區有着可供學生活動的體育用地56000餘平方米,包括高標準400米塑膠體育場兩個、體育看台、排球訓練館、體操訓練館、乒乓球訓練館、綜合訓練館等,館內文化體現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定期舉辦師生書畫展,既滿足學校體育教學、舉辦大型體育、文藝盛會和全民健身的需求,更通過文化薰陶提升師生人文素養。休閒區文化精心設計了德育長廊、勵志長廊、感恩長廊、勤奮長廊“四大文化長廊”,實現了“一草一木見精神,每面牆壁會説話”,起到了怡情和勵志的作用;水系景觀佔地面積50000平方米,植被覆蓋,水流潺潺,一處一景,和諧典雅,生態與文明相融,自然與人文共生,是廣大師生休閒、放鬆的重要場所。學校道路、湖泊、廣場的命名遵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原則,命名為博雅湖、青檀廣場,內環路分別為“仁愛、弘毅、求實、行知”等,做到傳統文化與科學精神的有機統一。

三、制度文化凝聚德育理念

良好制度是一所學校得以生存發展的重要保障,獨具特色的管理制度和強有力的執行力度是建設一流名校的根本保證。學校在圍繞“立德樹人”主題,探索“大年級部”管理體制,大力推行首席班主任制度,重點打造學情會商制度,在教書與育人之間找到了平衡接點。

1.“兩部四段兩統一”年級管理制度——讓子彈飛得更快更準

20__年,學校招收52個教學班,20__招收40個教學班,急劇擴大的規模引發管理難題:如何讓年級部在大規模行進中既能步調一致,又能彰顯個性?如何讓每個學生既能接受集體智慧下的教育又能享受到獨具個性的哺育?若單純從升學的角度考慮,一分為二,兩兩競爭無疑是最有效的模式。但我們想找到“教書”、“育人”這對“矛盾”的平衡點,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高一年級部提出了“兩部四段兩統一”的管理模式,即一個年級分為兩個部,每個部設一個年級部主任,一個年級部副主任,兩個首席班主任。每個部實行年級主任負責制,年級副主任一人分管德育,一人分管教學,對整個年級部負責,是謂“兩統一”;首席班主任每人負責一段(10個班),四個首席班主任共同擔當起高一年級部40個班的事務管理,責任明確又顧全大局。

從目前運行來看,“兩部四段兩統一”的管理模式有效解決了各自為戰的弊端,集中優勢兵力共克難關,讓子彈飛得不但更快,而且更準。從教師層面上,加強了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相互學習,共同提高,資源共享,特別為今年新分配的53名研究生搭建了廣闊的學_台。從學生層面上,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受到同一水平也是年級最高水平的思想道德教育,積極參與到各項主題活動中去,對於他們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和學會做人、學會生活有着無可替代的益處。同時,在學習上根據智力差異和基礎不同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真正做到“順天之木,以致其性”。

2.首席班主任制——讓學校的育人隊伍更強大

教育的核心是教書育人。班主任是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人生導師,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為了讓班主任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空間、更多的熱情和更多的信心來做好工作,學校從工作量、經濟待遇、教育學生的權利、在學校的地位等方面來綜合考量,實行首席班主任制。符合條件的班主任都可報名。20__年7月19日下午2:30,首席班主任競聘會在綜合樓第二會議室進行。通過競選、答辯、評委入圍選、二次評選等,選拔了昌邑一中首屆首席班主任10人。

首席班主任是年級部“兩部四段兩統一”這一舉措的強力保障,也是學科建設的有效補充。10位首席班充實到年級管理中去,他們既要當好本班學生的班主任,又要當好班主任的班主任。管理創新、育人創新是學校對他們提出的基本要求,他們不但是班級管理的首席,更是立德樹人的首席。10名首席班主任建立班級博客,寫育人隨筆,在一學年的任期中形成自己的育人經驗,學年結束在學校層面上述職,育人業績突出者可以連任,業績平平者不享受首席班主任的待遇,並且不得連任。

3.學情會商制度——讓學校、家長、社會走到了一起

學情會商就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瞭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和交往背景,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態,調動家長的積極性,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把促進和保證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的責任落實到全體教師身上,全面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讓每一個學生成功,努力辦好讓家長、社會滿意的教育。

20__年7月29日,學校組織第一次學情會商,高一年級部的學生、家長、老師約70人蔘加;20__年8月15日,學校組織第二次學情會商,三個年級部的學生、家長和老師約100人蔘加;20__年9月20日,學校組織第三次學情會商,高三年級部的家長、老師46人蔘加。

