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體會 >

觀看專題片《教育強國》最新觀後感心得10篇

觀看專題片《教育強國》最新觀後感心得10篇

《教育強國》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和教育部聯合攝製的四集專題片,於20xx年11月5日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晚8點檔首播。該片對新中國教育事業取得的跨越式成就進行了系統總結,生動展現了新中國教育70年來的變化。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看專題片《教育強國》最新觀後感心得10篇

20xx專題片《教育強國》觀後感

《教育強國》全片共四集,分別為《立國之本》《強國基業》《春風化雨》《面向未來》,以鮮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聯起中國教育紮實前行的足跡,全面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和政府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堅持把教育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個領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創新。

該片反映了新中國教育從總人口80%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礎起步,到建設成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規模體系,其探索與前進歷程紮實,取得的成就輝煌。我們是恢復大學聯考後四年參加大學聯考的,還幸運地成為了教師;我們親歷了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發展階段,深感黨和政府優先發展教育的戰略部署,培育了大批優秀人才為國家的發展奉獻了(着)自己的力量。建設教育強國,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我們將作出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創新。

一輩人的努力,一代人的成長,只有更好地瞭解歷史,知道教育發展的過程,才能更清晰未來的發展方向,以更多優秀的人才才能實現教育強國夢。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領導、教育專家,他們退而不休,滿懷愛心,不求名利,不辭辛苦,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關愛後代、無私奉獻”的“五老”精神。這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他們為國育人,為黨增輝;他們關注青少年、關心青少年、關愛青少年,引領青少年健康成長;他們弘揚“五老”精神,力託祖國未來;他們發揮“五老”精神,培養“四有”新人。他們用新的育人方式:家長學校、主題教育活動、四點半學校、“五老”志願服務隊等,為教育青少年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他們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青少年健康成長,創新了一個個關心下一代工作品牌,為我們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我們理當繼往開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夢貢獻一份力量。

20xx專題片《教育強國》觀看心得

為全面反映新中國教育事業的探索與前進歷程,展示新中國教育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和教育部聯合攝製的四集專題片《教育強國》將於11月5日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晚8點檔首播,每天播出兩集。

全片共四集,分別為《立國之本》《強國基業》《春風化雨》《面向未來》,以鮮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聯起中國教育紮實前行的足跡,全面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和政府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堅持把教育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個領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創新。

該片對新中國教育事業取得的跨越式成就進行了系統總結,生動展現了新中國教育從總人口80%都是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礎起步,到如今各級各類教育在校生2.76億人、專任教師1670多萬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例連年保持在4%以上,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正一路向着教育強國邁進的奮鬥歷程。

據悉,該片攝製團隊赴上海、山東、貴州、廣西、海南等14個省份教育一線,採訪了65位親歷者、一線師生和專家學者,通過鏡頭定格中國教育的時代風采。

20xx專題片《教育強國》觀看體會

20xx年11月6日晚上,林芝市第一中學黨總支辦公室組織全體黨員老師在三樓會議室觀看教育強國專題片。該片以故事化的手法,串聯起中國教育紮實前行的足跡,全面講述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和政府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堅持把教育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個領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有效探索創新,並取得巨大成就。

黨員教師觀後表示,要以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不斷激勵自己成為優秀教師。

20xx專題片《教育強國》觀看有感

在主旋律作品花開遍地的當下,《教育強國》巧妙的選擇教育這一國家發展的根基領域為切入口,展現了70年間,中國教育在艱難與複雜的條件下,締造的一個個教育史上奇蹟般的成就。

中國教育的全面發展,向教育強國的蜕變歷程本就是祖國繁榮富強不可缺少的篇章之一,亦是最好的獻禮,離不開黨和國家對強國教育的總體部署和發展策略方針。

《教育強國》精準聚焦到這一翻天覆地的變革,展變化、談普及、向未來為重點,影像化全景、全面呈現了新中國建立以來的教育發展史。

20xx專題片《教育強國》觀看感想

在劇集、影片等文藝作品紛紛用自己的方式慶祝祖國70華誕之際,紀錄片作為內容產品中不可缺少的一環,亦以真實的史料、現實的成就展現着各行各業在這70年中的風雨兼程,聚焦工、農、學、軍、醫等每一垂直領域,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的美好圖景。

