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體會 >

2023《現代教育理論導讀》讀後感心得(精選3篇)

2023《現代教育理論導讀》讀後感心得(精選3篇)

2023《現代教育理論導讀》讀後感心得 篇1

陶行知先生(1891-1946)是我國近代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他熱愛人民,胸懷改造社會的理想,在繼承中國優秀教育傳統和借鑑西方先進教育理論的基礎上,立足中國國情,躬身實踐,創造性地提出和實踐了生活教育理論,對中國特色教育科學理論體系的建立和中國現代教育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2023《現代教育理論導讀》讀後感心得(精選3篇)

年輕的陶行知先生從小熱愛祖國,志向高遠,他曾在學堂樓的卧室牆上,題寫自勉的銘言:“我是一箇中國人,要為中國做出一些貢獻來。陶行知先生以主要精力從事平民教育和鄉村教育。他深切感到中國教育改造的根本問題在農村。他説:“中國以農立國,住在鄉村的人佔全國人口85%。平民教育是到民間去的運動,就是到鄉下去的運動。”要想普及教育,就必須使平民教育下鄉,開展鄉村教育運動。陶行知先生號召人們加入這個運動,“一心一德的來為中國一百萬個鄉村創造一個新生命,叫中國一個個的鄉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

抗戰開始後,陶行知先生髮現,許多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因為陷於貧困和屈辱的境地而得不到培養的機會。於是,1939年7月,陶行知先生在四川重慶附近的合川縣鳳凰山古聖寺,創辦了一所難童學校——育才學校,選拔有特殊才能的兒童,為抗戰建國培養“追求真理的小學生;即知即傳的小先生;手腦雙揮的小工人;反抗侵略的小戰士”。1946年4月,陶行知先生來到上海,繼續奮不顧身地進行爭取和平民主的鬥爭,併為在上海創辦社會大學和育才學校的遷址問題多方奔波。不久,著名民主戰士李公樸、聞一多被國民黨特務暗殺的消息傳來,陶行知先生異常激憤,他到處演講,發出了“和平最急,民主第一”的呼號。後來聽説國民黨特務已經把他列為下一個暗殺對象,他無所畏懼,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槍”的準備,仍然一次次發出正義的吶喊,始終站在民主運動的最前列。7月25日,陶行知先生因為勞累過度和受刺激過深,突發腦溢血不幸逝世。

陶行知先生的一生是在人民塗炭、國家多難、民族危急之秋度過的。他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是創造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他以“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懷着“教育為公”“甘當駱駝”的精神,與勞苦大眾休慼與共,為人民教育事業,為中國的民族解放和民主鬥爭事業鞠躬盡瘁,奮鬥終身,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學識淵博,才華橫溢,勇於實踐,善於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創造性地開展教育工作,百折不撓“為中國教育尋覓曙光”,在教育理論及實踐經驗方面,為我們留下了極其豐富和寶貴的遺產。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包括三個基本觀點: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的主旨包括:生活決定教育,有什麼樣的生活便有與之相應的教育,教育是供人生需要、為了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的,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實際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文字、書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產生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意義在於生活的變化,因此生活教育的內容是隨生活的變化而不斷髮展的;“生活即教育”是終身教育,是與個人生活共始終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

(二)社會即學校

陶行知先生説:“學校即社會,就好像把一隻活潑的小鳥從天空裏捉來關在籠子裏一樣。它從一個小的學校去把社會所有的一切都吸收進來,所以容易弄假。社會即學校則不然,它是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是要把學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裏去。”他還説:“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整個的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教育之場所。因此,我們又可以説:‘社會即學校’”。[1]陶行知先生主張學校教育的範圍不在書本,而應擴大到大自然、大社會和羣眾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會和羣眾學習,使學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緊密相連,形成真正的教育。

(三)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方法論,是為批判傳統單一的教授法,反對教師“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和學生“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的傳統教學模式而提出的教學方法論。陶行知先生説“教學做合一”,“是生活現象之説明,即教育現象之説明。在生活裏,對事説是做,對己之長進説是學,對人之影響説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個方面,而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事情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學做合一”是非常具有針對性的。他曾對當時中國教師的教學方法作過調查研究,認為有相當多的教師“只會教授,只會拿一本書要兒童來讀他,記他,把那活潑的小孩子做個書架子,字紙簍”。也就是説,教育界普遍存在着以教師為中心,以教為中心的現象。陶行知先生反對以“教”為中心,主張“教學做合一”,這就從教學方法上改變了教、學、做的分離狀態,克服了書本知識與生活實踐脱節、理論與實際分離的弊端,是教學法上的一大改革。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及其實踐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生活教育理論改造了學校與社會脱離、生活與教育分家的“死教育”,構建了學校與社會聯繫、生活與教育聯繫的“活教育”;生活教育理論改造了盲目抄襲外國教育的“洋化教育”,構建了切合中國實際,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教育;生活教育理論改造了脱離人民大眾,為少數人服務的貴族式的“小眾教育”,構建了面向人民大眾,符合人民大眾需要,為人民大眾服務的“大眾教育”;生活教育改造了“為教書而教書,為讀書而讀書”的“超然教育”,構建了密切聯繫反帝反封建鬥爭的實踐教育;生活教育理論改造了“教少數人升官發財”,培養人上人的“升官教育”,構建了能“從老百姓中來”、“回到老百姓中去”、與老百姓“同甘苦”的人民教育;生活教育理論改造了“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的“殘廢教育”,構建了能使人“手腦雙揮”、“在勞力上勞心”的健全教育。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不僅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而且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我們認識和改進我們今天的教育教學工作具有許多啟示。