每一次的對象不同,每一次的內容不同,但參與其中,每個人的心底都有相同的震憾。以第二次學情會商為例,原定9點開始的座談會,7點多鐘,就有家長、老師、學生來了。陳大鵬第一個發言,20__年大學聯考山東省理科第一名,應邀上過《開心辭典》,現就讀清華大學。他談自己的學習歷程,談和同學的深厚友誼,談對老師的感恩之心,談對母校的眷戀之情,談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氣氛熱烈,掌聲不斷,大家在這樣的氛圍中相互感染,年級部主任、學科老師、學生、家長都忍不住發言,效果之好超過我們的想像,同時堅定了學校將學情會商作為一項制度固定下來的決心。

目前,學校建立了學情會商台賬,每個年級部都設立了學情會商辦公室,每週班主任召集學生導師對班內學生進行會診,並對會診情況進行記錄,確定採取的教育措施,為每一個學生量身定製育人方案,把教育管理與關心愛護結合起來,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把因材施教與全面發展結合起來,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形成特色,創出品牌。從已經組織召開的三次學情會商,我們認識到了以下三點:

一是學情會商是學校、年級、班級、老師、學生、家長、社會溝通的平台。通過這種方式,在較短的時間內整合較大的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對每一個層面的人的成長都是不可或缺的財富。

二是學情會商可以把同一類型、潛能相同、愛好相近的學生聚在一起,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在相同中尋到不同,從不同中相互學習,智慧分享,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從而每個人都有“捷徑”可走。

三是學情會商可以不定期進行,但時間最好放在寒暑假或節假日,這樣更能保證參加人數的層面比較寬泛,聽到更多不同的觀點和建議。

四、行為文化傳遞德育信念

教師文化是學校的主流文化、理性文化,是教師精神力量的核心,是學校最寶貴的一種精神力量資源。我們以發展為主題,創新教師發展文化,打造名師隊伍,構建和諧課堂,建設充滿活力的素質教育生態。

學校以《昌邑一中團隊文化》為引領,以《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為標準,《詩書畫卷一中魂》描繪一中發展美好願景,修訂了昌邑一中教師誓詞、校歌,對新形勢下的一中教師提出了“四個魅力”,努力做到讓學生敬仰,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

學生文化是學校的亞文化,其核心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校以人為本,尚智重德,本着“教而育之、學而習之、重在涵養、貴在創新”的原則,確立以“立德樹人”為導向的大課程觀,突出課程的實踐性、自主性和開放性,優化整合各種資源,把各類活動納入課程中來,開展了八個方面的探索與實踐:規章制度約束人、活動開展打動人、信念理想激勵人、高標嚴求規範人、自主管理鍛造人、警示教育錘鍊人、因材施教培養人、心理看護關注人,以課程實施和活動開展帶動德性提升,致力於培養一羣“賢人”——有境界、有品位、有修為的賢明君子。

學校藉助社會服務類課程、自主管理類課程、自我鍛造類課程、社團組織類課程、課題研究類課程、專題活動類課程六大課程,通過“十八歲成人宣誓”、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祖國在我心中”“貼心”活動、“告別不良行為”簽名活動、“設計我的高中生活”、“我向社會莊嚴承諾”、“奉獻愛心捐贈圖書”、“伸出雙手捐獻衣物”等活動,引導學生學會感恩,學會寬容,學會與他人、與社會和諧相處。學校把12月份定為“向父母獻愛心”教育月,把星期日定為“孝敬日”,要求學生做到“理解、尊敬、孝順家長十二條”,設計“三個一”活動:承包一天家務;“三·八”節給母親寫一封信;作一篇題為“我是怎樣記住父母生日的”或“我為什麼沒記住父母的生日”的命題作文,讓學生知道父母的勞苦和用心。

對一所高中學校來説,這些行為信念及活動一直沿續至今並繼續下去,是因為我們堅信:學生只有親其親、愛其愛,才會培養起樸素的愛國情感和民族大義。

實施效果:締造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

校長對學校的最大貢獻,不是高樓大廈,不是先進設施,而是隨着時間的流逝,沉積下來的制度、精神、文化和價值取向。學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最終落腳在核心價值觀上,最終達到全校上下行為活動自覺有序,精神思想完美和諧。

現在的校園,陽光足了,空氣清了,老師步履輕盈,談笑風生,學生笑臉如花,神采飛揚,老師、學生真正有了自由呼吸的空間了。這就是我們追尋已久的教育“百草園”。學生風華正茂,奮發向上,對學習有着濃厚的興趣,對活動有着熱情的參與,對社會有着強烈的責任;對父母有了更多的孝心,對別人有了更多的關心,對自己有了更多的信心。老師敬崗愛業,積極進取,享受着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自豪感,享受着桃李滿天下的成就感。正是這些變化,使我們的課堂充滿生氣,校園洋溢生機,學生更具活力,教師更具智慧。整個學校,生動了許多,豐富了許多,明亮了許多,燦爛了許多。