《教育強國》便是主旋律紀錄片中專注教育這一領域的作品之一,它以文化教育的歷史進程為起點,由點到面、由低到高,從掃盲到國培、從211工程到國外辦學,全方位多角度呈現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教育發展史,以教育這一立國之本、一個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襯托和展現祖國70年全景發展宏圖。

以對比展現進步

70年風雨兼程,中國實現了從文盲半文盲大國到教育強國的歷史跨越,《教育強國》從黑白的史料影像素材到當代中國校園的人工智能實驗室,以「立國之本」「強國基業」「春風化雨」「面向未來」四章節客觀、全面、深刻的向觀眾展現了這一歷史性的進步。

識字率的廣泛提升與文化教育體系的完整建立可以為這一大歷史進程最主要的體現。新中國成立初期,在經歷了超過120xx年戰亂不平、風雨飄搖的歲月後,當時的5.4億人民中80%是文盲,文盲人口達4億。掃除文盲是新中國的一項重要工作之一,各類適合當時中國國情的識字活動在國土之上蓬勃發展。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的三項文字改革任務也在同步進行。

漢語作為字符語言家族中的一員,以其書寫的複雜、印刷的不便、非拼音文字的記憶困難,一直是語言教育、傳播的一大挑戰,可以説漢語的自學和掃盲難度極高。不同於其他拼音文字,在學會基本字母或字符的發音後,可自行拼讀識詞。漢語若無專業人士教讀識字,是無法自學成才的。

在國家政策的指引,社會各界的不斷努力下,1964年,15歲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從80%下降到52%。上億人口的脱盲,是新中國教育發展之路的輝煌,也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做出巨大貢獻。

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僅完成掃盲是遠遠不足的,國家的富強建設離不開人才的培養,教育是各業復興的奠基石,國家的未來離不開新生代的教育,基礎教育的普及與高等教育的加強尤為重要。

中國小基礎教育方面,通過接收和改造私立學校、教會學校,取締農村私塾,將各級各類性質的學校全部改為公辦學校,使得中國中等學校和國小學生數量翻了兩倍以上。

也是在同時代,教育部部長馬敍倫代表人民政府接管了受美國監管20xx年的燕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一一成立。形成了由中央直接管理的綜合大學,由行業管理的專門學院和師範院校並行的高等教育大格局。

教育體系的完整建立,為國家社會主義事業建設源源不斷輸送人才,從文盲大國到20xx年全面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從「211」工程到「雙一流」大學挑戰科學難題,中國教育在這70年中完成的屢屢創舉均被《教育強國》一一呈現,在70年前後對比中,顯得更為讓人驚歎與驕傲。

以偏遠凸顯普及

在第三章「春風化雨」中,《教育強國》用一整章筆墨展現了中國教育的普及面,如何填補教育短板,實現偏遠地區的教育公平。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如平在紀錄片中表示,「推動教育公平,加快教育發展,乃至實現國家教育現代化,關鍵在中西部,重點在中西部,難點也在中西部。」

基礎設施和資源的缺失與不足是阻擋實現教育公平的難題之二,在基礎設施方面,中央財政安排了大量資金在偏遠貧困地區實施通路建設、校舍改建、營養改善計劃。

享受到福利的國小生們在採訪中表示,以前需要爬懸梯翻大山才能到學校的路線變成了平整的水泥路;用山上木材搭建的簡易方桌變成了多媒體的教室;29個省1631個貧困縣的3700萬多學生享受了營養改善計劃,公平教育如春風化雨吹遍貧困山村的每個角落,讓偏遠的山村有了更多的希望。