1.教育的原本目的是生活。生活需要教育,正如教育需要生活一樣,教育要在複雜多變的社會條件下為人設計和實現理想的、完全的生活,這應是教育本身的追求。教育聯繫生活的目的,就在於不僅僅使學生掌握可憐而有限的書本知識,而是使學生體驗和構建理想的生活。教育不應設法使學生去適應書本,而應設法使兒童適應社會生活的規則,並努力去創制生活的新規則或創制新生活的規則。狹隘的、封閉的書本教育無法適應豐富而多變生活。

2.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應發揮對教育的動力作用,要將整個社會作為兒童生活的現實背景來設計兒童的教育,教育要向兒童的生活迴歸。教育應為了生活,兒童應為了生活而受教育。教育要以生活為源,迴歸生活世界,用生活來教育,通過生活而教育,生活應成為教育的素材、手段。

3.要堅持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教育原則,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獲取知識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是成長的主體。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因此處於主導地應,理應發揮主導作用。但這種主導作用必須以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前提,否則教師的主導作用也不能發揮。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學生學”,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這一對矛盾,在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作用下得到統一,正確地反映了教與學的關係。在當前情況下,教師要特別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改變“拿學生來湊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的做法,而應該主動地去了解學生,瞭解他們的興趣和愛好,改進教學方法,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鑰匙,啟發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做到因材施教。如果教師只管“教”,是不可能收到應有的效果。

2023《現代教育理論導讀》讀後感心得 篇2

作為教師,最急需的就是理論的指導。本不願讀一些過於抽象的理論專著的我在學習了《現代教育理論導讀》一書後感觸頗多,我作為一個新教師,對什麼是教育,什麼是教育科學,為什麼説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類老的話題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和領悟。

現代教育就是研究在動態的環境下教育主體的一種創新活動。每個學校的教育環境都是動態的,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別也是很大的,作為教育者的教師和受教育者的學生是在教與學的互動中發揮出他們的智慧和才能。所以和諧的師生關係,每位學生的主體意識的增強和創新性的學習方法共同構成了現代教育的新理論。

首先,“以人為本”這種思想反映到教育領域表現為師生平等,生生平等,因此,教師必須用平等的原則尊重善待學生,不偏愛某些學生,嫌棄另一些學生,充分肯定每個學生的發展潛力,使每個人的發展可能性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現實。這種平等的師生關係,無疑是素質教育中整個師生關係系統內最為堅實,最必不可少的基礎。

其次,書中提到的幾位代表現代教育思想的流派和學説的教育家,雖然在理論基礎和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在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上卻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他們無不是把發展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促進教育教學過程的民主化和個性化放在中心地位。這種強調喚醒與弘揚人的主體意識的趨勢反映到素質教育中來,便表現為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處於主體地位,是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學校的主人。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我們教師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應在師生平等的基礎上推行民主的工作方式,以期與學生之間形成一種民主和諧的人際關係。實踐證明,在相互尊重,和諧民主的教育氛圍中,學生才有可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勇於各抒己見,積極表現其個性,展示其才華。

其三,在傳統教育中,對學生情感的刻意教育與培養一直是處於一種被遺忘與冷落的荒蕪境地。這十分不利於培養健康成長的一代新人。因此,今日素質教育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強調與推行情感教育。古人云:親其師則信其道。對教師天生有一種信賴與依戀心理的學生,會像花草樹木趨向陽光那樣趨向教師。當他們得到老師真摯的愛與關懷,得到理解與重視的時候,心裏就會感到快慰與滿足,同時產生樂於學習,願意聽從教誨的傾向,就會把對老師的愛移情至老師所教學科目。與此同時,學生健康美好的情感也在潛移默化當中得到強化與昇華。當然,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應起主導作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須在'情'字上狠下功夫。我認為,教師應該有一顆愛心,它不埋在胸膛裏,而應擎在手上,高高舉起,讓學生看得見,摸得着,時時感覺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首先應愛護,瞭解學生,建立情感溝通的橋樑;其次應信任學生,對其充滿”愛的期待”;最後應嚴格要求學生,做到嚴中見情,嚴中見愛。

