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體會 >

老師的個人培訓心得

老師的個人培訓心得

辦一所好學校,完成一項使命,對這個使命可以做如下樸素的描述:給學生一個喜歡來上學的理由,給老師一個自主發展的平台,讓家長滿意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如何實現,恐怕離不開學校課程的建設。課程是教育的核心,建立完善的課程體系,提供豐富多彩、能滿足學校發展的課程,是提高學生素質,實現學校培養目標的核心任務。對於學校課程建設,我想談三點:什麼是真正的學習,對課堂教學的再認識,對學校課程建設的一點思考。

老師的個人培訓心得

一、真正的學習

這裏我們要回歸原點,弄清楚學習應該是一個什麼樣子。可以設想,當我們沉醉於做某件事,比如:看電影、聽音樂、打牌等等,總覺得時間過得老快,做完之後,我們有滿滿的精神上的富足和心理的愉悦,我們感到累的同時有與之對應的收穫。我想,課堂上的學習也應該如此,他的興趣來源於學習內容的本身,而不是學習的方法或者是外在的評價,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就是學習最大的福利,也是學習最大的魅力所在。學習是一種自覺的、全身心的投入,被學習內容極大的吸引,調動全身的各個器官專注於這件事情,是一種自主的、自覺的獲取,學習的成果應該是是精神得到滿足和心靈感到幸福。

二、對課堂教學的再認識

學科知識教學的目的在於讓學生紮實實的掌握知識,讓學生實實在在的在課堂上得到發展。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圍繞課堂,我們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探索,下面我從五個方面來談對課堂教學的再認識。1、對待知識的整合應該保證結構完整性、認知規律的合規性和目的性。如地理上蘇聯的本土大部分在亞洲,為什麼是歐洲國家,單從地理的角度來解釋是解釋不通的,要從歷史的角度加以整合方能讓學生接受。2、學科知識教學應該聯繫生活,適當關照學生的生活世界,讓學生在生活體驗的基礎之上去思考,去尋找實踐與理論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比如,一個孩子僅僅把手指伸進火焰,這並不是經驗,當這個行動和他遭受的疼痛聯繫起來的時候,才是經驗,從此,他知道手伸進火焰,就意味着灼傷。從體驗到經驗,隔着一組關係,他就是思維。思維就是識別所嘗試的事和發生的結果之間產生的關係。3、倡導主動參與,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平時我們編制的導學案,無非是培養孩子的預習意識,但導學案絕不能代替教材。學生先學不等於主動學,學生自己想知道的東西才是主動,從接受到尋找,找一些學生想尋找的東西,從行為的主動到關注學生學習動機的主動,從外部動機向內部動機轉化。這有個事例:一個孩子在課外讀書得到了老師的表揚,第二週這個孩子的同伴讀了兩本書,得到了老師更大的表揚。第三週,這個孩子的另外一個同伴讀了五本書,得到了老師最大的表揚,這時第一個孩子到家裏對媽媽説:“你給我買的書太厚了,我的同伴一週讀了五本,我一週一本兒還讀不完呢,你給我換一些薄的書吧。”從這裏可以看出,是這個老師的激發孩子讀書興趣的方式方法就出現了問題,激發興趣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種,但和激發興趣的動機要一致。4、學科教學情境化、生活化、形象化要適當,要堤防稚化的教育和課堂上"快樂行賄"的發生。比如一個孩子對彈鋼琴非常喜歡,但不一定有真正的興趣,因為它喜歡的實質是琴鍵能發出美妙的音樂,僅此而已,真正能讓他天天彈鋼琴天天練習,他會感到索然無味而不能堅持下去,因此,真正的興趣往往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經過孕育、萌發、初步形成、深化發展、鞏固完善的過程。再比如:大家喜歡看電視,看電影,不喜歡看書、看課本,因為電影電視立體、形象、直觀、生動,文字抽象、枯燥,長此下去,會荒廢了大家思維想象力。稚化的教育、"快樂行賄"都會造成"水過地皮濕"的現象,因為他只是流於感官層面,未引起學生深層的思考,即使引起了學生思維上的反應,也不是對學習內容本身產生興趣和熱愛,而是對於附加物的興趣和關注!而恰恰分散了學生對正式內容的注意力,並不能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學習本身的意義和價值。5、鼓勵學生交流,凸顯合作學習,但合作的機制要有需求,有目標。像杜郎口中學教室的桌椅擺放,教室周圍黑板設置,學生的展示及小組評價等等,都能促進學生的參與、體驗、探究、交流,培養合作精神,但所有這些都不能影響學生的正常上課,因為所有外在的都是手段,絕非目的。

三、對學校課程建設的一點思考。

1、學校課程建設是學校一線教師針對學校的育人需求和問題,對學校課程進行持續改進的專業活動。他的育人目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他必須是一線教師參與,以專業為依託,建設為常態,是一個專業化的系統工程,是一個日常工作。2、找準切入點。如新建學校,應從教育理念中統籌規劃,整體設計。如:學校定位讓學生高效學習,快樂生活。如傳統學校,不能當成革命,應該順勢而為,繼往開來。總之,課程建設要頂層設計,理清思路,明確目標,大處着眼,小處着手。也可以結合優勢,比如硬件的特色,有一流的學科,有個性化的名師,有鮮明的文化傳統等等。也可以結合現實問題來解決問題。3、他山之石不可過度攫取,取其神。濟南南部山區西營鎮,課程框架頂層設計,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全鎮一體化教研一體化評價,可以借鑑,他的學校課程建設包括:學科課程,德育管理課程,作業課程,特色課程,補償教育課程等。學科課程包括六七年級銜接課程開發,八九年級分層課程開發,學科活動課程開發。德育管理課程為“學做好人”德育課程開發,分為善良,智慧,健康,文雅四個方面。作業課程主題從一刀切走向多元化。補償教育課程基於村居互助小組來開展。特色課程,一校一品,如南營國小的中草藥特色課程全國知名。每個課程自成體系,茁壯成長!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鄉鎮的課程建設又該何去何從?我想從四方面入手:先從培養教師的課程意識開始,狠抓學科課程的優質化實施,促進活動課程的有效落實,倡導、鼓勵實踐課程、社團課程建設的嘗試工作。

標籤: 培訓 老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yu/rdpz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