偏遠地區的師資方面,當地政府採用多媒體一體機實現縣城與鄉鎮之間的教育資源共享,如片中提及的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90%以上的學校,通過網絡教學,補齊了英語、美術、音樂等課程,享受到與城裏孩子同樣的學習資源。國家也在陸續出台《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等重要文件,意在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

「國培計劃」自20xx年實施以來,1400萬欠發達地區教師參與,實現了對中西部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的全覆蓋,將新的教育方法、理念注入鄉村教師隊伍中,推進教育資源平衡發展。

除輻射到全國每一個縣村中,中國教育的普及面還凸顯在人羣輻射的廣度,基礎教育面向每一個孩子,繼續教育幫助每一個有志求學的人。

中國教育學會特殊教育分會副理事長彭霞光在片中採訪表示,自20xx年國家開始實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以來,要求適齡特殊兒童、殘疾兒童入學率達95%以上。在國家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的指導下,20xx年,全國特殊教育在校生人數達到66.6萬,越來越多的殘疾兒童和正常孩子一樣享有公平的入學機會。

從片中一張張的鮮活面孔中,我們見證了中國教育的普及面,它不僅在地域輻射的廣度與深度,更在人羣覆蓋的多元與複雜中。

以多元成就未來

如今的中國教育,正往多元的方向發展深化,意在階段的完善與內容覆蓋德智體美勞全領域。

首先,在學前教育方面,20xx年,國家出台《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頒佈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個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名義的學前教育文件,提出到20xx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85%的普及目標,這表明中國將於20xx年基本普及學前教育,完成教育整體普及水平提高的一大成就。

同時,由浙江安吉縣幼兒園所獨創的安吉遊戲,點亮孩子天性,讓孩子從遊戲中幼兒獲得經驗、表達見解、完善規則、不斷挑戰自身潛能。引來了美國、英國、德國、韓國、澳大利亞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位專家、學者到訪考察,已成功成為中國學前教育在世界舞台的名片之一。

其次,中國小教育階段,着重人才培養的多維性和整體性,早在1986年,北京八中的《北京八中學生素質大綱》便提出了包含「有愛國主義情感」「有自信、自教、自強和意志品質和能力」「有體育愛好,掌握一項健身項目」在內的23項學生素質的期望目標和70多條實施辦法。

如今的中國小,不斷深化勞動、體育、藝術和高科技等層面的素質培養,以勞動激發學生感恩生活的精神,拓寬學生們的課堂,不侷限於教室的空間中,「新勞動教育」將城市中的孩子帶回田野種地實踐,感受勞動的辛苦、收穫的喜悦,教育不再只停留於課本的文化知識,更重在提升人格的全面素養。

種類繁多的藝術類課程和藝術社團被加入到中國小教育中,學生們走進博物館、美術館、劇院、音樂廳,讓心靈接受文化藝術的灌溉。

各類強身健體的體育活動和課程也在祖國大地的中國小中花開遍地,20xx年全國中國小生體質合格率達91.91%、優良率達30.57%。這標誌着中國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學校緊跟前瞻高科技發展,努力將人工智能與人類智能在校園結合,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最後,在走出國門領域,中國基礎教育的品質通過PISA等冠軍得到了國際的認可,60名教師遠赴英國幫助英國學生培訓數學;高等教育,中國成為國際本科工程學位互認協議《華盛頓協議》的正式會員,這意味着中國高校專業與學士學位質量與國際接軌;職業教育的「魯班工坊」通過「一帶一路」與聯手14個國家,將中國優秀的職業教育資源,以平台化的模式輸出。

正如「面向未來」章節結尾所言「七十年砥礪奮進,中國教育始終在孜孜求索,執着前行。七十年前進的軌跡,是通往未來的方向。」中國教育70年間不斷締造的一個個歷史性跨越,背後是制度優勢在支撐,離不開中國共產黨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指導方針的貫徹落實。

觀看專題篇《教育強國》有感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和教育部聯合攝製的專題片《教育強國》播出。該專題片共4集,分別為《立國之本》《強國基業》《春風化雨》《面向未來》。專題片以鮮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聯起中國教育紮實前行的足跡,展示了新中國教育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專題片的熱映,在全國教育系統引起強烈反響。