我們這樣描述“立德樹人、以文化人”帶來的變化,這樣一個羣體出現在校園:我們既擁抱物質生活,又體認精神世界;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既富有激情,又尊重規則和秩序;既追尋幸福,又不摒棄遠見;仁愛,但不軟弱;勇敢,卻深知尊重法治、和諧寬容、和平和解的可貴。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其他家園,我們的校園就是我們的共同的家園;我們沒有其他夢想,“立德樹人”的夢想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夢想。

好老師心得體會 篇8

在第__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書記在北京師範大學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做當代好老師的四個標準: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並且強調“廣大教師必須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別是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

作為一名多年來一直工作在基礎教育第一線的人民教師,筆者能切身感受到書記的講話帶給教育界的震動。這“第一粒釦子”既可以是知識的扣子、學問的扣子,又可以是理想的扣子、信念的扣子,還可以是道德的扣子、價值的扣子。只有具備“四有”標準的教師才能幫助學生扣好這人生第一粒釦子,只有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他們今後的人生之路才不會走偏,才不會迷失。“四有”標準就如同給教師的四面鏡子,每位教師都要站在這四面鏡子前面照一照,才能正衣冠、明得失、知方向。

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學習,具備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廣博的文化知識。教師的專業知識是教書育人的資本,是將學生培養成才的必備條件,是教師必備的業務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此外,教師更應具有廣博的知識。有學者説“教師知道的東西,要大大超過他要教給學生的範圍,要具有寬闊的視野,否則,他就不能喚起和發展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就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廣博的知識能有益於增強教學效果,滿足學生的求知慾,只有教師自己知識豐富,做生活中的智者,才能在學習、處世、生活等各個方面給學生以幫助和指導。

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是我努力的方向;前進的目標。我將用勤奮+恆心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這將成為我矢志不渝的目標。

第一面鏡子——理想信念之鏡。作為教師首先要具有崇高的社會主義理想和堅定的愛國主義信念。教師職業,三尺講台雖小,卻可承載偉大祖國的復興大業;一人一言雖輕,卻能傳遞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作為教師首先要構築自己的教育夢想,才能幫助學生編織他們的人生夢想,才能帶領學生共同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第二面鏡子——道德情操之鏡。“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本職。這裏的“道”就是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是是非曲直的標準,就是做人的準則。教師只有首先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脱離俗氣、濁氣,培養正氣、清氣,才能在學生們中間傳遞正能量。當前社會充滿了各種誘惑,有個別教師耐不住寂寞,受不了誘惑,甚至做出違背道德底線的事情,極大地損害了教師形象。

第三面鏡子——學識之鏡。陶行知先生説過:“做先生的,應該一面教一面學,並不是販買些知識來,就可以終身賣不盡的。”當今的中國已經進入了信息化社會,知識種類之豐富,知識更新速度之快,學科交叉比例之大,都遠遠超過過去任何一個時代。當代教師不僅要掌握本學科的知識,而且要有開闊的知識視野和終身學習的理念;不僅需要提高自己的知識技能,而且還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與時俱進,精益求精。

第四面鏡子——仁愛之鏡。眾所周知,教育是一門愛的藝術,愛和責任是教育的靈魂。書記在“愛”之前又加上一個“仁”字。“仁”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一個含義十分豐富的詞語。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因此,孔子把“仁”作為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仁愛”這個詞語準確地闡釋了當今社會新型的師生關係:一位好老師不僅僅要能做到傳道、授業、解惑,而且要能夠用廣闊的胸懷去包容學生,用仁愛的眼光去欣賞學生,用平等的姿態去尊重學生,亦師亦友,與學生共同成長。

書記送給教師這四面鏡子,就是要讓我們常常對照,時時反省,不斷增強業務素質,提高自身修養。同時,每一所學校也有責任和義務將這四面鏡子“正確安放”並“常常擦拭”。“正確安放”的根本在於將“四有教師”的標準和本學校的辦學理念相結合,將教師的個人發展納入到學校的長期發展規劃之中。“時時擦拭”的關鍵是管理制度的保障和落實。鏡子不擦容易落上灰塵,同樣,有標準不執行容易懈怠,有要求不落實容易務虛。

做“會係扣子”的“四有教師”,需要教師按照“四有”標準先扣好自己的扣子,再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還需要學校的管理者為教師個人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合適的平台,真正將教師的發展、學生的成長作為學校的根本工作來抓;更加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大力支持,為教師、學校和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不斷輸送正能量。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隨着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廣大教師兢兢業業地奮戰在教書育人第一線,其中湧現出一批致力於教育教學改革、愛崗敬業的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4g09x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