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教育改革後面的中國特色

教育改革後面的中國特色

改革開放30以來,儘管我國政治、經濟、人們的價值觀等都放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由於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和複雜性,造成了中國教育改革背後-----中國特色。

教育改革後面的中國特色

特色之一:行政干預大,課堂束縛大。在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當中,行政領導經常對教師的課堂進行耐心的指導。而這種指導缺乏專業性,多數屬於那種指手畫腳、畫蛇添足的指導。教師根本就沒有自由,放不開手腳去大膽的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

特色之二:穿新鞋子,走老路子。儘管教育改革已經進行了8次,長達10多年的時間了。只有在公開課、觀摩課、研討會的時候,才會有課改、才會有小組討論。這就是可笑的穿新鞋,走老路。

特色之三:改“教”而不改“學”。教育改革,對於教師來説:就是課堂教學的改革。可是在事實上,教師們只重視“改教”,而沒有注意到 “改學”。課改要求我們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除了交給學生的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如何獲得知識的途徑和方法。如果教與學是分離的、是兩張皮,這樣的教學還能相長嗎?

特色之四:研究者的碰撞不足。參與基礎教育改革人,是方方面面的:有教育專家、有行政領導、有一線老師。教育專家和一線老師的碰撞是有限的,因為專家們很少有過多的教育實踐。教師們根本沒有那麼豐富的教育理論。只有專家和教師的看法發生了碰撞,才可能產生五彩斑斕的火花。

特色之五:對考試的錯位認識。素質教育吼得驚天動地,應試教育抓得紮紮實實。我們應試教育的考試是有缺陷的,是不完美的。是需要我們課改人深入思考的一種評價方式。退一步講:素質教育也需要評價的,只是評價的方式發生很大的變化,比以前的考試更加豐富了、科學了。因為時代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的評價方式也要與時俱進。

特色之六:求知慾望的淡漠。小孩子的求知慾本來是極強的,可是隨着孩子接受了:學前教育、國小教育、中學教育、大學教育多年下來,學生的求知慾望在逐漸的淡漠,最後消失。在這樣教育下的接班人,真的能振奮我們中華民族嗎?

特色之七:教師們陷入了職業的倦怠怪圈。由於3 0年的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價值取向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發生了很大變化。領導不支持,學生不聽話,家長意見大,社會不理解。教師本身也是活生生的人,也是肉體凡胎。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遲,掙得比農民工還少的教師,會不產生職業倦怠嗎?整天拉着一張臉走進教室,學生能喜歡他嗎?學生能喜歡上他的課嗎?

特色之八:安全工作首當其衝,轉移了學校工作重心的。近兩年由於部分學校發生了校園的不安全事故以後,再經過cctv那些明鋭的記者們的及時報道,一夜之間:大江南北、大河上下,學校一下子成了弱勢羣體,所有學校像建築工地一樣,都掛着一條醒目的標語:安全第一,質量第二。安全工作首當其衝,轉移了學校工作重心,干擾着我們的教學。這樣的抓安全工作,有種“中國式過馬路”的悲哀!

就這樣,XX年的基礎教育改革正在關鍵階段,儘管有着怪異中國的特色,但是作為我們課改人,還是應該堅定我們課改的信念!因為:課改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啊!

標籤: 教育 改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wzdge.html
專題