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鳳義表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教育事業獲得巨大發展,人口素質顯著提高,為我國經濟奇蹟創造了重要條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正從教育大國邁向教育強國。我們要堅持立德樹人,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關鍵課程的作用,提升課程質量,增強課程吸引力,努力培養合格的、有信仰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建國初期數以萬計的人通過學習,改變了個人命運,國民素質整體提高。”江西省玉山縣鳳凰國小校長王丹説,“面對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如何讓更多孩子通過教育改變命運?我們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為學生成長打好精神底色,構建更加科學的課程體系,更加關注貧困學生、留守兒童,讓每一個孩子都享受優質教育。”

“我為新中國教育事業所取得的跨越式成就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河北省保定市易縣教體局局長許俊良説,“今後,我們將繼續堅守教育理念,心懷教育夢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努力辦好新時期人民滿意的教育。”

“這是新中國教育温暖而有力量的回憶。”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征街國小校長杜忠成説,“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賦予了今日教育人前所未有的重任。使命在肩,我們要立足當下,不忘教育初心,堅持改革創新,努力寫好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奮進之筆’。”

海南大學熱帶作物學院黨委副書記鄭中兵説:“經過新中國70年的發展,我們成為教育大國,正奔跑在教育強國的路上。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牢記為黨育人初心、勇擔為國育才使命,在培養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征程中,書寫教育工作者的華章,不負人民教師的稱號。”

“我們要用心做教育,讓更多的農村孩子通過教育,改變命運,成就未來。”紮根鄉村教育的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湖村國小教師尤圓圓説。

“觀看專題片,我們既看到了新中國教育經歷的曲折、坎坷,同時也為70年中國教育的發展而歡欣鼓舞。未來,我們將回歸教育本源,推進城鄉基礎教育一體化發展,加大優質義務教育資源供給,滿足不同羣體多層次、多樣化的教育需求。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重振師道尊嚴。在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征途上走好愈加堅定的步伐。”安徽省寧國市教體局黨委書記、局長鬍正平説。

觀看專題篇《教育強國》心得

這兩天中央一台播放了四集紀錄片,《教育強國》,我們一家都看了看。

我印象深刻的是:建國初期,我們國家有很多人不識字,國家採取了很多辦法來消除文盲。比如,在農村,農民在小黑板上寫幾個字,大家去種地的時候也帶着。人們勞動時就掛在不遠處,大家一抬頭就能看見,這樣一點點地學,總算學會了常用的字。他們這種點滴積累,積極進取的學習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在軍隊裏,跑步比賽的時候,不是發令槍響起跑,而是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先蹲在地上寫好規定的字詞,才能開始跑。他們把學寫字當成很重要的任務去完成。這樣經過幾年的學習,我國當時文盲半文盲的比例才從百分之八十多,降到百分之五十多。

1977年我國恢復了中斷十一年的大學聯考招生制度。全國的知識青年奮勇拼搏,他們考上大學後,爭分奪秒地學習,在路燈下,在清華校園的活動板房裏,大家都在千方百計地想把浪費的時光追回來。他們有的人已經結婚成家,很多夫妻一起上學。經過努力,很多人都成了國家的棟樑。光陰多麼寶貴呀!我們千萬不能錯過最美好的求學時光。

九十年代開始我國適齡兒童都會按時入學,接受教育,你能想象建國初期五十年代我們有很多農村孩子,因為經濟條件差,上不起學嗎?

九十年代中後期,我國的大部分學生都能上得起學了,但還有很多偏遠山區的孩子,上學很辛苦。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弄勇國小,前幾年孩子們還得攀爬很長的竹製的懸梯。這幾年政府為他們挖通了隧道,鋪好了水泥路,他們上學更方便了,比之前繞道單程節省了半個小時。當我看到前幾年有一個孩子,肩頭扛着一卷黃色的草蓆站在懸梯上的照片,我一面為他們在這麼困難的求學路上跋涉感到心酸,一面為這些孩子們在困難環境中堅持求學感到自豪!