最後,在某種意義上説,培養出擁有創造性素質的一代新人正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終極目的。這是因為創造性素質是現代和未來人才所應具備的素質中具有統御作用和最大時代適應性的一種素質。因此,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已成為世界各國現代教學的重頭戲,我國的素質教育也不應例外。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最能發揮創造力的條件就是民主。在民主的師生關係下,學生真正處於主體地位,敢於發揮創造力,當自己的新穎創見被人接受,讚賞時,會感到無比自豪。我們做為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創造性學習進行扶植和幫助,而且要積極鼓勵學生勇於挑戰前人,超越前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綜上所述,我認識到: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是成功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條件和重要保障。在工作中應力爭儘早建立這種師生關係,為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創造良好的條件。

2023《現代教育理論導讀》讀後感心得 篇3

《現代音樂教學理論與方法研究》

這段時間,我讀了《現代音樂教學理論與方法研究》這本新理念的教學用書,鄭莉教授在書中説到:多年來我國的“雙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使人走入了誤區,嚴重者甚至泯滅個性,缺乏情感,使孩子的內心世界變成迷茫乃至蠻荒地帶。而在21世紀基礎音樂教育中,我們應該擺脱此現狀,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就是以針對人的生存環境、人的生長過程、人的情感世界、人的個性潛能、人的創造智慧與人的合作交往能力為基本內容的教育。而綜觀中外教育書籍,凡是大教育家,無不提倡“以人為本”的思想。

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説過:“認識你自己。”人的明智就在於認識作為個體的自我和作為羣體的人類。那麼,創造了音樂藝術的人類必然想要知道:音樂,到底是什麼?音樂與人生究竟有什麼關係?人的成長和發展為什麼需要同音樂聯繫在一起?沿着這個思路探求下去,我們就會進一步聯想到:音樂教育又是什麼?以及它們對於人和人生具有何種意義等這樣一系列重要的問題。我認為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我們應該本着“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在音樂教學中傾注人文關懷,讓音樂教育迴歸人本,使音樂教育貼進生活。

首先我們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説:“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發生興趣。”教學過程就是教師運用多種手段“刺激”學生的過程。其目的就是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發生“興趣”。兒童心理學認為,國小生的注意不穩定、不持久和興趣密切聯繫,興趣常常是引起無意注意的重要源泉。我們要把日常音樂教學與學生的生活保持密切的關係,使其內容、方法、學習方式等引起學生們的興趣。

其次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對音樂的表現、創造、欣賞等過程引導學生對音樂進行理解和感受。讓他們在體驗中產生感情的共鳴,使孩子的精神世界與情感世界都得到昇華。課堂上,教師眼笑眉開,學生就會燕舞鶯歌;教師柔情似水,學生就會情深似海。有了情感的碰撞,就會有共同品共享音樂的愉悦,就會有曼妙豐盈的心路歷程,就會有放飛靈性的生命歡歌。人文關懷如新鮮空氣一樣滋養着孩子們的心扉。

再其次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人沒有個性,就沒有藝術的生命”。我們必須看到音樂是個性化非常強的藝術形式。而我們培養的學生也應該是充滿個性的。我們應重視並尊重學生的審美個性和獨創性,支持和鼓勵學生個性化發展,使每個學生真正學有所長,各得其所。

最後,“音樂與人”的問題的提出,使我們有可能站在更高的層次上研究和探索音樂教育的奧祕。因為人與音樂的關係實在是太密切了。人類全部歷史的經驗表明,無論哪一社會,哪一正常個人都不能沒有音樂。音樂在客觀上是人們所必不可缺的,也就是説人類有對音樂的需求。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音樂以其特有的方式在社會發展、個體發展以及教育發展中發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真正的音樂一定是最貼近生命本質的聲音。音樂之所以能打動人心,完全在於對生命的那種真誠和執着。音樂就是這樣與人和人生緊密聯繫着,以人的生存意識為中心,反映人的本質,展示人的心態,塑造人格。

基礎音樂教育要實現“育人”的目的,需要解決一個重要的觀念問題:真正把美育作為目標,體現以審美為核心。音樂教育的“育人”目的是通過美育的方式實現的,因此,音樂教育的全部過程應是一種自覺的審美過程,應貫穿着所有的審美因素,並應以美感的發生為根本內容。這樣,在長期的、多次的美感發生和發展中,音樂教育才會影響學生的情感狀態和意向,形成審美情操,從而完善了人格發展。對於音樂教師來説,最重要的工作是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幫助學生髮現美感。對於中國小生來説,音樂教育的魅力並不在於知識、技能的傳授,而是表現在啟迪、激勵、喚醒、感染和淨化等效應上。所以給書的最後觀點認為説,基礎教育階段的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所以我們的音樂教學決不是培養幾個音樂家,而是促進學生多方面素質的全面發展。

在這樣認識的基礎上來探解音樂教育的真正含義,會給我們增添許多有益的啟示。據此,該書認為:音樂教育從本質上來説是一項塑造“人”的工程。它具有“喚醒、聯繫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它通過對人審美能力的發掘和培養,通過建構人的審美心理結構達到人的心靈陶冶和人格塑造。”

我希望傾注了人文關懷的音樂教學能讓音樂走進孩子們的心靈,讓音樂屬於每一個孩子,讓他們的清純之田萌發出嫩綠的音樂之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yu/9ywvg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