這幾年國家不僅給孩子們修好了上學的路,還給他們接通了自來水,這樣他們就不必冒險去水井裏打水。像我這樣大的孩子連提一暖瓶熱水都費勁,不知道他們是花了多大力氣才能從水井裏吊上一桶水。政府還給他們改善了住宿條件,獨立的上下鋪,我看到了他們臉上幸福的笑容。

還有每天的營養餐,從20xx年開始,國家每天補助貧困地區的兒童,每人每天4元錢。希望他們像我們一樣在寬敞的教室裏好好學習文化知識。

如今在四川電子科技大學,張永輝是保安隊長的助理,但他也是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的研究生。41歲,很多人都早已是油膩的中年大叔,挺着肚子,喝着枸杞泡的茶到處溜達了。張永輝卻義無反顧地開始了研究生的學習生活,20xx年裏,他堅持學習接連考上了專科,本科,研究生文憑。自覺學習,這得需要多麼強大的自律精神呀!我們常常需要老師家長多次督促,才能完成學習任務。同這位張叔叔相比,該是多麼慚愧呀!

今後,我一定要以這些努力學習的人為榜樣,點滴積累知識,同時努力做到自律,積極主動完成學習任務,珍惜寶貴的時間,爭取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觀看專題篇《教育強國》體會

為全面反映新中國教育事業的探索與前進歷程,展示新中國教育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12月11日,紫薇國小組織觀看了紀錄片《教育強國》第一集《立國之本》。

教育是立國之本,從1949年到1977年,伴隨着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探索前進,中國教育事業同樣開闢了新的歷史、取得突出成就,使中華民族的面貌煥然一新,為中國發展和接下來的改革開放奠定了基礎。

從制定《共同綱領》到召開第一屆全國教育大會確定新中國的教育方針;開展掃盲運動,讓億萬中國人開始了讀書識字的新生活,成就足以載入人類文明史冊;整頓調整中國小校、從1952年開始大規模高校院系調整;向蘇聯和東歐派出留學生,為國家建設源源不斷的提供急需的人才……一系列重大事件,記錄着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經過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中國教育在新中國建設時期克服艱難考驗取得快速發展的輝煌歷程。

通過觀看紀錄片,同學們瞭解到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中國正在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邁進,激發了他們的愛國熱情,大家紛紛表示長大後要為祖國發展獻上自己的力量。

觀看專題篇《教育強國》感想

為深入開展愛黨愛國愛人民的教育,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航空工程學院於尚學樓2-215教室組織師生黨員共同觀看《教育強國》紀錄片。黨總支書記彭亞娜、全體師生黨員及發展對象參與此次活動。

該專題片共4集,分別為《立國之本》《強國基業》《春風化雨》《面向未來》。專題片以鮮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聯起中國教育紮實前行的足跡,全面反映新中國教育事業的探索與前進歷程,展示了新中國教育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

此次觀影學習,不僅為大家回溯了革命先輩們踐行初心和使命的生動實踐,更昇華了大家心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新時代,每一位黨員都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觀看專題篇《教育強國》總結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紮實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效,立體式運用愛國主義教育優質資源,根據學院通知安排,12月17日,江西製造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教師及18級黨校結業同學集中觀看70週年紀錄影視作品《教育強國》。

《教育強國》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和教育部聯合攝製,該片以鮮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聯起中國教育紮實前行的足跡,全面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和政府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堅持把教育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個領域做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創新。

觀看結束後,黨員教師們紛紛表示,作為新中國教育制度改革的見證者、受益者,又是參與者與建設者,要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堅守教育初心,踐行育人使命,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和育人水平,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真正做到為國育才,為黨育人。同學們紛紛表示身為當代大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中國教育發展變革之快、之偉大,為自己能夠生活在這個偉大的時代而倍感幸運和自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yu/o09m8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